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05900000009

第9章 关羽成神与佛教“中土化”(2)

郎曾出任郢州刺史,此诗也是当时当地确已建有关羽祀庙的明证。但只道及关羽祠,亦无一语涉及梵宇。从“一剑万人敌”句看来,盛唐时尚无“七十二斤青龙偃月刀”一类夸饰关羽神勇的说法,他仍不失为人间英雄的本色。

佛学西来,唐代开始本土化,而天台宗与禅宗都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门派。智、神秀本出儒生,通经博史,也易于儒道佛的贯通。宋代则称“三教圆融”,不但佛教“十寺九禅”,已经实现了“本土化”,理学还着意“援佛入儒”,道教也借助政治优势,与儒合流。“玉泉山关公显圣”的传说,也传播到其他地区。

宋代佛教与关公信仰关系的延续,可由桂林龙隐岩桂海碑林博物馆至今犹存的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义缘龙隐岩造像记》觇之:

“城里崇明寺住持碁僧义缘。谨用斋资,命匠者镌庄就:天台教主智者大师,擎天得胜关将军,檀越关三郎。相仪圆具,在龙隐岩释伽寺开光斋僧,上报四恩,下资三友。至和二年乙未九月五日谨题小师法巽、法稳、法衮金符书,匠人易任端,刻石卢迁。”

明确把智传法与关公神力结合在一起。只是其中尚有两个关键略需辨析:一个是“关三郎”问题,另一个是“擎天得胜”封号来源。说详下。

(第三节)“关三郎”

与“关羽显圣”先后而起的还有“关三郎”传说。晚唐范摅(约877年前后在世)在《云溪友议》卷第三言:

“余以鬼神之道难明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朝贤后于盟津,报受禅于晋壤,祷祀名山大川,则其兆应也。蜀前将军关羽守荆州,梦猪啮足,自知不祥,语其子曰:‘吾衰暮矣。是吾征吴,必不返尔。’果为吴将吕蒙麾下所殛,蜀遂亡。荆州玉泉祠,天下谓‘四绝之境’。或言此祠鬼助土木之功而成,祠曰‘三郎神’。三郎即‘关三郎’也。”

五代孙光宪(?~968)《北梦琐言》卷一一则以“关三郎”为祸乱长安之降瘟疫者:

“唐咸通乱离后,坊巷讹言‘关三郎鬼兵入城’,家家恐悚。罹其患者,令人寒热战栗,亦无大苦。【弘】农杨玭挈家自骆谷路入洋源,行及秦岭,回往京师,乃曰:‘此处应免关三郎相随也。’语未终,一时股栗。斯又何哉。夫丧乱之间,阴厉旁作,心既疑矣,邪亦随之,关妖之说,正谓是也。愚幼年曾省故里,传有一夷迷【遣】鬼魇人,闾巷夜聚以避之,凡有窗隙悉皆涂塞。其鬼忽来,即扑人惊魇,须臾而止。”(据陈寅恪《韦庄〈秦妇吟〉校笺》校改)

请注意,这里所谓“关妖”之说显然与关羽毫无关联,故事发生地也非当阳玉泉。俞樾《茶香室丛钞》卷一五引此两段后,断言:

“按此关帝之神,在唐时已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矣。”则忽略了以“关三郎”为“妖”的说法。陈寅恪在《韦庄〈秦妇吟〉则忽略了以“关三郎”为“妖”的说法。陈寅恪在《韦庄〈秦妇吟〉校笺》里曾怀疑“华岳三郎亦可称关三郎”,他引用翟理斯《〈秦妇吟〉之考证和校释》等文,对“路旁试问金天神,金天无语愁于人”丁本“金天神”下注谓“华岳三郎”提出旁证,并举《唐大诏令集》七四《典礼类·岳渎山川门》先天二年八月二日《封华岳神为金天王制》,引《北梦琐言》卷一一“关三郎入关条”释“旋教魇鬼傍乡村,诛剥生灵过朝夕”两句,认为:

“华岳三郎与关三郎实非有二,明矣。至华岳三郎亦可称关三郎之故,岂亦潼关距华岳不远,三郎遂亦得以关为号耶?”

宋人载记这一故事,则迳以“关三郎”为关羽同时殉难之子关平。张商英(1043~1121)元丰四年(1081年)撰述当阳玉泉寺《重建关将军庙记》言:

“先有大力鬼神与其眷属怙恃凭据,以帝神力,故法行业,即现种种诸可怖畏:虎豹号掷,蛇蟒盘瞪,鬼魅嘻啸,阴兵悍怒,血唇剑齿,毛发鬅髽,丑形妖质,剡然千变。法师愍言:‘汝何为者,生死于幻,贪着余福,不自悲悔?’作是语已,音迹消绝,颀然丈夫,鼓髯而出曰:‘我乃关羽,生于汉末,值世纷乱,九州岛瓜裂。曹操不仁,孙权自保,虎臣蜀主,同复帝室,精诚激发,洞贯金石,死有余烈,故主此山。所嗜惟杀,所食惟腥。谛观法师,具足殊胜,我从昔来,本未闻见。今我神力,变见已尽。而师安定,曾不省视,汪洋如海,匪我能测。大悲我师,哀愍我愚,方便摄受。愿舍此山,作师道场。我有爱子,雄鸷类我,相与发心,永护佛法。’师问所能,援以五戒。帝诚受已,复白师曰:‘营造期至,幸少避之。’其夕晦冥,震霆掣电,灵鞭鬼捶,万壑浩汗,湫潭千丈,化为平址。黎明往视,精蓝焕丽,檐楹栏楯,巧奇人目。海内四绝,遂居其一。以是因缘,神亦庙食千里,内外庙供云。稽违有督,怠慢有罚,捐绝金币,匍匐恐后。玉泉以甲,实神之助。”

这里把关羽皈依佛门以前的形象描述为“大力鬼神”,能够“震霆掣电,灵鞭鬼捶”,“所嗜惟杀,所食惟腥”。而唐代“开辟寺址”之说,又变为“黎明往视,精蓝焕丽,檐楹栏楯,巧奇人目”,关羽俨然成为高明的建筑设计兼工程施工之承包人了。

南宋度宗咸淳间(1265~1274)释志盘据景迁《宗源录》、宗鉴《释门正统》撰成《佛祖统纪》卷六《智者大师传》中,也沿袭了张商英的说法。关羽父子奉佛成神传说的影响,几于坐实,不容置疑。同书卷三十九《法运通塞志》复言:

“隋开皇十二年十二月,智者禅师至荆州玉泉山安禅七日,感关王父子神力,开基造寺,乞授五戒。师入居玉泉,道俗禀戒听讲五千人。”

可知宋人眼中的“玉泉显圣”传说面貌。玉泉寺曾在宋元易代之际毁于兵燹。但该寺仍以“关羽成神”为募化主题,锲而不舍,重新发现宋代遗址。毛德《新建武安王殿记》言:

“至大戊甲(1308年)岁,今之住持钟山大师,见古祠朽腐,不称观瞻。遂于祠之后冈,剪伐荆蓁林木,削平丘阜,营治殿基。而掘彼根株,忽现出础砖而露其阶砌,星被棋布,旧迹宛然。与今时规画,若合符节,于是抡材陶瓦,接续兴功……延佑甲寅(1314年)岁孟秋,武安王新殿成。圣像端供,百神像设,曲尽其妙……增林泉之伟观,使数百年埋没之故址,一旦重辉。兹以台岸举工,就嵌片石于其中,以纪岁月云尔。”

今存湖北当阳玉泉寺有元代铸钟两口,放置于大雄宝殿月台南北角。据介绍,北边钟身鼓腹上阳刻铭文为:

“荆门玉泉在襄汉,为大精舍,山水佳胜,乃陈隋智者顗禅师遗迹之地。后唱教于天台,而浙终焉。佛陇而龛护,惟谨关公云长,生为忠臣,没封王神,庙食兹山,感师之德,以威力夜挟雷雨,撼摇山陇,撤龛钥,移定身,而归葬玉泉。异哉!公以宿愿力而护法,如长城宜壮节,猛烈雄伟,卓出千古,垂之国史,而英风不泯也。”

寺僧不但坚持“关羽为智建庙”的汉传佛教传说,同时又肯定了儒家以关羽为“猛烈雄伟,卓出千古,垂之国史,而英风不泯”的价值观念。这应当是元代关羽崇拜能够跨越三教的主流基础。而且铸钟募化的范围跨越鄂湘赣三省,即知关羽崇拜影响和普及程度,已经超胜高僧大德,而且成为一方胜景,来往儒臣文士观赏风景同时,也纷纷来此凭吊“大王冢”了。这也是明代儒生整理的小说文本尽管已经删却了许多宋元以来“怪力乱神”的传说,却不得不保留“玉泉山关公显圣”记述的缘故。

(第四节)佛教战神毗沙门

但为什么关公信仰会在北宋发生突变,一跃而为宋代军神?这是后人百思而不得其解的谜团,如果用形式逻辑推衍,或者费尽心血搜罗证据,都不可能用“渐进”方式得到释读。其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不得不提。

如众周知,战争形势诡异,战局变化多端,并非端赖人力所可周密谋定。唐玄宗时开始有佛教战神传入中国。唐代不空《毗沙门天王仪轨》云:

“唐天宝元载(742年)壬午岁,大石、康五国围安西城。其年二月十一日有表请兵援救。圣人告一行禅师曰:‘和尚,安西被大石、康□□□□□国围城,有表请兵。安西去京一万二千里,兵程八个月然后到。其安西即无朕之所有。’一行曰:‘陛下何不请北方毗沙门天王神兵应援?’圣人云:‘朕如何请得?’一行曰:‘唤取胡僧大广智即请得。’……集人道场,请真言未二七遍,圣人忽见有神人二三百人,带甲兵于道场前立。圣人问僧曰:‘此是何人?’大广智曰:‘此是北方毗沙门天王第二子独健,领天兵救援安西,故来辞。’至其年四月日,安西表到云:‘去二月十一日巳后午前,去城东北三十里,有云雾斗闇。雾中有人,身长一丈,约三五百人,尽着金甲。至酉后鼓角大鸣,声震三百里,地动山崩,停住三日。五国大惧尽退军,抽兵诸营坠中,并是金鼠咬弓弩弦,及器械损断,尽不堪用。有老弱去不得者,臣所管兵欲损之,空中云:’放去不须杀。寻声反顾,城北门楼上有大光明,毗沙门天王现身于楼上,其天王神样。谨随表进上者。”

这里强调的是神力因素干扰,转败为胜的事例。文中所述“圣人”为佛教对唐玄宗李隆基的尊称,而“大广智”即不空(Amoghavajrah)本人。一行(683~727)即后世以天文学着称之高僧张燧,先后曾为前文所述玉泉弘景、北禅普寂之弟子,后从金刚智习密宗。

按毗沙门天王(Vaisrābvana)原名俱毗罗(Kubera),原为古印度佛教神话中的北方守护神。本负有领兵护法之责,“复有三万六千诸药叉众,毗沙门天王为其上首”,且“为大规模传入中国的时机,则以唐玄宗时佛教密宗不空、金刚和善无畏(合称”开元三大士“)时为盛,尤以作战危急时”现形助阵“为最。钱锺书曾道,临阵降神乃”兵不厌诈,古兵法中初不废妆神捣鬼以为人定之佐也,“西方戏剧亦有”情事危险,神道出现之说。此节史实,周一良曾在其哈佛大学博士论文《唐代印度来华密宗三僧考》中辨析甚详。

宋初赞宁所撰《高僧传》言,唐玄宗因此神迹:

“因敕诸道城楼置天王像,此其始也。”

唐代奉祀毗沙门的风气极盛。玄宗在开元中就曾派人去于阗国摹写毗沙门像;

“开元十四年(726年)玄宗东封回,敕车政道往于阗国摹写天王样,就(相国)寺壁画焉。僧智俨募众画西库北壁,三乘入道位次,皆称奇艳。”

又说玄宗“图像于旗章”,是用于征战;“百夫之长资以指挥”,是用于纪律;“十室之邑严其庙宇”,是意在防卫。开启了敬绘及奉祀毗沙门天王像的风气。卢弘正《兴唐寺毗沙门天王记》云:

“毗沙门天王者,佛之臂指也。右扼吴钩,左持宝塔,其旨将以摧群魔,护佛事,善善恶恶,保绥斯人。在开元则玄宗图像于旗章,在元和则宪皇交神于梦寐。佑人济难,皆有阴功。”

中晚唐的战祸动乱不断,毗沙门天王也因此上升为唐王朝的护佑神只。元和七年(812年)柳澈撰有《保唐寺毗沙门天王灯幢赞》,已明言:

“祈感帝梦,帝□□□仪形肇修,绀殿斯立,事详丰碑。幢则叙天王之镇保唐也,□□□□□□□哉!灵□□俨若覩,像形肃金□□□□□□□□□□□□□气□掌塔瞪注,持矛杰立。”

又赞诗其一云:

“天王垂迹,肇兴于阗。威灵傍洽,仰之铃键。爰柞我唐,昭孚变现。廓土开疆,口腾电蜒。”

其二:

“惟王有国,惟神有灵。教兴印度,德洽大庭。绵口岁祀,天资克成。僧兰是托,国步爰旌。”

这直接促进了唐代社会中毗沙门天王崇拜的兴盛。段成式《酉阳杂俎》亦载:

“李夷简元和末在蜀,蜀市人赵高好斗,常入狱,满背镂毗沙门天王。吏欲杖背,见之辄止。”“成式门下驺路神通,每军较力……背刺天王,自言得神力,入场神助之则力生。常至朔望日,具乳糜,焚香袒坐,使妻儿供养其背而拜焉。”

又高彦休《唐阙史》卷下《梦神医病者》:

“青龙寺西廊近北,有绘释氏部族曰毗沙门天王者,不详谁氏笔迹,而精妙如动,祈请辐辏,传有神异。尝有民居新昌里者,因时疫百骸绵弱,不能胜衣,其室甚富,有妻且少,视之燕宋也。母氏啜泣,遍访医巫,竟无能原其病状。一日,自言欲从释氏,且不能破倚,其可髡首而缁体乎?母徇其欲,肩致绘壁之下,厚施主僧,眼食于寺庑。逾旬喜寐,梦有人魁形铠服,焰加于肩,弓梏其臂,持筋类鲙,以食病者。复若严悸,促迫咀嚼,坚韧不堪其忧。所食袤丈,蘧然而觉,绵骨木强矣。又明日能步,又明日能驰,逾月以力闻。先是,禁军悬弧矢之六石者于门,且示曰:‘能引其半者,骈粮以赐之,满者倍斯。’民应募,随引而满,于是服厚禄以终身。”

中唐李筌所着《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是唐代着名兵书,其中辑有《祭毗沙门天王文篇第七十八》,记述唐军出征时例必祭告毗沙门天王的仪典祝辞,并描述其法力:

“以宝塔在手,金甲被身,威凛商秋,德融湛露。五部神鬼,八方妖精,殊形异状,襟带羽毛;或三面而六手,或一面而四目,瞋颜如蓝,磔发似火,牙崒嵂而出口,爪钩兜而露骨,视雷电,喘云雨,吸风飙,喷霜雹。其叱咤也,豁大海拔,须弥,摧风轮,粉铁围,并随指呼,咸赖驱策。国家钦若,释教护法降魔,万国归心,十方向化。”

“天王宜发大悲之心,轸护念之力,歼彼凶恶,助我甲兵,使刁斗不惊、太白无芒,虽事集于边将,而功归于天王。”

中晚唐的战祸动乱不断,毗沙门天王也因此上升为唐王朝的护佑神只。

同类推荐
  • 远远的漂泊里

    远远的漂泊里

    《远远的漂泊里》为作者赵树义创作的散文集,全书共八篇,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等。作者用细腻且富有哲理的文笔,深情地回忆了童年记忆中的那些人,那些物,那些事。对故乡的刻骨乡情流淌在作者笔下。同时,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追求,对环境保护的寄托等广泛的取材,赋予着深刻的思想感情和社会内容。本书意境深邃,情感真挚,读者读后能从中获得理性的思考和精神的畅快。
  •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余华经典散文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余华经典散文

    如果说余华的小说是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品,那么散文则更加体现了他的艺术思想,最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余华。本书是余华的散文作品集。分为“一个记忆回来了”“文学·音乐·旅行”“活着,为了讲述”三大章节,包含对往事的追忆与深思,对文学和音乐的独到见解,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对整个社会和历史的反省。正如余华所说:“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 更多事物沉默:非诗108首

    更多事物沉默:非诗108首

    “以自由独立的灵魂驱动的字句,方能俯仰见美,力若强驽初发。”本书收录作者现代诗一百零八首,以充满语感和节奏感的质朴语言体现汉语言的神奇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在我所处的时代,文学的很多命题,都迫不得已需要返回原点来审视,人性亦然。
  • 窗外有你

    窗外有你

    你说你有过许多的痛苦。我要告诉你的是:人一生的痛苦远远要多于一生的幸福。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有许多的痛苦,这将是一个人的不幸;如果痛苦和不幸发生在一个诗人的身上,时于一个诗人来讲,这却不是一件坏事。往深里说,这或许是神谕中的一种暗示。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我们所读到的抑郁或者是惆怅的诗歌总是要多于欢乐的诗歌,就拿沸腾的爱情诗歌比较,也是痛苦的诗篇要多于欢乐的诗篇的。我以为欢乐的诗歌在写作时是一种无障碍的写作,相对来说,诗人没有太多持久的内心复杂的变化,也就缺少了一些边缘性的思考,明显的使诗歌的语言缺少了积极性、进攻性。没有了语言的积极性、进攻性,诗歌只会成为写作者们合唱中的一首诗歌。
  • 雨是花蕾,雪是花

    雨是花蕾,雪是花

    本书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的:一谁是你生命中的贵人,二爱是一种修行,三纸上旧时光,四凡草皆敬畏,五书的温度,六善待微笑,七好心情是自己给的,八留一段风景做向往。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教授男友

    我的教授男友

    白芍,孤单的手下败将,喜欢依附别人而存活。因为一次计划已久的转折,她的人生改变航向。恋爱、未成年结婚;重逢、忍痛割舍……一段本就不具备公平性的爱情,逼迫她散发出光彩熠熠;一份未完待续的钟爱,以别种方式卷土重来。只记得,那一年,桃花深处的邂逅,他37岁,她25岁……她笑着调侃:”孤老头,我们复婚吧。”他回答:“你若是单膝跪地,我可以考虑做你的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he Kingdom of the Blind

    The Kingdom of the Bli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夫人别下线

    夫人别下线

    挣脱现实的枷锁,他们相遇在虚幻的网游世界,彼此一见倾心。她对感情怯懦、怀疑,迷惘在现实与虚拟之间。他紧紧守候,步步为营,一点点破她心防。这就是个假文艺的二逼女青年与真文艺的天才男青年在网游里爱来爱去最后被现实pia飞,然后又被黑化的男主拖进现实最后HE的故事……
  • 今生不复相见顾谨年

    今生不复相见顾谨年

    主角顾谨年夏伊然,书中主要讲述了:他将她逼疯,亲手将她围困在精神病院里。看着她被欺负,他也无动于衷,甚至还要医生取她的血,给他的心上人做骨髓匹配。后来,她清醒了。在他的面前,她毫不犹豫的跳下了海,自杀身亡。之后再遇,他望着她,红了眼,“然然,回来我身边……”却谁知,她冷冷一笑“抱歉,你哪位?”...
  • 勋鹿之曾经的未来

    勋鹿之曾经的未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守护的美好。你的笑,就是我年少时拼命想守护的美好。你的梦我来完成,你的未来,我来谱写。你的曾经和未来都只能有我一人牵你的手
  • 云中寄锦

    云中寄锦

    明廷控制下的女真各部落之间权利与生存之争,天真无邪的叶赫格格,孟古,与心系族人的男主——努尔哈赤之间的爱恨纠缠,映射出平等大爱与小情小爱之间的交织,两人之间的相惜、相知,终是换得苍生的平等生存,确是: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 零之天苍澪绝笔三部曲:黄昏之子

    零之天苍澪绝笔三部曲:黄昏之子

    没有我你怎么办,你的泪水谁为你擦干,谁帮你打伞,安慰你心烦,失眠的夜你最怕孤单。没有我你怎办,你的心事还有谁明白。为什么放手,为什么离开?不是说好吗,要一辈子相爱澪……等着我……我永远不曾离开这是官方游戏零红蝶的背景小说,讲述了一对纯爱绝美双子的旷世奇缘
  • 六道之麒麟墓

    六道之麒麟墓

    这些狼群蹲在树下一夜都没离开,我的姥爷在树上呆了一宿,到了半夜的时候看到半山腰上有一块绿光,看了一宿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到了快天亮的时候,由绿色的光变成了红的光,又慢慢变成蓝色,接下来就消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