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91100000021

第21章 诗·思无邪(20)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颈联继续写诗人在路上看到的景色。槲树的叶片很大,次年早春才掉落下来,驿墙旁边开着漂亮的枳花。一个“明”字突出了枳花比较显眼,再次点出题中的“早行”。

看着沿途的景色,诗人不禁想起了昨晚的梦境——故乡杜陵的回塘现已变暖,因而“凫雁满回塘”。诗人用梦中故乡的景色反衬在外的凄凉,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诗人的羁旅之愁至此达到高潮。

48.陆游:雄浑豪放,沉郁悲凉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孝宗隆兴初,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曾任镇江、隆兴通判,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嘉定二年(公元1210年),陆游带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憾与世长辞,时年八十五岁。陆游是坚定的抗金派,中年时期的军旅生活为他的诗词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作品抒发了抗敌报国的激越情怀,风格雄浑豪放,在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其流传下来的作品今有九千三百余首,辑有《剑南诗稿》《放翁词》《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①浑,丰年留客足鸡豚②。

山重水复③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④追随春社⑤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⑥闲乘月⑦,拄杖无时⑧夜叩门。

①腊酒:头一年腊月酿制的酒。

②鸡豚:这里指鸡肉、猪肉一类的荤食。豚:猪肉。

③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的样子。

④箫鼓:指乡间祭神活动的音乐。

⑤春社:古以立春后第五日为春社日,举行祭祀土神的活动。

⑥若许:如果可以。

⑦闲乘月:趁着月光闲游。

⑧无时:随时。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足够的佳肴款待客人。山重重,水迢迢,就在疑惑无路可行间,忽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处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村民们吹箫击鼓,结队喜庆,迎接春社的来临,他们衣冠简朴,依旧保留着淳厚的古风。从今日起,如果有机会可以乘月光闲游,我还要拄着拐杖,随夜乘兴,去拜访农家好友。

孝宗干道三年(公元1167年),陆游被罢官归于故乡山阴,诗人寄情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该诗就是此时所作。这是一首朴实自然的山村游记诗,全篇围绕着一个“游”字铺展,语言流畅,描写了山间景物之美,同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首联用“莫笑”和“足鸡豚”渲染出丰收之年和农家的热情忠厚的情态,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次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虽写自然环境,却也包含着深刻的哲理。“重”和“复”二字同义,意在描写山水重叠、迷惘之象;一个“疑”字将诗人萦绕其间,迷惘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暗”和“明”则相互衬托,写诗人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绿树群芳的明媚景象出现在眼前。因而此句也蕴含着只要勇于开拓,事物终会出现转机的人生哲理。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此联由写景转入写民风民俗。春社即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村民箫鼓齐鸣迎接节日,到处洋溢着一片欢快气氛,此句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也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笔锋一转,总结漫游山村的心情和感受。诗人说,但愿从今而后,我会乘月明之夜,拄着拐杖,轻叩柴扉,与老农再会面,表达了诗人并未尽兴,留恋非常,以后还想再来游玩的期望心情。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

早岁①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②如山。

楼船③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④。

塞上长城⑤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⑥真名世,千载谁堪⑦伯仲间⑧。

①早岁:早年,年轻的时候。

②气:壮志。

③楼船:高大的战船。

④大散关,地名,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军事重地。

⑤塞上长城:代指国家栋梁。

⑥出师一表:诸葛亮出师北伐,临行前向后主刘禅上表,申明伐魏兴汉之决心,此表名为《出师表》。

⑦堪:能够。

⑧伯仲间:可相提并论。伯仲,原是兄弟长幼的次序。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中原大地气概有如高山。曾记得,在瓜洲古渡痛击金兵,飞雪洒满大宋的楼船。秋风中铁甲骑兵纵横驰骋,败金兵于大散关。我曾经白白地以塞上长城自许,到如今壮志未酬,头发早已花白。《出师表》这篇文章足以万古流传,千百年来谁又能和诸葛亮并立比肩!

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陆游闲居山阴时所作,陆游当时年六十有二,全诗结合诗人亲身的经历,追怀往事,抒发胸中郁愤之情。最后全诗又回到眼前的现实,饱含着诗人的政治生活感受。

诗的前四句是回顾往事。“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首联描写诗人青年时代的朝气蓬勃,当时他北望中原,收复故土,何等气魄!“气如山”三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当年的英勇气概;“那知”二字却又流露出今日之无奈,诗人想到杀敌报国之路艰难无比,无限叹惋。“楼船”二句回忆诗人中年从戎的战斗经历,诗意大气磅礴,似信手拈来,气度不凡,且“楼船”与“夜雪”,“铁马”与“秋风”相对应,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此句饱含着诗人的愤激和辛酸,展现给读者两幅开阔、磅礴的战场画卷。

颈联从回忆回到现实,诗人壮岁已逝,而壮志未酬,因而用典明志。诗人以“万里长城”自许,而一个“空”字说明,这“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感情随即又从高昂跌入悲痛。诗人揽镜自照,镜中衰鬓先斑,华发早生,顿觉时不我待,悲怆之情油然而生。

尾联诗人重又振作,亦用典明志。诗人仍渴望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且暗含以诸葛亮自比之意,渴望一展抱负。

整首诗歌格调悲壮,感情沉郁,是陆游爱国诗篇的代表作,为人们广泛传诵。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①孤村②不自哀,尚思为国戍③轮台④。

夜阑⑤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⑥入梦来。

①僵卧:静卧,这里形容诗人已年老体衰。僵:僵硬,僵直。

②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这里指诗人的故乡山阴。

③戍(shù):守卫。

④轮台:现在的新疆轮台县,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⑤夜阑:夜深。

⑥冰河:泛指北方封冻的河流。

我僵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倾听那风雨交加的声音,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陆游归隐于故乡山阴,这首诗是年近七旬的陆游托梦咏怀,表现了老而弥坚的爱国思想。

“僵卧孤村不自哀”,“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不自哀”则表现了诗人的奋发之情。“尚思为国戍轮台”,此句承接上文,道出了诗人“不自哀”的原因。前后对比,更显诗人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并体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后两句是对前两句的深化。诗人深夜独自倾听着窗外的风雨声,辗转反侧,想到了自己漂泊的一生,想到了不能为国效力,不由慢慢进入梦乡。后两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俗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中诗人又回到了刀光剑影的战场,这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而深化了主题。

全诗言已尽而意无穷,虽在诗人“铁马冰河”的梦境中戛然而止,但陆游凄清惨淡的生活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却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①

死去元②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③。

王师④北定⑤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⑥。

①示儿:告诉儿子。

②元:同“原”。

③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中国;同:统一。

④王师:指南宋的军队。

⑤定:平定,收复。

⑥乃翁:你父亲。翁:父亲

我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一切就都没有了,唯一使我遗憾的,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当大宋军队平定中原的那一天,你们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嘉定二年冬十二月,陆游在弥留之际特地作下此诗,作为自己的“遗嘱”,因而为诗人的绝笔之作。辞世之际,他写了这首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人死不能复生,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是诗人却用一个“但”字转折,引起下文——诗人只悲“不见九州同”。诗人终生的愿望就是渴望王师“北定中原”,光复失地,却仍未实现,一个“悲”字足见诗人心情之沉痛。

但诗人并未绝望,“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辞世之际,环顾家人,他唯独一件事放不下,于是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希望能从死后的家祭中听到收复中原的捷报。这里,诗人表达的是他一生的心愿,这表明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可见一斑。一个“定”字,不禁表明了诗人不渝的信念,也反映了诗人炽热的爱国真情。

这首诗作为陆游的绝笔,反复强调的不是个人的生死后事,而是“北定中原”,充分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忱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49.杨万里:清新自然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省吉水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进士,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历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出为江东转运副使,他正直敢言,朝廷要在江南诸郡行铁钱,杨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后因反对奸相专权,辞官居家,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终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文节”。其人其诗在惠州影响很大,他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有《诚斋集》。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①送林子方②

毕竟③西湖六月中④,风光不与四时⑤同。

接天⑥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⑦红。

①净慈寺:在杭州南屏山下,是西湖著名的寺庙。

②林子方:杨万里的友人,官居直阁秘书。

③毕竟:到底。

④六月中:六月中旬。

⑤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⑥接天:与天相连,形容湖中荷莲一望无际的样子。

⑦别样:格外。

毕竟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特有的风光与别时相比确实不同。无边无际的碧绿莲叶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阳光映照荷花格外艳红。

此诗为淳熙十四年所作,当时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该诗并不显悲伤离愁,而是通过描绘杭州西湖夏季时的不胜美景,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透露出作者送别朋友时的欢快心态。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人开篇就充满对西湖风光的赞美之情,写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风光不同。诗人赞叹的语气似脱口而出,不经雕饰,反而更直接地体现了诗人第一眼最直观的惊喜,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让人不禁想象六月西湖到底有多美,又和其他时节有何不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接下来诗人通过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使西湖的六月风光跃然纸上。“碧”和“红”的对比突出了视觉的冲击力,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点点红荷映日绽放,浓烈艳丽的红碧二色交相辉映,将“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展现无遗。最为可贵的是诗人将江南柔美风光描写得更添几分豪气,让人只觉景色壮美,气势恢宏。

全诗轻快流转,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和不舍之情,可谓诗中有画,尤其末二句更是脍炙人口的佳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

泉眼①无声惜②细流③,树阴照水④爱晴柔⑤。

小荷⑥才露尖尖角⑦,早有蜻蜓立上头。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处。

②惜:爱惜。

③细流:细小的流水。

④照水:映照在水里。

⑤晴柔:晴天里柔和美丽的风光。

⑥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⑦尖尖角:刚出水面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泉眼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树阴映在水上,似乎是爱恋这晴天里的温柔。鲜嫩的荷叶才露出尖尖的角儿,早早就已经有蜻蜓停歇在它的上头。

此诗描写了一个稍纵即逝的景象,将泉眼、细流、树阴、荷叶以及蜻蜓完美地容纳进一个画面中,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生动自然而富有灵气,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共处的和谐关系,字里行间洋溢着因生命活跃的喜悦,是一首清新的小品。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诗的开头描写了夏日荷塘中的一个十分常见的画面,把读者带入了小巧精致的意境中去: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绿树将浓浓树阴投照在水中。“惜”和“爱”两个字化无情为有情,将“泉眼”和“树阴”拟人化,蕴含了无限风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三、四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诗人笔下的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清新巧致中透出几分俏皮可爱,“才”和“早”字前后照应,将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表现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另外,此两句也常被后人用来形容一种新鲜事物才初露头角,便被世人所瞩目。

50.朱熹:清新平实,长于说理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进士,年仅十九岁。绍兴二十一年授任泉州同安主簿,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任南康(今江西星子县)知军,为政期间治绩显赫。八年三月至八月,朱熹任江南西路茶盐常平提举,庆元六年卒。他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诗人,世称朱子。他一生自负才学,在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上颇有建树,有《朱文公文集》《晦庵词》等。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

胜日①寻芳②泗水③滨,无边光景④一时⑤新。

等闲⑥识得⑦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①胜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

②寻芳:指春天郊游、踏青。

③泗水:水名,在山东省。

④光景:风光景物。

⑤一时:顿时,一下子。

⑥等闲:平常、轻易。

⑦识得:感觉到。

阳光明媚的日子,沿着泗水河畔观花赏草,无边无际的春天美景焕然一新。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感到春风扑面,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这是一首游春诗,诗人到郊外去踏青,春光的妩媚和满眼的春色带给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从而不禁发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赞叹,全诗洋溢着浓浓的春意和诗人的喜悦之情。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胜日”即晴日,开篇点明了天气;“寻芳”是指寻觅美好的春景,诗人沿着泗水河畔,满目皆春,耳目一新的欣喜之情难以言表。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识”字照应首句中的“寻”字。春风带来了百花的争奇斗艳,人们从中认识了春天,这些美好的景致都表现了诗人对春光的赞美之情。

朱熹是理学大师,这首诗表面上是写游春观感,却非写实之作,泗水当时被金人侵占,因而诗人是不可能到达那里的。这里“泗水”乃暗喻孔门,春秋时孔子曾在这里讲学,诗人想在当年孔子讲学的地方“寻芳”,也即求圣人之道。因而综合来看,这是一首寓理于情的哲理诗。这首诗语言清新,反映了朱熹深厚的文学功底,尤其是后两句,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的春风,内涵丰富,引人深思。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同类推荐
  • 混迹与自白

    混迹与自白

    张中海,1954年出生,山东临朐人,一级作家。曾任民办教师12年,专业创作5年,品牌营销20年。1981年开始受到文坛关注,是中国乡土诗歌重要代表人物。今年1月,诗集《混迹与自白》出版,以诗与文结合的形式,展示了一个人与这个时代数十年的漫长关系。
  • 我的非洲之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的非洲之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两度出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为大家带来的神奇的非洲世界。详细地给我们展示了百年之前的非洲景象,不仅仅是自然风景,还有风土人情,以及人与自然的种种互动。
  • 我的牧羊日记

    我的牧羊日记

    一名逃离都市的瑞典学者,“半路出家”成为牧羊人,记录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心境转变。1021个牧羊的日子,133篇充满感动、哲思与诙谐的日记。牧羊需要全心投入,无法当作兼差来看待。日子一天天过去,艾克瑟·林登开始觉得不是他在养羊,而是羊儿们在守护着他……通过与羊儿的相处以及自己在日常中的观察,艾克瑟·林登在现代城市生活的喧嚣之外找到了内心的和平,同时对世界上的小奇迹进行了敏锐而有趣的沉思,引导读者观察生活、感知自然界自发的一切,同时也教会我们认识关于我们自己和我们在宇宙中的地位。
  • 洎水悠悠(郭宏彬诗文集)

    洎水悠悠(郭宏彬诗文集)

    作者经过大约两年左右的思考整理,从300多首诗歌及文章中挑选组成本书,算是对人到中年的一种总结和回顾。故乡也好,母校也好,巴山蜀水也好,不仅是作者成长和生存的根基,也是创作的土壤。虽不知道这些作品最后的命运,还是借用黛玉之言,不指望它们带我“玉堂金马登高第,只望它高山流水遇知音”。这也是我真实的愿望。
  • 学会信任

    学会信任

    《学会信任》是一本哲理励志散文集,围绕“信任”这一主题,配以79篇生动的历史故事、散文小品、职场案例等,分别从心灵成长、情感维系、事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娓娓讲述在生活和工作中信任他人的重要意义。
热门推荐
  • 校草大人有点怪

    校草大人有点怪

    洛煜楚在被拒绝时想,若是再见到姜雪海时,定让她悔。洛煜楚再次见到她时,心中只剩下一个想法,拥她入怀。姜雪海在被表白时想,小白兔变成了大灰狼,匆忙逃脱。姜雪海再次见到他时,大灰狼变得沉默寡言,瑟瑟发抖。
  • 深宅

    深宅

    一个叫秦钟的年轻人,不明不白地死在陈家老宅的深井里。而阿雄,老宅主人陈掌柜的四姨太,正是秦钟的发小和恋人。阿雄为何不嫁青梅竹马的秦钟,反而成了老掌柜的小妾?这件事成为姥桥镇人深藏心底的谜团。老宅的封闭和私秘,昭示了这是一段陈年旧事:妻妾成群的陈掌柜、深怀怨恨的少东家、风情万种的阿雄、禀性难改的梅娘、外儒雅内叵测的义子王世毅、始终没现身但阴魂不散的秦钟以及一任管家两任知县等,各怀心腹事款款而来,在无数的谎言中上演了爱恨情仇,人的沉沦和各种世相在故事的展开中渐露端倪。
  • 赞美与祝愿(漫漫求知路)

    赞美与祝愿(漫漫求知路)

    送礼是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得体的送礼,恰似无声的使者,给交际活动锦上添花,从而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所以,我们要了解送礼的学问,注意送礼的细节,给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注入新的活力。
  • 末世神灾

    末世神灾

    人类看着末日一步步地走来,却无力阻止,唯一能做的就是强化自己的力量,争取在末世中走得更远……光明渐逝,黑暗崛起!进化狂潮相继来袭,一次比一次更猛烈,各种生命体疯狂生长、繁殖、进化,越简单的生命体进化越快,人类文明的成果迅速被侵蚀、淹没……人类失去了文明优势,还能靠什么来维持“统治者”的地位?是游戏变成了现实?不,是现实变成了游戏!秦小龙玩《末日》游戏通关后,获得智能游戏终端,成为一千零九位救世主候选人之一,要想活下去,就必须杀死所有的竞争对手,噩梦从此开始了……当他击败了所有的竞争者,成为地球上唯一的救世主,才发现,末日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惊天大阴谋,而他自己就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枚棋子……一切才刚刚开始,九级文明世界已向他敞开了第一扇大门!群号:132357719(书荒?莫慌!),希望大家踊跃加群!
  • 双落华璧似成霜

    双落华璧似成霜

    路人甲对陈子枫说:“听说蓝霜交了新男友但不是你。”陈子枫翻了个白眼,说:“听说只是听说,我确实不是我家霜霜的新男友,我是她亲亲老公。”路人甲:。。。。。蓝雪:陈子华这个大猪蹄子,就只知道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陈子华:我只对雪儿大猪蹄子,锅里、碗里都是你。
  • 月光下的灯影

    月光下的灯影

    梁思成的才华不在徐志摩之下。他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先驱,直到今天,他40年前的作品,仍被世界建筑界认为是经典之作。走遍中国山川,又曾到西方游学的梁思成,毕竟有不同的心胸。徐志摩飞机失事后,梁思成特地赶去现场,捡回一块飞机残片,交给自己的妻子。据说林徽音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终其一生。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心灵世界,在那心灵的深处,不见得是婚姻的另一半。
  • 这一生,非你不可

    这一生,非你不可

    初识时,他是校园才子,而她是个再平凡不过的宅女,明明是两条水平线,命运却将他们羁绊在一起。再见时,他万人仰慕的大明星,而她是当红网络作家,这次命运又会怎样谱写他们的故事呢·······
  • 看破红尘

    看破红尘

    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山东曲阜人孔子,时至今日依旧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而且,我们有关部门正努力将孔子推向世界,让世界人民也知晓孔子,也知晓孔孟之道孔子名叫孔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我们儒家学说的奠基人。什么是儒学?
  • 斗灵大陆之神灵之争

    斗灵大陆之神灵之争

    神灵大陆上,妖灵,玄灵,荒灵,仙灵,神灵……九天坠落,仙灵之争一触即发……
  • 第一个原始人

    第一个原始人

    杨燧一睁眼发现自己成了一只连人都不算的猿。他该怎么办?进化吧,至少先成为一个原始人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