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01800000016

第16章 美国南方文学领袖——福克纳

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主要作品:《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圣堂》、《八月之光》、《押沙龙!押沙龙!》、《一支给爱米丽的玫瑰》

隐藏在所有意识流小说背后的,并不仅仅是柏格森所谓的“绵延”或者是詹姆士在心理方面提出的“意识的流动”,而且有一种更加重要的东西,一种文学、艺术、感性的东西在发挥着作用。

——诺奖演说

整天哭个没完的臭小子,勒斯特说。你害不害臊。我们从牲口棚当中穿过去,马厩的门全部敞着。你现在可没有花斑小马驹骑啰,勒斯特说。泥地很干,有不少尘土。屋顶塌陷下来了。斜斜的窗口布满了****丝。你干吗从这边走。你想让飞过来的球把你的脑袋敲破吗。

——《喧哗与骚动》

我说如果老天爷认为我不该干这件事,那么口袋就不会满,我就要转到另一行去摘,不过要是口袋满了,那我也没有办法。那就是说反正我迟早得这么干,我自己是做不了主的。

——《我弥留之际》

爱米丽·格里尔生小姐过世了,全镇的人都去送丧:男子们是出于敬慕之情,因为一个纪念碑倒下了。妇女们呢,则大多数出于好奇心,想看看她屋子的内部。除了一个花匠兼厨师的老仆人之外,至少已有十年光景谁也没进去看看这幢房子了。

——《一支给爱米丽的玫瑰》

受攻击、侮辱、惊吓的,并不是他们,星期六晚上聚集在理发室里的人们。天花板的电扇使劲吹着,却没能使它冷却,浊热的空气,又吹回向他们,在变质的涂发乳和护肤液的气味反复翻腾中,他们散发出自己浑浊的气息和臭味,在仔细打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干燥的九月》

四天前租房的一对男女,大概不知道送秋葵汤来的人不仅是邻居还是房东呢;女的一头黑发,一双神情异样、冷峻无情的黄色眼睛,镶嵌在颧骨高突、面皮紧绷、下巴厚实的脸上(医生先是称之为阴郁,后又称之为恐惧);她年轻,终日坐在一张新的却很廉价的海滩椅上观望海水,穿一件旧汗衫,一条褪色的牛仔裤,一双帆布鞋;她不在阅读,不在做任何事,只是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

——《野棕榈》

人们可以挥动红旗叫列车停下来,但它通常总是像个幽灵似的突然从满目荒凉的丛山中钻出来,像个预报噩耗的女巫尖声哭喊着,从这个小得不像村庄的村子、这个像颗断线的项链里被人遗忘的珠子似的小村庄横穿而过。

——《八月之光》

作家小传

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1897年出生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的新奥尔巴尼,他是父母结婚后的第一个儿子。他1岁多时,跟随父母迁居里普利,四年后又搬到了牛津镇。在那里,他度过了青年和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

福克纳的家族是一个名门望族,他的曾祖父曾经是一位老上校,还是军人、政治家和种植园主。他曾经修建过一条铁路,密西西比州的一个镇都是由他的名字命名的。在父亲软弱,母亲坚强,父母整日剑拔弩张的家庭里,福克纳在曾祖父的人生事迹中找到了认同感,他最后抛弃了父亲的名字,而将曾祖父的名字“威廉”当做自己的名字。

一战初期,就读于密西西比大学的福克纳离开学校,到加拿大参加了英国空军,战后他开始工作,于是未能完成密西西比大学的学业。1924年,福克纳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作品《云石林神》,那是一本诗集。由于出版社的编辑将“Falkner”错拼成了“Faulkner”,从此他开始沿用Faulkner这个名字。

1925年,福克纳来到了美国南方的文化中心城市新奥尔良,并且在一家报馆找到了一份记者的工作。这期间,他结识了文化界、艺术界的许多名人,包括著名小说家舍伍德·安德森。在安德森的帮助下,福克纳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小说《士兵的报酬》。小说描写了一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年轻人,写出了战争给人带来的痛苦和幻灭感。同年,他开始游历欧洲,到过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地,亲身感受了丰富多彩的欧洲文化。欧洲之行,福克纳还见到了自己崇拜已久的乔伊斯。随后,他返回美国,开始在牛津镇定居,并靠干各种杂活为生。

1927年,福克纳的第二部小说《蚊群》出版后并未引起注意。到了1929年,福克纳出版了第三部小说《沙多里斯》,让他的创作生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这部作品以福克纳家族的历史和传说为素材,讲述了南方庄园贵族世家沙多里斯家族衰败的故事。福克纳将小说的背景放在了约克纳帕塔法县。这是他虚构的一个地方,却是他日后一直努力表现的一个环境。从这部小说开始,福克纳的创作日渐成熟,并且开始展露他独特的宇宙面貌——美国南方的神话系统。

同年,福克纳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喧哗与骚动》出版,此书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坛的地位,标志着他已经成为美国现代的重要作家。作者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多视角叙述和意识流手法,这种方法通过不同性格、不同际遇和不同品质的人在不同时间的意识活动,来展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意识复合流动的效果,虽然内容上稍有重复,不过作者在不停地变换口气和称谓,因此不会产生赘述之感。

进入30年代后,虽然福克纳的几部重要作品都已经出版,他的文学才华在欧洲得到了认可,也受到了一些作家和批评家的推崇,然而,在美国他却鲜有人知。因此,导致他的作品除了世俗小说《圣堂》之外,其他作品的销量都非常差。

为了维持生活,福克纳不得不到好莱坞为米高梅电影公司撰写脚本。他曾经将《夜长梦多》和《犹有似无》改编为电影剧本,导演则是好莱坞黄金时期的重要人物霍华德·霍克斯。此后的十余年间,福克纳多次离开家乡到好莱坞写电影剧本,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1951年。

1942年,福克纳出版了小说《去吧,摩西》。这是一部由七个密切联系的故事构成的小说,作者在小说中针对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痛苦和耻辱进行了深入探讨。白人庄园主麦卡斯林奸污了家中的女黑奴尤尼斯,后者生下了一个女儿托密。二十年后,麦卡斯林再次奸污了他的私生女托密。尤尼斯得知后痛不欲生,结束了自己的性命。麦卡斯林的儿子继承了家产后,深感这种剥削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制度不合理,于是销毁了一部分黑人的卖身契,让他们重新获得了自由。

当麦卡斯林家的祖产传到第三代艾克·麦卡斯林手里时,艾克逐渐了解了整个家族曾经有过的罪恶以及生活在这个家族里的黑人世世代代遭受的苦难。当艾克领悟到人应该具有正义、博爱和荣誉感等品性后,他放弃了家产,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虔诚地替自己和先人忏悔,以求获得新生。麦卡斯林家族也因此解体。

在这部典型的南方悲剧故事中,福克纳再次展现了战后南方的生活情景。和他的其他作品中描述的家族故事类似,麦卡斯林家族的白人在暴力、压迫和乱伦的基础上建立起没有人性的家族社会,并且用更残酷的暴力维护它,妄图家业能永世长存。然而,这种维持罪恶的努力在内战中惨淡结束,南方结束了血腥的压迫历史,却也从此颓废下去了。

《去吧,摩西》是福克纳沉默期中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福克纳在作品中表现出深深的南方情节,那广阔深沉的土地,那些古老的梦想、歌谣与传统,都让他产生与生俱来的依恋。当然,由于这一时期的福克纳尚未受到重视,《去吧,摩西》就和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一样,也遭到了批评界的忽视。

到了1946年,美国的文学批评家马尔科姆·考莱编选了一部《袖珍本福克纳文集》,并且为其写了一篇充满赞誉的序言之后,福克纳终于在美国文坛上引起了重视。人们开始认识到,福克纳是一个具有深度、广度,兼顾乡土气和历史感的大作家。

同时,安德烈·纪德和让·保罗·萨特对他的赏识,更让福克纳名声大噪。萨特曾经说过:在法国青年的心目中,福克纳是神。当时,一位福克纳作品的瑞典文译者曾经预言,他应该会得到诺贝尔文学奖。

1950年,福克纳获得了194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获奖感言中说:“我拒绝认为人类已经走到了尽头……人类能够忍受艰难困苦,也终将会获胜。”随后,他捐出了自己获得的奖金,成立了福克纳小说奖,旨在支持和鼓励文学新人。

福克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终于摆脱了“为稻粱谋”的写作生活,也尝到了声名鹊起的滋味,然而他却开始空虚起来。这个时候,他更加深切地感觉到,他真正需要的从来都不是这些虚名,而是创作本身。多年来,他坚守在美国南方的小镇上,写他最熟悉的“乡土文学”。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南方人特有的幽默感,也能看出家庭传统和南方的风土人情。或许只有他,才能生动地描绘出惟妙惟肖的南方庄园主的形象,唯有他,才能深入地刻画黑人与白人的地位、相处、矛盾等敏感问题。

1948年后,虽然福克纳依旧坚持写作,但是作品的深度和影响力已经比不上早期的作品。从1957年起,他开始在弗吉尼亚大学担任驻校作家,直到1962年去世。在福克纳四十多年的文学生涯中,他一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75部短篇小说,还写过一些诗歌和散文。他小说中的故事多数发生在虚构的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北部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因此,他被称为美国“南方文学领袖”、“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作品赏析

喧哗与骚动

《喧哗与骚动》主要讲的是杰弗生镇的康普生家族从显赫一时到最终没落的故事。康普生家族曾经拥有广袤的土地、成群的黑奴和数不尽的财产,祖上还出过一位州长和一位将军。如今,原本人丁兴旺的家族只剩下一幢破败的宅子了。

康普生先生原本是一位律师,但是他从来不接办律师业务。他嗜酒成性,每天喝得醉醺醺的,在家里发表一些愤世嫉俗的评论。康普生太太则是一个自私冷酷的女人。她始终强调自己“南方大家闺秀”的身份,只顾着做一个优雅的、有教养的女子,对丈夫和孩子都少有温情。

康普生夫妇一共养育了四个孩子,分别是哥哥昆丁、妹妹凯蒂、大弟杰生和小弟班吉。在这些人物中,凯蒂是全书的中心。虽然福克纳并没有在单独的一章里讲她的故事,但是每一章的人物都和她有关。

凯蒂从小在规矩繁多的大家族里长大,受到各种社会道德的约束,然而她勇敢、反叛,在任何事情上坚定自己的选择。可惜,她有些矫枉过正了,最终变成了一个轻佻放荡的女子。她突破习俗的束缚,大胆地追求爱情,却在怀了身孕后不得不嫁给一个不爱的男人。当她的丈夫发现真相后,残忍地抛弃了她。于是,她将女儿昆丁(和她的舅舅同名)寄养在母亲家里,独自到外面生活。

哥哥昆丁是康普生家族没落前的最后一代继承者,因此他总是郁郁寡欢,带着沉重的没落贵族气息。然而,旧贵族的骄傲又让他难以承受个人尊严的伤害和家族荣誉的受辱。妹妹凯蒂失去贞操让整个康普生家蒙羞,昆丁同样失去了精神上的平衡。妹妹凯蒂结婚后,这位非常骄傲又非常敏感的贵族世子选择了投河自尽。

凯蒂的大弟杰生和哥哥昆丁完全相反。昆丁将身体和灵魂都浸染在家族的庄园中,随其生,随其死,杰生则完全顺应潮流,看准实利,成了一个钻营家。然而,他在追逐利益的同时,却带着对生活的绝望和对家人的仇恨一起生活。他认为凯蒂的丑事让他丢掉了银行里的职位,只能委屈在一间杂货铺里做一名伙计。于是,他开始恨周围的一切,除了钱,他什么都不爱。

班吉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凯蒂的小弟弟。然而,他是先天白痴,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了,智商却是一个三岁孩子的水平。因此,他没有思维能力,没有抽象概括的能力,世界上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感觉和印象。

在福克纳笔下,杰生是一个典型的坏人,而班吉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因为在他的脑子里,根本没有好坏之分。福克纳在描写班吉这个人物时,只能对他感到悲哀和可怜,他说:“对于这个人物本身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有些担心,不知我把他塑造得是否可信。他不过是个作开场白的演员,好比伊丽莎白时代戏剧里的掘墓人一样。他完成了任务就下场了。”

书中还有一个线索性的人物——凯蒂的女儿昆丁。昆丁从小生活在外祖母身边,可是,她渐渐无法忍受外祖母康普生太太对她的冷漠和舅舅杰生对她的残酷虐待。在复活节的一天,她带着杰生的家财,跟随一位流浪艺人私奔了。杰生一路追赶,想要将他的钱追回来,却在火车上差点丧了命。

《喧哗与骚动》这部作品共分成五部分,除了最后一部分“附录”以纪传体形式概述了康普生家族史外,其余四部分的叙述者依次是班吉、昆丁、杰生和迪尔西(康普生家的老黑奴)。和福克纳的第三部小说《沙多里斯》一样,《喧哗与骚动》也反映了美国南方白人种植园主家族的衰落过程。由于精致的技巧、成熟的思考和对生活与历史的高度认识与概括能力,使得这部作品成为福克纳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尽管意识流的写法常常让作品显得扑朔迷离,却不得不承认,正是这种宛如痴人说梦的状态,才让作品真实地呈现出美国南方历史的变化。

作为福克纳本身花费心血最多,最喜爱的一部作品,《喧哗与骚动》从构思到完成,都可以看出福克纳的认真和细致。《喧哗与骚动》这一书名出自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中第五幕第五场的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在福克纳的这部悲剧中,他将多角度的叙述和意识流的写作手法结合起来,来表达小说“失落天真”这一主题。他放弃了传统小说家惯用的“全知角度”,而选择用不同主人公自述的方式进行讲述。书中的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讲自己的故事,就像记者报道新闻一样,分别让当事人讲述事实,而记者本身不做任何评论。这一点上,福克纳深受詹姆斯·乔伊斯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等人的影响。

小说的另一种独特手法就是意识流手法。因为意识的活动是迅速而无序的,因此小说的文字就会缺乏逻辑和时间顺序,有时是从一个思维跳跃到另外一个思维,有时是一连串的思维流动。意识流的写法无须像安排人物对话一样,设置特别的情境和场合,哪怕只是看到一样东西,听到一种声音,都可以引发思维的转化。因此,当读者置身于人物的内心世界时,难免会产生混沌迷乱的感觉,不过,当读者跟随福克纳的引导,从人物内心走到客观世界时,就会对整个环境背景和人物经历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在20世纪,福克纳对意识流写法的运用超越了一生被肺病折磨的普鲁斯特,也超越了革新了英语文学的爱尔兰人乔伊斯。作为一个在美国南方乡下度过大半生时间的乡土作家,福克纳找到了乡村人的淳朴和善良,也看到了他们的愚昧、落后和自私。尽管《喧哗与骚动》的写法充满先锋意识和独创性,它的思想内涵却是传统的,即福克纳对美国南方小镇和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同类推荐
  • 影响力:中国领袖风云录(《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

    影响力:中国领袖风云录(《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

    本书通过对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国家领导人的家属、后代、亲友以及同事和老部下的回忆,拨开重重迷雾,真实还原了他们的历史形象,讲述了他们的胸襟与抱负、他们的苦难与奋斗、他们的政治作为与个人性格。同时,折射出20世纪中国政坛风雨如磐的历史岁月。《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本书系重新汇集梳理了《环球人物》创刊以来的精华内容,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重要领域,与读者一起重温人文理性光辉与魅力,见证那些改变世界的力量。
  • 唐宋诗人故事

    唐宋诗人故事

    梦回唐宋,与唐宋诗人来场邂逅!内容涉及唐代著名诗人42位,从骆宾王、王勃等;宋代诗人40多位,包括李煜、陆游和文天祥等,特别地,下册则以“可怜命薄是君王”点题写李煜、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点题介绍岳飞等。
  • 高尔基

    高尔基

    刘明山编著的《高尔基》内容介绍:高尔基所处的那个年代,正是俄国文学空前繁荣的时代,然而,高尔基却以他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走进俄国文坛。由于他出身于社会底层,所以他特别了解广大的人们群众生活的疾苦,在世界文学历史中,他的作品第一个在创作中真实而生动地歌颂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群光辉的英雄形象,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一起来翻阅《高尔基》吧!
  • 独领风骚

    独领风骚

    本书分24章,将公开发表的毛泽东全部诗词,以年代为序,以历史变革为线,以情感历程为论述场景,将毛泽东激扬文字的青春,婉丽悲欢的爱情,运筹帷幄的决断,抑郁困顿的沉浮,坐地巡天的浪漫,风流人物的慷慨,乱云飞渡的从容一一展现出来。文字优美飘逸,笔触酣畅淋漓。
  • 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猛将陶勇

    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猛将陶勇

    陶勇(1913—1967),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早年参加革命,从普通战士,迅速成长为一个智勇双全的战将。曾任红军团长、新四军团长、苏皖支队司令、解放军华野四纵队司令,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海军副司令、东海舰队司令,是中国人民海军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67年,莫名而死,成为至今尚未知晓谜底的“文革奇案”。
热门推荐
  • 修真缥缈录

    修真缥缈录

    且看国破家亡的少年,机缘巧合之下踏上了漫漫修仙路。看少年如何以平庸之资问鼎仙道。
  • 今夕何夕缘错迷离

    今夕何夕缘错迷离

    少时初见,一眼万年。琥珀眸子,刻在心间。他娶她为妻,再容不下她人。偏的命中注定,她为皇后。为她,新婚冷落,言语刻薄,为她,打入冷宫,贬为庶人。你可知,我亦有双琥珀色的眸子?我亦少时遇见一位少年郎?终究是空念,我愿脱离这人世苦海,不再相见。
  • 戴纳韦尔与霍格沃茨

    戴纳韦尔与霍格沃茨

    穿越成哈利?波特世界的戴纳?韦尔在霍格沃茨学校的魔法之旅。至于哈利?波特,戴纳秉持不干预、不结交、不跟随的三不政策,你的苦难和荣耀依旧是你的,我自有我的精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有一座诸天万界监狱

    我有一座诸天万界监狱

    我有一座诸天万界监狱,任何人被关进去,一切能力皆归我所有。萧叶的开挂人生就此开启。
  • 大哥嫂子来了

    大哥嫂子来了

    “大哥,你听说了吗?今年有个漂亮仙女转到我们学校了!”某男一脸嫌弃“看看你这样B样。”几个月后,“大哥,小仙女来了,快去告白啊!”某男“啊啊啊啊啊啊,好紧张啊。来,兄弟,帮我加油!”兄弟们“……”又几天后,全校都知道大名鼎鼎的校霸——白墨染,篮球社社长——林溪枫……竟然同时喜欢刚刚转学过来的软甜萌妹——柠柔众人惊呼“我酸了。”
  • 秋风蝶影

    秋风蝶影

    为了寻找我的父母,踏上一段不归的征程。书写一段难忘的经历,触目惊心的冒险。
  • 宿主她每天都在征服世界

    宿主她每天都在征服世界

    安冉是一个甘愿于平凡的人,直到有一天,她被系统绑定了,却也依然甘愿做一名平凡少女,不问世事。直到很久以后,系统忽然问她:“你既然这么甘愿平凡,为什么还成功了?”安冉耸了耸肩:“可我也没说我不愿努力呀!”系统“………………”(本文无脑甜文,剧情流误入)
  • 金钗奇缘

    金钗奇缘

    言情小说?No,No,No.男主?恋情?No,No,No,它只是辅助。从傻白甜,变女强,从只有能力,变有头脑。看简介算什么?看看正文,才重要!
  • 奇灵纪元

    奇灵纪元

    没有花哨的简介没有凌乱的剧情作为资深书虫,厌倦了死板的作品终于,我决定站出来,推翻一成不变的网文开拓出创新的作品一切尽在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