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06800000006

第6章

北齐

北齐置昭元寺。设大统诸员。以掌佛教 按隋书百官志后。齐昭元寺。掌诸佛教。置大统一人。统一人。都维那三人。亦置功曹。主簿员。以管诸州郡县沙门曹显祖天保二年。诏稠禅师至邺都。建寺居之。帝请受菩萨戒 按北齐书显祖本纪。不载 按佛祖统纪。北齐文宜帝天保二年。诏稠禅师。至邺都。建云门寺以居之。师宴坐一室。未尝送迎。帝至弟子劝之。师曰。宾头卢迎王七步。致王失国。吾德虽不逮。仪相似之。所以不敢自欺。冀致福于帝耳。帝惑左右。以师慢己。欲躬加害。师但出寺二十里。拱立道旁。帝怪问之。师曰。恐血污伽蓝耳。帝即悔谢。谓仆射杨遵彦曰。如此真人。何可谤耶。遂同辇还宫。问曰。弟子前身何人。师曰。曾作罗刹王。今犹好杀。祝盆水使视之。见群刹在后。帝大敬信。请受菩萨戒。永不食肉。尽停五坊鹰犬伤生之具。及境内屠杀。

天保十年。帝如甘露寺禅居深观 按北齐书显祖本纪。天保十年春正月甲寅。帝如辽阳甘露寺。二月丙戌。帝于甘露寺。禅居深观。惟军国大政。奏闻。

世祖大宁二年。夏五月壬午。诏以城南双堂闰位之苑。回造大总持寺。秋八月辛丑。诏以三台宫。为大兴圣寺 按北齐书世祖本纪云云。

后主天统二年。春三月乙巳。太上皇帝诏以三台施兴圣寺 按北齐书后主本纪云云。

天统三年。太上皇诏。悉蠲诸寺杂户。一准平人 按北齐书后主本纪。天统三年秋九月己酉。太上皇帝诏诸寺署所绾杂保户姓高者。天保之初。虽有优敕。权假力用。未免者。今可悉蠲杂户。任属郡县。一准平人。

天统五年。春正月辛亥。诏以金凤等三台未入寺者。施大兴圣寺。夏四月甲子。诏以并州尚书省。为大基圣寺。晋祠为大崇皇寺 按北齐书后主本纪云云幼主承光元年。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又起大宝林寺 按北齐书幼主本纪。帝每灾异寇盗水旱亦不贬损。惟诸处设斋。以此为修德。尝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又为胡昭仪。起大慈寺。未成。改为穆皇后大宝林寺。穷极工巧。运石填泉。劳费亿计。人牛死者。不可胜纪。

高祖开皇四年。建兴善寺。居僧灵藏。敕仆射参起居 按隋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佛祖统纪。隋开皇四年。灵藏律师。始与帝为布衣交。及即位。建大兴善寺以居之。敕左右仆射。每旦参问起居。尝陪驾洛州。归之者众。帝手敕曰。弟子是俗人天子。律师是道人天子。有欲离俗者。任师度之。由是度人至数万。有疑之者。帝曰。律师化人为善。朕禁人为恶。意则一也。

仁寿元年夏六月。颁舍利于诸州 按隋书高祖本纪云云。

炀帝大业二年。诏沙门致敬王者。以僧明胆等不从而止 按隋炀帝本纪。不载 按佛祖统纪。大业二年。诏沙门道士。致敬王者。沙门明胆等。抗诏不从。帝诘之。对曰陛下若使准制罢道。则不敢不奉。如知大法可崇。则法服之下。僧无敬俗之典。帝默然而止。

高祖武德七年。傅奕上疏。极诋佛法。帝善之 按唐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傅奕传。高祖拜奕太史令。武德七年上疏。极诋浮图法。曰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涂六道。□愚欺庸。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至有身陷恶逆。狱中礼佛。囗诵梵言。以图偷免。且生死寿夭。本诸自然。刑德威福。系之人主。今其徒矫托。皆云由佛。攘天理。窃主权。书曰。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有作福作威玉食。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至汉明帝。始立胡祠。然惟西域桑门。自传其教。西晋以上。不许中国髡发事胡。至石苻乱华。乃弛厥禁。主庸臣佞。政虐祚短。事佛致然。梁武齐襄。尤足为戒。昔褒姒一女。营惑幽王。能亡其国。况今僧尼十万。刻绘泥像。以惑天下。有不亡乎。陛下以十万之众。自相夫妇。十年滋产。十年教训。兵农两足。利可胜既邪。昔高齐章仇子他言。僧尼塔庙。外见毁宰臣。内见嫉妃嫱。阳谗隐谤。卒死都市。周武帝入齐。封宠其墓。臣窃贤之。又上十二论。言益痛切。帝下奕议。有司唯道源佐其请。中书令萧瑀曰。佛圣人也。非圣人者无法。请诛之。奕曰。礼始事亲。终事君。而佛逃父出家。以匹夫抗天子。以继体悖所亲。瑀非出空桑。乃尊其言。盖所谓非孝者无亲。瑀不答但合爪曰。地狱正为是人设矣。帝善奕对。未及行。会传位止。太宗即位。常问奕。卿拒佛法奈何。奕曰。佛西胡黠人尔。欺訹夷狄以自神。至入中国。而孅儿幻夫。摸象庄老以文饰之。有害国家。而无补百姓也。帝异之。

太宗贞观十六年。幸弘福寺。为穆太后追福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佛祖统纪。贞观十六年。上幸弘福寺。为穆太后追福。自制疏称皇帝菩萨戒弟子。谓寺主道懿曰。朕顷以老子是朕先宗。故令居释氏先。卿等能无憾乎。对曰。陛下尊祖宗。降成式。讵敢有怨。上曰。佛老尊卑。通人自鉴。岂一时在上。即以为胜朕宗自柱下。故先老子。凡有功德。佥向释门。往日所在战场。皆立佛寺。太原旧第。亦以奉佛。初未尝创立道观。存心若此。卿等应知。

贞观十九年。沙门元奘等。自西域归京师。诏于弘福寺。翻译诸经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方技传。僧元奘。姓陈氏。大业末。出家博涉经论。尝谓翻译者。多有讹谬。故就西域。广求异本。以参验之。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元奘既辩博出群。所在必为讲释论难。番人远近咸尊服之。在西域十七年。经百余国。悉解其国之语。仍采其山川谣俗土地所有。撰西域记十二卷。贞观十九年。归至京师。太宗见之大悦。与谈论。于是诏将梵本六百五十七部。于弘福寺翻译。仍敕右仆射房元龄。太子左庶子许敬宗。广召硕学沙门五十余人。相助整比。

贞观二十二年。敕有司写元奘新译佛经。御制序文。颁赐九道总管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佛祖统纪。贞观二十二年。上幸坊州玉华宫。召奘法师。既至。上曰。朕在京苦热。故就此山泉石之凉。忆见法师。故遣相屈。此日所翻何经。奘曰。近译弥勒瑜伽师地论。帝宣论亲览。谓侍臣曰。佛教广大。犹瞻天瞰海。莫极高深。九流典籍。犹汀滢方溟渤耳。世言三教齐致者。此妄谈也。因敕有司。写新译经论。颁赐九道总管御制大唐三藏圣教序。以冠其首。诏皇太子。撰菩萨藏经后序。上自是平章法义。不辍于囗。敬侍法师。亲于家人。

高宗永徽二年。九月癸巳。废玉华宫。以为佛寺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高宗本纪云云。

显庆元年。诏左仆射于志宁等。润色元奘所定之经。御安福门。观元奘迎御制慈恩寺碑文。诏皇子于奘师寺。授归戒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高宗本纪。元年夏四月戊申。御安福门。观僧元奘。迎御制拜书慈恩寺碑文。导从以天竺法仪。其徒甚盛 按方技传。高宗东宫。为文德太后追福。造慈恩寺。及翻经院。内出大幡。敕九部乐。及京城诸寺幡盖众伎。送元奘及所翻经像。诸高僧等入住慈恩寺。显庆元年。高宗又令左仆射于志宁。侍中许敬宗。中书令来济。李义府。杜正伦。黄门侍郎薛元超。共润色元奘所定之经。国子博士范义頵。太子洗马郭瑜。弘文馆学士高若思等。助加翻译。成七十五部上之。后以京城人众。竞来礼谒。元奘乃奏请逐静翻译。敕移于宣君山故玉华宫六年。卒时年五十六。归葬于白鹿原。士女送葬者数万人 按佛祖统纪。元年十一。月武皇后生皇子。神光满室。赐名佛光王。逾月诏于奘法师寺。出家落发。授归戒。

龙朔元年。幸天宫寺。度僧二十人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高宗本纪。龙朔元年九月。幸天宫寺。是高祖潜龙时旧宅。上周历殿宇。感怆久之。度僧二十人。

中宗嗣圣六年(即太后永昌元年)。五月己巳。白马寺僧薛怀义。为新平道行军总管。以系突厥 按唐书武后本纪云云。

嗣圣七年(即太后天授元年)。颁大云经于天下。令诸州各置大云寺 按唐书武后本纪。天授元年七月。颁大云经于天下 按旧唐书武后本纪。有沙门十人。伪撰大云经。表上之。盛言神皇受命之事。制颁于天下。令诸州各置大云寺。总度僧千人。

嗣圣十七年(即太后久视元年)。敛天下僧钱为佛祠大像。以张廷圭谏罢役 按唐书武后本纪。久视元年八月庚申。敛天下僧钱作大像 按张廷圭传。武后税天下浮屠钱。营佛祠于白司马坂。作大像。廷圭谏以为。倾四海之财。殚万民之力。穷山之木为塔。极冶之金为象。然犹有为之法。不足高也。填塞涧穴。覆压虫蚁。且巨亿计工员穷窭。驱役为劳。饥渴所致。疾疹方作。又僧尼乞丐自赡。而州县督输。星火迫切。鬻卖以充。非浮屠所谓随喜者。今天下虚竭。苍生雕弊。谓宣先边境实府库。养人力。后善之。召见长生殿。赏慰良厚。因是罢役。

景龙□年。盛兴佛寺 按唐书中宗本纪。不载 按辛替否传。景龙中。盛兴佛寺。公私疲匮。替否上疏曰。今疆场危骇。仓廪空虚。卒输不充。士赏不及。而大建寺宇。广造第宅。伐木空山。不给栋梁。运土满路。不充墙壁。所谓佛者。清净慈悲。体道以济物。不欲利以损人。不荣身以害教。今三时之月。掘山穿地。损命也。殚府虚帑。损人也。广殿长廊。荣身也。损命则不慈悲。损人则不爱物。荣身则不清净。宁佛者之心乎。昔夏为天子。二十余世。而商受之。商二十余世。而周受之。周三十余世。而汉受之。由汉而后。岁代可知已。咸有道之长。无道之短。岂穷金玉修塔庙。享久长之祚乎。臣以为减雕琢之费。以赒不足。是有佛之德。息穿掘之苦。以全昆虫。是有佛之仁。罢营构之直。以给边垂。是有汤武之功。回不急之禄。以购廉清。是有唐虞之治。陛下缓其所急。急其所缓。亲未来。疏见在。失真实。冀虚无。重俗人之所为。而轻天子之业。臣窃痛之。今出财依势。避役亡命。类度为沙门。其未度者。穷民善人耳。□亲树知。岂离朋党。畜妻养孥。非无私爱。是致人毁道。非广道求人也。陛下常欲填池堑。捐苑囿。以赈贫人。今天下之寺无数。一寺当陛下一宫壮丽。用度尚或过之。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陛下何有之矣。虽役不食之人。不衣之士。犹尚不给。况必待天生地养。威动雨润。而后得之乎。臣闻国无九年之储。曰非其国。今计仓廪。度府库。百僚共给。万事用度。臣恐不能卒岁。假如兵旱相乘。则沙门不能擐甲胄。寺塔不足禳饥馑矣。帝不省。

睿宗先天元年。西天沙门婆罗。请然灯供佛。帝临观灯轮 按唐书睿宗本纪。不载 按佛祖统纪。睿宗先天元年。西天沙门婆罗。请然灯供佛。帝御延熹门。临观灯轮。高二十丈。点金银灯五百盏。望之若华树元宗开元二年。诏检责天下僧尼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姚崇传。元宗时。崇封梁国公。迁紫微令。中宗时。近戚奏度僧尼。温户强丁。因避赋役。至是崇建言。佛不在外。悟之于心。行事利益。使苍生安稳。是谓佛理。乌用奸人。以汩真教。帝善之。诏天下汰僧。伪滥发而农者二万余人 按旧唐书。元宗本纪。开元二年春正月丙寅。紫微令姚崇上言。请检责天下僧尼。以伪滥还俗者。二万余人。

肃宗至德元载。诏沙门。讽颂祈福 按唐书肃宗本纪。不载 按佛祖统纪。肃宗至德元载。帝在灵武。以军需不足。宰相裴冕请鬻僧道度牒。谓之香水钱。时寇难方盛。或劝帝宣凭佛祐。诏沙门百人。入行宫朝夕讽呗。帝一夕梦沙门身金色。诵宝胜如来。以问左右。或对曰。贺兰白草谷。有新罗僧无漏。常诵此名。召见行在。既而不空至。遂并留之。托以祈福。

上元二年。皇后以帝不康。刺血写佛经。百僚复于佛寺。斋僧 按唐书肃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肃宗本纪。上元二年正月甲午。上不康。皇后张氏。刺血写佛经。九月上不康。百僚于佛寺斋僧。

囗囗囗年。以南阳为国师 按唐书肃宗本纪。不载 按学佛老训。唐肃宗。志慕禅宗。礼南阳。为国师。晨夕问道。

同类推荐
  • 藤阴杂记

    藤阴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竹林女科证治

    竹林女科证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静修先生文集

    静修先生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代新说

    五代新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北征记

    北征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嫡女之千金百分百

    嫡女之千金百分百

    白玫儿,一个百分百古色古香的古代人,却带着现代人的灵魂,她记不清上一世她究竟是谁,只是梦境一个接一个,她不知道现在生活的府中是虚幻?还是梦非梦?且看一代萌妹子斗二娘、斗嫡妹,为母洗冤,为自己赢得一场好姻缘!
  • 穿越北宋之逆天系统

    穿越北宋之逆天系统

    文明不应该被野蛮摧毁,美好不应该被丑恶辱虐!主角有幸带着某个逆天系统穿越到了一个叫北宋的位面,面对即将到来的靖康年-影响华夏千年的变局,他立下誓愿,努力去改变这个世界,改变这个历史。
  • 四阳外番:神兽

    四阳外番:神兽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族群,小小的族长候选人因面壁思过而邂逅真情。生生世世,他叶彻,只属于他的神兽小姐…
  • 私属物:你是我的

    私属物:你是我的

    一觉醒来就重生???毓毓很无奈,难道是做渣女过了头?[双强+甜宠!!!]
  • 重生之璀璨舞台

    重生之璀璨舞台

    叶辰重生了,一场拍摄中的车祸让叶辰回到了2000年。超越他人十几年的娱乐目光是否会把娱乐圈未来路引到别的方向?最后他会将打造出一个怎样的娱乐皇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只傻白甜是大佬的

    这只傻白甜是大佬的

    “佛祖,又一个取经的来了。”“牟尼佛祖不在,天庭出差去了。”“那释迦佛祖呢?”“被斗战胜佛拉去花果山研究生殖隔离问题了!一百年没回来了!”“啊感动,佛祖竟为了拉进各种族的关系如此不知疲劳,简直胜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啊!”取经之僧满眼小星星。西游记同人文?搞怪戏精美猴王与大佬不慌如来佛的绝美爱情故事
  • 都市超品仙医

    都市超品仙医

    身怀逆天神功,拥有神奇医术,纵横在美女如云的花花都市,苏凌强势崛起,吊打一切,成就一段仙医神话。
  • 倾国记:误入仙途

    倾国记:误入仙途

    被自己的妹妹和那够男人推下冰冷的湖里醒来之后,被一个自称是她娘亲的爹爹的老人引入一个没有黑夜的地方——琉璃碎的空间,爹爹被山贼害了,掉下悬崖,生死未卜。她就被那个心机很深的姨娘给‘卖了’,世间如此苦,不如沉醉仙途。
  • 那个冬天那个你

    那个冬天那个你

    因为游戏两人相识;因为性格、爱好、向往相同两人熟识;因为缺一个女朋友(男朋友)两人相爱;最后的最后是谁扰了谁的心,谁又离不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