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70200000023

第23章 深切缅怀学术文化大师钱钟书(2)

关于钱钟书的勤奋,流传着许多的感人的事故。据50年代在文学研究所工作一些同志回忆,他们当时还是青年人,而钱钟书早已是名震遐迩的大学者了,可是,他们每次入线装书库,几乎都会见到钱钟书。钱钟书拿着铅笔和笔记本,不断地翻检书籍,不断地抄录、作笔记。常常不知不觉就过了半天。有时,他会在那里向青年人介绍各类古籍,告诉他们这些书的插架所在,历历如数家珍。文学研究所图书馆馆藏线装书十分丰富,许多线装书的借阅卡上只有钱钟书一个人的名字。钱钟书爱书,熟悉书,了解书,文学研究所图书室当年收藏有许多好书,特别是珍贵的外文书,其中不少就是他帮助订购或搜录来的,可以说,渗透着他的心血。钱钟书读书最肯下苦功夫,又最具探索精神,最爱追根究底,最善于把读书所得的知识融会消化,比较参证。据说他精读的每一部书都反复批点,有的连天地两头和页边都写满了,再也找不到一点空地方。现在整理出版的《(宋诗纪事)补正》就是批注在《宋诗纪事》空白之处的。还有一个例子,他的夫人杨绛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钱钟书撰著《管锥编》时,她为他整理、检点笔记本,整整费了两天工夫,装了几大麻袋。《管锥编》印出的书虽然只有五本,可是钱钟书为它作了多么长期、多么深厚的学术积累!这是名副其实的厚积薄发啊!即使在条件不好的时候,他也照样抓紧一切时间读书。据说有一次他在旅途奔波了一个月,生活很不安定,但每天仍是手不释卷。从1969年10月到1972年中,钱钟书在河南的“五七”干校,在这样的环境下无书可读,他就反复地读随身所带的字典和笔记本等,不放过任何一点可以利用的时间,他的这种学习精神实在是感人至深,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还应该一提的是,钱钟书在为人、治学上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在学术上直言不讳,对自己不同意的意见总是坦诚地谈出自己的看法。这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学术品格。与此同时,对一些向他请教的青年人,尽管问题不大,甚至比较浅薄,他一般也从不表示不屑,更不以自己的学问骄人,而是循循善诱,问一答十。把他们的问题和思考引向深入。凡是曾向钱钟书请教过的年轻同志,都有如坐春风,甚至有与先生一席谈,“胜我映雪十年功”之感。他就是这样不仅在学问上,而且在为人和言行上也为后辈学子树立了楷模。当然,对于浮夸取巧、华而不实的学风,对于弄虚作假、追名逐利的行为,钱钟书是深恶痛绝的。这种现象无论发生在谁身上,他都不能容忍,都会在言谈和文字之中有所批评有所讥讽,有时还相当尖锐激烈,给人以严厉的印象。其实,这正是他对学问人品持极端老实态度的又一方面表现。为了学风的纯洁健康,为了在学术界树立正气,我们很需要提倡这种刚正不阿、而又智慧充溢的人格风范。

三、钱钟书先生留学英、法,谙熟西方文化,但他谦逊有加,从不以此为傲。早在1945年,一位友人就在一篇记述钱钟书的文章中写道:“他为人崖岸有骨气,虽曾负笈西方,身上却不曾沾染半点洋进士的臭味,洋文读得滚瓜烂熟,血管里流的则全是中国学者的血液。”这段话是颇能再现钱钟书先生风貌的。

精深的人文情怀,是精诚的爱国情怀的精神支柱。钱钟书的风骨来源于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打开《槐聚诗存》便可以看到许多怀念家乡与祖国和凝聚着爱国激情的篇章。1938年,他留学英、法结束时,像他这样杰出的俊彦,当时在英、法找个收入丰厚的工作本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此时祖国正处在日寇侵略的水深火热之中,他怀着“相传复楚能三户,倘及平吴不廿年”(《槐聚诗存·巴黎归国》)的赤诚的爱国之心,毅然地回到了“忧天将压、避地无之”、“国破堪依、家亡靡讬”(《谈艺录》)的故国,和自己的祖国同忧愤、共患难。1949年北京解放前夕,有的人流亡国外,可是钱钟书偏要留在火陆。杨绛先生后来在《干校》中怀着深挚的感情忆及这件事时说:“我们俩当时为什么有好几条路不肯走呢?……默存常引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文革”中,钱钟书受到冲击,并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杨先生曾问钱钟书:“你悔不悔当初留下不走?”钱钟书毫不犹疑地回答说:“时光倒流,我还是照老样!”表现了钱钟书对新中国、对中华这块热土和对安身立命基础的传统文化无限的热爱,不管国家怎样贫困落后,也不管在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曲折和苦头,自己受到过多少不公正的对待,他都不更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几十年来,他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一道,历经风风雨雨、共度艰难险阻,也共享收获与成功。他始终积极地工作着,用他满腹才华和生花妙笔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提供着最好的精神产品,也为世界的知识宝库积累着财富。他为此贡献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和生命。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最重要、最宝贵的品格。

钱钟书自己虽未参加共产党,他的惟一的女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钱瑗(不幸先于钱钟书病故)就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钱钟书和杨先生还拥有不少共产党人的朋友。钱钟书长期在文学研究所工作,无论是在个人研究还是集体撰著中,都受到所长何其芳同志的高度尊重和信赖。何其芳同志经常教育所里的同志要尊敬钱钟书,要虚心地向他请教。何其芳同志自己也以身作则,他写的文章,在发表之前,经常要先请钱钟书过目指正。钱钟书对其芳同志的为人和学问也很赞赏,所以总是诚恳尽心地给他以支持和帮助。钱钟书与胡乔木同志是清华的先后同学。乔木同志对钱钟书的人品、学问、诗才一贯佩服之至,对他在学术上的独特造诣深为了解,曾一再向不了解钱钟书的人宣传钱钟书是“稀有金属”,并批评过个别人对钱钟书的误解和诋讦。乔木同志在遇到问题时也经常向钱钟书请教,钱钟书也总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因此依我看,乔木同志与钱钟书之间的友谊,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私人交谊,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与知识分子良好关系的典范,这是非常可贵的,值得我们永远作为榜样学习的。80年代前期。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了扩大本院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加强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并更好地推动学术工作的发展,特聘钱钟书担任了副院长的职务。院里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般的事情不轻易地打扰钱钟书。但学术方面的重大事情,则一定要请示他,并充分尊重他所提出的意见。而钱钟书也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力所能及地为扩大本院的国际影响而努力。例如,80年代中期,当时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负责人、著名的意大利学者普拉齐先生来华探视钱钟书,钱钟书就趁机请他与社科院的同志座谈,遇到困难问题时,钱钟书还亲自为之翻译,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包括人文学术发展的新纪元。它所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给我国的学术文化发展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钱钟书对这一新的方针政策是由衷拥护、全力支持的。他的长达一百余万字的《管锥编》开始写作于“文革”未终、“四人帮”尚在肆虐之时。而这部体大思深的著作中没有一句趋时的话语,完全是钟书先生郁积多年思考的集中表达。《管锥编》的写作正像一朵迎春花预示着严冬即将逝去、繁花似锦的春光就在眼前。正是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种政治的大气候,给一切有价值的学术文化创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和自由驰聘的天地。钱钟书的旧作,如《围城》这一部过去遭到过攻击非难的作品不仅再版了,而且印行了几十万部,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并译成了英、法、俄、德、日、丹麦、荷兰、韩等十多种文字,享誉世界。钱钟书饮誉文坛的《槐聚诗存》,以及他的优美隽永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再版了,学术论著《谈艺录》增订本再版了,而且“体大思精”的《管锥编》及其补遗问世了,视名利如敝屣的钟书先生广为中外关心学术和热爱文学的读者所知,并受到应有的欢迎和尊敬。如果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路线,这一切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这样说:钱钟书的学术成就是与国运同兴的。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钱钟书的学术文化创造成果,也应该充分珍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方针路线给我们国家所开创的发展机遇。

四、我和钱钟书先生相识得较晚,但和许多同志一样,我也是钱钟书著作的热心读者。他书中所阐述的深邃哲理,常常使我受到启发,他的幽默机智,常常在让我忍俊不禁之后,感到回味无穷。尤其使我钦佩的,是钱钟书文章所显示的知识之广博、风格之高峻、词采之雅丽。我到社科院工作之前,曾在几次会议上见到过钱钟书,每一次我都特意趋前问候,并曾专门去看望过他。到社科院工作之后,我先后有几次去医院探望他,钱钟书和杨绛先生慢慢和我熟悉了,有什么心里话,也愿与我坦诚交换。去年11月,恰逢他88华涎,我曾和几位同志特意到北京医院,向他献上一束花,祝愿他早日康复。那一天他和杨先生都显得很愉快。

尤其需要提到的是,党中央和江泽民总书记及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也一直关心、惦记着钱钟书的病情。我每次见到总书记,他总是十分关切地询问钱钟书的近况。1998年12月19日八时三刻许,总书记看到中国社会科学院12月18日晚关于钱钟书病危的报告,心里十分着急,即给杨绛先生打电话。通话后,总书记默然良久,后在病报上写道:“本拟去看望,后考虑给杨绛同志打一电话,不料钱老已于凌晨七时许逝世。我向她表示沉痛哀悼。”杨绛先生后来专门让我转达她对总书记和中央其他领导的关心表示诚挚的谢意。

按照我们的想法,钱钟书的后事应该跟他的身份、贡献和影响相称。但杨绛先生坚持钱钟书的遗愿,要求后事一切从简,遗体由二、三亲人护送,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不保留骨灰,并恳辞花篮花圈。我们既为钱、杨二位先生崇高的思想境界而感动,又觉得那样做未免简慢了些,难以充分表达我们对这位大学者的哀悼之情。但是为了尊重二位先生,经过反复研究,我们还是尊重了他的遗愿。钱钟书生前专心学问,淡泊名利,不喜俗套,最忌张扬招摇,他的去世也希望能摆脱掉一切虚礼和俗套。然而,我想强调的是,钱钟书的学术丰碑早已建立在中国乃至人类的文化史、学术史上,今后将永远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对钱钟书最好的纪念应该是认真地研究他的书,学习他崇高的精神和品格,发扬他博大而谨严的学术风范。

钱钟书先生离我们而去了,按照他的遗嘱、连骨灰也不曾保留。但是,钱钟书先生是不朽的,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崇高品质和他的等身著作将永远地留在天地之间,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他杰出的学术和创作业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属于全人类。作为后来者,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全体人员,以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战线的同志们,应该很好的继承并发扬钱钟书先生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科学的精神,以弘扬中华文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为己任,为此锲而不舍,奋斗不息。

钱钟书先生作为20世纪人文学术的杰出象征,留下了一份丰厚的思想文化资源和一个崇高的学术文化标准,启迪着和激励着新世纪的人文社会科学家,充满求实态度和创造精神地开拓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大地,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载《江南论坛》2000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憨厚的大唐

    憨厚的大唐

    长相过了刚及格线的孤儿小女子,穿越到七世纪大唐年间,换了性别,拥有了帅气的长相,高贵的身份,以及庞大的亲族。可是,她{他}是史上有名的悲催太子!要活下去,就要改变,从自身开始,直到改变整个王朝。走自己的路,让人们跟在屁股后面走。换个空间,换个时间,换个性别,也要换个活法!
  • 帝国之天命

    帝国之天命

    夏宇生是一名学富五车却屡试不中的学子,无奈进入严府成为一名书童,却被人赶出府。后偶遇少年天子,随其入宫,历尽千辛万苦,尝遍世间坎坷,智锄奸臣,整顿吏治,发展漕运,关注民生,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纵横捭阖,终助天子成就一番霸业,急流勇退,著书立说,成就立言、立功。
  • 陈国大丈夫

    陈国大丈夫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生而为人,当为大丈夫!
  • 古代媒体大亨

    古代媒体大亨

    在古代,没有电视没有电台甚至连电都没有,就当不了传媒大亨吗?林见秋不信邪这位杀手,请问您需要一个曝光吗?【qq群:722195021,正版群:414364646需审核全订】
  • 超级武大闯水浒

    超级武大闯水浒

    附身武大郎,逆天改命,在这水浒乱世之中横冲直撞!“大郎!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人勾引你的老婆,再也不会有人陷害你的弟弟,再也不会有人欺你辱你!”“我武大,要做这水浒传中堂堂正正的第一儿郎!”
热门推荐
  • 至尊凰后:冷帝宠上天

    至尊凰后:冷帝宠上天

    一朝穿越成名冠长安的废材大小姐,季幼卿表示那都不是事儿。凤眸倾覆,王者归来。修炼打怪,炼药驭兽,玩儿的风生水起。拳打小人,脚踢渣渣,虐得反派叫爷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洪荒之归元

    洪荒之归元

    鸿蒙初分,混沌破碎,洪荒造化,道无止境,修道之途也终不会结束,但总有一道惊天的身影,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 穿越之寻找方便面

    穿越之寻找方便面

    月黑风高,饿的打滚的元芳,想起了柜子里的方便面,没想到这一包方便面……
  • 照亮你的全世界

    照亮你的全世界

    韩似水和慕流年的婚姻,无关爱情,完全是商业联姻,说好的婚后互不干涉生活,只是逢场作戏,那她渐渐大起来的肚子是怎么回事?说好的她不会抛头露面,现在呢?家庭聚会,她去;同学聚会,她去;朋友聚餐,她去;……就连打游戏都要带上她,顺便撒几把狗粮,对面单身狗表示:已存粮百万,请勿投食。
  • 提笔有灵

    提笔有灵

    在二手网站买到一支停产款钢笔的余言,怎么也想不到,这会是某人的“遗物”。“我要退货!但是卖家不给退!”“请问是存在什么质量问题吗?”“用这个笔写字,会有不知道自己是谁,但是特别喜欢指手画脚的幽灵,跑出来在我耳边唠叨!”“……对不起,这种问题我们平台无法仲裁。建议您咨询专业人士。”“喂?喂?”某幽灵坐在余言房间的懒人沙发上,玩着手指吐槽她:“我觉得客服小姐姐已经把你当神经病了。”这都是谁的错啊!余言悲愤的望着天花板,无语凝噎。
  • 作死丫头反被撩

    作死丫头反被撩

    三年前自信的她放肆倒追迷妹纵横的天之骄子,三年后的再次重逢她却对他避之不及。本想安分度过大学生涯却被那作死的狐朋狗友再次将她带回命运之轮。狗友还断言:“你这事我管定了!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结果狗友管着管着就找别的公狗去了,看来她这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旧情还是得由她自己来善后啊......
  • 农门贵女:李家大郎娶小妻

    农门贵女:李家大郎娶小妻

    本文一生一世一双人。前期在农村,后期男主加官进爵入京城。男女主身世都有大秘密。现代女子病逝莫名重生到了古代7岁乡村女娃娃身上。不过好在爹疼娘爱,整天过得跟千金小姐一般,更有独宠自己的青梅竹马未来夫君,钟安然小姐满意极了。只是人生似乎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瞧!这不就是看自己太悠闲来添乱来了嘛!李家闺女,向家小姐,这些都是眼馋自己未来夫君的,虽然自己还不是真的确定以后会嫁给未来夫君,但是夫君如此优秀,就是容不得你们惦记。我赶~苦熬多年,未来夫君李书凡终于封官拜爵,不想却牵扯出其厉害身世。钟安然无语望天,我吃饱喝足长肉肉的好日子你不要走啊~只是上天觉得待她还是不够好,原来她自己身世也不简单。钟安然再次无语望天~我想回农村~回农村~回农村~李书凡大手一捞把她捞进怀里就急急进了屋:回什么农村,你如今已经长大,还是尽快给我生个继承人吧!李书凡:还好我下手快准狠,不然小媳妇早就被别路的狗崽子叼走了~已经受到打击的各位女主倾慕者:都已经输给你了,为什么连个狼崽子都不给?狗崽子好怂的~李书凡大门一关,不理他们,从此女主过上了吃饱喝足生包子的不归路~
  • 白帝青后系列:道消魔长

    白帝青后系列:道消魔长

    本文由花雨授权白帝青后系列讲述了少林伏虎罗汉圆明大师奉命调查一件有关少林跟武当之间交恶关系的大事,获得极有价值的线索,密藏在念珠里,匆匆赶回嵩山复命。谁料回归途中,在一座破败荒凉的废庙里避雨时,却遭到一俏美女子史怜珠的暗算。圆明大师武功尽失,念珠被窃,而且误服春药,欲火如潮,眼看…身苦修付诸东流……急危时刻,江湖奇士红衫金剑客凌千羽飞马赶到,他从圆明大师口中获悉那串念珠关系到武林中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阴谋,务必追回交给少林掌座。那个神秘女子史怜珠到底是何来历?仗义行侠的凌千羽能否不负圆明大师临终托付,追回那串关系重大的念珠?凌千羽以帝后官“神剑回龙”和“平步青云”无上绝艺,杀出一条血路,逃出重围,被官宦世家千金赵玉莲所救。惺惺相惜中,两人渐生情愫。不料天真妖美的赵玉莲竟是神女宫青后的高徒。凌千羽由此了解到他的父亲凌雨苍是帝后宫第三代弟子,由于不知的原因被远逼天山,退隐江湖,而他的生身母亲到底是谁,仍是一个悬世之谜。九环金刀雷刚为解救师父白眉长老危厄,痛苦无奈中制倒好友凌千羽,交给老夫人以换取人质。凌千羽假意昏迷,直人沈家庄。在这里,他惊异地发现,对自己屡下毒手的老夫人的本来面目竟是他的生身母亲,而且老夫人背后的强大靠山,竟是江湖上人人称颂钦仰的仁心圣剑乐无极。本文是白帝青后系列的第三篇:《道消魔长》。第一篇《红衫金剑》的链接地址为:www.*****.com第二篇《神剑回龙》的链接地址为:www.*****.com第四篇《峰回路转》的链接地址为:www.*****.com第五篇《恩怨情天》的链接地址为:www.*****.com欢迎大家点击阅读~另外,也可以直接点击本文右侧的【作者的所有作品】阅读。
  • “经济人”钱多多

    “经济人”钱多多

    钱多多,性别女,爱好钱。这是经历了一系列打击之后,钱多多给自己的定位,定位的关键不是性别,是爱好。钱多多同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一样,做着差不多的工作,拿着差不多的薪水,过着差不多的人生。当远离城市,远离喧嚣,独自躲在自己的小窝的时候,钱多多也会想起自己那久违的梦想,但是,只是一瞬间,她就会自言自语道:“多多,你又不是没有追过梦,追着追着,都不知道自己的梦是什么了。唉……这个社会,你要……”
  • 神路之宿命觉醒

    神路之宿命觉醒

    神的第一次觉醒,是命运的推波助澜,还是谁的故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