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33500000017

第17章 把权力变成一张牌(1)

绕着走比直着走巧妙

——雍正以迂为直暗度陈仓夺皇位

高明的领导者,为达到某一政治、军事、外交目的,常常会采用以迂为直、暗度陈仓的韬略。《孙子兵法》指出:“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意思是在战争中,有时假于示形,迂回前进,反而比抄近路走得更快。实际上,远和近、曲与直都是相对的。远而虚者,易进易行,费时少,远实际上成了近;近而实者,难攻难进,费时多,近实际上成了远。同理,在现实生活中,要实现某一目的,不仅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还要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正如俗话所说的性急吃不了热豆腐。做事时,欲其东,先其西;欲求速,先图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领导者们大都懂得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因此在处理政务或要达到某一政治目的时,就很有必要采用迂回曲折、委曲求全的变通之道,历史上深谙此道的权变大师数不胜数,而雍正可以说更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雍正在登上帝位之前,曾做了45年的皇子,在这45年里,他就历经了长达30多年的皇储之争。这场至高权力的角逐争夺几乎牵涉到朝廷内外的所有人,因为每个人都想为自己的将来或多或少地铺点道路,以致朝野上下党派林立,各类争权夺利之事时有发生,而康熙本人更是为此事操心不已。

康熙有35个皇子,最初胤礽被立为太子,但由于其好大喜功,贪得无厌,为了早日登上皇帝的宝座,不惜与其党羽一起谋害其父。康熙发觉后,痛下决心,于康熙五十一年将胤礽永久废除。胤礽被废之后,一轮新的太子争夺战风云又起。比较有影响力的有胤禩、胤祉、胤禵和胤禛(雍正)。

胤禩为八皇子,性情阔达,好施舍,广结人缘,因而支持他的人最多,朝廷内外的许多官员都向康熙保举胤禩,有的甚至还向皇帝施压。然而康熙并不吃这一套,当他看到胤禩的身后竟然有如此庞大的势力时,他感到了威胁,不但没有立胤禩为太子,还革其爵位,令其反省。

看到胤禩如此下场,胤禛冷静思考之后,认为只有韬光养晦,不露声色,才有取胜的可能,风光太足反而会败落得越快。因此,胤禛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谨小慎微,从不表露争储之心,即使是对身边的人,他也隐藏自己的心事。

例如,胤禛的亲信戴铎在给胤禛的信中,提出储位之争的策略,其言之细,深为胤禛设想考虑。然而胤禛在给戴铎的回信中却写道:“语言虽则金石,与我分中无用。我若有此心,断不如此行履也。”

事实上,胤禛对于戴铎的策略非常赞同,但戒备之心不可无,以至故意如此回复。因为此时的他,只有处处隐忍,不露风头,夹起尾巴,才不会被击败。

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之中,胤禛的优势并不明显,胤祉以其年长,有学识,深得康熙的重视和宠爱;胤禵身居要职,手握兵权,并且曾立下大功。因此胤禛从不敢奢望,认为康熙会将皇位传给他。但当他听到皇位将可能传给胤禩、胤禵时,心中却有说不出的苦恼与不快,于是他采取了另外一种手段,即外松内紧的策略,以期能博得帝位。

胤禛经常与僧衲往来,建设寺宇,把自己打扮成“天下第一闲人”,并写了《悦心集》一书,书中尽述其愿与僧侣为伍,过一种清静无争的恬淡生活。例如书中的《隐居词》、《知足歌》等等,都是一些向往田园生活,教人与世无争之词。胤禛在此时所写的这些诗词,一方面起到了蒙蔽对手及康熙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其在权力争夺中失意的表现。而实质上,胤禛是决不甘于寂寞,放弃争储的大好机会的。他采取了戴铎给他的建议,实施多种方法,扩大自己的力量。这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想方设法取得康熙的宠爱。胤禛深知获宠是争夺储君至关重要的一步,于是他先从康熙的性格脾气着手,最后得出要想获宠就不能太显露自己的争储之心,更不可操之过急,只能慢慢地建立自己的形象。因此在康熙面前,他总是非常小心,从不露出任何急躁、争权的痕迹。

例如康熙四十八年,胤禛被封为亲王。受封时,胤禛对康熙说:“我现在的爵位已经很高了,您又封我为亲王,可是胤禩、允禟他们却还只是贝子,大家都是兄弟,这样一来,恐怕会有人说闲话的,请父皇将我的爵位和赏赐分给兄弟们吧。”

胤禛的这番话正合了康熙的口味,康熙非常重视兄弟骨肉之情,看到自己的骨肉相互争斗,不免伤心,因此胤禛的话无疑是针对康熙心病的一剂良药,他不但没有把胤禛的爵位降低,反而更加重用他了。

二是谨慎处理好与其他兄弟之间的关系。在皇兄皇弟面前,胤禛从不显露自己,虽然大家心中十分清楚谁都有夺位的欲望,但是胤禛却处处表现出自己的亲切和善。例如,当胤禩在遭到皇帝谴责时,胤禛就多次上奏,为胤禩说好话,希望康熙不要追究胤禩的过错。康熙五十五年时,胤禩得病,此时胤禛正陪同康熙在外巡视,但是他却向皇帝请示,要求回京探视胤禩。

对于以前的皇太子胤礽,胤禛也是一样表示拥戴和尊敬,甚至被认为是太子党,当胤礽再次被废时,胤禛也曾上奏请求复立胤礽为太子。

胤禛在兄弟面前的种种假象,起到了很好的隐藏作用,为自己赢得了极大的声望。

三是加强联络文武百官,无论权位高低都进行笼络,以便在朝野内,造成一种舆论,胤禛是首选皇储;同时又大力培植党派势力,并将这些人安放在各个职位上,为其夺取皇权打好基础。

胤禛为了能多拉拢一些官员,经常邀请官员上府套近乎,并让手下人帮他一起积极地与官员们联系,惟恐漏过一个。有一次,胤禛想拉拢礼部侍郎蔡珽,就派手下人去请。蔡珽是一个极其谨慎的人,加上康熙也曾下过命令,不许结党营私。于是蔡珽便以自己身份不便与王府来往为理由回绝了。

过了段时间,胤禛又派年羹尧去邀请蔡珽,可是蔡珽仍然不接受。胤禛在几次碰壁之后,仍不放弃,继续寻找机会。终于,在一次蔡珽去热河行宫向皇帝辞行的路上,胤禛见到了蔡珽。他与蔡交谈时,推心置腹,并热情地将左副都御史李绂介绍给他,从此蔡珽便成为胤禛的心腹。

经过他的精心挑选,终于形成了一股小小的势力。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个个精明能干。例如总督年羹尧、布政使戴铎,以及步军统领隆科多都是胤禛的死党。

以隆科多为例,隆科多是胤禛养母孝懿庄皇后的弟弟。他先前与胤礽亲近,胤礽倒台后,他转而投靠强大的胤禩集团,后来他发现胤禩不被皇上看中,于是他才选择了胤禛。而胤禛也是看中了隆科多的步军统领职位,认为他大有可用之处,便将其收为心腹。

从后来的情况看,胤禛与隆科多确实都达到了双方的目的,胤禛在隆科多的暗中帮助下,获取了胜利。隆科多在胤禛当上皇帝之初,也确实得到了重用。

胤禛的夺储位之战,历经坎坷,在这长达数十年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胤禛成功地运用了忍字经,万事戒急戒躁,隐忍下来,等待时机。这一“忍”字的灵活运用,才使他终于实现了皇帝之梦。

“迂”与“直”,“明”与“暗”反映的是斗争的“奇正”关系。只有诱使敌方按正常的“出牌”原则来判断对方的行动企图,才能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所以“暗度陈仓”须有“明修栈道”,“直”须有“迂”来分散敌方的注意力,使敌方的思维造成错位,于不露声色中一招制胜。

《易经》中有言:“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权变之机在于“龙蛇伸屈之道”,这不仅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生存方式,也是一种自我实现价值的手段。有些人锋芒太露,这只会招致嫉恨和打击,导致做人及事业的失败,不是智者所为。真正有志于干大事的人,反而是一些深藏不露的高手,因为他们有所顾忌,担心言语过于锋芒毕露会惹来旁人的嫉妒,以至成为事业发展的阻力。

当然,藏锋是为了出击,如果一味地“藏”,也就谈不上“锋”了,因为根本没有展示锋芒的机会。但是“露锋”一定要适时、适当,才可在最关键的时刻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也就是曾国藩所说的:“在最关键的时刻,打出最大的底牌,方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可见,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稍有疏忽,或者决策稍有偏差,都有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作为一名领导者,关键时刻必须能屈能伸,既要有冷静的头脑,又要有超人的胆识,还必须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含而不露却惊天动地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封建社会里,权力就是一切。因此,如何有效地掌握和玩弄权力,一直是帝王将相乃至志士、野心家所关注的问题。

无权者想得到权力,得权者却想永久地控制权力。于是,二者之间就出现了无休止的斗争,中国的古代社会,也可以说是在得权——失权、无权——争权的痛苦轮回中走完了自己的历程。

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的每一次变革,无不充斥着血腥,而血腥的背后无不是一场权力与权力的置换,当然,无可辩驳的是,这种权力的变更又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但是一时有权不等于一世有权,一直是一个改变不了的客观规律,这就好比历史长河上的一架老水车,不断地转动,在转动中把倒干了水的水筒转下来,把装了水的水筒提上去。由此看来,不论大权与小权,想“传之子孙”,把住不放,是不大可能的,用今天话说,叫做“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然而,掌权者还是梦想永远地握住权柄,他们总是不愿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会失去权力,尤其是那些帝王们,谁愿意自己的王朝也像前代一样是历史的过客呢?谁不认为自己的王朝是人类的最后王朝或是最后的归宿呢?于是,他们想尽办法集中权力,巩固王朝。这些人一旦夺得了政权,就对那些曾经为自己效犬马之劳的功臣们疑神疑鬼,对他们痛下杀手。因为这些人在长期的斗争中,手中一般都握有大权,再加上他们非同一般的才能,一旦有变,其能量不容小觑。彼时的文韬武略,此时就可能成为不安定因素。越王赐文仲自杀的时候说:“先生教我伐吴七术,我仅用其三就已灭吴,其四深藏先生胸中。先生请去追随先王,试行余法吧。”文仲七术,越王仅用了其中的三术即已灭吴,像文仲这样有才能的人一旦有变,其能量是可想而知的。文仲一日不除,勾践一日难安。所以,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对于功臣名将的防范简直到了无所不至的地步,功臣们稍不留神即遭屠戮。刘邦和朱元璋的时代都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剧发生,这是为世人所共知的。

然而,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却没有使用上述的办法,而是创立了一种新方式:权力和平过渡。

五代时期,正是群雄逐鹿之时。赵匡胤在乱世中登上了皇位。赵匡胤很会收揽人心,他既兵不血刃地占了开封,又对前朝重臣大加拉拢。他把原后周皇帝改为郑王,对宰相范质等人给以优厚的赏赐,并让他们官保原职。这样,洛阳很快就安定了下来。外藩中也多所归附,至于个别反对的藩镇节度使,也因不得人心,很快被平服下去。赵匡胤遂坐稳了北宋的龙廷。

接下来的问题是统一全国。一天雪夜,赵匡胤因苦思统一全国的策略而失眠,干脆出门,恰好碰到他的弟弟赵匡义,他也正为这事而难以入睡。于是两人决定去找赵普,想听听他的意见。赵普闻报急忙出迎,见二人立在雪中,十分惊讶。下面的一段对话决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大策。

赵普问:“深夜大雪,皇上为何还来找我?”

赵匡胤说:“现在一榻之外,净是他人地盘,我如何能够安眠?故来找你商量!”

赵普说:“陛下现在还是小天下,南征北战,统一中国,已时机成熟了。不知陛下打算怎么办?”

赵匡胤显出犹豫不定的样子说:“吾想先收复太原。”

赵普沉默片刻说:“这不是我所预料的。”

赵匡胤忙问赵普所料为何,赵普说:“太原地处南北二边,如果占为己有,那么,辽朝南下之患就要由宋来独挡了。如果暂留太原作北方屏障,等平定南方诸国之后,太原会不攻自破。”

赵匡胤听完,长吁了一口气说:“吾早有此意,只是未敢轻决,此来专为听听你的意见啊!”

于是,“先南后北”的正确方针就此确定了。

然而,并不能马上出征,因为还有一个重大的后顾之忧尚未解决,就是禁军的指挥权问题。行伍出身、本人曾亲自参加拥立他人为王后又被别人拥立为帝的赵匡胤,深知“资高权重”的武将也可以再立他人为帝。此时禁军中的高级将领如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人虽然曾经拥立过自己,但还谈不上是自己的心腹,况且他们在军中日久,根基益深,自己如果出征在外,实在放心不下。为消除这潜在威胁,赵匡胤决定采取赵普的建议:夺其权,制其谷,收其精兵。

公元961年7月的一天,宋太祖盛宴款待石守信等禁军将领。正当酒过三巡,大家酒酣耳热之际,宋太祖忽然屏退左右侍卫后,装出一副深有感慨而又推心置腹的样子,长叹一声说:“我们本是兄弟,没有你们的拥戴,朕就不会有今天,朕打心里感激,然而身为天子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远不如当节度使轻松愉快,自朕当皇帝以来,至今还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啊!”石守信等忙问为什么,太祖佯醉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只不过有许多人想坐皇帝的宝座。”

石守信等人大惊失色,知道赵匡胤话中有话,明摆着是怀疑将领们有谋权篡位之心,边叩头边回答道:“哪有这回事,现在陛下登基是天命,谁还敢有异心。”

赵匡胤慢悠悠地说:“诸位当然不会有异心,但谁能担保你们部下没有贪图富贵的人,一旦也用黄袍加在你们身上,那时即使你们不愿,恐怕你们也都束手无策了。朕就是因此而登上帝位的,想必你们还记忆犹新吧。”

石守信等几位皆流泪俯伏于地道:“臣等愚昧,请陛下可怜我们,指示我们一条生路。”

太祖见时机已到。说道:“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一个人之所以要追求富贵,无非是为了享受人生,尽情吃喝玩乐,并让子孙生活优裕。朕以昔日老友的身份建议各位,你们何不放弃兵权,退隐回乡,多买些良田美宅,为子孙立业;多置些歌姬舞女,天天饮酒作乐,安度天年。我再与你们结成儿女亲家,这样君臣之情,两无猜忌,上下相安,不亦喜乎!”

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辉等人见赵匡胤已把话说得如此明白,决无回旋的余地,而赵匡胤当时在禁军中的地位还不可动摇,就只好在第二天上表称病,乞求解除兵权。赵匡胤一见大喜,当即批准了他们的请求。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又在赵普建议下,解除各禁军将领的军职同时,又撤销了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和马步军都指挥使的职位,把禁军中的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司分为“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衙”的将领选用资历浅、容易驾驭的将领担任,并常调动,而且规定“三衙”只有带兵权,无调兵权。在禁军的驻防上,太祖采取“强干弱枝”的策略,调强兵驻扎京师附近,使地方无力与京师禁军对抗。在禁军驻地,则实行“更戍法”,每隔几年换防一次,将领不随军调动,造成“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局面,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同类推荐
  • 12字改变草根人生

    12字改变草根人生

    改变草根的人生并不难,下面这12个字便能为你指点迷津:志、诚、忍、行、勇、挺、变、钻、迂、靠、借、交。12个字,源于中华文明智慧的凝结。12个字,取自当代人生成功的经验。字字凝重,寓意深刻,道出了生活的真味,揭示了人生的真谛。本书从草根生存的现状出发立意,为平民百姓改变人生命运献计献策,指点迷津。道理深入浅出,贴近生活,案例真实动人,情理交融;方法实用可行,用即生效。这是为草根大众奉献的一部人生励志的有益读物。本书从草根生存的现状出发立意,为平民百姓改变人生命运献计献策,指点迷津。道理深入浅出,贴近生活,案例真实动人,情理交融;方法实用可行,用即生效。
  • 世界上最伟大的员工精神

    世界上最伟大的员工精神

    《世界上最伟大的员工精神》为职场中的每一个人提供了一套标准,我们可借此标准评判出哪些员工是真正优秀的员工。同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员工精神》还提供了相应的提升方法,企业可以按照这套标准和方法来培养员工,员王则可以以此作为提升自己的最佳参考书。
  •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

    讲述了挫折,是懦夫的拦路石,又是勇士的健身器。只要能坚强面对,它便是成长的一笔财富,人生的一所学校。成长的路上,总会有失意彷徨,对挫折报以微笑,坚强的心上就总能生出无穷的力量。
  • 幸福的根源

    幸福的根源

    不幸的药方无从抓起,幸福则是一种抓不着的感觉,它不能生产,无法继承,从一定程度上说,它也不可能像某些文人们说的那样,轻轻松松地立地生根,顺顺利利地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幸福与不幸,有时只需一秒就能完成转换,让人猝不及防,甚至非人力可以改变。正因此,幸福也就更加难以言说。罗芬芬编著的《幸福的根源》主要从快乐生活、修剪欲望、降低需求、低调处事等几个方面从内到外阐述了幸福的本质以及幸福生活的秘诀。
  • 酒局中的应酬潜规则

    酒局中的应酬潜规则

    本书汇集饭桌之上务必谨记的规矩禁忌,剖析解构酒局之中不得不防的暗战玄机,并附上古今中外酒令大全。
热门推荐
  • 他为了她

    他为了她

    “你是谁?”刀下的男子已经奄奄一息,那把刀只要在往下一点,他就该去找阎王了。“给你两个选择,一,做我男朋友,二,哼哼!”那名黑衣女子动了动手中的军用匕首奸诈的笑了起来!“你……杀了我吧!”
  • 我世界里的那缕晨光

    我世界里的那缕晨光

    在这个时间里,身份的揭示,“殉职”,归来遭遇了这么多,得心是否可以
  • 追忆青涩流年

    追忆青涩流年

    青春无悔悄流过,昔日情愫为哪般?划过清澈星空;追忆最初的那份感动.....(书评悬赏,推荐悬赏)
  • 都市之职业人生

    都市之职业人生

    周新因为一场意外,变成了一个侦探,一个商场中的精英,一个黑客,一个又一个职业高手.......
  • 笙笙醉之昆仑殇

    笙笙醉之昆仑殇

    洪荒时期,轩辕神农高辛三足鼎立的时期已然消失,随着黑帝颛顼的一步步简政明令措施,整个大荒在蚩尤黄帝大战后逐渐恢复战前的繁华景象。一些氏族的没落,一些新兴氏族的崛起都引起暗流涌动。昆仑山下一株无心桃木化成的她一直生长于王母的保护下,却向往着山外的世界。实则是一直被蚩尤部族崇奉的宝物幻颜木,与驻颜花本是同根生于大荒最东边的扶桑木下。被九尾灵狐引入世,遇见一生的挚爱高辛怀卿,是他点燃了她木头般的心。她不知,他一心只是想利用她,却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爱上自己的棋子......一直陪伴她的小鹏因她而死,也曾辜负黑帝的一片信任与真情,愤然跃入东海,宁此生不再见到他......
  • 我和闺蜜穿越记

    我和闺蜜穿越记

    紫玉莫名其妙和闺蜜穿越了,既来之则安之。悲伤痛苦不存在的,一起吃遍天下美食,逛遍美景,创业致富,志在实现走上人生巅峰的梦想,潇洒过一生。不曾想招惹了不得了的人,玉珠只想撩他到欲罢不能:“牛肉,羊肉,猪肉,你猜我喜欢哪个?我喜欢你这个心头肉!”却不想反被撩,慕容楚轩:“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琉璃本来只想完成梦想的,却不想有人对她道:“牵尔玉手,收尔此生所有,免尔无枝可依。”两人最终沦陷在无限宠爱中,完成梦想后,一致决定生个包子玩……此文无虐,欢迎喜欢甜宠文的书友入坑。
  • 南柯一梦终将醒

    南柯一梦终将醒

    “若夏,你说我们以后会在现实中相见吗?”“我……我不知道。”平行时空的交连,前世今生的羁绊。一个是古代戎马征战的名将——南耀尘;一个是现代历史系天才少女——白若夏。一枚“玉玦”,连接了两个人的命运。可纵然相爱入骨,却仍无法跨过时空的界限。明知他未来命运,却只能无力看他走向灭亡。她本不信命,却不得不认命。她爱他,却无法护他一世太平长安……“南耀尘,如果有一天,我们在现实相见了,我会告诉你”我爱你,真的很爱,所以,拜托了,无论如何,你都要努力活下去!
  • 颓废之心

    颓废之心

    人生若只如初见,我恐怕早已泪流满面,很多东西回头看才发现离你很远了。
  • 阴差阳错:总裁送上门

    阴差阳错:总裁送上门

    相恋多年的未婚夫为了过上好日子,甘愿当别人的小白脸,可笑我自己挺着肚子,最终被伤透了心;欧珈睿的出现,让我以为是一场救赎,却不曾想,却是一场灾难;“欧珈睿,我跟你不合适,就当放过我,好聚好散吧。”欧珈睿:“合不合适我说了算,周芯瑶,既然招惹了我,那就别想轻易逃脱。”……
  • 新中华1873

    新中华1873

    穿越到1873年的台湾,建立义勇军,剩下的除了打仗,还是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