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1900000054

第54章 书信叙真情(2)

印章已读。内容为《西厢记》张生对崔莺莺所吟之诗:“月色溶溶夜,花容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崔莺莺对张生所和之诗为:“空闺深寂寞,无计度芳春。料得高吟者,应怜长叹人。”我手头无《西厢记》,这还是幼小时脑里记下的,请你抽暇查对一下(王实甫西厢)。

印章上的刻文,字体是《汗简》。最近中华书局印行了《汗简·古文四声韵》。请你在该书中查对字形和边旁,以便放实。《汗简》文字,我曾替它恢复过名誉,但其中毕竟问题不少。作为工具书还须谨慎对待。

至于图章是什么时代的东西,仅仅从拓印片上看不出来。明清都有可能。从印章的刀法章法上看还是不错的。印文共二十个字,除了重文,您已释出十六个字,已经够好的了。即此祝愿全家安好。

时间是一九八五年九月九日。

我问为何动了感情,张先生说想起了过去在一起整理盟书的事情,一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又问为何破颜一笑,是不是看到自己信中一连写出《西厢记》里两首诗,你说过能背西厢全本,果然不假。张先生说,不是笑这个,是笑信里头对守中同志说话的口气,是该夸奖,但那口气像是长辈夸晚辈,实际上守中只比他小十五六岁,当时已四十岁,不该还把人家当孩子。好为人师的毛病总也改不了,要是搁到现在,就不会用这种口气说话了。我又指着一封信说,看你,在外地开会,还牵挂着守中着作出版的事。这封信的落款是“张颔于古杜邮(咸阳)”。信中一段是:

这个字编,我计划推荐单独发表,用您的正式名字发表。在《古文字研究》集刊发表(中华书局编)。不知您的意见如何?我已和中华书局初步取得同意。您考虑如果作为字编发表是否会对正式发掘报告有什么影响(我觉得不影响),但又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关系。就是说,您发表的,别人是否有意见?等等等等。(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四日)

张守中研究中山王墓器物文字的一本专着,是张先生写的序,书还没出版,山西将召开中国古文字学会的年会,在给守中的信上说:“我意,赶明年年会上,将你的书印出给大家散发。大会预订二百份,我已给赵诚同志去信,您可在京催促。”信的末尾,说他在整理《古币文编》的稿子,“连个助手也没有,所以就常想到你,你如果在太原的话,我就能活下去了。无奈又得革命加拼命,拼一个时期”。看到这里,张先生又动了感情,或许是想起他一人在南什方院禅寺里抄《古币文编》的情形吧。“就能活下去了”,这话里有多少感情,多少感慨。

从给姚国瑾的信,到《甘公书简印本》,能看出张先生性格的另一面。较之平日说话,信中更见性情,也更见胆识。比如平日谈起《侯马盟书》,是那样的谦抑,而在给张守中的一封信中,说到那些对《盟书》挑剔的人,却是那样的不屑,说到《盟书》获得的赞誉,又是那样的自豪:

近几年内,日本人搞盟书有股风气,除过发表不少文章与小册子,今年三月又出了一本《东周晋国侯马盟书字体通览》,是在我们基础上炒的回锅菜。在其叙文中谈到我们的结论是最有说服力。我也佩服他们的治学精神。

国内有的学者对我们的结论发表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有的不错,如对“宗”、“主”字的意见等,有的“寡气”,我当然还可以写一些驳议,但我没有写,让其自为生灭。总的来说尚动摇不了我们研究结果的基础。比如说“主”字的解释,不足以推翻“宗盟”,况且,一,“主”也是宗祏,假宗为主。“主”字不是本体。二,盟书“宗”、“主”在字形有别,是因为用处分别的原因……充其量也只是一家之言。前若干年有一位黄姓学者对我说:“我可以推翻你的整个论点!”我说:“非常欢迎。”后来他的文章发表了,时间过去也多少年了,我们的论点还是依然。在国内虽然也有的学者坚持唐兰先生的说法,认为盟书是战国的,而我们认为是春秋晚期,这一点海内外还是主流之说。当然我们不怕推翻,如果推翻而能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把学术研究推进一步的话,推翻更好。(一九八八年八月十八日)

看到这里,轮到我笑了。张先生警觉地问,你笑什么?说我想起了白居易的一首咏桃花的诗,“人间四月”什么,后面的想不起来了。张先生说:可是《大林寺桃花》?是这样的——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我说,正是。张先生说,笑什么,这会儿是秋天呀。我说,在我们访谈的这些日子里,我心里一直有个疑惑强忍着不说,你可能会说,那就问呀。在没有确实证据之前不能问,以你的性格,问了也不会直说的。但我认为我的疑惑是有道理的,没想到刚才无意间得到了这个答案,就由不地笑了。

张先生没说什么,只是不解地瞅着我。我说,我有个观念,凡有大才智,有大本事的人,从本质上说,都是骄傲的。可笑世人,一说起这些人,若是革命的进步的,就说他怎样的谦虚谨慎,怎样的从善如流,若是反动的落后的,又说怎样的虚伪,怎样的示人以假象。我总觉得,这两种说法,都有违常理。

张:新鲜。

韩:我是这么想的,凡有大才智,有大本事的,面对这么一个平凡庸俗的世界,不可能心平如镜,更不可能处处认同。既然这样,他怎么能一点不动气,一点也不骄傲呢?骄傲是不同凡俗的表现,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可是,我在访谈中,一说到你的成就,说到你的品德,你总是表现出一种谦抑的态度,弄得我无话可说。只有今天,就是刚才,在给张守中的信里,我看到了你的自信,你的张扬,你的骄傲。该有的东西一定会有,要不就不合人之常情。

张:这跟这首诗有什么关系?

韩:原来人间三月正芳菲的桃花,到四月看似尽了,哪里会尽呢?只是在人前不显露了,原来是逃避到与好朋友的书信里来了。给国瑾的信是一例证,给守中的信则是一个铁证。

张先生听了,嘿然而笑,说这本《甘公书简印本》就送给你吧。

时间还早,又闲聊起来,我忽然想起谢泳先生的一番话。谢泳原在山西省作家协会工作,去年去厦门大学当了教授,不久前回来一趟,在一起聊天时说起张先生。或许是对大学教书有了新的体会,谢泳说,张先生若早年就在大学里,现在那可了不得。几十年下来,多少学生,学生又有学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教育科研单位,该是什么光景。我当时也是认同谢泳的话的,觉得张先生这么大的学问,没在大学里教书是个遗憾。反正是闲聊,不怕见怪,我就说了这个看法。

像是早就有人说过这个话题,张先生当下接着说,他这样的学历怎能去大学教书。沉吟片刻,又说,天下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即便真的去了大学教书,对他来说也未必是好事,一是不能静静地读书,再就是主持不了侯马盟书的研究,就是古钱币的研究,也没有这么便利的条件。没了《侯马盟书》,没了《古币文编》,光当个教授有什么意思?

可能做别的研究嘛。

研究得再好,也不过是个“关内侯”吧。

我说,事实上你还是有学生的,只是不是那种注册上课的学生,这些年我看有几个人,跟上你学习,也跟学生差不了多少,比如高智,国喜,还有海涛,不叫学生该叫入室弟子吧。

张先生说,他们视我为业师,我只视他们为年轻的学问上的朋友。他们从我这里学下什么东西没有,我不知道,我跟他们的交往中,受到他们活力的感染,智慧的启发,是确确实实能感受到的。比如高智这孩子,这些年一直跟着我学古文字,有悟性,肯动脑子。说着取出一册《古代文明研究通讯》,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的,二〇〇七年第九期。翻到《西伯既勘黎——西周黎侯铜器的出土与黎国墓地的确认》,作者高智、张崇宁。接着说下去:

这个墓地的发掘,是崇宁主持的,回来常跟我说说。高智和崇宁这篇论文,别看不长,解决的问题也不大,但论证严密,让人信服。古代分土封侯,除了中原的几个大国之外,还有许多小国,既奉周室为正朔,又依附于大的诸侯国,史书上说商汤之际,方国三千,到了周朝,没有三千也该有三百吧,我们现在知道的也不过几十个。过去人们研究历史,对这些方国很少注意。前两年山西考古的一个重要发现,就是在绛县一处墓室里发现了倗国的器物,等于确认了这么一个方国,是史书上没有记载的。黎也是个方国,《尚书》上说“西伯既戡黎”,地域一直没有明确。现在智高和崇宁的这篇文章,等于弄清了黎这个方国的确切地址。

我说,你这用的是孔子带门徒的办法,其效应,跟在大学里教书没法比。不过,什么都是命,多了这个会少了那个,天旱雨涝不会那么均匀。

接下来张先生的一句话,很平实又耐人寻味,让我多少感到,自己还是太卑污,太势利了。他的话是:有多大的门面,操多大的心,世上没有白下的辛苦,也没有白得的好处。没有那么多的荣誉,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麻烦——心静啊。

一面又觉得好笑,这样警策的话语,不正是他多年小伙计生涯,得出的悟道箴言吗?直到走在回家的路上,仍在思索,道这个东西,真像庄子说的那样,什么地方都有,下功夫去悟就是了;还是端看什么人在悟,像《红楼梦》里说的,“世事洞明”了,看着哪儿都是学问。质言之便是,先有可悟之道,还是先有悟道之人。原先我相信前者,总以为有个道在那儿放着,纵使像我这样的蠢人,只要孜孜以求,离道也会越来越近,直到有一天拿到手里。这一刻竟疑心起来,怕还是先有悟道之人,才有可悟之道。若谁也能悟出,这天下的道也太多了。一个是主体的修持,一个是方法的寻觅,轻重不用掂量也该知道。

真是这样吗?直到临睡前,还是疑疑惑惑。

同类推荐
  • 改革斗士——商鞅

    改革斗士——商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地王启示录

    地王启示录

    本书内容包括:撼动世界的民企资本、公共资本的触角、大鳄来自四面八方、术业有专攻、英雄不问出处等。
  • 史玉柱全传

    史玉柱全传

    史玉柱是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之一。从1989年以深圳为起点,史玉柱在经历了20多个春秋之后,最后在上海这个繁华大都市指点江山。在史玉柱身上承载着崇高至上的荣誉,也背负着巨大的失败,大起大落给这个原本普通的创业者烙下了非凡的印记。史玉柱最大的资本不是他的财富,不是他的股票,而是惨败之后的东山再起,而是以常人难有的勇气完成的人生大逆转。商海沉浮,史玉柱起死回生,再造奇迹,为无数创业者高高地竖起了一面精神旗帜。
  • 颜元李塨评传

    颜元李塨评传

    本书对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的颜李学派代表——颜元、李塨的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较为深入的剖析。作为启蒙学者的颜元,在对宋明理学的全面清算与批判基础上,构筑了“以事功为首”的功利论为宗旨的思想体系。这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功利论的高峰,并对后世尤其是近代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李塨作为颜元的学生,对颜学的发扬与光大作出了巨大贡献。本书在颜元对“孔颜乐处”的希求以及颜李二人浓郁的圣人崇拜观念等以往学术界很少涉及的内容方面,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 海伦·凯勒(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海伦·凯勒(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当一个人失去视力,成为盲人的时候,那么似乎他只能在黑暗中摸索一辈子了;当一个人不仅看不见世界,而且又失去了听力,成为聋人的时候,那么这世界上一切美妙的声音似乎都与他无缘了;当一个人又聋又瞎他将会怎样活在世上呢?然而,有人向这种命运发出了挑战,她最终成为名垂青史的与拿破仑齐名的女人,这便是海伦·凯勒,一个聋哑人,一个双目失明的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
热门推荐
  • 别动书给我

    别动书给我

    聂姝从小被父母教导要好好学习。聂姝也不负众望,从小严于律己,热爱读书,成绩优异,安安稳稳的长大。直到一只毛茸茸的虎头猫的到来,虎头猫的话语,令一心只想学习的小姑娘彻底迷茫,她拿的书是什么。父母从小对她放养式的教育,邻居阿姨有时的欲言又止,她自己拒绝与人交流。以前陷入书海的世界,不管外面的世界。现在的少女只想热爱生活,感受美好
  • 神话之旅:再铸心灵的神谕和寓言

    神话之旅:再铸心灵的神谕和寓言

    《神话之旅》解释了众多神话传统里的心理学主题,重新讲述了源自希腊-罗马、希伯莱、埃及、凯尔特、挪威和东方文明国家的故事。本书讲到了亚瑟王的骑士帕里杜尔,描述他如何从溺爱自己的母亲手中逃脱;讲到西布莉女神如何因嫉妒而毁灭了自己的爱;让我们看到在情人坟边哀伤欲绝的俄耳甫斯那挥之不去的可悲身影。这里重新讲述了50多个动听的神话故事,每个故事后面跟有一篇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的评论文章,解释该篇神话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什么寓意。
  • 吞噬进化谱

    吞噬进化谱

    一本万界谱,可吞噬天地。一把砍柴刀,可逆天屠龙。问大道服不服,我一刀砍之。
  • 逆袭重生之我要当学霸女神

    逆袭重生之我要当学霸女神

    这是一个丑女重生逆袭为一个完美女神的故事。全程没有太多勾心斗角!只有主角努力向上,发扬正能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论师尊的自我修养

    快穿之论师尊的自我修养

    故作高冷避世佳人仙尊X假装正经厌世腹黑怪灵犀仙尊一朝陨落,带着红线系统修补各个位面气运之子的情缘。“阿布,我觉得他好像我徒弟。”灵犀用奶茶挡着脸,偷偷观察着青年。系统:我不觉得偷看这个行为符合您仙尊的气质。青年:我不觉得一杯奶茶可以挡住你不被我发现。小傻子。嘴角微勾,青年拐入了小巷。灵犀站在路灯下一脸郁闷:“阿布,他会隐息术吗?我怎么找不到了…”青年站在阴影里,眼中一片黑暗的气息,师尊,既然跟来了,就不可以再离开我了。
  • 亡灵术士尼克

    亡灵术士尼克

    仇恨,权势,好奇,信仰。术士们无休无止的斗争,到底成就了什么?原本只是为了复仇的尼克,却意外地走进了世界的中心。
  • 无情白发仙

    无情白发仙

    杀手白凡,执行任务中身亡,却偶然获得了无情诀和时空混元珠。(期待白凡的故事吧)
  • 背后的爱意寡寂

    背后的爱意寡寂

    富家子弟祁隆在100次轮回中见到以前被自己伤害过的女主于洁如何将自己踩在脚下情形,最后发撅起来是一场催眠术!最后在他堕落,无助的时候收获了爱与自信!最终与女主角于洁幸福在一起的事!
  • 妃若归来一笑嫣然

    妃若归来一笑嫣然

    嗯?侯府胆小懦弱的草包大小姐,空有一副绝世容颜?再次睁眼,眸中竟闪过一丝狠戾与冷漠.堂堂一个侯府嫡出大小姐,连庶妹都敢欺压到她头上去了.好!就让你们看看什么是21世纪的王牌女杀手!来一个挡十个,来十个她则要让一群人折服.某王笑道:“顾颜,本王果然没有看错你.”两世,她仍躲不过他的深爱。风华一世,且看今朝.前世今生,缘不尽.作者Q:1433049078.吐槽或有意见者请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