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31500000005

第5章 比利时作家

德·科斯特

德·科斯特,1827年出生于比利时。1847年同一些青年学生组成文学团体“快乐社”,开始写作。

1855年,德·科斯特从布鲁塞尔大学毕业,1856年开始给文艺周报《欧伦施皮格尔》写稿,以后又经常撰写抨击教会和维护工人利益的文章。1870年后担任法国文学史教授和美术课辅导教师。他热心研究佛兰芒民间故事。

他的《佛兰芒传说集》(1858)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而且风格独特,语言清新洗练,是19世纪比利时文学中的重要作品。1861年,德·科斯特又出版了《布拉班特故事集》,内收故事7篇。

他的代表作《欧伦施皮格尔的传说》(1867),全名为《欧伦施皮格尔和拉姆·戈查克在佛兰德和其他地方的光荣、快活、英勇的奇遇和传说》,是历史小说,也是1830年比利时宣布独立后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该作品表现了作者民族意识的觉醒。

勒蒙尼耶

勒蒙尼耶,1844年生于布鲁塞尔。1863~1881年他发表了许多美术论文、短篇小说和儿童文学作品。1881年成名作《男人》问世,该作品叙述了一个偷猎者在森林中的恋爱故事,受到法国自然主义作家左拉等人的影响,景色描写非常富有诗意,整部长篇小说具有浓厚的比利时民族特色。

勒蒙尼耶的的重要作品《死人》(1881)、《癔病患者》(1885)、《吕帕夫人》(1888)等揭露资产阶级的腐败和伪善。他每年为法国文学杂志《吉尔·布拉斯》撰稿,并写了一些长篇、短篇小说集,强调生理因素和生活环境的支配作用,仍受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勒蒙尼耶有不少作品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如《肉食者》(1886)、《资产者的末日》(1892)反映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深刻矛盾。《克洛迪娜·拉穆》(1893)描写歌女的生活,作者对她们寄予同情。还有一些作品则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如《荒岛》(1897)、《风车中的风》(1901)、《潺潺的溪流》(1903)等。

勒蒙尼耶的著作丰富,全集约有70卷。艺术评论主要有《比利时美术史》(1887)、《生活的画家》(1888)、《绘画中的比利时派》(1906)和一些画家专论。此外,还有剧本、游记、回忆录等。他的巨著《比利时》(1888)表达出他对祖国人民的热爱。

埃克豪特

埃克豪特,1854年出生在安特卫普。曾任编辑。27岁时参加刚兴起的《青年比利时》文学运动,后以观点分歧,同维尔哈伦、德莫尔德等另办杂志《红公鸡》。

他的作品大部分是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他倾向于自然主义,作品以故乡为背景,主角大多是庄稼汉、流浪者、亡命徒。1884年发表的《主保瞻礼节》写令人乐极生悲的乡村节日。代表作《新的迦太基》(1888)描写安特卫普城内富人的穷奢极欲,与穷人的困苦形成鲜明的对照。这部小说画面壮阔,各阶层的人物都跃然纸上。其他作品有《马林的被枪决者》(1891)、《安特卫普的不信教者》(1912);短篇小说集《另一种观点》(1904)以及晚期创作的小说《最后的主保瞻礼节》(1920)、《具体化的乡土》(1922)等。

他的创作始终保持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反对自私贪婪的资产者,但并没有提出改造社会的主张。他还著有《在莎士比亚的世纪》(1893),并翻译、改编了莎士比亚的某些剧本。

维尔哈伦

维尔哈伦,1855年出生在圣阿芒镇一个小业主家庭。1868年去根特上中学,1874年进卢万大学读法律,与后来发起“青年比利时”文艺运动的一些作家和画家结识。1881年去布鲁塞尔当见习律师,开始写诗,最初是象征派诗人,后来才注意广泛的社会问题。

维尔哈伦的第一部诗集《佛兰芒女人》(1883)象典型的佛兰德画派那样赞美尽情享乐。接着发表的诗集《修道士》(1886)又鼓吹天主教的禁欲主义。这种两极摇摆说明他的思想尚未定型。1887~1890年间写的诗集《黄昏》、《瓦解》和《黑色的火炬》是倾诉世纪末的颓废心情的三部曲,反映出他对资本主义制度感到悲观绝望而形成的精神危机。

克兰

克兰,1862年出生于列日省瓦莱费斯地区一个农民家庭,受过中等教育。曾充当助理报务员。1895年受聘为万国邮政联盟设在伯尔尼的办公厅秘书。1920年进入法国语言和文学皇家学院,不久当选为比利时作家协会主席。1890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曾与埃克豪特等合办《红公鸡》杂志。后陆续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好父母》(1891)、《狂人故事集》(1895)、《乡村的爱情》(1899),多半描写农民和小资产者,乡土气息浓厚。

他是现实主义作家,风格严谨、朴素,笔调较为阴暗、尖锐。长篇小说《黑面包》(1904)是他的代表作,它围绕一条铁路的建成,表现进步与落后两种势力之间的斗争以及一些小人物悲惨的命运。1908年发表《地方形象集》,收入6篇短篇小说。《我的朋友们》(1921)是他另一部重要的短篇小说集,文笔简练,获比利时皇家学院三年一度的法语文学奖。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在麦田的中心》(1934)。此外著有《比利时作家肖像集》(1930)。

梅特林克

梅特林克,1862年8月29日生于根特市,他中学毕业后学习法律,当过短时期的律师。1886年去巴黎,参加象征派文学活动。1889年发表诗集《暖房》和第1部剧本《玛兰纳公主》。

梅特林克是象征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他的剧本充满诗意,可以称为诗剧。早期作品带有悲观颓废的色彩,独幕剧《不速之客》(1890)描写一家人守护着病人,一不料死神却破门而入。同年发表的《盲人》讲述12个瞎子陷入莽莽的原始森林,等待着已经死去的教士来搭救。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是《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1892),曾由音乐家德彪西改编为歌剧。老国王高罗在森林中遇见迷路的少女梅丽桑德,娶她为后,但梅丽桑德却爱上国王的弟弟普莱雅斯,形成一场悲剧。其他剧本如《阿拉丁和帕洛密德》(1894)、《丁达奇尔之死》(1895)、《室内》(1895)等都属同类作品。

1896年,梅特林克发表散文集《卑微者的财宝》。此后,他试图摆脱悲观主义,思索道德的价值,这种努力在剧本《阿格拉凡和赛莉塞特》(1896)中有所显露。接着,他又写了几部散文集,如《明智和命运》(1898)、《蜜蜂的生活》(1901)、《花的智慧》(1907)等,以唯灵论的观点研究一切生物的命运,写得细致生动。他用泛神论的思想对抗天主教,借蜜蜂和蚂蚁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主义。虽然他的思想有所发展,但由于根本的出发点是唯心的,仍然陷于神秘主义之中。

这时期梅特林克发表了3部重要的剧本,表现了他的哲学观点。3幕剧《莫娜·娃娜》(1902)接近于浪漫剧。比萨的指挥官吉都的妻子莫娜·娃娜为了全城免遭屠杀,答应敌将普林齐瓦尔的要求,单身前往敌营,不料普林齐瓦尔是她少年时代的好友琦亚尼罗,有意要援救比萨。梅特林克在剧中批判了吉都的自私,肯定了娃娜为国牺牲的精神,在爱情问题上提出了新的道德观。演出后曾引起热烈的争论。

《青鸟》(1908)是梅特林克的代表作,是一部6幕的梦幻剧。青鸟象征幸福。樵夫的两个孩子蒂蒂尔和弥蒂尔在圣诞节前夕梦见他们受仙女白丽伦之托,为她病重的女儿去寻找青鸟。兄妹俩用一块有魔法的钻石,召来了面包、糖、火、水、狗、猫等的灵魂,在光的引导下走遍记忆之乡、夜之宫、树林、幸福之宫、坟地、未来之国,梦醒后,貌似仙女的邻居为她的生病的女孩来讨圣诞节礼物,蒂蒂尔决定把心爱的鸽子赠送给她,不料这只鸽子变成青色。原来青鸟不用跋山涉水去寻找,它就在身边。只要甘愿把幸福给别人,自己才会得到幸福。

1911年,梅特林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梅特林克出版了几部散文集,如《大秘密》(1921)、《蚂蚁的生活》(1930)等。还有几部剧本,其中包括一出以鞭挞资产阶级为题材的讽刺剧《圣安东尼显灵记》(1919)。

1932年,梅特林克被比利时国王封为伯爵,二战期间他流亡美国。直到1947年他才返回欧洲,两年以后于法国的尼斯病逝。

埃伦斯

埃伦斯,1881年出生于布鲁塞尔。青年时期在根特学法律,后长期任国会图书管理员。埃伦斯先后发表了100多部作品。

埃伦斯早期他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写出长篇小说《在死城中》(1905)、《潜伏的光明》(1912),以及三部自传体小说《幼稚的人》、《想望的少女》、《弗雷德里克》(1926~1935)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把根特描写成一座“迷人而堕落的,美丽而可恶的城市”,青少年们生活在这里,身心遭到巨大的摧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埃伦斯在法国的蓝色海岸住了较长一段时间,在这里他开始探索现代派的创作方法。1920年发表的梦幻小说《龙尾裸体的女神》成为超现实主义的最早作品之一。

埃伦斯于1925年发表的《上帝的眼睛》则是对流行的侦探小说所作的滑稽模拟。1931年,他出版了文艺论文集《荒诞的现实》,这个标题概括了他后期的创作特点,即采用一种将现实和幻想交织在一起的“魔幻现实主义”。

1941年埃伦斯又发表了文艺论文集《新荒诞的现实》和论文《现实的幻想物》(1967)等,说明他对“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的偏爱。他用此手法创作的主要小说有《分享的女人》(1929)、《海洋的微风》(1933)、《埃塞纳的回忆录》(1954)等,其中既有他对现实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物性格的深刻分析,又有荒诞的幻想。

诗歌方面,埃伦斯著有《昨天和明天的诗》(1932)等。他是20年代的文学杂志《比利时与法国的信号》和《绿盘》的创始人,又是1936~1939年布鲁塞尔文学家“星期一聚会”的组织者,对比利时现代的法语文学影响较大。

同类推荐
  • 恰似蝴蝶年少

    恰似蝴蝶年少

    本书是青年作家陈伟军的小说新作,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十七岁少女何雨谦的成长故事,亲情、友情和爱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让她受到巨大的情感冲击,在一系列事件中,她逐渐成长、成熟,并最终微笑着向青春交出了亮丽的答卷。
  • 纸上卧游记

    纸上卧游记

    《纸上卧游记》这是一本读书人的精神漫游。也是一本带着你博览群书、并且刺激着你不停地提问和思考的书。
  •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话: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从某种意义来说散文是门槛最低的写作,她多是散养在民间的文字。我喜欢读一些闲适的东西,可以涵养心地,但散文不只是文人的事,散文更应是百姓的事,所以我更喜欢一些有痛感的东西,多年前的《天涯》杂志《读者来信》里有篇文章说:"一切在苦难中的底层,他们的话语、情感都应该得到疏通、表达,形成底层自身真实、质朴的话语空间……
  • 走马春秋

    走马春秋

    《走马春秋》,又叫《乐毅伐齐》是《六部春秋》的第五部,是根据《全相平话》改编的神魔小说,讲述齐宣王死后,齐愍王继位。这时的齐愍王很强大,联合韩、赵、魏三国攻打秦国,扩展领土。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可是齐愍王自尊自大很是骄横,百姓无法忍受他的暴政。他宠爱邹妃,逼走了孙膑。乐毅来投不被重用,于是投奔燕国,并带兵伐齐。齐襄王即位,请回孙膑来退燕兵,乐毅请来师父黄伯央,怒摆五鬼阴魂阵困住孙膑,金眼毛遂请王禅下山搭救,双方各有神仙助战。
热门推荐
  • 魔神从天而降

    魔神从天而降

    大魔神叶澜因知晓了一个惊天秘密,而被众多大佬围杀,侥幸逃脱,却误入了下位面。想要回家,必须得成为这个位面的最强者,当然,这对于叶澜来说,并非难事……叶澜:我若结出大道,谁敢指罪青天?放牛老汉:别扯那些没用的,种二亩地才是真事!
  • 乱世神帝

    乱世神帝

    一代枭雄,无上业黎尊主,意外之下,触碰遥远的天途,一切竟然无声的悄悄解开帷幕,大世纷争,颠覆乾坤,神不是神,道化于无尽空虚,一切之后,为何而沉浮,为何正度,万千星辉四伏吾身,吾立界!张星峰跻身诸天仙神之巅,俯视群雄逐鹿,道无尽,凡尘争渡!
  • 魔药空间

    魔药空间

    魔药序列无限流,世界:猎人——废都——海贼
  • 新编财务会计

    新编财务会计

    主要内容包括:金融资产概述、实际成本法下原材料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和处置、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等方面的内容。
  • 中华圣贤经典——义

    中华圣贤经典——义

    中国古代圣贤是中华文明辽阔天幕中最闪亮最灿烂的星星,他们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深邃的思想智慧堪为万世师表,他们创作的一大批经典著作经久不衰,成为文化发展史上的不朽丰碑,供后人瞻仰和学习。丛书摘取了以儒家学说为主的圣贤经典论著中最富影响和声名的章句,按照指导原则——人生态度——人际关系——工作方法——人身修养——自我追求这六个板块对其思想内涵进行了解释、挖掘和延伸,并辅以正反两方面的典故论证了其科学性和正确性。柳季不背信、梁国志教子、师旷论学、黄裳还珠、许衡不食无主梨、董狐直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魂

    修魂

    天不会让人是十分完美的,天让你拥有一种天赋的同时,也会让你拥有另一种缺陷,不管好坏想要成功,必须要付出更多汗水。一个少年,天让他拥有了修练的天赋,也让他舍弃了家的温暖。我命由我不由天,所以他就叫———天。
  • 似是从前来

    似是从前来

    多年以后,我在电脑前整理这些碎片的文字,忽然就觉得生活只是从前的,它依旧让我热血沸腾,也依旧让我心静如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