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97500000014

第14章 见性成佛,客观认识自我(1)

《华严经·夜摩宫中品》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禅宗的根本要义就是“见性成佛”,所谓“见性”,就是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见到自己的本来心性,觉悟到自己本来所具之佛性,见到法华所开示之实相。

人生中认识自我是重要的第一步。认识自我,就是要认识自己的生理特点,认识自己的理想、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心理特点;认识自我,就是要客观地评价自己,不高估自己,也不贬低自己;认识自我,就是要认识自己的优势、劣势,自己的与众不同和发展潜力。

老子说得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早在两千年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自己”作为铭文刻在德尔裴神庙上。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不能不遗憾地说,“认识自己”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如何认识自己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条件相当的人作比较,找出自己在群体中的合适位置,这样认识自己,才比较客观。也可以通过同伴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在生活中通过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及教训来认识自己。既要充分发现自己的长处、优点,也要认清自己的短处与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把握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安心地做小草

有一位国王很喜欢花草树木,一天,国王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使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园中一片荒凉。国王很生气,于是便到处了解情况,才明白桃树由于没有橡树那么高大挺拔,因此轻生厌世死了;橡树又因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许多果子,也死了;葡萄哀叹自己终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树那样开出美丽可爱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也病倒了,因为他叹息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其余的植物也都垂头丧气,没精打采,让国王感到意外的是——只有最细小、最脆弱的心安草依然茂盛地生长着,蓬蓬勃勃,生机盎然,争芳夺艳。

国王蹲下来,轻轻地抚摸着心安草,欣慰地问道:“小小的心安草啊,别的植物全都枯萎了,为什么你这小小草这么勇敢乐观,毫不沮丧?”

心安草微笑着答道:“国王啊,我一点儿也不灰心失望,因为我知道,国王您如果想要一棵橡树,或者一棵松树、一株牵牛花,您只要叫园丁把他们种上就行,而我知道,您希望于我的就是要我安心地做小小的心安草。”

国王无语。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感到不满和失落,也仅仅是因为自己盲目地和别人攀比,觉得别人比自己幸运。所以我们要学学心安草,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相信自己,并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快乐也就不请自来。

你就是佛

人能做梦真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情,但是能在做梦中觉悟成佛的,更是奇上加奇。

晚唐时期就有这么一位一觉悟道成佛的梦觉大师。

悟道之前,大师立志苦行修身,云游四海,到处拜师,但无论如何都参不透这成佛的禅机。一日,他愁思满面地走进一个破败的寺庙,躺在草瓦堆里冥思苦想。正想着的时候,忽听半空中霹雳一声,整个寺庙笼罩在一片祥光之中。大师慌忙爬起,定睛一看,居然发现自己苦求不得的大慈大悲的佛祖就端坐在云层之中。大师连忙翻身跪倒在地,连声念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望佛祖点化弟子!”正拜着的时候,佛祖头上钻出一只老鼠,吱吱吱尖叫大笑道:“哈哈,愚蠢可笑的人类。膝盖竟然这样柔软,说跪就跪下了!”大师气坏了,正寻思该怎么教训那只胆大妄为的老鼠,这时一只饿极了的野猫闯了进来,一把将老鼠抓住,张牙咧嘴就要吞吃。“你不能吃我!你应该向我跪拜!我代表着佛!”这位高贵的俘虏抗议道。“人们向你跪拜,只是因为你所占的位置,不是因为你!”野猫讥讽道,然后,把老鼠掰成了两半,扔给大师一半说:“和尚你也来吃!”

大师大吃一惊,就从梦里醒了过来,恍然大悟道:“我真是个笨蛋啊,竟然骑驴找驴!我自己就是一尊活佛,何必四处去拜那些假佛呢?”

大师大笑三声,扬长而去,从此以梦觉为号,一去就再无踪迹。

大千世界,众生芸芸,人们总是习惯于欣赏赞叹别的人和事,却很少有人去欣赏自己的。要学会欣赏自己!只要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走了自己该走的路,就会拥有别人所有的东西,就会活出自己的模样。

找到自己的位置

义玄法师是临济宗的创始人,他习惯通过师徒问答的方式,了解对方悟境深浅,然后根据悟境深浅程度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教、接引禅入①。常在接引学僧禅入时,对其所问不做正面回答,只以棒打加口喝来促使对方省悟,成语“当头棒喝”即源于此。

义玄禅师在圆寂之前开示弟子们说:“我死之后,你们不可以让我的正法眼藏也随我而去。”座中三圣之一的惠然禅师极力安慰老师说:“绝对不会的,老师。”义玄反问惠然:“那如果有人来向你们问道,你们该如何回答呢?”惠然禅师马上学着老师的口气高声大喝,听上去跟老师平时一模一样。义玄禅师叹了一口气,道:“谁能想象,我的正法眼藏,居然就在你们这些人高声大喝时候永远消失了。我真是伤心啊!”说完,老禅师就在法座上寂然而逝。

惠然大惑不解,对师弟们说:“老师平时不都是对来访者大喝一声吗?我学了好久了,神情、语气甚至声调都学得与老师一模一样,怎么还是不对呢?你们说说,怎么回事呢”正当众弟子迷惑不解的时候,临济禅师突然死而复生,大声问道:“我吃饭你们会饱吗?我死你们能代替吗?”弟子们大吃一惊,以为是佛祖显灵,连忙跪地请求道:“老师啊,请再给我们多多指教!”老禅师生平最后一次当头棒喝道:“我才不给你们模仿!”然后再也不吱声了。

你身为一个人,不必与别人比较高下,因为地球上没有人和你一样,也没有和你同一等级的人。你是一个人,你是独一无二的,你不“像”任何一个人,也无法变得“像”某一个人,没有人“要”你去像某一个人,也没有人“要”某一个人来像你。在生活中要找准自己的特长,发挥自身的潜力。

摆脱自身的困境

一位修行僧来到施主家,见对方正用杨枝漱口,并把牛黄涂在前额,头顶戴着贝壳,手拿毗勒果高高举起,然后贴在额上,态度非常的恭敬。

修行僧看见他如此怪样,不解地询问:“你到底在干什么?”

施主得意地说:“我要扮吉相。”

“扮吉相能得到什么好处呢?”僧人追问。

“这样必能得到巨大的功德,譬如该死的,得以存活;被捆绑着的,得以解脱;挨打的,能被宽恕等,不胜枚举。”

听到施主如此无知的话,修行僧笑道:“倘若扮作吉相,就能获得这些福利,那真不错。可是这牛黄是从哪里来的?”

“牛黄是从牛的肚子里取出的。”施主说。

“如果涂上牛黄,就可以得到吉祥和福报,那么,牛为什么反而被人用绳子、链子穿透鼻孔,被迫去拖车,被人骑乘,而且还要忍受鞭策、饥渴和疲劳的煎熬呢?”

“牛的确是过这样的生活。”施主点头应允。

“牛自身拥有吉祥的牛黄,却不能解救自己所受的困苦,这又是为什么呢?”

修行僧见施主仍然迷惑,进一步开解说:“牛的肚子里有牛黄,尚且不能解救自己的苦痛,你只是在额上擦些牛黄,又怎能解救自身的困境呢?”

施主听完和尚的教训,觉得有道理,就默不作声了。

修行僧又问他:“这种雪白的硬物,又能吹出声音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它是从哪里来的?”

“这是从海里冲上岸的贝壳。”施主回答。

僧人解说道:“它显然是被海浪冲到陆地上,又被烈日炙晒,才窒息而死的。倘若如此,怎能说是吉相呢?贝壳肉体活着的时候,昼夜都藏在硬壳里。但当它死去的时候,坚硬的壳尚且救不了它,你现在只是暂时戴上了贝壳的硬壳,如何救得了你的不吉呢?”

施主一听,连连点头,沉默不语。

修行僧知道自己的话已经打动对方的心坎,是该救他的时候了,便继续说:“世人把它看成欢喜丸,非常重视的那个东西是什么?”

“那是毗勒果啊!”施主说。

“毗勒果是树上的果实。人要得到它时,先用石头投掷,毗勒果和树枝就一块儿坠地。因为有果实存在,树枝和叶子才会被打落下来。”

“的确如此。”

“如此看来,你有了它,又有何吉相可言呢?果实虽然生长在树上,自身无法守住这棵树。有人投掷要取它时,树枝和树叶同时堕落,又被做成柴薪燃烧而不能自救,怎么又能保护得了人类呢?”

修行僧一番诚恳的话,解开了施主心头的迷惑,他终于明白,这世上根本没有一个外在的可以主宰吉凶的东西。

追求自强自立,才能保护自己;如果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最终难免会失望。

找到自己的佛性

有一次,沩山灵佑禅师在百丈禅师身旁,百丈禅师问道:“谁?”

沩山禅师答道:“灵佑!”

百丈禅师道:“你拨一拨火炉,看看还有火没有?”

沩山禅师在炉中拨了一拨,回答道:“无火。”

百丈禅师亲自站起来,走到炉边,用火钳在炉中深深一拨,拨出一点火星,取出来给沩山看,然后说道:“你说无,这个不是火吗?”

沩山禅师说道:“我知道是有,只是未能深深一拨!”

百丈禅师道:“这只是暂时的歧路,经典上说,要了悟佛性,当观时节因缘,时节因缘一到,如迷忽悟,如忘忽忆,那时才知道自己本来一切俱足,不是从外面获得的。所以,祖师说:悟境同未悟,无心如有心。凡圣虚妄,本来心法,原自备足。你现在已经如此,好好保护并把握它吧!”

第二天,沩山禅师随同百丈禅师入山出坡(劳动服务),百丈禅师问沩山道:“火种带来了吗?”

沩山禅师答道:“带来了。”

百丈禅师追问道:“在什么地方?”

沩山禅师捡起一枝柴,吹了两下,然后交给百丈禅师。百丈禅师欢喜地说道:“如虫蛙木,偶尔成文。”

“火种”,代表了什么?暗示了什么?此即所谓佛性也。百丈禅师要沩山到炉中拨火,此即暗示他要找到自己的佛性。找到佛性本心,谈何容易?百丈禅师不得不亲自示范,要深深一拨,自性才能现前。甚至师徒在山坡时,都在策励生活中不要忘记自性,一句“火种带来了吗?”这里面多少慈悲、多少智能、多少生活禅也。

学会治本

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中,有一株枝叶苍翠、茂密的壮硕大树。它有着宽广的树荫,枝干摇曳生姿,来园中游憩的人们都喜欢在这棵大树下休息或乘凉。

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凡是在这棵树下停留过的人们,不是头痛得厉害,就是腰痛难耐。起初,大家以为只是偶发的事件,直到有一次,一群人在树下欣赏美景的时候,竟然一个一个地倒地,看守园林的园丁不由得心生怀疑:“莫非这是棵有毒的树?”

园丁怕惊吓到附近的人,打算悄悄地砍掉此树。他用一根木棍绑上斧头,自己站得远远的砍伐。可是隔不了多久,这棵树又生出新枝绿叶,不但树叶比先前更为嫩绿,枝干也愈加的繁茂坚实,在园林之中,已没有一棵树比它更挺拔、壮丽的了。所以来园林的游客,有些人看到告示,会遥遥地欣赏树影摇曳生姿的美,但是,有些游客却经不起它雄伟壮丽与摇曳多姿的诱惑,完全不理会任何的警告,恣意地在毒树下乘凉、嬉戏,结果他们都像先前那些人一样,感到身体不适,乃至丧命!

看守园林的园丁更加确信,这是棵害人的毒树,他决心要除去这棵树。无奈他经年累月一段段地砍,不停地砍,树仍然不断地抽芽、生枝,不断地展现出各样的美妙树形。当然,也陆续有人因为贪乐树荫而遭逢危难。

园丁相当地焦急,心想:“怎么办?怎么办?怎么样才能除掉这棵害人的毒树啊?”他一筹莫展,只要一有空就不停地挥动斧头——砍!砍!砍!希望不要再有人受到毒害。

某一天,走来了一位智者,说道:“当尽其根。”智者的一句话,总算让园丁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在枝枝叶叶上努力,忙的都只是枝末之事,难怪会徒劳无功,应该从根本下手,去掉毒树的根,它就没办法再生枝长叶了!

当我们看到园丁要根除毒树,却始终只在枝末上忙碌,一看便知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就是这位园丁。每当遇到事情,总是在枝末上争对错;当面对种种的五欲①尘境时,总是以求到了为乐,而不知要从根源解决。这根源就是我们的攀缘心、分别心,若不知止息攀缘、分别的妄心,这苦只会不断地在我们身上轮回,无有歇息之时。唯有少欲知足、心量广大,妄心不起,才能安详自在。所以古德云:“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在面对种种顺逆境界时,若能常作这样的思维,久而久之,自能不生苦恼,烦恼根源尽除。

知道自己的能力底线

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

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武术方面的窍门。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按他们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

众人越发不解。大师从他们中拉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看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这样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挑水如同武术,武术如同做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能力底线,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目标,才能避免许多无谓的挫折。

时刻都能把握住前进的方向

小徒弟练习打坐了一段时间,感到了修行的艰难,他产生了畏难情绪,便对慧能大师说:“师父,我是不是没有修成正果的慧根?”慧能大师说:“心诚则灵。只要你有毅力,就不愁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接着,慧能大师给徒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商人在翻越一座山时,遭遇了一个拦路抢劫的山匪。商人立即逃跑,但山匪穷追不舍。走投无路时,商人钻进了一个山洞里,山匪也追进了山洞里。在洞的深处,商人没能逃过山匪的追逐,黑暗中,他被山匪逮住了,遭到了一顿毒打,身上的所有钱财,包括一把准备为夜间照明用的火把,都被山匪抢去了。

同类推荐
  • 人生不必太计较

    人生不必太计较

    本书告诉读者一个工作顺利、事业有成的人,不是因为运气多好,而是因为他很少计较。因此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不应斤斤计较。这样你的人生才会更潇洒、更舒畅。
  •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如果把人生比做一次充满艰辛和风险的旅行,那么输赢就是人生旅途中的几处驿站,而成长则是艰苦的旅程以及动人的风景。输赢是人生某一阶段的某一个结果的呈现,是一个人人生态度的一种彰显;而成长则是持续的自我超越,只有通过成长,一个人才能最终找到人生价值和内心平静。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成长比输赢更重要》正是基于以上认知而编著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成长的意义、选择的价值,让青少年朋友们对人生、对自己都有更清醒的认识、更完美的规划。
  • 人生谋略全书

    人生谋略全书

    当代社会如滚滚洪流,竞争激烈,追求卓越,渴望成功是每一个人寻求自我提升的最高境界。
  • 做事的智慧

    做事的智慧

    《礼记·中庸》中有言:“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论语·雍也》文中写道:“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吾弗能已矣,”半途而废,要么出于性致无恒,要么出于畏难而止,要么出于激流勇退,总之,一个做事没有恒心的人,往往会中途废止的。这样,任他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半途而废是成功者之大忌。任何事情的完成都不会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许多挫折困难,只有保持持之以恒的决心,坚定不移地贯彻始终,才能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若遇到困难便止步不前,甚至放弃,只会功篑途中,无缘摘取成功之果,而曾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也化为乌有,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 让学生迷上学习的66个故事

    让学生迷上学习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热门推荐
  • 杀手四小姐的复仇计划

    杀手四小姐的复仇计划

    她们,原本生活的幸福,天真的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有爱的。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是她们刷新了认识。当母亲被自己最最至亲的人所杀害,从此善良的她们为报杀母之仇而来的充满杀戮的——死亡岛。六年后,她们又回来了。来到了圣光学院,见到了仇人,同时也捕获了真挚的爱情。人生如戏,爱情要珍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白灵传奇

    白灵传奇

    故事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面对中日之间的家国恩怨,逃亡杀手白灵凭借自己的勇武和谋略,在历史长河里留下传奇的人生。
  • 剑隐藏龙

    剑隐藏龙

    皇龙影现惊天变,昊天归位定乾坤,璧人倚伊情归处,鸳鸣鸯消影迷宗。一个出生在乡村世家的少年,本该像其他族人一样,过完属于自己的平凡一生,可是在命运的促使下,他却踏上一条与家族使命相左的道路。在这万难的抉择之下,少年又该何去何从……
  • 我真不是神之子

    我真不是神之子

    两个人相遇,不是事故便是故事,而他和她的相遇,既是事故的开始,也是故事的开始……
  • 龙纹诀

    龙纹诀

    风灯巷,龙蛇窟,命魂火,涅槃珠……千年的迷局,两个时代的困厄!同样的轨迹,轮番上演!谁没被命运之绳捆索?!生、死、情、仇,只有真正的勇者才能冲破这牢笼,踏上寻龙之旅,去探求那逆天改命的龙纹秘诀!
  • 凰绝天下:废物七小姐

    凰绝天下:废物七小姐

    【本文1v1】她,是22世纪的天才军医,在探寻神秘古墓的时候意外穿越到另一个大陆,意外成为了夜家的‘废物七小姐’。缺失的记忆,隐藏的身世之谜,乱世浮沉,真相被埋藏,且看她素手遮天!
  • 幸孕甜妻:总裁买一送三

    幸孕甜妻:总裁买一送三

    (本文甜到腻了,一点不虐不虐,立志让男女主以及其他配角都甜到掉牙)他是华国第一少,却被一个小女人算计,偷了心。当五年后再遇,他早已布下天罗地网,让她无路可逃。“男人,你到底想怎样?”“嫁给我!”“我拒绝!”“拒绝无效。”男人穷追不舍,女人丢盔弃甲怒骂道:“你到底还要追多久!”“一辈子”门口,三只长得一模一样的小豆丁正垫着脚尖偷听。“哥哥,爹地在欺负妈咪,我要去帮忙!”“爹地不是在欺负妈咪,爹地是在求婚呢。”新书读者群:224904664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