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96000000024

第24章 名书名文精典集锦(24)

在这时,张良到军门外找见樊哙。樊哙问:“今日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危急得很!此刻项庄正在拔剑起舞,他的用意总是在沛公啊。”樊哙说:“这太紧迫了,请让我进去,跟沛公同生死。”樊哙立即带剑持盾冲进军门。拿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兵想阻止,不让他进去。樊哙侧举他的盾牌撞击,卫兵倒在地上。樊哙于是就闯了进去,揭开帷幕向西站着,瞪大眼睛看着项王,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要裂开了。项王按住剑柄,跪起身来,问道:“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这是沛公的警卫樊哙。”项王说:“壮士!给他一杯酒。”侍候的人就给樊哙一大杯酒。樊哙拜谢,起来,站着一饮而尽。项王说:“给他一条猪腿。”侍候的人就给樊哙一条没煮熟的猪腿。樊哙把盾牌反放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能再喝吗?”樊哙说:“我连死都不躲避,一杯酒哪还值得推辞!秦王的心象虎狼一样残忍,杀人唯恐杀不完,外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天下的人都背叛了他。楚怀王曾和诸将订约说:‘先攻破秦国,进入咸阳的,就立他为王’。如今沛公先攻破秦国,进入咸阳,一丝一毫的财物都不敢取用,封闭了宫室,回到霸上驻扎,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口,那是防备其它盗贼出入和发生意外的事情啊。象这样劳苦而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害有功的人,这是继续走秦朝灭亡的老路罢了。我私自认为这种做法是不会被大王采取的!”项王无话可答,说:“坐吧。”樊哙就挨着张良身边坐下。

坐了一会儿,沛公起身去厕所,乘机叫樊哙一同出来。沛公出来之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召唤沛公。沛公对樊哙说:“此刻出来,没有告辞,怎么办呢?”樊哙说:“做大事不拘泥细微末节,合大礼不拒绝小的责备。如今人家正象是刀和砧板,我们是待切的鱼肉,还辞别干什么?”于是就离开了。沛公命张良留下辞谢。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沛公说:“我带来白璧一双,打算献给项王;玉斗一对,打算送给亚父。适逢他们发怒,未敢献上。你替我献给他们吧。”张良说:“好的。”当时,项羽的军队驻在鸿门,沛公的军队驻在霸上,相距四十里。沛公就丢下随从车马,单骑脱身,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跟随着他,手持剑盾,徒步行走,从骊山下经过芷阳抄小路走。沛公对张良说:“从这条小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们回到军营时,你再进去辞谢。”

沛公离开之后,抄小路到了军营,张良就进去辞谢说:“沛公不能多喝酒,已经醉了,不能亲自辞行,谨让我奉上白璧一双,恭恭敬敬地献给大王,玉斗一对,恭恭敬敬地送给大将军。”项王问:“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心责备他,独自脱身离开这里,已经回到军营了。”项王就接过白璧,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丢在地上,拔出剑来撞碎了,说:“唉!这小子真不能跟他商量大事!夺取项王天下的,必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沛公回到军营,立即杀了曹无伤。

赏读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最杰出的篇章之一,而节选的《鸿门宴》部分又是《项羽本纪》中最精彩也最令人惊心动魄的一页。文章虽是节选,但有相对的独立性,开头简单地交待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起因,最后有尾声,即沛公诛杀曹无伤。中间第二部分(从“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到“樊哙从良坐”)是整个故事的经过,也是故事高潮迭起的部分,这部分集中写了刘邦谢罪、范增举块、项庄舞剑、樊哙闯帐几件事。人物众多,各具姿态,生动地表现了项、刘双方明争暗斗、剑拔弩张的场面,较真实地反映了秦亡之后群豪蜂起争霸的社会情况。全文人物个性相当鲜明,故事情节紧凑生动,在朴实凝炼中,又兼具飘逸之文采。且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语言、行动、细节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使本文成为一篇优秀的传记散文。

伯夷列传——《史记》

题解

伯夷、叔齐,是春秋时一个小国诸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因为生前他曾有废长立幼的意向,所以孤竹君一死,身为长子的伯夷就逃跑了,主动让位于叔齐。弟弟叔齐却不愿落个“僭兄位”的恶名,也逃跑了。武王伐纣时,这两位老先生曾“叩马而谏”,阻止伐纣,但未为武王采纳。周灭商后,老弟兄俩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靠采野菜充饥度日,最后饿死于首阳山中。宋代理学家们曾把他们推崇为典型,大肆鼓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伦理道德。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这篇著名的论文中,曾点名批判过伯夷、叔齐,但这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讲的。

原文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雎,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译文

读书人阅览的书籍极为广博,还要用“六艺”去核实材料的可靠性。《诗》、《书》虽有缺失,但关于虞舜、夏禹的记载还是可以看到。尧将要退位时,把天下让给舜。舜和禹在即位之前,四岳、九牧都推荐了他们,让他们担任职务,试行执政,掌管职务几十年,功效已经显示出来了,才正式把天下政权交给他们。这表明,天下是最珍贵的宝器,帝王是最高的权位,传天下是如此的慎重。可是有人说尧曾经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引以为耻,逃走隐居去了。到夏朝时,又有卞随、务光这样的人。这些说法是根据什么呢?太史公说:我登上箕山,上面原来有许由的坟墓。孔子论述古代圣人、贤人的事迹,如吴太伯、伯夷之类,是很详细的。我所听到的许由、务光的德义都很高尚,但在孔子编修的书中,却见不到有关他们的简略记载,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旧仇,因而怨恨很少。”“目的在于求仁,而得到的正是仁,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我对伯夷兄弟互相让位和不食周朝粮食而饿死的意志,深表同情,看到他们遗散的诗,似乎还是有怨意,令人感到诧异!他们的传文中说: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叔齐继位,到父亲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决定啊!”于是逃离了孤竹国。叔齐也不肯继位,逃走了。国中的人便立了孤竹君的二儿子为国君。这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能很好地奉养老人,说“何不去投奔他呢”!到了那里,西伯已死。周武王用车子载着西伯的牌位,追封西伯为文王,东进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的马缰绳劝说道:“父亲死了不去埋葬,竟然大动干戈,能说是孝吗?身为臣子却要弑杀君主,能说是仁吗?”武王左右的人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哪!”把他们搀扶起来,让他们走了。武王平定殷纣之乱以后,天下都归附周朝,而伯夷、叔齐认为这是很可耻的,坚持节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采食薇菜为生。等到他们饿得快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词说:“登上那座西山啊,采掘山上的薇菜。用暴虐去代替暴虐啊,还不自知为非。神农、虞舜、夏禹的时代都匆匆过去了,我归向何方呢?哎呀,要死去了啊,命中注定要衰亡了!”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由此看来,是怨恨呢,还是不是怨恨呢?

有人说:“上天对人没有偏私,总是赞助善人的。”象伯夷、叔齐可以说是善人呢,还是不是善人呢?这样仁德纯厚、品行高洁的人竟会饿死!还有,在七十弟子之中,仲尼唯独推举颜渊是最好学的人,但颜回(颜渊字子渊,名回)常常遭受贫困之苦,连糟糠都吃不饱,终于过早地死去了。上天对善人的报施,又怎么样呢?盗跖成天杀害无辜的人,吃人心肝,残暴凶狠,无法无天,聚集党徒几千人,横行天下,竟得以寿终,这又是根据什么样的仁德呢?这是特别彰明显著的事啊。至于到了近代,有的人操行不合规范,触犯法纪,但终身享受安乐,财产富厚,一代一代地享用无穷;有的人选好了地方才下脚,到了时候才说话,走路都不敢走小路,不是公正的事决不奋力去做,但自身却遭受灾难,象这种情况,是数不胜数的。对此,我感到困惑不解。倘使象前面所说的上天赞助善人,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必互相磋商。”这意思也是各从自己的志向啊!所以说:“如果富贵可以求得,即使作个拿着鞭子为人开路的人,我也干;如果不可以求得,那就按照我所喜好的去做。”“到了严冬季节,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如果整个社会都是混浊污秽的,那么高洁之士便会显现出来。这或许是因为俗人对富贵是看得那样的重,而高洁之士对富贵却看得这样的轻吧!

“君子所怕的是死后名声不被人们所称道。”贾子说:“贪吝的人为财而死,好义的人为名献身,夸耀权势的人死于争权,普通的百姓贪求生存。”“同是具有光芒的,便会互相映照;同属一类的,便会彼此应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兴起而世间万物都会随之兴起。”伯夷、叔齐虽有贤德,而得到孔子的赞誉则声名越发显著,颜渊虽然专心好学,也是因为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才能名声显著。居住山林的隐士,或成名于世,或湮没无闻,都在于时运,象这类声名湮灭而不为后世所称道的,实在可悲啊!普通的人要想修养品德,建立声名,不依附于德高望重的人,怎么可能使声名留传到后世呢?

赏读

这篇文章与《史记》中其他“列传”有所不同。“列传”的文字大都是记人叙事的:而《伯夷列传》记叙的文字不多,议论却占了大部分篇幅。所以,视之为“伯夷叔齐论”倒比较切合文章的实际。

为什么一篇”列传”被写成了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在司马迁之前无例可循,在此之后,却不乏其例,唐宋古文名家名作中就可以找到许多这种类型的篇章。

因为年代久远,至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有关伯夷、叔齐事迹的”文辞不少概见”,主要原因就在于伯夷、叔齐的人品虽然极为高尚,但“非附青云之士”,故而很难“施于后世”。司马迁自己有因“李陵之祸”而受腐刑,后忍辱负重,以成《史记》的特殊经历,深切同情伯夷叔齐,因此,即使“文辞不少概见”,也要为他们立传。其良苦用心,我们通过阅读《伯夷列传》可以细作评品。

不过,这篇列传最光辉之点在于司马迁大胆地反对了天命论。文中“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一段用借古喻今的手法把当时那种是非不分、善恶不明的社会现实,抨击得淋漓尽致,这对于2000多年前的一位古人来说,也的确是难能可贵了。

管晏列传——《史记》

题解

管仲和晏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政治家。齐桓公用管仲为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赫赫有名的霸主。晏子在齐,事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晏子当政时的齐国,声威已远远不敌日益强大的楚国。而晏子能“出使不辱君命”,维护国家的尊严。司马迁赞美他“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并深有感慨地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可见司马迁对晏子服膺之至。本文为管晏立传,正体现了司马迁的这一思想。

原文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同类推荐
  • 中外爱情文学故事(上)

    中外爱情文学故事(上)

    《中外爱情文学故事(上)》描写了美好柔情、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内容包括:红宇;法国中尉女人;飘;孔雀东南飞;张铁匠的罗曼史;三笑姻缘;风筝奇缘;秋雪湖之恋;爱的荒漠;月亮女神的爱;八月照相馆;泰坦尼克号;爱情故事;人鬼情未了等。
  • 中国最美传世散文

    中国最美传世散文

    《中国最美传世散文》精选了精美的52篇散文,配以古韵雅致的图片,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这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
  • 云中谁寄锦书来:李清照词传

    云中谁寄锦书来:李清照词传

    李清照,拥有着卓绝才情,惊艳美貌,她锦口绣心,既有着婉约低徊的温柔,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为何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章是如何璀璨鲜妍?在本书中,作者对李清照漱玉词中数十阕优美词章以细腻笔触进行了清新解读,娓娓道来一代才女跌宕起伏的悲欢离合与家国情怀,自词中透视她的人生轨迹与心路历程。
  • 最风流 醉唐诗

    最风流 醉唐诗

    《最风流 醉唐诗》内容简介: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一种幸福。万古江山一壶酒,千年岁月现行诗,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十余位资深教授倾心审读。
  • 带一颗心去田园

    带一颗心去田园

    《带一颗心去田园》为著名女作家赵玫、裘山山、庞天舒三人和最新散文集,分别为《我轻声唱起忧伤》、《一个人的远行》、《带一颗心去田园》。作品具有极高的性和艺术价值。
热门推荐
  • 你是橙子味的糖

    你是橙子味的糖

    ——孟潇,我是谁呀?——橙子味的糖当时的一抹悸动,竟成就了他们的往后余生。
  • 灭龙法师

    灭龙法师

    带着超级计算机来到魔法与龙的世界,然后一路横推!艾伦的暴力法则便是:能用拳头解决的事情就绝不会BB!
  • 洪荒第一圣人

    洪荒第一圣人

    教出了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收了封神第一战将孔宣道人,力助接引道人创建西方教,打败了能以一敌四圣的通天教主。可谁能想到这位儒、释、道三教皆通的洪荒第一人,居然会是一个谨小慎微,极度怕死的猥琐男。准提的人生格言:怕死不等于懦弱,心黑手辣的不一定就是坏人。
  • 征天屠魔

    征天屠魔

    末法时代结束,少年在天地复苏后崛起征战天下,成就至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祸水昭仪

    祸水昭仪

    三年前的邂逅,让她从此失了心;三年后的今天,她已是身份高贵的昭仪了,可为什么偏偏在她绝望时,又让她遇见他?然而,身不由己的她,这一次,能否留住他那颗飘浮不定的心……
  • 叶归顾里

    叶归顾里

    有朋友问过叶云云,如果有机会重返到童年时期,会怎么样?叶云云歪着头认真想了下,还是不要了,不过是照着原来的轨道再来一次,也挺累人的如果是带着记忆回去呢?带着记忆啊,那便努力避开记忆里那些不好的事情,让家人过得更好。朋友讶异,不是应该金手指大开,轰轰烈烈地闹一场吗?叶云云笑,好好学一个技能,佛系地重来一次更适合我。这是一个为生活奔波的普通女孩重生回到少年时期,佛系地求学着,工作着,生活着。只是,这个突然出现的偏执少年有点打乱了她的计划。顾纪然看着眼前的女孩,只有一个想法,带回去,藏起来。叶云云看着眼前的男人,只有一个想法,有点帅,想睡。
  • 诸角之上

    诸角之上

    羽化而登仙可与天同寿,凌羽而登仙可凌驾于天。
  • 欠你一个挽留

    欠你一个挽留

    如果见到你的前任,你会做什么。转身默默离开,还是……可张磊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 穿越财富人生

    穿越财富人生

    重生78年香港创造财富帝国,打造豪门家族。同样的香江,不一样的故事。qq群772199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