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05900000010

第10章 关羽成神与佛教“中土化”(3)

正因相信毗沙门天王具有能够通过祈祷,显神助战的功能,所以中唐以后的混战中,各方将领都要设祭求佑,至今敦煌、大足等地仍存多种毗沙门天王及其眷属的画像或者石雕。据《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记载,晚唐五代至北宋的毗沙门天王造像,在敦煌至今尚存二十多铺。

又《五灯会元》卷一三华严修静章次:

“问:‘大军设天王斋求胜,贼军亦设天王斋求胜,未审天王赴何愿?’师曰:‘天垂雨露,不拣枯荣。’”

这又成为禅宗机锋中一个矛盾律命题。类似情形也曾出现在后世关羽崇拜之中,另文再叙。

1987年陕西法门寺佛塔地宫发掘时,发现了咸通十五年(874年)唐懿宗迎奉佛指舍利时入藏的完整的唐密曼荼罗道场,出土了数千件绝世文物,曾经轰动了世界考古界和宗教界。这个地宫于当年4月3日由唐僖宗敕令封闭,完善保存至今。其中的毗沙门天王已经变为四大护法天王之“北方大圣”,地位显然与密宗初传时大有不同。其中供奉佛指舍利之八重宝函中的第七重“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正面之“北方大圣毗沙门天王”像犹一手持杵,一手捧塔,保持着初来中土时的形象。而在安置在地宫前室琥珀石料雕镂的护法诸神中,“北方多闻天王”已然变成右手持剑,左腿上蜷作“游戏坐”,幞头盔甲等式样,已经很接近金代神像中之关公了。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第九描述了唐五代于毗沙门天王信仰的衰歇和延续:

唐彭城刘山甫,中朝士族也。其先宦于岭外,侍从北归,洎船于青草湖。登岸见有北方毗沙门天王,因又同书卷第十七:

“(李克用)曾于新城北以酒酹毗沙门天王塑像,请与仆交谈。天王被甲持矛,隐隐出于壁间。或所居帐内,时如火聚;或有龙形,人皆异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最初造出“关羽皈依佛门”传说的天台宗,此刻已与密教“融摄无遗”了。《释门正统·慧才传》描写授戒仪规,天台僧人不但能忏摩,而且也行灌顶之法:

“元丰元年(1078年)春末,缁素万指求大戒。(慧才)先为忏摩,然后授甘露法。方羯摩时,道场中观音像顶放光表证,初贯宝焰,朦胧煜爚,渐次舒发,辉散讲堂,犹如隙光,斜迸飞入;又如水光,侧影反射。檐庑道场燃炬,及与日光,不能映夺。”

严耀中认为,“上述所谓授甘露法即是灌顶法。南宋若讷也有类似情况。”“此外还有寺院法物为证,如有陀罗尼经幢树立在智者大师所创的天台高明寺前,该寺内‘金刚密迹,拥护其前’,楞严坛上的‘大陀罗尼门能总持一切’,故至少到明代此寺尚有很浓重的密教气息。而立于平阳灵顺庙的陀罗尼经幢,也是‘天台教沙门’在宋代所树。”并言天台与密教“此时间上说,二者结合最引人注目的高潮却是在五代二宋。”这当然是在开元三大师传法的“原教旨”密教消歇以后,其教义仪轨必定呈现出本土化趋势,或者将部分转移隐藏到其他本土化的佛教中去。天台宗在接续密教香火的同时,也开始了密教的本土化过程。

密教化的天台宗,或称天台化的密教既已在宋代广泛传播,则唐时关羽为天台护法的故事,与密教以毗沙门天王为护法的传说,也具有了融会贯通的因子。

但是在敦煌这样因唐末五代而与中原隔绝的地区,密宗兴盛衰减的频率周期或有不同。吕建福分析说:

“毗沙门信仰之为唐人接受,有这么样一个历史背景:唐在西北的用兵和皇室对密宗的祟信。天宝以来,西北边陲战事屡起,唐数次用兵安西和吐蕃。在安西一带的将士们长期争战中,接受了当地的文化影响。密宗大师不空及其弟子,在天宝十二年(753年)亦在‘西北边陲,请福疆场’,西北诸将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等均与不空相来往。不空亦在此地开译场、行密法,其《毗沙门天王经》或即译于此时,毗沙门信仰、西北战事、密宗行法,部在这里融汇起来。安史之变,诸边将都先考虑到西夏陷沙州后曾经统治过敦煌,则其对毗沙门天王的崇信亦应当在西夏佛教中得到延续,神像中出现毗沙门天王或其二郎独健形象,也应当是顺理成章之事。据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白滨介绍,在黑水城同时出土的佛教文献残版中,还有护法神主版画(TK275,宋刻本,7.5×8.7cm)、护法神版画(TK227,宋刻本,15.5×8.5cm)、护法天王像(榜题”楞严大师,Ф308A,宋刻本,21×16cm)。包括近年陆续出土的西夏藏传密教造像,也应当是这一现象的组成部分。

1990年宁夏贺兰县宏佛塔维修时出土绢质卷轴画《护法神像图》,画面82×53cm,护法神冠顶上又出一法像,神像长发后扬,突眉怒目,亦右持叉,左托物。右上角有一长方形榜题,墨书四个汉字“□□真君”。

目前尚未闻知西夏有任何崇尚关羽的风习,但是他们信仰的佛教为藏传密教,仍然保留着毗沙门天王信仰。这就造成一种奇怪的现象,在宋廷与西夏半人半神的边境战争中,宋军认为是二郎神或者关羽神现形相助的奇迹,都是以西夏人眼中毗沙门天王的神迹形式出现的。这种形态还延续到了金与西夏的战事中,或许也正是西夏人对于关羽神像发生兴趣,并收藏入黑水城佛塔中的原因。从宋朝来说,毗沙门信仰次后实际上是转移到关羽身上了,其时道教杜撰的“托塔李天王”尚未得闻。

推想毗沙门天王信仰失传的原因之一,或者就是供奉毗沙门及其眷属的手段繁杂,靡费过甚,使中唐五代战祸频仍中的信善百姓难以承担,故转向其他简易教派或偶像供奉。读者想必熟悉《水浒传》,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就是因看管草料借住的天王堂被陆谦焚烧,才至山神庙借宿的。这是基于宋代以后毗沙门天王信仰已然衰落,才可能作此描述。

又毗沙门天王在佛教中本负有领兵护法之责,“复有三万六千诸药叉众,毗沙门天王为其上首”,而且“为鬼将军,摄诸鬼神”,并得到佛陀的认可赞许,“尔时佛告毗沙门天王,快哉鬼神大王,欲护陀罗尼经者。”这些都与唐时已传关羽皈依佛门,又欣然为佛教作护法伽蓝事相类,关羽并在道教系统中担任东岳庙雷部众神之首,“提典三界鬼神刑狱公事大典者”,亦与密宗毗沙门天王职责相当。道教兴起以后,抄袭佛教神只并使之中国化,亦踵两教争斗掼伎之常。可参后文《“关帝斩蚩尤”考》中《关羽崇拜与正一派崛起》。

关公信仰缘毗沙门天王而传布仍有踪迹可寻。王世贞序本《万历(南)通州志》卷五《杂志》言:

“关王庙:一在州治西北,唐天宝五年建;一在州治西南,旧名天王庙,宋太平兴国五年建,弘治间千户王舜臣拓地改建。”

此两处关庙,一与“天宝”年号及“西北”方位有关,一则与“旧天王庙”有关。作为形象证据,我还在河北农村一个清代关庙中,拍摄到了“托塔关公”的图像。论者多据明中叶《西游记》、《封神演义》认为,毗沙门天王隐退成为由于毗沙门天王信仰后来在藏传密教中延续,且因此影响到蒙古、满洲等信众,以致关公具有类似毗沙门天王“临敌助战,护佑胜利”功能的传说,能够顺利地跨越朝代民族,影响深远。事实上,宋、金、元、明、清乃至中华民国初年将近千年,关公一直被军队视作“战神”。而国家军队也是第一个崇奉关公具有延续性的特大社会群体。后文续证。

(第五节)“战神”关公

如果仅仅是佛教一宗一寺的“显圣”传说,所在多有。从桂林龙隐岩佛徒碑刻既以关公续接天台智,又加于“擎天得胜”称号来看,关公此时已经另有使命在身,这就是“战神”。另一通记述年代、地理相近的宋碑,能够证实这个微妙而意义深远的变化。这就是至今犹存山西沁县博物馆的元丰三年(1080年)《威胜军新建蜀荡寇将【军汉寿亭】关侯庙记》。雍正十三年《山西通志》概要介绍说:

沁州汉寿亭侯庙:宋仁宗时侬智高陷邕州,铜川神虎第七军以矫捷应募。行次荔浦,祷于祠下。广源以南地,多深林,蛮伐木塞路。忽大风卷卧木,军得其实不够确切。该碑全文甚长,为省篇幅,仅将有关文字抄录如下:

向也交入寇廉、白,熙宁九年,今上矜恻下民,诏元戎举兵问罪。沁州铜川神虎第七军以于左第一军前锋之列。枞金伐鼓,行踰桂州,驻旌荔浦,遇将军之祠下。询其居民,对曰□其始,得□□□□。皇佑中,侬贼陷邕州,祷是庙,妄求福助,掷杯不应,怒而焚之。狄丞相破智高,乞再完。仁宗赐额,以旌灵贶。众骇其异,罗拜于庭,与神约曰:一军誓假威灵,平蛮得儁,长歌示喜,高蹑太行,而北归旧里,当为将军构饰祠宇。复请木(刀)绘马,执为前驱,入践贼界,士气骁锐,武威震叠,蛮将闻钲鼓,望风乞降,余众弃城而遁。进军临富良江,蛮酋遣将,乘蒙冲斗舰,举楫若飞,急趋争岸,迎官军陆战。江北神虎军鼓噪先登,强弩雨射,贼大奔(溃)自相腾轹,斩首及溺死者数万余人。既捷,荣雄受爵赏者二十六人。任真、贾信、董宁并指挥使,余以功之高下,递补有差。

“先是,我军之行也,广源以南地多深林,密于栉比。蛮人预伐,横绝其路。结营息众,势莫能前。夜有大风暴发,怒号之声,若挝万鼙。迟明视之,卧木飞尽,九军得以并进。我军之战也,众与敌均。俄有阴兵,旗帜戈甲,弥亘山野,敌人顾望,惴恐而败。精诚所召,助顺之灵。暴风夜至,阴兵昼见,神以符效,应人之祷。神虎军踊跃请行,深入万里,果立战功。归而建庙以享祀,荅神之休。庙制一新,高堂峻庑,雕焕森严。费逾千计,出于众心悦助,其赀成之不日,事有极异不着,于辞久则寂无所闻。乃石镂记,永传嘉应,于神无愧负矣。”

碑文提到“迄今江淮之间,尊其庙像,尤以为神”,已与前引刘禹锡《自江陵沿流道公》诗句“行到南朝征战地,古来名将尽为神。”地域相关,时代踵继。可以见出,关公信仰在唐宋之际,已经开始从荆楚地区沿长江而下了。

请注意,这里实际上谈到在广西先后发生的两次战事,第一次是仁宗朝狄青为主帅征伐侬智高(1052~1053),第二次是神宗朝郭逵为主帅逐走交(1076年),《宋史》均有记载。也和北宋其他战事一样,这场战争依然是在“半人半神”的状态下进行的。《宋史·狄青传》说他“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颇有几分天神鬼魅的模样:

“皇佑中,广源州蛮侬智高反,陷邕州,又破沿江九州岛,围广州,岭外骚动……青明日乃整军骑,一昼夜绝昆仑关,出归仁铺为阵。贼既失险,悉出逆战。前锋孙节搏贼死山下,贼气锐甚,沔等惧失色。青执白旗麾骑兵,纵左右翼,出贼不意,大败之,追奔五十里,斩首数千级,其党黄师宓、侬建中、智中及伪官属死者五十七人,生擒贼五百余人,智高夜纵火烧城遁去。”

司马光言,侬智高攻广州,亦“使勇士数十人,以青黛涂面,跳跃上岸,广州兵皆奔溃。”亦或双方都有“以傩制傩”的心理和威慑功用。又《宋史·郭逵传》言:

“交李乾德陷邕管,召为安南行营经略招讨使兼荆湖、广南宣抚使,请鄜延、河东旧吏士自随……至广西,讨拔广源州,降守将刘应纪;又拔决里隘,乘胜取桄榔、门州,大战富良江,斩伪王子洪真。乾德穷蹙,奉表归命。时兵夫三十万人,冒暑涉瘴地,死者过半。至是,与贼隔一水不得进,乃班师。”

请注意“时兵夫三十万人,冒暑涉瘴地,死者过半”句,即知立碑之官兵虽经密林中敌军设伏,仓促应战,犹能全身而还,立功受赏,所以要回乡为关公建庙,敬诚祈祷的心理了。

沁县关庙立碑人达到七百八十多人,包括两个属于北宋“禁军”编列的建制部队的官兵,一个是“先于熙宁九年五月内选募,往安南道战蛮”,参加了实际作战的神虎军,另一个是前来赞襄的宣毅第二十五指挥,都是戍守西夏前线的一线部队,以及上下级其他相关人员,恐怕是现存关庙碑刻中人数最多的。宋代兵制承袭晚唐五代的“募兵制”,保留了一部分职业军人,即“营伍子弟听从本军”,但是基本国策却是招募灾民,理由倒也简单:“不受为兵,则恐为盗。”此外还有罪犯充军及抓丁两途。往往形同乌合,因此战斗力始终不振。所以在一线军队中亟需树立榜样或以“神道设教”,激励士卒奋勇之志,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率阴兵助阵”的说法,并非中土素有风俗。在道教前身的方士观念中,以“兵神”着称正是蚩尤。《史记·天官书》云:

“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象旗,见者王者征伐四方。”《云笈七籖》卷一百引唐人王瓘《轩辕本纪》:

《云笈七籖》卷一百引唐人王瓘《轩辕本纪》:

“蚩尤始作铠甲兜牟,时人不识,谓是铜头铁额。”“于葛庐山发金作冶,制为铠甲及剑,造立兵仗、刀戟、大弩等,威震天下。”类似今日“兵工专家”。唐初儒家祀典则以谋略之相姜尚为“武成王”,与孔丘“文宣王”对举。

同类推荐
  • 一个人的岁月

    一个人的岁月

    本书是著名作家顾艳的散文集。本书内容丰富,除了第一辑是作家对个人日常生活的描绘以外。其他各辑中,或追慕古人且与之对话,或面对今人而生动描绘,这是打破了时间的隔阂贯通起古今的心领神会;或从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殿堂里吸收精神资源,或走万里路感受世界各地的文化传承,这是打破了空间的隔阂营造其繁茂的精神家园。在这些看似五光十色的感悟碎片中,建构了作家独居生活的时空观念与精神坐标。
  • 最美的东西全在土里

    最美的东西全在土里

    故乡,山美,水美,最美是不时泛起的思绪远方,花好,景好,最好是一行深深的足迹。
  • 读一首诗,念一个人,恋一座城

    读一首诗,念一个人,恋一座城

    本书是针对女性读者中的都市白领、小资和文学青年所写,特别是那些钟爱文人雅事,有历史怀旧情结的读者所期待的精美读本。本书精心挑选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九座古城,由此划分九大章,时间上从秦汉到明清,地域上从金陵到洛阳,按照这样纵横两条线索,每章对应一座城,由一首诗展开,牵引出一段发生在此城的动人往事,或是才子佳人或是文人墨客。十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名城、故都曾经繁华的历史。令众多读者虽不能至,却可心灵游览。整部作品的文笔尤其地细腻唯美,颇见才情,适合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在历史与诗意中享受无限美好的意境。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纯粹倾听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纯粹倾听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本书是张堃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生命中曾打动过她,影响过她,陪伴她一路前行的那些年,那些事。诚如作者所说,当光阴远去,桃花不再笑春风,往日模糊,唯有文字鲜亮。她的散文如一阵清风拂过心田,我们收获的是勇敢、坚韧、温暖和对人生最深刻的思考。
热门推荐
  • 炎烬

    炎烬

    魔法,我不会;斗气,我没有;但我有一颗触及灵魂赤子之心,一帮兄弟和一碗酒,且看方辰如何在这个伟大的宇宙中沉浮
  • 魂界杂说

    魂界杂说

    追随远古爱恋的神话,探索另一个空间的秘密!
  • 心灵的折射——中外作家爱情悲欢曲

    心灵的折射——中外作家爱情悲欢曲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她们的爱情,是灯火阑珊中的惊鸿一现,忽闪忽灭;她们的爱情,是清寂禅寺里的钟声,惊心动魄,使人无法忘怀;她们的爱情,是响在窗外的铃声,岁月只是匆匆过客;她们的爱情,是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欲说还休。究竟什么是爱情的真谛?是悲是喜,是欢是愁,是鲜花,还是沼泽?
  • 随波逐流之灵武天下

    随波逐流之灵武天下

    灵师,武者,信徒……凶兽,妖兽,灵物……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也是个混乱的世界!这里强者为尊,凶兽横行……
  • 兽之戮

    兽之戮

    每个人将生都会有一种圣兽选择自己,这些圣兽会和主人一起修炼,但是被选择的圣兽越强,就越有危险,容易被反噬,最终主人会变成一只戮兽,不断的杀戮,直至死亡。
  • 与孩子沟通须知道(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与孩子沟通须知道(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聆听,世界因此细微而丰富。思索,你我因此成长并快乐。这个世界没有止境,问题的答案也就永远没有极限。如果不想给自己画地为牢,如果不想让孩子从小拘禁在狭小的思想牢笼,那就请推开这一扇扇窗,窗外的世界很大,我们要用一生去行走。心的行走。《与孩子沟通须知道》儿童文学亲子系列,每一集写一个故事,故事内容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以文学的生动性增强理论的亲和力,是一套有关亲子教育与儿童文学结合的作品。本系列细微曲折地展现交流中潜在的无意识误区,读后能更好地避开交流的障碍,灵活机动地贴近儿童的内心世界。还可以把这些小故事讲给孩子听,或就每一集的相关话题与孩子对话交流。
  • 丹泽众生

    丹泽众生

    武者的世界,离不开争斗厮杀;凡人的生活,逃不过生老病死;女主的一生,恩泽众生。莫小雪,作为莫家百般宠爱的唯一女性,在光怪陆离的玄幻世界,依靠炉火纯青的炼丹与妙手回春的医术,被世人铭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格斗无双刃

    格斗无双刃

    天元400年中午,14岁的姜龙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认证书,探索人类起始星球——地球!意外却发生在飞船降落,飞船和一切通讯设备的崩坏,让初来乍到的姜龙等人陷入了绝境!一万名少年和一万名少女,以及数千名天元管理人员,在一颗荒废的星球上,能发生什么故事呢?不一样的血脉,不一样的躯体,在绝境中如何生存?魔女的蹂躏,萝莉的追杀,怎样才能结束?管理者的刁难,强者的嘲讽,如何去改变?——————最终又是否能够离开这绝地?群号:创世丶读书会①155485780创世丶读书会②203432896
  • 凤舞苍穹之主宰乾坤

    凤舞苍穹之主宰乾坤

    她被预言为灭世之子,神魔同体,天地不容。一双邪瞳,魅惑人心。世人的追杀,五岁时,父母为护她而死。异象突生,灭世的怒火,终将来临。那日,云山之巅,她许下承诺:“灭世之子又如何?被这天下抛弃又当如何?世间之人既不容我,我便杀尽天下人;这天下既容不下我,那我便逆转乾坤,主宰这天下,将这苍穹踩在我的脚下!”他亦如以往,微笑着默默站在她身后。命运的尺轮,终将再次转动,这场灭世之战,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