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61600000009

第9章 王恺运:“帝王师”之梦的幻灭(1)

不过一个举人

湖南人王恺运出生于1833年,据他自己讲,出生前,他老父梦神仙贴四字于他家大门曰:“天开文运”,所以,他老父亲则以“恺运”为名。但小时候的王阁下不但不聪明,而且愚蠢之极,每天读书不过百言,还一知半解,同学们笑话他愚蠢,他也只好“以勤补拙”。但终究以自己不喜中国传统文化而成为半瓶子醋。

传统中国,一般士大夫求仕为官的第一步是必须要通过科举考试的。王恺运可谓是典型的志大才疏之人,想要做官,却天生就不喜八股制艺。事实上,明清两代的优秀士大夫大都是做八股的好手。也就是说,在那个时代,人才的一个基本标准就是,你必须要通过科举考试。

王恺运一生三次参加科考:第一次为省城乡试。这一年他24岁,他原本不想去考,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平。但被母亲所逼,他只好硬着头去了,考试结果出来后,他中举人,但一点都不值得称道,因为不过是个第五名。但在当时的湖南,这样的成绩已足以让其家族欢欣鼓舞。

因为不管是第几名,只要中了举人,就意味着离官近了一步,更为重要的是,举人的身份可以获得当时人的认可,同时获得了入京参加会试的资格。王阁下当时踌躇满志,以为自己就要“天开文运”了。

两年后,1859年,王阁下仰着脑袋进京会试。湖南人此次进京不少,在考试完毕,等待发榜的日子,湖南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天下大事仿佛是他们家的芝麻蒜皮小事一样。王阁下最好发立异之论,引得愚人鼓掌、小人发狂。

可当发榜之日,王阁下从榜首一直看到榜尾,两整面墙都看了,居然没有自己的名字,他大为愤怒,湖南人这次落榜的人很多,大家叫骂一阵后就都耷拉着脑袋回老家去了。王阁下却没有,他留在京城,认为北京是文化与政治的中心,在这里,肯定能使自己得到好运。

王阁下生于湖南,家境自然不好,穷困之下,只能住在寺庙里。每有文人聚会,他就主动凑上去。但从不请客。不过,吝啬的人如果运气够好,总会有饭吃。在京城一年后,王恺运就结识了众多朋友。这些朋友中就包括当时的户部尚书肃顺,肃顺也不是一个学识渊博之人,不然,不会对王恺运积为赞赏,甚至还将王阁下请到自己府中,谈时局,谈古往今来。由于肃顺的传播,王阁下在京城有了很高的名望。

王阁下后来又参加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科考。时间是1871年,这一年,王阁下已四十。但是,这一次考试又让他名落孙山。

据他后来自己讲,一打开试卷,他就傻眼了:“题纸下。一问经注篇目;二问正史得失;三问嵌辅水利;四问练兵;五问农官。”

如何应对呢?他当然不知道,于是回答了第四个问题:“练兵无益。”第五个问题,他更不知道了,就随便写了一堆空话。

他知道这次,自己又成废物了。但如果处理得当,坏事就能变好事。于是,他在试卷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独修于家,则悔吝无因而至;一接与世,而荣辱忽已在人。”意思是说,我参加这样的考试,真是耻辱,从今以后我再也不考这样的八股了。

你看,就如同只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一样,湖南人王恺运很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才气,虽然他在试卷上的成绩狗屁不是。所以,王阁下终其一生,不过是个举人,而且是第五名。

大概是连考连败的原因,王阁下出了考场就写了一首罢试诗。并且,立志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纵横家(帝王师)。

但这不可能,从历史上来看,没有哪个人不中科举而成为学问家的。但许多人都有自知之明,比如山东人蒲松龄,考不中,就去写短篇小说,成为小说家;梁山上的那个王伦,考不上,就去做强盗;唐朝时的黄巢考不上,就造反。王阁下哪样都不做,他非要做帝王师。

其实,王阁下真的是死要面子,非得考朝廷出的试卷。清末,只要你认识一个大官,就能得到功名。而王阁下一生中至少有两次机会可以得到功名,但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一次是在给肃顺任幕僚时,上面谈到,肃顺这个人很是器重他。许多在朝堂上解决不了的大事,都会回来与王阁下一起商议。王阁下就会给他出主意,这些主意或馊或好,都能得到肃顺的认可。

但肃顺这个人虽然是满人,可他是个明白人。要知道,咸丰一朝,如果不是这位明白人左右支撑,时刻为皇帝解决了朝廷危机,大清王朝恐怕真的不能再延续几十年。肃顺最让后人记住的是整顿吏治,杀满族大臣。他这样做,全是为满族人着想,杀人不是目的,目的是吓唬一下那些窝囊而又贪婪的八旗子弟,有一次,他对皇帝说,旗人全是混账。皇帝大为惊讶,但一想,八旗子弟从人到废物的转变,也就认可了。

可话又说回来,历史上真正优秀的混账并不多,混账可以做出让你震惊的大事来。八旗子弟就做不出来,称他们为废物倒差不多。肃顺之所以是个明白人,还在于,他敢重用汉人。若不是这种眼光,太平天国恐怕已经取代大清王朝了。

这样一个明白人,如何看不透王阁下?

一次,他给咸丰皇帝解决难题,解决完毕,咸丰皇帝就问,这是你想的?肃顺说,是湖南举人王恺运。咸丰皇帝问道:“怎么不让他到朝中效力?”

肃顺回答:此人很狂,非要中翰林。

咸丰皇帝就说,那就让他做。

但肃顺没有让他做,有人说是王阁下拒绝,事实却是,肃顺并没有跟王阁下提到此事。正如他自己所言,王阁下太狂妄。

虽然没有做成大清的官,但王阁下在肃顺眼中仍然是最好的高参(也只能是个参谋)。

有一次,升任浙江布政使(副省级)的徐宗幹进京述职,专程到肃府送上五十两银子的“炭敬”;肃顺得知王恺运正在与一群人吃饭,就吩咐徐宗幹将“炭敬”转赠给王先生,意思是,你去给王参谋埋单吧。

王阁下后来提起此事,仍旧眉飞色舞,可见其虚荣心有多强。

肃顺的强烈重视,让王恺运受宠若惊。他不想仅做一个参谋,想做点实事。恰好当时俄国在东北闹事,朝廷大惊。王阁下觉得这是一个显示自己能力的好机会,就向肃顺请缨,说要学习汉代张骞去作一番和戎的大事业。肃顺只是一笑,没有回答他。

肃顺把王阁下看透了,他只能在文章和嘴巴上建立成绩,让他去实践中,肯定不成。王阁下大为恼火,自尊心受到了严重伤害,不久,就拜辞了肃顺,去山东济南散心去了。

大他一到济南后,生活就成了问题。如你所知的,穷人最怕穷,王阁下只呆了两个月,就跑回京城来找肃顺。肃顺微笑着接纳了他,并且还赠他高级伏特加酒一瓶,聊表未能让他出使俄国的歉意。

但不出一个月,就有事发生了。南方的太平军出了两个牛犊——陈玉成和李秀成,在两人“不怕虎”的进攻下,大清军队连连败北。肃顺养了许多湖南人,比较著名的有六个,被称为“肃门湖南六子”。王阁下就是其中之一。这六位一商量,向肃顺提出一个建议:奏请皇帝将东南军政大权授予湖南人曾国藩。

这个提议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自曾国藩率领湘军战斗在长江两岸,六年来,已经有力扼制了太平军的攻势。正是因为这样,太平军才找了两个猛人,要北伐。

而湖南人曾国藩此时没有朝廷支持,他无法调动其他军队来进行部署。肃顺听取了这些湖南人的意见后,就答应下来,果然,不久就有圣旨下给曾国藩,让他署理两江总督,并督办江南军务。

此举虽然是湖南六子的集体功劳,但王阁下仍然很高兴。毕竟,让老乡放开手脚去搞事业,其中也有他的功劳。

肃顺虽然待他不薄,可王阁下却是一个瘪三。有人对他说,肃顺的政治前途并不看好,因为肃顺跟那位老佛爷的关系一直不好,而且肃顺整治朝纲中得罪了很多满族贵族。一旦皇帝有个三长两短,肃顺的脑袋在肩膀上的时间不可确定。

王阁下脑袋自然很灵活,对当时的朝中矛盾也有所了解,所以,他开始深入了解湘军的情况及太平军一方的“匪情”。当他自以为了如指掌了,就对肃顺请命,要去前线大展拳脚。肃顺这次居然让他走了。

于是,当年考了个第五名的王举人上路了。

据今天的有识之士来看,王阁下在肃顺幕府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他们认为,王阁下最重要的一个行为就是鼓励肃顺用汉人。

然后才产生了后来的影响,比如,太平天国被镇压了,使满汉贵族地主的联合政权得到了暂时的巩固;使得清廷的中央集权有所削弱,汉族官僚的地方势力逐渐抬头;还有就是,促成了清王朝的崩溃,政权落入袁世凯之手,以致有后来的军阀混战。

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当时的形势,就知道,肃顺重用汉人是情非得已。因为满人几乎全成了废物。后来的老佛爷也重用汉人就是明证,恐怕这一点上来讲,王阁下鼓励肃顺用汉人即使存在,不过是蜻蜓点水,肃顺不可能以他的意志为转移,更何况,重用汉人本来就是肃顺的想法。

当逃兵的“帝王师”

做“帝王师”,是千百年来所有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一个共同的梦想。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个梦,根本不可能实现。许多知识分子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因为在“天地君亲师”这个特殊的中国文化传统里,君是五者的中心。因为传统的力量过于强大,“君”只有对“师”的地位才保持一定的尊重。尤为重要的是,做帝王师,还可以彰显自己的才华,使自己成名,光宗耀族。

王阁下似乎永远没有这样的好运,他连皇帝是否张胡子恐怕都不清楚。但这并不影响他退而求其次,去做重臣师。

他与曾国藩早已相识。

1853年初,曾国藩以丁忧侍郎奉寄谕在长沙举办团练时,提倡人人上书言事。王阁下就上书言事,被曾国藩招见。一来,他的上书的确有点水平,二来,大家都是湖南人,曾国藩就喜欢上了他。

随后,他又游历杭州、苏州,于咸丰九年三月抵达北京,参加会试。十幾岁时,王恺运便已成为湖南著名的新锐诗人,此后岁月也顺风顺水,恰如今语所谓:在通往牛逼的大道上一路狂奔。但是,这次考试却令人失望,他被迫在通往牛逼的大道上紧急煞车。在京城四月的晚风里,在寓所法源寺的丁香花下,二十八岁的王恺运吟诵着朋友的赠诗:“行藏须早决,容易近中年”;不禁感到一阵眩晕。

1858年3月,曾国藩父亲去世时,王阁下曾亲自去拜过曾老爷子;7月时,曾国藩受命从长沙起程到浙江,王阁下到长沙送行,这加深他与曾国藩的感情联络。同年11月,湘军在三河镇大败后,王阁下又赶到曾国藩驻扎的江西建昌拜见曾。其时,曾国藩在军中大力提倡“艰苦耐贫”,他却不以为然,因为他是苦孩子出身,再也受不得半点苦了。所以他就身体力行地进行反抗:军中皆著棉布衣服,他却里绸外裘;晚餐大家都吃酸菜罗卜,他却有肉,而且有肥有瘦。不过,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曾国藩对他的器重,几天后,王阁下就去了京城。不久,曾国藩就逐渐取得了清廷的信任,个中奥秘,恐怕傻子都能猜测出来。

当王阁下于1860年从京城来到曾国藩的大营祁门后,曾国藩对他的器重却不如从前了。

此时,曾国藩正准备攻打安庆。王阁下觉得进攻路线图不好,他给曾国藩提建议:“宜从淮阳进规常镇,使您的弟弟国荃攻安庆,左宗棠出浙江与安徽相响应。”但曾国藩没有听。

事实上,曾国藩虽口口声声说这个老乡很有才华,但他从来就没有听从过这个老乡的意见。1854年,太平军围攻岳州,官军溃退。太平军就攻陷了湘潭。王阁下此时正在军中。他给曾国藩出主意说,“您应该全力去救湘潭,如果败了就退到衡州。”

曾国藩当时向东下,所以并未采纳王阁下的意见。结果东下大败。

还是后来塔齐布将军采纳王阁下攻湘潭的建议,率官军大败太平军,致使靖港的太平军撤退,湘军这才保住了根。

还是在这一年,曾国藩占领武昌、汉阳,准备攻打九江,王阁下认为不好。但曾国藩依旧不听,他想直取南京,结果就是,他的水师被太平军袭击,险些全军覆没。1856年2月,王阁下通过对当时战局的考虑,劝曾国藩“撒团防、废捐输、清理田赋以苏民困而清盗源。”曾国藩还是没有接受。总而言之,王阁下在曾国藩眼中似乎就是个屁。

王阁下似乎也觉察到了,很是恼火。不过,为了实现自己的梦,他又从另一个角度来给曾国藩出主意。他居然劝曾国藩与太平军达成协议,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汉人政权,曾国藩觉得既可气又可笑。要知道湘军之所以建成,就是靠了他的“剿灭长毛贼”的煽动。现在与长毛贼合作,不是让天下人耻笑吗。

曾国藩表面上还是个君子,重声誉的人,怎么可以做这样的事。

曾国藩不听王阁下的纵横之术倒没有什么损失,但他不听王阁下的军事建议,可就吃亏了。不久后,他的计划失败,太平军反攻,并团团围住湘军大营,曾国藩想突围已难于上天。

于是,他写好了遗书,准备一死了之。大家的心情都不怎么好,有位忠诚之士和大家谈话,说:“死在一堆如何?”

王阁下倒抽几口凉气,他想,他妈的,我千里迢迢跑到这里难道就是跟你“死在一堆来”了!他决定走,但又拉不下脸来在曾国藩面前说。幸运的是,曾国藩倒有知人之明,他把大家聚集到一起,下令:“有欲暂归者,支给三月薪水;事平仍来营,吾不介意”。

我疑心曾国藩是想用这种激将法留住一些有血性的人,王阁下听了这道命令后,当然也是热血沸腾,因为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走了。仅仅三个月,王阁下就跑回了京师。一路上,他还在想,老乡曾国藩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

“帝王师”做了逃兵,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因为他还没有做上帝王的师傅,所以,他日成为帝王师,大家也会秉承着英雄不问当年的信条,不会问起他这次做逃兵的事情的。

王阁下回到京城不久,咸丰皇帝就在热河旅游时去世。得知消息后,王阁下咬着牙最后一次给曾国藩建议。他希望这位老乡能自请入京,阻止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并且教给了曾国藩怎样实现这个美梦的方法:“申明祖制,庶母后不得临朝,则朝委裘而天下治。”

据说,这一次,曾国藩有点动心,但终究未行。原因是,朝中已有载垣、端华、肃顺等八大臣理朝政,汉人曾国藩这样做,只能引起朝廷的猜疑,曾国藩可是表面上的君子,他不会干这种有损自己声誉的事情。

不过,王阁下的建议似乎是给曾国藩下的咒语,只要他不听,事情肯定就会走向曾国藩所认为的反面。不久后,辛酉政变发生,肃顺等人被诛,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王恺运当时在山东,听到这消息后,痛哭不已。有人说他是为肃顺而哭,也有人说,他是为曾国藩不听他的建议而哭。

不论如何,王阁下在那段时间把所有理想都放在了曾国藩身上,1864年8月,他在广东潮州听说湘军已攻破南京,急忙向去南京拜见曾国藩(肯定又是鼓动曾国藩称帝);还没有起程,又听说曾国藩正准备解散湘军时,他居然连声叹息,大概还怀有“朽木不可雕”的感慨吧。

不过,附在曾国藩身上的理想破灭后,王阁下似乎清醒了很多,他跑到衡阳石门归隐,准备从此后,专攻学术。

同类推荐
  • 蒋英传

    蒋英传

    蒋英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一位传奇女子。她的父亲,是蒋介石的军事顾问蒋百里;她的丈夫,是“两弹一星”的功勋钱学森。她本人则是中国杰出的声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她十五岁留学德国,深陷二战旋涡仍坚持完成学业。在丈夫钱学森被软禁美国期间,她坚韧支撑整个家庭。回国后,她为支持丈夫的科技事业告别了舞台,在“文革”苦难面前保持了善良本性,迟迟暮年仍倾尽全力培养声乐人才。她从教近半个世纪,亲手培养二十多位知名歌唱艺术家,被誉为“培养大师的大师”。
  • 晚清有个曾国藩

    晚清有个曾国藩

    中兴勋臣,湖湘大儒,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这是完全的曾国藩吗?曾国藩这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这个被称为“晚清第一汉臣”的湖南人如何达到孟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境地?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化最后一座矗立的庙堂的?本书结合丰富的史料,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写他的志存高远,写他的治学精进,写他的困兽犹斗,写他的忍辱负重,写他的韬略智慧,写他的貌似虚伪,写他的无奈苍凉,写他的内心圆满。把那个时代一个中国文化积薪传火者的负隅顽抗和心路历程写得淋漓尽致。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本书精选了近百位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传颂最广的名人,分为先贤圣哲、帝王风骚、治世名臣、传奇名将、科学巨匠、文学泰斗、艺术宗师、民族先驱、巾帼红颜九大类,以最精练的文字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思想见解、丰功伟绩等,同时配以“名人名言”栏目和精美的图片,点面结合,图文并茂,使读者朋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名人成长经历和成功历程,更加清楚、细致地了解名人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进而达到了解名人、学习名人,用名人的事迹激励自己,用名人的智慧指导自己。实现成功人生的最终目的。
  •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单人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翟墨自传,以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独家披露其成长经历、追梦历程、环球故事和航海日志。他曾是一名被哮喘折磨的儿童,苦苦与疾病斗争寻找自信;他曾是影视圈中成功的广告制作人,与众多明星合作,制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片;他曾是艺术圈内的知名画家,在法国、新西兰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
  • 泉·最美:父亲心中的胡海泉

    泉·最美:父亲心中的胡海泉

    一个普通的喜爱文学创作的孩子是怎样成长为著名创作歌手的?他经历过怎样的困境?他面临过怎样的抉择?他如何步出泥泞,走向成功,成为数十万“北漂”青年中的佼佼者?父亲在这个从平凡到卓越的跨越过程中,是助推者,是旁观者,是反思者。诗人胡世宗用最质朴的笔触,从儿子的少年时代开始回忆,记录下胡海泉独特的成长轨迹,“北漂”的心路历程,成名的来龙去脉,创业的跌宕艰辛。这本书既是一个流行音乐家的成长传记,又是一本教会家长如何教育开导孩子追逐梦想、走向成功的教科书。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重回十三岁

    重生之重回十三岁

    苏思思想,自己有机会重来一次,就一定不能留下遗憾,一定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一定不能让自己失望。
  • 感悟人生

    感悟人生

    本书讲述人生智慧、抒发人生感悟、探讨人生价值。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富有。可以说,这两个字包涵了人生中所有重要的东西——成功、快乐、亲情、友情、爱情等。
  • 致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致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这是一个故事,在人类文明即将坠入黑暗的前夕,一些人拼命保护火种传承的故事。
  • 可愿君心似我心

    可愿君心似我心

    在君璃的前半生里,他一直追求的,是手握强权,纵马驰骋,他步步为营,不惜以她的爱作为筹码。他拿她当剑刃,斩杀一切阻碍,到头来却发现,江山美人如斯,他,想要的不过是她的陪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东方战仙

    东方战仙

    苍穹大世界,神魔称霸,仙侠凋敝,莽莽苍穹大陆,一段段唏嘘战仙传奇,谁人能够接过这战仙的旗帜,挑战神的尊严与意志!主宰乾坤大陆者,理应有我战仙的一席之地!苍穹王殿,神之统治,诸神意志不容挑战!天荒魔境,群魔争霸,疯狂的屠戮与侵犯!万妖鬼域,兽鬼称雄,嗜血与残杀是这里的主旋律!东方战仙?你已经灭亡,你还敢再战?方可大怒道:“开什么玩笑?大老远的把我穿越弄到这里来拯救一个没落战仙王朝?咱们能谈点正事不?哥马上就快要高考了!”“逼我是不?把哥的最强战衣给我披上!走着!”
  • 丹武天圣

    丹武天圣

    武道大陆,诸侯争霸。主角清恒因奇遇拥有逆天神脉,神级功法,力压群雄,为我独尊。
  • 屠夫行

    屠夫行

    屠夫走天下,为的是杀人。八年的永隔尘世,突然的强势归来。西楚还是那个西楚,人还是那些人,可惜世道变了。管是神来天国震天下,还是别离宫掌世人,屠夫有刀,逍遥而行。
  • 绝代天尊

    绝代天尊

    问鼎苍穹绝代巅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男主为何那样精分

    男主为何那样精分

    时又宁与储修初相遇时,他是个年轻沉稳很靠得住的伟光正。然而没多久……这男人满面桃花地挑起她的下巴:“女人,你看起来很可口。”待时又宁这颗老心脏被这小崽子撩拨的心猿意马时,他偏偏又……一脸无欲无求出尘如仙:“你能不能别靠着我?”时又宁:……哦,这男人为何那样精分!这是一个开篇女主精分、后期男主精分、大家都有第二张面孔就看谁最后掉的精分小故事(错误,划掉)其实这是一个打打怪、恋恋爱的甜宠文!!!!!如果不是欢迎来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