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39200000032

第32章 闲话太师:那时候活得真好(2)

学生越来越多,师范越办越大。2007年太谷师范与太行师范合并迁回了榆次,这是大喜事。前不久我专门去了趟还在建设之中的新校园。那气象真是喜人,设计新颖,气度恢弘,典雅中露出一种现代的气息!但心中不免还是有几分惘然。那是因为她,不在了,没有了,消失了,从此之后将再也见不到了!她,太谷师范,她在我心里有着太多太多的美好记忆!我很懂得我自己,我这个人烂衣破裳不要紧,粗茶淡饭也可以,但在生活中如果少了友谊,却难以活下去,而那已久远了的太师,不缺的恰恰是友谊!

那时分,我骨子里还是那工人脾性,傻傻乎乎大大咧咧,与人为善,与世无争,大伙儿吃在一起,住在一处,我与全校五六十名教职工来往亲密打得火热。那年学校选工会主席,没料想我的得票居然好高。当然我再傻还不至于去与钦定的主席去争位位。有意思的是校长却给了我个“官”,叫俱乐部主任,连带还设立一个“职工之家”。这倒也是瞌睡给了个大枕头,因为有没有这个“家”的名分儿,那可是大不相同。当时这个“家”就设在孔宅正院南房,记得室内的间墙足有一米厚。里面敦敦实实方方正正,正好摆得一副乒乓桌。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剩下来的就是我们咋地个折腾了。没多久,我们先后就成立了太谷师范文艺小乐队,篮球队、排球队、乒乓队、羽毛球队等等。师范有的是人才,就说小乐队吧,赵校医雅号“赵神吹”,吹的一杆好竹笛,段映藻是个“段万能”,一会儿扛手风琴,一会儿弄板胡、二胡的,样样能。我呢,在大厂乐队拉过二胡,业余中也能充个佼佼者,白冬柱是我硬性动员的操琴手,两叶竹片劈里啪啦敲打的是扬琴,介平呢,早没位位了,那就给咱摇沙锤吧。你别说,经过数月半年后,小乐队还真敲打出了水平。单看扬琴吧,原先冬柱并没有多玩过,可这伙计实在是个人才,不,是天才,没用多久,竟然敲打得炉火纯青,已然接近专业水平。这令我十分兴奋,扬琴、二胡,天合之成,我一次次地去他家与他“一对一”。小乐队是口袋里的锥子,总有脱出的时候。那一天,太谷县职工文艺汇演晚会上,美艳绝伦的报幕员报了个节目:器乐合奏《赛马》,演出单位太谷师范。大幕徐徐拉开,我们的小乐队齐楚楚地亮相在舞台上。我与冬柱略一点头,开始吧!说实话,我这人常常自骂自个儿窝囊没出息,那是真窝囊,关键时刻爱闹个怯场与晕台,比如在以前的厂乐队,出外演出时,自己十成的功夫顶多也就表现个五六分。那天却不然,高某如有神助,面对台下朦朦胧胧一大片人影,我们仿佛真是在骑着一匹匹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我不是在拉二胡,像是在一次次扬鞭去催马。直到台下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才从忘形的如意梦中醒来。嗨,我有生第一次才找到了演奏的感觉!唉,不提它了,遗憾的是自我离开了太师,也便一别长辞了二胡,想来总是有些心痛!

体育队的人可就多了,只说主要队员吧。篮球队的前锋是神投手李钺和擅长跑快攻的段映藻,后边由我打控球,赵介平负责抢篮板,中间接应穿插是王建伟及另外的两位体育老师。王栋梁也在一起练,这位英俊小生张罗个比赛,那是分外地称职。要说练,我们还真练,早上练体能,下午练技能。有一段我们练得还挺紧张。每天早上铃还不响黑糊糊就跑了出来,有人出不来,我便去催叫。记得那阵子李钺先生正值新婚燕尔,刚刚结婚,难免贪睡出不来,这很自然,我便溜进人家院子,站在檐下,冲着窗户,捏着嗓子喊“李钺--李钺”。只怕惊动四邻,也不敢大叫。不停地喊,直到李钺推门揉着眼睛走出来。叫人家新婚练球我心里挺过意不去,有一次我专门到李钺家,对年轻美丽的李夫人--庞宝莉道歉说:对不起啊!李夫人憋得满脸飞红,继尔扑哧一笑说:对不起什么呀!倒是让我红着脸,这个、那个的半天也说不来究竟对不起什么。排球队的主力,基本是篮球队的主力队员。所不同的是,似乎排球我们玩得更随意,出去比赛的次数更频繁。我们可以说是横扫太谷各机关,可就是打不过人家农大的校排球队。不过,我们便找人家下边的系排球队来打,结果是一次次从农大骑着车子凯旋归来。那时候文化生活比较简单,看个电视那是很奢侈很奢侈的事情。记得看《霍元甲》,全校老师就是围着一个黑白电视看的。人们很爱看体育比赛,我们出去的每一场比赛,几乎围满了观众。体育比赛的赏心悦目,再加上集体荣誉感,总使人们激情高涨、欢声雷动。有一次,我们在太谷卫校与卫校教工队进行排球比赛,清一色的女观众围成了四堵墙。那一仗打得真漂亮,王建伟在后排好几次鱼跃扑救险球。我是二传手,总是能把球不偏不倚地稳稳地送在介平这一柄铁榔头之下。打得对方几个教体育的男老师滚的滚爬的爬。排球队胜利归来,那才是抗不住的激情与兴奋。建伟老弟马上在我屋子里写下了一则脍炙人口的《天津快板》。他自编还当场进行了自演。我拉二胡伴奏,弟兄们则一起伴唱。建伟的老家大概是天津的吧,那十足的天津韵味格外地搞笑。他表演说:“叫声哥儿们哪,听我来表,那太谷师范排球队,实在是高!”屋内一伙人便翘起拇指紧跟着一齐大吼;“实在是高!”建伟说:“功夫那个硬哪,能攻能守,打呀遍哪太谷城,没有敌手!”我们跟着便一起摇头晃脑地呼应:“没有敌手!”建伟说:“话说那一天哪,比赛到卫校,打得那些小护士哇哇地叫!”我们紧接着便一齐狂叫“哇哇地叫”……那场面、那情形。至今想起来真是笑死人,真是乐死人。

校风染乎世情吧,那时候我们作为师范类院校,文体活动开展得特别活跃。那一段年轻教师也比较多,就我们语文组,随我之后而来的又有李勇明、史丰梅、李雅君、姚彩清、田新丽等人。每年两季的校运动会,不仅学生参加,教师也参加。每至比赛,校内彩旗飘飘,生机勃发。比赛项目中,教师们的赛跑比赛最为激烈。我记得短跑100米冠军是后勤上的刘治亮,跳远是段映藻,跳高冠军的保持者则是赵介平。羽毛球是王建伟称霸,乒乓决赛每次都是我和老段争得你死我活。那时宣传栏中的文体活动剪影,无异于今日的表彰模范的光荣榜。至今我还十分疼爱地收藏着两幅从宣传栏中取下来的运动照。一幅是太谷师范五公里环城跑比赛照。图中可以看到,我与栋梁、介平同时抵达终点。当时三人跑成一排,尽管两边观众拼命加油,然而三个人谁也不肯去争第一名,结果三个分别都成了第一名。另一幅照片估计是摄影者俯在沙坑里照的,照片真实地记录了我夺取三级跳远冠军时,最后的龇牙咧嘴的腾空而起的一跃……

真的是往事如烟岁月如流哪!数十年的时光就这么在我们无法挽留的指缝间一滑而过!遥想当年,正值花样年华,我们滚战一起,弟兄姐妹们曾经是那样地开心,那样地充实,那样地充满朝气!故校旧人让人那样地留恋!尔后那一年,我突然间被从小酷爱的文学创作勾了魂,被骤然掀起晋军崛起的浪潮卷了去。而太师与我心,只留下了这许多未了的情,解不开的结!离开故地,移身它处,年龄愈增,诸事益烦。时至落笔猛然回头:这几十年我都干了些什么?头脑里一片茫然,竟不能相信自己的年龄,怎么倒年近花甲?好在记得自己属虎,总得承认事实。人说虎老雄心在,不过,属虎的雄心早已变作“雌”心了,正应就了鲁先生那一句:岂有豪情胜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我与夫子同怀:“吾老矣!”明显的感觉是这些年来怀旧的心理越来越强烈。于是,便十分的思念过去的那一帮老朋友们,格外地珍重那一段最美好的生命过程!于是便写下了这一大堆闲话,长叹一声,别了!我无限留恋的岁月,我永远难以忘却的太谷师范。

高厚 1981年-1984年在太谷师范任教,现为晋中作家协会主席。

附:诗歌

我替母亲说句话

--送给即将毕业的同学们

这几天,

我心里很不宁静。

是工作中受到什么挫折吗?

是生活上遇到什么不快吗?

不,都不是。

噢,不用说,

大家也理解我的心情。

今晚,

对着这无边的月夜,

对着这苍茫的夜景,

全校的师生员工

团聚在一起,

唱啊、跳啊、

笑啊、闹啊……我的心

我的心

一千次地呼出:

多美的夜啊多美的景,

多好的学生呀多好的兵!

同学,

要叫你们离去呀,

我怎么舍得,

舍不得,

是舍不得,

真的舍不得!

学校把学生

当作亲生的孩子,

学生把学校

比作敬爱的母亲。

母亲疼爱孩子,

孩子爱母亲。

孩子是母亲的肉哪,

母子分别

自然是

难舍难分!

有的同学在文章里写道:

“想到就要走了,

我们就觉得:

像是要断奶的孩子,

真不忍离开母亲!”

多么深情的语言,

多么感人的诗句!

孩子,做母亲的最了解

你们的心底,

可是,孩子长大了,

总不能

老呆在母亲的怀里!

是长大了,

白塔院成百上千个

可爱的孩子。

是党、是祖国、是人民,

把你们

精心地哺育!

是的,是长大了!

姑娘们出落得

这般窈窕俊美。

女大当嫁呀,

在送嫁临别的路上,

你可懂得:

母亲激动的泪花里,

含着无限的情意!

是的,是长大了!

小伙子的胳膊

像铁一般的健壮有力,

新兵应征啊,

在入伍出征的前夕,

母亲微笑着对你说:

孩子,去吧!

到斗争的最前线,

祖国在等待着你!

“难道,难道真的就要别离?

敬爱的老师呀,

我把你比作辛勤的园丁,

是你不倦地锄草浇水,

一天天把我们精心护理!

我把你比作无私的火炬,

前进的路上,

你照亮了我们

却全不顾自己!

我们把你比作神来的仪器,

你把正直、勇敢、理想、智慧,

注入我们幼小的肌体!

我们把你比作奇妙的笔,

你把最新最美的字

最新最美的画

印在了我们的心里!

寸草难报春日晖,

可爱的母校呀,

我永远永远

不能把你忘记”!

这段话

来自一个毕业生的日记。

如果说,孩子不会忘记母亲,

那么,母亲就更会把孩子惦记。

想想过去吧!

无论深秋隆冬,飞银飘玉,

还是孟春初夏,花红柳绿,

无论旭日东升,彩霞万里,

还是夕阳西坠,染红天际。

多少个日暮黄昏,

多少个清晨黎明,

多少个寒暑更代,

多少次风雨交替。

劲往一处使

汗在一起流

我们,我们总是在一起。

这里,在这里,

布满了你们深深的足迹,

一切,这一切,

都将勾起我

一次次

对你们美好的回忆!

忘不了

教室里晚自习

你们静悄悄,

忽然,眉锋舒展

不禁自个儿发笑,

那是你们攻破了新碉堡,

你们冲过了敌人一道道战壕!

忘不了

操场上你追我赶

龙腾虎跃。

忽然,一阵雷鸣

齐声叫好!

那是,运动健儿们

又创纪录,身手高超!

忘不了

五讲四美的活动中,

你们用自己的行动,

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以纯美的歌喉,

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社会主义好!

忘不了哇忘不了

校园跑道四周的小树,

是我们师生一起栽。

老校长曾经对你说:

快快长大吧,

愿你与小树

一起快成材!

雪花飞舞了,

那傲寒的青松,

犹如你们挺拔的身容!

丁香花开了,

那芬芳的花萼,

犹如你们一代新人

崇高的品格!

槐树花开了,

那满树的琼瑶,

月光里辉映着你们

善良的心灵

纯美的节操!

石榴花开了,

那花

红得就像一团火焰,

赤日下透出了你们

永远热情向上的

坚定信念!

记得

我们在课堂上常说:

情寓景,景生情。

如今

触目之处,

正是,无边的景啊,无边的情!

难怪惜别

难怪留恋

难怜难舍呀!

这里的草木,

是这样的熟悉;

这里的人事,

是这样的亲密!

大概这就是情景一体吧,

你们一张张的笑脸

都深深地刻写在

这亲爱的校园里!

这里,

我们曾朝夕生活;

这里,

我们曾经团结战斗;

一幕幕的往事

都教人别后常相忆!

别了,

难道是真的别了吗?

不会,不会的!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校园--课堂

青年--理想

革命的目标

把我们集中在

同一个方向!

青年肩负着人民的重托,

四化设计了全新的图样!

快插上时代的翅膀,

飞向那美好的理想!

快跨上知识的骏马,

催镫加鞭

横过沙漠

跃过高山

在科学的天际里,

自由的驰骋,

勇敢地登攀!

快扬起那风帆去远航,

乘万里长风,

越过那一碧万顷

浩渺广阔的海洋!

同学,要为母亲争口气哪,

母亲盼望你

快出成果,多做贡献,

是为祖国四千年的文明史

谱写新的篇章!

奔驰吧!

飞翔吧!

太师母校

日日夜夜将你思量

白塔翘首

夜夜日日将你遥望。

一年、两年、

十年、八年

也许是几十年,

那时,

你怀着喜悦的心情,

又回到母亲的身旁。

那时的母校,

换上了什么样的时装?

也许,正逢明媚的大好春光,

桃花如红霞一般,

梨花如白雪一样,

紫萝、丁香

月季、牡丹

姹紫嫣红

竞相开放

校园里弥漫着

醉人的芳香!

这时,

大大小小的花蝴蝶,

翩翩起舞

扇动着美丽的衣裳

这时,

成千上万的小蜜蜂,

有如成群结队的小姑娘,

嗡嗡嗡,就像朗诵着

优美的文章!

她们不知疲倦地飞来飞去

酿造世上最精美的糖浆!

也许,正是深秋,

欢迎你的便是门前的石榴。

树叶犹如碧绿的翡翠

她们正露着细碎的牙齿,

咧着小嘴向你憨笑!

看看吧,

你当年亲手栽的那株垂柳,

如今已长得成熟、端庄、俊美,

她披着一头散乱的乌云,

见了你似乎还有几分怕羞。

此时,她摇着那婆娑的腰肢

在向你频频地招手!

这,不就是你

梦中常常回来的地方吗?

日夜思念的老师呦

你在哪里?

是不是还是那么紧张,那么繁忙?

那不是吗,

张老师、王老师、李老师、

(噢),赵老师,(哎哟)高老师

老师们,没有变,

还是那副老模样,

你看,他们激动的泪花

盈满了眼眶。

当年的青年教师呦,

如今却是银发苍苍,

而你,不也是

桃李满天下,

儿女也成行(吗)!

多少往事啊,

从何说起,

母亲啊

展开双臂

将你紧紧地

搂在怀里!

啊,

再见吧,可爱的同学,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此后多少个今夜明月,

母亲--太师

永远永远把你们怀念!

再见吧,可爱的同学,

再过二十年,

营火重团圆。

在一起,

畅谈祖国的新昌盛,

欢歌人类的新纪元!

到那时,

为大家幸福的团聚,

我一定

再朗诵一首

发自心底的诗篇!

高厚老师写于1982年7月6日,由赵介平老师在毕业篝火晚会上朗诵。

同类推荐
  • 石嘴山市文学作品集:小说卷

    石嘴山市文学作品集:小说卷

    50年来,石嘴山市的经济文化不断地繁荣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个新型工业化山水园林城市迅速崛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石嘴山市的文学事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门类到多门类共同发展繁荣的光荣历程。
  • 巴渝轶闻掌故(巴渝文化丛书)

    巴渝轶闻掌故(巴渝文化丛书)

    本书从民俗学与社会学的角度,讲述了巴渝地区各民族重要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故事和传说,全书分为七部分,分别是巴渝史话、文采风流、民间轶韵、名胜传说、名产掌故、艺海春秋、陪都轶闻等。
  • 岁月的光泽

    岁月的光泽

    本书收入作者今年创作的散文、随笔作品一百余篇,分作感怀、行走、四季、味道四部分,涉及人生、工作、社会生活等方面,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对工作的梳理、对生活的体悟和对未来的憧憬,文笔清新,生动感人。
  • 当一棵小草有了梦想

    当一棵小草有了梦想

    本书精选了青春作家的数十篇成长类经典短篇作品,抒写了青葱少年时光里的美好和遗憾、困惑与蜕变,给青少年以正确的引导。
  • 关于女人和男人

    关于女人和男人

    本书集冰心《关于女人》与《关于男人》两书之篇目,记录了许多冰心的亲人、朋友、文字清丽淳和、情感细腻动人,让读者与她笔下人物话的同时将中国过去近一个世界里的历史及文坛事件一一浏览。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买来的情人不简单

    买来的情人不简单

    一个意外,她闯入他的视线;一句帮忙,让她的生活平地起波澜;一场交易,她告别了单身岁月;一纸契约,又让他们各自戴上盔甲。他们小心翼翼的维持着自己的假面,却又忍不住去探索彼此不为人知的一面。他英俊,优秀,冷酷,却藏着一颗柔软的心,她单纯,安分,淡然,却有着他不曾预料到的聪慧。
  • 拐个妖怪做男友

    拐个妖怪做男友

    她,苏小璃,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原本在家准备着明天开学的她,偶然在自家门口救下了一只名为凛的狐狸男,他原本是狐族的一员,逃亡来到了这里,无处可去的凛只好住在苏小璃的家里,一只狐狸男和一个满脑子都是漫画的女生的同居故事就此展开。“喂,你是在cosplay吗?”苏小璃捏了捏凛的耳朵问道。“那是什么?”“诶,狐狸和狗差不多都是犬科动物那我给你吃狗粮应该也是可以的吧?”“我不是狗!”
  • 浮生忘忧酒馆

    浮生忘忧酒馆

    她是九天上的神君,因着天罚,来到千凡大陆,重新更名,开起人间酒馆,收集力量。 他是创世神的后裔,因着天罚,来到了人间,积蓄力量,隐藏自己。 不过偶然一次的相遇,让这忘忧酒馆从此再不比寻常,牵引出多少往事与故事。 ………………………………………… 亥时开馆,只迎一人,引故事入酒,或甘或辛,往来皆可入,只留有缘人 忘忧酒馆的老板是一个神秘所在,她好像存在了许久,又好像只是恰巧出现在你面前。 后来知晓,原来她是九天上的神君,机缘巧合,终于…遇到那个人。忘忧酒馆,许尔,忘忧。
  • 我真的是女帝夫君啊

    我真的是女帝夫君啊

    (QQ阅读正版全本免费)君不语一觉醒来,他身边多了个女人?她竟然还是一个遗世独立的惊艳女帝!……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做一个敢爱敢恨、一诺千金的帝君。
  • 叶叶梧桐

    叶叶梧桐

    从小叶清桐的父亲就告诉她,作为叶家的女儿,文韬武略都不能太差。于是叶清桐就想着,那干脆上战场去锻炼一下自己吧。结果一不小心就立了个功,封了个虚职的小将军。那时她刚满十三。那日的她立于城墙之上,北风吹起她枣红色的战袍,烫伤了多少人的眼底,但是她却似乎并不自知。有人费尽心思要得到她,也有人费尽心思要杀她。但对她而言,这一切不过让她的日子多了些调味剂。叶清桐蹲下身看着面前的黑衣人惊恐的眼神,伸手扯掉他的面罩,一脸嫌弃地问道:“话说,你主顾让你来杀我时,知道你武功这么差吗?”
  • 千金

    千金

    那个男人,践踏了她的姻缘,斩杀了她的父母,连那未出世的孩子也被他亲手扼杀……因为他不爱她;因为父母长辈的隔年旧恨;因为,那个孩子是他心心念念女子嫉妒的根源……葬身火海之时,杜青墨忿恨:苍嶙山,你毁了我的一生!再一次睁眼,杜青墨回到了新婚的第一日。这一世,她要让苍嶙山也尝尝家破人亡的滋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乐审计员

    快乐审计员

    官山岳会计科班出身,毕业就进入一家有证券资格的会计事务所工作,羡煞旁人。但生性浮皮潦草的他,工作中乐事连连,糗事不断。在资本暗涌的上市公司圈里,没规划、没理想、没追求的他,却意外有一个怎样香艳无耻的青春......
  • 夫君如狼似虎:宠夫女王爷

    夫君如狼似虎:宠夫女王爷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黑帮大姐大穿到凤鹰王朝,成了这里的六王爷,不但冷静睿智、还霸气干练。当从未拥有过爱情的她碰上了女尊国人人眼中之行为不端的男子,本想按生过活,谁知这些顶着亲人帽子的人处处对她心怀不轨,真是老子不出手当老子是病猫啊!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3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3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