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96000000042

第42章 名人名文精典集锦(6)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

译文

永州山野出产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身子上有着白色的花纹,它一接触草木,草木都要死掉,而它咬人,没有什么人可以抵挡住它的。然而把它抓到后将它的肉晾干制成药饵,可用来治愈麻疯病、手脚蜷曲不能伸展以及颈肿、恶疮等疾病,可用来消除腐烂的肌肉,杀死使人生病的三尸虫。起初,御医奉皇帝的命令收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捕捉这种蛇的人,用蛇来抵他应该缴纳的租税。永州的老百姓都争着去做这件事。

有个姓蒋的,独自享有捕蛇免税的好处已经有三代人了。我问他的情况,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上,我的父亲死在捕蛇这件事上,如今我继续捕蛇干了十二年,差点死掉也有好几次。”他说话时的样子好象十分悲痛。我替他伤心,并且说道:“你痛恨捕蛇这种事吗?我想告诉有关的官员,更换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姓蒋的人更加悲痛,眼泪汪汪地说:“您打算可怜我让我活下去吗?那么我现在这个差事所带来的不幸,还远不如恢复我的赋税所带来的不幸那么严重。假使我不做这个差事,那早就困苦不堪了。自从我们蒋家三代住在这个乡里,到现在六十年了,而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拿出他们田地里的全部出产,交出他们家的全部收入,哭着喊着辗转迁移,又饥又渴跌倒在地,人们遭受风吹雨打,冒着酷寒炎热,呼吸毒气,常常是死的人横七竖八地相互压着。从前和我祖父住在一起的,现在十户中剩下的不到一户了;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现在十户中剩下的不到两三户了;和我在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中,现在十户中剩下的不到四五户了,不是死了就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只有我却因为捕蛇还住在这里。凶悍的差役来到我们乡里,到处奔突骚扰,横冲直闯,吓得人们大喊大叫,即使是鸡狗也得不到安宁。这时我很担心地爬了起来,看看那个瓦罐,我见蛇还在里面,便很放心地又躺下去。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把它献上去。回来便很香甜地吃那田地上出产的东西,这样来度过我的天年。大概一年中冒着生命危险的时候不过两次。其他时间就快快活活地过安乐日子,哪里象我那些乡邻们天天有这样的危险呢!现在我即使死在捕蛇这件事上,和死去的乡邻们相比,那我已经死在后面了,又怎么敢痛恨这件差事呢?”

我听了他的话越发感到伤心。孔子说:“暴虐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我曾经对这种说法有过怀疑。现在从姓蒋的话来看,还是可信的。唉呀!谁知道搜刮赋税带来的毒害,比这种毒蛇还厉害呢!所以我为此写了这篇文章,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官吏拿去看看。

赏读

本文借一个捕蛇者的诉说,深刻而形象地揭露了横征暴敛的罪恶,描写了在当时统治阶级层层剥削压迫下人民痛苦不堪的生活。也反映了作者轻徭薄赋,救民于水火的思想。

由于作者在当地深入体察民间疾苦,使文章的选材和立意真实而深刻,借捕蛇者如泣如诉的讲述,通过活生生的事实,无情地控诉了贪官污吏的暴行。抨击了盘剥民脂民膏的苛酷统治和罪恶制度。

文章的结构谨严而精炼。全文分为三层:第一层简要交代捕蛇者的缘由,有意突出蛇之剧毒和乡民反而争相捕蛇为生的矛盾,暗示出蛇毒远不如赋税为害乡民之甚。第二层是全文的重心部分,记叙捕蛇者的诉说。先言捕蛇的危险,作为陪衬,后比较捕蛇和受官府搜刮两种命运的利害,以活生生的现实,揭露苛政是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根源。第三层承接捕蛇者诉说的现象,展开议论,以愤疾的笔墨,点出“苛政猛于虎”的结论。

表现手法上,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和反衬手法。例如,先强调蛇的剧毒,以反衬横征暴敛毒害百姓之甚;用蒋氏祖辈、父辈都被被蛇夺去生命,蒋氏自己也险些因此丧生,对比乡里邻居三代经历的遭遇,表现苛政带给百姓的悲惨命运;用悍吏的残暴,乡民的惊骇,对比蒋氏的安然而卧,说明苛政比毒蛇还毒。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和反衬,当时社会的残暴统治,被淋漓尽致地揭露出来了。

本文风格朴素而深沉,描写形象而含蓄。如写捕蛇者述说六十年来乡邻被苛政悍吏逼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死者相藉的惨象以后,表现他本人因捕蛇者而幸存,相比之下已心满意足,表面是为自己能捕蛇为生而庆幸,以晚死为满足,而平淡的述说中,却蕴藏着极为沉痛凄惨的感情。行文多用排偶及短句,节促音凄,如闻泣诉。清孙琮评曰:“一片悯时深思、忧民至意,拂拂从纸上浮出。”(《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

童区寄传——柳宗元

题解

本篇传记作于柳州。史书记载,中唐时期,人口买卖是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特别在福建、岭南、黔中等地,地方官纵容人口贩子,掠取幼儿送往朝廷、卖给官僚权贵,达到邀赏固宠的目的。本文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根据真人真事写成的。

原文

柳先生曰: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货视之。自毁齿已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不足,则盗取他室,束缚钳梏之。至有须鬣者,力不胜,皆屈为僮。当道相贼杀以为俗。幸得壮大,则缚取么弱者。汉官因以为己利,苟得僮,恣所为,不问。以是越中户口滋耗。少得自脱,惟童区寄以十一岁胜,斯亦奇矣。桂部从事杜周士为余言之。

童寄者,柳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墟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墟皆惊。童曰:“我区氏儿童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墟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译文

柳先生说:越地的人缺少恩爱之情,对所生的儿女总是把他们当财物看待。孩子到了七八岁以后,做父亲、做兄长的就把他们卖出去,为的是贪图卖掉孩子所得的钱财。自家孩子还未到换牙的年龄,便偷取别人家的孩子,把那孩子用铁箍套住颈子,用绳子捆住。以至有些长有胡须的成年人,因为力气敌不过人,也被迫做了奴仆。在大路上相互残杀已成了风气。一些孩子侥幸在家中长大了,他又去劫取那些弱小的孩子。汉人官吏借这种机会为自己谋利,只要能得到僮仆,就放任他们胡作非为,从不过问。因此越地户口更加减少了。很少有人能逃脱这种遭遇,只有十一岁的儿童区寄却战胜了劫持他的人,这也是件稀奇事。这件事是在桂管经略观察使衙门任职的杜周士告诉我的。

童子区寄,是柳州一个打柴、放牛的孩子。一天。他正在放牛和打柴,两个强盗绑架了他,把他的双手放到背后捆起来,还用布蒙住他的口,要把他弄到四十里外的一个集市上去卖掉。区寄假装哭着,做出小孩子通常那种恐惧发抖的样子。于是强盗不把他放在眼里,两人相对饮酒,喝得大醉。其中一个到集市上去找买主,一个躺着,把刀插在路上。区寄暗中观察等待,见他睡着了,就把绑手的绳子对着刀口,使劲一下一上地摩擦,结果把绳子弄断了,于是拿过刀杀了那个强盗。他还未逃出好远,那个到集市上找买主的强盗回来了,他抓住孩子后大吃一惊。强盗要杀死区寄,区寄急忙说:“我做两个主人的僮仆,那里比得上只做一个主人的僮仆呢?他对我不好,主人你真能保全我并对我好的话,你怎么使唤我都行。”那从集市回来的强盗盘算了很久,心想:“与其把这个小奴杀掉,还不如把他卖掉;与其把他卖掉两人分钱,还不如我一个人独得。幸好这小奴才杀死了他,太好了。”于是他藏好了那个强盗的尸体,带着区寄到了店主人家中。到店中后,他把孩子捆得更紧。半夜时候,区寄自己转动身子,把捆手的绳子凑近炉火烧断,即使烧伤了手也不怕,绳子断后,他又拿过刀杀了那个强盗。然后,他就大声呼喊,把整个集市上的人都惊动了。孩子说:“我是区家的儿子,不应该去作僮仆,两个强盗抓住了我,幸好我把他们都杀死了,我希望把这件事报告官府。”

管理集市的官吏将这事报告给州里,州里将这事报告上级。上级长官召见区寄,觉得他不过是个老实的小孩子。刺史颜证认为这孩子了不起,要把他留下来作个小吏,但区寄不愿意。于是刺史送了些衣裳给他,派个小官吏送他回家乡去。乡里那些搞抢劫、绑架活动的人,都不敢正面看他,没有谁敢从他门前经过。都说:“这孩子比当年秦武阳还小两岁,却杀死了两个厉害角色,哪能触犯他呢!”

赏读

文章以议论入笔,首段就指出越中劫持幼儿成风是与汉官从中渔利、纵容不问分不开的,然后写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和两个人口贩子作斗争的故事,热烈歌颂区寄这个勇敢机智、敢于反抗、终于战胜强贼的少年英雄。

文中区寄是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作者通过矛盾斗争来写他的性格特征,用了许多细节描写。当区寄被绑架后,他就装出恐惧的样子来麻痹对方。当只有一个强盗且醉卧在地时,他便伺机等待,很巧妙地割断绳子,杀死一个强盗。这第一回合的胜利就显出他智慧勇气不同一般,是所谓“奇”。第二个强盗回来了,捉住了他,并要杀死他,情况十分危急。区寄这时急忙说出一番话,利用强盗贪图财利的心理,来稳住对方。到客店后,半夜里他又强忍疼痛,用火烧断捆手的绳子,随即杀了第二个强盗。这也是“奇”了。几个重要的细节就把一个小孩难得具备的勇敢机智、大胆沉着的特点写出来了。最后写刺史要留区寄为吏,他却不肯。这一笔并非闲文。既照应篇首议论,说明劫卖儿童的恶俗并未引起官家的重视。同时也写出了区寄这个小英雄内心深处的东西,使人觉得他不仅有智有勇,而且朴实可爱。使人物性格更为完整。此外,文中也勾勒出两个利欲熏心、而又愚昧透顶的暴徒的形象,他们的性格特征也对区寄的“奇童”形象起了衬托作用。

总之全文虽短,而情节曲折,险象环生,人物个性与心理活动都呼之欲出;而作者的爱憎感情也随着出神入化的人物描写溢于言表。文章虽系传记,却显然受到当时流行的传奇小说的影响,其人物刻画、细节描写、情节安排,无不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这是柳宗元对传记文学的一大发展。

阿房宫赋——杜牧

题解

这篇赋是杜牧针对晚唐帝王大修宫室,骄奢淫逸的现实,假借抨击秦始皇在阿房宫极尽奢侈,最终导致灭亡的故事而讽喻当朝的一篇力作。阿房宫,秦宫殿名,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兴土地,于公元前212年,发戍卒70余万人在渭水南面营造阿房宫,宫未成,而秦国亡。项羽攻入咸阳,放火焚毁。

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东西。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

六国君王统治结束,天下便得到了统一。蜀地山林被砍得精光,阿房宫就出现了。它覆盖地面三百多里,遮蔽了天空中的太阳。从骊山北麓修起,向西拐弯,一直通到咸阳。渭川、樊川的水缓缓流动,流进了宫墙里面。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高阁。长长的走廊象绸带一样回环曲折,屋檐翘耸象鸟嘴伸向高空啄食。各个建筑物都顺着地势修建,走廊和宫室的中心相连,檐牙相对如同螭龙的角相互争斗。弯弯曲曲,盘旋环绕,好似蜂房,又如水的漩涡一般,高高耸立,不知道有几千座、几万座!长桥横躺在碧波上面,天上无云,怎么出现了龙?楼阁之间的过道横在空中,不是雨后天晴,怎么出现了彩虹?高高低低,迷迷茫茫,叫人分不清南北西东。歌台上响起温柔的歌声,使人感到象春光那样和煦。跳舞的殿堂上舞袖挥动,使人感到寒冷,就象处于凄凉的风雨中。在一天之内,在同一座宫中,可是气候却不一样!

六国的王妃、宫娥、王子皇孙,离开了自己的楼阁,走出了宫殿,坐着车子来到秦国。白天唱歌,夜晚奏乐,成了秦始皇的宫人。明星闪闪发亮,那是宫女们在打开梳妆用的镜子;绿云纷乱,那是宫女们早晨在梳发髻;渭河里涨起一层油腻,那是宫女们泼出的带有脂粉的洗脸水;烟雾横斜,那是在焚烧椒兰;忽然响起惊人的雷声,那是宫车从门前经过;听那车行的辘辘声越去越远,不知道车子到哪里去了。每个宫女的肌肤、容貌都非常娇艳、美丽,她们久久地站立,朝远处望着,希望得到皇帝的宠爱。其中有三十六年从来未见过的秦始皇的。

燕国、赵国收藏的宝物,韩国、魏国经营的珍品,齐国、楚国的精华,都是经过多少代多少年,从这些国家的人民的手中强取掠夺过来,堆得象山一样。一旦六国保不住它们,这些宝物便运进了阿房宫。在这里,宝鼎当做铁锅,美玉当做石头;黄金当做土块,珍珠当做沙砾。丢得到处都是,秦人见了,也不怎么可惜。

同类推荐
  • 湮没的辉煌

    湮没的辉煌

    《湮没的辉煌》是著名散文家夏坚勇的散文代表作,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在市场畅销多年。收录了文化散文作品《寂寞的小石湾》《驿站》《湮没的宫城》《东林悲风》《小城故事》等经典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作者以犀利的笔锋,畅快的措辞,深刻的思想,将历史与政治、文化与情感加以整合,在地理空间的层峦叠嶂中穿梭,俯瞰历史的烟云风尘,博古论今,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化大散文作品。
  • 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

    老舍作为一个杰出的风俗(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世态画家,其散文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趣。他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除了让人捧腹发笑之外,也让人从他诙谐幽默的文字中品味出生活的现实与严峻。
  • 草从对岸来

    草从对岸来

    《草从对岸来》,作者吴安臣,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中国当代散文集。
  • 闲来拾得满袖香

    闲来拾得满袖香

    这本书以亲情、师生情为主,父母和老师是成长中女孩们的阳光,他们给迷茫的孩子们引路,给阴天的迷茫者带来阳光。但孩子与父母的“战争”似乎永远都不会停歇,代沟、渴求、理解、期望值等等都可以成为矛盾点。我欠你幸福,必由我弥补,我相信唯有情深方可永恒。如果我有足够的时间去苍老,我就有足够的时间学会珍惜。
  • 做个自在人

    做个自在人

    本书第一部分叫故土集,是李子胜在家乡百里滩行走的所见所闻,具有渔盐文化价值;第二部分园丁集,是李子胜作为教师作为人父的一点思考心得,对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有积极意义。李子胜对自己的孩子的教育可谓十分成功,他的儿子2007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将远赴伦敦大学继续深造。第三部分行路集,是记录李子胜作为一个教师作家的人生经历的碎片式的感悟。第四部分是李子胜与文学活动有关的一些文章,记录了李子胜文学创作的历程。这本书可读性很强,特别是作家作为教师身份的教育孩子的心得感悟的系列文章,具有向广大家长的推广价值。
热门推荐
  • 幸福从心开始

    幸福从心开始

    幸福是什么?幸福似乎就:在我们身边,简单得触手可得,平凡得招之即来,然而,不时扪心自问。有多少人承认自己领悟了幸福的真谛,获得了真正的幸福?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曾说,世人不分男女,都以追求幸福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托尔斯泰也说过,人生就是追求幸福。我们不仅为拥有幸福而追求幸福,我们追求的其他目标——健康、美貌、金钱、权力,无非也是因为我们以为拥有这些就能得到幸福。
  • 等一下,我诡老公呢

    等一下,我诡老公呢

    今天发工资,老板多给了我一千块钱,抬起头发现他正在冲我诡异的笑……
  • 风云人物

    风云人物

    一副神奇的吸血面具,用血液铸就永生!笑看风云人物,当属今朝之最,谁敢横刀立马,唯吾独尊!单纯无忧的柳家庄少爷柳飞羽,被烂酒鬼从死人堆里捡到从小薄情寡义的步惊云!两人的相逢,是一世人两兄弟的男儿情?还是苍狼对上飞鹰的注定天生敌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火影召唤系统

    重生之火影召唤系统

    意外穿梭到幻影大陆,携带召唤火影系统,且看赵日天在异界闯下传奇
  • 从猎杀哥布林开始

    从猎杀哥布林开始

    因为能力者的战斗,苏伦在爆炸中丧生,却意外来到了轮回空间。从哥布林杀手开始,苏伦在一个个世界中穿梭战斗,剑风传奇,全职猎人,海贼王,斩赤红之瞳,犬夜叉,大剑,我的英雄学院……直到有一日,他探寻到了轮回空间的秘密……
  • 反世界之紫花香

    反世界之紫花香

    当年她误入反世界,幸得佳人相伴,朝夕相处十几年,发现自己身份不凡,好不容易将世界合并,却已经犯下滔天大罪,只能引火自焚,魂飞魄散。二十年后花开时,重逢时。她又出现在他的面前,如梦一场,终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 封仙傳

    封仙傳

    树欲静而风不止,三界欲安为我乱。群雄逐鹿共争霸,神魔战场乱英雄。九天神雷为我用,烽火连天战群雄,神兵千变谁争锋,冰封山里一念中。
  • 白手的崛起

    白手的崛起

    一个来自绿色星球名叫地球,本身是特种兵的他却受到致命打击重生在阿拉德大陆,一个充满传奇的世界鬼剑士之路从他开始,从未开启的路!究竟能走上巅峰?还是平平无奇?冷兵器,器械,魔法并存的时代。破碎时空?神界?异界魔物攻城,不成正比的实力?实力为尊的世界看龙白手如何震颤阿拉德大陆!九使徒复活,破封,再现千年“龙之战争“暴龙王巴卡尔的愤怒。看其鬼剑士逆龙而上。
  • 恶魔校草壁咚100次

    恶魔校草壁咚100次

    一个玩世不恭的豪门少爷看上了一个普通的小丫头,在校园门口把她给壁咚了,走前说了一句话:“你被本少爷看上了,小心一点哦。”可是他们的生活却并没有那么顺利中间还跑出了好几个爱慕者,他们最后能走在一起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