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98200000012

第12章 翟部落祖孙相聚,建城堡斯佳分工

柯斯佳和墨莺带着三百多号人,辞别西门豹之后,又走了三天的时间,终于来到了墨莺外祖父的势力范围之内。

这里的原住民被中原民族称为北狄,全民族大约有上百个部落,最大的部落为翟部,控制着今天宁夏和内蒙古交界的地方,老营在帝源水边的一大片榆树林中,所以称为榆林。整个北狄的人口和战斗力虽然暂时还不如楼烦、林胡、义渠等周边民族,但是却很善于外交,通过联姻,和周围各部落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翟部则通过和华夏最大的地下组织头目墨翟的联姻,时常获得来自中原在智力和物力方面的支援,所以部落一直保持完整,虽然没有很大的发展,但也没有很大的损失。

不过最近这一段时间,东北方向的林胡和楼烦都不曾前来捣乱,而西面的义渠部落却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一只强大的部落在十几年内突然崛起,吞并了越来越多的临近部落,北狄人已经几乎被压制得喘不过气来,有没有一个部落威望达到可以统一全北狄共同抗击义渠,所以,还是尽可能的用裙带关系来缓解压力,但是这种努力似乎越来越不怎么见效果了。

正在全族无计可施的时候,墨翟的夫人翟云回娘家,然后训练骑兵,规划牧场,用各种手段收拢其它同族部落,整个北狄的凝聚力很快就加强了许多,在前几次和义渠人的对抗中,都没有吃大亏。而且,翟家还掌握独特的战马繁育技术,使得每批母马都有一胎三驹的能力,而且产出的马儿爆发力强,耐饿耐寒还耐旱,所以才有赵魏边境马踏五百赵军士兵的战斗力。

这次,柯斯佳和墨莺带领寝水全村人北迁入翟,翟部落上上下下都很高兴。草原部落最缺少的就是人口和文化,这些南方亲戚的加入,将会给整个部落带来福气。大家都知道,自从翟云公主去中原与墨子结合,墨子硬生生地让弟子们将自己原来的名字忘掉,而墨翟的名字响彻华夏,自打那之后,不论大旱还是大雪,翟部落都不曾受到任何损失,而且还吸收了邻近几个自愿合并过来的小部落。翟云还努力使翟部落使用华夏语言,培养出了几十位向巴特那样的马贩子,用翟部落的良马到中原换取布匹、粮食、药材、青铜器等,而且偷学到了青铜工具和武器的加工技术。

“莺儿,我想你想得好苦哟!”翟云的老母亲姬姜原来也是中原贵族,也说得一口周语。老太太已经瘦骨嶙峋,双手颤抖,抱着外孙女儿,两行浊泪从鬓角留下来。

翟云自己也不停地抹眼泪,因为女儿已经被母亲抢了过去,所以他只好保住自己的女婿,将眼泪、鼻涕和口水全部倾泻到柯斯佳宽厚的肩膀上。

外祖父翟狼躺在骆驼皮褥子上面,已经病入膏肓,只嘴唇动着,眼珠转着,手抬不起来,话说不出来。

本来,这老汉三天前就该咽气去见长生天了,可就是要亲眼再看看外孙女和据说很厉害的外孙女婿,所以才一直吊着一口气,瞪着两位亲人的到来。

当柯斯佳和墨莺一左一右捧着老人的手津贴到脸上的时候,老人的眼睛一亮,张开口似乎要说什么,而说不出来,满脸涨得通红。

柯斯佳赶紧强嘴凑上去,捏住老人的鼻子,猛力一吸,然后将一口浓痰吐到地上。

在穿越之前,柯斯佳久病不愈,家里的仆人、几个姐姐和父母亲从来不曾嫌弃他。所以,那时候他就下决心,如果有可能好起来,一定不嫌弃任何人,帮助任何需要帮助的人,不管那人是老是是幼,是贵是贱。所以,他是最见不得看人家痛苦的,更别说看着穿越后并不是很多的亲人受罪。

老人眼角的泪水流的更急了,但是,总算手可以动了,嗓子眼里也发出一些含含糊糊的音节。

翟云将耳朵凑了过去,听了听,然后含泪点了点头,又吩咐巴特来听,然后又招呼帐篷里的巫师来听,最后让当柯斯佳和墨莺来听。

老太太姬姜似乎早就知道自己男人想说什么,为了让男人节约体力,她没有凑过去听,只是不停地揉搓着丈夫长满了厚茧、到处是皲裂口子、没有血色的一双大脚片子,不停地安慰着这濒死的老汉。

然后,巫师向族人庄重的宣布,老酋长希望,柯斯佳继任翟族酋长。

因为老酋长膝下无儿,如果没有柯斯佳,巴特将可能接任酋长,而巴特上次从邯郸做买卖回来之后,说外孙姑爷如何仁义、如何能干,如果外孙姑爷能够到榆林来,翟族一定会强大到所有人都想象不出来的地步。

巴特还向族人们汇报了自己亲眼看见柯斯佳发明滑雪板、训练寝水人冬天滑雪设计打猎的事情,所以,现在,尽管族人们第一次见到柯斯佳,却早就在心里盼着他来接替老酋长。

本来,柯斯佳想让翟云当酋长,毕竟自己刚来才第一天,虽然地位很高,可是寸功未立,没有任何威望。但是,他无法拒绝一位濒死的老人最后的请求,只能先答应下来,别的事情,一步一步再说。

当然,这个结果,是寝水村人最乐见的,来与翟族汇合,大家总是不免担心被人家欺生。这样一来,那些牧民总该看着新任酋长的薄面上,多少会给一点点的尊重。

其实,这种担心纯粹是多余的,草原民族最大的优点就是直率,心里没有华夏民族那么多的弯弯绕,说愿意,就是愿意;如果不愿意,就直接站出来反对,不会顾及面子。草原民族还很包容,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如果有人路过投宿,主人不仅献上最好的食物,还可能把自己的女人也献出来,安慰过路人寂寞的心,给探险者打气,鼓劲。

在柯斯佳、墨莺和翟云的悉心护理之下,老酋长终于慢慢地恢复了健康,能够开口正常的说话,还能够下地,住着拐棍走几步,从而为柯斯佳结了围,让这位穿越小子到处走走,好好考查一下这片土地,有更多的时间与翟部落和邻近部落培养感情,树立威望。

柯斯佳、墨莺、公孙山(哑巴山狗)、巴特等结伴,走访了翟部落的每一户牧民,为每一个马场运送了草料,然后又开始走访周边的一些部落,为部落里的人治病,公孙山也治好好了几百头牲口,牧民们很快都认识了这位不怕脏不怕累的青年贵族老爷。

看到一切都安顿好了,狼族辞别柯斯佳,然后向北方迁徙而去,柯斯佳告诉他们,那里有很茂密的森林,广阔的草原、数不清的野兔,以及野牛、长毛象、麋鹿等动物,是最适合狼族生存的地方。柯斯佳建议这些狼夏天尽量北迁,冬季尽量南迁,适应迁徙生活,狼王用嚎叫声表示要努力去做。

当然,这些狼并没有都离开,而是散了一路,这样,以后迁徙联络起来方便。

狼族的问题处理好之后,柯斯佳就开始劝说族人在帝源水边聚居,这个工作进展得不是很顺利,柯斯佳先作主将从寝水迁移来的人先安顿在那里,然后组织大家盖房子,每个房子里修火炕和壁炉,在房子外面修围墙。寝水人和那些原来当盗贼的山民都干得很欢,很快就融合到一起,有一个山民还娶了几个寝水姑娘,其中好几位就是柯斯佳当年和墨莺相遇时在河边洗衣服的姑娘们。翟部落也有不少人自愿过来了,但大部分还是偏爱榆树林,暂时还留在那里居住。寝水人和翟部落也开始大量通婚,融合进程启动并且加快。

柯斯佳将这个新的村子取名为帝源堡,村子建成‘安顿好各家各户之后,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该干什么:平整土地、开挖沟渠、柯斯佳和心灵手巧的墨莺一起,在大力士公孙山的帮助下,很快就制造出一台不太大的水车,将帝源水从河中汲出来,引导地势稍高一点的沟渠里面,然后顺着水渠流到新开垦的土地里面,然后,用石器工具粗粗的将地面犁开,然后又用榆木柳木条编成的耙犁清除掉杂草草根,再把大一点的沙土块打碎,抹平。柯斯佳告诉大家,这地每年这么处理一两次,三年内暂时只耕不种,第四年种一次,然后每隔一年种一次,这样才能保持肥力。

房子盖好、土地平整好、沟渠挖好之后,柯斯佳又带领乡亲们修建城墙、城楼、箭楼、哨塔、烽火台等设施,同时派遣巴特、公孙山、屈将子等去找魏两国做生意,贩运将草原上大量的皮毛和马匹带到赵国和魏国各地,然后用骆驼、马匹、大车将粮食、布匹、茶叶、药材、青铜器、铁器等物资运送到榆林囤积入库。接下来,大家又在新建城的帝源堡北门外设立市场,用粮食、布匹和茶叶换取牲口和皮毛,之后又将这些东西运到找魏两国,如此反复三次,帝源堡和榆林翟族已经赚取了大量的财富。第四次进中原的时候,柯斯佳向各商队做了贿赂中原各国权贵的预算,而且开始开发韩国、燕国和齐国的市场,准备来年大干一场。

当第六批商队踩着薄薄的积雪满载而归的时候,柯斯佳决定,暂时停止商队运作,而专心冬季作战训练。于是,原来寝水村来的那些人,很多转为加工滑雪设备的工匠,加班加点制作滑雪板、雪橇、弓箭等。

那时候华夏北方草原民族用的羽箭,箭头还是磨尖的石头,而不是金属,工具也以石器为主。翟部落因为很早就与华夏民族来往,所以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器,但是并不是很普遍,尤其是用在战争和打猎的武器中,石器并没有完全退出舞台,最起码,箭头还是石头做的。这个现状,柯斯佳计划也利用这歌冬天,稍微做一点改进。

说做就做!在老酋长的支持下,柯斯佳、墨莺、翟云、巴特、屈将子为帝源堡内外的百姓分配了任务:十五岁到四十岁的男人做搬运和建造、十五岁到四十岁之间的女人加工食物和衣物、四十岁以上的男女族人主要帮助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学习文字语言和武艺、同时和孩子们一起打磨工具和武器。

不知不觉之间,荒漠上的积雪已经有半尺多厚了,各项工作也开始逐渐走上正轨,柯斯佳觉得,该训练一批翟族人滑雪射击和冲锋了!这一个冬天,当其它北方部落都猫冬的时候,帝源堡一定要抓住这个空档,练成一支黄河大拐弯一带最强的军队!

同类推荐
  • 南北朝之生肖奇兵

    南北朝之生肖奇兵

    南北朝时期,依附北方霸主柔然国的铁勒狼族,为了让本族撅起,善长煅造兵器铁勒部,让间谍把上等的兵器走私到北魏,赚了大量金钱,为了扩大销售用离间计把北魏分裂成东西两魏,后来又利用侯景之乱,让西魏、东魏、南梁等国争战不断,民不聊生。玉兔族集结了十二生肖英雄平息了战乱,使中原各地人民远离了战争,为了记念十二生肖英雄,人们以十二生肖为记年单位一直流传至今
  • 千古学院

    千古学院

    只想偷的浮云半日闲乐旗在隋唐与现代争扎的故事
  • 匡明

    匡明

    意外回到万历年间,附身于八闽海商世家之幼子。前世草根屁民,今生世家纨绔,浮生如梦方才醒,自不甘做人下人。走私?俺们家只有那几百艘小破福船而已,见笑了。偷渡?俺们家一年才干多少回啊?真不挣钱啊。海盗?诶,诶,可不带这么瞎说的啊,跟俺们家绝对没关系!俺们家谁做主?咳咳,那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正在努力中……不过也快了,俺正准备科举呢。读圣贤书做龌龊事臭不要脸?赶紧滚蛋!爷曲线救国呢!
  • 抗日风雷 一个中学生的传奇

    抗日风雷 一个中学生的传奇

    亲爱的读者和网编。因为本书用《抗日风雷之学生传奇》的名字和铁血读书网签约,根据行规,本书不能在此继续更新。给各位带来的不便,紫金燕山表示道歉。小说阅读网是一个优秀的网站,在此表示敬意。喜欢本书的读者,希望到铁血读书来。紫金燕山敬上。
  • 如何从奸臣做到良相

    如何从奸臣做到良相

    别人家穿越,要么是个小兵,要么是条杂鱼,再或者,就是个亡国之君。咱家穿越,直接反着来!穿越到一个遗臭万年的大奸臣身上!*********亚洲第一狠人——李然,经过69次尝试,终于成功穿越。在这个叫大夏的国度里,开局如神仙般潇洒,顺风顺水;可难度却好似地狱般艰险,无比惆怅。人言:由好变坏易,由坏变好难。且看一位奸臣,如何改弦更易,从万民鄙夷、遗臭万年的大坏蛋,蜕变成一位流芳百世的千古圣王。
热门推荐
  • 苍穹外传之魔争神斗..more

    苍穹外传之魔争神斗..more

    赤力屠圣,红莲转生。十方豪杰,九鼎苍穹。玉颜应劫,千年焚情。嘉禾未出,谁与争锋。《苍穹红莲劫》共分三小卷外传三大卷正传,分别是外传《魔争神斗》、《双城》、《传说》,正传《天下风云》、《龙战于野》、《血仍未冷》。《魔争神斗》以魔教第一高手、教主楼菁枫遇狙身死开篇,继承金、古等前辈的传统武侠风格,采用前后倒置的手法,借着天山风云激荡余波,续写天山夺宝群雄争斗,以达到高潮迭起精彩连绵,吸引读者的
  • 仙尘共浮生

    仙尘共浮生

    浮生未歇,所谓修仙,便是半仙到散仙,再到下仙,再于上仙,再……唉,时间久了,有些记不住了,容我好好回忆一番……嗯,还记得,那日收的毛头小子……还有……还有……罢了罢了,终是记不了多少了。
  • 用爱之名送她进监狱:总裁,别来无恙

    用爱之名送她进监狱:总裁,别来无恙

    第一次见面,她以最卑微的姿势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他却以‘卖淫’罪将她送进了监狱。再次相遇,她被小偷抓包狼狈的流落在烈日下的大马路上,他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校庆晚会上,她惊艳出场吸引了他全部注意。瓢泼雨夜里,她无家可归,他将她捡了回来,从此成了他的奴。是利用,还是占有,一场带有阴谋与目的的缠绵,到底谁是谁的毒?一个身世复杂的灰姑娘,一个身价上亿的钻石王老五,一纸契约,一场抵死缠绵的爱情……
  • 斗罗之我哥超宠我

    斗罗之我哥超宠我

    我原本是斗破位面的一朵小异火,拥有生灵之炎无穷的生命力,又有变身能力,不料被人追杀,穿越到斗罗大陆。拥有一个超级宠我的哥哥--唐三。
  • 难缠老婆别想溜

    难缠老婆别想溜

    [花雨授权]她花了二十二万,买个钻戒犒赏一下自己,没想到被这个冒失男人一撞,二十二万就这么跟她再见!不管啦!她一定要他赔他一个新的,他敢说一个不字,她就闹到他鸡飞狗跳!啥!她真的闹到他损失了两亿美金的生意?
  • 当你想起,春光明媚

    当你想起,春光明媚

    《囧爱一生之叠影迷情》改名为囧爱一生之《当你想起,春光明媚》如果你要问我,世界上最大的不公是什么?那我会很肯定的回答你,爱与被爱。季炽涵一直不知道,看似平凡的一切,原来都只是大家给她制造的假象。原本以为就这样能安然一生,可事与愿违,在亲人与爱人的提醒吊胆下,她还是知道了,还是想起了那个故事。她懂,她欠他很多,很多,多到这一辈子都还不清;而他,他爱她,他也奢求过被爱,可是,终究只是奢求吗?
  • 腹黑宸后vs高冷凯皇

    腹黑宸后vs高冷凯皇

    【宸凯】凯,我们不合适。为什么,你不是说爱我吗?我说过,可是。。。【宸源】大源,你还小,不懂什么叫爱情为什么你还小的你就只喜欢大哥吗?【宸玺】千玺,你会找到比我更好的人不,不行千玺,你。。。你如同我的命。这是伊寒的第一本书,希望大家多多提意见,让伊寒要进步。觉得收藏。加伊寒QQ:2773674119
  • 名监督的日常

    名监督的日常

    中森明菜,宫泽理惠,黑木瞳,中山美穗……一个电影博士穿越到了90年代的日本,经济崩溃,美女如云,他发誓一定要成为名监督。PS:名词解释,在日本的监督是总导演,比一般导演权力大很多。本书主角谨慎腹黑,不喜勿入。剧情讨论群:460129486黑车书友群:218154038V群:895121669恭候大驾光临。
  • 都市穷奇录

    都市穷奇录

    少年欲轻生,却莫名其妙被一只即将陨落的“凶兽”所救,几经辗转,少年答应帮助“凶兽”完成“它”最终的使命…
  • 夜访者

    夜访者

    1679年初秋的一天傍晚,一位不速之客拜访了隐居石船山的王夫之,告诉了他一个关于明末历争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