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14900000013

第13章 量才授官,改革吏治

开元元年至开元十年,姚卢、宋苏、张源六位贤相的相继辅政,为推行开元新政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开元年间,张嘉贞以后的历任宰相,如张说,李元纯、杜暹等人,亦能坚持开元初年所制定的治国方针,其业绩多有可称道者。开元新政的推行与成功以及开元盛世的出现,是开元年间一批批贤相的辅政联系在一起的。

开元前期一批批贤相的选择、搭配和更替,都是唐玄宗精心考虑、策划的结果。他选拔的诸多宰相,大多兼有任职于朝廷与地方的经历,从政经验丰富,通晓上下情形,有治国的卓越才能。特别是在正副宰相的搭配上,颇得刚柔相济之妙,深受后人称道。开元初年的三对宰相,任职都在三四年之间,更替稍频,但在推行既定治国方针上保持了政策上的连续性,可谓是一条成功的历史经验。唐玄宗不仅善于识别贤才,而且对选用的宰相充分信任,以礼相待。对于已罢免的宰相,如姚崇、宋璟等人,唐玄宗仍予以种种优待,有时亦就国家政事向他们征询意见。

针对中宗以来吏治的种种弊病,玄宗进行了大力整顿。中宗时,吏治腐败,官员任命途径混乱不堪,朝廷甚至卖官鬻爵,官僚机构臃肿,国家行政开支巨大。玄宗初登位时,就立即着手整饬吏冶,精简官僚机构,裁减冗员。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二月,申王李成卫请求把王府录事阎楚硅提拔为王府参军。宰相姚崇和卢怀慎上疏表示反对,认为授予官职应根据本人的才能,由专门机构掌管,若因为是亲朋故友,就授以官爵,势必扰乱朝纲。玄宗采纳二人奏议,拒绝了申王的请托,从此以后,请谒之风顿消。五月,又下令免去员外、试官,检授官,觏定若不是有战功及诏敕特别录用的,分掌文武铨选的吏部与兵部不能轻易授官。以后又停废闲置的诸司、监、署府十余所,减免冗官三百余员。玄宗对吏治大刀阔斧地进行整顿后,国家机构,上为精简,办事教率大大提高,同时减轻了国家的财政支出。

唐玄宗的任人唯贤,还体现在他重视对地方州县官员的选拔、任用、培养、考核、升降与奖惩上。早在贞观年间,唐太宗十分重视地方州县官员的选用,把地方上的吏治视为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他曾说过:“治人之本,莫如刺史最重”。又说:“县令甚是亲民要职”。唐玄宗效法贞观吏治,指出“诸刺史、县令,与朕共治,情寄尤切”。他规定兼管数州军事的都督和州刺史在赴任前,都要向皇帝“面辞”,面授治国方略。开元元年十二月,唐玄宗在敕令中规定:“都督、刺史、都护将之官,皆引面辞毕,侧门取进止。”都督、刺史赴任前向皇帝面辞,遂成为一项制度。

唐玄宗为扭转“重内官,轻外职”的倾向,采取地方官与京官相互交流的措施,并使其成为一种制度。唐玄宗在开元初年,不止一次地发布制书、敕令,强调京官与都督、刺史相互交流的必要。

从开元三年(715年)起,他陆续把诸王派往偏远的州任刺史,州上实权由长史、司马掌管,另一方面又对诸王不加斥责。而维系同枝连叶的亲属间的紧密关系。在抑制权贵势力方面,玄宗更是秉公行事,严格执法,极少宽贷,以致皇后妹夫长孙昕因殴人也被立即处决。上行下效,许多地方官吏也勇于抗争权贵的不法行为,保护百姓利益。玄宗及其臣下抑制不法权贵的行为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加强中央集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玄宗对地方官吏的素质十分重视。开元四年(716年)五月,有人反映说选官太滥,一些县令名不副实,只是庸才。玄宗利用新官人谢的机会,宦召所有新任县令至宜改殿庭,亲自考核。结果只有鄄城令韦济一人合格。玄宗立即提升他为礼泉令,其余二百多八一律退任原职,不得入第。另外,最差的四十五人,退回原地重新学习。这次的主考官也因此被贬。

当时有些高官子弟依靠祖上的功绩而步入仕途,在地方为官,依仗权势,作成作福,为所欲为,不顾律法,成为为害一方的害群之马。有鉴于此,玄宗下诏,不可授予少不更事、不通世务的朝官子弟为县官等地方官职。玄宗还建立了对刺史、县令的考核制,颁发了《整饬吏治诏》,每年由各巡按察使考察刺史、县令的施政情况,按政绩的优劣分为五等,作为地上方官升降的依据。玄宗即位两个月后,就召见京畿县令,勉励他们恪尽本分,爱护百姓。他又对有政绩的地方官破格提拔。

开元六年(718年),唐玄宗发布敕令:“刺史兼于京官中简择,历任有善政者补署。”两年后又发布敕令:“自今以后,诸司清望官阙,先于牧守内精择。都督、刺吏等要人,兼向京官简授。其台郎下除改,亦于上佐县令中通取。即宜铨择,以副朕怀。”

开元八年(720年)五月,源乾曜进位侍中,位列宰相。他上言说:“形要之家多任京官,使俊义之士沉废于外。臣三子皆在京,请出其二人。”唐玄宗立即采纳这一建议,下诏书称赞源乾曜出于公心,“令文武官父子昆弟三人在京司者,分任于外。”于是,“公卿子弟皆出补”。在源乾曜的儿子源弼、源絮分别由河南参军、太祝出任绛州司功、郑县县尉后。唐玄宗“命文武官效之,于是出者百余人”。唐玄宗诏书命公卿子弟由京官出任地方官,这不仅有助于扭转重内职轻外任的观念,实际上成为京官与地方官相互调任制度的内容之一。

开元十二年(724年)六月,由于山东发生旱灾,唐玄宗“命台阁名臣以补刺史;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自泰山封禅返京,沿途留心察看地方官施政表现。有些地方官的嘉言懿行给玄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事后他感慨地对丞相说道:从前多次派遣使臣到各处巡察,考察官员们的优劣与政绩,这次封禅经过诸州亲眼所见,才知道使臣们有很多情况不能完全告诉我。怀州刺史王丘只献上几头牲畜,别无旁物。魏州刺史崔沔恭迎时不用贵重的锦绣之物,这很是俭朴。济州刺史裴耀卿上书数百言,忧国忧民,都是忠谏之语,朕将把奏书带在身边,用来告诫自己和他人。这三个人不用国财民力媚上邀宠,真是我朝的良吏啊。”于是提升王丘为尚书左丞,崔沔为散骑侍郎,裴耀卿为定州刺史。与此同时,唐玄宗在《重牧宰资望救》中强调:朕欲妙择牧宰。以崇风化;亦欲重其资望,以励衣冠。自今以后,三省侍郎有阙,先求任刺史者;郎官阙,先求曾任县令者。

唐玄宗多次发布京官与都督、刺史相互调任的制书与敕令,既有扭转重内轻外积习的历史背景,又表达了他为使这一举措成为一项制度的用意和决心。与此相联系的是,开元前期大批京官与地方官相互调任的、不胜枚举。名相姚崇、宋璟,都曾历任过诸州刺史,至于因政绩突出由刺史调任三省侍郎、御史大夫等中央政府官员的,更是数不胜数;由京官调任刺史而在地方上政绩突出的亦大有人在。其中,有不少人经历了地方——中央——地方或中央——地方——中央的多次调转的历程,在地方或中央均有突出业绩。例如,倪若水在开元初年任中书舍人、尚书右垂。后来出任汴州刺史,“政清静,增修上子庙、增州县学庐,劝生徒,身为教诲,风化兴行”。后来,因政绩突出“人为户部侍郎,复拜右丞”。再如王丘,开元初年曾任考功员外郎,政绩突出,升任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后来,山东发生旱灾,王丘调任怀州刺史,政绩颇佳,“人知吏部选,改尚书左丞”。后来又历任右散骑常侍、御史大夫、礼部尚书等职。

唐玄宗所制定和推行的京官与地方官相互凋任的制度,不仅有利于地方政权的建设,使地方上的吏治大为改善和加强;而且调任地方官员入京或京官到地方任职后再调回京城任职,能使中央政府的官员了解下情,体察民情,使中央政权机关的辅政职能在面貌上大为改观。总之,这一制度的施行,对开元前期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建设、吏治的改善,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保证作用,促进了开元盛世的到来。京官与地方官的相互调任在封建时代是常有的事。然而,把这种相互调任视为改善吏治、治理国家的契机,作为一种制度在国内全面地认真推行,其波及范围之大、涉及人员之多、成效之显著,实为中国封建时代所仅见,是唐玄宗开元新政的一大特色,可谓是开元新政中成功的历史经验之一。

唐玄宗在重视“简择”刺史的同时,又十分重视对县令的选择与考核,把改善县级政权吏治视为实现社会安定的基础条件。

唐玄宗刚刚执掌国家的全部权力不久,于开元元年十月辛卯日,即新丰讲武、骊山阅兵的前八天,“引见京畿县令,戒队岁饥惠养黎元之意。”所谓“京畿”,包含长安、万年等六个“京县”和京兆、河南、太原所管辖的诸县,即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周围的诸县。由于京畿诸县的安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安危,唐玄宗粉碎太平公主集团后不久,便召见京畿县令,告诫他们年成不好,一定要“惠养”黎民百姓,可见唐玄宗对县级政权吏治的重视。由于县级政权的数字过千,唐玄宗无法直接一一过问全国县级政权长官的选择与任用,只得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荐举县令。开元初年,县令中不称职者颇多。开元四年,有人向唐玄宗上言说:“今岁选叙大滥,县令非才。”玄宗得知这一情况后,十分重视,在新授县令入殿拜谢的当天,于宣政殿庭主持考试,“试以理入策”。考试结果,只有鄄城县令韦济“词理第一”,提升为醴泉县令。其他有200余人“不入第,且令之官”,45人“放归学问”。唐玄宗追究“选叙大滥”的责任,吏部侍郎卢从愿以“拟选失实,下迁豫州刺史”;吏部侍郎李朝隐“以策县令有下第,降滑州刺史,徙同少州。”

唐玄宗“悉召县令策于廷,考下第者罢之”,同时对主管这项工作的吏部侍郎卢从愿、李朝隐予以降职外调的处分。这件事在朝廷内外震动很大,对此后的县令选拔、考核工作和整顿县级政权的吏治,起了很大的作用。为使县令的推举制度化,唐玄宗于开元九年(721年)下达敕令:“京官五品以上,外官刺史、四府(京兆府、河南府、河中府、太原府)上佐,各举县令人,视其政善恶,为举者赏罚。”敕令中考核县令从政的“善恶”,对推举人实行“赏罚”的规定,对县令的推举和县令吏治的整顿,从制度上做出保障。至于县令因政绩突出而受到提拔重用的,莫过于李元纯。李元纯于开元初年任万年县县令,因“赋役称平”被提拔为京兆少尹;又因兴办水利,“民赖其恩”,“三迁吏部侍郎”。后来,又任户部侍郎,直到“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列宰相。

唐玄宗认真选拔、考核中央与地方官吏,任用天下贤才,是开元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开元盛世的到来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同类推荐
  • 唐末扛把子

    唐末扛把子

    注意:这个皇帝杀不死,并且还喜欢杀人,各位要小心了!二十一世纪理工宅男宋致穿到灭唐粱皇朱温身上,老皇帝身重数刀,奄奄一息,宋致以为这次玩脱了,谁知道一不小心自带无限复活技能点?!
  • 興国传

    興国传

    “皇上,该用膳了。”旁边的公公恭敬的对着站在荷花池边的人说道。柳叶随风摆动,轻轻的掠过他的脸颊。他向身边的公公问道,“你说,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公公弯下腰,“老奴迂腐。”他嘴角微微一笑,道“用膳。”转身向殿内走去.....
  • 兵马俑真相

    兵马俑真相

    秦始皇陵地宫里真的是“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吗?“汞异常”究竟是怎么回事?秦始皇生前有没有预修过陵墓?秦始皇陵的面积到底有多大?秦始皇陵地宫里埋葬的真是秦始皇吗?吕不韦戈是如何出现在俑坑的?根据确凿可靠的史料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作者有力地证明了:在两千多年之前,曾经统治过秦国达41年之久的那位神秘人物,才是不为世人所知的俑坑的真正主人。
  • 水浒英豪

    水浒英豪

    简介宋江求招安,好汉下梁山,河东擒田虎,淮南捉王庆,江南拿方腊,四寇至此完。鸟尽藏良弓,兔死走狗烹,千年有数朝,历代都如此。酒赐一壶,好汉命尽归,群臣齐贺表,君臣唱太平。谁知才数年,狼兵下东京,金人少读书,权谋都无用。供神二十年,用时不得见,求和献女儿,汴梁尽抽空。金兵方退去,满城尽悲声,老汉唤女声,丈夫呼其妻,小儿哭其母,声声人断肠。君臣都不见,继续唱太平。金人还复来,打破汴梁城,君臣落手中。金枝玉叶掉凡尘,凌辱齐来摧人哀。昏君奸臣终得报,百姓无辜遭其罪。天道王法不得显,百姓忍了上千年,一朝戳破神州乱,百生泣血竖儒奔。后世来人号李远,奋然投身欲托天,儒家忠义尽脱去,纵横世间刀枪剑。
  • 出尔反尔

    出尔反尔

    你们说让我复仇,可是这仇与我有什么相关?你们说让我一统天下,可是这天下又与我又有什么相关?我想要的:不过是一寸之地,能容我、安我、让我、静我!可是呢?父亲又如何?我照样反之!天下又如何?我照样弃之!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我是第一次开文,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
热门推荐
  • 极品修真懦弱少年

    极品修真懦弱少年

    上一世他一生懦弱,一生无奈,愤怒?一次意外!使他重生这一世他要站在世界的顶端做世界的王穿越在大千世界任我行!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械宇

    械宇

    无尽轮回,械宇争锋。。。。。。。。。。。。。。。。。。。。。。。。。
  • 求知文库——电子能及动力发展史

    求知文库——电子能及动力发展史

    本书为青少年读物,主要介绍了电子能在各方面的作用以及动力的发展历史。
  • 《锻世》

    《锻世》

    一名重名的少年伊凡,几番周折成为盖世英雄伊凡,宁可杀戮万万,也不辜负心爱之人,他是否步伊凡的后尘,是否能走自己飞人生,一个又一个惊天秘闻呈现,伊凡是如何应对呢不为世间繁华与否,只求自己问心无愧。
  • 噬天帝尊

    噬天帝尊

    天地乱,帝尊降,万物叩首,一代杀手之王唐轩穿越到一个以修炼元力为主的世界,这里没有所谓的江湖道义,有的仅仅是争夺与杀戮,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唐轩是否还能杀出一条属于他的血路,创造昔日的辉煌,曾经已是沧海,未来还需打造,何为神?我就是神,神也是人,能够主宰自己命运之人便是神,过去不等于未来,失败只是暂时停止成功,迷茫的唐轩得到帝尊传承,如有神阻必将神诛灭,如有佛阻,将全力将佛消除,天地都随着他的成长而改变,等级区分:炼体散元人元玄元地元天元圣元帝元,尊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能莽夫

    无能莽夫

    魔王征服了十字大陆,代价是大陆几乎全部崩坏。为了养饱自己的奴隶们,魔王盯上了一个新世界。
  • 道弃之体

    道弃之体

    大道亲和者?大道鄙弃者?看道弃之体的少年如何冲破大道束缚实现自己抱负。九尾遗托,九州风起云涌,洪荒巨兽,上古凶兽涌出。妖,佛,儒,道,鬼各派纷争九鼎。九州下的九鼎是长生的线索还是战争的导火索?一切尽在九州!一切尽在道弃之体!(觉得还不错,就收藏一下谢谢,拜谢~)
  • 万凰之王

    万凰之王

    二货宅女,征服美男,开创太平盛世的辛酸奋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