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5700000042

第42章 对话国内经济学家(17)

1987年我从哈佛回来,带着西方经济学理念回到武大,回到中国,我那时年轻癫狂,目中无人。我认为当时中国的一批经济学家的思想“不新不旧”,我走在他们的前面已经很远,他们在我的后面爬行。我甚至在董老师和曾启贤老师面前说些让他们难受的话。我提出对中国的现有经济学理论和实践进行全盘重新思考。董老师却以非常平易的态度对待我,认真听我高谈阔论,在老师看来,这些东西不是那么好评价的。他们还不断地鼓励我多思考,充分表现出了大学者的高风亮节。我后来才知道,老师的那种胸怀是一般人很难企及的。董老师那时才57岁,名声显赫,风光无限,能有那样谦和的胸怀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越往前走,越令我感动不已。这个时期,谭崇台和张培刚老师也给了我很多关怀。

1989年,我的老师曾启贤去世。董老师先后写了一系列文章纪念曾老师,并阐释曾老师的一些理论主张和思想。

1999年,在曾老师去世10周年之际,董老师又重新写文章纪念曾老师,写他的为人,写他的学术,表现出了一个学者的高尚情操,给我印象极深。曾老师作为我的最好的老师之一,我至今也没有为他写过一篇文章,这令我惭愧。我是1989年5月从哈佛毕业的,曾老师此前过世了。我曾答应过曾老师,我要以儿子的身份把曾老师接到美国,把他安排在一个十分舒适、幽静的地方,让他研究,让他思考。然而,这已成了一种巨大的遗憾,常常让我愧疚万分。

1989年8月,在我进入世界银行研究部的前后,我在学术上与中国联系最多的是董老师、张培刚老师和谭崇台老师,许多学术交流都是在这三人之间进行的。

可以这样说,董老师是我回到中国后交到的最好的师友。

1991年,是我人生的一个很大的转折点,董老师和厉以宁老师联合推荐我到北京大学就职,北京大学给我副教授职务,但我没有接受。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动了一个很大的心愿,想在国内组建一个先进的经济科学高级研究中心。

1994年,武汉大学经济科学高级研究中心正式挂牌。董老师一开始就对我要做的事情全力支持并倾注了很多心血。中心的第一台空调就是董老师捐钱买的,那时的空调是很贵的,一台要8000多元人民币。董老师还号召他的学生们都来支持我,鼓动他所有能赚钱的学生给中心捐钱。董老师在有很多领导参加的中心揭牌仪式上说了这样的话:“在武汉大学的历史上,经济学的革命有两次,一次是1947年张培刚先生从哈佛回到了武大,第二次就是现在,邹恒甫从哈佛回来了。”董老师的话在当时给了我巨大的鼓舞和鞭策,震撼心灵,终身难忘。

三、乐于助人、敢于直言,我觉得他更像我们湖南老乡

记者:您和董辅先生在不断的交往中产生了珍贵的友谊,他虚怀若谷,奖掖后学,乐于助人,您还能为我们讲述更多的关于他的故事吗?

邹恒甫:在那时,在人们的眼里,他是中国经济学的第一高手,但他从不以老师、专家自居。与他谈话很轻松,遇到什么问题,他总是说:“恒甫,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由于我了解一些世界经济学前沿的知识,当时从国外带回了一些最新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还有很先进的教材,我把这些资料都送给董老师。董老师态度谦虚,总想着别人。这些书籍看过后,他希望通过我送给新一代的人,他总是说,这些好东西不能浪费了。他把那些国外最好的论文和教材都留给了后一代人。

我在国内创办了第一份全英文版的《经济金融年刊》,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董老师发表讲话:“我在中国社科院任经济所所长的时候,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想办一份这样的刊物,我没有办成,邹恒甫现在办成了。”如此谦虚的胸怀,多年过去了,现在想起来,仍然令我汗颜。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进行经济学的现代化教育的全面探索和改革,尤其在武汉大学,从始至终,董老师都在关注我实施的改革计划,他不停地鼓励我,尽全力支持我。

在一次有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领导参加的视察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的座谈会上,董老师直言不讳:“当高级研究中心还是一棵幼苗时,国内有人想把她扼杀在摇篮中,现在有成绩了,许多人又来摘桃子。”董老师振聋发聩的话语,敢于直言的精神,令我无比钦佩。从许多方面看,我觉得他更像我们湖南老乡。

记者:由您组建的由董辅先生出任联合主任的武汉大学的EMBA中心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有了很大的影响,董辅先生和您一起办EMBA教育,这中间一定有很多的故事吧?

邹恒甫:

2002年,我在武汉大学组建EMBA中心,董老师应我的邀请,欣然同意出任该中心的联合主任,另一个联合主任是前不久去世的法国着名经济学家让―雅克·拉丰。短短2年,我们共同见证、亲历了创办EMBA中心的全部艰辛。这中间的许多曲折故事是无法在短时间里讲完的。我,董老师还有前不久去世的法国着名经济学家任EMBA中心联合主任的拉丰,我们共同努力,从无到有,全部聘请世界一流大学的包括多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内的着名教授为学员授课,被业界和媒体认为是中国EMBA教育的奇迹。这中间,董老师付出了很多心血。

董老师是2002年8月就任中心联合主任的。上任后,他就和雅克·拉丰在北京、武汉、长沙、深圳、苏州等地为之奔走呼号。最令我感动的是2003年8月下旬的一天,下午4点,董老师从美国回到北京,一刻也没停留,便转飞苏州。由于飞机延误,他到苏州时已是凌晨3点。

董老师休息了3个小时便匆匆奔赴苏州大学作学术报告。他的时差还没有调整过来就一口气作了两场报告。我记得他那次报告讲的是所有制问题。因为他是着名的“董所有”,他从马克思的德文版《共产党宣言》谈起,特别是说到书中关于消灭私有制的中文翻译,他强调那个“消灭”

在德文里不是消灭,而是扬弃。

我们一起在艰难和快乐中创办、探索中国的EMBA教育,刚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不幸的是两位EMBA的联合主任都先后患癌症离开了我们。拉丰是今年(2004年,编者)的5月1日去世的,董老师在拉丰去世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也离开了我们。加上我的好朋友、着名经济学家杨小凯,上个月(6月份,编者)在董老师之前也在国外患癌症去世了。

(杨小凯1948年出生于吉林省敦化市,曾用名杨曦光,乳名小凯,1968年,因写了一篇大字报《中国向何处去?》而坐牢10年。曾任澳洲莫纳殊大学经济系讲座教授、澳洲社会科学院院士、递增报酬和经济组织研究中心主任,论文见于《美国经济评论》、《发展经济学杂志》

等国际一流学报,已出版《经济学原理》等多部中英文专着,所提出和研究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方法和理论,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称为当今最重要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四、三星同陨,我在今年夏天深刻地感悟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记者:几乎在一个夏天里,与您相知甚深的三位着名经济学家让-雅克·拉丰、杨小凯和董辅先生都先后离开了这个世界。你在这三个人中间,目睹了什么?见证了什么?我们相信您一定有太多的人生感悟。

邹恒甫:是的,他们都离开了我们。这种人生的变故和损失,对中国、对欧洲、乃至对世界的经济学的影响无疑都是巨大的。一个夏天,三星同陨,这使我在很短的时间里深刻地感悟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我与董辅老师、拉丰和杨小凯之间,仿佛只有小说和电影里才有的许多故事,却真实地发生在我的生活中。

在董老师得病之前,拉丰已身患肺癌。拉丰才57岁,他是欧洲经济学会的主席,被公认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最初,当我知道拉丰患有癌症的时候,拉丰在精神上正处于全面崩溃的边缘。我记得在电话里他这样对我说:“恒甫,我再也不能帮助你了,我再也不能帮助武汉大学EMBA了,我再也不能帮助中国了。”这是一种何等绝望的心理啊!

在这种情况下,最先伸出援手的是杨小凯。杨小凯与肺癌斗争了将近3年,表现出了超人的勇气和信心。他认为癌症病人都是被吓死的。他还举了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主任谢尔文·罗松为例,谢尔文·罗松知道自己患了癌症后,精神很快就崩溃了,很快就死去了。杨小凯认为,癌症是可以征服的。杨小凯给我发来了无数封电子邮件,还打来了许多电话,他的那些与癌症斗争的经验和故事通过我转发给拉丰。我成了他们之间的传声筒。杨小凯与拉丰并不相识,我把这些邮件和电话里的故事转告给拉丰,拉丰得到了巨大的鼓舞。杨小凯非常坚强,那时,我们还真的以为杨小凯的病已经完全好了,其实,杨小凯离自己生命的尽头已近在咫尺。杨小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用自己全部的生命激情和对人类的无限关怀让拉丰产生了生活的希望和求生的勇气。

2004年4月18日,我到洛杉矶去看望拉丰,看见他70磅都没有了,他原来有190多磅啊。

那个时候,杨小凯已经处于癌症晚期,他已经不会说话了,只能用手写字。杨小凯比拉丰晚了一个多月离开这个世界。杨小凯皈依了上帝,55岁的杨小凯带着期待和欣慰进了他的天堂。我相信他一定是进了天堂。

57岁的拉丰在5月1日的那天也离开了我们,拉丰是带着对法国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学的关注与爱以及无尽的遗憾离开这个世界的。拉丰在患病期间曾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我能像董辅老师那样活到70多岁,那该多么好啊,哪怕就是70岁也很好,那样我就可以更多地照顾我的孩子和家人,我还可以为经济学事业做更多的事情啊。”如今,每当我记起这些话,就禁不住潸然泪下。

(让-雅克·拉丰教授(Jean-JacquesLaffont)曾经担任世界经济计量学会主席(1992年),欧洲经济学会主席(1998年),美国经济学会荣誉会员(1991年),美国科学院外籍荣誉院士(1993年),并于1993年第一个获得欧洲经济学会的Yrjo-Jahnsson奖。拉丰教授在机制设计理论,公共经济学,激励理论和新规制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成就获得经济学界的一致公认。

拉丰教授于1990年在图卢兹创立了着名的法国产业经济研究所,为振兴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经济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拉丰教授曾多次到中国访问讲学,积极关注中国的经济学改革。)早在2003年9月,董老师就确诊为癌症,董老师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们通了电话,他在电话里几乎说了和当时拉丰对我所说的同样的话。他说:“恒甫,我不能再帮助你了。”

我在震惊的同时,马上给他鼓励。我同样用杨小凯和拉丰的例子鼓励他,他精神为之一振,我的话还真的发生了作用。董老师跟家里人说:“恒甫告诉我了,这是有希望的,癌症是可以战胜的。”董老师的女儿和女婿都是研究癌症和生物方面的专家,他们都在美国杜克大学任终身教授。他们也认为董老师再活三五年是没有问题的。

董老师非常关注拉丰和杨小凯的情况。我又把杨小凯的故事转述给董老师听,他听了很高兴。他要与癌症作斗争,他对生命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2004年3月,我去美国杜克大学看望董老师,发现他像往常一样,他说,除了手心有点痒,其他都很正常。我回到华盛顿,我给拉丰打了电话,告诉他我所见到的关于董老师的一些事情。拉丰在电话里骂了一句,他抱怨地说:

“我们的事业怎么这么艰难啊!我们怎么这么倒霉啊!”

他们患病的三人中董老师年岁最高,77岁了,是最乐观的人。

5月1日,拉丰去世后,我没有告诉董老师。董老师喜欢上网,他不久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5月下旬,他对我说,拉丰是不是走了?我说:“我自欺欺人,我一直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您。”当时,我感到董老师的心情非常沉重。不久后他开始发低烧,癌细胞可能又发作了,我也知道关于董老师的治疗不是很乐观,死亡阴影正悄悄地向他袭来。

又过了不久,我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卢卡斯来武汉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7月17日,我给董老师打电话,他第一件事就是问,杨小凯是不是也走了。他说,他在网上已经看到了。我如实地告诉了他,我先前没有告诉他的原因是怕对他的精神打击太大。他说,没有关系,他说自己的情况有所好转。我听了还非常高兴。

1762004年7月30日下午3点零3分,董老师在美国的杜克大学医疗中心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很快就和他的女儿通了电话。我当时在中国,董老师去世的时候,我没有在他的身边陪伴他,这是我终身的遗憾。我现在惟一能够做的事情是继续他的事业,为中国,为武汉大学,能够多做一些事情,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五、我相信历史一定会给董辅礽先生以恰当公正的评价

记者:我们发现,董辅先生去世后,网上有对董辅先生正反两方许多不同的评价。对此您有何看法?

邹恒甫:董老师去世后,许多人向我提到网上有一些人对他有非议。我认为,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出现这样的现象很正常,也符合学术的发展规律。我相信历史一定会给董辅老师以恰当公正的评价。

记者:最后,您有什么话要向大家说吗?

邹恒甫:我的朋友董辅老师、拉丰和杨小凯,他们三个人都是对学术有着崇高追求并影响世界和中国经济学的巨人。这些年来,他们没有给我一点点癌症的迹象。我想对所有人说,我们不仅要锻炼身体,还要经常检查身体。我相信,这也是我的好朋友、我最尊敬的老师董辅礽以及拉丰和杨小凯共同要向大家说的心里话。

同类推荐
  • 政道与正道:领导干部职务犯罪风险防控指南

    政道与正道:领导干部职务犯罪风险防控指南

    本书紧贴社会热点,立足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大趋势,十八大以来,以反腐倡廉为重心的治理职务性违纪违法活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持续开展。这于党和国家来言是件幸事,当然也顺应了民心,但对于身处权力阶层的领导干部而言,则意味着所面临的职务性风险比先前任何时候都更加现实、更加严峻。今人忧虑的是,面对“为官高风险”的现实,对应的却是不少领导干部“旁观者心态”突出、主动防范意识严重滞后的格局。因此,如何把积极推进自己所领导的单位和部门的职务风险预防,与努力减少自身的职务风险隐患紧密相结合,就成为从政为官者最为紧要的一体两面的问题。
  • 托克维尔与现代民主问题

    托克维尔与现代民主问题

    《托克维尔与现代民主问题》基于对托克维尔的著作和相关文献的全面、深入研究,围绕着“现代民主问题及其诊疗”这个主题,从民主概念、民情、个人主义等角度切入,梳理并建构出托克维尔关于现代民主的系统思考。
  • 资政新篇:盐铁论中的智慧

    资政新篇:盐铁论中的智慧

    《盐铁论》被认为是一部治理国家的智慧宝典。书中提到了盐铁及酒类的国家专营,并以此为契因,围绕着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举凡政治、经济、文化、风俗、贸易、金融、民生,官吏……凡属国家治理的领域,都在书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些超越了时代的智慧与思想,在历经了2000年之久的岁月洗历之后,于今天而言更具借鉴价值。
  • 中国人权教育研究

    中国人权教育研究

    在本书中,作者阐释了人权教育的内涵、基本理念以及人权教育与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的关系,回顾了我国人权教育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人权教育兴起的国内外社会背景,总结了我国人权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我国人权教育的内容、原则和实践创新等问题。
  • 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

    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

    为实现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目标,中国共产党作出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重大决策。行政学院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文件要求,创新培训理念体现需求特色,创新培训内容体现学科特色,创新培训方式体现教学特色,创新运行机制体现功能特色,着力提高学员素质和行政能力,在整个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培训教材建设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党中央印发的《2010年-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和国务院颁布的……
热门推荐
  • 超神封魔师

    超神封魔师

    在封魔界,有的人生来就会拥有一部魔书。魔书能够将魔兽之魂封印其中,从而获得魔法。这样的人,被成为封魔师。本没有魔书的普通少年乔南,在十六岁的时候觉醒了一颗幸运水晶。从那以后,幸运常伴!魔书、眷兽、伙伴、秘宝接踵而至名誉、荣光、财富、力量纷至沓来“做好事,行好运!”少年乔南,携带着一身光芒四射的正能量,踏上了辉煌的荣耀之旅!……
  • 麻辣千金:大叔,宠我

    麻辣千金:大叔,宠我

    好悲催,苏俏眼看成年在望,却突然冒出个“叔叔”来管她。大叔钱多、人帅、身体好、会宠人,就是管太宽!“大叔,我想要台跑步机。”“嗯,这本卷子做完,给你弄个健身房。”“大叔,我想买这条网球裙。”“嗯,裙摆加长两寸,这个品牌归你了。”“大叔,我想参加季子宸粉丝会。”“家里跟季子宸有关的东西,全部丢出去!”“不公平!凭什么只有你管我,就没人能管你吗?”“有啊。”“谁?”“我老婆,你要当吗?”
  • 源世风云

    源世风云

    主角身世成谜,神秘玉佩何来何用?机缘巧合?还是命中注定?生死敌人?还是肝胆兄弟?从小结下的情缘,长大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绚丽多彩的源气大陆,风云突变,乾坤动荡,是盛世,也是乱世,且看懵懂少年成长史,弱者征途,传奇不断,变的不只是力量,还有那颗,愈发坚定的心!
  • 恶才班级

    恶才班级

    冰婧囧着脸:“还是转学吧."蒋琼雁说:”为啥?“夜溟说:”你走到哪,我跟到哪“晨鸣:”小雁雁,人家想死你了“蒋琼雁囧着脸:”嗯,还是转学吧!“夜溟,晨鸣异口同声滴说:”不准“冰婧和蒋琼雁惊讶道:“这两娃啥时候那么默契了?!!”冰婧和蒋琼雁到最后是不是抱得美男归??
  • 赠白道者

    赠白道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卷轴裂痕

    卷轴裂痕

    雾霭苍茫,深秋的夜晚倒有点凉意,朦胧的月光下,看不到几颗星星。天空并非纯黑色,倒是黑中透出一片无垠的深蓝,一直伸向远处,远处……
  • 陨落凡间的复仇天使

    陨落凡间的复仇天使

    一个小时候的玩伴居然长大之后莫名其妙成了一家公司有名的董事长,女孩被懵在骨子里,因此女孩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就此出国,就在今日回国之后发生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事情,但就此找到了自己的真爱与幸福
  • 九转心魔

    九转心魔

    欲修仙,仙路漫漫!欲入魔,魔道崎岖!前途迷茫未知,回身皆是磨难!但凡给一线生机,又岂会乾坤倒悬,天崩地裂?
  • 武侠大系统

    武侠大系统

    主角:我,义薄云天郭少阳!神墓派,我的!对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凭什么神墓派是你的!主角:就凭,我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