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63000000026

第26章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偶然》,徐志摩于1926年5月写就

如果这人世间有如同一片云一般的男子,那么这个人的名字肯定就叫做徐志摩……

硖石,是坐落在浙江北部的一座弥漫着氤氲与温婉气息的江南小城,亭台楼阁、庙宇宝塔是这座城中最秀美的装饰,如黛的青山、长流的溪水是这座城永恒不变的魂。就在这座小城的闹市区中有一个被称为“保宁坊”的地段,在“保宁坊”的正中间有一所非常气派的大宅子,四进四出的房子后临河浜,前面则是一条每日涌动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的热闹大街——这座典型的江南士绅家的大宅子就是徐志摩出生的地方,那位犹如一片云一般飘逸俊秀的男人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清朝末年的硖石徐家,可是当地响当当的大户人家,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除在本地经营着徐裕丰酱园、裕通钱庄、人和绸庄、硖石电灯厂、票庄银号之外,还在淞沪等地投资了铁路等十分赚钱的项目,沪杭铁路在修建之时的第一大股东就是徐申如。

光绪二十二年农历十二月十三日(1897年1月15日),在这年关将至的时候,一场象征着来年有个好光景的瑞雪纷纷扬扬地在硖石的上空飘舞着,忙碌了一年的徐申如在这一天却比任何人都忙,因为他的夫人在这天为他生出了一个大胖小子,这是他的第一个儿子。

那天,在纷纷大雪中忙碌了一天的徐申如压根就不会想到,这个随着一场瑞雪降临的孩子日后会成为一个名动天下的大诗人。

徐志摩真可谓是嘴里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因为他是徐家的长子,这位大少爷从小就被家里人捧在手心里,每天都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看上去跟一般的富家子弟没有太大的区别。

可真的是这样的吗?

不是,虽然徐志摩是一个嘴里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但是他却并不像一般的富家子弟那样只知道整日里遛鸟玩乐,而是每天都勤于学业,再加上其天资聪颖,学业一直非常出众,从他四岁进入私塾起,就一直是先生眼中的好学生,先生更是在他父亲面前夸他是“初学聪明超侪辈”。

虽然徐志摩读书一直读得很好,但他也并不是那种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天性活泼的徐志摩每天在做完功课之后就是跟着小伙伴们到处去玩,他们经常跑到东山上去折树枝,或者去距离私塾不远的寺庙里玩闹,再或者偷着跑到乡间去看艺人们表演杂耍。徐志摩后来在他的散文《想飞》一文中详细描述了自己童年读书之时的情景:

我们镇上东关厢外,有一座黄坭山。山顶有一座七层的塔,塔尖顶著天……有时一只二只,有时三只四只,有时五只六只,蜷着爪往地面瞧的“饿老鹰”,撑开它们灰苍苍的大翅膀没挂恋似的在盘旋,在半空中浮着,在晚风中泅着,仿佛是按着塔院钟的波荡来练习圆舞似的。那是我做孩子时的“大鹏”。有时好半天抬头不见一片云的时候听着忧忧的叫响,我们就知道那是宝塔上的饿老鹰寻食吃来了,这一想象半天里秃顶圆睛的英雄,我们背上的小翅膀骨上就仿佛豁出一锉锉铁刷似的羽毛,摇起来呼呼响的,只一摆就冲出了书房门,钻入了玳瑁镶边的白云里玩儿去了,谁耐烦站在先生书桌前晃着身子背早上的多难背的书。

童年之时的徐志摩就已经表现出了一个诗人的气质,有时候做完功课后他并不是跟着小伙们四处玩闹,而是一个人静静地趴在自己家临河的窗台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船只发呆,等到趴累了的时候就拿出笔墨纸砚将自己看到的和想象到的美好意境写出来……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1岁的徐志摩离开了自己读了7年的私塾,被父亲送进了废科举后硖石开办的第一所洋学堂,开智学堂。徐志摩在进入开智学堂之后,学业成绩比在私塾时更进了一大步。开智学堂开设了国语、数学、英文、音乐等很多新式课程,学习氛围也比古板严肃的私塾要轻松活波不少,这让天生喜欢自由和接触新事物的徐志摩比之前更加用功地读书,他不但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而且因为善写文章而受到国文老师张树森的“特别照顾”,其文学水平在这一时期开始突飞猛进。

就在徐志摩在开智学堂中用功读书之际,刚刚进入中国没多久的民主思想却深深地影响了徐志摩。徐志摩不再愿意只待在学堂里读书写文章了,而是希望去外面走走看看,更希望去更广阔的天地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宣统二年(1910年)的初春时节,一心想着去大城市读书的徐志摩经沈钧儒介绍进入了当时浙江最好的中学——杭州府中学。从硖石来到西子湖畔的徐志摩既高兴又忐忑,高兴的是自己能够进入杭州府中学这样一所云集了江浙学术界很多名宿的学校,忐忑的是自己的学习能不能跟得上。所幸的是,徐志摩的忐忑是多余的,由于之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在进入这所学校后依然保持着很不错的成绩,国文考试几乎回回都能拿到第一。与徐志摩同班的另外一位民国著名文学家郁达夫在《志摩在回忆里》对此有着生动的记述:“而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那个头大尾巴小,戴着金边近视眼镜的顽皮小孩,那样的不用功,那样的爱着小说——他平时拿在手里的总是一卷油光纸上印着石印细字的小本子——而考起来或作起文来却总是分数得的最多的一个。”

在杭州府中学,徐志摩在课余时间最喜欢的莫过于写小说,因为他想通过写小说的方式来为改良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让民众突破思想的束缚,不再自己限制自己。1913年,徐志摩在校刊《友声》第一期上发表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认为小说有益于社会,“宜竭力提倡之,”这是他一生中第一篇发表的作品。

他曾对郁达夫说:“这些旧诗词,我在书塾时也学过,总感到受的限制太大,写不好。我现在对小说发生了浓烈兴趣。什么社会小说、警世小说、探险小说、滑稽小说,我都读,读得简直着了迷。”后来,他又在自己的《猛虎集》序文中写到:“在二十四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

对于民主思潮越来越感兴趣的徐志摩也开始学习科学知识,他对地球、天空、宇宙等科学知识着迷了起来,总是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会“飞出这沉寂的环境”和“去寻访更玄奥的秘密”,这时候他写的一篇《镭锭与地球之历史》,发表在了学校刊物《友声》第2期上。

1915年夏,徐志摩毕业于杭州府中学后,接着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学院(现为上海理工大学)。这年夏天,已经长成一位英俊青年的徐志摩遵父母之命与海宝山县罗店巨富张润之的女儿张幼仪结婚。

对待结婚这个问题,徐志摩却没有做太多的考虑。一直生活在安逸优越生活中的徐志摩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前程担心过,所以他对于成家立业等人生大事也没有认真地思考过,因而当父母亲为他订下这桩婚事之后,他虽然觉得非常唐突,却也没有反对,一方面是他在见到张幼仪的时候觉得与对方很有眼缘,另一方面则是家里人都告诉他“门当户对的张家小姐跟他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这桩姻缘就这么订了下来。

当年10月,徐志摩和张幼仪在老家硖石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婚礼,为他们证婚的人是前浙江总督、中国交通总长、被称为“浙江梁启超”的清末著名改良派人物汤寿潜,江浙商会中的富豪几乎都前来参加了婚礼。已经在杭州接触到不少西式文化的徐志摩,在这场婚礼上也穿上了西装,新娘子张幼仪更是一身洁白如雪的婚纱——这场花费巨资、声势隆重的婚礼一时间在江浙广为传说。

新婚之后,徐志摩与张幼仪生活虽然算不上十分恩爱,但是毕竟一个是才华出众的大家之子,一个是秀外慧中的名门闺秀,两个人在文化程度及生活习惯上都差距不大,即使没有甜美如蜜,也相敬如宾。

一直希望去更广阔的天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徐志摩在结婚一年之后便选择了北上求学。1916年的秋天,徐志摩前往天津北洋大学攻读法律,留下了独守空闺的新婚妻子张幼仪。

同类推荐
  • 最后的耍猴人

    最后的耍猴人

    一个人永远走不出童年的影响。我的摄影之路,最初是在寻觅儿时记忆里的环境和人。
  • 李白传

    李白传

    李白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古代诗人,他深受人们爱戴,被尊称为“诗仙”。李白的经典诗歌作品传诵众口,妇孺皆知。李白的生平事迹和他的个性,跟他的艺术特色一样令人企慕,让令人津津乐道。《李白传》是当代著名李白研究专家安旗先生根据诗人作品展开撰写的一部作品。该书不仅立论严谨坚实,而且文笔省净利落、气脉畅达,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传记作品。
  • 图解曾国藩家书

    图解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经历和从武生涯,包含书信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定国安邦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精要总结。
  • 宁夏革命英烈(第二辑)

    宁夏革命英烈(第二辑)

    本书收录了宁夏各个历史时期、各个行业褒奖规格高、社会影响大、事迹突出感人、引领时代的先进典型代表人物。包括:张存哲、杨芳、马彦清等。
  •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我到达中国开始在《香港孖剌西报》的工作时,义和团运动已经发展到顶峰了。从外国记者和中国沿海居民的口中,我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慈禧太后是个嗜杀成性的老泼妇”或“慈禧太后是一个杀人女魔王”的话语。时代在不断变革中前进。近年来,我常常从美国人口中听到对慈禧的赞美。美国人毫不吝啬地给予慈禧太后以热情的赞美,我承认,我并不能解释清楚其中的缘由,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欧洲人对慈禧太后的厌恶。
热门推荐
  • 散人一枚

    散人一枚

    “叮,恭喜获得智能小助手,获得一份新手大礼包,礼包已为您打开,请在以下礼品中任意选择一样”1.千年之眼2.见闻色霸气3.武装色霸气4.霸王色霸气5.足技6.六式7.1亿8.闪闪果实ps:文笔不好,在努力进步
  • 赛尔号之相守彼岸

    赛尔号之相守彼岸

    奇异的双瞳,扑朔迷离的身份,让我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多余。星球的毁灭,让我的童年附上一层迷雾。我经常会想,自己,到底是来干什么的?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什么理由呢?可是,我认识了好多好多好朋友呢,他们都没有嫌弃自己。在他们之中,我发现,原来,我并不是那么没用。而且,我……好像慢慢变得有了感觉,有了直觉,会痛,会开心。战神联盟,谢谢你们……
  • 人类起源之谜总集

    人类起源之谜总集

    人类有史可查的文明只有5000年。然而近一百多年来的考古,发现了许多史前文明的遗迹,科学家望着这一个个挖出来的“历史”,不禁目瞪口呆: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4000年前的电视机;古老图书馆里的科技文献;神话传说竟是史实……所有这一切不能有令我们产生联想,除了现在的人类文明之外,地球上是否还存在过另外的文明?
  • 废后难驯

    废后难驯

    前世,她隐忍安分,却因一句得良辰者得天下,被推到风口浪尖,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筹码,最终爱错了人,落得摔下悬崖,粉身碎骨。别人狸猫换太子,她来个太监换皇后,然后逃之夭夭!冷帝震怒,改头换面,给她银钱,助她逃亡,谋人谋心,却不想朝夕相处间,竟失了那颗冰冷的心!真相大白之时,她怒,他哄,她骂,他听!她说初一,他绝不提十五!陛下成了守妻奴,离不得她半步!将她宠的无法无天!
  • 轮世之小偷与警花

    轮世之小偷与警花

    如果你是一个有超能力的小偷,你会偷什么?我会把一个对我穷追不舍的女警察的心给偷了
  • 丁玲全集(4)

    丁玲全集(4)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 我有一家祈愿屋

    我有一家祈愿屋

    “要完成心愿嘛?什么愿望都可以噢!”“交易条件很简单,你的自由,你的生命,甚至你的信仰就行……”路人:“有病啊!我只是买瓶矿泉水而已!”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任务,结识不同的人,完成不同的心愿,还有为祈愿店弄无数种奇异的货品。这是陈可刚开始的理解,可当他一心专注到扮演任务中,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彼界。这是一个白天开店,晚上去彼界,不用睡觉的故事……
  • 千言日记:露维尔的信

    千言日记:露维尔的信

    千言是一只美丽、高贵、可爱的猫,在猫中有着‘猫中女神’,至高无上的身份,而且性格好,人缘也好,每天都有精彩的故事,一般都写在日记里。这次,千言又有了一个新的冒险故事出现在了她的日记里——寻找露维尔的信。文案:露维尔有一封神秘的信,使我们感到好奇可是在第二天信突然不见了于是,我们开始了寻找信的冒险······
  • 史上最弱超能力者

    史上最弱超能力者

    超能力...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大家想到的都是什么呢?是可以在猜拳时发出光波吗?是可以在大喊一声白金之星后把一切打个稀巴烂吗?总之...想到的肯定不会是操控别人(但却只有一秒。),障眼法(但只能改变东西的颜色)或者是飞檐走壁(但是会踩空)之一类听上去弱爆了的能力吧...但是万一真的摊上了这些能力还想要在高手云集的废土上生存的话,恐怕只能靠「头脑」了吧...
  • 嫡妻不好惹

    嫡妻不好惹

    她和她都是异母同父的姐妹,她身为嫡女一出身万千宠爱于一身,她身为庶女一出身就低落到尘埃里,她以为她堂堂嫡女一辈子都能顺风顺水笑道最后,哪知道最后竟然遍体鳞伤,一条白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身为庶女虽然不受宠可是她从来都不干不干落后,努力力争上游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