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10200000017

第17章 村里的老艺术家们

这组照片,同事蒋曼儒多角度地拍了好久,这组照片,我想我会珍藏。在烟柳疏疏人悄悄的夜里偶尔拿出来看看,一个个洁净的音符会让敏感的心变得豁达。

这些音乐也许还有些粗糙,但极其感人,因为倾注了这些老人的心血。哦!说老人不合适,应该是老艺术家才是。我一直觉得老人是对那些老而无趣的人的称谓,只要一个人活得有滋有味,他不管多大年纪都不是老人。

面对摄影师的长镜头,老艺术家们认真到几乎有些紧张地弹奏着,尽管蒋曼儒一再地说,“没关系的,我们是拍照片不是录像,没有声音的,你们随便一些好了!”可是他们依然一丝不苟地以最佳状态完成一首首曲子。蒋曼儒拍了两个小时,他们便拉了两个小时的曲子,从《梁祝》到《洪湖水呀浪打浪》,完全是一场音乐会的排场。我庆幸我自己穿对了,穿了一套隆重的衣裙来听这场音乐会,仿佛出席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新年音乐会。

那是2014年4月10日,农历三月十一的傍晚。为什么要将日子介绍得这么详细呢?因为我们村里这老年乐队,是逢农历三、六、九这样的晚上聚会排练的,那一天在这些日子之外,但那一天刚好蒋曼儒有空,我和贞华哥一说,他就说没问题,这些乐手们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晚上一般也不会去哪儿,叫一下也方便。可是叫了一声后,有好几个在喝老酒呢,这酒兴正酣可不能打断,但后来他们还是全都到齐了,散发着丝丝酒味,感觉气氛更浓了。

欧阳修晚年时,自号“六一居士”,何谓“六一”?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我看着眼前这些老艺术家,基本上个个都是“六一居士”,再加上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老朋友,称“七一居士”都可以了!

桌子上放着乐谱,这一期的封面是《宝黛读西厢》,这美丽的画面让整张桌子甚至是整个屋子都灵动起来。

这屋子是村里老的老年活动室,我说怎么不到新的活动室去,他们一致表示,有这么一块地方就非常好了。这里地处村中心,所以一般他们到晚上九点就结束,不影响周边村民休息。我说枕着音乐入眠更好啊!他们笑着说,也有人不喜欢音乐的,不过,不喜欢也在接受音乐的熏陶呢!这乐曲声自老年室的二楼窗口飘出,飘进村里的百家灯火里。洗碗的、做作业的、打牌的、吵架的……形形色色的受众们真是有福了。

钱旺论老人手中的这把二胡看起来特别精致。他说这把二胡陪他十多年了,2001年,他花了1200元买下,回家后不出意料地被他老婆骂了个狗血淋头。在老婆喘粗气的间隙他开始做陈情演说:“你别骂我,我不搓麻将,拉二胡的人都不搓麻将,难道你愿意我去搓麻将?”有理不在话多。这几句话就把河东狮吼的状态给压制下去了。

钱旺论拉二胡是少年手艺,跟他舅舅学的。他舅舅双目失明,现在一家庙里做住持。他说当年跟着舅舅学二胡有点接近于卖艺。婚后就一直没再拉,因为生活压力太大了,哪里还有空闲去拉二胡。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又拉上了。钱旺论老人是个特别认真可爱的老头,有一次我们在路上遇见,他问我:“你还记得我的名字吗?”我一下子回答不上。他说:“早几年你采访过我的呀,问我村里乐队成立后,村庄有什么变化。我说,有了乐队后,搓麻将打牌的人少了,村风好起来了。那报纸我还藏着呢!”这些老人,我怎么可以忘了他们的名字呢?我一定会在心里珍贵的地方深藏他们的姓名。就像范松荣老人。

范松荣老人是后山文艺队的创始人,他擅长敲戏锣,在几年前一个夏日夜晚,我去观赏过他们的演出。也就是这班人马,只是如今少了一人。演出地点在黄后山,这里曾经是一个仓库,多年没在用,范伯去村干部那里争取来这块宝地,让他们文艺队当聚会场所。

这仓库在小山坡上,前面有一个大平台,那一天,范伯和他的乐队成员们便在这块平台上表演,芳邻老华、钱旺论都在其中。这些成员们有的穿汗衫,有的穿拖鞋,脸上既没有欢天喜地,也没有清高矜持,对他们来说这只是无数个夜晚中的一个,对于生活他们知天乐命,宠辱不惊。在别人眼里他们只是普通的农村老人,但在我眼里,他们是生活的艺术家,这双手握得动锄头拨得响琴弦。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和他们同是一颗微尘,但我们也都有自己的星座,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拨动的琴弦没有回响?

我是和同事乔娜一起去的,她带了摄像机,拍下了那晚的演出场面,放在中国象山港网站我的“小城故里”专栏里。但自从范伯去世后,我很少去看那晚录制的节目。那晚的月亮格外皎洁,距离我们似乎也特别地近,真是举手可近月,我想是因为在家乡的土地上看月亮也变得家常了,没有距离感只有亲切感。

当乐手们三三两两地来齐,演奏便开始了,记得我当时那样写:尽管我没去过维也纳金色大厅,但是我有理由相信,今晚的这个乐队完全可以上维也纳金色大厅,不仅因为他们的专业水准,更因为他们的饱满精神,这是一场极有感染力的演出,至少,我是被深深地感动了!

不知不觉中观众三五成群地聚拢来,我的婆婆也摇着芭蕉扇过来了。观众和演奏家们都是熟得不能再熟的村里人,只是今晚这些村里人摇身一变成了艺术家而已。像范伯,他白天修理自行车,搭在村口路边的一个小自行车铺算是他的街面屋,也是乐队们的活动中心。曾有一段时间,自行车铺一到晚上便成了音乐厅,摆满了轮胎、链条、打气筒的斗室里挤满了“艺术家”。他们带着各自的乐器来此开音乐会,不需要观众也没有门槛,没人看也演得欢,有人看也这个水准。我十分遗憾没去参加自行车棚里的音乐会,但这样也好,它留给了我无尽的遐想。

在范伯的自行车棚里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里面挂着的二胡等乐器和乐谱,而是一些数学教材。他拿着这些教材,打开扉页指着主编范良火的名字对我说:“这是我儿子编的书。”那个夏日我穿着一件紫色格子连衣裙,车棚外一个搭起来的竹棚上垂满了丝瓜,范伯穿一件软沓沓的灰色汗衫,两眼放光地说着儿子。这记忆就像那日的天空一样晴空万里。

范老伯的儿子范良火教授是我们村里,应该说也是我们县里级别最高的教授,现任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终身教授,是数学界的权威人士,也是伟丰的同学。为此我好几次不经意地在吴伟丰面前自念自语:“这同一个老师教的,差别咋那么大呢?”教授的同学此时除了装聋作哑还是装聋作哑。

“阿鹃呢,阿鹃在吗?”婆婆说以前范伯碰见她总会这样问起我。象山人很喜欢这样称呼人,“阿敏”、“阿东”的,但是很少有人这样叫我,于是每一次听阿伯这样叫,我便感觉特别地亲切,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温柔起来了,像漫山遍野热情又朴实的杜鹃花。每次我走过他曾经工作过的自行车铺,还是会停下脚步,回味着这一声“阿鹃”,默默地在心里和范伯打声招呼,祈祷他在天上也是这么乐观开朗,也有一帮好朋友,人约黄昏后,一起吹拉弹唱。微风轻拂乡野,阵阵花香中我真心地觉得这块土地因为存在过范伯们而厚重芬芳,他们每一天都生活得这么踏实而快乐。他们的快乐是用汗水换来的,这快乐一旦是用汗水调和的,那么除了死神,谁也夺不走。

范伯病重住院时,我去医院看他,劝慰他:“一定是平日里做得太累了,累病了,好好休养几天就好了。”“是的,是做累了!”范伯说,“针打几日就好了!”说着他把话题一转两眼放光地对我说:“良火过几天要去上海做报告,到时你去采访吧!”我问范教授人呢,范伯说:“他去北京开会了。”坐在一旁的范妈妈趁老伯不注意用扇子掩着脸悄声对我说:“拿去北京做化验了。”化验出来是不可治疗的病。其实没去化验前,这个结果大家都已经猜到大半了,唯独范伯一个人不晓得,他带着马上会好起来的简单走到生命的尽头,这样的离去没有恐惧也没有忧伤。一个月后,他走了。告别仪式时,乐队的人都来了,以吹拉弹唱的形式为他送别。

在他已经离去的那一年春节,2012年1月18日村里举办了一场春晚,我前去大礼堂观看,写了一篇《咱村里的春晚》,写的是春晚,主题是对范伯的思念与敬仰!

春晚的标准是什么,那标准实在是太多了,大腕,明星,灯光,舞美,总之春晚是中国文艺界的集大成,美轮美奂到什么地步都不过分!但是我今晚看的春晚,一样的精彩。这是丹东街道后山村和袁家村两村一起举办的首届春晚。

新落成的大礼堂没有空调,但是人气很旺,大家伙的热情燃起了一把火,没有空调的礼堂热气腾腾的。窗外下着淅沥的冬雨,月亮上不了柳梢头,可人儿集聚黄昏后,远远不到演出时间,乡里乡亲用过分的早到来表示他们对这台晚会的期待和隆重之情了!晚上七点,准时地,主持人出场了。穿着喜庆的中国红,黛眉轻扫、落落大方!第一个节目是小朋友们的大合唱,男孩子们打着小领结,女孩子们穿着红裙子,一副上维也纳金色音乐厅的正式打扮!指挥的那位孩子毕恭毕敬地向观众们行了个礼!绅士风范十足!嗬!气氛马上出来了!孩子们是春的使者,春的使者带来了春的气息,看来编导是用心良苦的。也许你会嘀咕,还有编导啊!怎么会没有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整台节目有独唱、有说唱、有舞蹈、有腰鼓队、有乐器演奏,那可是品种繁多,艺术门类相当之齐全!

这台节目主要是由后山村的文艺队奉献的,后山村文艺队成立有六年了,文艺队的负责人范松荣老人已乘鹤西去,如果他还健在,这么热闹这么重要的场面怎么会少得了他呢?“岁月无情增中减”,那么热爱生活的老人被岁月带走了,我时不时会在心里想起他,那是多么勤劳、乐观的一位老人,一双眼睛里永远是热情和天真,一张笑脸始终夏花般明朗!他走了,敌不过自然的无情,在去年初秋叶落归根了!他创建的乐队是他灿烂的遗产。文艺队成员不断地扩大、节目不断地丰富,继续给村里村外的人带来快乐,这便是对老人最好的纪念了!

春晚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进行中时不时地音响出点小故障了,时不时地趴在台前的小朋友比台上表演的人数还多了,时不时地歌唱着唱着有点跑偏了,可是掌声从头到尾都热烈,围看的人渐渐地成为层层了,严严实实地把礼堂那个吹冷风的门口给堵塞了……

看着一个个质朴的节目,坐在一个个朴实的人们中间,吃着瓜子看着咱村里的春晚,我只有一个感觉:温暖。

范伯走了,他留给我太多温暖的记忆。记得有一次他打电话给我,说上梅溪有一个特别爱劳动的人,让我去采访采访。我约了同事郑丽敏一起去范伯的车棚,他放下手中的活走出车棚,我打开车门让他上车,他走到车门外,站定,把鞋上的泥在车门前的地上使劲地来回搓了又搓……

2013年的腊月二十八,芳邻老华在茶花盛开的院子里席开三桌宴请亲朋,一起热闹迎大年。酒过三巡,老华提前退席,背起他的二胡,说了一个全体人员都同意的理由:参加村里的春晚!同时退席的还有三位明星,是老华的两位阿侄和侄媳妇,他们都是春晚的演员。我真是无比幸运,居然和四位大腕共进晚餐。在我们的注目礼中,这四位春晚演员离开餐桌走向春晚舞台。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的是,老华接任当年范松荣老人的位置,当上了乐队的队长。

我提前一刻钟来到村文化礼堂,已是座无虚席,礼堂披红挂绿布置得喜气无比,乡亲们拖儿带女带着舒畅的心情嗑着瓜子聊着天消磨开场前的时间。晚上七点,后山村的春晚正式拉开帷幕。我抱着看看就走的态度看着,可是走得最快的都是最美的时光,这美好的时光溜得如此地不知不觉,两个半小时后,我居然还在文化礼堂,不离不弃地当了回忠实观众,背离了我的初衷。作为此次春晚两位特邀嘉宾之一、我县著名歌手徐蓉对我说:没想到一台村里的晚会能这样多姿多彩,每一个节目都能吸引眼球,不得不夸一下,真是了不起。

这台晚会从策划到开演只用了19天时间,用19天时间排出了20个节目,有歌舞,有相声,有器乐,演职人员100个左右且全部都是后山人,男女老少齐上阵,吹拉弹唱倾情演出。这是谁的孙女,这是谁谁的老婆,这是谁谁谁,这又是谁谁谁……

望穿秋水,老华终于出场了,他和他的六位老兄弟们排排坐演奏《化蝶》,此曲《化蝶》虽和俞丽拿比不了,但如果要综合素质测评,俞丽拿必输无疑。试问,俞丽拿拿得了锄头吗?可是台上这些乐手们,他们拿得动锄头也拨得响琴弦。没有一种艺术比生活的艺术更感人。

生有涯,而思无涯,范松荣老人走了,但由他创建的文艺队能够撑得起一台春晚了,他的生命跳动在每一根琴弦中,在我们的思念中。

同类推荐
  • 鲁迅杂文集

    鲁迅杂文集

    重读鲁迅的文字,唤醒忘记战斗的自己鲁迅是一位战斗者,他用文字呐喊,用批判的态度剖析人性,写下撞击心灵的文字。杂文在鲁迅一生的创作中占据了百分之八十的位置,杂文是鲁迅创作的主体,忽视杂文也就忽视了对鲁迅的认识和评价。鲁迅杂文,堪称作者本人的心理传记鲁迅有一种特殊的眼光,在一般人看来没有什么问题的地方,他一眼看出内情,揭示出问题,让大家大吃一惊。在鲁迅的杂文中,你既能看到一个叱咤风云、所向披靡的鲁迅,又能看到一个自我拷问、自我挣扎的鲁迅,同时还能看到一个自我疗伤、走出绝望的鲁迅。中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杂文名篇悉数收录鲁迅杂文或凌厉泼辣,或锋芒毕露,或幽默犀利,或沉郁诙谐,以文学的形式表达着深刻的生命体验。本书收录《杂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58篇鲁迅杂文名篇。
  • 年轻时的思绪

    年轻时的思绪

    仰望碧空如洗的蓝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案头整理好的文集,我很欣慰。这当是自己作为妈妈送给儿子步入少年的一份礼物吧!同时,也算是自己人生历程中收获了的褒奖和鼓励后的回报。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为家庭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享有自己的权利和承担应尽的义务。人人都盼望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却不是所有人为此付出努力都能追求到想要的结果。对此我深有感触。
  • 红色旅游之长征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红色旅游之长征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长征,是深刻影响二十世纪中国的壮丽史诗,而红一、二、四方面军的长征路,正是中国奇美的风景地带。作者从旅行见闻与历史回溯的角度,展现了长征将士们在中华大地上所谱写的人类英雄主义的壮歌。
  • 解放莱芜

    解放莱芜

    莱芜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中,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进行的一次规模较大,战果辉煌的运动歼灭战。这次战役,是我军在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指引下,在运动中歼敌的一个典型战例。
  • 爱与痛的伤感

    爱与痛的伤感

    本书分为“我依然是我”、“男生女生,空间之战”、“战斗在最前线”、“尝试成长滋味”等六部分,收录了百余篇散文作品。
热门推荐
  • 泰斗

    泰斗

    均鸿大陆的悲鸿境,一直战火不息,民不聊生,常言道‘乱世出英雄’,天罗门主叶倾城应世而生,以其独特的作战方式以及智谋无边的策划,定义了这片枭雄丛生的乱世之巅,成就了一代王者,一方泰斗的千古传说……
  • 恍若夏日繁花

    恍若夏日繁花

    一切始于那年夏天,薄叶终于找到一所愿意接受她的高中,她收拾行囊来到神奈川县的海岛小镇,在这里,她遇见了本不应遇见的人……(每周日晚更新)
  • 极恶信仰

    极恶信仰

    这是一个拥有机甲、武者、术士各种职业和神明、恶魔等各种奇怪生物的绚烂世界!武者催动霸道无匹的武技,术士们醇熟运用各类精绝的术式,机甲师操纵心爱的座驾,共同对抗如山般巨大的异兽,亦或狩猎强大的诸神!一切精彩,尽在极恶信仰!Ps:本小说无圣母,请大家放心观看!另外,这是物欲第一本小说,需要成绩证明自己!所以新书求推荐求收藏!!!!!!重要的事情说一遍就要记住哦哦哦!!!!
  • 穿越之王者异世界

    穿越之王者异世界

    当神秘代练穿越到这王者世界里究竟会发生什么境界?---未完待续
  • 站在彼岸,等待花开

    站在彼岸,等待花开

    一个女明星和娱乐界大亨以及黑帮老大,纠葛不清的爱情故事……故事的开始,她已经站在了彼岸……沈佳在本该开始绽放光芒的时侯,选择了退学,拒绝了娱乐公司的好意,这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
  • 我心态炸了

    我心态炸了

    三次穿越,被老爹废除修为,主角终于过上了梦想的生活,混吃等死!重要申明,不轻松搞笑,欢迎你来打我,侧重说明,我不会告诉你地址!
  • 凤凰池之锦翼归来

    凤凰池之锦翼归来

    好消息,昙雪开通新浪博客了,欢迎大家经常去做客:博客网址:http://www.*****.com/?tanxuewwfj如果
  • tfboys之浓浓的情

    tfboys之浓浓的情

    在某市的A区的一所学校,没错那就是千浓所读的,可以这么说,千浓在那读,当时千浓一进学校立刻被广大学生评为校花,可千浓并不在乎这些。当第一次月考时,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受到全校人的赞赏,之前许多女生只是认为千浓是“花瓶”的人,都改观了。
  • 农门悍妇当家

    农门悍妇当家

    顾清云一醒来成了孩子爹,身边还带着一条大黄狗,一家三口身无分文。
  • 古剑残阳

    古剑残阳

    数十年前,鬼宗宗主习得魔门至高密典,祸乱江湖,武林盟主古剑秋率领武林豪杰攻上鬼宗,以无比惨重的代价平息了战乱,鬼宗灭门之后,魔门无上密典燃魂图谱不知所踪,武林盟主古剑秋一夜之间惨遭灭门,数十年后古家幸存独子古清风突然出现在江湖之中调查古家灭门之事,以一身精绝剑法威震武林,闯下了浪子剑出寸草不生之名,只是谁也没想到,三年后,古清风却凭空销声匿迹,当阴谋再次席卷武林,古清风又重新回到了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