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0100000019

第19章 传道罗马(3)

保罗随即设法说明他在外邦人中的工作不是出于自己选择。他原来想为自己的同胞作工,但在圣殿里见异象时上帝的声音曾向他说话,差他远远地“往外邦人那里去。”到此为止,众人一直凝神倾听,但保罗一讲到自己奉命在外邦人中作基督的使者时,他们的愤怒就重新发作了。他们素来以自己为天之骄子,所以不愿意让外邦人分享他们所一向视为自己所独有的特权。民族的骄傲压制了本来可以影响他们理智,使他们受到尊敬的每一条理由。他们怒气冲冲地打断他的话,异口同声地说:“这样的人,从世上除掉他吧;他是不应当活着的。”众人在激动之余扔掉衣服,就像多年前司提反殉道时那样,并且狂怒地把灰尘向空中扬起来。

新的骚乱令千夫长大为困惑。他听不懂保罗所讲的希伯来语,就断定保罗一定犯了什么大罪,才使得群情激昂。百姓大喊大叫要求把保罗交给他们,这使千夫长很担心。他就吩咐立即将保罗带进营楼,叫人用鞭子拷问,迫使他承认自己的罪过。

保罗像一个普通的重犯被四肢摊开挨鞭打,没有一个朋友站在旁边。他在罗马军营里,周围都是野蛮的兵士。但现在他像上次在腓立比一样,提出自己作为罗马公民的权利,救自己摆脱屈辱的境遇,为福音争取优势。

他随即对负责审讯的百夫长说:“我是罗马人,又没有定罪,你们鞭打我,有这个先例吗?”百夫长马上去报告千夫长说:“你要做什么?这人是个罗马人。”

吕西亚听到这话,就害怕起来,一个罗马公民在合法定罪以前是不能受处罚的,更不能以这种方式被拷问。千夫长深知保护公民权利之法律的尊严。如果保罗所说的是真的,他对待保罗的行为,就是触犯了这些法律。

他马上亲自来问保罗百夫长的报告是否属实。保罗向他保证他的确是罗马公民。千夫长说:“我用了许多银子,才入了罗马的民藉。”保罗说:“我生来就是。”原定的拷问不再进行了,审讯他的人离开了。但保罗仍被拘留,因为他犯罪的性质还没有弄清楚。

第二天,千夫长召集犹太公会和大祭司,把保罗从营楼里带出,由士兵严加保护,以防有人谋害他。使徒站在公会之前,他过去曾是其中一员,定司提反罪的也正是这个公会。在他脑海里生动地浮现出过去的那一幕景象,以及他自己曾如何积极参与给上帝仆人判罪的情形。当他看着这些担任他审判者的人时,他认出其中有许多是他在迦玛列学校的同学,曾和他一起逼迫耶稣的门徒。他们现在急于要处死保罗,像过去处死司提反那样。

保罗泰然自若,脸上显出基督的平安,但他问心无愧的表情激怒了指控他的人。保罗说:“弟兄们,我在上帝面前行事为人,都是凭着良心,直到今日。”这话重新燃起了他们的仇恨。大祭司下令打他的嘴。听到这样蛮横的命令,保罗说:“你这粉饰的墙,上帝要打你;你坐堂为的是按律法审问我,你竟违背律法,吩咐人打我么?”他说这话并不是出于感情的冲动。在圣灵的感动下,他发出了预言性的斥责,就像耶稣斥责犹太人的伪善一样。这个邪恶伪善的大祭司在后来的犹太战争中被人暗杀从而可怕地应验了保罗的宣判。可是旁边的人却认为保罗的话是亵渎,于是惊恐地说:“你辱骂上帝的大祭司么?”保罗凭他一贯的礼貌说:“弟兄们,我不晓得他是大祭司;经上记着说不可毁谤你百姓的官长。”

保罗深知自己没有希望在这个法庭上得到公正的判决。他天然的敏锐和机智使他利用了当时的环境。犹太公会由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组成,他们在复活的教义上有不同的意见。保罗知道这一点,就用清楚明确的声音喊着说:“弟兄们,我是法利赛人,也是法利赛人的子孙,我现在受审问,是为盼望死人复活。”

他的话引起了赞成他复活道理之人的同情,使会场的气氛发生了变化,这两个党派人开始自相争执起来,结果他们对付保罗的力量就分散了。他们不管在反对福音的事上有多少一致,但在宗教信仰上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法利赛人看见保罗是反对他们强大对手的卫士,就很高兴,他们对撒都该人的仇恨超过了对基督和使徒的仇恨。他们热心地为保罗辩护,说的话和多年前迦玛列所说的一样。“我们看不出这人有什么恶处,倘若有鬼魂,或是天使,对他说过话,怎么样呢?”

审判还没有完,法庭上就乱成一团,撒都该人竭力想把保罗夺过来,置于死地,而法利赛人则竭力要保护他。他们在斗争中似乎又要把他扯碎了。吕西亚得知这事后,马上下令派兵去把保罗抢出来,带到营楼去。

风云多变的一天过去了。到了晚上保罗仍被关在罗马军营里,粗鲁的士兵是他惟一的伴侣,他们粗鄙的玩笑和令人作呕的亵渎是落入他耳中惟一的话语。他现在既没有仇敌的搅扰,也没有朋友的同情和支持,前途一片渺茫。他担心自己的作法或许不能蒙上帝喜悦。他想,他究竟该不该到耶路撒冷来呢?难道他追求与弟兄团结的努力反倒造成这样不幸的后果么?

犹太人作为上帝的选民,在不信上帝的世人面前所有的表现使保罗深感痛心。那些异教的军官对于他们将有什么看法呢?——他们一面称自己是敬拜上帝并负有圣职的,一面又完全为盲目、无理性的狂热所冲动,并企图毁灭那些在信仰上敢于持不同意见的弟兄们,结果竟让自己最严肃的议会变成混乱和纷争的场所,连罗马的元老院和法庭也望尘莫及。上帝的圣工受到侮辱,他国家宗教的名声受到破坏。

现在保罗被收押,他的仇敌在极度仇恨之余,将要不择手段地将他害死。难道他为众教会所作的工作就要因此结束了,今后只得任凭凶暴的豺狼进到羊群里来吗?基督圣工的重担常压在保罗心上,使他念念不忘。为此,保罗以深切的焦虑念及各地教会面临的危险,因为他们随时都可能遭到他在公会面前所遇见的这些人的逼迫。

在苦闷与灰心之余,保罗只得痛苦的祈祷。这时,主并没有忘记他的仆人。他曾拯救保罗脱离圣殿里暴徒的手;当保罗站在公会前的时候,主曾与他同在;主也在营楼里同保罗在一起,现在也乐意向这个忠心的见证人显现。就像以前好几次遭遇严峻的时刻一样,保罗在夜间见到一个异象,使他得到鼓励和安慰。以前当他在哥林多亚居拉和百基拉家里,考虑离开那城前往更安全更有利的园地时,也曾见过这样的异象。主站在他旁边对他说:“放心吧,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保罗久已盼望访问罗马,他极愿在那里为基督作见证,但他感到自己的计划被犹太人的仇恨破坏了。就是现在,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终要以囚犯的身份往罗马去。

在夜深人静之际,正当主访问他灰心的仆人时,保罗的敌人却在急于设计杀害他。到了天亮,犹太人同谋起誓,说,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不喝。这样同心起誓的有四十多人。这正是上帝藉以赛亚的口所谴责的禁食——一种“互相竞争,以凶恶拳头打人”的禁食。犹太人就这样设法给他们的凶残计划披上宗教外衣。这四十个人起了毒誓以后,就来见祭司长和公会议员,说明他们意图。他们打算让保罗再次被带到法庭受审,当他从营楼里出来,暗杀者就在路上埋伏杀他。这是一桩掩盖在宗教热情之下的可怕罪行。祭司和官长们非但没有责备这种残酷的毒计反而热烈地予以赞同。保罗先前把大祭司亚拿尼亚比作一个“粉饰的墙”,实在不错。

要不是上帝出来干涉这件事拯救他仆人的性命,他们的阴谋就要付诸实行了。当彼得受到囚禁被判死刑的时候,弟兄们为救他曾昼夜献上恳切的祈祷。可是对于这个被视为背叛摩西,传播危险道理的人,人们却没有表现出这样的关心。保罗之所以能免遭残杀,不是由于那些提出建议让他落入如此境地的长老们,而是他一位警觉的亲戚对他的同情。

保罗的外甥与他关系十分密切。当他听说这谋杀的阴谋,就毫不犹疑地来告诉他的舅父。保罗马上叫来一个百夫长,要他带这个青年人去见千夫长,说有要事相告。于是青年人被带到革老丢吕西亚那里。吕西亚和蔼地接见了这个青年,把他拉到一边,询问详细情况。青年人就把这个阴谋一五一十地述说出来,并恳切祈求千夫长不要批准再把保罗带到公会面前。吕西亚留心地听着。他看出局面的困难就马上考虑了自己的计划。可是他又注意不泄露出来,就打发青年人走,只是嘱咐他:“不要告诉人你将这事报给我了。”

青年人走后,千夫长便叫了两个百夫长来,说,预备步兵二百、马兵七十、长枪手二百,今夜亥初往恺撒利亚去,也要预备牲口叫保罗骑上,护送到总督腓力斯那里去。

吕西亚很高兴有机会把保罗脱手。保罗是这么多人痛恨的对象,他的在场引起了这么广泛的激动,以致民间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暴乱,其结果会危及千夫长本人。当时犹太民族处在易受刺激的紧张情绪之下,民间时常发生骚乱。不久以前,一位职务比吕西亚高得多的罗马军官,因收受撒玛利亚人的贿赂,被疯狂的犹太人强行抓走带到耶路撒冷城墙附近,最后被杀了头。因受嫌犯有同样的罪,还有一些高级军官被监禁受屈辱。如果保罗被杀了,千夫长就会被指控受贿默许这事,现在有了充分的理由把他秘密送走,以摆脱这个令人为难的责任。

他既要把保罗解走,就不可耽延片刻。到了晚上九点,一队士兵把保罗夹在当中走出了营楼,穿过黑暗寂静的耶路撒冷街道,迅速前往恺撒利亚。到了离耶路撒冷三十五英里的安提帕底,他们停了下来。现在没有偷袭的危险。到了早上,四百个步兵和长枪手被遣回耶路撒冷,马兵则继续前进。

从安提帕底到恺撒利亚只有二十五英里,保罗在光天化日之下,由七十个马兵护送出了城。他目前的护送同他几天前在卑微的基督徒们陪伴下离开恺撒利亚的情形是多么不同啊!虽然他的处境变了,腓利和其他基督徒同道还是认出了他。他们为所预感的事这么快就发生而感到震惊、悲伤。

领队的百夫长把囚犯保罗交给腓力斯,同时交出千夫长所送去的信。信里说:“革老丢吕西亚,请总督腓力斯大人安。这人被犹太人拿住,将要杀害,我得知他是罗马人,就带兵丁下去救他出来。因要知道他们告他的缘故,我就带他下到他们的公会去;便查知他被告,是因他们律法的辩论,并没有什么该死该绑的罪名。后来有人把要害他的计谋告诉我,我就立时解他到你那里去,又吩咐告他的人,在你面前告他。”

腓力斯读了这信之后,便问保罗是哪省的人,既晓得他是基利家人,就下令把他看守在希律的衙门里,表示等告他的人从耶路撒冷过来之后,他就听取案情。

§§§第四节 在恺撒利亚受审

保罗到达恺撒利亚五天之后,控告他的人带着他们聘作顾问的辩士帖土罗从耶路撒冷来了。这个案件获得允准立时审理。于是保罗被提到审判厅,帖土罗就告他。这个狡猾的辩士断定谄媚阿谀较比事实与正义的简单诉述,在这罗马总督身上更有力量,因此他开始讲述时先赞扬腓力斯一番说:“腓力斯大人,我们因你得以大享太平,并且这一国的弊病,因着你的先见得以更正了,我们随时随地满心感谢不尽。”

恺撒利亚的法庭上有好几个人。总督腓力斯坐在审判台上,前面站着几个耶路撒冷来的犹太人,其中包括大祭司亚拿尼亚,还有几个公会的成员。那边有一个普通人,双手被绑着,左右有罗马兵看守,这个人是保罗。保罗已经抵达五天了,现在控告他的人也跟着到了恺撒利亚。

罗马总督坐在审判台上要审这个案子。犹太人带来一个律师,一个辩士,叫帖士罗,这人代表犹太人辩护。

等人到齐,腓力斯跟帖士罗点头,让他先提出控诉。

帖士罗,马上开始控告保罗:“我们由你管理,甚是荣幸,在你的手下大享太平,你又为我们犹太国做了许多好事。”

他一开口就夸奖总督,他是有目的的,他想讨腓力斯的欢喜,他说的无非是谄媚的话,不是实话。腓力斯不是个好总督,他是个又坏又残酷的人。说完好听的话之后,帖士罗开始极力攻击保罗。

“这个人,”他用轻藐的语气指着保罗说:“好像瘟疫一般,不停地鼓动人反抗罗马,陷我国于不义。总督!他真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人物。同时,他又是拿撒勒人耶稣的死党。再者,他鼓励人污秽圣殿,还带希利尼人进入圣殿。”

照他所说的,保罗是个叛徒,是个异端,还是个污秽圣殿的人。

大祭司亚拿尼亚和其他犹太人点头同意。是的,正是如此,他们跟帖士罗一个鼻孔出气。

犹太人希望腓力斯把保罗交给他们处理。如果成功,他们一定尽快处死这个可恶的保罗。杀了他,一了百了。

腓力斯安静地听这些严重的控诉,同时,他也用心观察保罗。他有些怀疑,会是真的吗?他根本不相信,保罗一点儿也不像罪犯,他决定小心行事。

帖士罗讲完,腓力斯向保罗点头示意。意思是说:“你怎么为自己辩护呢?帖士罗说的是真的吗?”

保罗耐心地听这些虚假的控诉。现在总督给他机会,他要为自己辩护。

“帖士罗说的大多数不属实,”保罗回答说:“他说我是叛徒,但无法证明,这是谎言。他说我是拿撒勒人耶稣的门徒,这个我承认。我敬拜我们祖先的上帝,我相信我们都要从死里复活。最后,帖士罗告我污秽圣殿,这不是事实。我到圣殿是把救济我国灾民的钱送来,我到圣殿遇见几个小亚细亚的犹太人,他们起哄让人攻击我。那些犹太人应该在场,由他们告我。”

保罗说得有条有理。他问心无愧,法庭一时寂静。人人焦急地等候腓力斯的判决,他会怎么判呢?审判官到底是他啊!

腓力斯考虑双方的辩护,他不信帖士罗的控诉,他能体会保罗说的是实话,他也确信保罗是无辜的。

腓力斯应该宣判保罗无罪释放,但是他也想讨好犹太人。他知道犹太人恨透了保罗,假如他把保罗放了,他们肯定会想尽办法找他麻烦,搞不好他们会上告罗马皇帝,那么他的恶行都要曝光了。腓力斯不敢释放保罗。他想要跟犹太人交朋友,但他并不想现在就把保罗交在犹太人的手中。他自己非常清楚知道保罗不会活得太久,他们迟早会把他杀了。他不要冒这个危险,特别是因为保罗拥有罗马的公民权。如果这一件事传到皇帝的耳中,他就完了。他决定延期办案,拖时间。

“很好,”他遮遮掩掩地说:“我现在一时不能决定,我必须查个水落石出。吕西亚马上就会来,我要听他说说,等调查清楚之后,我再定夺。”

犹太人听了很失望,他们一心指望总督会把保罗交给他们处理。可是,没有成功。他们无计可施,只好返回耶路撒冷等消息。

保罗则被留在该撒利亚的监狱,不过受的待遇不像一个罪犯。他在该撒利亚的朋友可以来看望他,执事腓利和百夫长哥尼流都住在这座城里。不是吗?他们肯定会供应保罗一切的需要。

同类推荐
  • 大军事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军事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战争,也许是人类历史上变幻莫测的一种现象。正因如此,那些在战争中用兵如神的大军事家便令人惊叹和折服。他们的性格特点与战斗故事被人久久传诵。
  •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开国将帅从这里走来

    开国将帅从这里走来

    本书通过对十大元帅十大将军故乡的采访,生动地描写了他们回故乡的故事,揭示他们作为国之栋梁的成因,那就是故乡文化的熏陶、故乡人民的培育。
  • 戏说民国大文人:那些国学大师们

    戏说民国大文人:那些国学大师们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如今回头再看这套书,若以一言蔽之,它只力求忠实记录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士阶层的吉光片羽和落日余晖。遥忆当时,我初识风暴而激动如大海,今日搁笔,心犹激荡。
  •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与三代君王打交道颇费心机,有时奴颜媚骨,有时抗旨犯上,有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因为对方是一言九鼎的皇上。封建社会,皇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一旦落入昏君或无能之帝的手中,很多人就要遭殃。曾国藩所侍奉的三代君王虽不是昏君,却是无能之帝,事实上皇上可以无能,但是他却不愿意别人说自己无能。曾国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三代君王打交道的!本书叙述了曾国藩的50年官场生涯。
热门推荐
  • 我修炼出了一个球

    我修炼出了一个球

    秦鸣历经千辛万苦,在与斗神杨昊战斗的生死关头,竟领悟出秦诀的最高境界凝聚出秦丸,从而战胜斗神杨昊成为史上最年轻的斗神,然天不从人愿,秦丸突然暴裂,秦鸣也成为史上最短命的斗神!秦鸣醒来后,竟发现自己重生来到一个叫遗忘大陆的地方,在这异世大陆秦鸣将谱写下怎样的传奇…
  • 自由呼吸的课堂:董一菲的语文教学艺术

    自由呼吸的课堂:董一菲的语文教学艺术

    语文特级教师董一菲践行的“诗意语文”跻身当代十大名师“特色语文”,影响了众多一线语文教师。本书先从追寻诗意语文的芳华、把专业成长当作信仰这两个方面呈现了作者的教学主张、教育思考和专业成长建议,揭示了作者一步步成长为名师的内在原动力,对一线老师的专业成长具有很好的启迪与引领作用;然后从教学设计成就教师内成长、诗意演绎课堂教学艺术这两个方面展示作者是如何创意备课、上课的,原汁原味呈现作者的语文教学艺术,为一线老师真正站好课堂提供方便借鉴的好课范例。
  • 万古第一咸鱼

    万古第一咸鱼

    吃咸鱼吗?盐泡的那种,咸不死你!重活一世,作为一个豪门大少,修炼是不可能修炼的,只能晒晒太阳,享受享受生活这样子,做一条被晒得很干燥的咸鱼,没事翻个身就行了......
  • 中国母亲在中美教育之间的选择

    中国母亲在中美教育之间的选择

    本书以作者在美国大学、小学亲身教学的经历为模板,向读者展示了客观和真实的美国学校、美国教育、美国家长和美国学生的生活,并介绍了美国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校园环境、社会交往及各种传统节日等,展现了美国小学课堂的概况,描写了美国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出了美国小学与中国小学有什么异同。同时,也以作者在国内大学和中学从事教育工作的亲身经历,展示了中国的学校、学生和教育情况。
  • 乾坤灭天

    乾坤灭天

    神灵大陆,卷帙浩繁,而在这片大陆上,人族与兽族进行了数百万年的战争,结果是人族险胜。如今,神灵大陆将乱,兽族蠢蠢欲动,人族群雄割据,人族中,殒仙殿傲然在上,蛛丝楼洞察一切,天地网袭杀人于无影无形之间......而在神灵大陆的一个角落,一位少年强势崛起,一步步成为了大陆强者——踏破殒仙殿,手持蛛丝楼,掌控天地网,少年带领着人族一步步争取神灵大陆的和平与自由,可是,他能成功吗?......
  • 您的小可爱已到请签收

    您的小可爱已到请签收

    〔男女双洁1V1,男强女强,不喜勿进,不喜勿喷!〕作为神界的九公主全神界最浪的崽,她平生的两大喜好就是美食和美男。她立志吃遍天下美食!群臣不淡定了。他们认为公主有了家室后就会收心,从而使神界的的美男子脱离苦海。于是乎众臣联名启奏,望公主殿下早日完婚。可九公主在神界恶名远扬,驸马难招。于是我们的九公主被自己的亲亲父皇给扔到了人间界——为自己寻夫!玉帝放言道:“寻不到驸马就只能委屈笙儿一直待在人间界了!”白笙:“……”
  • 跨一步,就成功

    跨一步,就成功

    继《靠自己去成功》之后,美籍华人作家、教育家刘墉更进一步,以跟女儿交谈的方式深入探讨处世、使用时间、运动、写作、记忆等问题,更可贵的是他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他谈得非常具体,具体到怎样跟男生打交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怎样写好一篇游记、怎样记一个单词等细微问题。他所说的每一种方法我们都能做得到,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刘墉娓娓道来,妙语连珠,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学习到许多简易有效的学习窍门和方法。这些窍门能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能使我们从平凡中发现自己的“天才点”,如果加以发挥,就一定能成功。
  • 江南烟雨墨色风

    江南烟雨墨色风

    短篇小说文,一个个虐心故事,一段段悲惨感情这里有“凉城月光撒心上”
  • 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上)

    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上)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家有萌徒

    家有萌徒

    【一】“徒儿,为师额头好痒!”“可能是要长翅膀了!”“谁的翅膀长额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