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39200000033

第33章 给孩子讲太师的故事

胡效来

“一只羽毛才丰的雏鹰,当它第一次远飞的时候,它的心里充满了欢乐,因为它在蓝天翱翔的愿望就要实现了,然而,就在它展翅的须臾,它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深情地凝视曾哺育它成长的母亲。”此时的我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心情。回首凝眸,心里充满了对太师的感激之情。

这是我1984年在太谷师范毕业前夕写的一篇散文中的开头一段。流畅的文字是我对太师感情的自然流露。现在,离开太师已经二十四年,虽然事过境迁,但我对太师三年的学习生活的记忆依然是那么清晰而深刻,我对太师的感激之情依然是那么真挚而深沉。

和许许多多校友一样,我衷心感谢太谷师范对我的培养,是太师给了我丰富的知识和阅历,培养了我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奠定了我人生和事业的基础。应该说,没有太师,就不会有我的今天。而对于我,还特别感谢太谷师范三年不平凡的求学经历成为我人生的宝贵财富。这宝贵财富不仅仅使我获益匪浅,也使我的孩子受益无穷。

1993年,我收获了甜蜜的爱情的结晶--聪明伶俐的宝贝儿子。我给孩子起名叫:睿杰。“睿”是目光深远的意思,“杰”是才能突出之意。名字中寄托了我对孩子的殷切希望。从孩子懂事起,我就经常给他讲我在太师的故事,用我在太师的故事教育、激励孩子。可以说,我的孩子是听着我在太师的故事长大的。

1981年,我以总分名列全县第二的优异成绩考入太谷师范学校,成为首批从初中直接考入师范的幸运儿。一名出身农民家庭在农村中学就读的学生,能以这样优异的成绩考入太师,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它意味着我将跳出农门,捧上铁饭碗,成为国家干部。当我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村里的父老乡亲都投来赞许的目光,全校的师生都兴奋不已。考入太师使我有机会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小山村,了解外面的世界。从此,我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远离父母,独立地学习和生活;第一次感受到和农村不一样的城市生活;第一次认识了火车这一现代交通工具……正因为我考入太师,三年后,我从事了与我的长辈不一样的职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到上小学初中,特别是他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而懈怠的时候,我不知道有多少次给孩子讲这些我引以自豪的故事。我希望我的孩子像他的父亲一样,在学校好好学习,争取取得好的成绩。也希望我的孩子懂得: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知识,才能在人生的每一个机遇来临时做出影响一生的重要抉择。现在看来我的孩子没有辜负我的一片苦心。他在县直机关幼儿园一直是园里的好娃娃,在实验小学连续五年被评为“三好学生”。2005年,我的孩子以小考成绩名列全县第十的成绩考入平遥实验中学。在实验中学,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太师培养的目标是小学教师。从入学的第一天起,老师就经常给我们讲,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必须掌握两项基本功,即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能写一手好字;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必须有好的身体。太师三年的学习生活是紧张而快乐的。早上6点至7点钟是早操时间。清晨6点,校园就会响起起床集合的铃声,同学们迅速集中到操场,或跑步,或做操,锻炼身体。后来,体育老师又让我们利用早操时间进行环城长跑活动。环绕太谷城一周,至少有十几里的路程,同学们跑下来,个个累得气喘吁吁。但正是因为大家能够坚持不懈地锻炼,才有了比较强健的身体。早操之后是半个小时的早读时间。在早读时间同学们练习普通话,朗读名家名篇。上午上四节文化课,下午上两节文化课。在下午的文化课之前,有一个小时的写字时间。同学们利用这个时间,练习楷、行、隶、草各体书法。文化课之后是自由活动时间。同学们可以根据各自的爱好和兴趣,或到操场参加体育活动,如打篮球、踢足球等,或到音乐教室练琴,或到阅览室读书……学校还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如体育队、乐队、合唱队、美术小组等,经常组织朗诵、作文、书法、歌咏、体育等各种比赛。太师给我们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环境和空间。在太师音、体、美和语、数、物、化等其它课程同样重要,都是主课。如果在期末考试中,音、体、美有任何两门课程不及格,同样不准升级。美术课上,我们欣赏了许多的传世佳作;音乐课上,我们聆听了许多经典名曲;体育课则让我们对许多运动项目产生了爱好。太师的教学真正做到了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学们毕业的时候,不仅掌握了比较广博的知识,而且大都学到了一技之长。而这对于我们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是大有益处的。

我是在太师养成对音乐和文学的爱好的。在太师,我成了一名音乐爱好者。我参加了学校成立的乐队,学会了拉二胡和吹笛子,我表演的笛子独奏曾在学校文艺汇演中获奖。在太师,我成了一名文学爱好者。每天下午的自由活动时间,我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学校的阅览室度过的。阅览室有很多的报刊和杂志,在那里我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的营养。师范三年,我做了十几本约数十万字的读书笔记,摘录了许多名人故事、名言警句。因此,练就了我比较扎实的文字功底。记得师范毕业的时候,同学们之间要相互赠毕业留言,许多同学争着让我写毕业留言。因为我题写的留言文字优美、有特点。我清楚记得我们班里有一位同学,他的性格特点:一是乐观,二是善良,于是我给他题写了两句留言:在你的脸上永远没有愁容;在你的心中,永远没有恶意。同学们看了很是满意。记得在离开太师二十年后,我们曾重返太师,举行了联谊活动。在联谊会上,我赋诗一首:一别廿载恍如梦,咫尺天涯难相逢,事业奋斗历甘苦,白手回眸乐无穷。抒发了我们重返太师,回首往事,感叹人生的心情。

总之,经过太师三年的学习,我学到了多方面的知识,也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这对于我毕业之后从事教学工作以及后来从事文秘和行政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真是师范三年,受益一生。

正因为我有切身的感受和体会,我经常给我的孩子讲起这些我在太师的故事,我希望我的孩子在学校既要学好书本知识,也要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锻炼多方面的能力。这样对孩子步入社会、适应社会是大有好处的。因此,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我让孩子参加学校开设的美术、奥林匹克、剑桥英语等兴趣班。我还利用星期天和假期,辅导孩子学习了中国象棋。令我欣慰的是:我的孩子养成了对历史、数学、计算机和象棋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他多次在学校和全县组织的作文、绘画、计算机、象棋等比赛中获奖。升入初中之后,孩子的学习负担加重,但我不希望他一天到晚守在教室里,钻在书本中。我经常鼓励他出去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如玩电脑、打篮球等。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反而促进了孩子的学习。初一的时候我的孩子参加“希望怀”全国数学邀请赛,获得了二等奖。

太师三年的学习和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那时候,国家对师范教育非常重视,我们的食宿和书籍都是免费提供的。但是由于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国民经济处于恢复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在太师,我们住的是旧瓦房,晚上八九个同学挤在一张用木板拼成的床上。冬天取暖烧的是火炉。为了减少开支,每年快到冬天的时候,我们都要把煤和黏土打成煤糕,用来取暖。按照规定国家每天给我们一元一角的伙食费,早晚各三角,中午五角。那时候我们吃的是“份子饭”,即实行定量供应。不论高年级的学生还是低年级的学生,也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吃一样的饭。那时的饭菜也很单调。我们经常吃的是玉米面窝头、榆皮面擦圪斗和小米饭。这对于我们这些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年轻小伙,营养有些欠缺。因此,每逢星期日的时候,从火车站到学校的路上,就会有一道特殊的景观:许多回家返校的同学背着大包、小包,里面装的大多是干粮。那时候,白面很少,大部分是用高粱和玉米面做的。我家住在农村,离平遥城有30里,平遥城离太谷城有80里。由于路途较远,平时我很少回家。但是,为了让我吃好,不影响我的身体和学习,我父亲曾几次到太谷给我送干粮,而这些干粮是我母亲一片片烤出来的。那时候从平遥到太谷,火车票是八角钱。为了节约一元六角钱的往返车费,我父亲每次骑着自行车来,并且当天还要返回平遥。说实话,那时候,我还没有深深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参加工作之后,我常常想起这件事情,眼眶就不由得湿润起来。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吃好,念好书,为了节约一元六角钱的火车费,他们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累也心甘情愿。记得在上师范的时候,我们曾在语文课上学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那时候没有什么特殊的体会和感受。当时父亲送来干粮离开我的时候,我也没有注意父亲的背影,也很少向父亲说几句问候和关心的话。现在回想起来,我感到非常惭愧。我怎样才能报答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呢?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衣、食、住、行等与过去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大家尽情享受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由于受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我的孩子也免不了产生追求享受等不良思想。这时候,我就给我的孩子讲我在太师艰苦求学的故事。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孩子对我讲的故事难以置信,我就再三给孩子解释这是真实的故事,有时还请我的爱人作证。慢慢地,我的孩子就听得进去了。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要懂得感恩,感谢国家的培养之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将来用自己的才干报效祖国,报答父母。

现在,我的孩子已经成为一名初三学生,今年将参加中考,准备升入高中,我和许多家长一样,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较大贡献的人。我有一个信念,这就是:我将继续把太师的故事讲下去,讲给我的孩子,讲给我孩子的孩子……

胡效来 1981年-1984年在太谷师范116班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平遥卜宜职业中学任语文教师,在平遥县政府从事文秘工作,现任平遥县档案局局长。

同类推荐
  •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王开岭文集之自然美学卷,系作者最新文字结集,作者的注意力从自然细节开始,从那些曾经来过却正在消逝的风物开始,从那些被人类辜负的美好元素开始,从儿时的记忆和笑声开始,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无限眷念。
  • 希腊神话故事(二)

    希腊神话故事(二)

    天和地诞生的时刻,大海在咆哮,汹涌的波涛拍击着海岸。鱼儿在水里嬉戏、玩耍,鸟儿在空中展翅歌唱,大地上奔跑着成群的动物,但是却缺少一个具有灵魂的、能够主宰一切的高级生物。这时,普罗米修斯降生了。这位先觉者是神祇的后裔,他的父亲是地母该亚与乌拉诺斯所生的儿子伊阿佩托斯。普罗米修斯异常聪慧,他知道天神将种子藏在了泥土中,便手捧泥土,和着河水,按照天神的模样将泥土捏成人形。待泥人捏好之后,他又从动物的灵魂中摄取出善与恶,将它们封进泥人的胸膛里。这一切完成之后,普罗米修斯请来了天神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雅典娜对普罗米修斯创造的泥人深感惊奇,她朝这些具有一半灵魂的泥人吹起了神气,使它们获得了真正的生命。
  • 从海水里打捞文字

    从海水里打捞文字

    本书为海洋散文选,以海边人火热恢宏而又具体别致的生活场景、生产场景和海岸风情为主体内容,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对东海岸自然人文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变化。在描述新时代海边人民的感人面貌、鲜活群像的同时,充分挖掘传统海洋文化,反映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契合时代新要求的现代海洋文化。本书用海洋文学创作和传播的方式参与当前海洋经济和文化建设,形式新颖,行文晓畅,颇具特色,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 中华国学经典:人间词话+浮生六记(套装共2册)

    中华国学经典:人间词话+浮生六记(套装共2册)

    中华国学经典包含《人间词话》和《浮生六记》两本。《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部词话著作,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共六卷。全书记录了沈复及妻子陈芸的平凡生活,坎坷际遇,以及各地的浪游见闻。诗人徐小泓用独有的女性笔触以及女性视角,以全新的方式将作品呈现给读者,给人全新的审美体验。
  • 明洪武至正德中朝诗歌交流系年

    明洪武至正德中朝诗歌交流系年

    本书是明代中朝诗歌交流系年的第一部(洪武至正德),以“编年序月系日”的形式将中朝诗歌交流的各种材料排列,大多数材料经过考证系于具体日期。本书在宏观上保证反映明代前期中朝诗歌交流的全面性,在微观上也具体详尽地保证了反映明代前期中朝诗歌交流的系统性,客观详尽反映明代前期中朝诗歌交流的繁荣状况。
热门推荐
  • 我被迦勒底召唤了

    我被迦勒底召唤了

    单带c不动,重生抱大腿。作为迦勒底第四十七号御主预选,我有幸被迦勒底召唤了。
  • 女孩都是外星人

    女孩都是外星人

    本书是男孩?女孩丛书中的一册,全书按花季里的一场雨、女孩都是外星人、跳动的音符等内容,收录大量精美的散文作品。这些内容丰富,风格各异散发着青春气息的作品反映了当代青年人的生活、爱情、事业、理想等等,阅读此书是一种美的享受,青春气息的体验。
  • 我不爱你了

    我不爱你了

    她爱了那人四年,却被那人亲手送到了别人手里,从此她不再爱那人。
  • 邪行记

    邪行记

    一个懵懂小童,自小就被认为是恶鬼附身,饱受众人唾弃。一日突然发现收养他的老头和一个被他偶然救助的青年竟是身怀法术之人,自此揭开他一段不寻常的身世,前往一个未知的地方,开始一段奇异的路途。是天生的妖邪,还是转世的魔王……
  • 他的温暖如潮

    他的温暖如潮

    (女校霸vs男学霸)“你鼻子受伤了......”他眼睛微微眯起,把创可贴递给了她。她抬头,接过创可贴的手却在颤抖。她有的是纵容她堕落的人,可他是第一个仍未放弃她,渴望她优秀的人。晨光倒映在他的脸上,他的眼神深邃得像个漩涡,她在他的眼眶里看到自己促狭的目光。虽然不想承认,她乔霜也有狼狈的一天。但他来了,她的光来了。那天的晨光突然没那么刺眼了。
  • 爱情,那刺眼的泡沫剧

    爱情,那刺眼的泡沫剧

    本文章以围绕四个不同背景不同身世的主人公来创作的,诠释出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纠纷,暗讽出了一对情侣中的第三只手~那恋人之间的你侬我侬却变成了难以脱口的刺耳话语!!!
  • 墓中无人:鬼丈夫

    墓中无人:鬼丈夫

    相恋十年的男友诡异失踪,尚在美国就读的她即刻放下学业回国寻踪,却发现男友遭遇车祸全家遇难,他虽幸免但却惨遭毁容。她不离不弃,悉心照顾,与之同眠,却在蛛丝马迹之中发现枕边这个被毁容了的男子实际上并不是自己的男朋友。他究竟是谁?为何借由车祸掉包二人的身份。她尚不知道已经被卷入了巨大的阴谋黑暗中等待她的会是什么呢?越来越接近真相的她,是否还有命见到明日的朝阳……【请继续支持新书《画皮:少女捉妖师》】
  • 伤心的政治:袁世凯的宦海残局

    伤心的政治:袁世凯的宦海残局

    写史,最难的是写人。历史是人折腾出来的,说史,即使是单纯的大事记,也免不了有人在里面,不能把人和事剥离开。但是,现在做历史的,往往见事不见人,写来写去,干巴巴的,就那么点事儿,里面当然有人,但是人都“事儿”化了,没血没肉没性情。说实在的,不是写史的人不想写人,一边是多年的积习难改,一边是写人也的确有难度。
  • 命运轮回之地狱曙光

    命运轮回之地狱曙光

    我们活在光明中,却仿佛身在地狱。我们在阳光下笑,却在黑暗中流涕。我们看不见黑暗,只因冷漠麻痹童心。以孩童的眼光,最超前的思想,揭露这个社会的黑暗。以魔幻的文字,最直观的透视,打开一扇扇黑暗之门,走进每个人的内心,揭示一个又一个的心灵密码……我们看不见黑暗,只因我们已经丧失纯真……望在活在黑暗中的孩子,能看到,地狱之外的光……
  • 升台

    升台

    站得高只为看得远,灯火阑珊处只是一场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