登陆注册
21937800000024

第24章 离娄上(1)

这一篇基本上是长短不一的孟子语录,长者百余言,短者几字,涉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真诚是立身之本”。“好为人师”等重要内容。孟子提倡“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实际上是在为“法先王”作论证,进而提出“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的“法先王”思想,是对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的眼力,公输子那样的巧技,不靠圆规和曲尺。也画不出标准的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的听力,不靠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之道,不行仁政,也不能使天下太平。如果君主有了仁爱之心和仁爱的名声,百姓却没有受到他的恩泽,不能被后世效法,是因为他没有实行先王之道。所以说,光有善心不足以搞好政治,光有好的法度不会自动实行。《诗经》上说:‘不犯错误,不要遗忘,完全遵循旧规章。’遵循先王的法度而犯错误,这是从来没有的事。圣人竭尽了目力,接着用圆规、曲尺、水准器、墨线,来制作方的、圆的、平的、直的东西,这些东西就用不尽了;圣人竭尽了耳力,接着用六律来校正五音,五音就运用无穷了;圣人竭尽了心思,接着又施行仁政,仁德就遍布天下了。所以说,要想显得高,一定要凭借山陵,要想显得低,一定要凭借河泽;执掌国政不凭借先王之道,能说是聪明吗?因此,只有仁人才应该处在高住。不仁的人处在高位,这会使他把邪恶传播给众人。在上的不依照义理度量事物,在下的不用法度约束自己,朝廷不信仰道义,官吏不信仰法度,君子触犯理义,小人触犯刑律,国家还能生存的,只是由于侥幸罢了。所以说,城墙不坚固,军队不够多,不是国家的灾难;土地没有扩大,财富没有积聚,不是国家的祸害。在上的不讲礼义,在下的不学礼义,作恶的百姓日益增多,国家的灭亡就没有几天了。《诗经》上说:‘上天正要颠覆王朝,群臣不要吵吵闹闹。’吵吵闹闹,就是说话放肆随便。侍奉君主不讲义,一举一动不合礼,张口就诋毁先王之道,便是放肆随便。所以说,责求君王施行仁政,这叫恭敬;向君王陈述好的意见,堵塞他的邪念,这叫尊重;认为君王不能行善,这叫坑害君王。”

孟子说:“圆规、曲尺,是方和圆的最高标准;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典范。想成为好君主,就要尽到做君主的道理:想成为好臣子,就要尽到做臣子的道理。二者都效法尧、舜就行了。不用舜侍奉尧的态度来侍奉君主,就是不敬重自己的君主;不用尧治理百姓的方法来治理百姓,就是残害自己的百姓。孔子说:‘道路只有两条。仁和不仁罢了。’

对百姓残暴太厉害,就会自身被杀、国家灭亡;即使不太厉害.也会自身危险、国家削弱,死后被加上‘幽’、‘厉’这类恶谥,纵使他有孝顺的子孙,一百代也无法更改了。《诗经》上说:‘殷朝的借鉴不远,就在前代的夏朝。’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孟子说:“夏、商、周三代得天下,是由于仁;他们失掉天下,是由于不仁。国家衰败、兴盛、生存、灭亡的原因,也是这样。天子不仁,不能保住天下;诸侯不仁,不能保住国家;卿与大夫不仁,不能保住宗庙;士人和百姓不仁,不能保住自身。如果害怕死亡,却又乐意干不仁的事,这就像害怕喝醉却硬要多喝酒一样。”

孟子说:“爱别人,别人不来亲近,就要反问自己仁的程度:治理别人却治理不好,就要反问自己智的程度;礼貌待人,别人却不理睬,就要反问自己恭敬的程度。行为有得不到预期效果的,都要反过来求问自己。自身端正了,天下的人就会来归附他。《诗经》上说:‘永远配合天命,自己求来众多的幸福。”’

孟子说:“人们有句常说的话,都这么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国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自身。”

孟子说:“搞好政治不难,不得罪贤明的卿大夫就行了。他们所爱慕的,全国都会爱慕;全国所爱慕的,天下都会爱慕:因而德教就会浩浩荡荡充溢于天下了。”

孟子说:“天下有道时,道德低的受道德高的役使。才智少的受才智多的役使;天下无道时,力量小的受力量大的役使,势力弱的受势力强的役使。这两种情况,符合天理。顺从天理的生存.违逆天理的灭亡。齐景公说过:‘我既不能命令别人,又不愿听别人命令。这就同别人断绝了关系。’景公不得已哭着把女儿嫁到吴国去。现在。小国效法大国.却又耻于接受大国命令,这就好比学生耻于接受老师的命令一样。如果真的感到羞耻,那就不如效法文王。效法文王,大国不出五年。小国不出七年,一定能在天下掌权。《诗经》上说:‘商朝子子孙孙。不下十万余人。上帝既有命令,都向周朝归顺。都向周朝归顺,就因天命没有定论。殷朝的臣子,不论是漂亮的聪明的,都行裸献之礼,助祭在周王京城。’孔子说:‘仁的力量,不在于人多。国君爱好仁德,就能天下无敌。’如果想无敌于天下而又不凭借仁,这就像热得受不了而又不肯洗澡一样。《诗经》上说:‘谁能热得受不了,不去洗个澡?”’

孟子说:“不仁的人,还能同他讲什么吗?他们面临危险还自以为安全.灾祸临头还自以为得利,把导致亡国败家的事当作快乐。不仁的人。如果还能同他谈什么,哪还会有亡国败家的事呢?从前有个孩子唱道:‘沧浪的水碧清哟,可以洗我的帽带;沧浪的水浑浊哟,可以洗我的脚。’孔子说:‘弟子们听着!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了。这是由水自己招来的。’一个人必然是自己招致侮辱,人家才来侮辱他;一个家必然是自己招致毁败,人家才来毁败它;一个国必然是自己招致讨伐,别人才来讨伐它。《太甲》上说:‘上天降灾,还可以躲;自己作孽,别想再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孟子说:“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归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替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替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替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哪怕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于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孟子说:“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可能同他有什么话说;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可能同他有所作为。说话诋毁礼义,这叫自己残害自己;自认为不能守仁行义,这叫自己抛弃自己。仁是人们最安全的住所,义是人们最正确的道路。空着安全的住所不住,舍弃正确的道路不走,真可悲啊!”

孟子说:“道路就在眼前,却向远处去寻找;事情本来容易,却找难的去做:只要人人爱父母、敬长辈,天下就会太平。”

孟子说:“身居下位而又不被上司信任,是不可能治理好百姓的。

要取得上司信任有办法:首先要得到朋友的信任,如果不被朋友信任.也就不会得到上司信任了。要被朋友信任有办法:首先要得到父母的欢心,如果侍奉父母得不到父母欢心,也就不会被朋友信任了。要父母欢心有办法:首先要诚心诚意,如果反省自己不诚心诚意,也就得不到父母欢心了。要使自己诚心诚意有办法: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善,如果不明白什么是善行,也就不会使自己诚心诚意了。所以,诚是天然的道理,追求诚是做人的道理。极端诚心而不能使人感动,是从不会有的事;不诚心是没有谁会被感动的。”

孟子日:“伯夷躲避纣王,隐居在北海边,听说文王兴盛起来了,高兴地说:‘何不去投奔西伯呢!我听说西伯善于奉养老人。’太公躲避纣王,隐居在东海边,听说文王兴盛起来了,高兴地说:‘何不去投奔西伯呢!我听说西伯善于奉养老人。’这两位老人,是天下最有声望的,他们投奔了西伯,这就使天下做父亲的都去投奔西伯了。天下做父亲的都投奔了西伯,他们的儿子还能往哪里去呢?诸侯中如果有施行文王那样的仁政的,不出七年。一定能在天下执掌政权。”

孟子说:“冉求当了季氏的总管,不能改变季氏的德行,征收田赋反而比过去增加一倍。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弟子们,你们可以擂起鼓来声讨他!’由此看来,君主不施行仁政,反而去帮他聚敛财富的人.都是孔子所鄙弃的,更何况为他卖命打仗的人呢?为争夺一块地方打仗而杀人遍野,为争夺一座城池打仗而杀人满城,这就叫作领着土地来吃人肉,罪恶之大,将他处死都嫌不够的。所以善于打仗的人,该受最重的刑罚;唆使诸侯拉帮结伙打仗的人,该受次一等的刑罚;强令百姓垦荒耕种的人,该受再次一等的刑罚。”

孟子说:“观察一个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观察他的眼睛。眼睛掩藏不了他内心的邪恶。心胸正直,眼睛就明亮;心胸不正,眼睛就浊暗。听他说话,同时观察他的眼睛,这个人的善恶还能隐藏到哪里去呢?”

孟子说:“恭敬的人不欺侮别人,节俭的人不掠夺别人。欺侮人、掠夺人的君主,惟恐别人不顺从自己,怎么能做到恭敬和节俭?恭敬和节俭难道可以靠声音笑貌强装出来吗?”

淳于髡说:“男女之间不能亲手递接东西,是礼法的规定吗?”

孟子说:“是礼法的规定。”

淳于髡又问:“如果嫂子落水了,那么小叔子能用手拉她吗?”

孟子说:“嫂子落水了而小叔子不去拉,这就如同豺狼了。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法的规定;嫂子落水而小叔子用手去拉,这是对礼法的变通。”

淳于髡说:“现在,天下的人都掉落水中了,您不去救,为什么呢?”

孟子说:“天下的人都落水了,要用王道去救;嫂子落水了,要用手去救。你难道想用手去救天下的人吗?”

公孙丑说:“君子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呢?”

孟子说:“因为情理上行不通。父亲教育儿子必然要用正确的道理;用正确的道理行不通,接着便会动怒。一动怒,就反而伤了感情了。儿子会说:‘你用正确的道理教育我,而你自己的做法就不正确。’

这样。父子之间就伤了感情。父子之间伤了感情,就坏事了。古时候相互交换儿子进行教育,父子之间不求全责备。相互求全责备,会使父子关系疏远.父子疏远,那就没有比这更不幸的了。”

孟子说:“哪一种侍奉最重要?侍奉父母最重要;哪一种守护最重要?守护自身的善性最重要。不丧失自身善性而能侍奉好父母的,我听说过:丧失了自身善性而能侍奉好父母的,我从来没听说过。哪个长者不该侍奉?但侍奉父母是侍奉的根本;哪种好品德不该守护?但守护自身的善性是守护的根本。曾子奉养他的父亲曾皙,每餐必定有酒肉。撤除食物时,必定要请示剩下的酒肉给谁;父亲问有没有剩余,必定说‘有’。曾皙死后,曾元奉养他的父亲曾子,每餐也必定有酒肉。撤除时,不请示剩余的给谁;父亲问有没有剩余,就回答说‘没有了’,准备拿吃剩的下顿再进奉给父亲。这叫作对父母的口体奉养。像曾子那样,就可以称为对父母心意的奉养了。侍奉父母能像曾子那样就可以了。”

孟子说:“那些在位的小人,不值得去指责,他们的政事不值得去非议。只有大仁大德的人才能纠正君主思想上的错误。君主仁,没有谁不仁;君主义,没有谁不义;君主正,没有谁不正。一旦使君主端正了.国家就安定了。”

孟子说:“有料想不到的赞誉,有吹毛求疵的诋毁。”

孟子说:“一个人说话随随便便,那就不值得责备他了。”

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

乐正子跟随王子敖来到齐国。

乐正子去见孟子。孟子说:“你也来看我吗?”

乐正子说:“先生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

孟子问:“你来了几天了?”

乐正子说:“昨天。”

孟子说:“昨天就来了,那么我说这话不也是应该的吗?”

乐正子说:“因为住所没有定下来。”

孟子说:“你听说过,非要住所定下来了,才去求见长辈的吗?”

乐正子说:“我有过错。”

孟子对乐正子说:“你跟着王子敖来,只是为了混饭吃罢了。我没有想到,你学习古人的道理,竟是用它来混饭吃。”

孟子说:“不孝的事有三件,其中没有子孙后代是最大的不孝。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妻,就因为怕没有后代,所以君子认为他如同禀告了一样。”

孟子说:“仁的实质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智的实质是明白这两方面的道理而不背离;礼的实质是在这两方面不失礼节,态度恭敬;乐的实质是乐于做这两方面的事,快乐就产生了;一产生就抑制不住,抑制不住,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

同类推荐
  • 中国涉县女娲祭祀文化

    中国涉县女娲祭祀文化

    为了进一步向全国推介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已经列录国家级名录的,我们决心利用出版专著这种形式,组织县内外的专家和作者进行编著,有计划分步骤地出版发行。本书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望社会各界多提宝贵意见。
  • 魂牵梦绕新西兰

    魂牵梦绕新西兰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两大岛屿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古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生活,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作者跋涉两万公里,走遍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拷问印度的文化,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本书以大量图片,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现了中国节日文化的特点,举凡生产活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文化娱乐等,让读者在走进中国节日的同时,了解到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
  • 异域文化之旅:体悟23个国家的文化象征

    异域文化之旅:体悟23个国家的文化象征

    《异域文化之旅——体悟23个国家的文化象征》一书把文化象征当作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思维和比较不同民族的文化思维的方式。例如通过美国人对橄榄球的痴迷,意大利人对歌剧的热爱,德国人对交响乐的推崇,西班牙人对斗牛的狂热,巴西人对桑巴舞的陶醉,等等,描述不同国家的特色和这些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思维。这样,文化象征就成了向异或地图,引导我们进行一次探索世界文化的旅行,从而真正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如何运行的。
热门推荐
  • 小野不野

    小野不野

    青春必经的迷茫和虚无,未来的无望和缥缈,每一个细节的小瞬间,那些挣扎和抵抗,你愿意陪我一起静静感受吗。
  • 硬核流大师

    硬核流大师

    唐森,一个神奇的男人。外界称他为怪物杀手、恶魔猎人、罪人刽子手、疯子处刑官。但他更愿意称呼自己为混乱世界的守护者,罪恶之都的治安官,以及,怪物们的好朋友,恶魔们的好兄弟。……关键词:柴油世界,全金属狂潮,怪诞喜剧,核弹砸头,猛男闯异界,硬核克苏鲁风。
  • 天武界系统

    天武界系统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在家族中父母双亡,而又因资质低下,从而受尽羞辱的少年。在得到武界系统后,大杀四方,并一步步成为强者之路
  • 重生之就要喜欢你

    重生之就要喜欢你

    她前世被花言巧语蒙骗了眼睛,临死前才知道所有的阴谋。原来父母的惨死都是自己心中的好哥哥做的,她带着不甘和满腔的怒恨重生了。她看向自己身后的男人,一下扑了过去“傅先生,介意多个夫吗?”男人一脸宠溺“只要是你都不介意”从此她打脸绿茶,狂虐渣男,收获一枚马甲无数的老公!她自小喜爱钢琴,那他就给她办一场演唱会,她喜欢大海,那他就买下小岛,晚年她想和他平淡过完一生,他立马甩走公司和她安度晚年。安然在最后的时光看着他“甜有100种方式,吃糖蛋糕还有每天98次的想你。”他握住她的手“不知娘子可有兴趣当为夫生生世世的妻?”安然点点头,躺在他的怀里安然睡去。这一生有你足矣!
  • 深夜鬼谭

    深夜鬼谭

    一段段恐惧的故事,一件件离奇的事件!尽在深夜鬼谭!
  • 泛大陆纪传史之废墟列车号

    泛大陆纪传史之废墟列车号

    从自己的各种幻想中构建了一个宏大的世界观,然后从主线框架中截取了这一段作为起笔。整体的世界观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跨度都十分广,绝不是一两部作品能说清楚的,因此欢迎关注后续。本部作品设定在“狂灾时代”,可以理解为奇幻世界的生化危机。幸存者龟缩在城市堡垒里苟延残喘,少数人会选择离开堡垒去堡垒外拓荒。当然拓荒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总有根据地被攻破的时候,这时把幸存者救回堡垒就显得至关重要。本作的主角团就是专门负责拯救幸存者的救援队,而他们的战舰名叫——废墟列车号。
  • 其罪

    其罪

    欲望是一切生命体前进的源泉!同样也是一切生命体罪恶的开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匹夫无罪怀壁其罪!这个其罪我不认同!有压迫便会有斗争!有反抗!欢迎加入欲罪粉丝群,群号码:74819075
  • 超能宇宙纪元

    超能宇宙纪元

    宇宙星空浩瀚,一个人甚至一颗星球,都不过是沧海一粟。然而,在多维度的宇宙空间之中,总有那么一群人有着自己要守护的东西。这是一个新的宇宙纪元。一次超新星爆炸后,林天宇降生在地球上一个东方家族之中。五系天赋数值均为3,天赋极差的他却发现自己就是那颗爆炸的超新星。他,就是一个超级强大的黑洞!从此,他走进了一个崭新的超能世界!
  • 超级神棍

    超级神棍

    神棍也就是骗子。太行山上住了个老神棍,守着惊天龙脉不下山,老神棍给儿子从小订了个娃娃亲,于是小神棍就得下山去媳妇。神棍下山哟,为人解惑哟,做个半仙哟,人人羡慕哟。钱是毒,权是刀,刘午阳致力于不碰这两样东西,全凭一身风水秘术,救世医术,旷世武功来拯救自己的亲家们。刘午阳常说:这世间哪有那么多的打打杀杀,和气生财多好。我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兔子,因为我爱吃肉。如果你欺负我是一个乡下来的读书少的人,那么请允许我做一个坏人。如果你觉得我不够坏,那么恭喜你,回家看看你家的祖坟,已经冒黑烟了。
  • 徒弟又跑了

    徒弟又跑了

    亲自教授功法,亲传最高秘籍,送法器,送契约兽,恨不得把徒弟当自家亲闺女,这是人家的师傅。功法自己练,秘籍自己找,法器自己挖,契约兽自己抓,恨不能把徒弟当自己丫头使唤,这是她的师傅。这些墨萱都忍了,谁让她好不容易修炼起来的功力,倒退飞快,而唯一知道怎么解决的人,就只有她不靠谱的师傅呢?可是,为什么还得闯六界,斗龙王,斗阎王,斗妖王……(╯‵□′)╯︵┻━┻这个师傅不要了!什么?!不能不要?!因为一日为师,终身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