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1900000065

第65章 走进“大家”

十二月三十日星期二

来之前通电话,保姆说张老身体还好,问过才回复我的,来了之后,发觉精神不太好,说是近日耳鸣的毛病又犯了。谈了一会儿,说要歇歇。

既然来了,就该有所收获。墙上有一些字画,很有意思,原说要抄的,何不趁此机会抄下来?

书桌靠里,也就是他身体的右侧,是一幅《梼杌图诗》。画面上阎王居中,周遭几个小鬼,身上都标有名字,各呈丑态。旁边是一首诗:

阎罗殿堂,阴风凄厉。

鬼怪妖魔,群聚族类。

作威作福,为灾为祟。

权操生死,钱通天地。

蠹蚀家国,事牵兴替。

图此梼杌,警鉴阳世。

图是张先生画的,诗是张先生作的,也是张先生写上去的。从我认识张先生以来,少说有二十年了,墙上照片与字幅,每隔几年都会更换一两幅,多少年下来,差不多更换完了,独有这幅《梼杌图诗》一直岿然不动地挂在墙上,且占据一个极为醒目的位置,总是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吧。心里这么想过,从来没有问过。只怕一问,得到的是一个平庸的答案让我泄气,比如说此乃镇宅之需,或是一个更为沉重的答案,让我难以面对,比如说以此暗示阳间。这样一个智者,在自己的座右(真的是座右)挂了这样一幅近似漫画的画幅,总是有他的考虑,还是不问的好。要搞清的是“梼杌”为何方神仙。

待张先生神态转为正常(耳鸣起来,神态上能看出),我提出自己的疑问。张先生以背书的口气说:《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这个恶人,死后最终演化成上古着名的魔兽,《神异经·西荒经》上说:“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传说梼杌是鲧死后的怨气所化。后来“梼杌”用来专指恶神或是恶人。

我忽然想起,今天张先生精神不好,前些日子我曾让他找找中央电视台出的《大家》杂志,若找见了,今天看看岂不正好。问起此事,张先生说,国喜给找见了,就在手边。说罢指指靠东墙条几上的一叠杂志,说在里面,让我自己找。

不用翻,就在最上面。封面上,一幅张颔先生的头像。

《大家》栏目组来太原拍摄张颔的专题,起初我就知道,时间当在二〇〇五年冬天。具体哪天,记不清了,当时我还在《山西文学》编辑部上班,那些天正在整理张先生的《长甘诗存》,全部录入,选几首刊用。一天忽然接到一个电话,说他们是央视《大家》栏目组的,正在张先生家里做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张先生说他有一部诗稿在我手里,已经整理出来了,他们想用一下整理出来的本子,问我能不能送来。还说他是复旦大学张新颖教授的学生,问我与张教授有没有交往。我说久闻张教授大名,至今还无缘相识。

这样重要的事,怎敢耽搁。当天下午便将张先生的《长甘诗存》原稿,和我整理出的本子送去了。原以为会见到这个栏目组的主持人曲向东先生。去的不是时候,曲先生不在,打电话的男生也不在,只有两个年轻人,一男一女在安置灯光,给我的感觉像是在搞一个小型的演出。那个女孩子,转着圈地打量着张先生的书房,直感叹怎么会这么小。拍摄在北边的小书房进行,也就十平方米大小。所以选择北边的书房而不选择南边稍大点的卧室,据说是看中了那一对木制沙发。

其时我不知道央视还出版一本《大家》杂志,将他们拍摄了的“大家”,再变成文字稿在上面刊登。想到这是山西第一个走进《大家》的人物,我们的刊物也应当有所体现,便给那个张新颖的学生留了封信,写了满满一页,意思是请他在拍摄之后,为我们写个“拍摄记”一类的稿子,怕他嫌地方小刊稿酬低不肯费这个心,还特意说“若肯屈尊写出,稿费定会从优寄奉”。后来自然没有音信。再后来我在书店见到以书代刊的《大家》,上面有“拍摄散记”一类的文章,直笑自己当初怎么会那样敬业而又那样愚蠢。

简单翻了翻,知道收入《大家》杂志的文章,远不如央视播出的《大家》节目细致动人,比如节目上有张颔背诵“封神榜”的镜头,而杂志上因为无法表现就舍弃了。不过,曲向东先生的风度,还有那循循善诱的主持风格,还是较为完美地体现出来了。前面是开场白,接下来全文以解说与访谈交错进行。开场白和解说词都很精彩,可以看出编导和主持人,都下了大力气。开场白里说:

今天我们要面对的大家是着名古文字学家张颔先生。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中央电视台一个报道说,山西省阳曲县发现一块古代四字匾额,这四个字在山西无人能识,并诚邀全国有识之人前来辨认。当时张颔在上海出差,回到山西之后他立即赶往阳曲,当即不仅把这四个字认出,而且还将这块匾额的来龙去脉解释得一清二楚,这件事在当年的山西省曾轰动一时。

且看一段解说词:

当时张颔是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侯马考古队队长。这篇发表在当年《文物》杂志上的文章,虽然仅仅是一篇简单的介绍性文字,但是这个重大发现在当时乏善可陈的考古界引起了巨大轰动。这篇文章还吸引了一位重要人物的注意。

再看接下来的这段访谈:

张颔:王冶秋同志拿给郭沫若同志,他看了以后,说他要写一篇文章,他写的是《侯马盟书试探》。郭老说,张颔和其他同志们的努力是大有贡献的。

张颔:他提出他认识盟誓,所以盟书这个名称是由郭老提出来的。

主持人:一个是您在看到这些字的时候,您当时能认出多少字,大概比例?

张颔:那个比例就不少了。所以这个郭老的文章都是在我记述下来,他才写。

主持人:那当时郭老是看到您认出来的这个字之后做的判断?

张颔:是的。

主持人:其实这个字您认出来,但是您当时没有把它判断成盟书?

张颔:对,就是这一点。

主持人:您觉得是祭文?

张颔:跟祭祀有关系。

主持人:那当时您看到郭老的这篇《侯马盟书试探》,看到之后您当时的判断怎么样?

张颔:我感觉到的确是盟书。从这个对我的启发以后,根据盟誓的这个渠道从历史上进行考证。

应当说这次访谈是非常成功的。我的三弟在老家临猗县看到了这个节目,过后给我说,真没有想到张先生那么大年纪了,脑子那样清楚,说起话还带几分幽默。最有趣的是,访谈结束后,老先生站起身要走了,还轻声说:走资派还在走。

今天看这本杂志,我记住了一个日期,就是央视《大家》栏目首次播出张颔一辑的日期是:二〇〇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我问张先生,阳曲县发现的四个字是什么字?张先生说,他们闹的乌烟瘴气,真是小看了山西无人。我去了一看,就是“气生道成”四个字嘛。《管子·内业篇》就有的“气之精也,道乃生”之语。不过,这事儿到现在还没有完,还有人说是“易生道成”,易生道成,就讲不通嘛。辨认古文字,不能靠蒙,得言之有据,就是推论,也得符合逻辑嘛。

张颔先生是山西文化界走进大家的第一人。过了一段时间,才有版画家力群先生也上了《大家》,至今还未听说有第三人。可以说,是央视的《大家》栏目,让全国的普通观众,第一次听说了张颔这个名字。

我说,张先生这样的大家——

张先生说,快别这么说了,我不是早就说过嘛,哪是什么大家,五十九平方米(张先生现在的住房面积是这个数字)。

我说,这是你的风趣,实则,你还是很自负的。张先生说,就你说这样的话,谁不说我是个木讷人。我说,那是他们对你了解得不深,且看你这副《自拟联》:“下笔迫古籀,着文抚商周。”直可说雄视古今了。

张先生说,一时感兴,语无伦次。你忘了我那首《八十七岁忝膺大家徽号有感》了。说着便背了出来:

小学文凭枯木材,身经恶煞意灰颓。

耆年坐获飞蝇誉,无补汾河搕堆。

按张先生自己的解释,飞蝇誉者,意外之誉也。“搕,读如恶色”,古书上是垃圾堆的意思。此语山西有些地方仍用。

我说,两相参照,一正一反,才是全面的张先生。

今天张先生精神不好,不多说了,早早告辞离开。晚上翻看资料,见到张先生一副对联,最见大家气象:

流沙坠简考释三卷,侯马盟书类例五章。

附注:上联言罗王二堂巨着,下联配老朽拙着,但求对仗之偶合,敢避攀附之嫌。

张先生这副对联,不管下面的附注如何谦抑,实则是将他的盟书考证,与罗振玉、王国维二氏并列了。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他们的殷墟文字考释、流沙汉简考释,均为古文字学的开山之作。以一对二,以五敌三,可见其自命不凡。

我心里暗想,怕这才是张先生平日的自期与自许吧。

同类推荐
  • 近代天津十二大名医

    近代天津十二大名医

    本书收录中国现代肿瘤医学创始人金显宅;跨越两个世纪的百岁大夫孙璧儒等十二名西医,都是在天津行医数十年,并在各医科上有所建树的已故先辈名医。
  • 德川家光第二部:奇正相生

    德川家光第二部:奇正相生

    德川家族不朽的治世传奇,再度席卷而来。《德川家光》延续了山冈庄八作品一贯的恢弘气势,是集史学、商经、权谋为一身的鸿篇巨制。松下幸之助、中曾根康弘等日本政商界成功人士,无不将德川一族的王者奉为自己一生学习的典范。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2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2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国家面临灾难之时,不仅朝廷中有挺身而出的大臣,军队中有浴血奋战的将领,尤其是平民百姓,农民起义军中,有更多的爱国志士。他们勇当国难,无私无畏,可惜大多成了无名英雄。只有一些重要的义军首领的名字和事迹,才被历史记录下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大凡把国家、民族的兴衰放在首位,一心报效祖国的热血男儿,早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们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则为敌军叛党所俘,身陷囹圄。面对威逼利诱、严刑拷问而不屈不挠,最后凛然赴死、慷慨就义,表现了爱国志士的大无畏精神和气节。
  • 瓦特

    瓦特

    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水浒之史进

    水浒之史进

    史进,水浒中被忽视的武学天才。水浒中被忽视的天才还很多。看穿越者史进能否逆天改命,改变这些人的命运。当然还有大宋的命运
  • 末世之沙漠里的青青城

    末世之沙漠里的青青城

    末世之后,大西北被风沙吞噬,唯一存在的,就是那做城,世人称之它为:青青城。青青城取名来自,董卿青的青青,还有这座城。白皙垂死,他捏着董卿青的脸,温柔的道:“青青,我死了,你怎么办?”董卿青被欺负,邵军是第一个站出来,拉起她的手,宠溺道:“走,青青妹妹,我们去欺负回来。”董卿青城外与丧尸搏杀,白翼尘替她抵挡丧尸:“我说过,站在我身后”最终,董卿青陷入泥潭苦苦挣扎,温岚来临,掀起腥风血雨,救她于水火之中:“才多久不见,你就混成这样了?”
  • 末世的进化旅途

    末世的进化旅途

    在末日,她是如何成长的、在末日,他是如何守护的、在末日,他们是如何跟随的、而剩下的他们,又是如何生存的,在这末日的旅途中,如何成长,如何守护呢?PS:看这本的时候也可以点下我的另一本书{同样是末世丧尸的,不过和这个类型不同}
  • 复仇三公主VS圣樱三少

    复仇三公主VS圣樱三少

    一个冷酷,一个冷静,一个可爱,三人从小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母亲惨遭杀害,踏上了复仇之路。
  • 宫心纪

    宫心纪

    皇宫妃子为何要争宠呢,内宫争权夺利的故事从小长大的闺蜜喜欢自己的哥哥却又不得来了皇宫少年皇帝养成从不争宠的端庄女子前朝政事,谁能夺得大权太后执政十余年,到底是外戚强大还是财狼虎豹
  • 餐饮大佬

    餐饮大佬

    一场大醉之后,柳下辉重生回到了2000年。有金手指加持的柳下辉,瞒着父母利用学费创业,从一个小小的白切摊开始,最终成长为首屈一指的餐饮大佬。(关于书中的物价,在84章后面发有单章解释,大佬们若是觉得物价有问题,请不要急着下论断,看看那个单章解释再说)大佬粉丝群:1105469020
  • 我的爱妻是女皇

    我的爱妻是女皇

    琼英公主在日记当中这样描述这个自己生命当中最为挚爱的男人:“他,一个异世界的穿越者,一个迥然不同的男人。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仿佛就是天生为了帮助柔弱的我。在他的依存之下,我感受到了一个男人所罕见的睿智、英勇与成熟。然而生活中不经意间的自然流露,还是展现了这个羞涩大男孩的本性。我隐隐的感觉到在他的内心深处隐藏着一个秘密,是他气质与性格养成的秘密,是来自那个异世界的独特经历。即使在我们两个人水乳交融的时候,他仍然羞涩的极力隐藏这个秘密。我不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秘密,值得他如此伟岸的男人不愿意提起。我敬佩他对于爱情的宣言:“守护你一生一世。”我问他为什么是守护而不是爱。他告诉我,爱意味着有那不爱的权力,而守护却是一生的诺言和责任。“
  • 庶女毒妃

    庶女毒妃

    穿越不可怕,可怕的是遇上一群奇葩、骄纵、蛮横、阴险、层出不穷。理直气壮抢她妖孽夫君不算,还要送她去和亲?难道她就是好欺的?来一个斗一个,来两个斗一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手启示录

    高手启示录

    繁华都市的黑暗处究竟隐藏着多少秘密,一个IT宅男如何变成一个绝顶高手。宅男的身子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 好想尝口你的甜

    好想尝口你的甜

    “苏浅浅,你像是棉花糖。”“为什么我是棉花糖呀,我不要,哼。”“因为你已经甜到我的心里去了,给我尝一口呗,棉花糖?”“不给你尝,略略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