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06800000005

第5章

延昌□年。灵太后。以李玚言佛为鬼教。罚金一两 按魏书世宗本纪。不载 按李孝伯传。李玚字琚罗。涉历史传。颇有文才。气尚豪爽。公强当世。延昌末。司徒行参军迁。司徒长兼主簿太师高阳王雍。表荐玚。为其友正主簿。于时。民多绝户而为沙门。玚上言礼以教世法导将来。迹用既殊。区流亦别。故三千之罪。莫大不孝。不孝之大。无过于绝祀。然则绝祀之罪。重莫甚焉。安得轻纵背礼之情。而肆其向法之意也。正使佛道亦不应然。假令听然。犹须裁之以礼。一身亲老。弃家绝养。既非人理。尤乖礼情。堙灭大伦。且阙王贯。交缺当世之礼。而求将来之益。孔子云。未知生。焉知死。斯言之至。亦为备矣。安有弃堂堂之政。而从鬼教乎。又今南服未静。众役仍烦。百姓之情。方多避役。若复听之。恐捐弃孝慈。比屋而是沙门。都统僧暹等。忿玚鬼教之言。以玚为毁谤佛法。泣诉灵太后。太后责之。玚自理曰。窃欲清明佛法。使道俗兼通。非敢排弃真学。妄为訾毁。且鬼神之名。皆通灵达称。自百代正典。叙三皇五帝。皆号为鬼。天地曰神祇。人死曰鬼。易曰。知鬼神之情状。周公自美亦云。能事鬼神。礼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是以明者为堂堂。幽者为鬼教。非天非地。本出于人。应世导俗。其道幽隐。名之为鬼。愚谓非谤。且心无不善。以佛道为教者。正可谓达众妙之门耳。灵太后。虽知玚言为允。然不免暹等之意。独罚玚金一两。

肃宗熙平元年。诏遣沙门惠生。使西域采经律 按魏书肃宗本纪。不载 按释老志。熙平元年。诏遣沙门惠生。使西域采诸经律。正光三年冬。还京师。所得经论。一百七十部。行于世。

熙平二年。灵太后。令度僧不得滥取非人。僧尼不得私度。犯者。以违旨论 按魏书肃宗本纪。熙平二年夏四月乙卯。皇太后。幸伊阙石窟寺。即日还宫 按释老志。熙平二年春。灵太后令曰。年常度僧。依限大州应三百人者。州郡于前十日。解送三百人。其中洲二百人。小州一百人。州统维那与官。精练简取充数。若无精行。不得滥采。若取非人。刺史为首。以违旨论。太守县令。纲寮节级连坐。统及维那。移五百里外异州为僧。自今奴婢。悉不听出家。诸王及亲贵。亦不得辄启请。有犯者。以违旨论。其僧尼。辄度他人奴婢者。亦移五百里外为僧。僧尼。多养亲识及他人奴婢子。年大私度为弟子。自今断之。有犯还俗。被养者归本寺。寺主听容一人。出寺五百里。二人千里。私度之僧。皆由三长罪不及己。容多隐滥。自今有一人私度。皆以违旨论。邻长为首。里党各相降一等。县满十五人。郡满三十人。州镇满三十人。免官。寮吏节级连坐。私度之身。配当州下役。时法禁宽褫。不能改肃也。

熙平囗年。于城内起永宁寺。立佛图。高四十余丈 按魏书肃宗本纪。不载 按释老志。肃宗熙平中。于城内大社西。起永宁寺。灵太后亲率百寮。表基立刹。佛图九层。高四十余丈。其诸费用。不可胜计。景明寺佛图。亦其亚也。至于官私寺塔。其数甚众。

神龟元年夏。诏为胡国珍设斋。令人出家。冬以尼礼。葬皇太后于北邙。任城王澄。奏请禁城内建寺。僧不满五十。不得别造 按魏书肃宗本纪。神龟元年秋九月戊申。皇太后高氏。崩于瑶光等。冬十月丁卯。以尼礼葬于北邙 按释老志。元年冬。司空公尚书令任城王澄。奏曰。仰惟高祖。定鼎嵩瀍。卜世悠远。虑括终始。制洽天人。造物开符。垂之万叶。故都城制云。城内唯拟一永宁寺地。郭内唯拟尼寺一所。余悉城郭之外。欲令永遵此制。无敢逾矩。逮景明之初。微有犯禁。故世宗仰修先志。爰发明旨。城内不造立浮图。僧尼寺舍。亦欲绝其希觊。文武二帝。岂不爱尚佛法。盖以道俗殊归。理无相乱故也。但俗眩虚声。僧贪厚润。虽有显禁。犹自冒营。至正始三年。沙门统慧深。有违景明之禁。便云营就之寺。不忍移毁。求自今已后更不听。立先旨舍宽抑典。从请前班之诏。仍卷不行。后来私谒。弥以奔竞。永平二年。深等。复立条制。启云。自今已后。欲造寺者。限僧五十已上。闻辄听造。若有辄营置者。依俗违敕之罪。其寺僧众。摈出外州。迩来十年。私营转盛。罪摈之事。寂尔无闻。岂非朝格虽明。恃福共毁。僧制徒立。顾利莫从者也。不俗不道。务为损法。人而无厌。其可极乎。夫学迹冲妙。非浮识所辩。元门旷寂。岂短辞能究。然净入尘外。道家所先。功缘冥深。匪尚华遁。苟能诚信。童子聚沙。可迈于道场。纯陀俭设。足荐于双树。何必纵其盗窃资营寺观。此乃民之多幸。非国之福也。然比日私造。动盈百数。或乘请公地。辄树私福。或启得造寺。限外广制。如此欺罔。非可稍计。臣以才劣。诚忝工务。奉遵成规。裁量是总。所以披寻旧旨。研究图格。辄遣府司马陆昶。属崔孝芬。都城之中。及郭邑之内。检括寺舍。数乘五百。空地表刹。未立塔宇。不在其数。民不畏法。乃至于斯。自迁都已来。年逾二纪。寺夺民居。三分且一。高祖立制。非徒欲使缁素殊途。抑亦防微深虑。世宗述之。亦不锢禁营福。当在杜塞未萌。今之僧寺。无处不有。或比满城邑之中。或连溢屠活之肆。或三五少僧。共为一寺。梵唱屠音。连檐接响。像塔缠于腥臊。性灵没于嗜欲。真伪混居。往来纷杂。下司。因习而莫非。僧曹。对制而不问。其于污染真行。尘秽练僧。薰莸同器。不亦甚欤。往在北代。有法秀之谋。近日冀州。遭大乘之变。皆初假神教。以惑众心。终设奸诳。用逞私悖。太和之制。因法秀而杜远。景明之禁。虑大乘之将乱。始知祖宗睿圣。防遏处深。履霜坚冰。不可不慎。昔如来阐教。多依山林。今此僧徒。恋着城邑。岂湫隘是经行所宜。浮諠必栖禅之宅。当由利引其心。莫能自止。处者。既失其真。造者。或损其福。乃释氏之糟糠。法中之社鼠。内戒所不容。王典所应弃矣。非但京邑如此。天下州镇僧寺亦然。侵夺细民。广占田宅。有伤慈矜。用长嗟苦。且人心不同。善恶亦异。或有栖心真趣道业清远者。或外假法服。内怀悖德者。如此之徒。宜辨泾渭。若雷同一贯。何以劝善。然睹法赞善。凡人所知。矫俗避嫌。物情同趣。臣。独何为孤议独发诚。以国典一废。追理至难。法网暂失。条纲将乱。是以冒陈愚见。两愿其益。臣闻。设令在于必行立罚。贵能肃物。令而不行。不如无令。罚不能肃。孰与亡罚。顷明诏屡下。而造者更滋。严限骤施。而违犯不息者。岂不以假福托善。幸罪不加人。殉其私吏难。苟刻前制。无追往之事。后旨开自今之恕。悠悠世情。遂忽成法。今宜加以严科。特设重禁。纠其来违。惩其往失。脱不峻检。方垂容借。恐今旨虽明。复如往日。又旨令所断。标榜礼拜之处。悉听不禁。愚以为树榜无常。礼处难验。欲云有造立榜。证公须营之辞。指言尝礼。如此则徒有禁名。实通造路。且徒御已后。断诏四行。而私造之徒。不惧制旨。岂是百官有司。怠于奉法。将由纲漏禁宽。容托有他故耳。如臣愚意。都城之中。虽有标榜。营造粗功。事可改立者。请依先制。在于郭外。任择处便。其地若买得券证分明者。听其转之。若官地盗作。即令还官。若灵像既成。不可移撤。请依今敕。如旧不禁。悉令坊内行止。不听毁坊开门以妨里内通巷。若被旨者。不在断限。郭内准此商量。其庙像严立。而逼近屠沽。请断旁屠杀。以洁灵居。虽有僧数。而事在可移者。令就闲敞以避隘陋。如今年正月赦后造者。求依僧制。案法科治。若僧不满五十者。共相通容。小就大寺。必令允限。其地卖还。一如上式。自今外州若欲造寺。僧满五十已上。先令本州表列。昭元量审。奏听乃立。若有违犯。悉依前科。州郡已下容而不禁。罪同违旨。庶仰遵先皇不朽之业。俯奉今旨慈悲之令。则绳墨可全。圣道不坠矣。奏可。未几天下丧乱。加以河阴之酷。朝士死者。其家多舍居宅。以施僧尼。京邑第舍。略为寺矣。前日禁令。不复行焉 按任城王澄传。灵太后。锐于缮兴。在京师。则起永宁太上公等佛寺。功费不少。外州各造五级佛图。又数为一切斋会。施物动至万计。百姓疲于土木之功。金银之价。为之踊上。削夺百官事。力费损库藏。澄上表切谏。虽卒不从。常优礼答之 按胡国珍传。国珍女。即灵太后也。国珍。年虽笃老。而雅敬佛法。时事斋洁。自强礼拜。神龟元年四月七日。步从所建佛像。发第至阊阖门。四五里。八日又立观像。晚乃肯坐。劳热增甚。因遂寝疾。十二日薨。肃宗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令七人出家。百日设万人斋。二七人出家。

神龟二年。崔光。以皇太后登佛图。又幸嵩高。上表切谏。不从 按魏书肃宗本纪。神龟二年九月庚寅。皇太后幸嵩高山。癸巳还宫 按崔光传。神龟二年八月。灵太后幸永宁寺。躬登九层佛图。光表谏曰。内经宝塔高华。堪室千万。唯盛言香花礼拜。岂有登上之义。独称三宝阶。从上而下。人天交接。两得相见。超世奇绝。莫可而拟。敬恭拜跪。悉在下级。远存瞩眺。周见山河。因其所盼。增发嬉笑。未能级级加虔。步步崇慎。徒使京邑士女。公私凑集。上行下从。理势必然。伏愿息躬亲之劳。广风靡之化。勿践勿履。显固亿龄。九月。灵太后幸嵩高。光上表谏。太后不从。

静皇元象元年。诏。城中新立寺皆毁废。又诏。牧守令长。造寺。以枉法论 按魏书静帝本纪。不载 按释老志。元象元年秋。诏曰。梵境幽元。义归清旷。伽蓝净土。理绝尘嚣。前朝城内先有禁断。自聿来迁邺。率由旧章。而百辟士民。届都之始。城外新城。并皆给宅。旧城中。暂时普借。便拟后须。非为永久。如闻诸人多以二处得地。或舍旧城所借之宅。擅立为寺。知非己有。假此一名。终恐因习滋甚。有亏恒式。宜付有司。精加隐括。且城中旧寺及宅。并有定帐。其新立之徒。悉从毁废。冬又诏。天下牧守令长。悉不听造寺。若违者。不问财之所出。并计所营功庸。悉以枉法论。

兴和二年春。诏。以邺城旧宫。为天平寺 按魏书静帝本纪。不载 按释老志。兴和二年春。诏以邺城旧宫。为天平寺。世宗以来。至武定末。沙门知名者。有慧猛慧辨慧深僧暹道钦僧献道晞僧深慧光慧显法荣道长。并见重于当世。自魏有天下。至于禅让。佛经流通。大集中国。凡有四百一十五部。合一千九百一十九卷。正光以后。天下多虞。王役尤甚。于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自中国之有佛法。未之有也。略而计之。僧尼大众。二百万矣。其寺三万有余。流弊不归。一至于此。识者所以叹息也。

武定六年。集名僧于显阳殿。讲说佛经 按魏书静帝本纪。不载 按北齐书杜□□传。武定六年四月八日。魏帝。集名僧于显阳殿。讲说佛理。□□与吏部尚书杨愔。中书令邢邵。秘书监魏收等。并侍法筵。敕□□升师子座。当众敷演。昭元都僧达。及僧道顺。并缁林之英。问难锋至。往复数十番。莫有能屈。帝曰。此贤。若生孔门。则何如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才邪妃:傲娇冷帝来抱抱

    天才邪妃:傲娇冷帝来抱抱

    她是地球新纪元中的高阶元素进化者和高阶修真者,一朝灭尸王遇上罕见的宇宙风暴,祖传御灵戒激活,穿越魔武大陆,蠢材?尼玛扮猪吃虎没听过啊!废物?魔武双修亮瞎你的眼!什么?你惦记她的御灵戒?素手一挥,关门,放冷帝!什么?你嫉妒她天赋要把她废了?美目一凝,冷帝,又有人欺负我!某年某月某日夜黑风高,某女偷偷钻进某大神房间,结果被大神抓个正着,某女尴尬一笑,张开双臂:“冷帝来抱抱~”【别问她为什么这么狂,有冷帝,就是任性!】
  • 医易赘婿

    医易赘婿

    虽然我是上门女婿,但我将用实力证明!你们对我的蔑视,只能凸显自身的愚蠢!
  • 灵魄风云

    灵魄风云

    当一位从瘟疫中幸存下来的男孩踏上对他来说宛如一张白纸的新大陆时,他将何去何从?当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灵宠与灵印以后大陆又将发生什么变故呢?欢迎来到灵魄风云的世界!
  • 新婚弃妻:错嫁嗜血总裁

    新婚弃妻:错嫁嗜血总裁

    为了救大哥,她阴错阳差的嫁给了自己多年喜欢的人,带着对未来的满心憧憬,她以为她会永远幸福,可是,为什么她的翼哥哥却好像变了一个人,多年不见,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眼前的这儿男人真的是她的翼哥哥吗?一次次伤害到底是有意的安排还是原本就如此,是她破坏了他的幸福了吗?既然这样,为什么连离开都那么的难?三番几次的伤害,让她的心更是千疮百孔。为什么我救过很多人的心,却唯独却救不了自己的!
  • 降世魔灵

    降世魔灵

    当人们还为环境的日益恶化忧心忡忡时,魔法在这个世界降临,环境迅速得到改善。当人们还在为变好的环境欢喜时,有一部分发现自己拥有了魔法。当这部分魔法者与当普通人准备内战时,整个地球迅速被各种奇异的绿植覆盖,交通和通讯也紧接着瘫痪,大海在减退着,那些还没回归的岛屿与大陆连成一片。冰长城在北极迅速出现。至此无人再关心领土问题,因为人类被迫开始和新生智慧生物开始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游戏。土强,火烈,水善,气和,在这片大陆萦绕着,人类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掌握魔法才能与新生智慧生物处于平衡状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级战士于彼地战斗

    超级战士于彼地战斗

    当奴隶制帝国和资本主义的日本接触,在日本还未能大施拳脚的时候,无意间闯入的全新势力却接触到了世界的核心。
  • 我家王妃是小仙女

    我家王妃是小仙女

    全文略有涉及仙侠,主讲小财迷女主在古代挣钱,顺带拐个美如画的男子。(双处1v1文风轻松不虐,架空拒考)她吧,没做什么亏心事,只是在仙界坑蒙拐骗占占小便宜,做点小买卖,偶尔用杂七杂八的小玩意儿哄骗其他仙女,类似于:“这可是你心仪那位用过的啥啥啥呢!”。某日,某仙女缜密筹划,想在刚渡劫的九尾妖狐那儿讨点好处,结果万万没想到,竟被狐狸的雷劫劈死了。不过,她似乎穿越了,穿到一个商贾之家,虽然爹疼娘爱,奈何胆小如鼠,愚笨木讷。几个官吏千金合伙算计她,害死原主,不料引来一只眦睚必报,无耻至极的仙女。从此,凭借着千年的阅历,以及强大的商业头脑,某人过上美滋滋的生活,不料半路杀出某俊美异常,孤傲高冷,睥睨天下的男人。某人一本正经认真道:“仙是不能和凡人相恋的,摄政王请自重!”“是吗?神与仙本属一类,本王竟不知你如此妄自菲薄,竟自比凡人。”???妈耶,哥哥你有病吧,谁妄自菲薄了你个愚蠢的凡人!
  • 款款清歌

    款款清歌

    只要你愿意,哪怕翻山越岭我也要和你在一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