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7600000007

第7章 真实信心解脱之道分(2)

《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在前文我们厘清正信的条件要合乎:信实、信德、信能;信仰的真理应契合佛陀的三法印。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信”的功德。经文中说:“一念生净信……于无量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为什么一念净信有如此大功德?六祖惠能大师于《金刚经注解》中,谈到实信般若波罗蜜的功德。

信般若波罗蜜,能除一切烦恼;

信般若波罗蜜,能成就一切出世功德;

信般若波罗蜜,能出生一切诸佛。

信自身佛性,本来清净,无有染污,与诸佛性平等无二;信六道众生,尽得成佛,是名净信也。

源于实信、正信、净信般若波罗蜜之力,能获平等无量功德。净信如清水可以灌溉自性田地,令善根增长,这是就著《金刚经》的功德而言。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如何在心田中“种诸善根”?其实只要能自净其意,随力用功,比如念一句佛、持一遍咒、诵一卷经、参一刻禅等加行,都能增益我们的善根功德。

有一天,有个婆罗门来请教佛陀。

“佛陀,我的名字叫做增益,我要如何真正增益善根功德呢?”

佛陀回答:“所谓的增益,是具足持守净戒、听闻正法、喜舍不悭、正观空慧。有此戒、闻、舍、慧庄严身心,才是真正的增益善根功德。”

六祖惠能大师指出,欲滋长一切善根,不离众生身中求:

于一切贫苦众生,起慈愍心,不生轻厌,有所需求,随力惠施。是名种诸善根。

于一切恶类众生,自行柔和忍辱,欢喜逢迎,不逆其意,令彼发欢喜心,息刚戾行,是名种诸善根。

于六道众生,不加杀害,不欺不贱,不毁不辱,不骑不捶,不食其肉,常行饶益,是名种诸善根。

由于对一切众生有平等观,能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信心,所以能诸恶远离,众善奉行不疑;我引用一则故事来说明信心的力量不可思议。

舍卫国的东南边,有一条大河,河水滔滔,深不可测。岸上有五百户人家居住,他们从未听闻佛法。

佛陀观察他们得度的机缘已经成熟了,便到河边的一棵大树下静坐着。村民们被佛陀放射的光明吸引,纷纷围坐于树下,佛陀为他们说五戒十善法,村民们虽然心生欢喜踊跃,但是并未完全信受奉行。

此时,对岸有一个人涉水而来,五体投地向佛陀礼拜。众人惊怪说:“我们久远居住这水边,从来没有人涉水登岸,你是何方天神,有什么奇妙的法术?”

那人答道:“我是住在河另一边的人,听说佛陀在此说法,我一心渴仰甘露的滋润。于是请问河岸的人,他们表示水只齐踝,我因为深信不疑,便涉水前往,并没有什么神奇法术。”

这时,佛陀欢喜赞叹道:“善哉!善哉!凭着恳切的真信,能渡生死大河,这数里之水,如履平地,又有什么神奇?”

所以,信心是肥沃性田的土壤,灌溉的雨露,催花结果的和风煦日。菩萨欲行离相度生、无住行施的事业中,持戒修福,种诸善根,是因中修行必备的资粮位。就像《维摩诘经》所说:

虽行于空,而植众德本,是菩萨行;

虽行无相,而广度众生,是菩萨行;

虽行无行,而现有受身,是菩萨行。

三、心不取法相非法相

一念生净信的众生,已不取著“法相、非法相、亦无非法相”。何谓“不取法相”,即已空掉我执四相;“不取非法相”,意即已舍去法执的取著。“亦无非法相”,明白我法俱空,却不滞于空。一念生净信,应不取著我、法、空三执,方能与实相般若同声应和。

经文中云:“若心取相、取法相、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此段的四相,不是对二乘行者开示的破除五蕴假合的我,而是更深入精细的为发大乘心者所说的法。这四相:

(一)我相:以为有个我在度众生。

(二)人相:以为有众生是我所度。

(三)众生相:有能度所度种种差别妄想。

(四)寿者相:对于所行,执著不舍。

我执四相是堕入“我见”,法执四相则陷于“有见”,空执四相不免又执取有个“空”可得。因此,将我相、法相、非法相等四相除净,亦即扫荡“我”、“法”、“空”三相。如道川禅师的偈颂:

法相非法相,开拳复成掌;

浮云散碧空,万里天一样。

因为手指的开合相,才有拳和掌的差别相,手指的本体没有改变。就像佛陀在《大般涅槃经》说:

善男子!譬如金师,以一种金,随意造作种种璎珞,所谓钳、锁、环、钏、钗、铛、天冠、臂印;虽有如是差别不同,然不离金。善男子!如来亦尔:以一佛道,随诸众生,种种分别,而为说之。

佛陀先要我们于此章句生实信,又怕我们执取世谛文辞,为了荡相除空,不得不嘱咐,不应取著有个我于此言说章句生实信,获无量福德;有个法能令吾等解脱;有个空相牢固不破。

所谓的法相、非法相,也就是说,是佛法的有时候不是佛法,不是佛法的有时候却是佛法。这不是哲学的辩证法,而是法无定法,生命圆通无碍的智慧。

我们只要有慈悲有智慧,一切法皆是佛法。比如:持八关斋戒的末利夫人,著华鬘香油涂身是犯戒不如法的.,但是她是为了救御厨的性命,这何尝有违背佛的慈悲教诫呢?佛陀在因地修行,为了救五百人的生命而杀一贼人,这种杀一救百源于慈悲和智慧,又岂能用罪相去做断论?

真正的事佛持戒,是愍念众生苦,作种种方便救济。如《分别善恶所起经》言,事佛有三等:

(一)魔弟子事佛:虽受佛戒,心乐邪业,不知罪福因果,意智迷矇,入邪见网,是为魔弟子事佛。

(二)天人事佛:受持五戒,行十善业,信有因果,寿终之后,即生天上,是为天人事佛。

(三)佛弟子事佛:奉持正戒,修般若慧,知三界苦,心不乐著五欲,行四摄六度,慈悲方便摄化众生。知死有生,求究竟福,是为佛弟子事佛。

我们若要会得“朝朝共佛起,夜夜抱佛眠”的无上密意,要能拂去法相、非法相的迷翳,做个真正事佛的真净佛子。我引用禅宗的公案,再深入解释什么是法相和非法相。

有一天,苏东坡准备去拜访佛印禅师,事先写信给他,要禅师如赵州禅师迎接赵王一样,省略迎接的繁文缛节。

苏东坡自得已解禅心妙趣,要佛印禅师以最上乘之礼,不接而接和他应和。可是,佛印禅师仍然站在寺门迎接。苏东坡不禁得意的嘲弄,说道:

“你的道行,比不上赵州禅师的洒脱放旷,怎么也不免世间的俗套,空空浪费草鞋钱来迎接我呢?”

苏东坡以为佛印禅师这回必定哑口无言,甘拜下风,岂料禅师挥着蒲扇,悠悠的作答:

赵州当日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

怎似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

苏东坡看的是迎接的“法相”,佛印禅师于法、非法相俱遣,以大千为一禅床,何曾有起卧之相?

四、佛陀说法借筏渡岸

佛陀四十九年说法,无论宣扬阿含、方等、般若、涅槃等诸法义,乃至《金刚经》所言的住心降心种种法,不过是借筏渡岸。未登岸者,应以“言说章句”为渡生死河流的宝筏;已登岸者,应舍筏不再揹负!

禅宗的丹霞禅师烧毁佛像寻找舍利,也是一番老婆心切,希冀吾人揩净心眼,从礼敬的佛像中,去探索有个不坏的金刚舍利身。《金刚经》言空不空,就像宇宙能包容大地山河的森罗万象。禅宗史上,禅门巨匠,为生死大事,不惜血肉之躯,苦行劳役,担柴挑水诸多行业,才有“一击忘所知”的顿悟契机。般若妙谛,绝非断灭顽空者能纳受的。

般若是什么?有四种阶次。

(一)人乘的般若:具正知正见,信因果罪福,闻正法能不轻毁。

(二)二乘的般若:了知四圣谛、十二因缘,能证声闻、缘觉等果位。

(三)菩萨的般若:知缘起性空之理,不厌不离行度众事业。

(四)诸佛的般若:如空中映像,水中显月,随缘应现,湛然不动。

我们从人乘的般若要进阶到诸佛的般若,只要对《金刚经》的言说章句生实信,能帮助我们打破心眼的局限,走出法相、非法相等诸自缚。

金刚如宝石明照四方,赶走我们心性的黑暗;

金刚如慧剑快利准确,斩断我们妄想的乱麻。

从佛陀演说世上第一希有珍宝,即是信心之宝。从生起的实信中截断我、法、空妄相众流,觅求一个不生不灭的金刚宝藏,借般若炬光,开采心灵的矿场。

何谓金刚般若智慧,旨在不取法相非法相,从中知如来设诸方便,皆是借筏渡岸的一片真心!我借用一则公案来说明。

一个严寒的冬天,大雪已落了三天。有一个乞丐去敲荣西禅师的门,颤抖的说:“禅师,我和妻儿已多日粒米未进,连日的大雪又使旧疾复发,禅师你帮个忙,不然我们全家都要饿死了!”

禅师闻言,油然生起悲愍,但是寺里也没有多余的食物,身边也没有什么钱财,如何能帮助呢?忽然想起,有一些准备替佛像涂装用的金箔,于是毫不犹豫拿出给乞者去应急。

座下的弟子不满禅师的决定,抗议道:“老师,那些金箔是替佛像装金的,你怎么轻易就送人?”

禅师平静的回答:“我是为了尊敬佛陀才这样做的。”

弟子们听不懂禅师的话,愤愤的反驳道:“老师,你把佛陀圣像的金箔送给人,这叫尊敬佛陀吗?”

禅师大声喝斥:“佛陀累劫修道,为众生舍血肉骨髓,在所不惜!佛陀怎么对待一切众生?你们只看到金塑的佛像,怎么看不到佛陀的心?”

荣西禅师把涂装佛像的金箔拿去救济乞丐,是自发愍伤众生悲苦,与佛心契合相印。溥大士有首偈颂,可以作为吾人勘破妄相,明白密意只在汝边,别无他处的敲门砖。

二佛威仪总不真,眼中瞳子面前人;

若能信得家中宝,啼鸟山华一样春。

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而人人有个自性天真佛,恁么劫坏空灭,亘古不烧不毁。

习题:

1.正信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2.持戒修福和般若空性有什么关系?

3.为什么取著法相、非法相,就无法与般若相应?

4.如何在生活中不补诸相所迷,见自般若实相?

同类推荐
  • 逆袭

    逆袭

    本书摒弃华而不实的大道理,运用了大量实例来佐证心态、意志、人气等的重要,名人的事例可以给我们带来决心与向往,普通人的成功可以使我们借鉴和复制。本书将告诉你最现实的做人哲学,最实用的避险之道,最直接的成功心法,最有效的处世良方。
  • 无敌说服:一分钟说服术

    无敌说服:一分钟说服术

    本书撷取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典场景,解读探究人心的策略、诀窍,以实用、精妙的攻心说服术,阐述了演说、辩论、谈判的技巧。
  • 读寓言学做人

    读寓言学做人

    读什么样的书,做什么样的人,这是个重要问题。每一个人的不同回答,可以彰显其不同的为人观念和处事方式。
  • 青少年成才攻略-坚持好学的态度

    青少年成才攻略-坚持好学的态度

    本书围绕好学这个主题,通过与之相关的小故事向广大青少年朋友介绍了好学对于成功的重大意义。
  • 把话说到点子上

    把话说到点子上

    说话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两个——告诉,说服。但是要把话说得明白、说得到位、说得得体、说得出色,则非常困难。不会说话的人哕里哕嗦、婆婆妈妈地说了一大堆,让人一头雾水,甚至造成理解上的误会;会说话的人则言简意赅,恰到好处;最会说话的人永远是话说三分,点到即止,弦外音。本书将帮助你——用最简单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到位,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话说到点子上。一句话就能击中问题要害,化解复杂的、难以掌控的局面,实现完美沟通。
热门推荐
  • 我在娱乐圈升级

    我在娱乐圈升级

    玩个游戏把世界都改变了。陆源发现游戏变成了现实,不仅大部分的文化作品都变了,而且自己还有了等级。升级能获得天赋点,可以加在影视、音乐、小说、戏曲、舞蹈等选项上,用天赋碾压别人!奥斯卡?格莱美?诺贝尔?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注意了,全球巨星正在向你走来!(群号:八五四,八七三,三一零)
  • 你是我的光明神

    你是我的光明神

    世界的任何光与彩,任何人都与我是平行线,但你我注定会相交!我来到新的世界,你说过你会来找我,那我就在原地等你。——季承歌 我们在黑暗中相遇,但我们会携手于光明
  • 我在蜀山修仙

    我在蜀山修仙

    若若没想到的是,只是在看新闻是无意中看到的一款游戏,不仅把初恋陪进去了就算了,重点是还是自己单方面的暗恋,也是醉了,
  • 婚宠:Boss,太撩人

    婚宠:Boss,太撩人

    一场错婚,某男将她堵在厨房,若有所指:“我硬了,想吃……”她羞得脸色通红:“色坯!”他笑得无辜:“你想哪儿了,我是说我肚子饿硬了。”肚子越饿软吧?她认输想逃,他却不让:“我想吃面。”明明说好了吃面,为什么把她扔到床上,要吃的面,不会是她下……面吧?甜宠一对一,男女主身心清白!大家收藏起来啊!
  • 只要你说爱我

    只要你说爱我

    小时候,他处处闯祸,她总是为他求情;他有好吃的、好玩的,都分给她一半,她对他芳心暗许,他却只把他当妹妹……
  • 重生之大操盘

    重生之大操盘

    十七岁的时候,余峥坐在高三的教室中幻想未来。三十岁的时候,拿着离婚协议的余峥感叹再也回不去的曾经。幸运女神,为他打开了一扇窗,让余峥回到一切都还来得及改变的年代。那时候,初恋的女人,还没消失在人海茫茫!那时候,父亲还是刚正的好官,没有因贪污锒铛入狱,连累整个家庭!最最重要的是,带着十年记忆重生的余峥,不是领先在起跑线上,而是直接站在终点操盘人生。
  • 焚仙灭道

    焚仙灭道

    简介:仙之一途,道阻且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非大气运大毅力之人不可得,然仙路茫茫,炼无止境……王尧看着手中的羊皮卷一阵默然,这句话应该是自己说的,而且是记录在玉简上的,居然还有人剽窃!这可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 三国大饭店

    三国大饭店

    南都市里,华灯初上,繁华似锦。刘备穷得只剩下五块钱,想吃一碗炒粉都买不起。关羽每天昼伏夜出摆摊卖炒粉,生意平平淡淡,老婆本遥遥无期。张飞养猪被猪瘟恋上,一夜之间破产,顺带欠了一屁股债,果断跑路玩起了躲猫猫,但轻生的念头挥之不去。结果有点反转,张飞在关羽的地摊上,请刘备吃了碗炒粉后,刘备决定破釜沉舟,说服新婚媳妇甘小河卖了祖屋,邀请关羽和张飞入伙,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餐饮行业中。从此,刘备就带着这些虾兵蟹将一脚踏上了要死要活的人生逆袭之路。
  • 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的女人最聪明

    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的女人最聪明

    本书内容包括:会说话——聪明女人说话有诀窍;会办事——聪明女人交际懂手腕;会做人——聪明女人做人有心眼共计3篇。
  • 烽火少年行

    烽火少年行

    他没有出身亿万豪门身份,也没有颠倒众生的潘安之貌。历经二十年的风吹雨打,才可以拥有八十年的人间繁华。尽管身在武学巅峰,但他仍然选择从最底层的生活开始。大步迈入全国顶尖的高等学府,即使他也曾经名落孙山。且看山村少年叶知秋从懵懂无知到玩转世事的巅峰之路。更多精彩,尽在《烽火少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