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01800000015

第15章 思想的自由之路——罗素

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表彰他所写的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

主要作品:《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人类的知识——其范围和界限》、《哲学大纲》

所有人的行为都被欲望驱动着。然而有些热心的道德家却异想天开,以为靠责任和道德原则,就可以对抗欲望。我之所以说这是异想天开,不是因为从来没有人表现得很有责任,而是因为如果不是一个人渴望表现得有责任心,则责任一词对他毫无意义。

——诺奖演说《政治上的重要愿望》

动物只要不患疾病,食物充足,就会快乐满足,人也应该如此;然而现实并非这样,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这样。假如你是不幸的,你或许就会承认,自己在这一方面并不是个例外。假如你是幸福的,请自问一下,你的朋友中有几个是幸福的。当你对自己的朋友作了一番评论之后,你就应该学会察言观色之术,使自己更善于感受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人们的各种情绪。

——《幸福之路》

科学对哲学的影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传统的宗教依然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它们已经开始感觉到自己受到了挑战;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宗教便会相应地进行改造。这段时期内的哲学家在天主教立场上非常正统,并且普遍认为自己的国家要比教会重要。

——《西方哲学史》

母亲对于如孩子的感情,是不难以被理解的,因为母亲和孩子间存在着一种肉体上的结,无论怎样,这个结也得以延续到断乳的时候。而父亲之于儿女们生理上的关系,则是假定的、间接的、推论的:这种关系之所以得以维持,是与对于妻子贞德的信任密切关联的,因此是由于心理的因素造成了这种关系,而非真正本能的因素在作用。

——《婚姻与道德》

我们相信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共同的世界是一个结构,这个结构一部分是科学的,一部分是先于科学的。我们知觉到的桌子是圆形或长方形,尽管画家为了表现它们的外形,不得不把它们画成椭圆或非长方形的四边形。

——《人类的知识》

大多数的人,只要具备适当的条件,在他们生命中的某个时期里,会发生热烈的恋爱。但是没有经验的人很难把热烈的爱情和一时的诱惑区分清楚,尤其是闺阁中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她们领受过父母师长这样的教育:要是一个女子不爱一个男子,她是不会和他接吻的。

——《婚姻与道德》

在那个时候,我几乎把关系完全视为是内涵。我想的句子比如“z先于y”,“z大于y”,“x在y以北”。在我看来,实际上,虽然从形式演算的观点来看,一个关系可以被看做是一套有序的偶,我们似乎仍然认为只有内涵可以让这套偶成为统一体。当然,这同样也适用于类。

——《我的哲学发展》

作家小传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1872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的贵族世家,他是家中的第二个儿子。他的祖父约翰·罗素曾经两次出任英国首相,并获封伯爵爵位。他的父亲是一位自由主义者,因为大力宣扬女子节育而失去了国会的议席。他的母亲同样是出身贵族的女子,不幸的是,母亲在他两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两年后,父亲去世,罗素和哥哥只得交给祖母抚养。

少年时代,由于罗素性格内向,因此没有去公学念书,而是留在家里由家庭教师上课。在闭塞的家庭环境下,罗素度过了孤独的童年,却也学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课程。罗素的祖母性格严厉、蔑视习俗,后来还将《圣经》中的一句“不可随众行恶”送给了罗素。这句话对罗素影响很大,甚至成为他一生的座右铭。

罗素11岁时,从哥哥那里学到了欧氏几何学,从叔叔那里学到一些零散的科学知识,同时,他还在祖父的书房里阅读了大量的文史书籍,从此以后,他对数学、历史和文学都产生了兴趣,并穷尽一生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学问。不过,随着他知识量的逐渐扩充,他发现了科学和宗教之间的矛盾。最后,他放弃了基督教的信仰,为此,当他30岁的时候,他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叫《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

1890年,罗素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哲学、逻辑学和数学。他的数学老师怀特海非常欣赏他的才能,介绍他和大哲学家穆尔相识。1893年,罗素获得了数学学位,并且在第二年转修哲学后获得了伦理科学学位。后来,他撰写了一篇关于欧氏几何学的论文,由此获得了在三一学院做研究员的资格。

1894年,他准备和一个年长他五岁的美国女人爱丽丝·皮尔索尔·史密斯结婚,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罗素最终还是和爱丽丝结婚,婚后迁居德国研究经济学和政治学。在柏林,罗素认真阅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工人领袖来往,参加工人集会,1896年,他将这些研究和活动写到了《德国的社会民主》一书中。

1900年,罗素在国际哲学会议上结识了逻辑学家皮亚诺。他在皮亚诺的逻辑系统中找到了灵感,并且试图借助这一工具将数学还原为逻辑。在1900年末的几个月里,罗素每天埋头研究和写作,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和收获。1903年,经过修改的《数学的原理》(The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初稿得以出版。随后,罗素和他的老师怀特海分工撰写《数学原理》,罗素负责哲学部分,怀特海负责数学部分。这部工程浩大的著作后来分为三卷出版,它不仅成为20世纪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也为罗素赢得了荣誉和地位。

此后,罗素将兴趣转向了哲学,1912年,他出版了《哲学问题》一书。虽然篇幅不大,但是包含了罗素基本的哲学观点。两年后,罗素到美国的哈佛大学开课,并且做了一系列的演讲。他的演讲稿《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在同年出版。

一战开始后,罗素一直参与反战的活动。他组织了一个鼓励人们拒绝服兵役的委员会,因为这一举动,他被三一学院开除;后来,罗素又因为写了一篇反战的文章入狱,被当局监禁了六个月。在监狱中,他完成了《数学哲学导论》,并着手写《心的分析》。出狱后,由于失去了大学的工作,罗素只能依靠写作为生。此后,他的著作一部接着一部地写出来,这也是罗素一生的作品主题庞杂、数量繁多的原因。

1920年,罗素访问了苏联和中国。在苏联,他会见了列宁、托洛茨基和高尔基。他虽然对共产主义者信仰的目标表示同情,但也对苏联的政治和社会生活表示忧虑。同年8月,罗素来到中国,并且和美国人杜威一起在中国讲学。

同年10月,罗素在南京大学(当时的国立东南大学)发表了《关于哲学》的讲演。到了1921年春天,罗素在演讲过程中患上疟疾,病情一度十分严重,以至于日本人谣传罗素在中国病故。回国后,罗素针对这次中国之行写了《中国问题》一书,该书在1922年出版。对于此书的出版,孙中山说:“罗素是唯一真正理解中国的西方人。”

罗素的第一任妻子爱丽丝因为他的不专情和他离婚后,在1921年,他又和豆拉·勃拉克结婚,两人婚后育有两个孩子。这时,罗素通过出版各种有关伦理、物理和教育的书籍谋生。后来,他和妻子共同建立了一所学校,以实验他的教育理论。可惜,学校的经营并不理想。十年后,豆拉·勃拉克因为罗素和一位美国记者的婚外情而离婚,罗素彻底从管理的事务中摆脱出来,学校完全交给豆拉·勃拉克管理。

1936年,罗素和牛津大学的学生派屈西亚·斯彭斯结婚,两人育有一子。随后,他搬到美国,并且获得了纽约城市大学提供的教授职位。可惜,当纽约的地方法院得知罗素的风流韵事后,马上取消了他的教授资格。他们认为,罗素在道德上的表现根本无法胜任教授一职。

由于罗素多次谈到对堕胎、离婚和同性恋的看法,他的观点被保守派看作是“不够正统的”,从而导致他的旅行和讲学计划屡屡破产。与此同时,报纸和杂志社也不敢继续发表他的作品,罗素一下子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经济困境。

后来,一位来自费城的百万富翁邀请罗素为他的基金会讲述西方哲学史,并且和他签了一份为期五年的合同。虽然后来罗素被解雇,再一次失去了工作,他却从百万富翁那里得到一份数目可观的违约金。他的演讲稿则构成了《西方哲学史》一书的内容基础。这部作品为罗素再次赢得了国际声誉,同时,版税的收入则成为他的主要经济来源。

1944年,罗素接受三一学院的聘请,再次回到剑桥大学任教。这期间,他完成了《人类的知识》一书。在这本书中,罗素对他人生后期的哲学进行了一次系统的阐述,分别在科学、语言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1950年,罗素又开始到世界各地巡回演讲,除此之外,他还为报纸撰稿、在大学里开设课程、在电视上发表演说。在美国演讲的途中,他收到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虽然罗素的获奖作品仅仅是一部散文式的哲学著作《婚姻与道德》,然而,诺贝尔奖委员会旨在表彰他在教育、伦理、婚姻、社会改革、历史、政治等领域对人类道德文化做出的贡献。随后,罗素亲自到斯德哥尔摩领奖,并在获奖演说中呼吁世界和平。两年后,罗素再次离婚。他的第四任妻子是一位美国的英语教授。

罗素的晚年时期,除了写出了三卷本的自传之外,最关心的是核武器对人类的威胁。他曾联合爱因斯坦等人发表宣言,召开会议,商讨应对核武器的对策。到了60年代,他则对各个地区的战争颇为关切。他曾经和萨特一起成立罗素——萨特特别法庭,用来反对越南战争,他还出版了一部著作《在越南的战争罪行》,发表他对战争的看法。

和作品中亲切、自然的长者或者朋友相比,在生活中,罗素更像是一个“怪老头”。这个怪老头曾经因为生活作风不好被美国人赶了出来,又因为反战被剑桥大学开除,还因为言论问题被投入监狱,他的行为或许常令世人不解,然而他的文字,他的作品却是那样充满感情,富有亲和力。所以王小波在文章中总是喜欢用“罗素先生说”来引用他的观点,可见,这个怪老头不仅怪,还是个好玩的老头。

1970年,时年98岁的罗素在梅里奥尼斯郡彭林德拉耶斯去世,他的骨灰被撒在威尔士的群山之中。

作品赏析

幸福之路

《幸福之路》是罗素的一本关于生活哲学的小书。在这本书中,罗素针对关于“追求幸福”的众多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比如生存竞争、烦闷、嫉妒、疲劳等,在谈论如何避让这些生活中的不快乐的同时,他也表述了追求幸福的方法。

《幸福之路》中没有艰涩难懂的哲学道理,也没有生僻古怪的词汇,罗素只是将自己亲身经历过,或者已经证实过的看法总结起来,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找寻到生活不幸福的原因,让更多的人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在书的前半部中,罗素分析了人们不幸福的原因,然后在后半部分总结了追求幸福的途径和方法。他认为,如果人们能够尽量避免不幸福的事件或行为,幸福就会变得简单很多。书中讲到,人们之所以会有不幸福感,一方面是社会环境所致,另一方面则是个人的心理素质所致。他说:“不幸福的人一般是因为深陷在自我沉溺之中而不能自拔。”于是,罗素从世界观、伦理道德观、生活习惯等方面来分析这种“自我沉溺”的缘由和危害。

当人们明了为什么不幸福之后,罗素又开始耐心地告诉人们走上幸福之路的方法。他分析了个人兴趣、****、家庭、工作、休闲与幸福的关系,也分析了人会产生幸福感觉的原因。正如他在书的上半部中说的一样,人的不幸福来自社会和自身两个方面,幸福同样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创造。除了无力改变的外界环境,在个人自身范围内,幸福其实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

当一个人能够摒弃自我中心、将目光放长远一点,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充满热情地投入社会活动和生活,就会达到最自然的幸福。换个角度说,社会上的人,如果能够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得温饱、健康、爱情和一定的他人尊重,就会找到幸福的感觉。幸福有时候无法用物质或者标尺衡量,因为它完全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愉悦体验。

当然,获得这种幸福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个人要将自身的兴趣和热情投置到外界的环境中,而不是向内发展。在这一点上,罗素着重讨论了“自我中心主义”对幸福的伤害。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过分地关注自我,就会将所有的注意力、兴趣和要求都放在自己身上,使自己陷入欲望的牢笼里难以自拔,陷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的深渊。

一旦自我中心的态度得到改善,个人和社会不再处于对立的位置,人们就会在自身之外的事物上找到关注和付出的对象,无论是一个事业的目标,还是一个爱慕的对象,都会让被自我中心禁锢的灵魂变得开朗起来,幸福感也会飘然而至。

罗素就自身的成长经历,写下了这样的话:“少年时,我憎恨人生,老是站在自杀的边缘上,然而想多学一些数学的念头阻止了我。如今,完全相反了,我感到了人生的乐趣;竟可说我多活了一年便多享受一些。这一部分是因为我发现了自己最迫切的欲望究竟是什么,并且慢慢实现了不少。一部分是因为我终于顺顺利利地驱逐了某些欲望。但最大的部分,还须归功于一天天的少关心自己。”

可以猜测,罗素本身正是通过“减少自己关注,投身外部事业”的方式找到了最好的自处方法,也找到了生活的幸福,他才会现身说法,为读者和年轻人提供寻找幸福的指导。而这些指导不是通过严密的理论论述,也不是居高临下的沉闷说教,而是近似一种朋友之间交流生活经验的友好方式进行的。

罗素在序言中说:“在以下的篇章里,既无高深的哲理,也无渊博的征引。我只是把通情达理的一些意见归纳起来……因为不少烦恼的人凭着适当的努力可以变得幸福,所以我才写下这本书。”或许正是带着这种平和的态度,才使得这本书变得浅显易懂,趣味性强,对追求幸福的人们产生了启发的作用。

除此之外,罗素还在书中提倡一种有节制的生活。他认为,现代社会的人过于强调竞争,好像成功已经变成了生活幸福的一个分子,而且,人们都在为了赢得这个分子去牺牲一切其余的生活。因此,罗素说:“兴奋过度的生活是使人精疲力尽的生活,它需要不断加强的刺激来使你震动,到后来这震动竟被认为是娱乐的主要部分。所以,忍受烦闷的能耐,对于幸福生活是必要的。”

对于幸福生活来说,嫉妒和恐惧更是不可取的。智慧的人不会因为羡慕别人的东西而减少了对自己物品的兴趣;而恐惧,只会让人更倾向于自我中心,封闭自我和社会之间的交流通道。总而言之,罗素就是希望人们能够突破自我的限制,将生命的热情和趣味向外发展,做一个精神上自由的人。唯有这样——自由的****、广博的兴趣和客观看待生活的态度,才能让人们获得纯粹的幸福。

当然,即使人们最终追求到了幸福,也不一定是一模一样的幸福。在这里,罗素将幸福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实的、肉体的、情感的,另外一种是幻想的、精神的、理智的。第一种幸福不是来自知识、自然法则或者公民的权利,而是一种躯体上的活力,第二种幸福则是人们通过智力活动创造的。这两种幸福的最大区别在于,第一种幸福是所有人都能够享有的,第二种幸福却只眷顾那些能读会写的人。

有人认为罗素这样的观点完全是二元论的产物,将幸福限定在一种非此即彼的框架中,因为幸福还有更多种诠释,更丰富的含义。事实的确如此,罗素为人们提供了寻找幸福的出路,最后却将所有人武断地分入了两个阵营,要么纯粹肉体上的享乐,要么精神上的巨大愉悦,这未免太过单薄,太过简化了。

不过,罗素的贡献在于,他为幸福提供了新的层面。尽管他认为教育造成的差异会让人们感受不同的幸福,他也觉得那不过是形式不同而已。一个人只要兴趣广泛,尽量去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不是抱着敌视的态度,最后会和那些“读书人”一样获得幸福。在这一点上,罗素为“幸福”提供了更宽泛的定义。

大概是因为罗素没有像绝大多数分析型哲学家那样做理论的架构,而在社会和人生的各种问题上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和兴趣,才能够写出《幸福之路》这样的书。窥看罗素一生的著作,多数是社会思想和政治方面的通俗著作,属于纯哲学的作品未占三分之一。正是因为他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注,才会对大众生活的众多问题,比如战争、政治、道德、教育和信仰各个方面提出见解,努力为大众的幸福寻找出路。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一个学数学的哲学家最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虽然《幸福之路》这本书写于1930年的英国,却恰好适合了我国当下的社会。当大多数人因为自我中心作祟,因为对得失的过分计较,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陷入了不幸福的状态时,或许应该听听罗素的观点,尝试着将关注自我的精力用来关注他人或者关注外界的事物。当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变多,幸福的机会也会变多。

同类推荐
  • 小布什传

    小布什传

    年青时叛逆、放荡不羁,成家后笃信宗教、是个有责任感的好男人,就任总统后,果敢发起两场对外战争,成为21世纪美国仅次于林肯的最伟大总统,离任时却被目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这就是小布什,一个独特、充满争议的总统!一个一生富于戏剧化转折的总统!
  • 跟毛泽东学口才

    跟毛泽东学口才

    本书通过学习毛泽东的语言艺术阐释了口才的基本内容。包括:说话要看对象、初次见面热谈姓名、诚恳致歉意等。
  • 名人传记丛书——亨利·福特

    名人传记丛书——亨利·福特

    一个极富好奇心的农家少年,通过自学走上了机械工程师的道路,秉承着刻苦钻研的精神,成为世界第一批汽车的制造者之一,并创办了福特汽车公司,将汽车从新奇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改变了美国乃至世界的交通历史。本书讲述了美国著名的企业家亨利?福特的传奇一生,让青少年读者了解早期汽车工业发展历程的同时,也学习他那执着和永不言败的创业精神。
  • 纪伯伦全集(第三卷)

    纪伯伦全集(第三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二十年代末,莎菲以其独特的面貌出现于文坛,犹如“抛下一颗炮弹”,顿时震撼了整个文坛。这是个漂泊在外,对生活抱有美丽的幻想,但又被肺病缠身和爱情失意折磨着的孤独少女。她集善恶于一身,“多样性、矛盾性和一致性”高度统一在她的性格之中,以至让人捉磨不透而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歧义。
热门推荐
  • 云中天灾

    云中天灾

    我不知自己为何而生,不知自己为何而死,路在何方
  • 皆为网络一线牵

    皆为网络一线牵

    网络小说家叶溪染在无意间参加了网络人气主播的粉丝见面会,在她的期待下,终于等到见面会开始的那一天了。由于被撞衫的女小偷扔锅,叶溪染差点被被保安带进警察局。这一幕恰好被薛逸辰撞到,将他带上了自己的车。叶溪染一个小小作家也没有想到会有一天会坐上人气主播薛逸辰的车。两人的故事就此开始……
  • 不可复制的金牌教练

    不可复制的金牌教练

    我,中国教练。系统在手,冠军我有。任何人我都可以把你训练成,无可超越的世界冠军!我的模板,无法复制。我是不可复制的超级金牌教练。
  • 安遇南离于北

    安遇南离于北

    我安安静静的向北走,你毫无顾忌的往南去……下次遇见你希望我们都能抓紧对方
  • 空城灵下

    空城灵下

    本文为穿越网游小说,这也算是作者的心声,其实一直想有这样的一款游戏,可以供青少年玩,文中的作者是一个平凡的女生,她不像别人有很好的成绩有很漂亮的外表,她是我们生活中最平凡的人,但是她依然在平凡中乐观而快乐的活着。
  • 与她的过往

    与她的过往

    小小日常与回忆,来看嘛,阿迪的不怎么快乐回忆与快乐回忆
  • 重生之异世红尘

    重生之异世红尘

    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法则,究竟是谁算计了红尘大道,天道究竟是否被神秘人掌控?一切谜题都等待着叶星辰去发现。屠妖兽,灭魔域。红尘法则万法皆空!
  • 剑仙传奇之苍穹有我

    剑仙传奇之苍穹有我

    上古妖王殇重现世间,天下生灵涂炭,为了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还大地一片宁静祥和,蜀山本人是和天下能人异士开始了再次封印殇的旅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对不起我是一个好人

    对不起我是一个好人

    “抽奖开始,恭喜获得仙器天陨。”运气真好,再抽一次!“恭喜获得王八滩咸鱼一条。”这有什么用?算了,给坐骑饕餮吃。哎,生活真是枯燥啊!每天撒撒币当好人就成了世间至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