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7600000006

第6章 真实信心解脱之道分(1)

正信希有分第六①

【原典】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②,生实信③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④,有持戒修福⑤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⑥,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⑦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⑧。”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⑨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译文】

须菩须又问道:“佛陀!后世的许多众生,听闻您今日所说的微妙言说、章句,能不能因此而生实信之心?”

佛陀回答须菩提说:“不要这样怀疑;在我灭度后的第五个五百年,若有持守戒律、广修福德的人,能从这些言说章句,体悟无住的实相般若妙义,而生出难得的真实信心。应当知道这些人,不止曾经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种植诸善根,其实他们已于多生劫来,奉事诸佛,种诸善根,现世闻说大乘无住的般若真理,乃至只是一念之间生起清净信心的人,须菩提!如来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见的,这些善根众生,是会得到无限福德的。

“这是什么道理呢?是因为这些善根众生,不再妄执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对待分别,不会执著有为的生灭法相,也不会执著无为的空寂法相。也没有不是诸法的执相。如此则心无所住,而修无相之行,故获功德广大。

“这是什么缘故呢?如果众生一念心,于相上有所取著,则会落于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对待分别中。同样地,若众生执著种种法相,即于我、人等四相有所取著。若又执著无法相,则同样地也会落于我、人等四相的对待分别中。因为取法则滞于有,以为有实有的生灭法相可离;取非法则泥于空,以为又有空寂的非法相可证得,不能与空理相契,所以法相与非法相都不该执取。

“因此,如来常说:‘你们诸位比丘应当知晓,我所说的佛法,就如同那渡人到岸的舟楫,到达彼岸之后,即应弃舟登岸,不可揹负不舍。’所以,未悟道时,须依法修持,悟道后就不该执著于法,至于那偏执于非法的妄心,更是应当舍去。”

【注释】

①本分在叙述显真空第一谛,说因修要无住,果证要无得,方为无依无得的实相般若。这种甚深妙法自然不易令人生起实信;谓实信者,是必须由智慧了达无所得法,修无所得行,证无所得果,然后才圆满了彻第一谛,所以是希有难得的。

②言说章句:专指“修行要无修,证悟要无证,布施要无相,度生要无我”的真理。

③信:必须具备信实、信德、信能三条件。

④后五百岁:《大集经》中云,有五个五百岁。此“后五百岁”,即指第五个“五百岁”。从佛陀涅槃之后算起:第一个五百年,特征是“解脱坚固”,即是证悟解脱的人多;第二个五百年,特征是“禅定坚固”,即是认真修行的人多;第三个五百年,特征是“多闻坚固”,多闻的人多,真修真学的人少;第四个五百年,特征是“塔寺坚固”,即是塔寺很多;第五个五百年,特征是“斗争坚固”,即是是非纷争非常多。

第一与第二个五百年合起来是“正法时期”,一千年;第三与第四个五百年合起来是“像法时期”,一千年;第五个五百年又叫“末法初期”,也就是我们二十世纪所处的时期,距佛涅槃有二千年,是属于“末法时期”一万年中的最初五百年。

⑤持戒修福:持戒是持守戒律,修福则指布施功德。一般说来,在家众以布施修福为主。佛教制定戒律,消极的意义在防非止恶,积极的意义则在自度度人,成就菩提道业。

⑥善根:“根”,有生长之义。善根即是可生众善之根。若依相宗而言,无“贪、嗔、痴”三毒,即为善根。若依本经,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是万善之根。

⑦净信:即是“不起有为见,不作无为解,真俗一切捐,圣凡悉平等”,相信自身中有本来的佛性,没有染污,与诸佛是平等无二的。

⑧法相、非法相:“法相”,通常指执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诸法为实有,是一种“有病”;“非法相”,指执著诸法皆空,是一种“空病”。但在此处“法相”则专指执著般若波罗蜜法为实有不变的有为法,也是属于一种“有病”;“非法相”专指外道执著诸法皆无、涅槃亦无的“断灭空见”。

⑨筏喻:筏是用竹子或木头作成的小舟,以比喻佛法能将吾人从生死的此岸渡至涅槃彼岸。佛经中常以“筏喻法”来说明修道者对于佛所说的一切方便法门,只可视为渡筏,一登彼岸,即应放下,不应再拘泥执著。

【讲话】

佛陀从第三分要我们“离相度生”,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笫四分则是强调“无住行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第五分要我们明白“诸相非相”,从佛应现的三十二相是生灭虚妄相,彻见湛然空寂的法身如来。

从第三分到第五分旨在扫荡我们对有相、有住的妄想执著,佛陀又怕我们堕入顽空,因此,第六分以真实信心、持戒修福来引导我们踏往般若门槛。第六分的思想脉络,我分四点来阐述。

一、持戒修福入般若门

二、生实信种万亿善根

三、心不取法相非法相

四、怫陀说法借筏渡岸

一、持戒修福入般若门

须菩提在听闻“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微妙法义,心中生起疑惑和担忧的心情。疑惑有人能够信解不疑吗?有人对此甚深玄义能受持奉行吗?于是须菩提向佛陀发问:“佛陀!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否?”

“言说章句”指的是佛陀于《金刚经》所说的,第三分——无相度生。第四分——无住行施。第五分——如理实见如来;揭示之般若实相真义。

关于“实信”即是真实的信心,也就是正确的信仰,能令我们行正道法谛,到达生命圆满解脱的境界。这个“信”有很多的层次,比如,迷信,信有鬼神会赐福降灾,有个神灵可以主宰我们的命运;邪信,贪恣现世欲乐,不信因果轮回,不信有凡圣有涅槃。迷信还不可怕,因为心中有个神衹偶像可以规范身心,邪信就深陷断灭空见,善根薄弱,犯诸禁戒,对正法三宝功德无法信受。

我们究竟要信仰什么?什么样的标准才具备正信的条件?

(一)信实:信有真实历史的;如释迦牟尼佛,是实实在在于印度降生、成道、教化、涅槃,不是凭空捏造的天神或仙人。

(二)信德:信有道德圆满的;我们信仰的对象,道德要像白莲清净,已断除贪欲、嗔恨、愚痴的污浊,可以作为我们人格道德学习的典范。

(三)信能:信有超越能力的;信仰的对象对我们内心的烦恼痛苦已能够超越,而且可以拔除我们的苦痛,给予我们身心安稳的力量。

信仰确实存在者,信仰道德清净者,信仰具有拔苦予乐的能力者。一般人都有自己执著的信仰,有入信仰爱情的神奇,有人信仰金钱的万能,有人信仰权势的力量,有人信仰地位的尊贵等等,这种充满危脆不安的信仰,像写在沙滩的字,随时会被无常的潮汐淹没。就拿金钱来说,聚集再多的财富,你抵挡得住大水、大火、盗贼、贪官污吏、不肖儿女的夺取和败坏吗?因此,这种信仰不合乎究竟的真理,真理要有“普遍如此”、“本来如此”、“必然如此”的要素,比如经典上说的:恩爱无常、合会当离、身非已有、命不久长,即吻合佛陀所言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金刚经》所宣扬的般若自性,是显发果上的性德,要圆满万德庄严的华果,必须要有因地上精勤的耕耘。所以佛陀告诉须菩提:如来灭后后五百岁,只要有持戒修福者,就能对《金刚经》生起真实的信心。

什么是“持戒修福”呢?持戒者即诸恶莫作,修福者即众善奉行。持戒三学通摄,修福则六度全赅。因菩提华果皆由此生根、繁荣、结果。

《增一阿含经》迦叶问阿难:“什么样的经偈能生三十七道品和一切善法?

阿难便说此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此偈涵盖四阿含经,尽具足诸佛之教。诸恶奠作,是诸法本,便生出一切善法。什么缘故呢?因为诸恶莫作,能受持禁戒不犯,身口意清白无染。众善奉行,心意不贪不嗔不痴,则能清净柔软。由此自净其意,即除邪见颠倒,去愚惑想,自然能具足诸佛之教。

迦叶!戒清净已,意即清净,则不颠倒。以无颠倒故,愚惑想灭,诸三十七道品,便得成就。

我们不要轻忽小戒微福,怫陀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都是不轻不舍细行功德所成的。我们从佛陀的事迹来看,为病比丘净浴其身,为朽坏的门板清理修复,为阿那律穿针引线等。就如同佛陀对阿那律说的偈语:

世间所有力,游在天人中;

福力最为胜,由福成佛道。

戒,令我们防非止恶,关闭烦恼六根的盗贼,修福则是积极去资助别人,给予众生种种方便。我们目中存有对一切众生身命和尊严的尊重,心中有拔除众生苦难的悲愍之情,由于持戒不施加一切众生任何的毁伤,由于修福不吝给予众生安稳的快乐,身口意清净调和,自然能入般若门槛。

二、生实信种万亿善根

同类推荐
  • 快乐七步走

    快乐七步走

    本书介绍了如何使自己快乐的方法。包括:不要把快乐遗忘、解读快乐、把快乐重视起来、在精神上创造快乐、在生活中发现快乐、在交往中编织快乐、让快乐成为新世纪的主旋律。
  • 最受青少年感动的人生忠告故事全集

    最受青少年感动的人生忠告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天生创业狂

    天生创业狂

    创业,是一场九死一生的博弈,也是创业狂们不顾一切的赌博。但要知道,成功者总有其特质和秘诀,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共性…本书捕捉了近年活跃的8名创业家的精彩传奇。他们之中既有中国本土创业者,也有美国的创业家,其中,创业次数最多者创业达12次,少者亦不下两三次。他们的足迹遍布互联网、制造业、IT、广告等多个高成长的热门行业。本书会详尽披露:哪些是他们创业历程之中的关键点?他们连续创业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他们有哪些解决问题、突破困难的独家办法?……
  • 历代巨商教你学赚钱

    历代巨商教你学赚钱

    本书收录了中国历史上二十余位最具盛名的商界巨擘、经济大师、理财大师、实业家和投资家。这些人无一不是商界奇才。本书由古至今把他们逐一讲述。将他们的生财之道、理财之方、赚钱手段、投资策略、经营智慧、管理方法、以及给现代人和企业带来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等详细剖析。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描述,深入的思考,透彻的分析展示给读者,以期给想赚钱创业的读者朋友以帮助和启迪。
  • 年轻人要懂得的做人道理

    年轻人要懂得的做人道理

    本书收集了年轻人应懂得的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这些道理涵盖了年轻人自身的修养、人际关系的营造、做人做事的方法、自我智慧的经营、洞察人性、突破自我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请妻入瓮

    重生之请妻入瓮

    听闻镇国将军府,老将军年老多病,小将军顽疾缠身。作为一个不受待见的公主燕卿卿,两眼发亮,风风火火的主动请求下嫁。本是抱着‘耗死老的,熬死小的,当个坐拥家财万贯的富贵婆’的远大理想出嫁。不曾想,那传闻中奄奄一息的裴殊小将军化身阎王爷。百般凌辱还不算,他连死都要拖着她一起!一朝重生,她成为世人口中克死夫婿的丧门星。唯有燕卿卿抱着灵位笑的合不拢嘴。天道好轮回,她终于还是把裴殊给‘熬’死了!正当她以为自此以后长乐无忧时,令她心惊肉跳的男人却活生生出现在她面前。“长公主,我可等了你整整十五年啊。”“你,你,你不是死了吗?”男人言笑晏晏,勾着她的下巴邪气道:“乖,叫皇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细胞在修仙

    我的细胞在修仙

    十八岁生日过后的凌晨一点,我看见了自己的细胞,它们在修仙,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它们传递给我的,我当然知道,如同本能。
  • 灵武轩辕

    灵武轩辕

    我名轩辕,流轩辕血,擎轩辕剑。不管在哪个世界中,我都要站在最顶峰。诸君且看我如何踏巅峰,霸异世,破苍穹,舞风云。掀起血雨腥风,看脚下白骨众生。
  • 蛇王的爱妃

    蛇王的爱妃

    “一场千年前生死离别的爱情,延续到了千年后,”然而,他们的再次相遇,还能再像千年前那样爱的轰轰烈烈?“当她的记忆完全恢复的时候,”谁又知道他们会再次遇到什么样的劫难????
  • 洪荒之时代在召唤

    洪荒之时代在召唤

    本书又名洪荒之紫微大帝!洪荒大劫,诸神应劫,是劫也是缘!九天之上,帝位空悬,谁能统御诸天!大禹治水之地是牢笼?关押着谁!大禹九鼎究竟在何方,为何从古至今不见踪影!白素贞真正的身份是什么,聂小倩居然成了通天教主的弟子,如果无天才是佛,那么如来佛祖又是何身份!西游究竟有什么秘密?封神大战究竟是谁和谁在作战?五帝,三皇,巫妖,龙凤麒麟,他们争的到底是什么?太古?远古?恒古?
  • 别拿农女不当事

    别拿农女不当事

    从二十岁开始,肖月就一直做一个梦,梦里的她在沉睡,有一人抚摸着她的脸,对着她说:“月儿,醒来吧,醒来吧。”直到她遇见了那个在梦里一直呼唤她的人,才发现她的穿越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她来到这里是有要完成的使命。穿越拥有天生神力的她,人家吃饭用碗她用盆,轻轻动一下子手指头就能把别人掰骨折,稍微用力就能废了别人。记忆力超群,跑路速度超快,这还不算,好不容易受次伤,居然又给她开了个金手指———预见未来。从此预见她身边的人一个个都会因为她死去,她该怎样应对,还有被身边的人设下一个巨大的圈套,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无法挽回的局面……
  • 辞雀为凰

    辞雀为凰

    人人都说她是大祭司掌中的金丝雀,她偏不信!她的命,自己做主!
  • TFBOYS四叶草的时光

    TFBOYS四叶草的时光

    三位女主是全国前三富的千金。而男主嘛,自然就是我们可爱的三只啦。当三位纯真少女遇到三位懵懂少年,会擦出怎样爱的火花呢?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如果写的不好,请大家多多谅解哈。如果有什么意见,请加作者的QQ:1563881907。
  • 青霄玉女

    青霄玉女

    天寒地冻,处处银霜。一个约摸14岁的少女,身上只披件单薄青衣,脚上没有穿鞋,身影娇小,正立在一块路碑前。气温很低,她却一动不动。路碑上,刻着“兴乐镇”三个字,字迹已十分模糊。石碑周围长满杂草,银装素裹,仿佛进入冬眠。少女此刻,就站在通往兴乐镇的路口。初冬时节,路口周围一望无际,没有人家,也没有行人,十分清冷可怖。少女抬起右手,食指在眼角刮了一下,紧接着,鼻翼微抖,发出抽噎声。“不可以哭,不可以哭,玉儿一定要坚强……”,她一边说着,一边用力地吸气,克制住泪水。这少女名叫青玉。她表情凝重,雪白的皮肤上落了层白霜,青衣也几乎成了白色。
  • 飞行奥德赛

    飞行奥德赛

    有史以来第一部奇幻小说体的人类文明史。周宛润成功地完成了两部相互纠缠的书,一部是可读性极高的时空历险的传奇,另一部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类文明史。一群未来的人类,在毁灭的战争中跌入时空洪流,展开一场穿越时空的追逐:身临其境融入一个个浩瀚的历史场景,印证5000年的文明滥觞,并从中拾回生命、爱与智慧。当主人公西西在最后发现自己生命的真相,每一位读者都会像她一样,发现自己正赫然面对人类文明的真谛——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