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1700000009

第9章 探索比较文学教材的新类型(2)

该书舍弃了同类著作中常见的对中外比较文学研究现状和历史的梳理,而把阐述重点放在了对比较文学学科研究范畴、研究类型和最新进展的描述上。第一章化了两小节的篇幅对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和基本界限进行了论述,我觉得这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出发点。然后,该书分别介绍了比较文学中最基本的几个研究领域,如文学关系研究、比较神话研究、比较诗学研究、翻译研究、跨学科研究以及学科史、学科理论等其他领域的研究。

《比较文学学科地图》也没有像其他同类著作那样设专章分别对“媒介学”、“主题学”、“文类学”、“形象学”、“译介学”等传统比较文学教材的基本内容进行介绍,而是以比较文学的三个基本研究类型(即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阐发研究)为纲,把以上这些内容融化、贯穿其中。此举意在突出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从而有助于读者掌握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书的第三章“比较文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的撰写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当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比较文学学科在国内外学界的最新进展。但另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比较文学研究最新进展的描述,向读者展示比较文学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的巨大发展空间,从而有助于读者从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进行比较文学研究。譬如,前些年陈思和教授提出了关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问题。他的原意是要解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问题,但实际上却带出了好几个与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有关的问题,如:文学中世界性因素的界定问题,在今天如何看待影响研究的有效性问题,以及其他一系列与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有关的问题。再如,近年来颇受国际学术界关注的流散文学研究。此前,我们国内学者在海外华文学和海外华人文学领域已经有很多的研究。但“流散文学”概念的提出,显然进一步拓宽了这个领域的研究,它不光是作家、作品、主题、形象等文本方面的研究,而是把研究者的目光引向到了我们以前还较少注意的一些文学现象,诸如流亡文学、文学中的漂泊感、无所归属感等等。我以为,这一章对于刚刚开始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青年学子确定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目标也许更有必要。

书的第二部分即余下的六章,可以说是该书最富特色的部分,因为如此内容、如此写法,在国内学术界的相关出版物中似乎还不多见。当然,这里我首先得承认,前面也已经提到,本书的这一部分内容和具体写法我也是从国外最近出版的一本论述翻译理论和研究的专著中得到启发和借鉴后才这样写的。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对于学术研究与学术批评(或曰评论)之间的差别不甚注意,对于学位论文(硕、博士论文以及博士后论文)与一般的学术著述之间的差别也不是很重视。于是我们经常会把一般的学术批评论文等同于学术研究论文,把一般的学术论著等同于学位论文。在一般的情况下,如此认识当然也于事无损。但是假如我们把这种认识带到我们的研究生教学和培养中去的话,那就会误导我们的青年学子了。

一般说来,学术批评大多是对已有学术成果的评判,含有价值判断的意味。学术研究则要求研究者在对所涉课题进行全面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独特的发现,独有的思想和观点。对学术研究来说,尤其是撰写学位论文,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任何学科,要发展,要繁荣,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有各种形式,既可以是对一个新研究领域的开拓,也可以是运用一个小小的实例去对已有的理论或观点进行补充、肯定、修正、质疑甚至否定。具体而言,学术创新可以有如下几种途径:

◆发现、提供新的实例(事实);

◆对某一专题提出新的解答;

◆重新对已有的观点、理论或方法论进行验证、界定;

◆提出新的观点、假设、理论或方法论。

从事学术研究,不管你是出于自身的爱好,还是为了攻读学位、晋升职称,或是谋求某种发展,首先必须找到一个你确实感到兴趣的研究领域。只有对所研究的课题确实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兴趣和热情,你的研究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譬如有人对比较文学中的主题学研究感兴趣,他就会不惜时间、精力,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却乐在其中,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种典籍的爬梳,终于发现并总结出了某个主题跨越不同民族文学的流变过程。

创新,发现新的材料,提出新的观点,这一切当然令人振奋,令人激动。但是,如果我所发现的新材料人家已经发现过了,那该怎么办?如果我所提出的新观点,人家已经提出过了,那该怎么办?甚至,随着研究的深入进展,发现我所研究的课题根本就不值得研究,那又该怎么办?本书第四章“从写作构思到研究计划”就是为解答这些问题而写的。这一章首先论述了作为一个比较文学研究者的基本知识“装备”,然后逐节讨论了原创思想是如何产生的,在研究中如何取得导师和相关专家的指导,如何核实文献资料,如何做阅读笔记,如何安排写作进度,如何确定研究的范围,如何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计划,等等等等。国外有学者曾经把一个研究项目的写作过程归纳为如下这样一张“路线图”:

◇确定研究范围

◇制定初步研究计划

◇寻找文献资料

◇阅读、思考

◇确定研究的问题

◇修正计划

◇收集有用的实例

◇分析收集到的实例

◇得出结论

◇写出初稿

◇评估,听取反应

◇思考潜在问题

◇定稿

◇提交研究成果

对我们初涉学术殿堂的研究生甚至青年教师来说,这张“路线图”应该是可以有所借鉴的。

书的第五章“问题、结论、假设”和第六章“文献资料的选择与分析”与读者讨论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提出观点、如何利用资料等许多写作中会碰到的具体问题。刚刚开始从事学术研究的年青老师或研究生往往会感到困惑:已经出了那么多书了,发表了那么多文章了,我们已经没有什么题目可做了。这里的问题就在于,他们不懂得如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书的第七章“科研论文的撰写”转入讨论学术论著、尤其是学位论文写作的具体格式和规范等问题。我们有些学者对所研究的项目的前期准备其实很充分,在研究中也很有自己的心得,但在写作时却不注意学术规范,如:对所研究的题目是如何来的,也即对前期课题史,缺乏交待。我们的研究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尤其是文科研究,我们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或新的进展。即使你觉得前人在你所研究的项目上的一些成果都是错误的,都是胡说八道,那你也应该把这些所谓的“错误”、所谓的“胡说八道”梳理一遍,这样才能反衬出你的研究的正确,才能让读者对你的研究信服。

我们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引述前人的著述,这是完全正常的。但我们有的学者在引述他人著述时,却不注意标明引文的正确出处,往往只是一个作者名和书名,没有出版社名,没有出版时间(即版本)和页码。更有甚者,有的学术观点明明是转引自他人著述的二手引文,却照抄不误,冒充第一手引文。但由于没有核对原文,结果往往出洋相,贻笑大方。而更严重的性质是,这背后其实反映了一个学者的学风是否老实、是否严谨的问题。前不久,复旦大学对三名教授及其团队的科研成果涉嫌抄袭作出严肃处理并公开通报,此事一经媒体报道,立即引起热烈反响,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学界对学术规范的高度重视。而确立科学研究的学术规范意识就应该从研究生教学时期抓起。

这一章还提醒研究者在撰写学术论著时应该如何注意逻辑结构,如何在预设结论不符事实时撤消和重新论证,又如何在最后阶段根据反馈意见对论著进行调整、修订和定稿,等等。

书的第八章“研究成果的口头表述”是我们国内学术论著中几乎从不见提及的内容。这里的“口头表述”不光是指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答辩,它还包括平时学习时课堂讨论(seminar)中的发言,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汇报,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学术讲座,甚至向某一科研机构或高等学府提交的求职报告,等等。这一章具体介绍了口头表述应予注意的“结构”,表述时的“仪态与风度”,以及可以使用的“视听辅助手段”,等等。

最后一章的内容“研究成果的评估”对我们的读者来说也许并不陌生。但要把在评估(包括自我评估、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全面、系统地罗列出来,对在评估中容易发生的错误与问题条分缕析地一一揭示出来,这样的写法,对国内读者来说,也应该是有参考价值的。

三、教材编写也要力求创新

比较文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重新崛起以来,经历了反差甚大的大起大落:在80年代,比较文学毫无疑问是一门“显学”,当时几乎人人都在说比较文学,每年都有好几百篇比较文学的论文问世。文学论文如果不与比较文学沾点边,甚至都难以发表。90年代初,比较文学界对盛行一时的“X+Y”式的“比附”研究进行了批判,此前的“比较文学热”开始归于平淡,此时的比较文学研究甚至显得有点落寞。

自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起,随着比较文学学位点的增长和比较文学专业研究生的扩招,比较文学似乎又开始要重现当年的热闹情景,最近几年出版的比较文学论著数量明显增多即是一例。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们比较文学界的同行们更需要保持头脑的清醒,在从事比较文学研究和教学时,更有必要强调比较文学学科的学术规范。如前所述,比较文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由于年轻,它不像其他传统学科那样有着严谨、悠久的学术研究史,有着丰富的、可资借鉴的前辈学术风范。比较文学的边缘性、交叉性、以及学科界限的不确定性等学科性质,更是很容易使我们的研究失范。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教材不仅要全面阐述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要领、研究范畴、研究类型和基本研究领域,同时更要结合目前国内比较文学的实际,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方法论训练,包括近乎琐碎的学术研究规范的方方面面,这应该是很必要的。

我国比较文学界在比较文学教材的编写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举世瞩目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在短短的二十几年时间里能编写、出版出数量如此众多、种类也有所不同的教材。但是今天,随着国内比较文学学科的深入发展,我们确实有必要思考一下比较文学教材编写的创新问题,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比较文学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面前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徐扬尚/绍兴文理学院

比较文学课程设置及其教材管窥

一、现象或问题一瞥

本科、硕士、博士(包括博士后)的三教学体制早已形成之后的比较文学教学及其教材问题,主要是“发展中的问题”。现就我所知,对来自不同的层面,根据不同的角度,甚至是若换个角度与层面,结论正好相反的非学科共相,就低(本科与硕士层次、普通院校)不就高(博士层次、重点高校)的有关现象或问题,举一反三,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教材内容繁杂,包罗万象,教学不堪重负

三级比较文学课程,本科为基础。如雨后春笋的教材,无论名称如何,大多数都是从比较文学的术语、概念的界定、来龙去脉,讲到比较文学是否能够算上一门独立学科的争论,再讲到比较文学学科的百年发展史及其渊源流变,然后进入学科属性、特性、可比性、方向目的,研究对象、方法、类型、实践,甚至拉上后现代理论、后殖民理论、女性批评、文化人类学、阐释学、符号学、接受理论等西方现代文化理论,内容繁杂,包罗万象,犹如“人文学科大全”,即使作硕士课程教材,其内容也绰绰有余。令缺乏课外阅读的30多课时的本科教学,不堪重负;令身处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化、市场化,文化消费快餐化,信息来源爆炸化的普通本科学生难以消化,急需“瘦身”与“大换血”。

(二)深刻详尽,浅入深出,越俎代庖

上述本科与硕士教材不分的比较文学教材,有关学科渊源流变的阐述,从法国、美国、俄国到中国、日本、印度,上溯先秦、古希腊,下至20世纪西方文论乃至文化理论,且不同程度地涉及西方现代哲学,不能说不详尽而细致;有关类型学、主题学、文类学、比较诗学、形象学、媒介学等研究类型的阐述,从生成、发展到变异,从内容到方法,从主要学者到代表性著作,不能说不全面而丰富;有关西方现代文化理论的阐述,不能说不专业而深刻。然而,正是这种丰富、深刻、专业、详尽,加上新术语、新概念迭出而缺乏必要的中西互证的注解,西方现代新理论、新方法应有尽有而远离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背景,造成相对高教大众化与市场化时代的普通本科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结构的浅入深出,给学生的感觉是如读“人文百科全书”,给教师的感觉这是一门“贵族学科”。有关西方现代文化理论的内容与福克玛、蚁布斯的《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伊格尔顿的《文学理论导论》等似曾相识,甚至比后者更全面、更丰富。

(三)学科定义与定位的表述有待推敲

比较文学的跨越性显然是学界一致认可的基本规则,跨越什么?法国学者强调跨语言、国界,美国学者强调跨语言、国界、学科,中国学者依据多民族的中国国情,强调跨语言、民族、文化、学科,继而强调跨异质文化即跨文明。问题是,文学比较一旦跨民族,跨语言自在其中;一旦跨文化,跨语言与跨民族均自在其中;反之,跨语言或跨民族即意味着跨文化。将跨语言、跨民族与跨文化并置,既然是只要具备一跨即算比较文学,那么跨文化之说显然属于多余;再反之,若提跨文化便不必重提跨语言与跨民族。若将跨文化是定位为跨异质文化,那么,西方学者从事的西方文化体系之内的文学比较到底算不算比较文学?或者说不具有文化异质性的跨语言或跨民族的文学比较到底算不算比较文学?再说,虽然欧洲的许多国家与民族具有同一性,但是,二者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四)学科体系及其相关要素欠协调

同类推荐
  • 汤头歌诀方解

    汤头歌诀方解

    本书以清·汪昂(庵)的《汤头歌诀》中220首歌诀为纲,歌诀中的正方和附方全部录入,不改变原书的分类和次序。
  • 冰心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

    冰心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

    《冰心散文精选》精选了冰心所作的散文。主要内容有、笑、梦、闲情、好梦、往事(一)(节选)、往事(二)(节选)、寄小读者(1923-1926)、再寄小读者(1942-1944)、再寄小读者(1958)、山中杂记、南归、关于女人、像真理一样朴素的湖、小橘灯、忆意娜、一寸法师、樱花赞、一只木屐、尼罗河上的春天、腊八粥、我的故乡、我的童年、童年杂忆、我和玫瑰花等。
  • 痒痒肉(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

    痒痒肉(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

    本书为作者几年来所写杂文集。作者认为杂文是民意的载体。本文所写文章批评了社会的阴暗面,讴歌了社会的新风尚。
  • 武全文诗初探

    武全文诗初探

    武全文(1620~1692),字藏夫,号石庵,系盂县西小坪村人,后授陕西省平凉府崇信县知县。七年间,引水灌田,创造水磨;整顿治安,兴办教育;移风易俗,兴农促商;改革吏治,釐纲饬纪,提出“上合法意,下慰民情”、“不扰良民,不长奸恶”的治理思想,取得良好政绩。
  • 托尔斯泰感悟录

    托尔斯泰感悟录

    本书分为人类·自然、人生·命运、读书·学习、道德·修养、文学·艺术、真理·幸福、爱情·性爱、婚姻·家庭、宗教·信仰以及托尔斯泰年谱等十部分内容。
热门推荐
  • 神灵耶格

    神灵耶格

    战舰集群横行于太空之中,元素暴君肆虐于位面之间,血脉君王统治于深渊深处。天界的神灵,主物质文明的文明,无尽深渊的恶魔……我,耶格,来了!
  • 竹马来袭:青梅逃不掉

    竹马来袭:青梅逃不掉

    小时候,他对她各种欺负,各种嫌弃!初一的时候,居然表白了?她郁闷,欺负人都能欺负出感情来?在一起还不得被虐死?不不不,事实上,某女被宠上天!
  • 旷世人杰

    旷世人杰

    徐杰家族遭遇仇杀,唯有他一人被一个路过的老道士相救抚养大。十八年后,他在师父的告知下得知自己家族的情况,决心下山报仇,而他的仇家乃是如今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天下同盟的盟主东方败天...
  • 上仙夫君妖神妻

    上仙夫君妖神妻

    她神魂封印,七魄尽毁,七世轮回,重生异地。凌山拜师,千绝峰上,看尽六界名人,金鱼凤凰为伴,修习各类仙法,熟读各类仙籍,成年时,妖气肆意,成为妖界之主,妖孽仙君为她背离仙界!当她神魂回归,力量觉醒,妖神合一,六界谁能与她抗衡?
  • 彼梦千寻

    彼梦千寻

    电子竞技职业联赛少年少女人生与梦想的故事。完全架空的世界观,不要纠结版本,混合型的版本,也不要去匹配战队。第一次写,水平有限,可以走进来瞧瞧。更新随缘,但是写就不会弃坑,有人看最好,没人看也会写完,因为想写,就这样。本作品纯属虚构,不涉及到任何人官方团体,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侵权自删。
  • 邪帝独宠:逆天痞子妃

    邪帝独宠:逆天痞子妃

    她,21世纪杀手之王——离。他,凌驾于玄神大陆的暗殿殿主。主魄归位,神女归来,呵,谁说她是废材,傻子?那就让你看看什么叫做天才。对了,这妖孽谁家的快给老娘带走。谁说的暗殿殿主是一个高冷货?你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 豪门掳爱,强压傲骨妻

    豪门掳爱,强压傲骨妻

    每一夜他欺上身,都是振振有词:“慕云嫣你欠了我五年,好好还——”可是还了一夜他却说,这一夜是属于当下的,那五年明天开始还——慕云嫣只觉眼前一黑:“这是要还到什么时候啊——”他悄然地咬住她耳垂:“没事这辈子还不完,我们下辈子继续——”斗室持续升温………………此文先虐后宠,主线1vs1,安安初来乍到,求包养啊。。。
  • 绝对偏爱:腹黑鬼丫头

    绝对偏爱:腹黑鬼丫头

    她与他的初识是因为一个女人,她与他的决裂也是因为一个女人。所幸,她们不是同一个人,但都是他们所信任的人。伤害、背叛,文夕都遇见了;但时间、距离,也都无法分离他们的爱情。除非一辈子不见面,否则,误会总会解开。命运的安排,让他和她相识、相知、相爱……“Willyoumarryme?”“Yes!”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假如你发现你自己是女人会怎样

    假如你发现你自己是女人会怎样

    本作品,是以娱乐为主讲述了一个男主变女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