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82800000011

第11章 “微”尘大千——“微阅读”列传(2)

“词”的填写要依照一定的曲调,即词牌,如“满江红”“蝶恋花”“江城子”“西江月”“浪淘沙”等。它们由曲名发展而来,不同的词牌在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词的创作在宋代达到巅峰,或激昂豪放,或典雅婉约,对后世影响深远。

例如,梁羽生先生的武侠小说几乎每部的卷首都会铺置一阕词以寄感慨。其代表作《七剑下天山》就是以一阕《浣溪沙》开篇,如下:

已惯江湖作浪游,且将恩怨说从头,如潮爱恨总难休。

瀚海云烟迷望眼,天山剑气荡寒秋,峨眉绝塞有人愁。

2012年6月28日,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健康报》头版报眼位置发表了自己所作的“水调歌头”词牌的词,畅谈医改,成为改革开放后首位在部委机关报纸头版发表诗词的部长。其词如下:

九州风雷动,医改传佳音。最爱鹏城胜景,雨后天尤晴。胸存社稷疾苦,魂牵民生国运,良策暖人心。深渊何所惧,英雄敢渡津。

积弊除,制度新,政先行。厚德重塑杏林,仁术赖真情。喜望神舟揽月,笑谈蛟龙缚鲸,人间舞清影。华夏卫生路,气派独古今。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与唐诗、宋词相提并论的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其特点是: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散曲包括套数(套曲)和小令两种,一为富丽雍容,一为短小精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往往以其较长的篇幅表达相对复杂的内容。

而小令以单片只曲、调短字少为基本特征。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28个字描绘了10种景物,构成一幅内容丰富的图画,融情入景,倾诉着天涯游子的孤寂痛楚之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在参观成吉思汗陵墓时也曾作有一首《天净沙》:

兴隆山上高歌,曾瞻无敌金戈,遗诏焚香读过。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

其中“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一句,被******主席赞为“神来之笔”。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等,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一致,一般不需要押韵;在民间广为流传,同样是一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国君孟昶,他在寝室门板的桃符上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对联艺术的鼎盛时期是明清两代,当时已可谓炉火纯青、日臻完美。例如,四川大学的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出自清代名臣、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自勉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上联说,大海可以容纳无数江河水,是因为它拥有宽广的胸襟,从而形成超常的大气;教育人们要胸怀宽广,才能成大器。

“海纳百川”最早出自东晋袁宏的《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其言包含广也。”“有容乃大”则出自《尚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下联说,悬崖绝壁能够直立千丈,是因为它没有过分的欲望,不向其他地方倾倒;教育人们要放弃无谓的享乐欲,修身养性。

“壁立千仞”出自西晋张载的《剑阁铭》:“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林则徐所作对联中,传扬后世的还有多副,如: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上联说,站在山顶可以望见无边的大海,海天相连,气魄宏大;寓意为学海无边苦作舟,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下联说,脚踏绝顶峰,顶天立地,堂堂正正,一览众山小,抒发了凌云壮志。

再如:

大海有实能容之度,

明月以常不满为心。

此联意为:为人要谦虚大度,做事要思量谨慎;大量容人,小心处事;不自满,知自身之不足,积极进取。

闻名遐迩的长沙岳麓书院大门两旁悬挂有对联一副:

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

此联是清朝嘉庆年间的岳麓书院山长袁名曜与该院学生张中阶集句而成。上联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下联出自《论语·泰伯》,源出经典,联意关切,道出了岳麓书院英材辈出的历史事实。

岳麓书院在宋朝开宝元年(公元968年)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明清两代至民国初期是岳麓书院培养人才的黄金时期,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胡林翼、曾国荃、刘长佑、唐才常、沈荩、杨昌济等名人纷纷从这所书院走向社会。

曾就读于岳麓书院的著名教育家杨昌济先生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执教时,曾作过一副著名的明志联:

强避桃源作太古,

欲栽大木柱长天。

此联抒发了杨先生决心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培养经国济世之才的激越情怀,书写在该校本科第八班教室的墙壁正中央。而******主席正是就读于该班,他和同级的蔡和森等学生在日后大展宏图,成全了杨先生“栽大木、柱长天”的宏愿。

任何文学作品在反映社会生活时都要进行艺术的集中概括,但是“诗词曲联”在语言艺术的集中性和概括性上的要求更高;既要格律工整,又要语言精练,还要具有形象性和技巧性,富有音乐美和建筑美。历代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可谓丰富多彩,令人百读不厌;创作者可以从中汲取到丰富的营养。

如今,“诗词曲联”艺术在新媒体传播中又呈现出新一轮的“复兴”之势。套用这些文体创作而成的网络段子不胜枚举,或诙谐幽默,或讽刺调侃,虽远不能与当年的“诗词曲联”佳作同日而语,但同样反映着人民的喜怒哀乐,展现着世间的百态万象。

例如,曾有网友以一首《江城子》来调侃考试之难和压力之大:

拿到试卷透心凉,一紧张,词汇忘。似曾相识,解释却不详。语法阅读两茫茫,看作文,泪千行。

两小时后出考场,见同窗,共悲伤。如此成绩,无脸见爹娘。待到成绩发榜日,楼顶上,富士康。

每年“春运”期间,一张张回家车票上总是满载着归乡游子们的辛酸苦辣、悲欢离合,而网络上关于一票难求的发言也总是铺天盖地。一位网友所作的《沁园春·春运》可谓道出了无数游子的心声:

中华大地,春节将到,有钱飞机,没钱站票。望车站内外,大包小包。全国上下,人海滔滔。晚睡早起,达旦通宵,欲与票贩试比高。须车票,看人山人海,一票难找。

车票如此难搞,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见此遁逃;唐宗宋祖,更是没招!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好骑马往回飙。

字里行间传达出期待、焦虑、悲伤、无奈等种种情绪,获得了广泛共鸣。也有网友以对联调侃春节回家之难:

一票两地,排个三天四夜,五脏六腑,七上八下,久久没票,十分伤心。

十人九站,累得八荤七素,六神无主,四人三座,两两相抱,一票难求。

“诗词曲联”以高度凝练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生活、抒发感情,开启了古代“微阅读”的传统。而其发展的活力则源于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感悟与提炼,书人民之所感,写人民之所想。这也正是如今“微阅读”所继承下来的最宝贵精神内核。

三、寸时寸金度光阴——“微阅读”之精髓

2013年,“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微博的“主页君”(管理员)戴学林发起一个“说说你死活读不下去的一本书”的话题调查。这项调查吸引了3 000多名读者的参与,评论互动内容长达125页,转发量达到5 000多次。

随后,一份令人瞠目的“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公布。在这份榜单前十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此外还有《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这些以往享誉极高的经典,如今却落到了“死活读不下去”的境地。

读者吐槽“死活读不下去”的原因各式各样。网友“奇奇猴儿”说,人物太多、名字难记、内容太抽象、文化差异大。一些网友甚至调侃这些名著是“治疗失眠的利器”。有读者吐槽《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复杂,完全记不清楚,“有强迫症的我为了厘清复杂的家族关系还画了一个表,读了N多遍都读不下去”;有读者吐槽《百年孤独》中的外国人名过分冗长,稍多读一点便分不清谁是谁;至于《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读者多是嫌其篇幅太长,建议将其当成“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者必备书”。

当然,这3000多个样本不可能代表所有阅读者。但是可以看出,在电子阅读日渐流行、阅读方式呈现多样化的今天,公众阅读“去经典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传统名著的地位越来越式微。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认为:“与以前文化资源的匮乏不同,现在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人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各类书籍,选择的余地也就大了。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书籍,读者群因此分化了,有人对《红楼梦》爱不释手,有人却读不下去,这很正常。”

话题的发起者戴学林也表示,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即使是公认的好作品,读者也可以勇敢地对其说“不”,延及其他事物亦是如此;这个调查也未必科学,激发思考足矣。[17]

那么,这份榜单还能激发我们哪些思考呢?其实,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微阅读”得以大行其道的“精髓”所在———那就是“凝练”。

曾有这样一则笑话———面对同一个问题:“如何做红烧肉?”本科生回答说,把肉放锅里加些东西煮;硕士生说,这个是不行的,要写出多少肉、放多少佐料、怎么煮、煮多长时间;过了一个月,博士生出了一本书,书名叫《如何做红烧肉》,打开目录:“第一章,如何养猪……”

试想一下,面对这本《如何做红烧肉》,如果读者是一位专业学人,那么他或许会从“如何养猪”开始细细读起;但如果读者只是一位忙忙碌碌的上班族或百无聊赖的家庭主妇,那么很可能将其“打入冷宫”。

同样道理,一些经典名著也确实与当代读者存在严重隔膜。例如,一些外国名著因为语言晦涩、叙事繁杂,再加上高深的哲学意识与不同的时代背景,客观上就构成了阅读障碍;诸如《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等名著,对普通读者来说,其繁复与古奥无疑已构成了一道鸿沟。

而“微阅读”则凭借凝练的“微语言”获得了读者的青睐。它必须用浓缩的“点”来最集中地表情达意,不会全面展开、精雕细琢,既易读又易记。中科院在2012年5月发布了中国人每天参考食谱,就以简洁易记的“微语言”概述为:“六两粮食四两肉,六两蔬菜一两油,一两鸡蛋二两鱼,半斤水果一斤奶。”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微阅读”的传统,而凝练、集中一直是“微语言”的首要特点。早在西周早期,“周公制谥”后出现的“谥号”即有言简意赅之效。

所谓“谥号”,最初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进行概括性的评价。在古代的中国、朝鲜、越南、日本等东亚国家,帝王、后妃、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往往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这样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相当于盖棺定论。

谥号的选定要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若干个具有固定含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传说最早是在西周早期由周公制订的,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18]但是,周文王、周武王的王号都是自称,并非谥号;据考证,从周昭王、周穆王开始,王号才属于谥号。

根据谥法制度,谥号是在本人死后由他人评定的。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者宣布;大臣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此外,也存在“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始于周末,至汉代盛行起来。

从最早的《逸周书·谥法解》开始,历朝历代的谥法著述在百种以上,载录“谥字”约400 个,每个字都有特殊限定的意义。这些字大致分为三类:

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帝王的谥号,在隋朝以前均为一字或二字。因此,人们一般用谥号称呼帝王,如“隋炀帝”。但从唐朝开始,字数逐渐增加,发展到后来,彻底沦为了褒义词的堆砌;其实质也由客观评判演变成一味溢美,字数的增加体现着溢美程度的发展。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号在中国帝王中称冠,竟然长达二十五个字———“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此类谥号也就只能在特定场合使用了,徒为后世笑柄。

同类推荐
  • 记忆中国:新闻串起的历史

    记忆中国:新闻串起的历史

    从一位人民日报从业30年的资深记者的数十篇新闻作品,滴水见日,管中窥豹,《记忆中国:新闻串起的历史》对中国的改革岁月作了微观回顾,也从央媒30年报道样式与传播手段的观察视角,反映80年代以来新闻语境的变迁和传播的与时俱进。作者李泓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均有采写经历,报道样式覆盖消息、通讯、人物、报告文学,时评、政论以及融媒体写作,还曾入选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 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塔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不做旁观者

    不做旁观者

    作者姜广平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集作家、学者、文学批评家于一身的中学语文名师,因而,在作者的笔下眼底,教育视野更加开阔。《不做旁观者》以介入的姿态关注教育、关心教育。全书分为五辑,分别从教育本质、学校文化建设、教师自身定位、教师深度阅读与教师成长等角度言说当下教育,掘开新见,发人所未发。其中很多篇目在发表之后,曾引起广泛关注与极大的社会影响。
  • 读懂儿童:幼儿成长个案研究

    读懂儿童:幼儿成长个案研究

    2010年,备受关注的《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它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作为专章单列,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承前启后的大事。同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由于受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师数量与质量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教育部、财政部从2011年起,在中西部地区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 学校学生与课外的规范化管理(上)

    学校学生与课外的规范化管理(上)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热门推荐
  • 上神请归位

    上神请归位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深几许?他所有的心思,都是为了能一直留她在身边。哪怕,用尽所有的谎言与心机。“我说,死狐狸,你别靠近我!”“嗯,我允许你靠近……”——苏陌“仙又如何?妖又怎样?没有你,我宁愿不要这无穷岁月。”“拜见上神,只此一别,后会无期。”——白起几场瑰丽的梦,几番难寻的你。这个世界,与你何故?与我何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岁酷王妃

    九岁酷王妃

    她明明记得自己正在仙界炼丹,怎么会置身新房红帐?盖头一掀,什么?请王妃和王爷喝交杯酒?这是哪跟哪儿?这具身体只有九岁吧?面前铁青着一张脸的新郎官,似乎是个极品妖孽……“不准动,只要你答应我的条件,我保证你平安无事,否则明年今天就是你的祭日!”九岁怎能成亲?难道眼前的是个恋童癖?为了自己着想,顷刻间她做出了抉择,目光森然如剑,利落地将手中利刃搭在他的脖颈之上,化身为血衣罗刹,冷酷无情。谁知他竟一笑如妖,极尽魅惑,“那要看你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的小王妃。”翻身压倒,薄唇吻上妖红,留下魔鬼的印记,恶狠狠地道:“记住,你是本王的王妃!”神龙盘踞,貌丑无双,谁人知是天姿国色暗中藏?当现代修真界超级强者,对上暴虐无情的妖孽王爷,会展开怎样纠缠不清的致命交锋?你有心独霸天下,我有心凤逆九天,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谁说乱世儿女做不到相濡以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至尊美食系统

    至尊美食系统

    没有在乐食坊深夜排过队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没有在乐食坊品过美食的明星,不足以聊时尚……没有在乐食坊设宴款待的政要,不足以谋外交……美食世界的一朵奇葩,横空出世的远东厨神。——————————————————晚上看,记得要吃夜宵要不然会看饿的——————————————————建了个群,美食团:198611084欢迎朋友们加入哦
  • 花千骨番外之画骨

    花千骨番外之画骨

    白子画把花千骨杀了之后很后悔后来杀阡陌把花千骨复活了并且保留前世记忆白子画会找到花千骨么?花千骨会原谅白子画么?让我们一起到书里看看吧
  • 轻松腌卤拌

    轻松腌卤拌

    中国烹饪大师史正良先生通过潜心总结研究、反复实践、制作、编写出全新的家常菜谱,用料普通、制法简便、调味适口,并且营养合理、易学易变,对于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培养美食情趣有极大好处。
  • 女人养生特效秘方

    女人养生特效秘方

    针对女性易患疾病,从头到脚,从内到外,分门别类,节节深入,从根本上讲述疾病与身体失衡的形成原因。行文简洁,通俗易懂,能让女人高效掌握养生知识,通晓医理病理,防患于未然.精致处有三:其一,所选老偏方皆经千百年验证而流传至今,对疗治疑难杂症尤其有效;其二,偏方药伍皆选纯食材,无毒副作用,可放心使用;其三,书中内容悉心编排,每节都将药理单独提炼并置于文首,令读者一目了然。
  • 我的20岁美女校花

    我的20岁美女校花

    下山寻找美丽的神仙姐姐,却被一个绝美校花女神聘为了首席保镖……自此,一个天才学生横空出世!他护花泡妞,纵横世间!修炼神诀,横扫世界至尊强者,踏上巅峰之境!
  • 修仙之生存手册

    修仙之生存手册

    一场莫名其妙的穿越一次怦然心动的相遇两人携手漫漫坎坷仙途这是属于花花和大力有情有爱的修仙故事
  • 战界运输队

    战界运输队

    毁灭之力席卷天地,诸多世界破碎合为一体,仙门、魔门、玄门、机甲门,征战新世界……和平界内禁止厮杀!!!罗阳,来自和平界。一个低微运输队的小少爷,在一次家族任务中,不幸坠入无生涯。家族遇险、人类遭劫,战界一盘散沙……少年脚踏红铁战车,破无生涯强势归来,天地震撼!欢迎加入《战界运输队》书友群,群号码:57676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