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05200000016

第16章 周目标教学:让自主学习有章可循

李升勇:教学目标大了,教材范围宽了,课堂的功能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结构也就有些不适应,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又一个新问题。经过反复探索,我们现在的课堂结构已经在时空上超越了传统课堂,不再有四十分钟和教室的概念,把学生生活的全过程都纳入到课堂教学的视野之中,设立了“周目标导航——前置性学习——小组合作互动——课堂交流展示”四大板块。课堂形式由过去的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变课堂教学的一维空间为多维空间,即家庭教育空间、学校教育空间、社会教育空间、自然教育空间、学生心灵空间等。

陶继新:将学生生活全过程纳入到课堂教学的视野之中,课堂学习的内容就不再是固化的文本材料,还有了鲜活的生活之水的汩汩流淌。同时,学生从生活中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从而感受生活这本大书特别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再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拥有了更大的学习空间,更有了自主探索的自由空间,以及与同伴同学的合作成果。

体能训练——攀爬天梯李升勇:所谓周目标导航,就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将学期教学的主体内容科学地分解到周,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这样既能使师生的教学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又能形成一定的知识链,从而在师生中构建一种完整的教学体系。周目标就是变线为面,一个周目标就是一个小方块,最后一块块相加,就拼接成课程标准的全面要求。周目标是师本课程和生本课程的具体体现,它是国家课程标准软化、细化和活化的结果。现在与过去不同的是,在实施周目标之前,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有了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这样就避免了教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

陶继新:周目标教学之目标不单是教师心有目标,更关键的是学生心中有了目标。一般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大都是教师设定教学目标,而且多是秘而不宣,独自享用。你们的周目标是师生都清清楚楚,而且都寻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没有目标,就会无的放矢;无有路径,就会多走弯路。相对于只是盯着单篇课文的教学而言,周目标导航已经是从树木走向了树林;而相对于课程标准与教材体系而言,周目标又成了这森林中的一片树林。从森林和树林中走出的师生,就有了一个全局意识,有了一个大的眼光,学习起单篇课文,就会从容轻松得多了。

李升勇:为识字阅读提速。小学阶段要求认识2500个汉字,我们计划用五个学期完成,然后把这2500个字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学期,然后再分解到每一周。我们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1600个成语,于是就把它们分解到十个学期中完成。其他校本课程皆是如此。周目标是师本课程和生本课程的操作性内容,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纲领性文件。它为分层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汉字广场学生自主识字陶继新:如果说周目标可以使学生对每周学习内容做到了心中有数的话,那么,在周目标的设定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创造精神就更为可嘉。比如2500字的识字,不是六年完成,而是两年半完成。这样,学生可以提前进入到更为优质的阅读之中,进入到更好的写作状态之中。这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更符合学生人文求知的生命需求。如果像一般要求的三年只是进行段的训练的话,推迟的不只是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进程,还有其整个思维发展的进程,甚至是其人格形成的进程。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语文界开展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集中识字,提前作文”的教改实验,这些语文教改实验的效果非常显著。这些实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尽快地让孩子识字,进入阅读的阶段,提高语文教学水平。2001年,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就开始了“八岁能读会写”实验。为此,我曾专门采访了南山实验学校李先启校长。经过研究,他发现,如果只认识2000个汉字,阅读一篇汉语文章,即使其中有几个字不认识,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大概可以蒙出这个字的意思和读音。很多字虽然不认识,基本上了解含义,不妨碍阅读,这就是汉字特有的优势。研究汉字特有的优势,利用汉字的优势,来教儿童识字阅读,可以让教学变得非常简单而轻松。在“八岁能读会写”的实验中,他们并没有增加语文课时数,每周一年级八节课,每节课都可以让孩子轻松地掌握30个左右的生字。究其原因,是汉字特有的优势带来的。可见,你们的学生三年级在阅读上已经没有了太大的障碍,所以,提前阅读甚至是比较高层次的阅读就可以从三年级下半学期或者四年级开始了。

李升勇:是的。例如,四年级第一周周目标的内容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古诗词:1.《独坐敬亭山》

2.《望洞庭》

美文欣赏:1.《桂林山水》

2.《记金华的双龙洞》

3.《七月的天山》

4.《天山下的向日葵》

古文:《爱莲说》

名言警句:

1.勤奋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成语:波澜壮阔水平如镜红叶似火连绵不断

重重叠叠斑斑点点闷闷不乐迷惑不解

文学:《水浒传》

观察:春天的痕迹

气温变化,人们着装变化,树木花草变化,河流的变化。

规划:规划人生(心灵日记)

制定学期成长目标,明确奋斗方向,从自己身边寻找榜样对个人生活、学习进行规划。

礼仪:校园场所礼仪

名画:《收割者的报酬》

陶继新:从四年级第一周的这个周目标看,你们的教学内容不但范围宽了,而且也体现了“取法乎上”的原则。所选文章,皆为美文,学生从中感受到的,有思想的要义,有审美的熏陶,也有人生的启迪。学习这样的作品,比起一般性的文章来,有以一当十的作用。而且其中有成语,有生活,也有规划,真正体现了您的大课程观。学生的生命成长应当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单一的线条式的发展。而您的周目标设计,不但能够让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使他们优质而又快速的发展。

李升勇:我们的周目标导航式教学,实现了“三个拓展,三个解放,三个提高”。

三个拓展是拓展了时间,拓展了空间,拓展了学生学习的途径。课堂教学不再受制于教科书,局限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相对充分的时间。在明确了学习内容和要求以后,什么时间学、怎样学、学多少,都由学生自主安排,完全没有了教科书和课堂的限制。

体能训练——转呼啦圈陶继新:由“学生自主安排”还不只是这个“三个拓展”,还有其心灵空间的拓展。而心灵放飞之后的孩子,其学习之时就有了情感的愉悦,情感高效自然会生成学习的高效。同时,在一次又一次地自主学习过程中,他们逐渐由嗷嗷待哺的雏儿,自我成长为自我觅食的鸟儿。当一个孩子有了自我学习的能力之后,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是变成了探索未知和心情愉悦的文化之旅了。

李升勇:所谓三个解放,首先是解放了学生,使分层教学成为可能。在传统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要想在超大班额的情况下,实现分层教学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周目标教学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些基础较差,性格较慢的学生,可以“笨鸟先飞晚入林”,课外多花一点时间来学习,以便在交流展示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在教师、同学面前展现自己的精彩,赢得信任与尊重,树立学习自信心。基础好一点的同学,课内外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根据个人情况向课外阅读和社会实践方面拓展延伸。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等教学思想,没有人不赞同,但是,却很少有人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上。“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的悲剧仍然不断上演。有的教师把问题的原因简单的归结为班额过大,其实还是思想观念问题。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存在问题并不可怕,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无论什么时候问题都会有的,可怕的是不敢正视问题,总想回避矛盾。我们周目标的设立,就是针对班额过大,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实现因材施教这一问题而产生的。

陶继新:孔子就主张“因材施教”,而且在“因材施教”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直到今天,它仍然具有巨大的生命力。真正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师,几乎都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不过,我还在想,不但要“因材施教”,还要“因材施学”。即根据各个同学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不同,让其“因材施学”,从而达到不教自学、不教乐学的目的。而真正抵达这样一个境界,即使是大的班额,学生照样可以快乐而又高效地学习。你们学校的班额就特别大,可是,并没有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甚至因其大,学生反而有了异彩纷呈的表现。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全面发展”与“均衡教育”,这没有什么错;可是,如果由此而否定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一味地“全面”与“均衡”,非但会扼杀了优秀学生的探求精神,而且也会对学困生的学习无形中设置障碍。所以,需要从“分层教学”再发展到“分层学习”。唯其如此,才能激发更多学生学习的生命动力,才能达到人人都能发展的目标。

李升勇:“因材施学”、“分层学习”,说得太好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育回归儿童”,一切从学生的生命需求出发,以学定教,以需定学,让学生的主体性落到实处。

其次是解放了教师,让教学相长成为现实。传统课堂教学教师占主导地位,从备课到上课,从批改到辅导,都是教师一个人的事。课堂上教师分析讲解,面面俱到,尽管如此,总是还有部分学生达不到教学要求。越是这样,教师就越不敢放松,就要在备课、管理、批改、辅导上花更多的功夫。一天下来,从早忙到晚,搞得自己疲惫不堪,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个人的学习发展问题。

用周目标进行教学,使得所有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中不再需要老师一口一口地喂养,教师真正从繁杂的具体讲解中解放出来。一方面可以居高临下地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导,另一方面加强过程中的激励评价。更重要的是教师有了自我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可以拿出一定精力关注课堂以外的事物,从而拓宽自己的视角,提高视界,丰富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真正实现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

陶继新: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教师工作之苦之累可想而知,所以就有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赞扬教师的诗句。可是,我觉得,这其中又有着太多的悲壮意味。其实,教师不但要用蜡烛照亮别人,同时也要照亮自己。为此,就要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中解放出来,不断地充实自己,实现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生命飞跃,并从这种飞跃中,感受生命的快乐。可是,传统的教学,由于教师占有“主导”地位,也就有了自己无所不为的疲劳之战。他们不相信学生可以自己学会,认为唯有教师之教,才能使他们学会。这样,教师除了教学与批改作业等工作之外,几乎没有了任何闲暇时间,所以,就有了万籁俱寂、教师办公室里灯光犹在的“感人”场景。但是,事实却并没有让教师满意,学生,特别是那些学困生,依然是一脸的迷茫,依然没有成绩飞跃的积极回应。学生由于一味地“食”来张口,长此以往,就失去了“觅食”的能力,更遑论主动积极地探索了。另外,尽管教师非常敬业,在备课时花费了很长时间,但有的时候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教师只关注教材文本与教参文本,没有超越教材与教参的属于自己精神文化的东西。也就是说,在教学的时候,只能重复他人的故事,重复他人的言说,我称之曰鹦鹉学舌,邯郸学步。是不是别人的经验都可以移植呢?虽然可以学习,但教学的本质不是“拿来主义”。因为不管有多好的现成教案,不管有多高水平的名师,你不可能真正地克隆它。教学实际是一个人内在文化素养的外化,如果腹中空空,教学就永远进入不到游刃有余的地步。而一个文化积淀很厚的老师,他也会看教材和教参,但他更关注课外更大范围的文化。于是,就有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文化领地。这样,在教学当中,就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与思想,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进入到“教学如有神”的境界。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师,还会进入到审美的教学境界之中,感到教学不但不是一种负担,还是一种快乐,一种不断充实自身,不断前行的载体。

李升勇:在解放教师这方面,祁军教师感受特别深。她认为过去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对教材的分析上,现在告诉学生怎样学以后,学生按周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放手了,所以教师自己有了学习充电的条件。她在执教《秋天的怀念》一课时,提前阅读了史铁生的很多作品,对史铁生的精神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表现的驾轻就熟。在教授《花是给别人看的》一文时,她又对季羡林产生了兴趣,阅读了大量相关资料。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陶继新:我听祁军老师执教的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是感触很深的。因为这篇课文昭示出来的是一种亘古不变的伟大的母爱,而且这也是这篇课文的内在线索。从作品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史铁生这位作家生命的裂变。从他开始不愿意向外面走,不愿意看外面的花,到后来看到那些花感觉到绚丽多姿。这是花变了吗?不是。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史铁生在写景,其实都是在情。最后花在他眼里的绚丽,其实正点示了他凤凰涅槃似的生命飞跃之后的新生状态。他变了,虽然母亲永远地走了;但是,他却从最值得他爱的人的逝世中,了悟了人生的意义。祁军老师在教学之中,让学生入乎其内,感受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波动,很有美感。而很多教师上这类课的时候,将美感给过滤掉了。而文学作品一旦离开了美感体验,就剥离了其最为本质的东西。

那么,祁军为什么能够如此驾轻就熟地进入到审美的教学状态之中呢?我觉得,是“功夫在诗外”才让她有了如此的精彩。因为她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了大量的阅读,特别是高层次的阅读。所以,她的教学,就有了属于她自己的话语方式,以及她的独特的审美体验。而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读书时间,正是您解放教师之后,又使他们有了一个文化的归宿所致。

李升勇:周目标教学不但解放了师生,也解放了课堂本身。周目标教学彻底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性质,把过去知识的课堂、传授的课堂、控制的课堂、应试的课堂,变为生命智慧的课堂、生活多元的课堂、主动发展的课堂、展示交流的课堂、快乐体验的课堂、立体生成的课堂。

陶继新:课堂变化的重要标志是有了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不应是教师单方灌输知识的僵化与单一的流程,而是生命活水汩汩流淌的生命碰撞的场所。因为这其中有生命体在活动,既有学生,也有教师,而且还有文本,因为文本也有作者思想与感情的跃动,它绝非死掉的文化,而是有着永远的生命张力。所以,要激活这三个方面的生命,才能使生命火花四射,才能拥有流动不居的活水。唯其如此,才是真正解放了课堂。

李升勇:“三个提高”分别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每一个教师都渴望这样做,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过程,一切都由教师掌控着,学什么、怎样学、学多少、什么时间学,学生根本无法做主,学生自主学习缺少了必要的基础和平台,所以,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无法落实。

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掌握方法的过程,但是,教学实践中如何具体落实却是一个难点,因为,在有限的40分钟和固定的教室空间内,放大、放慢教学过程是不可能的事情。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重点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内化,好的方法必须内化为习惯和品质才能发挥作用。方法的掌握和内化需要反复的训练和实践,这一点也很难在课堂上完成。

周目标教学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学习目标明确,并且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界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环境、条件,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方法和进度,同一个问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来解决,也可以上网搜集相关信息,还可以向身边的人当面请教。由于学习成果还要回到小组内过关检测,拿到班上交流展示,他需要认真准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必在其中。课堂和小组内的交流展示,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反过来激发学习下一个周目标的兴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学习链。

展示组课堂展示陶继新: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当然就要给予其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可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却因教师的一统天下使学生没有了这种时间与空间。更为重要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并不相信学生具备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虽然敬业却不放心。因此,学生永远在教师的“喂养”下没有羽翼丰满之日。

给予学生时间与空间,是不是就一定可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了呢?回答是未必。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载体,没有一个逐渐的内化过程,学生各行其是,自主学习的目标往往难以达到。周目标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在这个目标指引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为抵达这样一个目标而努力,最终是殊途同归,各得其所。但是,仅给他们这样一个目标还是不够的,它还需要一个持续不断的动力支撑。那就是小组与课堂展示。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地展示自我取得的“研究”成果,并获取其他同学的认可与欣赏,从而产生一种特别的审美快感。几乎天天得到肯定与欣赏的学生,就有了更大的学习动力,从而进入到乐此不疲的学习境界。这甚至是超越习惯之上的一种境界,因为愉悦而又高效,学习而又快乐。

李升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先解决面向全体的问题。传统教学要做到面向全体很难办到,一节课内不可能让70多人都得到检测和反馈。教师对教学目标预设的再细致,也无法保证全体学生达标,滥竽充数者在所难免。周目标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自主学习要在家长监督下完成,回到学校先在小组内对子互查,小组长负责检查过关,小组全部过关后,再到班内交流展示。这样一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得到有效监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都得到了家长、同学、老师的关注,同时,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展示交流的机会。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师生的重复性劳动也就相应减少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也就相应提高。

组内一对一过关检测陶继新:传统教学不但不能让全班70多个学生都得到“检测和反馈”,更重要的是不能让这些学生都动起来。如果一节课只有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几个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其他学生都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甚至是陪衬状态;那么,就会在无意中挫伤了这个更大群体学习的积极性。长期下去,这群学生就会厌倦上课,甚至对老师和所谓的优秀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而这种情绪一旦蔓延开来,就会形成一种巨大的负能量,危及自身也影响到其他学生。

在你们课堂上,我感到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所有学生都处于精神亢奋状态之中,学生起来发言特别主动积极,有着很强的表现欲,而且这种表现欲望得到了基本的满足。这样长期下去,就会激发起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群体学习的积极性还会形成一种氛围,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会为这个氛围所感染,即使一时进入不到这种状态之中,也会很快被席卷进去,变成这个活跃团队的一个活跃分子。于是,学习高效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

李升勇:周目标导航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让“授之以渔”成为现实。一方面,在学生按周目标的内容进行前置性学习以前,教师要提出相应的规范和要求,为学生提供具体详尽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机会,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手把手的教授。

以阅读课为例,每学期40篇文章,开学以后的前两周由教师精讲4篇,为小组的自主阅读提供学习范例。全班4~5人为一小组,分别认领2~3篇文章,从第三周开始按一定顺序依次展示。

教师提前对各展示小组进行具体指导,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利用早到校、课间或者放学路上面对面交流,也可以通过短信、电话、网络进行互动。这种教学方式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它为“授之以渔”、“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学生主体”等教育教学观念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平台。

陶继新:展示是先师后生,依次而行。教师展示,不但展示内容,而且授之方法。此后学生再行展示的时候,就有法可学,有规可循。

每组认领2~3篇文章之后,学生就成了未来课堂教学的“老师”。谁都希望自己的小组在展示的时候能有突出的表现,于是,学生之间的竞争不宣而战。所以,每个小组都在没有教师督促的情况下精心“备课”,甚至还会借助家长或社会之力,以使自己的“教学”具有超越意义。这样的“备课”,不但拓展了他们的知识视野,而且使他们有了全方位索取知识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自主探索未知的能力便形成了,特别是有了持续不断探索的兴趣。所谓的“学生主体”也就自然形成了。同时,学生在展示的时候,往往有不少亮点令教师感到惊奇。这个时候,“弟子不必不如师”的景观也出现了。这时候,教师甚至成了学生的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的“拿来主义者”。于是,教学相长的期待变成了现实,教师也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教学场,师生都会主动快乐地步入课堂教学之中。

李升勇:周目标教学既关注到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又激发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关注到了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同时还兼顾了自学过程中听说读写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周目标教学追求的不是单一的教学效果,而是教育教学的双重效果。目标的制定是以学生生命成长和终身幸福奠基为依据的,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能力,还有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这样才能让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落地生根。

教师进行前置性学习指导陶继新:从表面上看,周目标教学的教育效果是“副产品”,其实,你们却是有意为之,制定之初就将其作为“正产品”来设计了。而当下的很多课堂教学,只是一味地强调教学效果,而忽略了它的教育意义。其实,真正教学的成功者,没有一个不是在教育这个层面用力的。你们在实施周目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精神、自主探索求知有能力、质疑问难的品质、学会倾听的修为等,都在无声无息的教学场景中形成了。一旦有了这样的品质,人们孜孜以求的教学效果,也就有了水到渠成之势。特别是学生在未来的生命成长中,就有了一定的精神底色,再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时,就能够从容应对且自我解决,甚至产生一种享受破解困难的审美情感。而人一旦有了审美人生观,生命状态就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就会有幸福终生相伴。

李升勇:周目标教学还有三大优势:第一个优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虽然教师不在课堂上集中教授基本知识,但是,由于实行的是周目标过关检测机制,所有基础性内容都要经过家长、同学、教师多梯次把关,所以,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学生的知识基础得到了更好的加强和巩固。

第二个优势,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宽。3000多个汉字,1600个成语,200多首古诗词,100多首毛泽东诗词和现代诗歌,50多篇古代文,100多篇现代美文,还有时政、观察、名曲、家政、名画等实践性课程,学生涉及和掌握的知识,大大超出了传统教学的范围。

第三个优势,也是周目标教学最大的优势,后进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关注。由于目标明确,并且多数目标都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后进生从分层教学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长体验,学习信心倍增,学习热情随之高涨,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的变化非常明显。

五年级的小殷同学,课改以前语文只考二三十分,平时很少能独立完成作业。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已经能够流利地朗读各种文章,同时写作能力大幅度提高,每次语文综合考评成绩都能达到合格水平以上。

陶继新:基础知识加固的规律之一就是反复,你们的“多梯次把关”就是一种很好的反复加强之法。单一性的重复往往引起大脑神经的疲劳,而多梯次的重复则多有新鲜感,起到既学有乐趣又能巩固知识的双重效用。

你们学生所学内容之丰富远远超过了传统教学的教材,而且还从教材内容走向了社会人生等“课程”。这些,恰恰是学生特别需要而且当下现在教材没有的东西。这无疑弥补了小学教育的一个空白。这些看起来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内容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却对其一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殷同学成绩的提升,可以令我们窥斑知豹。其实,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每一个学生,包括学困生,都有巨大的学习动力源,只不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切断了这类学生前进的动力之源而已。而且,他们大多是被歧视的弱势群体,他们所获取的多是否定性的评价,自信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自信心一旦缺失,学习成绩就会每况愈下,于是,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甚至由此厌学逃学。你们的周目标教学,不但给予了他们自主探索的权力,也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信。而恢复自信之后的学困生,就会急起直追,获得理想的成绩。

同类推荐
  •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本书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之现状。本书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 和谐社会论纲

    和谐社会论纲

    本书为学术性专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近年来我国社会建设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亦成为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之后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之一。如何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深化和谐社会理论,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提供可能的理论支撑,是我和我的学术朋友们近年来共同探讨的问题,这本《和谐社会论纲》就是我们思考的结晶。和谐社会理论理论内容博大精深,实践意义重大深远,我们的思考还是表层的、初步的,是谓"论纲"。如果它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能将关于和谐社会的研究引向深入,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 揭开青春期的奥秘(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揭开青春期的奥秘(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中学生阶段,在生理的发展上,正是青春发育期。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既不同于儿童,也不同于成年人。它的最大特点是生理上蓬勃的成长,急骤的变化。人体从出生到成熟,其生理发育有快有慢,有两个阶段处于增长速度的“高峰”期,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另一个就是青春发育期。在科学上叫它们为“人生的两次生长高峰”。除此之外,生理发育的速度比较缓慢。
  •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工作态度端正的人;优秀的教师,理应是道德的楷模;优衣的教师,不但要会教书,而且也要会育人,优秀的教师,更应是一位懂得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人!
  • 初中物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物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近几年来,说课活动已成为被教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普遍关注的一种教学研究和教学基本功训练展示、考核的重要形式,也成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一种新的练兵形式。那么,什么是说课呢?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于1987年提出来的。说课就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自己是怎么教的,为什么要这样教。可以说,说课是教师知识水平、教学水平、理论水平的展示。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再生娱乐圈:天坛歌后

    再生娱乐圈:天坛歌后

    曾经的超模,再次重生,一步一步走向娱乐圈,费尽艰苦,成为天坛歌后......-------------------------“BOSS,夏小姐和千殇集团总裁去了宾馆.....“”千殇集团算个屁,立刻收购了。“”BOSS,夏小姐说,说要带着小少爷跳楼......“”说啥?“”带小少爷跳楼...“某大少爷坐不住了,飙车回家【楼顶】”夏筱依我劝你自己下了,别让我上去抓你。“”.....“【本文绝对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位位新坑,欢迎跳坑!”【欢迎关注位位的微博“wei位玖柒”】
  • 网王之青春恋歌

    网王之青春恋歌

    青春,是美好的!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你,是否谱写过一支青春恋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运动是最好的长寿药

    运动是最好的长寿药

    本书从个人健康、大众健康、棕色健康、女性健康、男性健康和老人健康六大方面为101种常见病提供了健身处方。
  • 快穿之女主技术含量

    快穿之女主技术含量

    系统“欢迎宿主!开始穿越攻略任务!”女主:“我们去哪?诶!”魔君“你为什么不喜欢我?你若不喜欢我,我便叫你永远都走不了路!!!”哥哥“我是爱你的,永远不会改变!”国相大人“你不要这样看着我,我会忍不住……”作者新文,喜欢就收藏,不喜欢请默默离去,勿喷!!!欢迎入坑!
  • 无月城之鬼神大人恋爱了

    无月城之鬼神大人恋爱了

    一千多年前,死神误杀白泽,白泽之子慕白在忘川死神碑出生,天命将他封为死神的克星。昔日令人闻风丧胆的死神被贬成人再遇慕白。
  • 请叫我天师大人

    请叫我天师大人

    一只很暴力的兔子,一位高逼格的天师,一个有尿性的故事。喂,贱人!贱尼妹啊!请叫我天师大人!
  • 墨忠一世

    墨忠一世

    墨灵的梦中总是出现一个和自己相貌一模一样,生活在架空古代的男子,墨灵知道男子所有的经历,那些经历让墨灵觉得心寒不已!在梦中男子因为不小心采药而坠崖,墨灵猛然一惊,却发现眼皮如灌铅般沉重,疼痛袭其全身……当墨灵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居然身处梦中男子所在的世界,而自己居然变成了梦中的男子!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时的他爱上救了自己男子!这该如何是好?
  • 聆听之时

    聆听之时

    聆听吧,这序曲。不置可否,在这旋律里……存在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