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79600000016

第16章 秦桧因何永世不得翻身

一般说来,奸臣纵奸都遵循两点:谨慎和逢迎。谨慎可以防止别人抓到把柄;逢迎能讨得皇上的欢心。有了这两点,再加上自己随机应变,基本都能纵奸成功,但是其结果往往是落得千载骂名、永世不得翻身。

秦桧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为人们所深深痛恨,死后被塑成十分丑恶的形象,跪在岳飞墓前和岳王庙里,据说连现在的油条,也是由宋人发明的“油炸桧”演变而成的。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没有第二个奸臣能像秦桧这样遭受后人如此痛恨。

清朝时期,在演秦桧陷害岳飞的戏时,没有人愿意饰演秦桧,因为经常发生观众上台殴打饰演秦桧的演员的事。

每当人们说起某人既奸又坏时,就会说“坏得像秦桧似的”。

民间还流传着一则“铁鞭打秦桧”的故事:岳飞的故友赵先生梦入岳王庙,与岳飞闲谈之后告辞出来,路过一片树林,见一壮士正用皮鞭抽打秦桧。秦桧一见赵先生,连忙说:“岳元帅每天派人打我一百鞭,你与岳元帅是好友,能否帮忙讲情免了今天的一百鞭?”赵先生答应了,前去讲情,岳飞大声斥责说:“我被秦桧害死,现在只是打他一百鞭,你何故替他讲情?看在故人的份上,不与你计较。”赵先生惭愧而退,第二次经过树林时,见两个人在打秦桧,上前一问,才知是岳飞恼怒秦桧托人求情,再加罚一百鞭。赵先生惶恐而醒,第二天急忙到岳王庙中去谢罪。

相传明万历年间,杭州有人宰杀了一头猪,去毛之后,死猪洁白的肉身上出现了五个大字:“秦桧十世身”的字样,并且深入肌肤,剖开之后,猪的肺管上竟然有“秦桧”二字。有一个人将整口猪买下,让人煮熟,抬至岳王庙前拜祭岳飞。祭奠完毕,尽食其肉,众人无不拍手称快。

清朝乾隆年间,秦桧的后人科举高中,游览西湖,到岳王庙见先人的塑像跪在那里,羞愧不已,作诗曰:“人言宋后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秦桧是何许人也?因何招致全天下的人如此痛恨?

秦桧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出身贫寒,教过私塾,秦桧对这一职业并不满意,曾怨愤道:“若得水田三百亩,此番不做猢狲王”。后来秦桧进入官场,到北宋灭亡时,已官至卿史中丞,这也算是不小的官了。

由于宋徽宗不理朝政、纵容奸佞,每天沉溺于歌舞升平中,弄得百姓怨声载道,人们纷纷揭竿而起,最著名的就是:宋江起义、方腊起义。而且生活在北方的女真人建立了金国,也趁机南下,宋徽宗见残局难以收拾,便禅位于太子——宋钦宗。钦宗即位掌权未过多久,金兵就包围了汴京(今河南开封),宋钦宗慌了手脚,准备车驾,企图逃走。主战派李纲等人连忙劝阻,要求钦宗留下主持大局,以安定人心。钦宗虽然留下了,但是被金人吓破了胆,不敢与金人交战,积极议和。当时,金兵副元帅翰不离提出了如下议和条件:

第一,宋向金献金500万两,银5000万两,牛马万头,绸缎100万匹;第二,宋帝尊称金帝为伯父,要钦宗做侄皇帝;第三,割让中山、太原、河间三镇。对于金人的苛刻条款,北宋朝廷内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第一条尚且好办,第二条要钦宗尊称金帝为伯父有些苛刻,尤其是第三条尤为敏感,割地关系到国防大计,该慎重处理。这时的秦桧,尚未露出卖国贼的嘴脸,他主张只能割燕山一路,余地不能割。

秦桧作为使者与金人谈判,这时,秦桧还能坚持上述意见,回来后被升为殿中侍御史、左司谏。后来,徽宗和钦宗被金人掠走,被掠走的还有后宫嫔妃和王公大臣,秦桧与妻子王氏也在其中,史称“靖康之耻”。秦桧被金太宗赏赐给自己的弟弟挞懒,其他大臣也是如此分配。徽宗和钦宗被捉后,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帝位,改元建炎,赵构即宋高宗,他所建立的小朝廷被称为南宋。宋高宗和其父兄一样,害怕和金兵打仗。他所重用的大臣汪伯颜、黄潜善二人也是主张屈膝议和之人。南宋朝廷刚刚建立,就急不可耐地派使者去金朝求和,高宗还让臭名昭著的张邦昌给粘罕和翰不离写信,表示南宋愿与金朝和睦相处,并把河东、河北的州郡送与金朝。由此可见宋高宗的投降嘴脸,宋高宗大肆排斥打击主战派将领,亲近主降派官员。

不久,徽宗听说康王赵构即位,便修书与金世宗议和,并派秦桧前往递交书信。秦桧见到金世宗后,递交了书信,金世宗见秦桧很有文才,便把他留下,并转送给自己的弟弟挞懒,从此,秦桧追随挞懒,成为挞懒的忠实仆人,挞懒被杀后,他仍忠于金国,以出卖南宋为己任。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挞懒带兵攻打南宋的北方重镇正阳(即今江苏淮安),秦桧随挞懒一同前往,其目的是放秦桧南归。当时金人对挞懒这一举动并不理解,问挞懒为什么把秦桧放回去,挞懒胸有成竹地说:“秦桧这个人表面上有些不驯服,可内心里总能委曲求全,关键时刻能帮我们做事。如果要灭亡南宋,光靠武力还不够,还要有人做内应,这个人就是最佳人选,如果时机成熟,采取里应外合的办法,我们取南宋岂不是容易得多了吗?”他这番话说服了众人。

秦桧与夫人王氏一起“逃”往南宋,途经涟水时,被南宋水寨统领丁祀抓住,以为是金朝奸细,要杀死他。秦桧忙说:“我是前朝的御史中丞秦桧,你们应该知道我”。这时,有一姓王名安道的秀才过来凑热闹,装作认识秦桧的样子,一见面就作揖说:“中丞回来了,这些年辛苦了!”并且亲密交谈。其实这个王姓秀才也不认识秦桧,不过他想,既是御史中丞,日后必定对自己有好处,于是王安道假装说认识秦桧。丁祀见有人认识他,便送他到了朝廷,就这样,秦桧回到了南宋。

当时,宋朝官员被金人俘虏后,生活十分艰难,这些人全都被作为奴婢供金国贵族使用。他们每人每月只能分到稗子五斗,而且还要自己捣成米,去壳后也就一斗半左右,这便是一个人一月的口粮。至于衣物,几乎没有,每人每年只能分到五把麻,自己能织成什么样的衣物就织什么样的衣物,那些不会织布的男子,便一年四季赤身裸体忍受酷暑和严寒。有的金人可怜他们,冬天让他们帮着烧火做饭。这样虽然能烤火取暖,但是到寒冷的外边去取柴,回来再坐在火边,皮肉就脱落下来,过不了几天就皮烂而死。如医生、绣工之类的手艺人还好些,能够勉强生活下去。所以,秦桧能够逃回来,自然受到怀疑。

秦桧对人说自己杀死了看守人员,和王氏连逃了2800里,回到了南宋,朝中许多大臣认为事情有些奇怪,一路之上,金人盘查严密,岂容一对汉人夫妇自由往来?再问起一同被俘获的朝臣的情况,他又支吾不清。这时,秦桧的密友、宰相范宗尹和李回都极力为他辩护,再加上在前朝秦桧没给人留下坏印象,所以高宗赵构还是很信任他。

赵构的南宋政府一诞生就决定了其尴尬的命运。

赵构建立的南宋并不得人心,刚刚建立之初,苗傅、刘正彦两位将军带兵闯进宫去杀人威逼,要求他让皇位于太子,由太后听政,多亏张浚等人起兵讨伐苗、刘二将,他才得以复位。金兵攻破扬州后,赵构慌忙逃到镇江,又逃到临安。所以秦桧返回南宋时,赵构的皇位还未做稳,急需稳定大局。秦桧见到了赵构后,介绍了徽、钦二帝在金国的情况,并献上了早已准备好的《与挞懒求和书》。赵构正在火烧眉毛之时,秦桧带回了和金之计,所以,赵构见到了秦桧,仿佛见到了救星一般,况且秦桧又自吹跟随挞懒数年,深谙挞懒秉性,信函一到,必能议和成功。赵构听了秦桧的言论,大喜,竟与人说:“秦桧南归,使朕闻之二帝、母后消息,且桧忠实,与其一谈,朕高兴得夜不能寐,真乃天赐朕一良臣也。”马上对范宗尹说:“授一尚书可也!”于是,秦桧官拜礼部尚书,在船上为秦桧解围的秀才王安道也封了官,水寨统领丁祀被封为京官,就连船工孙靖也被封为承信郎。

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二月,秦桧被升为参政知事(副宰相)。秦桧升任副宰相之后,野心勃勃,把极力保护、推荐自己的宰相范宗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除之而后快。鉴于南宋朝廷刚刚建立,宰相范宗尹建议将宋徽宗崇宁、大观(均为徽宗年号)以来滥赏官职的恶习予以革除,起初,秦桧也赞同,但是朝中许多大臣都不满。于是秦桧趁机反戈一击,也加入到反对范宗尹的行列,秦桧以“宰相之意恐动摇民心”为由,向高宗进谏,高宗思虑再三,罢免范宗尹。范宗尹被罢免后宰相位子空缺,秦桧暗暗高兴,宣扬说:“如果以我为相,不出数月,便可安定天下。”有人问秦桧有何妙策,秦桧说:“南人南归,北人北归。今朝中无相,策不可行。”此话传到高宗耳朵里,加之高宗要秦桧负责和金议和之事,所以提升秦桧为右相兼知枢密院事。至此,秦桧开始了他的卖国生涯。

高宗向秦桧讨教“南人南归,北人北归”的策略,秦桧说:“河北之人归金,中原之人归刘豫。”高宗听后很不满,问秦桧:“朕亦北人,将何归?”当时,南宋军队中的将领主要是河北、山东等地的军人,这些人不愿回去受金人的统治,所以,秦桧的策略遭到了广泛的反对,弄得大臣士民纷纷公开反抗。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高宗以专主和议、植党专权的罪名罢免了秦桧的宰相职务。后来,金人的使节来到南宋,提出的议和方法居然与秦桧的主张如出一辙,由此可以看出秦桧的议和之策是与金人串通好的。

秦桧被罢相之后,在积极地等待复出的机会,他深深地知道,高宗是一个软弱的君王,而金人灭亡南宋的决心是不会改变的,所以高宗迟早还会提出议和,到那时自己还会被重新起用。果然,高宗绍兴五年(1135),金主粘罕死,其弟挞懒得势,过了几年,挞懒又恃兵威胁南宋,宋高宗无奈,只好重新起用秦桧为相,让他主持议和。对于任秦桧为相,朝廷上的许多正直大臣认为不妥,纷纷上书劝阻,但高宗企图让秦桧来往于两国之间,维护自己的南宋小朝廷。

三年后,金人大军陈境,再派使臣来面见南宋君臣,重申前几次提出的议和条件,并且,此次态度十分蛮横强硬。秦桧见高宗议和态度明朗,就准备不顾群臣反对,与高宗二人强行推行议和政策。

在几次朝会之后,秦桧都独自留下来与高宗密谈。第一次密谈时,秦桧说:“群臣们多是畏首畏尾之人,不足以与他们讨论大事。与金人议和之事请陛下只与我一人商议决断,不让其他人等干预,不知可否?”高宗说:“朕只派你一人来主持此事。”秦桧又接着说:“我对议和之事是有信心的,不知陛下是否有决心。请陛下考虑三天再定,免得我行事时有不方便之处。”过了三天,他们进行了第二次谈话。高宗给秦桧的答复是:“朕意已决,勿须复议!”不过秦桧多了一个心眼,在与金人谈判前夕,秦桧再来试探高宗,也促成他下定与金人和谈的决心。秦桧说:“我怕还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刚好也请陛下再考虑三天!”

又过了三天,他们进行了第三次密谈,秦桧觉得高宗的信心已定,就放心大胆地去施行投降方针。秦桧先拿出他准备好的议和方案,让高宗签了字,然后一个人主持议和谈判,不许其他大臣干预。

在议和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金国派来的使臣带来了议和国书,非要高宗跪拜不可,否则,议和难成。秦桧见此情形,恐怕因此事闹翻,所以连忙解围。他引经据典,说是高宗守丧三年未满,尚未署理国家大事,如果行此礼节,既属不教,又属不吉,金朝使者这才作罢,不过,跪拜仪式不能少,最后由秦桧代皇帝跪在金使面前,在和约上签字。

历史无情,秦桧注定不能成为千古名相、宋国的一号功臣。转年,金国突然发生政变。议和国书墨迹未干,挞懒死于政敌金兀术之手。金兀术以“与宋交通、倡议割地”为理由,处死了挞懒。然后,金兀术又率大军南下,长驱直入,要灭亡南宋。很快,金兀术的大军就攻下了河南、陕西、河南诸州,秦桧十分震惊。

秦桧见自己的议和出了意外,害怕遭贬黜。就找了一位心腹大臣,前去试探高宗对金兀术的真正态度,此人见到高宗,便试探着问:“金贼长驱直入,陕、豫诸州陷落,张浚虽有陷州之责,尚且忠勇,何不委以重任,使之领导抗金。”高宗听了此话,大怒道:“宁可亡国,朕也不用此人!”

秦桧得到了这一消息,心也就放回肚子里去了。原来,张浚是坚定不移的主战派,失陷州郡,并非张浚之过,是由于金兵势大,高宗不用张浚,说明高宗并非真想抗金,还是希望议和。

其实金兵并非真正天下无敌难以战胜,抗金名将岳飞在河南一带连打胜仗,在刘锜的配合下,岳家军和金军进行了几次大战,结果使金兵精锐之师死伤过半,就连金兀术的女婿也给岳家军打死了,岳飞连续收复了蔡州、郑州、洛阳等地。金兀术率领的金兵一听说岳家军来了,就未战先溃,大有闻风丧胆之势,很多金将已准备降宋。在这种形势下,岳飞整顿兵马,准备乘胜追击,并且豪迈地与诸将说:“直抵黄龙,与诸君痛饮耳!”

岳飞抗金的胜利,并没有打消高宗与秦桧议和妥协的念头,反倒吓坏了君臣二人。秦桧怕金兀术向他问罪,高宗则对苗傅和刘正彦两位将军的叛乱记忆犹新,心有余悸,深恐武将势力太大,难以控制,所以也不愿岳飞继续北上。正当岳飞准备大举进攻之际,秦桧却以高宗的名义命令岳飞“择日班师,不可轻进”。可是,岳飞却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拒绝了,紧接着,岳飞又在朱仙镇大败了金兀术,准备渡过黄河,乘胜追击。

这下秦桧慌了手脚,一天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命岳飞撤军。岳飞无奈,只得仰天长叹,痛惜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四月,秦桧以明升暗降的办法把韩世忠、岳飞、张浚等抗金主将召入朝廷,“论功行赏”,任命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削去了他们的兵权。

金兀术听到岳飞、韩世忠被解除军权后,十分高兴,当即又做出一副重整军马、进攻南宋的样子,威胁南宋把淮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金国,并且杀掉抗金将领。

得此消息后,秦桧开始精心组织安排,准备杀掉岳飞等人。他先派谏官万俟卨制造、收集伪证,然后又收买了岳家军重要将领张宪的部将王贵、王俊等,令王贵、王俊诬告张宪和岳飞的儿子岳云通敌,把张宪和岳飞逮捕入狱。在呈报高宗的“罪证材料”中,有一封伪造的书信,其大意是岳飞令张宪举兵之辞,高宗看了,惊惧不已,立即下令逮捕岳飞。

岳飞来到大理寺,看到岳云、张宪遍体鳞伤,不禁怒火中烧。他袒出脊梁,露出母亲所刻的“精忠报国”四个字,在场诸人无不震惊,主审官何铸是一位正直的官吏,见岳飞、岳云、张宪造反的材料不实,且漏洞百出,就要求秦桧撤销此案。秦桧当然不肯,把案子转交死党万俟卨审理。岳飞等人虽经严刑拷打,始终一言不发。在岳飞下狱的同时,秦桧代表南宋同金兀术签订了“和约”,规定两国以淮水为界,割唐、邓二州与陕西诸地;每年进贡银两、绢匹各25万;北方人流寓江南者,任其归回旧地。高宗对此和约满口答应,还心存感激,这就是宋金对峙史上的第二个“和约”,史称《绍兴和约》。

《绍兴和约》后,岳飞被关已两月有余,秦桧等人还是找不到岳飞反叛的证据,但是不杀岳飞,金兀术不答应,所以,秦桧命人逼迫岳飞签字画押,岳飞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于是,挥笔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秦桧发出密令,将岳飞、张宪、岳云等人处死。秦桧对岳飞的亲朋故旧,也不放过,杀戮流放,极尽迫害之能事。

岳飞被害,引起了朝野上下的愤怒。此时,韩世忠已被罢职,赋闲在家,不过问朝中之事,他也去当面质问秦桧说:“岳飞到底犯了什么罪?有何证据?”秦桧说:“莫须有。”“莫须有”是宋时的口语,意思是也许有。韩世忠听了,愤恨不已地说:“相公,‘莫须有’三字,如何能服天下人!”

秦桧卖国求荣、纵奸作恶,兴风作浪,这跟他纵奸有术大有关系。对于他的纵奸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善于揣摩圣意

他利用南宋积弱不振的局面,深深地抓住了高宗极怕迎还“二圣”的心理,积极主张议和,满足自己的私欲和愿望。

第二,用残酷的手段迫害政敌

秦桧表面很随和,内心却十分狠毒,谁要得罪了他或是阻碍自己的议和方针,必置其于死地而后快。如,枢密院编修胡铨上书高宗,请斩秦桧以谢天下,秦桧马上就把他流放昭州;陈纲上书声援胡铨,秦桧借故把他贬到当时的“死地”——安远,使之不能回京,死在贬所;秦桧对不满议和的官员不是贬官就是借故杀害。总之,秦桧对反对他的人毫不手软,被他杀死的人不知有多少。

第三,见缝插针、造谣离间、拨弄是非

秦桧最爱制造君臣矛盾,自己坐收渔利。张浚与赵鼎是好朋友,曾推荐赵鼎做宰相,秦桧从中制造是非、离间二人,致使二人反目成仇。秦桧联合赵鼎打击排挤张浚,然后,赵鼎也被秦桧排挤出朝廷,两人晚年在贬所相会,一释前嫌,谈起前因后果,才知道被秦桧所骗。秦桧就是这样在朝廷排挤正直的官吏,培植自己的势力。

第四,严密防范

一次,秦桧在家里请客,为了助兴,特意请戏班子唱戏。在演戏的过程中,一演员头上的饰物落地,没有去捡,另一演员问道:“那是什么?”答道:“二胜环(同徽、钦二帝还朝的二圣还谐音)。”另一演员就说:“你坐了太师椅,为什么不顾‘二胜环’?”一语既出,满座皆惊,这分明是把矛头直指秦桧。散戏后,秦桧就把演员找来,严加责打,并不准再演这出戏。

第五,杜绝一切隐患

秦桧当上宰相后,许多人都想巴结他。有个人非常善于阿谀奉承,并且和秦桧的关系很好,为了使关系“更上一层楼”,这个人挖空心思,想办法弄来了一条十分珍贵的地毯,送给了秦桧。地毯送来后,秦桧让家人铺在屋里,一看尺寸刚好,大小合适。众人纷纷称赞送礼的人有眼光,想得真周到,那个人自己也沾沾自喜。但是秦桧自己的心里却感到很不舒服,自己家房屋的尺寸他都一清二楚,那还有他什么不知道的呢。后来找了一个借口把那个人给办了,可见秦桧防范之严。

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秦桧病死。他两次为相,前后长达19年之久。秦桧能长久,不足为怪,因为他抓住了高宗的心理,专门迎合高宗做事,所以他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奉迎、忍耐、欺骗是小人惯用的手段,也是奸臣惯用的手法。

同类推荐
  • 雁无归

    雁无归

    宏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一段繁华落尽的盛世余晖,一场兵戈扰攘的乱世风云,持续了两百多年的王朝争霸,终于走向了尾声。凉山一别,枭雄出世,冲冠一怒,血染山河,缠绵不尽的恩怨情仇,波谲云诡的权力之争,在这重重的迷雾背后,又会是怎样的惊世阴谋?在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里,无数的热血男儿,用自己的鲜血,在古老的澜川大地上谱写出了一段黄金时代的英雄赞歌!
  • 猴三国

    猴三国

    好书不厌百回读,一本三国通天下。醉生梦死战沙场,一将功成万骨枯。
  • 康熙末年殖民者

    康熙末年殖民者

    一觉醒来,重生到类似康熙年间,并且为四省海关总督魏东亭庶子魏启元,原本登不上历史的人却帮助家族国家站立在世界的巅峰,康熙渐老,九龙夺嫡,依靠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在这个大形势下帮助家族正确战队,选择了未来皇帝的阵营,同时创建了魏家商行,把权利扩展到世界各地,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的确还是占领了那么多的殖民地,但是最大的股东却变成了一个华夏人,靠着系统给咱的帮助,用最廉价的商品为武器,以船舰利炮为后盾,杀向了全世界....
  • 寻唐问宋

    寻唐问宋

    大唐末年,天灾人祸不断,内有藩镇相互倾轧,外有强敌侵扰。一代枭雄黄巢兵尽死于泰山虎狼谷后,各路藩镇虎视眈眈看向残败的唐庭。北方食人魔军蔡州秦宗权收拢黄巢残部,兵力暴涨,版图扩张,即将称帝。宣武节度使朱全忠与沙坨李克用在上源驿大火之后,势成水火。有‘长安天子,魏府牙军’之称的魏博军,还在为解决‘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而烦恼……而此时,光州何氏赘婿李君本想抱开闽三王的大腿,南下控制唐朝的经济重心长江淮河流域,却不想他们还要抱李君的大腿……
  • 君临三国之独霸一方

    君临三国之独霸一方

    王焱重生三国,君临天下,手中方天画戟横扫天下,胯下紫雷青龙驹如影随形。十二武将星辰,十二才士星辰伴其左右。青龙谋士智谋天下,白虎军团勇踏三军。收吕布,灭袁术,脚踏荆州,独霸一方,不平天下誓不称帝。
热门推荐
  • 轮回之往生天谴

    轮回之往生天谴

    当冰雪般的女子踏入青阳学院,莫南的一生因此改变。——天谴轮回,往生之始。
  • 一顾锦年

    一顾锦年

    初见顾锦年,一眼便惊了沈书瑶的寥寥岁月。他是顾教授的的得意门生也是顾家的骄傲,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从她认识他开始,他一直都是那么优秀,优秀的耀眼。与他相比,沈书瑶便觉自己如片树叶,丢入人群就找不到一般。太阳是耀眼的,所以沈书瑶拼命的追逐着那轮太阳,希望能多看他一眼,期望着能有一天,她能够和他并肩,他能够回头冲她笑一笑。那么沈书瑶数年的努力便已知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呓中的人

    梦呓中的人

    和初中同学同居的时光。“那年夏天你去哪儿了?”“……”
  • 混沌图书馆之斗罗世界

    混沌图书馆之斗罗世界

    每次看斗罗大陆,总是对原作的结局感到不满意,所以想要写出一个完美的结局!斗罗大陆,精彩无限。唐昊,玉小刚,蓝银皇,比比东,柳二龙,看叶辰如何力挽狂澜,创造完美的,不留遗憾的结局!
  • 爱维森林

    爱维森林

    故事描写一个叫爱维的人以及森林里他的一帮朋友的故事
  • 小女生恋爱物语

    小女生恋爱物语

    不要误会,这不是萌文。本文女主十分钝感,专虐各种痴情美少年。胆子小,性子倔,一次失败打击得她对男人再也不敢恭维,白着急了周围人替她操心。昔日的他,跪在地上,泪流满面,何绪你不能这样对我!她皱皱眉,心里嘀咕,她怎么对他了。现在的他,背后一群恐怖混混,捏着她的下巴坏笑,不跟我在一起,那你就去死吧。一山不容二虎,迟钝的她如何周旋?——何绪瞅了辛小梨一眼:“我没有,我从来不作弊。”辛小梨观察着何绪的表情——一点不像说谎。“不会吧!!!你成绩这么好却来这所学校?!你读书读傻了吧?!!”“其实……”何绪叹了口气。“嗯嗯!”“其实妈妈让我一定要学会谈恋爱,所以来了。”
  • 凌太太的修炼之路

    凌太太的修炼之路

    她像上天赐给凌霄的重启键,他奋不顾身地从秦霜云的情殇里站起来。他把沈小斐追成凌太太,让她成了一条千亿资产的锦鲤。如果早知前女友并不死心,早知爱过之后分开才最惨烈,他的凌太太还会是她吗?究竟谁才会最终成为凌霄苦寻半生的凌太太,是怀孕的她,还是复仇的她,还是最终娶下了形单只影的寂寞……
  • 九重天霄令

    九重天霄令

    “降维”“抽灵”“定物”外星文明对洪荒时的地球做出一系列文明打击,意图阻止地球文明的发展?各路仙神做出最后的选择,将力量传承给后世的人们,寻找最后的出路。
  • 高冷校草:转个路角遇天使

    高冷校草:转个路角遇天使

    那一年她九岁遇见了一个帮助她的天使,本想好好报答却在第二天下午飞去美国看亲人……他当天收下她给他的一个手链说要一定不要忘记她……几年后在次相遇,可惜她忘记了他就是当年的那个祁天使,那天下午他把她推到墙上说:“是你吗?那年的小女孩?”她瞟了一个白眼送他一个过肩摔说:“喂喂,校草大人你的脑袋出现幻想症了我劝你还是去看看医生吧!”冷栎祁:好很好你等着我会让你这辈子都忘不了我!【百分九十全算宠文偶尔虐一虐的啦~作者QQ3393086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