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74300000005

第5章 警察心理健康及其训练的概念

健康是人类生活质量良好的重要标志,它是幸福的源泉,是事业的基石,是人类积极追求的目标。那么,什么是健康呢?长期以来对于健康的理解,传统的生物医学观点认为健康是没有患病,是各个身体器官保持良好的状态。《辞海》对健康的定义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

健康,是指身心健全和体能充沛的一种状态。追求生活质量的现代人越来越关心和注重自身的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在其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没有衰弱的表现,而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一种完好的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必须从生理、心理、行为等因素方面分析。不仅要看他有没有身体上的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还要看他有没有主观不适感,有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心理状态的好坏会影响到生理疾病的发生概率,这已经被许多科学研究所证明。

心理因素与许多威胁现代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如心脏病、癌症、脑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偏头痛、糖尿病、哮喘等发病有密切关系。相反,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方式和行为特征则与低死亡率有关。据美国的统计资料,每4个人中有1个人在其一生行为变化中会因心理方面的原因而引起躯体疾病,每12个人中就有1个人会因心理困扰而住院,每22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其一生中会得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并因此而影响工作与正常生活。美国的医院病房中几乎有一半被心理疾病患者所占住。事实证明,心理疾病比生理疾病为数更多、危害更严重。

1989年WHO在宣言里把健康定义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我们重点说一说道德健康与健康的关系。身体健康是指外表健壮,心理健康则是内在的素质,但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相辅相成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动力。一个人,尤其是一名党员干部如果心术不正,整天动歪脑筋,想入非非,挡不住形形色色的诱惑,大搞权钱交易和权色交易,大肆贪污受贿,干损人利己的事情和违纪违法的勾当,白天怕群众目光,夜晚怕警车鸣叫,还怕“梁上君子”光顾,谈腐色变,夜不能寐,必然会费心伤神,给身体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使自己身心健康呢?笔者谈几点浮浅的认识。

第一,要正确认识“养德”与“养身”和“养心”的关系。我国许多传统的养生家认为,人的寿命长短与德行素养是密切相关的。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仁者寿”的观点,并强调:“大得必得其寿。”唐代名医孙思邈也曾指出:“百行周倍,虽绝药饵,足以暇年;德行不克,纵有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可见,古人早就认识到保持道德操行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善良的品性、淡泊的心境是人体健康的保证。人无烦忧当然好,但是现实工作和生活中不可能每天都是称心如意,评职晋级、岗位调动、家庭变故……一旦接受不了,心理脆弱者就有可能产生心理疾病,严重者可能还会自杀,所以人的心态是否平衡与其自身的健康息息相关。医学研究证明,人的精神状态能促发癌症,也能抑制癌症。德国哈默博士根据500位患者的资料分析研究发现,心态犹如控制癌症的阀门,在恶劣情绪的冲击下,人们头脑中的一个程序会出现错误的编制,可引起体内细胞的变形。一个不正常的细胞经过1~5年时间成倍增殖20次后,就发展成癌细胞集结,因此产生癌症。很多老寿星都是心地宽广、豁达、乐观的老人,这从反面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从一些案例中可看到,贪官一旦被立案调查,他们的身体状况就急转直下。心理调查显示,官员在受贿后,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日夜处于恐惧中,食不知味,寝不安席,再好的营养也保证不了健康的身体。在普通人中,癌症、心脑血管、消化和内分泌系统以及精神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这除了与不科学的饮食结构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外,不能不说与许多人的心理不健康有密切关系。人体长期处于消极状态或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都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降低机体的免疫力,进而诱发各种疾病。

国外科学家通过大量调查也发现,良好的品德有助于健康。美国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的病理研究人员曾对数千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善良正直、与他人融洽相处者预期寿命显著增加,在男性中尤为明显。巴西医学家马丁斯曾调查过500多名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贪官与同样人数的清廉者达10年之久的健康状况,结果发现,前者有60%的人生病或死亡,后者生病和死亡的人数仅占6%。其原因就在于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必然是“心底无私天地宽,心底坦荡荡”,良好的心理活动、融洽的社会关系能使身体内分泌出有益的物质,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使神经系统及时沟通骨髓与脾脏,产生抵抗感染的细胞,免受各种疾病的侵袭。

第二,要有朝气、锐气、正气。人生在世,干工作、创事业,要有“三股气”,那就是朝气、锐气、正气。

“朝气”即早晨的空气,引申为精神振作,积极向上,蓬勃进取。朝气比年龄更重要,充满朝气,使人永远年轻,青春常驻;充满朝气,让人富有生机活力,激情盎然,给人以希望和憧憬。只要我们永葆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身心定能健康,精力定能旺盛,寿命定能延长。

“锐气”即锐利的士气,就是要有一股子劲和一种韧性,一种高昂的热情和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毅力。要有敢于争先与时俱进的胆量,要有敢于与一些丑恶现象做斗争,伸张正义的力量。有了“锐气”才能使自己昂扬斗志、攻克难关、勇往直前、有所作为。

“正气”即刚直的气节,通常指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风气。一个有正气的人,必然是一个严于律己、刚直不阿的人,他时刻都会表现出高洁、刚正、坦诚的品质,不会与邪恶同流合污。

第三,要选准人生参照物,要知足常乐。一个人不管到哪里工作,都要选准人生的参照物,在工作上要有永不满足、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做人的心态上要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要知足常乐。知足是一种境界,一种对洞悉世事以后的正确取舍自我行为的理性智慧的表达。知足,使人心态平静、安详、达观、超脱、常乐、心情舒畅、身体健康。俗话说,储水万担,用水之一瓢;大厦千间,夜眠只六尺;黄金万两,一日只三餐。千万不要有“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欲望。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记住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家里无患者,牢中无亲人”这句话,使自己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平平安安退休,永葆身心健康。

关于心理健康的内涵,《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此条目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卫生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达到最佳功能状态。”《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对此条目的解释为:“就个体而言,心理健康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智慧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创造性、自主性、成熟性。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等方面达到正常或良好水平。”

关于心理健康的正常状态,一般有四种意义:①正常即健康状态,以有无心理疾病为判断标准;②正常即平均状态,从统计学角度强调正常和异常之间的程度变化,处于正态分布中间范围的(±1.96,±2.58)属于正常;③正常即理想状态,正常是用来评价行为而非描述行为;④正常即适应过程,将正常看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心理健康的人能不断学习有效的技巧以应付紧张状态。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心理健康的具体表述也就有所不同。

日本学者松田正男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进行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的问题,心理都不会失调,都能以社会上认可的行为进行克服,凡是这种耐性的状态,就可以说是心理健康状态。

麦格尔说:“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之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俱全。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心理学研究者阿考夫(Ake Arkoff)认为,心理健康是那些具备超常素质的人。具体来说有9种标准:①幸福感(一种内在主观感受);②和谐(指情绪平衡,愿望与环境间的协调);③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尊心、自我评价等);④个人成熟(达到该年龄应达到的水平);⑤个人成长;⑥个人整合(有效地发挥判断力和控制力,积极主动,善于应变);⑦保持与环境的良好接触(在现实环境中,没有生疏感);⑧有效地适应环境(面对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并予以解决);⑨自我独立(独立自主,自律)。

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认为,健康的心理活动应当具有以下特征:①良好的现实知觉;②自动自发;③能接纳自己、他人和自然;④有独处和自定的需要;⑤讲究原则,不盲目服从;⑥对生活经常有新的感受;⑦社会关系良好;⑧民主的态度,创造性观念和幽默感;⑨心理承受能力。

北京大学王登峰教授所著《变态心理学》的解释为心理健康指标是衡量:①社会适应行为,与社会、与准则、与社会需要的平衡,符合社会的常模,行为后果对本人和社会的不适应,则有心理障碍;②心理与行为的统一;③人格的稳定性;④挫折的耐受力;⑤社会的交往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的孙健升认为比较有共识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有6个:①智力正常;②情绪和情感稳定、愉快;③意志和行为的协调统一。心理健康的人处事果断,善于迅速判明是非,合理决断和执行,对行为的目的和意义有明确的认识,并能主动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自己的目的,善于自控和自制,促使自己执行决定,排斥于无关的行为,克制自己负面的情绪和冲动;④健全的人格,在气质、性格、思想、信念、能力等方面能保持良好的平衡;⑤和谐的人际关系;⑥良好的适应能力。

美国华人心理学家邓明昱教授认为,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界定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能正确地反映外部世界,有无明显差异。

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一个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内容是否完整协调。

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没有重大的外部环境改变的前提下,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是否相对稳定,行为是否表现出一贯性。

根据有关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1.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满意,适应能力强,善于与他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承受挫折、调节情绪的能力。

2.轻度失调心理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满意心境,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独立应对生活工作有些吃力。若能主动调节或请心理咨询师帮助,可以恢复常态。

3.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明显的适应失调,长期处于焦虑、痛苦等消极情绪中难以自拔,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发展下去会成为精神病患者。

心理是否健康,并不像生理健康那样具有精确的、易于度量的指标。心理学家们一般是从个体适应环境的角度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自我意识水平、情绪调控能力、挫折耐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有着多种多样的看法。

从心理学家们对心理健康的种种看法中,可以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的综合。正常的智力是人一切活动最基本的心理前提。如果智力有缺陷,则社会化的过程难以进展,心理发展水平必然受到障碍,难以独立生存。心理健康的人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保持好奇心、求知欲,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获取成就。

2.能够了解并接纳自我对自我有适当的了解和恰当的评价,并且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的现状。知己所长所短,愿意扬长避短,不苛求自己,自信乐观,而不是过于自卑或过分自负。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能以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友善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有稳定的人际关系,拥有可信赖的朋友,社会支持系统强而有力。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有悲、忧、哀、愁等消极体验,但能适当发泄、主动调节和控制情绪,不因为情绪影响正常的生活。我们常说的情商便体现了这一能力。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的能力和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关系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是环境的良好适应者,他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始终使自己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生活有理想但不脱离现实,能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需要与欲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统一。

笔者认为如果简要概括的话,不能少于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心理健康的三个标志。

心理健康的第一个重要标志,是对生活充满热爱,充满向往,觉得生活充满乐趣。这种对生活的热情,不仅表现为积极工作、勤奋学习,还表现在注重体形的健美锻炼与面容的修饰。

心理健康的第二个标志是情绪的稳定。即不管面对怎样的逆境,遭受怎样的打击都能保持愉快的心境、充沛的精力和奋发向上的朝气。

心理健康的第三个标志是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无论是生活在喧嚣的城市,还是生活在边远山区;无论是坐在办公室中处理公务,还是在田间、工厂劳动,都能迅速按环境的变化调整生活的节奏,使身体迅速适应新的环境需要。这样就不至于给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什么是心理异常?相对心理健康而言。心理异常是指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歪曲的反应。

正常与异常心理鉴别有三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错觉、幻觉、妄想等)主要看人们行为的均值或普通的行为模式。但有时行为超出均值,如在公共场所受到了不可忍受的侮辱而大吵大闹,它仍然在反应的质和量上与外部刺激保持着一致关系。行为上没有超出均值,但精神可能异常,如信教的人祈祷出现了幻觉等。

2.精神生活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对心理异常的几种理解:

1.统计意义与某个确定常模的偏离,只是指带来麻烦的偏离。

2.对某一文化常模的偏离“文化相对论”(同一事物不同文化的价值判断)。①某一文化下是正常的,但并不是好的(同性恋、德国);②某一文化下是不正常的,但并不是有害的(科学的发展)。

3.是有威胁的行为即是行为对准则的破坏或行为的无法预测(无理由的破坏准则,他的行为则无法预测)。对社会构成威胁。

4.古怪和无效的行为幻觉、无原因的暴力、性欲倒错。

5.个人不适(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及生理心理指标)。

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①经验标准;②社会适应标准;③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的标准;④心理测验和实验标准。脑电和皮肤电的变化。

心理不健康包括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1.一般心理问题①现实事件产生内心冲突,体验到不良情绪;②持续1个月或间断出现2个月不能自行化解;③在理智控制下保持行为不失常态,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效率下降;④激发因素始终局限最初事件,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综合描述“一般心理问题”,概括如下定义:心理问题是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从刺激的性质、反应的持续时间、反应的强度和反应是否泛化这四个维度出发,区分和鉴别属不属于“心理问题”。

2.严重心理问题①引起原因,较强烈、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不同原因引起不同的痛苦情绪;②从痛苦情绪开始,间断或不间断持续2月以上半年以下,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③多数情况下,短暂失去理性控制;后来持续时间里,痛苦逐渐减弱,单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干预”,难以解脱;④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⑤痛苦情绪不但被最初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刺激,也可引起此类痛苦。

严重心理问题的定义: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严重的人格缺陷。

3.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①已接近神经症;②本身就是神经症的早期阶段;③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的人格缺陷者(如均衡性较差的人格)。

警察的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与一般人的要求应是一致的,但是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警察这一特殊职业群体存在着高度服从、紧张、应激、危险、挫折、劳动强度高、社会亚文化腐蚀等特点,具有较特殊的群体文化。因此,张振声教授等学者认为警察心理健康的内涵,既要符合一般心理健康的要求,又要符合公安工作的特殊性。我国警察心理健康的含义应是指“警察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它具有自身的特点,是多种心理因素的统一体,经常性、习惯性的内心活动与外显行为的一致性。”具体标准有以下七个方面:

1.没有任何明显的心理上障碍或异常表现。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

3.保持稳定、乐观向上的情绪。

4.能保持统一的人格。

5.良好的人际关系。

6.社会化良好。

7.控制能力强。

警察心理健康训练是指应用一定的方法对警察的心理健康品质进行培养和提高,并达到预期目的的过程。心理健康训练的双重含义:一是培养健康心理品质。它是采用一定的方法使警察获得某些特殊心理品质的过程。培养警察的特殊心理品质主要依靠心理训练,心理训练具有独特的作用。二是提高健康心理品质。它是指在基础选拔(具备警察的基本心理健康品质)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法使警察的心理品质有较大的提高,接近或者达到规定标准的过程。

警察心理健康训练的方式:①根据应用的手段分为常规训练(常规的器材和材料)和特殊训练(保密电视摄影训练);②根据时间分为横向训练(同时分组)和纵向训练(长时间跟踪训练);③根据人数分为集体(2人以上)和个人训练。

警察心理健康方法一般包括:①讲解法。是心理训练的第一步,是各种训练的基础。任务是讲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对心理目标的作用、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注意鼓舞士气。②观摩法。配合讲解进行观摩。观摩材料有照片、图画、模型、电影、电视片以及训练人员的表演。受训人员要记录和分析。③练习法。就是由受训人员反复从事某种活动,直到心理品质有所提高的方法(时间过长会出现学员学习疲劳、兴趣下降,还有就是出现“高原现象”,即学习成绩停滞不前)。④咨询法。它是通过解答受训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心理训练。⑤自我训练法。为了完成某一心理目标,自己进行的训练。特殊训练法包括:①模拟训练法。模拟心理问题的情景进行训练。一类是模拟外部的环境,另一类是模拟人的心态(扮演角色)。②实践训练法。从事某种特定的实践提高心理品质,如人际交往的训练等。

同类推荐
  • 声音与物象

    声音与物象

    作品用丰富的想象来展示乡土的纵深,表达人类对乡土所抚摩和记忆的朴素情感。文笔在心灵与物象之间对话,从物象之中表达内在的禅意与禅思。该书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
  • 鏖兵地中海

    鏖兵地中海

    德军数百架轰炸机对马耳他塔卡利机场实施了猛烈轰炸,该机场因此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到“地毯式”轰炸的地方。
  • 晚风集(卷四)

    晚风集(卷四)

    殷谦散文作品精品合集。其中不乏犀利的批评,怡人的观点,明智的思想。这五部作品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或者通过故事,或者通过评论,形式各种,但可见作者独特的心境,让我们受益匪浅。
  • 星星和印第安人的土地(山杯书系)

    星星和印第安人的土地(山杯书系)

    美国“环境主义运动之母”、自然写作女作家玛丽·奥斯汀的代表作;改变了人们对沙漠的认识,被称为“不朽的沙漠经典”。干燥少雨、空旷贫瘠的沙漠在奥斯汀笔下成为有生命、有活力的迷人风景,由此开创了当时在美国还无人问津的“沙漠美学”。《星星和印第安人的土地》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丽·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以作者在沙漠小镇十二年的生活经历为背景写作而成,它改变了人们对沙漠的认识。在她的笔下,干燥少雨、空旷贫瘠的沙漠像新英格兰的瓦尔登湖畔,像加利福尼亚的优胜美地山一样,成为一种有生命、有活力的迷人风景。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丰收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丰收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丛书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作品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热门推荐
  • 修仙在旅途

    修仙在旅途

    李茉莉觉她终于是个成功的人物了。魂穿了,末世了。身穿了,变小了……且,还是穿成‘人物’之后……那个谁,能不能把你的爪子从老子软绵绵的身上挪开……那个谁表示,这娃咿咿呀呀唱的真好听……(更新时间统一在上午12点之前,请容许作者亲求推荐,求点击……)
  • 共晨曦

    共晨曦

    许家大小姐落水后,被21世纪同名同姓宅女穿越附体,国色天香的脸搭配一系列高能,某天还邂逅了良人。
  • 冷风逐青月(姻缘指数系列之二)

    冷风逐青月(姻缘指数系列之二)

    [花雨授权]思念了几百个昼夜的人终于出现了——这份炙骨的爱恋,倾注了她全部的情,但他,是否如同自己一样呢?她是九天上的仙子,他却是地狱底层的恶魔。不堪匹配啊!只有远离她,把情丝深压在心底,任孤单将自己淹没……
  • 遥不可及的第八天

    遥不可及的第八天

    进入了太空,生命,可以计量。我谨以我生命的最后七天去探索那过往的曾经;还有,去希冀那遥不可及的第八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明画中情

    大明画中情

    这《大明画中情》设定为作品的第一部,时间仓促已经完本,第二部是《夜俦相饮图》可待后续再见各位读者,本作品是现代与古代的间接对话,故事情节不断穿插变化。“还有,那杨氏可是在雒城是有文化渊源的,你看,钰若她,通秉灵透,深通语言古朴文化,对收藏品还有一般见的!”“尽夸我,你就不知道,于芳姐才是呢!我只是略知一点”杨钰若嘴唇红色小巧玲珑。“不以资历论能力,我今天才感知自己的欠缺,真的是自惭形秽……”于芳的这种谦逊淡然,韵味如花收敛一般。
  • 一世倾城半世繁华

    一世倾城半世繁华

    半世的繁华换来一世的倾城,温柔的承诺伴随花开,离别就像那凋零的树叶,我是你,你是我,今生今世不再寂寞…他们从异国他乡学成归来,再回国的游轮上一见钟情,他们回到故土才发现,她是他大哥的未婚妻,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就是有违道德钢伦,他回来极受女人的欢迎,她也颇有男人缘,他们在大爱面前放下了小爱,他们为彼此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克服了一切困难,经历生与死的磨砺,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 陪你学语到暮年

    陪你学语到暮年

    年少时,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是他和她之间的情诗,也曾欢喜,也曾失落,也曾痛苦…经年之后,回眸,她还是那个单纯可爱的少女,他亦是那个少年,千帆过后,归来仍是少年.^3^青涩时光的时候,是我们最美好的片刻.致青春。青梅竹马,由幼时间的一撇,到年迈时的相伴,都是你呀~
  • 九天御灵诀

    九天御灵诀

    自古以来,万物皆有其灵,御灵可御万物,在类似于现代的世界里纵横,在这里沐枫带大家一起嗨皮!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