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77000000019

第19章 方志文摘(5)

4、刻画典型,突出特征。有的同志想要搞一个模式,开头写什么,第二要写什么,第三要写什么。我是不倾向的。我们不搞模式化、脸谱化,不要写得太呆板,努力写出人物的特色。一是地方特色。我们写的是武汉人物,有的人物影响不只是武汉,他是全国性的或全省性的人物,对这样的人物要体现出在武汉的活动。人物事迹的记述,要有乡土气息。武汉市志中的人物,要有点“汉”味。在记述全国性的人物时,那些与武汉无关的事可以从略,主要记在武汉的事。还要挖掘有地方特点、有影响的人物。二是时代特色。历史人物的活动不是孤立的,总是同时代、同社会紧紧相连的。我们说的立传人物,都是时代人物,包括小人物,他对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种生产力,在当时是起了作用的,或者说起了反作用的。要处理好人物与时代的关系,不要脱离时代,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要反映当时的历史特点,从人物的思想、地位、业绩中反映出来。这样人物的事迹,才有根、有源,人物才在群众之中,在时代之中。三要处理好立传人物同事件的关系。立传人物在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历史活动中,处于什么地位,扮演什么角色,是主持者,还是参与者,是集体的作用,还是个人的作用,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这些分寸都要注意掌握,不能夸大,也不能贬低,不能人为地拔高,更不能“张冠李戴”。写人物传要概括传主的主要经历,使人物有个基本的概貌:但要抓住重点,不能主次平列,主次兼收。要抓住传主一生中主要经历、主要事迹,防止把历史人物最重要的事迹,淹没在繁琐的材料和记述之中,使人物的主题鲜明。对不同类型的人物记述要各有侧重。政界、军界人物,侧重记述政绩、军功;科技人物,侧重记录科研成果、发明创造;能工巧匠,侧重记述工艺绝技,等等。写人物传总的要求要实事求是,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各显特色。不搞固定模式,不带框框,不作渲染,更不能想当然,人云亦云,虚构情节,对人物的评价要恰如其分,力求简洁、质朴、确切。在这个前提下,努力体现一点文采,增强记述的生动性、鲜明性、可读性。

5、归口审查,落实责任。我说的归口审查,是说某一个方面的,如党史人物,党史办最熟悉,妇运人物,妇联最熟悉,等等,就可归口到有关单位审查。人物传经各战线讨论之后,报市集中审查。对有些历史人物,还要请专家来审查。本来是应该立的人物,你这个战线、这个单位没有提出来,有重大疏漏,就要负责,“无谓言之不预也”。传主确定后,材料的征集、筛选、运用、内容记述、分寸掌握,也要归口审查。

编修方志研究历史服务于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

我们这一代编修新方志,修志理论的准备是不足的;特别是编修市志没有借鉴的东西,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探索。在编写阶段,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忙于日常修志业务,难以坐下来比较深入的学习钻研。现在武汉修志已进入后期工程,有可能也有必要在精心搞好志稿编纂和总纂的同时,逐步着手开展一些方志理论的探讨和学术研究活动,逐步把工作的重点转向学术研究、地情研究。

1、围绕提高志稿总纂质量,开展方志的学术研究。

《武汉市志》已开始出版专志,但大量的总纂任务还在后面。提高总纂质量仍然是今后一段时间修志的重心。地协的学术活动要紧紧围绕提高志书质量来进行。在总纂质量上,各个专志基础不同,情况各异,从我所看到的志稿,一般来说,宏观内容的记述和解放前的史料,相对来说比较单薄。有些概述、综述、无题序言以及其他综合性的内容,对有些历史阶段的记述,只是几笔带过,系统性比较差。一部志书是个有机的整体,部类之间、事物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制约和影响。我们在总纂中发现,一部志稿孤立地看某个部类还可以,若把这个部类同那个部类联系起来看,把概述同分述联系起来看,把上下前后文联系起来看,把文字和图表联系起来看,往往会发现若干矛盾和问题,需要结合志稿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

2、结合志稿和志书的评议活动,开展方志的学术研究。

志书是社会产品,应该接受社会的检验。每一部志稿定稿之前,要召开评议会,集思广益,吸取各种有益的意见,认真进行研究修改。每一部专志问世以后,都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多层次的书评活动,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尚未出版的志书的质量,也有利于积累编修新方志的经验。评志稿采用“三结合”的方法,评志书也要“三结合”,领导评,专家学者评,实际工作者和方志工作者评。比如中南财大财政金融系教授牛岳尊和张桂生、武汉市财政局总会计师周熙文、市人民银行高级经济师左运朝等同志就为《金融志》写了书评;著名史学家、中国历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张舜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孙启康为《文物志》写了书评;原市财办副主任、市二商业局党委书记范晓宝为《商业志》写了书评;武汉《金融志》还拿到1990年全国城市志大连会议上听取全国同行的意见和评议。这些书评活动,对我们这一代编修的志书给予了肯定和鼓励,非常尊重我们的修志成果和劳动,也提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志书的评议活动,或者结合志书评议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不仅只是从志书的篇目体例上来评,这当然也是需要的;更重要的是要从志书的内涵、从志书的社会价值来评。评志书的活动,也是为修志广为宣传的活动,宣传修志的社会功能和志书的社会价值。志稿总纂质量的核心和要害是内容而不是形式。志书的内涵如何记述,历史如何评价,志稿的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如何相统一,如何体现时代和地方特征等等,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大课题。

3、结合总结10年修志经验,开展方志的学术研究。

武汉修志起步比较早,相对来说,成志也比较早。我们这一代修志,不仅要出成果,而且要出经验。10年修志,艰苦奋斗,10年耕耘,丰收来临。我们编修新一代方志,不仅只是完成编修志书的任务,而且应当把多年修志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深化和提高,为后人修志提供经验,也为发展社会主义方志学作出贡献。

4、充分运用修志史料,拓宽新方志的研究领域。

我们这代人修志,不只是出一部志书,还应该出多种成果。一是研究武汉地区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开展专题研究;二是针对各行业、各系统的实际需要,开展专题研究,编写各种专题资料。1991年是辛亥首义8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这七八十年我们国家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波澜壮阔的历史,创造了无数英雄业绩,经历了许多艰险曲折,有非常宝贵的经验,也有十分深刻的教训,为我们编史修志、研究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开辟了广阔的研究领域。当然这是个大题目、大背景,但是作为修志,利用手头的资料,特别是比较深层次的史料,可以从某个角度、某个方面、某个侧面来反映辛亥首义8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70年来武汉地区的历史演变过程,对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史实史料进一步深化,以提供更多的借鉴历史、服务现实的修志成果。

地方志就广义而言,属于历史学的范畴。地方志的功能和价值,地方志事业的地位和作用,要从社会的广度,从历史的跨度来观察、来检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不是从天而降的。我们今天的制度是通过中华儿女长期的、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通过长时期建设和积累的成果。要发展这一成果,就要认识现实,开拓未来,就必须深入地研究历史。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在观察解决中国问题的时候,我们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我们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这就要求重视历史,借鉴历史,而不是轻视历史,割断历史。地方志工作带有地域性、综合性、广泛性、连续性的特点,是研究历史、指导现实的基础性的工作。中国编修地方志形成这样悠久的历史传统,历代保留下来的几千种志书,为国内外图书馆珍藏。尽管旧志中有些封建糟粕,但它毕竟收存了大量的史料,留下了大笔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中华灿烂文化的瑰宝,成为炎黄子孙的精神财富。地方志带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因而能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并且经久不衰。人们从地方志的丰富史料中,不仅能了解很多历史知识,而且能够激发热爱祖国、热爱乡土的热情。

地方志的命运并不完全决定于某些个人的认识。作为一项事业来说,它是有生命力的。由于政治的、社会的种种原因,中国修志的传统曾一度中断,但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忘记这个优良的文化传统。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注重国情调查,注重历史研究,要求对客观情况进行周密的细致的调查,避免主观主义。在全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又向党的高级干部提出学习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告诫全党以史为鉴,引以为戒。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百废待兴的紧张岁月里,周恩来同志在日理万机之中,就曾提出过整理旧志和系统搜集历史资料的问题。1957年,中央在制订哲学社会科学12年发展规划中,也曾经提出过编修地方志的任务。但后来在“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之下,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之下,难以正常的开展修志工作,也不可能公正地记述历史和评价历史。只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适应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编修地方志的工作才得以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开展起来。短短几年间,全国各地先后建立了修志机构,调集了大批有志之士,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地情调查,征集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已经并将继续提供各种修志成果。80年代修志事业蓬勃兴起,90年代修志成果将大量问世,这绝不是某些个人的主观愿望,更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整个社会的需要,时代的需要。可以这样说,新编地方志事业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产物,是探索研究国情地情、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迫切需要,是为实现党的新时期的总目标、总任务而服务的。这项伟大的历史任务,就为地方志这个古老的文化传统,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赋予了它新的历史使命。

地方志是资料书,这是旧志和新志所共有的基本功能。但是作为社会主义新方志,它绝不只是一般的资料书。社会主义新方志之“新”,首先在于它有新的科学思想作指导,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洞察分析复杂的客观事物,研究记述复杂的社会现象最锐利的理论武器。不掌握和运用这个理论武器,我们这一代修出的志书就缺乏支柱和灵魂,甚至会偏离政治方向。有人说修志就是客观记述,不必提指导思想;还有的说,无论什么学科,只要能为方志所用,都可作为方志编纂的指导思想。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并且显然是有害的。

社会主义新方志之“新”,还在于有鲜明的修志目的与宗旨。这就是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记述人民的劳动创造,记述人民的英勇斗争,记述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也记述前进中的失误和教训。它着眼于教育,着眼于社会需要,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宏伟目标。

社会主义新方志之“新”,还在于它适应时代的新变化、新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力求用新的思想、新的材料、新的方法和体例,编修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方志。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新方志承担着新的伟大的历史使命呢?我认为:

l、社会主义新方志是地方国情的载体。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清醒地认识我们的基本国情是极端重要的问题。作为国情地情的载体的地方志,它应该成为一付“清醒剂”,为我们认识基本国情、基本地情提供准确的资料和科学的依据。当然,探索研究国情和地情是多渠道的、多种媒介和手段的,而地方志也应该说是这多种渠道、媒介和手段中的重要一种。因为国情、地情不是单一的概念,而是综合的概念,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传统文化、意识形态、民族精神等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国情、地情也不是静止的、孤立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自然条件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演变,内部环境、外部条件以及某些重要领袖人物的决策和活动等等,都会对国情、地情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产生一定的推动和阻碍作用。地方志正是一个地区地情的综合反映,正是一个地区历史的动态记述,内容含量大,时间跨度长,能容纳丰富的史料,反映兴衰起伏的历史进程,对全面认识和研究地情大有裨益。

地情是国情的具体化,认识地情不能离开国情这个整体,认识国情也不能忽视各地地情的差异和各地的特色。因此,编修地方志不仅有利于认识本地的地情,而且可以为探索认识基本国情提供重要的补充资料。

2、社会主义新方志是国情教育的生动教材。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讲话中,从我们党的思想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出发,从提高全民国情意识、振奋民族精神的战略高度出发,特别提出加强国情教育的问题。这包括近百年中国历史的教育,经济文化发展现状的教育,经济资源和人口问题的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教育等等。这些方面的教育,是全党要严肃对待的大课题,我们地方志工作当然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应当在这方面作出努力,作出贡献。作为全面记述地方历史与现状的志书,应当是国情教育的重要教材。

向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国情教育,不能靠空洞的说教,要用实际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史料史实来进行教育,这样才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武汉在历史上不仅是“九省通衢”的重镇,内地的经济中心,而且在政治上也产生过重大影响,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辛亥首义在武汉,北伐战争胜利后建立的中央“赤都”在武汉;抗日战争初期,武汉一度成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解放战争期间,为保卫城市安全,支援部队南下,进军大西南,武汉人民作过英勇的斗争。解放40多年来,武汉又走过了一段光辉而曲折的道路,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武汉人民的斗争史、苦难史、创业史、光荣史,就是一部丰富生动的乡土教材。利用地方志书和未入志的大量史料,深入持久地进行国情地情教育,是地方志工作者的本职,也是庄严的历史责任。

庆贺《汉阳县志》出版

同类推荐
  • 忆往述怀

    忆往述怀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同时它还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季羡林素以学术造诣较深著称,他虽是年事耄耋却神思焕发,有大量散文随笔问世,亦是文坛一大幸事。本书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散文随笔,蕴涵着作者一生的追求、理想和人生观,它虽没有华丽的语言,但从平实无华的叙述中,却透露出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读过之后让人的心灵不禁为之一振。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书中可以领略欣赏季羡林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
  • 在屋脊上行走

    在屋脊上行走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毛泽东的话。感谢生活是所有从事文学艺术创作者的切身感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理想,很难做到感同身受。而当一个写作者真正具有了这两种生活的时候,他的感受就具有了天然的真切、哲学的思辨、刻骨的铭记,是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在屋脊上行走》在记录生活的主人公们艰难行走的同时,《在屋脊上行走》折射出了他们所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我感谢生活。
  • 国际名人看中国:中国的战歌

    国际名人看中国:中国的战歌

    本书稿是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的带有自传性质的战地报告文学著作的中文译本。全书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共分为10个部分,它报道了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日军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史沫特莱以对中国的深情、忠于革命理想的原则立场,以写普通人民、士兵和知识分子,写为了从一切形式的压迫下解放出来而奋斗的人为切入点,着力于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和精神世界的揭露,客观地叙述了自己在中国的12年里的见闻和经历。
  • 喊山

    喊山

    本书包括八篇儿童文学作品,分别为《喊山》《八十六颗星星》《熄灭》《看不见的朋友》《我可不怕十三岁》《我是你的朋友》《善的教育》《达·芬奇的故事》。以定善为主旋律,由一系列动人的小故事串连而成,每一个小故事就是一个讲善扬善的文章,让读者感到真善美。不仅对少年儿童有益,也能滋润在现实中陷于浮躁焦虑的成人的心灵。
  • 生死相许:道不尽的痴男怨女

    生死相许:道不尽的痴男怨女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譬如:董永与七仙女、孟姜女与万喜良、白娘子与许仙、牛郎与织女、王宝钏与薛平贵、李靖与红拂、樊梨花与薛丁山、穆桂英与杨宗保、苏小妹与秦观、崔莺莺与张生、贾宝玉与林黛玉等。遗憾的是,这些感天动地的爱情佳话都出现在各种演义作品、戏剧作品、小说作品、诗歌作品里,基本上可以定性为民间传说。也许这些人、这些事在中国古代从来就未曾出现过,大多是后人的杜撰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热门推荐
  • 韩娱之情定

    韩娱之情定

    这是一个刑警为了组织上交代的任务,毅然去韩国的年轻帅刑警。在韩国尽情跟女明星搞暧昧,自己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爱情···········
  • 那朵云的名字

    那朵云的名字

    在越来越多“原生家庭带给子女的影响”这个词条还没有汇入大众视野的时候,程晓还一直以为只有自己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人,她的悲惨来自于哪里?家庭?她父母一辈子都没有踏出过这个偏离城市发展轨迹的小山村,识得半边字,没有暴力,靠着务农过活了大半辈子,最多受到了点封建思想的影响。而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祖辈辈都受封建思想的侵袭,也不曾听说过有谁提出“原生家庭”这一词,作为一个人性格或者是心理的评判。反倒是如今,越发多的人提起。程晓说:“造成这样我这样家庭的原因,追其根源,还是这个民族最普遍的现象,是来源于生活的点滴积累的“贫穷感”,像踩在鞋底的图钉,慢慢的挣过厚实的垫布,摩梭着脚底,人抬起脚来,落下去,疼痛感就来了,人开始嗷嗷大骂图钉,而图钉不知道,它心满意足了。它留下了印记,跟随着你”。古往今来,大多数描述贫穷的文章都不是真正贫穷的人创造的,而你看到的这一本可正是地地道道的“苦难文”,这是程晓家三代的故事,当然希望你能感受到的是这些故事背后的真实性。
  • 最强BOSS男

    最强BOSS男

    赵天突然被吸进虚拟游戏里变成一名D级boss,黑披风、黑裤头、黑手套是他拉风的标志。看到如此nb的boss还不快快逃跑,哪知就是有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来找茬。想要从我手里拿装备装b泡女人,做好被本boss爆的准备吧。无形装B,最为致命。
  • 顽石

    顽石

    你是否想过被万人歌颂?你是否想过成为英雄?你是否发现生活只是循环的牢笼?你是否有过壮烈的梦?你是否记得载过姑娘的自行车?你是否记得兄弟之间热血的鲜红?你是否经历青春的跌跌撞撞?你是否明晰没有翅膀的痛?你是否知道石头也能划破天空?
  • 我的前夫是宦官

    我的前夫是宦官

    吴媚一纸休书丢到某人面前恶狠狠的说道:“你被休了!”某人一脸风轻云淡的捡起休书丢进火里:“你休我一次,我就娶你一次,直到你玩腻了为止!”
  • 你是星河闪耀

    你是星河闪耀

    甜软懒散萝莉X清冷正经少年双学霸我的开朗与温柔皆悉数给你。一江宁回家发现家里多了个妹妹,还是那个自己在学校里的学渣同桌,正咬着糖,把他表哥不要了的高考模拟卷收好写掉。叶雨薇:都说了我不是学渣!二江宁每次不放心小姑娘自己一个人出去,总是当着哥哥的角色,操碎老父亲的心,可直到有一天他被美救英雄。叶雨薇:都说了他们干不过我!三江宁一直以为,小丫头这个懒散却骨子里都温柔的性子是原生家庭的影响,直到有一天他看到小丫头站在原告席上,眉眼带笑却眼底冷漠的将亲生父亲送进了大牢。叶雨薇:其实,我也没有那么好。四江宁一直以为自己只是把小丫头当成妹妹,直到那天看到她对另一个人张开双臂,全身心的不设防,他嫉妒得发狂,却无能为力。叶雨薇:他是我亲哥!ps:咕咕咕咕咕,职业鸽手
  • 林少我会乖

    林少我会乖

    本以为能等来男友的求婚,可谁知等来的却是一场空欢喜与背叛。被闺蜜设计误惹了某霸道男子,本以为只是一场意外,霸道总裁却不要脸的要她对他负责。
  • 菀然笑佳人:汝之思吾之念

    菀然笑佳人:汝之思吾之念

    “我们遇见的概率是一个无法形容的数字之一这样一来我们的遇见又何止是今生今世的命中注定是无数个无数的无意与刻意默默地让我出现是无数个的遇见与别离默默地让我遇见你又是多少个掩面与哭泣让我默默地站在你身边你知不知道两个人在一起有多么不容易我差一点就遇不到你怎么可以轻易放弃叹息如此的奇迹你知道吗我差一点点就遇不见你”——王乔翊
  • 这样做,你可以成功

    这样做,你可以成功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毫无怨言地接受任务自动报告你的工作进度不忙的时候,主动帮助他人充实自己,努力学习对自己的业务,主动提出改善计划。
  • 狩猎高武

    狩猎高武

    看不见的黑夜,更危险猜不透的心思,是人心死亡后的世界,见……诡异!这个世界很危险,我来,我见,我……狩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