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05100000027

第27章 灯谜历史故事(26)

许桂林(1779-1822),12岁时参加童子试考取秀才,被学官称为“奇才”,嘉庆十四年(1809)和嘉庆二十年(1815)两次获得海州科试第一名,嘉庆二十一年(1810)中举。许桂林不贪求功名利禄,终生以教书为生,精于诗词文学,精古算术及天文星算历算的研究,也是清代知名的谜家。

他著有《春梦十三痕》《空谷传声》等书。其中《冰天谈虎》《幻影山得冰天谈虎全书》两篇,依托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引出了128则谜语,非常有意思。

许桂林曾为小说家李汝珍的《镜花缘》做文字润色。有一天,他正在审阅《镜花缘》书稿,书中第八十回、第八十一回描写的打灯虎的场面十分动人,中间穿插有七十则灯谜。许桂林心想:“汝珍兄的《镜花缘》一定会成为巨篇,写书的决心不减,现在又玩起了灯谜。”许桂林一边翻看书稿,一边摘抄了几则灯谜:

天上碧桃和露种,

日边红杏倚云栽。(打花名)

何谓信(打《论语》句一)

秦王除逐客令(打《四书》句一)

“这灯谜作得真好,汝珍兄真是奇才呀!”许桂林不禁在心里感叹,正在这时,李汝珍走了进来,说:“小弟的书稿,让林兄费神了。”许桂林赶忙说:“哪里哪里,我正欣赏你的灯谜呢,真是精彩。刚巧,我也有一个灯谜,请你一猜。”说完,便提笔在纸上写道:

上撑天,下拄地,

塞得乾坤不透气(打一字)

李汝珍看后,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说:“我也有一谜,‘头朝西,脚朝东,塞得乾坤不透风’,(打一字),请猜谜。”许桂林说:“请你先猜我的谜。”李汝珍笑说:“我的谜就是您的谜,不过是将直立者放倒即可。”

你知道谜底各是什么吗?

(谜底大揭密:凌霄花、不失人亦不失言、信斯言也,许桂林的谜底是“1”,李汝珍的谜底是“一”)

蒲松龄诗谜骂恶棍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l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61岁时方撤帐归家。他从小勤奋好学,聪慧过人,虽科举考试连连失败,一生穷困潦倒,靠教私塾维持生计,但却一身正气,嫉恶如仇。蒲松龄的座右铭是: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泰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他还给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文学巨著《聊斋志异》。

蒲松龄的家乡山东淄川县有个王大官人,是地方一霸,为富不仁。他的独眼管家也狗仗人势,欺压穷苦百姓。这王大官人是个附庸风雅之人,家里字画满堂,这个独眼管家也想弄 治他们一下。于是,蒲松龄便假装笑脸,提笔写下了四句:

一头尖尖一头扁,

扁头只有一个眼;

独眼只把衣衫认,

任凭主人来使唤。

独眼管家如获至宝,千恩万谢地拿走了。

其实这是一首打油诗,表面上是一条物谜,实际上讽刺了独眼管家的品行和职业。

(谜底大揭密:针)

一窍不通评文章

清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因能写鬼故事而出名,但是他却屡试不第,穷困潦倒,只能靠教书为生。

有一个财主,自己没有学问,但望子成龙,于是就请蒲松龄教他的儿子学问。可是还不到三个月,蒲松龄便对财主说:“令郎已学有成就,老夫要告辞了。”那个财主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马上摆酒席为蒲松龄饯行。

酒至半酣,财主笑问蒲松龄:“我儿的文章怎么样?”

蒲松龄笑着答道:“高山响鼓,声闻百里。”

财主听了,大悦,又问:“我儿在易、礼、诗方面怎么样?是不是也通了?”

蒲松龄又笑着说:“八窍已通七窍。”说完,蒲松龄挑起书就告辞了。

这天晚上,财主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在衙门当师爷的胞弟,那师爷一听,哭笑不得,连说:“大哥,你被那教书先生给戏弄了。这其实是个谜语,‘高山响鼓,声闻百里’,是说侄儿的文章如敲鼓的声音,‘不通’‘不通’!‘八窍已通七窍’那就是‘一窍不通’啊。”财主听完,又气又羞愧,只能怪自己没有学问。

蒲松龄巧骂吴才

蒲松龄是个不畏权势的人,而正因为这样,他得罪了很多贪官污吏和走狗奴才。蒲松龄屡试不第,因生计所迫,只能做个教书先生。有一年,他被邀请到淄川府城教书,当地的毕大人是个清正廉洁的好官。

有一天,毕大人邀请知府大人、李进士、胡举人作陪,设宴请蒲松龄,想听听他聊鬼谈狐。毕府的管家吴才是个长得尖嘴猴腮,又是个嫌贫爱富的人,他见王、李、胡三位客人已经进入客厅,就赶忙点头哈腰,设座奉茶。

这时,蒲松龄也进来了,吴才看见蒲松龄,便让丫环搬小座放在门后,冷冷地说:“先生没有官职,不能和各位官爷同坐,你只能将就一下了。”蒲松龄没有示弱,说了声:“狗眼看人低。”可是刚一坐定,又发现座上有一根缝衣针,蒲松龄不得不马上站了起来。等再落座时,吴才又故意把一抹布扔在了蒲松龄的鞋上。蒲松龄连连受辱,非常气愤。

过了一会儿,毕大人才来,他进入客厅时,拱手说:“老朽今天身体有些不适,所以来晚了,让各位久等了,请各位都入座吧。”吴才不得不给蒲松龄设座。

酒至半酣,毕大人说:“今天请三位大人来此,是想听听蒲先生讲讲鬼故事,我们都洗耳恭听,怎么样?”大家都连声说好。

蒲松龄微微一笑,说道:“我先说两个谜语,大家猜一下。”

头尖身细白如银,

上秤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在屁股上,

只认衣衫不认人。

第二则谜语是:

看似出身富贵家,

忽东忽西满桌爬。

宾客来到先忙碌,

食人残羹酱醋茶。

大家一听就都知道谜底,就都捂着嘴偷笑,没有人愿揭谜底,吴才听到这些,脸一阵红,一阵白的,灰溜溜地退出了客厅。

(谜底大揭密:针、抹布)

蒲松龄猜谜得生计

清朝康熙年间,山东淄川县蒲家庄有个儒生叫蒲松龄,他自幼苦读诗文,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但因是汉族书生,被清朝统治者看不起,因而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总是名落孙山。

有一天,大名士王涣祥见穷困潦倒的蒲松龄,正挑着两担书,欲外出谋生,便想试试他的才学,于是口占一联:“芙蓉花开,红粉佳人争望月。”王涣祥令蒲松龄应对。

文思敏捷的蒲松龄苦苦一笑,不假思索,拱手便对:“梧桐落叶,青皮光棍打秋风。”

王涣祥称赞道:“对得好!对得好!”他略一沉思,然后笑着说:“我前些天在京城听人赋了一个诗谜,久不能解,你是否愿意猜猜看?”蒲松龄点点头,表示同意,王涣祥一见,便把谜面念了出来:

崔莺莺失去佳期,

老和尚笑掉口齿。

小红娘没有良心。

害张生一命归阴。

蒲松龄稍微思索了一会儿,便朝远处高山指了指,以此作答。王涣祥大惊其才,也悟出了这个诗谜是“巍”字,他冥思苦想很久而未猜出的谜语,蒲松龄竟轻松作答。王涣祥佩服蒲松龄的才华,便留他在自己家中教书馆,从此,蒲松龄这个落第秀才便成了一位教书先生。

王筠出谜收徒弟

清代有一个叫王筠的文字学家,字篆友,山东安丘县人。他写有《说文句读》,这本书可谓是独辟蹊径,专家们认为是段玉裁、桂馥二家的劲敌。王筠为了普及文字学,让小孩子也能知道中国文字的规律,特地写了一本叫《文字蒙求》的书,流传于世。

有一次他到郊外散步,遇见了一群儿童。儿童们看见是文字学家出来了,中间有一个大一些的孩子便上前拦住王筠的去路说:“王老夫子,听说你精通文字,我要给您出个谜语,猜四个字,猜得出来才让你过去。”王筠很感兴趣地说:“小朋友,你要出个什么谜呀?请说说看。”儿童说:

一点一点分一点,

一点一点合一点,

一点一点留一点,

一点一点去一点。

王筠一听,心想:这个谜出得果然很巧,想不到这些孩子有如此的聪明。可他是个文字学家,仅仅是一个孩子的谜语能难住他吗?他便笑眯眯地对儿童们说:“你们看,我写得对不对?”说完,捡起一根树枝就一边念着“一点、一点……”一边在地上写出“汾”“洽”“溜”“法”四个字。儿童们一看,都拍手大叫:“对了!对了!您真不愧是文字学家!”

这时,那个大点的孩童说:“先生,您肯收我做学生吗?”王筠说:“那我也出个字谜让你猜,猜对了,我就收你当学生。”接着说道:

一横一横又一横,

一竖一竖又一竖,

一撇一撇又一撇,

一捺一捺又一捺。

这是个什么字?儿童在地上画来画去也画不出个字形来,挠挠头说:“先生,请您告诉我吧,我猜不出来了。”王筠便在地上上面画一横,下面画两横,并在每一横上加了一竖,又在每个“十”字上加了一撇。这时,那个孩童抢过王筠手里的树枝便在每个“才”字上加了一捺,说:“先生,我猜对了吗?”王筠笑嘻嘻地拍着孩童的头说:“好吧,我收你做学生。”

(谜底大揭密:森)

王筠说字巧解愁

王筠(1784-1854),字贯山,号篆友,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宋官疃人,语言学家,文字学家。出身于安丘书香世族、官宦之家。王筠不但是安丘历史上学术水平最高的学者,而且也是国内“说文四大家”之一。一生著述宏富,影响颇大,他在山西乡宁做官的时候,曾应朋友陈嵋山的要求,写了本关于教儿童识字的书,叫《文字蒙求》。

一次,他去看望陈嵋山的时候,遇见陈嵋山的邻居,那位老人要砍倒院中唯一的一棵榆树。王筠对此非常不解,问他为什么要砍倒这么珍贵的树,老人说他近来心神不适,前几天看了一个风水先生,那个风水先生说:“这四合院中有一棵树,就是个‘困’字,很不吉利,把这棵树砍倒了,就不犯困了。”

王筠一听,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他对老人说:“想不到这位风水先生也是位文字学家啊。可惜他见物不见人,他没有看到四合院里还住着人呢。有树、有人就不是个‘困’字了。可是如果你把树砍掉,四合院里光剩了人,你想是个什么字?这不是更不吉利了吗?”老人一听,恍然大悟说:“唉,幸亏县太爷是个真正的大学问家,要是听信风水先生的话,我不是落入更凶险的境地了吗?大人救了树,也救了我,恩德无量啊!”

教书先生姓什么

清朝的时候,两个书生赴京赶考,他们在旅店相遇,二人互问贵姓。

一个书生说道:

左边加一是一千,

右边减一是一千,

不加不减再计算,

其中共有人一千。

另一个听完之后也摇头晃脑地说道:

左看不出头,

右看不出头,

左右一齐看,

两个不出头。

刚巧,这时有个教书先生路过这里,听了两人报姓的方式很感兴趣,便也来凑热闹,他先向两位书生道了一声:“任、林二君可好?”

这二个人不禁一惊,这是哪位呀?怎么会知道我们的姓,两个人一起转过脸来看这位老者,发现根本不认识,便问:“老人家,咱们素不相识,你是怎么知道我们两个的姓的呢?”老人笑着说:“刚才你们二位不是互通过尊姓了吗?”二人又问老人贵姓,老人却吟出一阙《忆江南》来:

遥望处,牛女正双栖。

天上人间相与共,

银河杳渺水迷离,

新月落西垂。

两位书生猜了半天也没猜出来。忽然听到店家女儿来到桌前喊了一声:“滕老先生,饭已备齐,请用餐。”他们不禁佩服这位店家女儿的聪明,也称赞这个字谜比他们二人的谜更高明,更有文采。

(谜底大揭密:任、林、滕)

新娘诗谜难新郎

洪升(1645-1704),清代浙江钱塘人,戏曲作家、诗人,字防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他著作的《长生殿》非常有名,流传于世。

洪升的夫人黄兰次,是大学士黄机的孙女,庶吉士黄彦博的女儿。她善吟咏,解音律,是位作曲能手。夫妻二人相处得十分和谐。相传他们新婚之夜,也有一段新娘以诗谜难新郎的佳话。黄兰次想测试一下洪升的才华,就连出了三则谜语,让新郎来猜。第一个谜语是:

无心骄白昼,

有力破黄昏。

洪升笑而未答,只是将洞房中红光熠熠灯举到新娘的面前,问道:“娘子可是需要此物?”兰次点头微笑,又出了第二个谜语:

相看黑面真如铁,

独具丹心未肯灭。

洪升想了一想,还是没有说话,只是凑近火盆,用火筷微微翻动了一下暖烘烘燃烧着的木炭,让新娘看了一下。新娘又是笑笑点了点头。接着又出第三个谜语:

古月照水水长流,

水伴古月度春秋,

留得水光耀古月,

碧波深处可泛舟。

洪升拉起新娘的手,一起来到窗前,撩开窗帘,洪升指着窗外月光下的一片湖水说:“娘子喜欢这月光下的湖水吗?但愿水月永伴!”兰次报以多情的微笑,然后相携入帐。

(谜底大揭密:灯、木炭、湖水)

季旁膺妙笔生“风”

李方膺(1695-1755),中国清代诗画家。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为“扬州八怪”之一。出身官宦之家,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工诗文书画,擅长画梅、兰、竹、菊、松、鱼等。

李方膺常往来扬州卖画,其用笔放纵而苍劲,可谓独树一帜,很多人都喜欢他的作品。

有一次,李方膺到诗友家做客,席间,有个倜傥才子笑道:“人说宇宙乾坤皆可入画,我看有一种东西,丹青妙手也画不出来。”

李方膺一听,觉得奇怪,便拱手相问:“愿请教。”

那才子带着神秘的口吻,说道:“这种东西,虚无缥缈,无影无踪。”李方膺略一思索,便知道这人是在说“风”,笑答:“这个也能画。”

在座的诗人墨客一听,都很好奇,便催他快点画出来让大家见识一下。

李方膺也不推辞,铺好纸,润好笔,静思片刻,俯身挥毫而作,不一会儿,一幅栩栩如生的作品便出来了,只见画面上有一簇茂密的竹子向一边倾斜着,让人强烈地感觉到有一股狂风正在呼啸而过,还似乎能够听到竹子相互摩擦的声音。众人一看,无不拍手称绝。刚才那才子上前说:“佩服,佩服,这无影无踪的‘风’,竟然被你画得这么传神!”

李方膺给这幅画起名为《风竹图》,并在旁边题诗一首:

画史从来不画风,

我于难处夺天工。

请看尺幅潇湘竹,

满耳丁冬万玉空。

金农以花喻人

金农(1687-1764),清朝画坛扬州八怪之一,杭州人,久居扬州。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因生活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因此他给自己封了个“三朝老民”的闲号。人生际遇坎坷,平生未做官,晚年以在扬州卖字画为生。他为人磊落,生性浪漫,爱怡情山水。

有一天,有一雅士在扬州瘦西湖旁的平山堂宴请文朋诗友,金农也应邀赴宴。

金农在去往雅士家的途中,见从湖旁小角亭中走下一位俏丽村女,只见她腰不束而自细,唇不点而艳红,眉目清秀,顾盼生辉,金农不禁暗自赞叹日:“脂粉不施,天然素雅,真乃绝代佳人也!”

金农一走进那雅士家的客厅,便诙谐地说:“酒与文人素有不解之缘,低吟浅酌有利笔耕,快快拿酒来!”他先喝了几口酒.然后要来笔墨纸砚,笑着说:“刚才,在路上遇到了一位天仙般的绝色女子,待我们以花喻之。”旋即挥毫作画一幅。画完后,在左上角题诗四句:

纤小淡白气吐芳,

不及芍药上红妆。

花茶待客成新赏,

更觉口泽一缕香。

众人都感叹诗美,且画中人更美,不禁抚掌称好。这时,有位才子说:“金兄,你是把那绝色女子比做“茉莉花”了吧。”金农点头称是,思绪又回到了遇到那女子的一霎那。

百姓谜联骂贪官

清朝同治年间,四川有一个名叫李儒卿的官吏。他为人贪婪,鱼肉百姓,心狠手毒,人称“李剥皮”。老百姓对他敢怒不敢言,但有个秀才却用他的名字作了一副字谜联,并在当地得到广泛流传。谜联是这样写的:

同类推荐
  • 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本书所选唐诗都是思想深刻、词句优美、境界高旷、流传广远的经典之作。每首诗除了有详尽的注释之外,还附有赏析,提示了鉴赏唐诗的角度和层次,引导读者发挥自己活跃的神思,畅游于唐诗这片浩瀚的海洋。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本书专题讲述季羡林先生如何对待读书、如何写作、如何做学问,他的坚持不懈和笔耕不辍足以为当下青少年的楷模。
  • 20世纪你美吗?

    20世纪你美吗?

    在某一个晴朗的一天,我正独自在屋里上网,突然感到很无聊,好想有一个人来陪我。过了一会,我感到越发的厌烦,于是关了机,躺在那没有活力的床上。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但在我好像停止了一样,而我的心也随之停止了活动,取而代之的是病毒一般的孤独,我感到难受,无趣。一段时间后,我终于躺不住了,一拖一扭的走向阳台,突然看见两只小蜜蜂正一唱一和地采蜜,不时动动你,动动我,多么快乐,多么甜蜜啊!我也是多么的羡慕它们!就像知了羡慕大雁能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翱翔一样,看到这些,我有了一种不知名的感觉,慢慢地向回走,继续我的孤独之旅。
  • 我可能得抑郁症了!

    我可能得抑郁症了!

    一个患有重度抑郁症兼焦虑症的创业女性,被爱人抛弃、被合伙人欺骗陷入生活谷底时,遇到了暖男骆无穷,一起展开了一场关于如何保住公司并与抑郁症对抗的傲骨之战。
  • 故园往事·二集

    故园往事·二集

    本书是《故园往事·一集》的姊妹篇,记录了作者对自己少年时代种种往事及身边人物的深刻回忆。由“血亲”“自我”“生计”三部分构成。通过朴实流畅,生动清新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个让人感慨万千的故事,表达了浓烈、真挚的亲情与乡情。读来令人思绪万千。
热门推荐
  • 成就一生的金口才(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成就一生的金口才(教你成功丛书15本)

    能言善辩的口才,妙语连珠的谈吐,是沟通的基础,是成功的法宝。能言善辩,小则可以增添欢乐,大则可以成就一个的事业。能言善辩的人,即使一无所有,也能驰骋天下。因为现今的社会,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摆脱困境,都需要善辩的口才,灵活的头脑。看一个人有没有素养,内看谈吐,外看着装。谈吐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这是衡量一个成功人士的重要标准。
  • 懂管理不如懂心理

    懂管理不如懂心理

    本书选取了管理心理学中的内容精华,在阐述方式上,把枯燥的心理学知识还原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管理作了简单却经典的阐释,帮助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会激励与领导下属的心理策略,学会管人、用人的心理秘诀。
  • 紫阳玄尊

    紫阳玄尊

    玄武大陆,一个强者的世界这里,只有自己的实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来自蓝色星球的王子阳,将在这里谱写他的传奇之歌
  • 道德真经全解

    道德真经全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妃,本王要定你了

    王妃,本王要定你了

    本是豪门千金,却因为母亲早逝,沦落为继母的小奴仆。宴会受辱,意外穿越到古代,遇见绝色王爷。竟莫名其妙成为他苦苦追寻的王妃?这是神马情况?承载千年的恋情,遭遇国家阴谋,他信誓旦旦地说:“这一世,本王要定你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BOSS大人别乱来:娇妻难宠

    BOSS大人别乱来:娇妻难宠

    米嘉悠和一帅哥走在大街上,说说笑笑。某男的眸子一眯,越过人群,一把搂住米嘉悠的肩膀。“老婆,昨天折腾了一晚上,你还不累?”“……”“……”小帅哥当场尴尬的离开。“程-前-夫,你可以再无耻一点吗?”米嘉悠的咬牙切齿的说道。他都和姐姐在一起了,为什么还要来干扰她的生活。某男性感的薄唇一勾。长臂一伸,一把将米嘉悠拽进怀里。“既然老婆喜欢,老公我可以更无耻一些。”“程洋!!!”“……放开……我……”
  • 都市生存游戏

    都市生存游戏

    我想和你们玩一个游戏,不管你们是否愿意,请听清楚游戏规则。只有胜利者可以带着无数现金离开,你,准备好了吗?失败者嘛,呵呵呵呵呵。。。。。。一场场诡异而又惊险刺激的死亡游戏,无处不在的阴谋与黑手。人性与道德的沦陷,魔鬼和死神的考验。谁是敌人,谁是伙伴?PS:本书非赌博类作品,赌博情节乃是过渡。
  • 留给青春的别言

    留给青春的别言

    不管青春是躁乱、贫瘠、悲怆还是疯狂,那都是我们最美的年华。——致我的记忆
  • 肆意无妄

    肆意无妄

    祁许是祁家最懂事的那一个,也是后来最令人惋惜的一个。他九岁搬家倒顾栖洲隔壁,一见而钟情。九岁的顾栖洲,不知一见钟情。转学去她的学校,为了她学习他所有不会的。十三岁那一年,她只记住了漫山遍野的青枫树里,唯一一抹亮色,然后他从祁缃的言情小说里看到男主对女主的表白,他知道,什么叫一见钟情。十三岁的祁许,相信一见钟情。她顾栖洲在的地方,祁许也总是在,小学到初中,整整五年,他一步都不离开。十五岁那年,他如愿考进她所在高中,顾栖洲对十五岁的祁许一眼万年。两人在一起七年,都说七年之痒,熬过了便是一辈子,但顾栖洲还是离开了,她走之后祁许甚至改了生日和名字。6月28日,他的新生日,也是她离开的那天。他叫祁知译。她最喜欢的一句话便是“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他以这个名字告诉自己,他不会忘了顾栖洲,永远。那天她挽着未婚夫的手走在校园里,校园网都刷爆了,他是瞎了才看不到。可他宁愿当瞎子,想听她亲口告诉他。但她只说:“阿许,分手吧。”他看不懂她眼里的情绪,是挣扎,痛苦,解脱,释然等等,唯独没有愧疚和遗憾。可能,她早就厌倦了他吧。在你之后,他也并非活不下去。不是所有人都非你莫属。
  • 人可人非常人

    人可人非常人

    新作,该作灵感来自于镇魂gai!往各位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