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6700000052

第52章 文化诗学的诗歌文本细读观及案例(3)

那么,在具体的文学研究和文本解读中又是如何去发现和挖掘文学所负载的文化意义和蕴涵呢?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们,把文学的文化阅读分为“品质阅读”和“价值阅读”两种情形,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较好的细读渠道和方法。笔者认为,由童庆炳先生近年来所倡导的文化诗学的研究视角,也许能够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条思路。文化诗学的文学研究方法就是首先把文本当作一个充满诗性智慧的审美对象来研究,即从文本语言的细读出发研究它独特的审美蕴涵、审美属性和审美特质。其次,又把文本放在它产生的大文化背景下进行宏观的文化考察和观照:一是考察和观照这个文本和这种大文化背景的深层的内在关联,二是又把这个审美文本作为文化考察和研究的对象,通过语言、结构和审美性的解读挖掘出它其中所包含独特的文化意蕴和文化蕴涵。文化诗学的文学研究视角就是将这种宏观文化与微观审美、内部的文本细读与外部的文化历史研究结合起来。重要的是,它又将这种文化与审美的体验和分析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文化认同体验达到审美的认同体验、通过审美的认同体验达到对文化的认同体验,把这种对文化的认同体验与这种对审美的认同体验紧密结合起来,从文化中见审美,又从审美中见文化,这种研究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通过内外考查、双向互释的研究模式,能够准确挖掘潜藏在文本中独特的文化蕴涵和文化价值,并且将这种文化考察与审美分析紧密结合和贯通起来。

1.审美“品质的阅读”

所谓“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任务、事件、情节和主题运动。”

①这是就西方拼音语言而言的。若是论汉语文学中的“品质阅读”,则可以说首先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押韵、平仄、对仗和用事等,进一步再关注到情景、人物和情节。如中国古代历代差不多都有描写“怨妇”的诗,这里例举一首六朝时期谢朓的《玉阶怨》来进行“品质阅读”。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相思此何极。

头一句点明了时间与环境,这个妇女因丈夫外出不归可能等了许多天。这“夕殿”是说黄昏时刻她仍在房间里抱着希望,但终于不见丈夫的身影,希望破灭了,所以“下珠帘”。这一个“下”字表现了她的无奈。此时周围的萤火虫“飞”着,随后又飞走了,就像那灯光熄灭了一样。这里有动有静,暗示出这个思妇内心感情的起伏。但这样就不想了吗?没有。长夜漫漫,思妇忍不住还是要思念,她把思念之情似乎一针又一针地“缝”进为它的丈夫所做的“罗衣”里去了。实际上这个时候她的思念已到了极点。这自然是一首好诗。它把思妇情感烘托得很具体。但是最后一句“相思此何极”虽然是点题,但失之于直露。所以这首诗的“审美品质”还未达到最高的境界。让我们再来看李白的一首《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按中国古代诗歌含蓄隐秀的审美标准,李白这首诗纯用意象说话,其中包括了“玉阶”、“白露”、“水晶帘”、“秋月”等色调一致的意象,加上“生”(表现时间过程)、“侵”(表现人物的感觉)、“下”(表现人物的动作)、“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几个动词的配合,就把怨妇的思念之情具体地传达出来。始终没有用“思”与“怨”这样的字眼。说“思”却不用“思”字,说“怨”却不用“怨”字。这样,李白的诗虽然与谢朓的诗传达同一旨意,但从“审美品质”和境界上高于谢诗。到此为止,我们的阅读还只是在诗的内部进行,没有超出诗的语言文字和结构给我们提供的范围,这就是所谓的审美“品质阅读”。不难看出,所谓“品质阅读”只在语言和审美的范围内进行。对于“文学与文化”阅读来说,仅有对文本微观的“品质阅读”还是不够的,我们的解读还必须从艺术文本走向宏观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这就是“价值阅读”了。

2.文化“价值阅读”

文化“价值阅读”则表示阅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

②当然,这里所说的价值首先是文化价值。

发现文学所负载的文化属性与文化意义,其基本途径就是要“价值阅读”。所以,我们可以说“价值阅读”是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一种阅读形式。上面两首怨妇诗对于不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是不容易发现它们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的。在中国古代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妇女(包括贵族妇女)是没有地位的。儒家正统思想是所谓的“夫为妻纲”,所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特别是丈夫乃是妻子的唯一依靠,能不能伺候好丈夫就成为那个时代妇女价值是否实现的标准。丈夫外出不归,唯有苦苦思念和怀恋才是妇女美德的体现。但妇女往往又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怀,她们是没有话语权的,所以思妇诗、怨妇诗成为诗人替妇女代言、立言的一种主要艺术表达形式。另一层意思是,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经常怀才不遇,自己怀着满腔的热情和一身的本领和才华,却不被国君赏识,得不到重用。这就是该诗蕴涵的两重文化意蕴和价值。

3.文化与审美相融合的阅读对于这首诗我们还可以作文化与审美相融合和贯通的深层细读。这样,贵族妇女思念丈夫又成为他们自身希望效忠朝廷的一种象征和比喻,这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一种特有的艺术象征和表现手法,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共同和普遍拥有的一种典型的文化心态和深层的“集体无意识心理”,也是中国古代文化所特有的一种现象。这就是说,思妇诗、怨妇诗有着两重文化意蕴。女子现实的悲凄哀怨身世与文化象征意蕴就达到了某种融合与沟通。达到了现实描写与文化象征、外在的历史文化与内在的艺术审美的深度遇合与统一,达到了审美和文化的双重认同。

所谓文化认同,是指通过对文学文本的接受而产生的作家与接受者、接受者之间对某种文化价值的相同或相近的认同体验和认同评价。

文学作品总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品格与文化内涵,总是渗透着作者对某种文化价值、意义的选择和个人的判断与评价。而且,作者总是试图把读者引导到他所选择和认同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立场上来,成为他认同的某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接受者和知音。接受者对作品的阅读也有“一种基本要求:读者们要知道,在价值领域中,他站在那里。即,知道作者要他站在那里”。

③当读者的文化价值观或价值倾向与作者和文本接轨时,他就会感到一种文化思想上的认同、融合与心灵情感上的贴近。就会加固、强化自己原有的文化价值观念立场并对作品的文化价值作出肯定性的评价,从而在心中唤醒和重建起某种强烈的文化体验和文化认同。这种内心文化认同感的唤醒和树立,使读者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内心情感震惊和强烈的民族文化归依感。读者因其找到了某种文化体验和文化认同而内心激动不已。从而达到了深层心灵的审美体验与文化认同体验的同一。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荣格曾从原型心理和文化认同的角度阐释了不同接受者之间的这种文化心理体验和认同所产生的那种强烈而持久的心灵震颤。他认为歌德的名着《浮士德》“接触到某种在德国人灵魂中发出回响的东西,也就是一度被雅可布·布尔克哈特称为‘原始意象’的人类导师和医生的形象。人类文化开创以来,智者、救星和救世主的原型意象就埋藏和蛰伏在人们的无意识中,一旦时代发生动乱,人类社会陷入严重的谬误,它就被重新唤醒。每当人们误入歧途,他们总感到需要一个向导、导师甚至医生”。

④这就是说,《浮士德》包含了德国民族甚至全人类的世代相传的信息,因而能激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接受者的共鸣。荣格还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共鸣的心理状态:

“一旦原型的情境发生,我们会突然获得一种不寻常的轻松感,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运载或超度。在这一瞬间,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个族类,全人类的声音一齐在我们心中回响。”

⑤说的就是这种因深度的文化审美体验与认同而产生的这种心灵震撼与激动。

同类推荐
  • 黑手党

    黑手党

    黑手党重重内幕大揭秘,黑手党崛起历史全纪实,从西西里岛起步,头号教父诞生。对家族体制、党纲、入会仪式、暗语等等核心机密大曝光。详解暗杀、博彩、贩毒、洗钱、金融诈骗等“产业链”。精选艺术版黑手党史,重温经典影片,回到风云诡谲的年代。
  •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远洋诗选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远洋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唐宋作家与文学研究

    唐宋作家与文学研究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曾巩文学思想研究》,中编为《五窦及其诗歌研究》,下编为《苏辙散文理论及其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曾巩文学思想成因探析、曾巩的文学思想、苏辙散文理论的渊源等。
  • 怒砸官箴碑

    怒砸官箴碑

    宋绍兴十一年(1141)二月的一天,当朝宰相秦桧以“不服诏命”和“蓄意谋反”的罪名,在朝庭上弹劾率兵抗金的名将岳飞。文武大臣有的惧怕秦桧的势力,不敢为岳飞保本;有的想保本,却又不清楚岳飞率兵在外的详情。就在秦桧奏请皇上削夺岳飞兵权的时候,一名从七品的小吏竟出面诤谏起来。这位小吏名叫辛次膺,官居规谏讽谕的右正言之职。
  • 上海诗歌四十年(1978-2018)

    上海诗歌四十年(1978-2018)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诗歌的重镇,有其自身的品格、特点与坚守。改革开放四十年,上海的诗歌又取得了重要成就,涌现出了一批重要诗人和优秀诗作,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诗歌现象和流派主张,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论述、研究和总结,以利于上海诗歌更好地走向未来。本书便想做这样的一种努力和尝试。书中把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诗歌分为三个阶段:一、改革开放之初(1978-1989);二、困顿与涣散(1990-2000);新世纪的曙光(2001-2018)。为了较全面地反映出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诗歌发展状况,书中对上海的旧体诗词创作、散文诗创作、网络诗歌,乃至一些重要的诗歌批评家及其诗歌批评家队伍的形成,也都分别列有专节论述,从而更完整地体现出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诗歌发展的整体面貌。
热门推荐
  • 征服世界从工业开始

    征服世界从工业开始

    新书《超级宇宙玩家》已发布,欢迎大家去捧场。讲述一个佣兵的星际故事哦~
  • 吞吐天地之三国幻纪

    吞吐天地之三国幻纪

    看过史书,看过演义,你看过魔幻的三国志吗?这里的人物会斗气、法术,魔法大战即将展开。不穿越,不重生,不种马,以认真态度书写,以魔幻演义历史。第一卷:豪门子弟。书写曹操、袁绍等人的少年生活。曹操:火系法术、剑术。夏侯惇:斗气、刀术。夏侯渊:斗气、弓术、暗器。袁绍:土系法术、剑术。许攸:御蝠术、丹药术。淳于琼:斗气、刀术。第二卷:没落宗室。第三卷:江东父子。第四卷:黄巾起义。第五卷:董卓乱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薄荷未央

    薄荷未央

    ——薄荷发现她居然穿越了,还是个架空的时代。在这个异世她该如何扭转局势。——未央,龙族的王子,威严而神圣的存在。他的父亲是这个世界的王。却偏偏爱上了薄荷。薄荷未央,他们会如何演绎一段爱情。黑暗的年代,终会有人点燃光明之火,照亮人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单身妈妈的酸甜苦辣

    单身妈妈的酸甜苦辣

    这是一位90后的单身母亲的亲身经历,甜苦辣都尝过,希望所有已婚女士,未婚美女,还有跟她有着一样经历的单身宝妈们看后都能在风雨来时能战胜困难,积极的走下去。
  • 神豪从卖药开始

    神豪从卖药开始

    一个穷卖药的,在苦闷中被命榜认主,从此人生开挂。且看小白如何上演逆袭后的彪悍人生,成就一代神豪之名!
  • 我的娘子是樱花仙子

    我的娘子是樱花仙子

    “你说什么?你这辈子都别想逃离,你生是我兰家的人,死是我兰家的鬼……”“你想多了!别忘了我不是人,所以你也别想用人的条条框框来束缚我!”“反正你这辈子都是我娘子,这是不可更改的事实!”话落,兰澈紧紧抓住小樱的手,生怕小樱下一秒就消失在他眼前。被抓住手的小樱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她又怎么舍得离开兰澈。兰澈注定是她的相公,她不过是逗逗兰澈,让兰澈别只想着报仇,而忘记了她的存在。
  • 这本书的主角真不是洛天依

    这本书的主角真不是洛天依

    想不出简介了,就抄一份儿角色介绍吧——华风夏韵,洛水天依。乐正司百曲,绫动万年红。蘸以清墨,书我弦歌。言出一人歌,歌起万人和。徵羽宫商,摩柯无量。龙翼振风雨,牙音彻天明。 (PS:大概两天一更……毕竟学生党)
  • 寂灭者

    寂灭者

    英雄梦,少年狂,弹指挥间,可叹人生早已梦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