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61600000010

第10章 王恺运:“帝王师”之梦的幻灭(2)

曾国藩为什么屡屡不听王阁下的,似乎原因很明显,曾国藩和肃顺看法一样,王阁下这个人是个狂妄之徒,说话没谱。听了这样人的话,岂不是自寻死路?但曾国藩又与肃顺不同,他不听,就从一而终。

或许还有一个原因,他当初当了曾国藩的逃兵,一向标榜礼义廉耻的曾国藩当然看不贯这样的人了。

不过,这并不影响王阁下的未来。14年后,四川总督丁宝桢又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丁宝桢是贵州人,咸丰进士,曾在湖南岳州、长沙做过知府,还当过山东按察使、山东巡抚之职,1876年升为四川总督,请王阁下出山那年是1878年,正是丁总督在四川活力充沛的一年。

丁宝桢任山东巡抚时认识了王恺运,此后,两人友谊深厚,并结为儿女亲家(王恺运的女儿王莪嫁给丁宝桢的第八子丁体晋)。

1878年时,王阁下已经不是从前的王恺运了。14年时间,他博览群书,把从前没有读懂的书全部读懂,而且也不如从前那样敢想敢冲,想象力大为减退。所以,丁宝桢曾几次邀请他,都被他婉言谢绝。后再三催促,王阁下才出山。

1882年,也就是中法战争爆发前一年,英俄两国窥视西藏。丁宝桢对此非常重视,力主加强边防。王阁下一眼就看透英国的目的是想将西藏从中国分割出去,与毗邻西藏的印度、缅甸,一起纳入其殖民体系之中。于是,他给丁总督做了一份报告,中心就是:“经营西藏,通印度、取缅甸,以遏英、俄、法之窥伺,且自请出使以觇夷情。”

但这份计划后来并没有实行,因为丁宝桢老了,再过一年,身体非常不好,精力有限。王恺运在给好友的信中也谈到这个问题:“稚公折节不交,非为兴学,豫知英人必窥西藏,欲储幕府材耳。今国有谬议萌芽,养兵待用,而此公衰病日增,恺运又丧去长妾,明春议起,恐俱不待矣。天意难回,诚可三叹。但世事梦幻,就令真成事业,收场时亦复何有?有此一段愿力,便隐然有鞭笞鳞介之形,虽一无成,不足恨也。后世当有知者,况见在尚未遽散乎?”

1886年,丁宝桢病逝。王恺运神情平静,只说了一句话:“丁之殁,吾志之不行也!”自此后,谁也没有听到他关于西藏的经营之语。

这一次,王恺运没有当逃兵,而是默默地走出四川,回湖南教书去了。

最终,他仍旧是一个怀揣“帝王师”假证的第五名举子。

有人推测王恺运官运不通是因为他被肃顺之党而受牵连,或以为他不喜为官。

事实上,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狂妄的现代解释

“肃门四学士”中有个叫郭嵩焘的后来在讨平太平天国的战事中得到升迁,虽然只是六部堂官,但至少证明了老佛爷给肃顺一党贴标签的事情并不可靠。

所以,王恺运的官运不通是因为他被肃顺之党而受牵连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

王阁下最终没有得到功名,就是因为他的狂妄,这种狂妄早被肃顺看在眼里。当时的恭亲王奕訢也有过这样的认识,王阁下没有考中在北京的那段日子,恭亲王奕訢听人说起这个人才,就去拜访他。两人谈起国事,王阁下大出狂言道:“国家强盛,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依我看,李鸿章搞洋务太差,大学士络宝韵这样的人,居然让他管行政,想要图强,想都别想。”

恭亲王出了门就冷笑道:“此处士之徒为大言也”,从这以后,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好大言之徒。

对政治人物讥评,对文化人物,王阁下简直就是漫骂了,他曾评价当时之经师陈澧云道:“谭叔玉欲假归读书,可谓有志;而欲事陈兰甫,则未为得师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居然称叶德辉为“叶麻”,称皮锡瑞为“皮经师”。要知道,这两人可都是当世高才。

讥评别人的同时,他常自炫己才,经常对人说:“余殆所谓有圣人之学,而无圣人之材者。以外观之,余才胜人十倍,正以多才乃无才也。”

中国古代不乏狂人,单就“狂”来解,有两种。一种如孔圣人所谓“狂者进取”,是褒奖;一种则是丧心病狂,是病症。

但中国人一旦得知狂的人是一个读书人,就肯定用第一种解释来为其开脱。

王恺运之狂自然属于第一种解释,但又高于第一种,他狂在想作“帝王师”。论级别,皇帝的老师在官阶中算最高一级,属于“三公”之列,称“太师”。但是,终其一生,王阁下连进士身份都不是,一般的座师、房师——进士出身、派任科举考官的人,被其录取的举人、进士尊其为师——他都做不了,他竟要作太师!看来,他确实有够狂。

这是一种什么狂呢?不自量力,未尽然。

我们还得从各个方面来分析他的狂。

王阁下家境贫寒,父亲又早死,母亲辛苦将其养大。他饱受艰辛,就连读一本课外书都要去借别人的。这当然要怪湖南,因为那个地方一直就是个穷地方。所以,读书人多,大家都想走出这个穷山恶水之地。在清代,其他地区的人出去是为了做一番事业,惟独湖南人是为了生计。

穷人是可怕的,穷人的孩子更可怕。因为他们饱受富人的冷眼,所以,湖南的穷人一不留神就造反,没有能力造反的就揣着一颗强烈的自卑心闯世界。而王恺运属于后一种。

从心理学上来分析,王恺运的狂妄在性格类型上可以看成是高自卑型性格。自卑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对自我概念的评价,实质是人是否喜欢他本人所认为的自己。高自卑的人倾向于较高地评价自我,但同时又贬低别人。他们贯用的一种手段就是,以自己的短处去攻击别人。比如他的眼睛有问题,他就经常攻击别人是瞎子。

王恺运的自卑心开始恐怕没有那么强烈,因为他在外地所遇到的大都是他们湖南的穷人。但是,他的这些同乡都有个功名,而他只是个举人。这一比较,他的自卑心就更强了。四十岁那年,他一见试卷就傻了眼,因而他自我安慰道“举人乃人材之薮”,如此可笑的议论正说明了他内心的热衷与自卑。

所以后来,他一直攻击孟子和荀子学说是狗屁,《论语》有十弊。但若仔细看他的论断,就是一种疯狗似的叫骂。如论《论语》中“《武》未尽善”为一蔽,说“其言悖”,全不解这是孔子在听《韶》乐和《武》乐后的艺术审美判断。后来在评价其《论语集解训》一书中就说,“标新立异,使君子怒,小人喜,愚人怒,求胜于往哲,一味自欺欺人”,可谓一语中的。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自卑的人,遇到挫折后,不会把自己锁在深屋里哭泣,相反,他们会有言行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引起人们的注意。可用主流言行,又不是他们所擅长。于是,他们就剑走偏锋,做出了被后人认为是狂或者是怪异的事情。

王恺运后来收徒,居然收了一个铁匠张正阳就是例证。这件事非常有趣:“县人张正阳者,本锻工也,耽吟咏而为人佣,一夕,睹白桃花盛开,而月色绮映,忽得句曰:‘无上清高月,知无好色心。夭桃今献媚,流盼情何深!’姜畲陈鼎见之大惊曰:‘子诗何似孟郊?然非王先生不能成子名。’会大雪,戴笠著屐,单衣磬踔,造门投卷。阍者见其面垢衣敝,拒不为通,则大呼曰:‘我以诗谒王先生,乃却我耶?’阍者不得已为进。方设筵宴邑令。邑缙绅先生咸在,恺运即席开卷读,顾曰:‘邑中有此诗人耶!’延之上座,座客愕然。正阳泥淖满身,而貂狐裘丽,嫌为所污,莫敢酬对。恺运则殷勤问讯,遂使受学而补诸生。”

但这种事做多了,就没有意思了。读书人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自然要在见解上下功夫,于是,王阁下在八国联军入北京,国人纷纷要求爱国保国时,他就发了这样一段思想:“彼入京师而不能灭我,更何有瓜分之可言?即令瓜分,去无道而就有道,有何不可?”

他的意思是说,八国联军如果真把中国给瓜分了,那就是中国之福,因为满清政府是无道,瓜分后,八国肯定要实行有道之政。

够惊世骇俗了吧!

这种“无耻”话语居然被后人记录下来,还分析其爱国的进步性,认为中国应摆脱爱国(“狭义的国家主义”即狭义的民族主义)而去爱制度。也就是说,大家要在“民主”与“民族”的排序中,要以民主优先,民主比民族更重要。

等于说,英国在国外建立的许多殖民地,由于实行了好的制度,那么,这些殖民地的人倘若反抗,就是不知好歹,该天诛地灭。

仅凭这种言论,王阁下就该被中国人诛十族!

不过,毕竟是胡说八道,王阁下虽然有惊人之语。但总有失语之时。王阁下曾对西洋人发明的轮船就大发“狂语”:“火轮者,至拙之船也。洋船者,至蠢之器也。船以轻捷为能,械以巧便为利。今夷船煤火未发,则莫能使行;炮须人运,则重不可举。若敢决之士,奄忽临之,骤无所恃,束手待毙而已。”

这话的确糊弄住了当时许多愚蠢的国人,不过后来西方人用这种“至拙之船”和“至蠢之器”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后,王恺运却死鸭子——嘴硬,仍然坚持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以为西人的“‘奇技淫巧’原无足道者”。

据说,王阁下的这种狂言险些没有要了一个英国水兵的命。当时,这位英国水兵在甲板听到了王恺运有关轮船的“高论”后,笑得差点没有上来气。

钱钟书父亲的曾说,王恺运无论是当时还是后来,八个字足以概括其生平,就是,名满天下,谤满天下。

无可否认,王恺运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很有见地,不然,他不会充当别人的参谋长达10年之久。他在文化上的成就也可圈可点,但绝不至于被后人吹捧的那么厉害。而且,他的言语思想其来源不纯,目的也不纯,自然毋庸多说。

王恺运的故事告诉我们,自卑不要紧,只要你肯努力(他后来躲到山里教、读了十四年书),并有“让世人注意你”的雄心壮志,你终会留下名字,无论是美名,还是谤名。

可以看作是名士

一直提王恺运的“谤满天下”,的确对他太不公平了。现在,我们可以说说关于他作为名士的那一面了。

光绪32年(1906年),在湘绮楼讲学的王恺运被巡抚岑春萱推荐给清政府,清政府终于授他翰林院检讨的官职,辛亥革命前,又加封他为翰林院侍讲。民国二年,袁世凯聘他为国史馆任馆长,编修国史。兼任参议院参政,后来,逊清遗老们与伪装的袁世凯搞复辟,王恺运见不是路,就辞职了。

1916年,83岁高龄的王恺运在家乡无疾而终,他给自己写的挽联终于把自己定义为名士:“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述诗礼;纵横计不就,空余高咏满江山。”

同类推荐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建筑大师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建筑大师

    本书主要写了世界著名的二十位建筑大师的出生背景,教育背景,求学历程,以及成名作品,还有对世界的贡献。
  • 历代奸臣阴谋故事(上)

    历代奸臣阴谋故事(上)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既是一部智谋故事的传奇史,又是一部智谋人物的活动史。
  •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 在世界尽头拈花微笑:李叔同与苏曼殊

    在世界尽头拈花微笑:李叔同与苏曼殊

    李叔同与苏曼殊,看似人生缺少交集的两个人,却都在清末民初的大变局中由热衷革命到心灰意懒,摆脱俗尘,遁入法门。本书以详实史料、细腻文笔,倾情抒写了李叔同和苏曼殊传奇而绚丽的一生,带你深入他们独特的内心世界,品读他们人生中的聚散离合与悲喜情愁,还原最真性情的两位多情才子。
  • 一问一世界

    一问一世界

    杨澜入行20年的传记作品,立体展现杨澜20年非常媒体生涯,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杨澜和杨澜眼中的时代真相。在本书中,杨澜将告诉你:她从1990年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她与基辛格、克林顿、布莱尔、老布什、李光耀、韦尔奇等高端人物的交往秘辛;她如何在人生每个节点自由潇洒地转换;她对“赢”的重新理解和体悟;她的20年非常媒体生涯和她眼中的传媒江湖……
热门推荐
  • 现在才懂得,你的世界只有我

    现在才懂得,你的世界只有我

    你的世界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这许多人。可是它们的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一个你而已。
  • 我写的书实在太毒了

    我写的书实在太毒了

    王大力,非著名网络作家,资深扑街写手;这是一个扑街挣扎的心路历程。
  • 名门暖爱之傲娇萌妻

    名门暖爱之傲娇萌妻

    【这是一对一狮一狐斗智斗勇,算计和反算计,最后双双认栽的故事!】他是晏家第一人,宴氏掌门人,天生站在顶端俯瞰众生。她是身负血海深仇的孤女,玩世不恭的外表下,暗地里却在默默查探家庭突遭变故背后的真相。青山别院中,玉兰香满园,当那个浑身染血的娇小身影从天而降,砸断了窗前一地花枝,与屋内悠闲喝着酸奶的那人四目相对。一个是亡命逃亡,一个是静心修养。一场谈不上美好的初遇,却从此羁绊了两个人的一生。从此你追我逃,你闯祸我收尾,你报仇我伴驾。这个帝王般的男人,平生之愿,却是把她宠成一个女王。尔之所愿,我亦为之前驱。平生最骄傲,是揽你入怀。古墓迷途,大漠戈丹,死神训练营……在她的身后,始终有一双眼睛,冷静自持,运筹帷幄,心黑手狠,为她荡开一片坦途。
  • 长辞三笙

    长辞三笙

    前世:我初遇他,他说他叫楼辞。后来,我死在他怀里,我说我不后悔遇见你。但若重来一次,我又该作何选择?我真的不后悔吗……
  • 凤凰天女:全能御灵师

    凤凰天女:全能御灵师

    某日,某女出门历练,一个披着羊皮的大尾巴狼悄悄跟随。“救命啊!我快要被野兽咬死啦!”有情况!某女飞身而出,在群狼之中救下妖孽。“不如,我就以身相许吧!”“不要!”“你不要也得要!”从此,某妖孽死皮赖脸的跟在某女身边。“君煜尘!你给我滚下床!”“你他妈手往哪放呢!”“你……唔唔。”还未说完的话被吞没在口中,某女也有些不镇定了,这只妖孽,似乎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她的心……某只妖孽在心里偷笑,计划成功![男女身心干净,专宠甜蜜,放心入坑!]
  • 独宠甜心:高帅追妻101次

    独宠甜心:高帅追妻101次

    她,是内地女富豪的霸王小公主,娇蛮霸气又豪情!他,是叱咤风云的商场王子,众女追捧的结婚对象!当腹黑遇见小霸道,他们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他勾着她的下巴搂着她的腰,说:“你是我高鍄鐛这一生中一定要得到的女人。”女子双眸紧瞪,冷呵一声:“凭什么?”“凭我是众女追捧的王子啊。”“切……”女子一手挥开他的长臂,很不屑的说:“我还是众男追捧的公主呢!”他来骚扰,她一个不小心掉坑里了。她的柔情似水,他的情深意重,当他抱着她说:“雨梦,你是我这辈子最爱的女人。”一转眼,他却又对着另一个女人说:“你是我今生的唯一。”当真相来临,原来,这一切都只是一个阴谋,为的就是要帮他的表姨报仇,爱之情深的她,又将何去何从……
  • 仙画奇缘

    仙画奇缘

    一个平凡的姑娘在无意中捡到了一幅古画而这幅古画却改变了她的命运七仙女中的青儿附身在古画中随着青儿进入了芊芊的身体里。古画阴差阳错的又落在了小混混凌天手上。当凌天知道自己朝思暮想的画中仙却是自己曾经最讨厌的女子手上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当了凌天知道其实自己喜欢的是芊芊而不是青儿的是时候他们之间会发生怎么的故事呢?
  • 吸血新娘

    吸血新娘

    四十年前的一桩吸血新娘命案,连家惨遭灭门。四十年后出现一个推理奇才,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翻查四十年前,连家灭门惨案。一路走来,看尽人间冷暖,金钱、名利、爱情、真理,他在乎什么?真凶到底是谁?他们到底有什么阴谋?亲情与真理;爱情与真相;善良与邪恶;正与邪只是一念之差,孰是孰非,要怎样才能辨别清楚?
  • 山海朱獳

    山海朱獳

    山海经内灵兽世界,灵兽朱獳一族蓝泽:“山海经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想去趟凡界,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见则其国有恐’。”
  • 彼岸花血樱泪殉

    彼岸花血樱泪殉

    一个夜晚,让她变成嗜血女王。十年,她再次来到曾经这个她''死‘’过的地方,她,要复仇.但她为什么下不了手呵原来她已经、、、、他‘’你是我一个人的''他‘'我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他''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