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91900000021

第21章 文化选择(8)

重要的是,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并没有停留在一般的思想动员和说教上,而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制度和办法来实施这一努力。其中关于“五权分立”的原则即是突出一例。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典型形式是所谓“三权分立”,孙中山对此十分欣赏,在这里,所谓“三权分立”,即是行政、立法、司法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其实质是针对封建君主集权的弊害而强调分权以防止权力集中和专制,这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三权分立的确立,宣告了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而在政治上获得了全面胜利,它对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进入现代化生活,起到了不能抹煞的积极作用。从君主专制集权到三权分立的分权制,不仅仅是制度的外观形式上的更迭,更为本质的是人在其政治解放的程度上大大前进了一步。从人的解放必以其政治解放为前提而言,三权分立的价值与意义就更加无可限量。

孙中山在当时是否就十分清楚这一点,我们目前似乎还拿不出有力论据。但是,他推崇三权分立的主旨是基于反对帝王一人专制的考虑,却是无疑的。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孙中山不仅勇敢地接受了这一思想和制度,而且在其形式上,又鉴于中国固有的传统,将其发挥为“五权分立”的原则。所谓“五权分立”,也叫“五权宪法”,就是在西方“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再加上“考试”和“监察”,“考试”权是考试官通过掌管考试以选择大小国家官员之权,“监察”权是监察官对国家大小机关和官员进行弹劾之权。

“五权”之间互相平行独立又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了中国式的民主共和制度。应该说,这种“五权宪法”原则基本上是从西方制度中搬过来的,不同的只是加上了一点中国固有的传统而已。

真正在政治文化思想方面能体现孙中山个人特色的是“权”、“能”分离理论。所谓权能分离,就是将政权与治权分开,用孙中山本人的话说,就是“政是众人之事,治是管理众人之事”。“政治之中,包含有两个力量,一个是政权,一个是治权一个是管理政府的力量,一个是政府自身的力量”。在孙中山的设计里,人民大众有政权,即可以选择、罢免、创制和复决,此四权孙中山称为“直接民权”,也叫“权”;而政府则有治权,叫做“能”,即要具高度的行政效率和专长。这样,“权”与“能”加以分离,“人民与政府的力量,才可以彼此平衡”。孙中山认为,只有这种分离之后,一方面人民掌握着政权,另方面政府又能运用治能从而有效地展开工作,两不相伤。

孙中山的这种“权”、“能”分离理论很显然是基于一些有关中西方的经验教训确立的。起码有如下的因素对孙中山的设想起到了不少的作用。

其一是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局限、不足及其虚伪性质。如果政权与治权不加分离,那么,政权就可能演化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成为一种个别人的垄断物。孙中山提倡民权主义,为创建民主共和的目的,首先就在于反对政权的私有和家天下,所以,就主张将权与能加以分开;其二是他认为在政治中不存在解决自由平等的问题。因为在他看来,中国与欧洲比,自由平等不仅早就存在,布衣将相之事充满史籍,而且专制也没有欧洲厉害。所以从这一传统事实出发,“如果专拿自由平等去提倡民气,便是离事实太远,和人民没有切肤之痛,他们便没有感觉,没有感觉,一定不来附合”。所以,在具体的治权中,便以为人民的自由平等问题是件无所谓的事;其三,他不是从权力平等而是从素质的高低来理解人民的权力问题,认为在中国既然有所谓“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和“不知不觉”三种人,那么,行使“治权”的只属于少数“先知先觉”的诸葛亮式的人物,而与多数人民无涉,所以强调权能分离无所谓是对人民权力的伤害等等。

然而,也正是有了这些考虑,结果使人民所谓的“政权”成了空洞无物的东西,而与“政权”分离后的“治权”

却因为落实在“先知先觉”的天才人物手中,获得了“万能”的性质,结果是“治权”高于“政权”,成为更根本的东西。孙中山所谓民权主义的最后努力,其果实就结在了这种抽象空洞的形式化的努力之中。

关于民生主义。如果说民族主义是孙中山新文化模式的首要课题,民权主义是其本质内容的话,那么,民生主义则最能反映出孙中山在文化重建中的现实考虑和他在中西文化比较中的选择心态了。

因为民生问题不仅被孙中山理解为“历史的重心”、“社会进化的重心”,而且被看作是前二者的归宿,所以,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文化模式中用心最多的领域。

在民生主义的创立中,最能体现出孙中山在文化问题上左右兼顾的选择机制。例如,一方面要顺应潮流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另方面则又要防止资本主义的弊害,提供预防的办法。所以,具体地了解其民生主义的理论与办法,就有利于把握其文化模式的特色。

什么是“民生”?孙中山的定义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家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所以民生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又因为孙中山将民生主义具体地理解为“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也”,所以他又认为民生主义与当时欧洲已经兴起的社会主义是一回事。认为民生主义的真正目的的达到,便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

由这样的理解出发,孙中山又将民生主义十分明确地归结为“资本”与“土地”两大问题。

关于“资本”问题,孙中山一方面看到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历史潮流,所以,要想使中国尽快富强起来,就非得大力发展工业和科学技术不可;但是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所带来的两极分化又告诫他必须同时注意西方的弊病。所以,解决“资本”问题的具体办法,孙中山确定为“集产社会主义”:

主张集产社会主义,实为今日惟一之要图。凡属于生利之土地铁路,收归国有,不为一二资本家所垄断渔利,而失业小民务使各得其所,自食其力,既可补救天演之缺憾,又深合于公理之平允。

而实现“集产社会主义”的关键,则突出地表现在“分配”问题上。孙中山分析说:

我人知社会贫困,当求生产发达,何生产既多,而社会反致贫困乎?其中原因,实由于生产分配之不适当耳。工之所得,不过其一小部分,地主与资本家所得,反居多数,复以余利作资本,营业演进,货物充塞,竞销夺利,社会经济受其莫大影响,故根本解决就不能不从分配上着手也。

而解决分配不合理问题的办法,关键就在于将资本收归国有。孙中山从心底里以为,收归国有以后,民有问题也就解决了,国有即民有,这样就可以防止和解决分配的不平等,国家的生计和人民的生活也就有了可靠的保证了。

土地问题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另一个核心内容。从历史潮流着眼,理论的要求是,必须迅速地打破封建地主的土地占有关系,把土地纳入整个资本主义体系之中,把农民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工业化体系的建立提供经济前提。但是,孙中山看不到土地问题是资本问题发展的现实条件和基础,他仅从欧洲的社会现象中获得启示:随着资本的发展,土地的绝对地租量不断增加,从而土地占有者——地主便日富一日,造成贫富悬殊社会不公。

因此,他认为,“欧美为什么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孙中山既然要解决社会问题,当然就企图以由于地租量增加全由私人所得而造成的社会问题为中心来解决土地问题了。他认为,趁中国资本未发达,地价未增涨,灾难于未萌之际必须有一个办法来解决它,克服西方的弊病,走在欧美前列,创世界至美至善的国家。于是,他选择了挂着社会主义招牌的主张土地公有的资产阶级土地国有论者亨利·乔治的理论:

故卓尔基亨利之学说,深合于社会主义之主张而欲求生产分配之平均,亦必先将土地收回公有,而后始可谋社会永远之幸福也。

而它的具体办法则是:

本党的民生主义,是有办法的,这个办法就是平均地权。

其平均之法,(一)照价纳税,(二)土地国有。

孙中山以“平均地权”、“土地国有”来作为其解决土地问题的实质在于,他并不是仅仅要在农业问题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而更为根本的是,他要防止欧美的社会问题在中国的重演,从而为了防止资本主义的祸害而提出的。这样,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幻想趋向,就其主观愿望来说,就不是为了迅速地打破封建土地占有关系,而是为解决资本而引起的社会问题而设计的。这种构想的核心价值取向,不在于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在于以平等平均的伦理准则取代历史准则。孙中山希冀将政治与社会革命一齐解决,“毕其功于一役”的努力在这里取得了它的归宿点。

所以,从中国当时面临的革命课题而言,孙中山在实践中将“资本公有”发展成为“节制资本”,将其“平均地权”纲领发展成所谓“耕者有其田”等等,不论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在其文化重建的价值取向上,其实质则是越来越突现了伦理的标准,而非历史的标准。就其侧重点而言,它是伦理主义的,而非历史主义的。

孙中山说过:“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保护本国工业,便先要有政治力量,自己能够保护工业。”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如果未从经济范围来着手,一定要解决不通的。

“要民生问题能够解决得通,便要先从政治上来着手,打击一切不平等的条约”。于是,一般的经济问题立即而且首先归结为突出的政治问题了,民生问题归结到民族问题了。

不仅如此,孙中山这时的民生主义,也一反过去忽视国家政权的片面性质,强调在政治上国家政权“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突出了政权的人民民主性质,而与笼统的“国有化”大不相同。这样,民生问题又被归结为民权问题了,民权问题成为民生问题真解决的基本保障了。

那么,孙中山苦心孤诣所创建的“民族——民权民生”的模式到底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文化价值呢?顺应潮流确乎是孙中山根本的立足点,他从西方文化中汲取近代意识,并以之作为文化重建的参照系,从而规定了基本价值取向:即民族主义——争自由、民权主义——争平等、民生主义——求博爱。自由平等博爱成为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基本价值系统。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只要我们悉心于孙中山文化模式的每一项具体内容,便会发现其中又与西方传统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文化价值相去甚远。例如,民族主义的反满就与近代的民族独立潮流有着备细之别,民权的权能分离说跟西方权力分散理论所包含的人权平等意识有异,而民生主义的国有与防患之类所潜含的互助原则亦和西方私有与竞争精神不同。所以,从整体上看,孙中山的文化模式又不纯粹是西方文化的中国版,倒恰恰是,从中国既定的现实需要出发又以防西方之弊端为基准而确立的。不是“自由为体民主为用”,不是民权导致民生,相反的是人道为体民主为用,是民生引发民权,追求民族独立、人道平等和生活公平成为孙中山“民族——民权——民生”模式的文化价值的真实内容。

论“五四”的反传统

呼唤“五四”的文化背景

“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中心的一环,都有这种为时代所规定的特色所在在近代中国,这一环就是关于社会政治问题的讨论了。燃眉之急的中国近代紧张的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把注意和力量大都集中投放在当前急迫的社会政治问题的研究讨论和实践活动中。”从太平军到洋务派,从变法维新到反清革命,政治斗争始终都是社会历史关注的焦点所在。其间虽然在表现方式上多有不同,例如洋务运动倾向于工业技术,戊戌维新多侧重于思想启蒙,但就实质而言,却无一不是以政治目标的实现为其指归的。值得注意的是,政治与文化在近代中国的一体化追求趋向,恰好表现了从鸦片战争以来就开场了的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的历史特点。从现实的社会历史角度看,是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目标引发着文化的更新与选择;但从文化演进的角度讲,却正是文化的选择表达了历史主题的深刻内容。而在近代中国,在特定的背景制约下,它们一并统帅于政治目标之下,时而超越具体课题显示出思想启蒙的时代特征;时而实现严峻的政治迫使文化的选择演进在狭小的甬道从维新到革命,走的是后一条道路。维新变法前,王煦曾劝康有为先办教育人才然后再搞变法,康有为回答说,局势严重,来不及了。岂止是康有为深感局势紧急而匆忙收起启蒙的工作去立即投身于维新变法之中,辛亥前的孙中山又何尝不是如此?辛亥前严复曾劝孙先办教育,孙的回答更是直截了当:“俟河之清,人寿几何?”人生有限,时不我待,又是不能等待了。几乎在变法失败的同时,反清革命便拉开了斗争的序幕,接着便是连续不断的武装起义。更为严重紧迫的政治课题(包括反帝拒侮与推翻满清的反封建斗争)压倒一切,成为民族的首要任务。来不及吸收消化和总结反思维新运动的启蒙意义,无法将这一看似迂远实则深刻的启蒙工作引向深入,革命派便拿起武器,走上了推翻满清的搏斗场。具体的直接现实的政治斗争将宏观的文化选择课题引向相对狭窄的领域;从而掩盖了诸如教育、人才、伦理、观念等等思想启蒙的几乎所有文化课题,当然就谈不上对传统文化的反省反思和认同,对西方文化的系统理解和吸纳。虽然时而也有,但大都是情势所需,颇带急功近利的意味了。

人们寄厚望于政治的胜利,但辛亥的成功又给这个民族和它的人民带来了些什么呢?

辛亥之后,中国社会虽然谈不上什么真正的进步,但历史毕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帝制被推翻了,皇帝没有了,普遍的王权崩毁了,传统的文化——道德秩序和社会——政治秩序也随之瓦解,社会以鲜明的方式标志了传统的大清帝国不复存在了但是,“清帝国崩溃后所建立的徒具虚名的共和国既不能提出一个新的、综合性的世界观,又未建立起一套可行的政治制度,所以在政治和文化规范不复存在的迷惘混乱之际,只有‘强者’才是‘统治者’;混乱的中国便十分简易地屈从于袁世凯的武力之下。袁失败后,再无人有足够的力量单独统治国家。中国从此便沦入互相残杀的军阀之手。由于政权提供正当理由的‘天命’已不复存在,军阀们又接受不了新的政治意识形态,所以便胡作非为,既无明确的政治目标又无经邦治国的愿望”。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普遍王权的崩溃,在袁世凯执政前后,各种封建军阀势力纷纷崛起争权夺利,他们不但不能给国民提供任何有希望的理想和行为规范,相反却将传统中极为腐朽黑暗的东西在现代形式下发挥到极顶,这种倒行逆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梁启超在1916年袁世凯去世前曾描述道:

同类推荐
  • 天机神断:我是李淳风

    天机神断:我是李淳风

    隋末唐初,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超凡至圣之人:李淳风。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精通算术,他的《推背图》直言江山大事,直至后世千年,准确率达到99%,成为旷世传奇。本书中的李淳风以历史上的人物为蓝本,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他传奇的一生。万年之后,世界大统,宇宙归一,天癸星宇宙科技学院古地球历史学专业“老学霸”李淳风穿越到了隋朝末年。只不过他比正主早生了十年,世界却因此发生了异变……金口一张,祸乱隋唐……(郑重声明:本书高能,YY小白请进,正人君子绕行!)
  • 汉末之雄霸天下

    汉末之雄霸天下

    汉朝末年,乱世将至。群雄伐起,逐鹿中原,纷争天下。秦俊杰穿越大汉末年,落魄街头,且看其如何玩弄各路诸侯,独霸天下。青史成灰不可信,亦真亦假谁人晓?古来今往,多少英雄豪杰,埋没于历史长河,亦消尽。各种慷慨悲歌,人情豪迈,世事沧桑,还原展现,勾勒涂画出,一幅属于风云席卷,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
  • 匪乱天下

    匪乱天下

    郝仁:我们是什么?众人:土匪。郝仁:我们的目标是什么?众人:为恶天下,让世界在我们脚下颤抖。郝仁:我们的行动准则是什么?众人:坚决不做一件善事,认真贯彻为恶指导思想,努力成为万民唾弃的对象。郝仁:我们……李邦:皇上,北方天降大旱,地里颗粒无收,百姓已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郝仁:混账东西,此等大事怎么不早报,赶紧拨十万担粮食运送北方,万不能再饿死一个百姓了。李邦:臣领旨。郝仁:兄弟们记住了,人,才是我们为恶的根本,如果没有人,那即便再恶念百出也无济于事。……好吧,这就是一个土匪领着一群土匪做好人好事,并称霸天下的故事。【本书曾用名:《求求你们别夸我了》。】
  • 汉末二世祖

    汉末二世祖

    老天似乎开了一个玩笑,昔日杀手之王竟然穿越到了汉末最出名的二世祖身上!在这个金戈铁马,百舸争流的时代,豪杰沙场热血,名士谈笑风流,望族暗搅局势。文不成武不就的二世祖又要如何逆天改命,终止那茶几般的人生?~~~~~~~~~~~~~~~~~~~~~~~~~~~~~~~~~~~~~~~~~~~~~~~~~~~~~~~~感谢书友卖萌不可耻提供一个书友群,欢迎各位喜欢本书的朋友加入。群号262434536
  • 活面具:谁主九州

    活面具:谁主九州

    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唐王朝在风起云涌中覆灭,天下诸侯势力,纷纷割据一方,乱世英雄,谁能主宰九州!
热门推荐
  • 妖孽夫君之绝美大小姐

    妖孽夫君之绝美大小姐

    【双人写作,穿越,双处】她是21世纪的顶级杀手,却因为一场车祸而穿越,还穿越到快要死了的凤家大小姐身上!?因为幽凰的穿越而改变了命运,不能契约?上古神兽在手中,坐拥几千魔兽团,不能修炼?九系元素全修,没有药丹?顶级练丹师,一分钟一堆级品药丹,不会治病?扎一针马上好。他是大陆地统治者,不近女色,颜值爆表,冷漠无情,但只对她柔情。某女:“你别过来!”某男:“娘子,我们来造宝宝吧!”某女:“不要!”某男:“通常女人说不要就是要,所以娘子这是想要。”某女:“是谁说的!”某男:“我!”某女:“……”回忆起前世的记忆,记忆的背后有什么秘密?群号码:550172341敲门砖:幽凰
  • 天道玄变

    天道玄变

    叶风,天生筋脉复杂无法修炼,一次意外得到了一枚戒指!开始了,他的逆天之路!
  • 我有个灵魂外挂

    我有个灵魂外挂

    别人重生都是一次成型,而我一开始竟然只是个半成品。这是个未来的自己给现在的自己当人生导师的故事……
  • 女尊世界:无名指浪漫迷情

    女尊世界:无名指浪漫迷情

    程雅言在见到陆臻的第一眼,就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在她看来妖孽般的男人。但陆臻对她总是若即若离。她被别的男子追求,他给前女友温暖,让他们本就不明朗的关系更加灰暗。难道他们相爱,就真的那么难?
  • 三千世之我是赵蕊空

    三千世之我是赵蕊空

    赵蕊空进入主神空间,复活(寻找)姐姐赵樱空的故事,当然(顺便)还有哥哥(赵缀空(┬_┬)),之后省略一万字……
  • 深秋远塞若为情

    深秋远塞若为情

    [1v1,甜宠,HE](本文大女主文,不喜误入,不接受反驳)降若是降家末女。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丝毫不起眼还处处受打压,奈何女主光环萦身的她一出场就闪瞎人眼。不因别的,只因——太丑。不过没有关系,别以也不咋地。做人要低调,不能张扬。但自从男主出现看见女主:嗯?太丑?没关系,我帮你成为第一丑女!废物?好说我还能让你成痴呆。降若十分郁闷,怎么就治不了一个司珩?不过好在,丑不是真丑,废物不是真废物。洗把脸该谈恋受谈恋爱。
  • 手指的篮球之魂

    手指的篮球之魂

    无法实现的承诺,手指尖透露的霸气,一次次的拉住球框,一次次充满勇气的进攻,一个个败于他脚下的少年,身体的柔和,在空中划过美丽不过的弧线,一次次抨击对手的心脏。
  • 慕雪斌心

    慕雪斌心

    穿越古代,她成万能女主角!做时装,开剧院,生产护肤品,那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过人怕出名猪怕壮,她这名头响亮了,追她的男人更是踏破她家门槛了!帅气的,冷酷的,多金的,高贵的……矮油,太多了,她得好好选一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蓦然回首你会在哪

    蓦然回首你会在哪

    ”欢迎收听’人生若只如初见‘,我是湮之”在广播台温暖励志。“卧槽,尼玛,拦住老师啊,我又要迟到了!!!”在朋友目前吃错药。“你撞到我了,道歉。”在陌生人目前冷酷。这个姑娘很多变。“嗯?明明是你撞上来的。你给我道歉。”陌生男子很不尽人意。“啧,我给你道歉?你咋不上天咧?滚滚滚,我要吃饭去了。”“哟,赶食堂啊,我还就不让了。“”exm???你是谁?名字,让开。以后我来找你。“就这样,原本两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凑到了一起。学院生活,注定不会太平啦。”嗯???怎么在广播台也能碰到你??????oh,mygod!!!“”难道你就是湮之?我是侓。“璩侓神秘一笑。
  • 心徐坊扉

    心徐坊扉

    没有任何一位女子不贪恋色。喝酒喝到酩酊大醉偷个良家公子。隔着一层墙,天天偷看宰相家的公子。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她倒好色字头上一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