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1700000028

第28章 试论比较文学“普及性”教学目标的完成(2)

2007年度的期末试题类型为名词解释、简述题和分析题三类,名词解释、简述题主要考察学生掌握的比较文学基本范畴、主要流派和相关知识,分析题则进一步考察学生对于比较文学方法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这次试卷中的名词解释(20分)包括:阐发研究、母题、媒介学、形象学4个。简述题(20分)包括:(1)谈谈你对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的同和异、得与失的认识。(2)从比较文学跨学科的视角举例简述诗与画的关系。第一道题考察学生对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的具体了解,答案不仅要列出这两个学派的同异之处,还应说明其得失以及自己的一点看法。大部分同学能够指出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的不同之处,但有些人对其得失却说明不够,也没能加以总结。第二道题考察学生对于诗与画的跨学科的认识,在具体回答中,一些同学只是列举诗歌与绘画的密切关系,缺少说明的例证。看来大多数同学只是抄写书上的答案,缺乏自己的见解。但有时候抄写也是一种掌握知识、认识事物的训练方法。总之,从名词解释、简述题的回答中,我们还是能够考察学生对比较文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某些问题的思考深度。

相比之下,分析题(60分)是考试重点,题型比较关键,这不仅要考察学生一直以来所学过的古今中外文学知识,而且还促使他们把这些零散孤立的知识、毫不相关的内容、缺乏有机联系的文学现象结合起来,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把握其同异及内在原因,促使学生从印象主义的文学欣赏提升到从比较文学高度进行细致分析的理论水平。试以这次考试的分析题为例:阅读以下两首中外诗歌,用比较文学文类学和主题学的方法分析其主题、文体风格、意象、情境等方面的异同及其原因。要求1000字以上。

《饮酒》(晋)

(中国)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茵纳斯弗利岛》(1893)

(爱尔兰)W·B·叶芝著,袁可嘉译

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笆房;

支起九行云豆架,一排蜜蜂巢,

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

(注:茵纳斯弗利岛是爱尔兰民间传说中的一个湖中小岛)

等考试结束进行批卷的时候,我发现学生们提供的答案参差不齐,相差甚远,令人深思。为了便于分析,这里把答案大致划分为三类:基本合格者、良好者、优秀者。

第一类基本合格者成绩在36-45分之间,占学生人数的27%。其答案只是罗列一下有关文类学、主题学或者文体、意象、情境的研究方法,在对这两首诗进行对比的时候,实际的运用能力不够,或者对文本解读不够具体深入;或者对比分析没有在要求的各个方面展开;或者没有进一步说明其同异原因;或者有明显的知识错误;或者字数不符合要求。例如,在谈到主题的对比分析时,学生一般都能说出两首诗“归隐田园”、“逃离世俗文明社会”的共同主题,却没有进一步说出其不同之处。在提到意象的对比分析时,没有对“菊”“南山”“飞鸟”这些特殊的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文化意象,与“云豆、蟋蟀、红雀、水”等西方诗歌中的自然意象进行同异说明。例如答案之一:“陶渊明诗的主题是‘心远地自偏’,而叶芝诗的主题是‘我要去’一个让心灵净化的地方,两者的差异正是由于‘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的差异所造成的。《饮酒》是五言诗,受制于严格的格律要求;而《茵》的文体风格是自由的,没有即定套路。《饮酒》的菊花、南山意象体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闲适之情;《茵》中的意象蜜蜂、红雀、水等象征着自由、和平与安宁。情境就是人物在每个特定时刻的相互关系,我不了解两个诗人的写作背景,不敢妄言。”这一答案的前部分还不错,可是后面对情境研究却没有掌握好,也没有进一步说明两位诗人使用意象的差异性及其文化背景。有的答案泛泛而谈,论述含混,存在不少知识性的错误,如:“这两首诗歌都是描写安逸、远离人嚣的生活。第一首含蓄抒情,富有‘意境’;第二首更加直白,运用了‘典型’,如小屋子、泥巴房、豆架、蜂群。时间上也很精确,从朝雾、正午到傍晚、午夜,每一个景色都很具体。主题上两者都在表达希望住在一方净土上。区别是前者偏向大气长远,后者更加现实具体。文体上前者多抒情,后者多描写。情境上前者较为虚幻,后者较为具体。”“从诗歌文体风格来看,《茵》属于自由叙事诗,《饮酒》属于格律抒情诗,前者为无韵诗,后者为有韵诗。”这里用“典型”说明叶芝的诗歌意象,把现实主义的典型理论错误地用在对诗歌的分析上,是明显的张冠李戴。认为《饮酒》的情境虚幻,把《茵》归于叙事诗和无韵诗,都说明了有的学生没有理解什么是“情境研究”,对西方抒情诗和韵律诗传统一无所知。这也可以看出某些学生对考试抱着应付过关的态度,思维混乱,写作能力差,对试题的回答缺乏实际运用、分析判断的比较能力。

第二类良好者成绩在45-54分之间,占学生人数的63%。其答案对比性地分析了这两首诗歌在主题、文体、意象、情境上的类似,能够进一步地说明其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及其原因,写作上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文笔流畅。例如答案之一:“其主题相同,即都向往逃离喧嚣、回归宁静。从意象上看,《饮酒》中的南山、飞鸟等意象让人感觉恬淡而优美,《茵》中的小屋子、泥巴房、云豆架、蜂蜜巢让人感觉很现实,但不同的意象选择却能表达出相同的主题:向往平静。《饮酒》讲究格律、押韵,《茵》则比较通俗直白。由于古汉语是一种没有词尾变化的语言,不像英语那样有明显的人称、数和时态变化,故《饮酒》不如《茵》那么精确。《饮酒》讲求的是‘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神与物游’的抒情方式,而《茵》则平铺直叙,注重细节和结构的展开。《饮酒》注重表现,《茵》注重再现。这使得《饮酒》有很深的意境,含蓄恬淡,言有尽而意无穷,让人有无限遐想的空间;而《茵》则直率地把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抒发出来,言尽而意尽,回味空间相对缩小了,这比较符合西方人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大多同学注意到了两位诗人置身田园姿态的绝对不同,答案之二:“陶渊明诗是已经身在桃源、亲历田园之美。叶芝要动身去一个梦想的岛上,过自然的生活,与动植物为伴,可是身不由己,依然站立在‘车行道’‘人行道’喧哗的文明城市。在陶渊明看来,恐怕不一定要去与世隔绝的岛屿上,只要心中有那份闲适悠然就可以了,这样尽管心在闹市,也可以过着与大自然相伴的生活。因此,陶诗是在其中歌咏其志,叶诗是在其外歌咏其志。”这种对于抒情者不同叙述姿态的比较认识是必要的,也是老师划定基本合格与良好成绩的标准之一,能够发现置身此岸“桃花源”与向往彼岸“乌托邦”的不同,也就能够思考中西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不同追求。一些同学能够从一个比较高的视角进行对比论述,谈出一己之见,答案之三:“远离世俗的牵绊和困扰,是每一个人的梦想。不因时代、国家有异,在社会重压下,人们必然想抽离,返回到纯朴的田园生活中去。只是叶芝尚待出发而陶渊明已经自身其中。搭起小屋,干起农活,倾听鸟鸣,呼吸自然的空气,使得人性得到了涤荡和净化。这两首诗歌除了相似性之外,也有很大的不同。首先,陶渊明诗不仅更为简洁,长于写景,用景物托出意境,把诗人的情感埋藏于诗句之中,只有‘感悟’才能感觉出其美。而叶诗更流于直白,注重‘我’的主观感受,描写景物在人心里引起的反应,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意识。究其原因,是中西不同的思想造成。中国人注重表现,西方人注重再现。所以中国诗歌以托物言志为主,西方诗歌较为直率。但本人看来,无论是单就这两首诗,还是放眼更多的西方诗歌,中国的古诗在意境上总是更胜一筹。西方的诗歌所表现的意境远没有中国的那么美,那么让人富于联想,缺乏一个让人思绪飞扬的空间。另一方面,西方诗歌也有其优点,即趋于一个哲学的高度。如朱光潜先生的观点,‘中国诗人在自然中只能听见自然,西方诗人在自然中往往能见出一种神秘的巨大力量。’中国诗歌更多禅趣,西方诗歌则有深邃的哲理作为指导,富于逻辑性。”可以看出这些学生不仅尝试运用文类学和主题学的方法来说明中西诗歌的异同,而且能够上升到较高层次来思考有关中外诗歌的避世、乌托邦、家园、自然与文明冲突等主题。在分析过程中,个别同学甚至能够引用有关证据加以说明,提出一些自己的认识。不足之处是这类答案对中西诗歌差异的解释还不够深入,结论比较统一,缺乏独到的见解。一般而言,本科生能够思考到这一水准,也就令人欣慰了。

第三类优秀者成绩在54-58分之间,占学生人数的10%。除了符合第二类答案要求外,有较少学生还能具体分析两首诗歌异同后面更深刻的文化背景、宗教哲学与语言思维方式,能够聚焦于引文中的有关意象、叙述视角或情境提供自己对中西文化、哲学、宗教与语言的独特认识。从答案中可以发现,这类学生不仅对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诗歌特征有所了解,也对以叶芝为代表的西方后期浪漫主义诗歌特征有所认识,并且能够通过非常细致的对比分析引申出富有启发性的结论,论述层次清晰,逻辑性较强,语言流畅。答案之一:“首先,从主题来看,陶渊明诗与叶芝诗有共同的归旨,即都引导出了向往自由、回归自然、复归天性的追求。但细辨可以发现两者的指向或身处的位置是不同的。叶诗中两次提到‘我就要去了’,显然仍处于现实这一维度,是由‘世俗向往自然’;而陶诗显然不存在这种姿态式的语句,是由‘自然回照现实’。由此可看出两者在主题上的差异。叶芝是以‘岛’这个自身预设的一个‘自然’来映照世俗社会,呈现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弃世的倾向,尽管透露出一丝灰色,但依然是立足于现实;而陶渊明虽然‘接庐在人境’,却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境界中,是在歌咏一种内心的自由境界,是真正的超脱。从道家的观点一言以蔽之,叶诗之自由有待实现而陶诗之逍遥无待。其次,从文体风格上看,两者的语句都显示出清新朴素的特质,贴近他们向往的田园色彩,陶渊明诗好像一幅素描,截取隐居生活的一个画面,定格在菊花、南山、飞鸟甚至所谓的山气上;而叶芝诗在抒情中更带有一种叙述性,对于搭屋筑房、支豆架、建蜂巢等动作的交代,具有鲜明的逻辑性,理性彩色浓厚。以绘画而言,陶渊明诗的意境是水墨小品,而叶芝诗的意境像重彩的油画。第三,在意象上,陶渊明诗的菊花、南山、飞鸟有特定的涵义,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成为君子隐居的象征物;而叶芝诗细致得面面俱到,描写非常具体细节化,泥巴房、豆架、蜂巢、红雀、蟋蟀都是田园生活常见的事物。在叙述视角上,陶渊明诗始终‘无我’,超然物外,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意境;而叶芝诗不断出现‘我’,主体意识强烈,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强烈个性特征。第四,在呈现的情境上,陶渊明的自然就存在于诗人的心中,体现了自我与自然圆融统一,相互间浑然天成。而叶芝营造的自然是他本人之外的一个乌托邦存在,对他构成一种召唤和吸引,但抒情者与之始终存在一个无法接近的距离,潜在着‘我要去却无法去’的矛盾、现实与理想不可跨越的鸿沟。”由此可以看出,这位学生认识到了《饮酒》《茵》在相似的主题后面的差异性,“叶诗之自由有待实现而陶诗之逍遥无待”的结论所提供的中西诗歌差异认识不再是简单的表面附比,而是深入到了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儒道文化之本质差别的层面了。这个同学对于叶诗具有浪漫主义特质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性认识也比一般同学要深刻。可见,通过中西诗歌个案的比较分析,老师完全可以考察出学生们对某个问题思考的程度是高是低,是深是浅,完全能够分辨出学生对于各种文学知识掌握的不同水平以及如何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来阐释具体的文本。

在一篇题为《一种心情为归隐,两种情形境与心》的答案中,老师可以清楚地判断出这位学生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优秀的写作能力:“无论是《饮酒》还是《茵》,所表达的都是诗人自己一种出世、归隐、回归自然的心情。南山是中国诗人的隐居地,陶渊明‘结庐在人境’,告知读者自己就置身于闹市之中,这是因为‘心远地自偏’,心远离尘嚣就相当于我远离了尘嚣,“境由心生”,成为中国文人学士津津乐道的精神境界。当自己摒弃俗劣,安守固有,驻足之处皆为自然,这体现了一种农业文明的闭合型意识。茵岛是爱尔兰诗人心情寄托的一个具体地,或者说也是一个理想的象征物。在叶芝的心中,它代表着自然、安静、幸福的生活。作者详细地展示了这个岛上的生活:小屋子、泥巴房、云豆架、蜂群、朝雾、蟋蟀和水声等,这些意象符号立体而生动地构建出茵岛的精神家园,但是,与这个活泼动人的场景对照的是诗人依然站在‘车行道’和‘人行道’,他只是在闹市中向往这个一直未达的理想世界,体悟到自然的召唤,这是一种海洋文明的‘开放型’意识。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不同在于中国文人喜于克守,安贫乐道、浑然无我的境界才是最高的人生境界;西方文人却关注人性的本原,注重人的心理意识,追求人的无尽渴求和愿望。因此,尽管这两首诗歌都描述了回归自然的心情,却表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境。《饮酒》中的诗人置身于理想境界之中悠然自得,此岸即是彼岸;而《茵》的诗人只是渴望向往他想要的生活,是彼岸对此岸的召唤,由此可见中西诗人人生观的巨大差别。”这种对中西诗人有关此岸与彼岸、农业文明与海洋文明、闭合与开放、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认识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我们可以看出该生是在分析诗歌文本的基础上得出这一结论的,做到了理论思考与具体文本的结合,把方法与分析统一起来了。能够在异中之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分辨同中之异及其文化(包括宗教、哲学、语言、思维方式等方面)原因是老师评判良好与优秀成绩的重要标准。

同类推荐
  •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叶君主编的《假设与求证(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成果。胡适先生将实证主义从美国引入中国,井提出了“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基本方法,对科学研究有晕大的指导意义。
  • 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社会底蕴

    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社会底蕴

    本套书系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这些名家大多在历史上都有了明确的崇高定位,许多都享有大师、巨匠、泰斗等美誉,是一代宗师,为世界人民广泛传颂。这些名作大多经受了历史的洗礼和时间的考验,代表了名家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成就,也代表了世界的最高顶峰,非常具有可读性、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具有极高的价值,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我的母亲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我的母亲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如果生命可以再度青春

    如果生命可以再度青春

    本书分为五大块:亲亲·宝贝,亲情·呼唤,乡音·乡情,爱人·朋友,断片·私语。作者用质朴的语言,以散文、生活随笔的方式,回忆并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叙了关于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的故事,以及从中获得的感动和感悟。愿书中展现的这些美好、感动和喜悦,让我们在平淡流年里相拥温暖。
  • 读一首诗,念一个人,恋一座城

    读一首诗,念一个人,恋一座城

    本书是针对女性读者中的都市白领、小资和文学青年所写,特别是那些钟爱文人雅事,有历史怀旧情结的读者所期待的精美读本。本书精心挑选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九座古城,由此划分九大章,时间上从秦汉到明清,地域上从金陵到洛阳,按照这样纵横两条线索,每章对应一座城,由一首诗展开,牵引出一段发生在此城的动人往事,或是才子佳人或是文人墨客。十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名城、故都曾经繁华的历史。令众多读者虽不能至,却可心灵游览。整部作品的文笔尤其地细腻唯美,颇见才情,适合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在历史与诗意中享受无限美好的意境。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级经理人

    超级经理人

    打造世界上最牛逼的超级经理人,在商界呼风唤雨,在金融市场主宰众生,左手数金币,右手搂美人……喜欢本书的朋友请加群38306608;非本书读者,同行广告者勿入,本人定期和读者交流,谢谢!
  • 妖华千秋

    妖华千秋

    或许繁华三千界,人,魔,仙为千秋之数,但又有谁知真正的“妖”
  • 叱咤大唐

    叱咤大唐

    长安城最彪的官二代,大唐最大的纨绔。。。这些都是对秦二郎的误解。秦二郎对自己的定位是:大唐第一猛将,第一才子,第一富豪,第一教育家,第一妇女之友。。。秦二郎的目标是叱咤大唐,让大唐之名响彻八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暖婚蜜爱:夙少的迷糊甜妻

    暖婚蜜爱:夙少的迷糊甜妻

    那天,她被男友甩了,男友搂着她最好的朋友向她宣布他们将要结婚的消息。她一气之下便从路边拉来一个男人,在对方的劝说下,与这个刚刚认识不到半个小时的男人结婚了........”内个,我们就这样结婚了?“某个小呆萌说。某男一挑眉,“当然,难道你还想反悔?”
  • 黑化boss求放过

    黑化boss求放过

    身为一个作者,她觉得自己设计的每一个人物都应该力求戳中读者的萌点才是。所以她把自己书中最大的反派设计成了一个黑化蛇精病,觉得这样的boss应该有读者会萌。但是……某一天当她自己穿越到自己写的书里的时候,面对着黑化boss,就再也萌不起来了。要知黑化在身边!黑化boss:过来;作者:T_T求放过,求普照,求圣母!PS:哨兵VS向导设定,男主哨兵女主向导。
  • 恶魔校草,来单挑!

    恶魔校草,来单挑!

    帝都薄少霸气威武无人匹敌,陆川川偏偏不怕死的杠上了薄靳爵不说还撂下狠话:“我陆川川一定要拿下薄靳爵!”“树大招风,听说总有人想千方百计的睡我?”他声色慵懒,又说“为此,某人还特地写下攻略108式手册?”陆川川拿着小册子的手一滞,跳脚炸毛“薄靳爵你别含血喷人,劳资可没说过千方百计的要睡你!!!”某人懒懒一笑,不给她反抗的任何机会,直接扑倒啃下肚。【日更√宠文√又名恶魔攻略一百零八式手册、如何成为一个良好合格的宿主!】
  • 星河之心

    星河之心

    当特洛维亚踏上星际扩张的时代后,险些被超级AI取而代之的人类不得不寻求另一个方向的发展——个人的进化与科技的融合。由此诞生的基因技术与战争科技促使人类向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基因进化产生的异能与魔法。虽然这在很大程度上继续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但也使得下层人民与上层精英产生了更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两极分化空前严重。为了平缓这种不断扩大的矛盾,特洛维亚不得不持续对外扩张,借以缓解燃眉之急。在这个异能与魔法统治世界的超能年代,没有魔法天赋也毫无异能的少年杰克,刚成年就无奈参军奔赴战场。在入侵外星的时候不幸遭到土著的反扑战死沙场,而死后的身躯却因收到魔法的侵蚀,召唤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地球宅男——方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