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35000000003

第3章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在金陵皇宫的轻歌曼舞声中,在对诗词书画的迷醉中,唇红齿白的小从嘉转眼间长成了风流倜傥的翩翩美少年。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样一位才情双全的皇太子,他的婚姻大事自然有不少人为他操心。那时候,婚姻严格的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年轻人的婚事都是父母一手操办。而李煜作为皇太子,他的妻子也就是以后的皇后,一朝国母,自然不能掉以轻心。他的父亲中主李亶选来选去,选中了当朝权贵,南唐的开国元老周宗之女作为未来的皇后。周宗不仅是与李昪共同打江山的开国功臣,而且极善于为人处世和经商之道,所以又富又贵,人缘还极好,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权臣富贾。中国封建社会历来讲究政治联姻,从王国民族之间的“和亲”到豪门巨贾间的结亲,无不反映了这种政治联姻的广泛存在。周宗之女能被李亶选中作儿媳,一方面归功于她自己早就美名远扬;另一方面也得归于她老子的倾朝权势。李亶此举,既是为儿子选妻子,也是拉拢周宗以巩固朝廷,可谓一箭双雕。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往往有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结成的不和谐婚姻的细致生动的描写,人们从中可以窥见古代人们因为婚姻不自由而遭受的痛苦。可是李亶与周宗的这件政治联姻无意于爱情的“无心栽花”,却真的开出了鲜艳美丽的爱情之花。李煜和周宗之女的洞房定情,早就传为佳话。

周宗之女小名娥皇,生得明眸皓齿,极为秀美,早就美名在外。但封建时代讲究男女授受不亲,这样一位美丽的未婚妻,李煜却从未曾谋面。直到洞房花烛夜,挑开红盖头,李煜才得一睹芳容。而这一眼,就牢牢系住了他那颗风流多情的心。新娘的美,超乎他的想象,只见她:双目流盼,明净澄澈;樱桃小嘴,别致玲珑;如云乌发,高高挽起;如玉脖颈,颀长优雅;纤纤素手,如削葱根。他乍一见娥皇之美,不由丧魂失魄,只觉她比书中读到的西施、王嫱、飞燕、玉环还都生动美丽百倍。

而娥皇这边,李煜的文雅俊秀也大出意外。早就听说这位皇太子丰神秀仪,天生骈齿重瞳,很不一般。但她想,向来皇子皇孙都十分骄贵跋扈,这位天生异相的皇太子肯定更加盛气凌人,难以侍候。不料一见之下,竟是这般温文尔雅。两人双手相握,一会儿深情对视,一会儿又害羞地避开对方灼热的眼光,千言万语竟成无语。才华横溢,出口成章的李煜,聪慧伶俐的娥皇,一时都成了哑巴。良久良久,李煜才从肺腑中迸出一句:“与子偕老。”

这一年,李煜18岁,娥皇19岁。他们在婚礼上一见钟情,先婚后恋,演出了一段缠绵悱恻,如膝似胶的爱情故事。

娥皇不但容貌秀美,而且还通诗书,善歌舞,精音律。一手琵琶,更是弹得出神入化,如鬼泣神诉。后来她在为中主李亶祝寿时弹琵琶助兴,中主大为欣赏,高兴之下,把一具珍贵的烧槽琵琶赏赐给了她。据说这具琵琶是用汉朝末年著名的文人和学者蔡邕的焦桐制造的,形状精美,音质极好,是一件无价之宝。娥皇视之如命,与它形影不离。

与娥皇结合,犹如在李煜的生命之泉中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他那孤寂单调的生活从此变得摇曳多姿,绚丽多彩。他们相依相偎,如胶似漆;他们赏花吟月,吟诗填词,轻歌曼舞,浅斟低唱,过着神仙一般快乐的逍遥日子。有时娥皇回娘家探亲,李煜就急得如坐针毡,虽只三两天时间,在他却如三年两年。为减相思苦,他就拼命地填词,从而作出了大量的柔情缱绻的诗词,下面的这首《长相思》就是其中的一首:

云一隔,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颗。夜长人奈何。

这首词描述的是一个秋夜,娥皇回娘家省亲去了,李煜孤枕难眠,听着窗外风雨打芭蕉的声音,不由更加思念娥皇。反正睡不着,索性披衣下床,挥笔写下这首《长相思》。词的上阙描写的是娥皇临别前的装束和神态,下阙描叙的是当夜窗外的景色和自己因思念睡不着觉从而倍觉黑夜漫长的心情。这首小词情景交融,形神逼真,相思之情宛然纸上,向来为人们所吟咏称道。

娥皇本性天真淘气,娇憨可掬,在温文尔雅、情投意合的夫君面前,她的天性得以充分的展示。有一天,她喝了几杯醇酒,略有醉态,把洁白的罗袖也染得斑斑驳驳,与白里透红的小脸交相辉映,更显妩媚秀丽;而顽皮的她,居然轻轻的嚼烂一团红绒线,对着望着自己怔忡入迷的丈夫张嘴就是一唾,俩人都笑歪倒在床上。这一生动的闺中嬉戏,刹那间挑动了李煜的创作灵感,他起身挥笔,瞬间便成了一首《一斛珠》: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几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扈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读完这首词,面前便如站了一个醉态可掬,娇憨俏丽的娥皇。李煜的词,写真、传神的能力可见一斑。

娥皇的才情,在李煜的爱情滋润下大放异彩。她精通音律,不仅能歌善舞,还可以自编舞曲。李中主把那把名贵的烧槽琵琶赐给她,可算是赐对了人。李煜夫妇二人,经常诗词唱答,填词作曲,琴瑟和合。据说有一次娥皇为邀李煜共舞,当即制成两支新曲,命名为《恨来迟破》和《邀醉舞破》。如此即兴作曲,若不是具有相当深厚的音律知识和音乐禀赋,无论如何也是作不出来的。娥皇从根本上说可以称得上是音乐大家,她对中国音乐最大的贡献大概莫过于修复著名的《霓裳羽衣曲》了。

《霓裳羽衣曲》本来是从西凉传入的法曲,经过唐玄宗李隆基的润色,成为规模盛大,气势宏伟的大型舞曲。杨贵妃杨玉环当年所以能集玄宗的三千宠爱在一身,除去天生丽质,也与她最善于舞《霓裳羽衣曲》有关。可是安史之乱后,《霓裳羽衣曲》便渐渐失传了,到五代十国时只保存残破不全的曲谱。当时一些宫廷乐人和民间乐人都曾试图修复它,均未成功。娥皇和李煜夫妇二人都精通音律,他们找到残谱,共同研究,或去或补,终于恢复了乐谱原貌。恢复乐谱原貌之后,二人又按乐编舞,编成了霓裳羽衣组舞。他们又调集教坊宫娥,由娥皇亲自教习,直到宫娥完全掌握至于舞步娴熟自如。这之后,娥皇便经常在宫中举行大型的霓裳羽衣舞歌舞会了。这是李煜登基以后的事。

李煜登基是在公元961年,即他与娥皇婚后的第八个年头。从此李煜由皇太子登上龙座,正式成为一国之主,人称李后主。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李煜才开始叫李煜,在此之前他叫李从嘉。李煜成为国主,娥皇也就相应地成为皇后,人称大周后。此时,他们已经有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长子仲禹已经5岁,次子仲宣刚好1岁。

本来,后主这时已经26岁,娥皇也已27岁,而且新登皇位,又为人父人母,理应节制声色,转而考虑国家大事才对。开始,他们的确也这么想过做过。可是国事如麻,欲理还乱,江北之地在中主时就已割尽,他们又无回天之力。尽管此时北方的赵匡胤正四处动兵,雄心勃勃地要完成一统中国的宏愿,后主夫妇却认为南唐有长江作为天堑,宋军南下并非易事。这种侥幸的想法使他们抛却忧虑,照样沉缅于歌舞声色之中。

大周后出生富贵,奢华成性。当了皇后以后,皇家的排场和财物,尽由她支配,她自然由着天性,极尽奢华之能事了。而她又聪颖灵活,心裁别出,所以经常有花样翻新的赏心乐事让后主大开眼界并乐此不疲。

大周后不仅天生丽质,还是一位天才的化妆师。她用当时宫中十分流行的天水碧绫锦制成一种宽袖长裙的新装,又创造出一种高高耸起的发髻,还在鬓角边插上一二朵芳香扑鼻、玲珑剔透的油茶花饼。她经常这样装扮自己,漫步于树木花草之中,高髻摇摇,长裾飘飘,粉蝶追逐着油茶花饼的芳香,从远处看,直如仙女下凡一般;而晚上看去,更是朦胧飘逸,无疑是天上神女。她的这种装束,被称为宫样新妆或北苑妆,后宫佳丽们纷纷效仿。

大周后还是一位天才的装潢设计师。有一件事可见她的这种才能实在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同时也可略见当时后宫生活的奢华淫靡到了什么程度。据记载,大周后不喜欢太重的烟火味,因此便在宫中四壁和藻井上镶上许多大明珠,以明珠反射月光,使室内清辉如同白昼,并且光怪陆离,神秘如梦。她还用十多种名贵的香料制成一种异香,使殿中处处弥漫着浓郁的芳香。就在这华丽芳香的环境中,她经常举行各种形式、规模的歌舞会,其中以霓裳羽衣舞会为最多。后主和大周后完全的沉溺于这种歌舞升平之中,有时舞会从上午开始,直到红日西沉,她们犹感不尽兴。后主曾填有不少描绘这种歌舞场面的词。下面这两首《玉楼春》和《浣溪纱》就分别描绘了从白天舞到深夜,从夜晚舞到天亮的狂欢场面。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浣溪纱

红日已高二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屑,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这两首词,以优美华丽的词藻形象鲜明的勾勒出有声有色的歌舞场面,以及宫中奢侈豪华,纵情浪漫的生活图景。由此可以略见当时后主与大周后耽于声色,风流浪漫的生活作风。在后主看来,他贵为一国之主,又没有什么吞并别国的野心,偏安一隅,惟求自保,要享受这种轻歌曼舞的美好生活应当不算难事。他祈祷自己和大周后花好月圆,青春永驻地共享这种美妙的生活。下面这首《后庭花破子》就寄托了他这种美好心愿:

立树后庭前,瑶草妆镜边;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花和月,天教长少年。

然而命运无情,青春年少的大周后竟然在964年病倒了。后主开始还以为只是寻常小病,他吩咐派出最好的太医,使用最优的药物,自己早晚问寒问暖,探视病人的饮食起居,仍然按时听朝处理政务。不料大周后这一病倒,竟再也没见起色。“屋漏偏遭连夜雨”,就在大周后卧病在床,病势垂危的当口,她的次子仲宣又突然夭折。这一失子之痛加速了她走向生命的终结。

大周后天性慈爱,对两个儿子仲禹和仲宣都爱如掌中明珠。特别是次子仲宣,是她当皇后那年生的,此时年方4岁。仲宣生得极为秀丽,眉目神采就像画中所画的一般。他又聪敏听话,勤奋好学,3岁时就能背诵《孝经》和识别音律音奏,深得父母宠爱。后主常常把他抱在膝上,亲自教他吟诗作画。大周后爱他,更是胜过自家性命,不放心乳母抚养,放在身边亲自调教。待她生病时才不得不交给别院由保姆照管。

大周后卧病月余不见好转,她的贴身侍婢们经常到佛堂焚香跪拜,祈祷上天保佑大周后早日康复。小仲宣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一天,爱母心切的他,一个人跑到空无一人的佛堂,像大人那样煞有介事地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他是在为母亲祈祷。不料有一只大猫正趴在佛堂中高悬的琉璃灯上,看到小仲宣进来,猛地一蹿,挂得不牢的琉璃灯便同大猫一起掉了下来。“啪”的一声巨响,猫儿又“喵”地一声惊叫。年仅4岁的小仲宣此刻正全神贯注地为母亲祈祷,突然遭到这种惊吓,撕肝裂肺地惨叫一声,便翻身昏倒在地,两眼翻白,口角流涎,得了惊痫病。百般救治无效,不几天便一命呜呼了。

后主惊闻爱子夭折,不由五内俱焚,痛不欲生。更让他为难的事,这事还不能让大周后知道,否则定会要了爱妻的命。所以在大周后面前,他还得强颜欢笑,只有在背地里含泪饮泣。他把自己的悲哀寄于诗词,赋了一首悼子诗:

永念消难释,孤怀痛自嗟。

雨深秋寂寞,愁引病增加。

咽绝风前思,昏濛眼上花。

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述家。

虽然后主和众人都极力隐瞒,仲宣去世的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大周后的耳里,那时离仲宣去世已有好几天了。噩耗初闻,大周后根本不肯相信,当她确信爱子真的从此离去了时,不由痛哭失声,一口气喘不过来,一下子昏死过去。待救醒过来,又是呼天抢地地恸哭,直至昏死。这样反复几次,她的病势骤然加剧,终于无药可救。弥留之际,后主日夜守候在她身旁。她临终前握住后主的手,深情切切地说道:“我是幸福的,我自嫁到君家,蒙君恩爱,已是10年。作一个女子的荣耀,也莫过于此了。遗憾的是,子殇身殁,不能再好好报答你了!”然后又叫人拿来公公李中主当年赏赐的烧槽琵琶和自己日常佩带的玉环,亲自放进后主手里,殷殷说道:“我的一切,都是君之所赐,只有这琵琶,是公公的遗泽;这玉环,是我母亲留给我的,都是我形影不离,最为珍爱的。现在我要走了,不能再陪伴你,就让它们代我陪伴你吧。你看到它们,就像看到我一样!”说完这一切,她又奋力坐起来,亲笔写下遗嘱,请求死后薄葬。这之后又静卧三天,起身沐浴、更衣、打扮得端端正正,然后拿出一块玉自己放在嘴中含着,躺在床上,慢慢闭上眼睛。这一闭上,就永远不再睁开了。这一年,大周后才30岁。

刚失爱子,又丧娇妻,漫柔多情的后主几乎支撑不住了。他整天哭泣,不吃不喝,怔怔忡忡地回忆着与大周后恩爱缠绵的往事。一忽儿哭,一忽儿笑,谁也无法阻止,谁也不能替他分担一份悲痛。几天下来,他已瘦成皮包骨头,整个人都形容枯萎,甚至要靠拐杖才能站直行走。大周后是公元964年十一月二日谢世的,到次年正月初一才正式下葬。衰弱难支的后主,仍坚持亲临葬礼,将大周后心爱的烧槽琵琶放进陵墓陪葬。他还亲自写了祭文,悼念亡妻,署名为鳏夫煜,命石工刻在巨大的石碑上,立于大周后的陵前。这篇祭文是后主用血泪写成的,情真意切,哀思绵绵,令人不忍卒读。是啊,当年二人洞房一眼定情,相约白首偕老,谁料天不佑人,半路掠去大周后,留下孤独凄凉的后主,独对旧日宫阙,树木花草,物是人非,思之怎不叫人断肠!虽然这篇祭文洋洋洒洒万言,后主仍觉未能完全表达自己的丧妻失子的哀思,又写了两首五律诗悼念爱子娇妻。其一为: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独残乐,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其二为: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路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叶。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

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大周后离去后的好长一段时间,后主都不能从失去她的悲哀中解脱出来。斯人已逝而旧物宛在,后主经常触景伤怀。瑶光殿是大周后在世时住的地方,其两侧种有一株腊梅,那是他与大周后共同栽下的。如今梅花吐芳,而伊人已然不见,后主每一望见,都忍不住伤心泪下,他有一首五律咏叹的就是这种物是人非的哀伤: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冬去春回,皇宫内苑又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可后主仍沉浸在深深的悲哀之中,花前月下,亭台歌榭,原来都是他与大周后携手共游,把酒赋诗的地方,而今却是他独自一人,扶着拐杖哀哀徘徊。有时思妻成痴,会在梦中与爱妻重温旧日的恩爱,可惜醒来仍是独拥孤枕,不由惆怅不已。他的这种心情,在一首《采桑子》中有真切的反映: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他还在一首感怀诗中无可奈何地叹息道:“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尽管李煜对爱妻百般思念,千般哀怨,却不能让美丽的大周后死而复生了。所谓“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后主痛失大周后心情的真实写照。

同类推荐
  • 遗落的名人往事

    遗落的名人往事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这是一本当代华语艺术名家谈艺录,由作者近年来的亲身采访与资料收集而成,以访谈录的形式,记叙了当代二十余位华人艺术家的艺术生涯,以及他们心中对艺术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的看法。全书共分二十六个章节,汇集众多一手材料,配以独家图片,内容真实可信,情感真挚感人,全面展现了当代华人艺术名家的风采神韵,为读者了解艺术、深入艺术打开了另一扇窗。书中所涉及人物均为知名人士,其中包括濮存昕、杨立新、袁泉、冯远征、陈建斌等热心公益的演员,具有广泛的业内好评度和社会影响力。
  • 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谋生亦谋爱

    马湘兰、柳如是、董小宛、陈圆圆……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女子身上,都附丽着一段爱生梦死的传奇,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在那些被后人强加上的炫目光环背后,是怎样一幕绝望而挣扎的底色人生?
  • 奠基蒙元:耶律楚材

    奠基蒙元: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玉泉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为吾图撒合里。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生长于燕京(今北京),世居金中都(今北京),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成吉思汗时,被召用,随后又扈主西征。观天象卜吉凶,力劝成吉思汗不要妄杀无辜,得成吉思汗信任,人称“神人”,遂为成吉思汗的股肱大臣,尊宠至极。元太宗窝阔台时,耶律楚材有顾命之义,拥主之功,上谏针砭时弊的十八条,保证了江山的初步稳定。改革税制,让习惯于马上争战的蒙古人大开眼界,欣喜若狂、大力召用并培养“治天下匠”(指儒士),终使“武功”盛极的蒙古统治者收到“文治”之效。耶律楚材,其德其才可使许多中原名臣相形见绌,而与同时的南宋权臣相比,更无敌手。
  • 拜伦——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拜伦——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图说世界名人:拜伦(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介绍了,乔治·戈登·拜伦,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热门推荐
  • 承天侠踪录

    承天侠踪录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祸起安史之乱,盛唐荣光不再,乱世江湖道义难寻,侠义难存。冥冥之中,不曾露面的势力左右着天下兴亡,维持着江湖侠义。你死我活的武林纷争,千转百回的儿女情长。稚嫩的肩膀,能否担负起父辈的传承,又能否坚持追寻不息的侠踪,一切都是命数,生于乱世,活着就不是一个人的事。山河依旧,侠踪未停,始终会有人坚守的江湖,注定不会归尘,无论谁入主长安城。
  • 这个和尚我要了

    这个和尚我要了

    【21世纪除妖师穿越异世成为凡狐?看我腹黑女主如何一步步杀妖灭怪走上狐生巅峰。和尚又如何,也不是手到擒来?】“哎,我好心救你上来,你却吃了我的菩提子……”西方梵境唯一的一颗菩提树,一万年结一子,一千万年方能修得成佛,却被不知哪来的凡狐吃了最后一颗果子。为弥补过错被罚入人界一万年。历完这最后一世便能成佛,却又遇到了这只六尾白狐。“姑娘,似曾相识……”“和尚和尚,出家人这么无聊的吗,除了念经还是念经吗?”云笙窝在了净的怀里,翻着手里的经书撇撇嘴,“不是,还有念你。”“和尚和尚,我不喜欢你的名字,既然这是凡尘你就得有点凡尘气,不如叫你顾修君可好,半缘修道半缘君。”“好。”万年修佛只为渡你一人,有你在苍生与我何干。“和尚,我今日就是要你破了这戒,弃了这佛,你当如何?”“那就只有从了夫人了。”
  • 逍遥傲异世

    逍遥傲异世

    一场离奇穿越。主角赵磊穿越异世大陆,家世身密,还有潜藏的未知敌人,山洞奇遇得神秘功法。追求那永无止境的境界。又为救父亲巧妙机缘之下成为为数不多的炼丹师。灵魂远高于长人,越级挑战。爆踩异世天骄,花花公子心,追去天下美人。...《逍遥傲异世》震撼来临
  • 崛起的胖子

    崛起的胖子

    别看他是个胖子,从开始自卑到最后的霸道,都是源于一场奇妙的经历,他够哥们讲义气,但是,,,,,,
  • 天下独焱

    天下独焱

    缥缈海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大陆,天宇大陆便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大陆。没人知道缥缈海有多大,但人们都知道在缥缈海之上,有一块巨大的大陆,名曰,虚空大陆。
  • 团宠全能少女

    团宠全能少女

    婳上一世过得很平淡,她觉得除了那个研究室还有点意思以外,已经没有什么值得她留恋了。终于,她在那个自称她爸爸的人手上死了。没想到竟然变成了一个没出生的,婴儿。自此,开启了她的团宠之路白大哥:“宝宝,哥哥刚从实验室给你做了个机器人,快来。”(来自科研大佬的关心) 白二哥:“宝贝,钱不够就和二哥哥说,二哥什么都给你”(来自霸总的关心)白三哥:“小宝贝,哥哥的奖杯全部给你......"(来自超级巨星的关心)白四哥:“宝贝,以后有哥哥在,没人能欺负你”(来自军装大佬的关心)白婳:“......那我岂不是可以躺赢,这不是我的style啊!” 君寒凛:“乖宝,你不需要做任何事,你想要的我都给你,我也给你。”
  • 白鹿论丛

    白鹿论丛

    白鹿书院的卖点即重点是推广传统文化。5月28日陕西省隆重举行的纪念司马迁诞辰2000周年大型的电视直播活动“风追司马”,我来了,这次白鹿书院成立我也来参加,为什么两次都来呢?因为考虑文化问题。但究竟什么是文化?可以说我们的兵马俑、秦陵是,从羊肉泡摸到葫芦头也都是文化。现在文化特别泛滥,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酒文化、食文化、茶文化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文化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我不是学者类型的人,是个在实践中摸索、自我思考的人,学习、看书只是作为我的一个参考。我得出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
  • 狼婿战神

    狼婿战神

    被心爱的女人和最好的兄弟合伙背叛,战神归来勃然大怒,两人当场下跪求饶!
  • 女配每天都想篡位

    女配每天都想篡位

    白若凝,一个所有一切都为女主奉献的小女配,存在的意义就是为男女主感情升华添砖加瓦的小炮灰。有一天,一个没有名字的男人闯入了她的生活。从此以后,她便是他唯一的女主!“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摇头呢?”高大俊美的男人转眸,看向了手边的书,他削薄的指尖落到了一个字上。“世?”他笑容清澈,高兴得像个腼腆的孩子——若凝,你记得吗?在很久很久以前,你给我起的名字:世衍。
  • 与君言欢

    与君言欢

    初遇陆行周时,他是燕国派来大齐的质子,她是辛者库掌事嬷嬷的养女。狼狈不堪的陆行周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她巧笑晏晏:“我叫沈愿。”陆行周回燕的第三天,大齐传来消息:沈愿,殁了。七年后陆行周继位,改国号为周,娶了大齐的公主,沈言欢。又是一年春天,陆行周亲自上了周齐的战场,却在千钧一发之际,被她的皇后暗算,撒手人寰,周王朝,败。沈言欢一尺白绫,香消玉损。你所看之处,皆为假象。1v1,架空,结局并不是文案中的那样,文案是我乱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