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21300000005

第5章 “傲”字一把刀:为人生存的大忌

人生大病是一“傲”字

明朝思想家王守仁,其学说以实践为主,现代许多企业家均为阳明学说的信奉者。“人生大病只是一个傲字”,即为其学说中的警世名言。

《传习录》被当成阳明学说中的入门典籍。此书记录了王阳明和其弟子间的对话,及王阳明对弟子的训示。

“傲”为何意?一骄傲;二傲慢;三仗势欺人。也就是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地位,瞧不起比自己低的人。王阳明认为,“傲”是一个人的最大病症。人要有自尊心,但自尊心应置于心胸,不可过于表面化,否则即为“傲”。“傲”者必然引起周围人的反感,而被孤立。

拥有权势者或许认为,权力足以压制别人的不满。然而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失势时,周围的人就会痛打落水狗。

孔子年轻时,似乎也带有几分傲气。一次,他遇到老子,便向他请教,老子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有盛德容貌若愚。”又说出以下的训示:“傲、欲、气,邪念过多,这对你有害无益。”

当孔子即将离开时,老子又说:“送人,富者钱以财物,仁者赠以言语。吾非富者,至少可模仿仁者。虽然有的人聪明又富有洞察力,但却遭到了死亡时危险,因为有太多的人批评他。即使雄辩博学之士,也有死亡的危机,因为他惯于揭露他人的隐私。想要安然生存于社会上的人,千万莫要过度自我主张。”

孔子听此一席话,深受感动,尽量排除心中的傲气,而以谦逊处世。在孔子老年时,有一位弟子问子贡:“夫子无论到哪一国,均是备受礼遇的政治顾问,这是不是夫子自己要求的,或是对方主动邀请的呢?”

子贡回答:“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温,为温和;良,为坦率;恭,为恭敬;俭,为谦虚;让,为有分寸。正因为孔子拥有这种完美的人格,所以不必自己去要求别人,对方自动会邀请。

这五种美德均与“傲”相反,克服了年少时的狂傲,成就谦以待人的心胸,此为孔子伟大的地方。

《老子》一书,充分代表了老子的思想体系。书中所言,尽是基本的处世哲学,而谦虚为最重要的一点,书中有句“和其光,同其尘”。意思是说,把过人一等的能力隐藏起来,而与世俗群众同步。简言之,即要谦虚戒傲。老子认为。惟有以谦处世,才能在严酷多变的现实中生存,这是聪明人应该具有的处世之道。王阳明也认为“谦为众善之基,傲为众恶之魁”。

夜郎自大:惨遭横祸

“傲”是一种轻率,是一种鲁莽,它不仅会刺伤到人,更会刺伤自己,甚至是自己在“傲”字中沦亡。

三国时候,祢衡很有文才,在社会上很有名气,但是,他恃才傲物,除了自己,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容不得别人,别人自然也容不得他。所以,他“以傲杀身”,被杀于黄祖。

祢衡所处的时代,各类人才是很多的,但他目中无人,经常说除了孔融和杨修,“余子碌碌,莫足数也”。即使是对孔融和杨修,他也并不很尊重他们。祢衡20岁的时候,孔融已经40岁了,他都常常称他们为“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

经过孔融的推荐,曹操见了祢衡。见礼之后,曹操并没有立即让祢衡坐下。祢衡仰天长叹:“天地这样大,怎么就没有一个人!”

曹操说:“我手下有几十个人,都是当今的英雄,怎么说没人?”

祢衡说:“请讲。”

曹操说:“荀或、荀攸、郭嘉、程昱机深智远,就是汉高祖时候的萧何、陈平也比不了;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猛无敌,就是古代猛将岑彭、马武也赶不上;还有从事吕虔、满宠、先牵于禁、徐晃,又有夏侯停这样的奇才,曹子孝这样的人间福将,怎么说没人?”

祢衡笑着说:“您错了!这些人我都认识,荀攸只是个看坟墓的料;程昱仅能开开门;郭嘉倒还可以读几句辞赋;张辽在战场上只配打打鼓,敲敲锣;许褚也许能放放牛,牧牧马;乐进和李典当当传令兵勉强凑合!”

祢衡这一顿讽刺、挖苦激怒了曹操,曹操大唱道:“你又有什么能耐?”

祢衡说:“天文地理无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辅助天子,可以使他们成为尧、舜;个人道德,可以与孔子、颜渊相比,怎能与这些凡夫俗子相提并论呢?”

这时,张辽在旁边,听到祢衡这样狂妄,公开侮辱大家,气得抽出宝剑要砍他,曹操止住他说:“我目前正缺少一个敲鼓的人,早晚朝贺和宴会都要有人敲鼓,就让祢衡去做吧!”

老奸巨猾的曹操,企图用这个办法狠狠羞辱一下祢衡,谁知祢衡一点也不拒绝,很快答应做这个差事,告辞去了。张辽恨恨地问曹操:“这个家伙讲话这般放肆,为什么不让我杀他?”曹操笑笑说:“这个人在外面有点虚名,我今天杀了他,人家就会议论我容不得人。他不是自以为很行吗,那就叫他打打鼓吧!”

第二天中午,曹操在丞相府大厅上邀请了很多客人赴宴,命令祢衡打鼓助兴。原先打鼓的人叮嘱祢衡打鼓时必须换上新衣,但祢衡却穿着旧衣服进入大厅。祢衡精于音乐,打了一通“渔阳三挝”,音节响亮,格调深沉,发出金石般的声音,座上的客人情绪热烈,激动得流下泪来。曹操的侍从们突然挑剔地叫遭:“打鼓的为什么不换衣服?”谁知祢衡竟当众脱下身上的破旧衣服,赤裸裸地站在那里,客人们惊得一齐掩起面孔。祢衡又慢慢地脱下裤子,一直不动声色。曹操看见祢衡严峻地回答说:“目中没有君主,才是不懂礼仪;我不过是暴露一下父母给我的身体,以示我的清白罢了!”

曹操抓着祢衡的话,逼问说:你说你清白,那么谁又是污浊的?

祢衡直指曹操说:“你不识人才,是眼浊;不读诗书,是口浊;不听忠言,是耳浊;不通晓古今的知识,是头脑污浊;不能容纳诸侯,是胸襟污浊;经常打着篡夺皇位的念头,是心地污浊。我是社会上知名的人,你强迫我打鼓,这不过如同当年奸臣阳虎轻视孔子,小人臧仓毁谤孟子一样。你要想成就称王称霸的事业,这样侮辱人行吗?”

祢衡这样犀利地当面抨击曹操,使大家都非常吃惊。当时孔融也在座,生怕曹操一气之下会杀害祢衡,便巧妙地为祢衡开脱说:“大臣像服劳役的囚徒一样,他的话不足以让英明的王公计较。”曹操听出孔融在帮祢衡讲话,事实上他也不想在这宾客满座的场合承担残害人才的愚名。只见他装作气量极大的样子,用手指着祢衡说:“我现在派你到荆州出使。如果说得刘表来归降,我就重用你担任高官。”祢衡知道刘表是不会归附曹操的,派去的人也会凶多吉少,这分明是曹操在使借刀杀人的伎俩,不肯答应。曹操立即传令侍从,要他们备下三匹马,由两人挟持祢衡去荆州,一面还通知自己手下的文武官员,都到东门外摆酒送行,真是既毒辣又狡猾!

祢衡大胆地痛斥曹操,在当时有一定的正义性,但由于他恃才傲物,往往出语伤人,也不讨刘表喜欢。刘表察觉到曹操有心把祢衡送来,好让自己杀他,既解了曹操的恨,又把杀害贤人的罪责推到自己头上,便也使了一个与曹操同样的圈套,把祢衡转派到生性残暴的江夏大守黄祖那里。果然,祢衡在宴席上讽刺黄祖,说黄祖好像是庙里的菩萨,只受香火。可惜并不灵验,最后被黄祖所杀。

虽有一定的才智,但过于自傲,会树敌过多,于己不利。不懂得收敛的人,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这种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轻敌自傲,一败沦亡

狂傲的特征就是过于自信,目中无人。这往往是注定人生失败的最大败笔。

关羽大意失荆州,便是历史上以傲致败的一个典型之例。

公元219年7月,吴将吕蒙来见孙权,建议趁关羽和曹操作战围樊城的时候,偷袭荆州。这建议正合孙权之意,立刻委以重任。

可是,吕蒙发现镇守荆州的蜀将关羽警惕性很高,荆州军马整齐,沿江又有烽火台警戒,互透军情,很难正面攻破。正在苦思偷袭之计,陆逊来访,教给吕蒙一条诈病之计。

陆逊说:“关羽自恃是英雄,无人可敌。惟一惧怕的就是将军你了,将军乘此机会可假装有病,解去军职,把陆口的军事任务让给别人,又使接你职务的人大赞关羽英武,使关羽骄傲轻敌。这样,关羽就会把防守荆州的兵调去攻打樊城。假如荆州没有防备,将军只需用一旅的军队,出奇制胜偷袭荆州,便可以重新掌握荆州了。”

吕蒙大喜,说:“真好计也!”

后来,吕蒙果然请了病假,回到建业休息,并推荐陆逊代他守陆口。关羽得到消息知道吕蒙病重,已调离陆口,新来的陆逊又名不见经传,遂有轻敌之心:他还收到了陆逊送来的礼物,附上一封措辞卑谨的信函。信中说:“将军(关羽)您在樊城一役中,把曹将于禁俘虏过来,水淹七军,远近赞叹,都说将军的功劳足以流芳百世。虽是晋文公大胜楚军的英勇,韩信打败赵兵的谋略,也不及您老人家……这次曹操失败了,我们听到也很高兴。但是,曹操很狡猾,不会甘心失败,恐怕会增调援兵,以求一逞野心。虽说曹军师老,还是很强悍的。况且战胜之后,一般都会出现轻敌的观念。所以古人用兵,胜利之后就应更加警觉。希望将军您多方面考虑计划,以获全胜。我只是一介书生,没有能力担任现职,幸好有您老人家这样强大的邻居,愿意把想到的贡献给将军做参考,希望将军能多加指教!”

关羽看了这信,仰面大笑,命左右收了礼物,打发使者回去。他觉得这个年轻书生用不着防范,于是,他下令把原来防备东吴的军队陆续调往樊城前线。

就在这时,曹操听司马懿之计派使来到吴国,要孙权夹击关羽。孙权早已决定要袭取荆州,所以马上复信,表示同意。这样,原来的孙、刘联盟抗曹,一下子变成了曹、孙联盟破刘,形势急转直下。孙权拜吕蒙为大都督,总制江东各路兵马,袭击关羽的后方。

吕蒙到了浔阳,命士兵们穿了白色的衣服扮作商人,借故潜入烽火台,攻取了荆州。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关羽才知道自己对东吴的防备太大意。为了重振军威,他带着日益减少的人马准备南下收复江陵。但是,在吕蒙、陆逊的分化瓦解下,他只能步步败退,最后只有困守麦城。在小城既得不到西川的消息,又盼不来援兵,他只好带着一部分士兵偷偷地从城北小路逃往西川。但他哪里知道,吕蒙早已派兵埋伏在那里了,一阵鼓响,伏兵四出,关羽被生擒活捉。同年12月,关羽被斩首,荆州各郡县皆归东吴。

关羽之死,可谓千古悲歌。其一生忠义,几近完人。只为一个“傲”字,失地断头。虽然令人感叹,更为后人敲响了警钟。

狷狂而失命

建安五年,原是袁术部将的孙策,渡过长江,经营江东地方,经过几年的苦战,终于占据了江东的大片土地。这时,孙策听说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相持不下,便准备率军渡江北上,乘虚袭击曹操的老巢许昌。

孙策能征善战,当时有“小霸王”之称。他准备率兵攻击许昌的消息传到曹操大营之后,引起了曹军诸将的惊恐,给久战官渡不下的曹操带来了一道难题。

曹操也精于权谋,然而这一次却使他计无所出。他考虑到:如果现在舍去袁绍,来日再兴师征讨,势必要耗费更大的精力,因此不能丢弃眼前这个歼灭袁绍的大好战机;但是,如果继续屯兵官渡,而孙策果真渡江北上,许昌守备空虚,很可能失守,许昌一失,则根基动摇。

曹操进退两难,举棋不定。这一切,都在郭嘉那犀利的视线之中。

郭嘉,字奉孝,是东汉末年曹操身边的著名谋士。他素有济世安民之志,多谋善断。最初,他投奔割据北方的袁绍,但他很快看出袁绍徒有虚名,只是一个优柔寡断,不善于用人而难以成就大业的庸主。于是便毅然离开当时在军事上还占有很大优势的袁绍,转而投奔曹操。

郭嘉洞察了曹操的心思,他站出来说道:“最近孙策削平了江东五郡,占了不小的地方,也诛杀了不少江东豪杰,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暂时笼络住几个为他拼死效力的人。但是孙策为人狂傲,处事轻率,甚少戒心,这是他致命的弱点。因此,目前他虽然拥有数十万之众,·由于这种性格的支配,他仍然像一个奔走在旷野之上的独行者。他在江东攻城略地,兼并群雄,肯定结下了不少仇家,假如身边出现刺客,他不过是一人之敌罢了。因此,孙策不足忧虑,我料定他必将死于匹夫之手!”

郭嘉从分析孙策的性格入手,明确地指出了孙策在为人处事中有狷狂之象。猖狂之态不忍,别人就会看你不顺眼,言谈过于狂妄,别人就会记恨在心头。而这一切,孙策都没有忍耐克制,所以郭嘉敢于断定孙策将有不测之祸故难以成就大业,因此他坚决主张曹操继续屯兵官渡,削平袁绍,暂时不必考虑孙策的北犯;他还分析袁绍有十条必败的弱点,断定曹军必胜。这些细微精到的分析,解除了曹操对孙策的忧虑,鼓舞了曹操平定袁绍的意志。而孙策的命运正如郭嘉所料,他在引兵北上的前夕,被昔日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刺死。

自傲拒谏失街亭

有道是:“傲不可长。”一个人一旦傲气十足,就很难辨别和听进别人的正确意见。由此在关键之时,很容易受到致命的打击。《三国演义》中的马谡自傲拒谏,致使——街亭军事要塞丢失,就是一个典型范例。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又经过两年准备,公元227年冬天,就带领大军驻守汉中。因为汉中接近魏、蜀的边界,在那里可以随时找机会进攻魏国。离开成都的时候。他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要后主不要满足现状,妄自菲薄;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并且表示他决心担负起兴复汉朝的责任。这道奏章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出师表》。

不久,诸葛亮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传出消息,要攻打郡城(今陕西眉县),并且派大将赵云带领一支人马,进驻箕谷(今陕西褒城北),装出要攻打郡城的样子。魏军得到情报,果邻然把主要兵力去守郡城。诸葛亮趁魏军不防备,亲自率领大军,突然从西路扑向祁山(今甘肃礼县东)。蜀军经过诸葛亮几年的严格训练,阵容整齐,号令严明,士气十分旺盛。自从刘备死后,蜀汉多年没有动静,魏国毫无防备,这次蜀军突然袭击祁山,守在祁山的魏军抵挡不住,便向诸葛亮求降。

那时候,魏文帝曹丕已经病死。魏国朝廷文武官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睿比较镇静,立刻派张郃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作为据点。让谁来带领这支人马呢?由此,引出了马谡自傲,而丢失军事要塞街亭的结局。

马谡这个人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也出过一些好主意。因此诸葛亮很信任他。但是刘备在世的时候,却看出马谡不大踏实。他在生前特地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大事,还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诸葛亮没有把这番话放在心上。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子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见劝马谡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都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邰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管也管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往西逃跑。街亭的丢失使他铸成大错。

诸葛亮回到汉中,经过详细查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并自傲地拒绝了王平的正确建议。军法不容,由此将马谡下了监狱,定了死罪。

骄傲自满,功亏一篑

人要驾驭自己的情绪,不要率性而为,不要成功了之后便欣喜若狂,为所欲为,须知,骄傲自满,会使你丢掉一切老本,并输得精光。

明朝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大顺农民军开进北京城。京城百姓夹道欢迎,崇祯帝吊死在景山。

队伍进城之后,李自成这个当年的驿站马夫,立马承天门前,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他多年征战,终于获得了胜利,一股自豪之情涌上心头。

李自成安排好崇祯皇帝的遗体和其他善后工作,就忙着进行稳定京师人心和安定社会秩序的工作。他首先向民众发布公告:大顺天子三年不征,一民不杀。市民听之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同时他也注意到自己部队中的纪律问题,严禁士兵侵扰百姓。有两个士兵因为抢了前门地区铺中的绸缎,被立即正法,并将他们的手足钉在前门左栅栏上,以儆效尤。

对于明朝的那些罪恶昭著的皇亲国戚、大僚和专权的宦官则严惩不贷,入城第三天就处死了成国公朱纯臣,两天以后,又斩罪官二百余人,对于中小官员,凡有投报的则酌情使用。大好的形势,使不少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们开始自我陶醉了,在京的文武官员都忙于筹备皇帝即位典礼。

此时以宰相自居的牛金星,则往来拜客,遍请同乡好友,迎来送往好不热闹,俨然是一副大平宰相的样子。其他官员也效法而行,骄傲自满情绪抬头了。

以刘宗敏为首的武官则忙于追赃助饷,在京城的旧官按官位大小,摊派饷银,多声十万,少者数千,如有不交者,则严刑拷打。追赃风从北京波及各地,追赃范围竟扩大到幕僚小吏以至于商人,手段也日益残酷。

大顺军部分首领的胡作非为,直接影响了军纪,士兵常违法乱纪,面对他们的惩处却远没有刚入城时对抢绸缎的士兵那样严厉了。大将刘宗敏则自恃功高,把持军务,大力追赃。李自成虽然生活俭朴,但是却以帝王自居,深居内宫,对部下的所作所为也不像以前那么清楚了。这时,已经答应归颅李自成的明宁远总兵吴三桂等重要将领,正带领部众向京师进发。行至半途,吴三桂得知义军在京大肆追赃,严刑拷打众官,自己的老父也受酷刑,爱妾陈圆圆又被刘宗敏强占,于是大怒叛变,宰部众回师东退。

吴三桂重占山海关后,以“为君父复仇”为名,出卖民族利益,要求清统治集团出兵,联合进攻北京农民起义军。此时李自成得知吴三桂叛变,急召文武官员商议,本拟派刘宗敏、李过宰军收复山海关,但此时的二将,志得意满,毫无斗志,不得已才下令亲征。

李自成对久怀入侵关内之心的清统治集团本来就缺乏必要的警惕,这次则根本没考虑到吴三桂勾结清军共同来犯,李自成只率领六万兵马贸然出城,结果仓皇败退。

李自威退回北京以后,清军跟踪而至,李自成命令刘宗敏、李过、唐通等将率兵抗击,再次大致,刘宗敏负伤逃回。面此时北京周围的地主武装也纷纷组织起来,袭击农民军,面义军内部因为认识不统一,不少将领图享安逸,主张退回关中,李自成匆忙称帝之后,率军西退,最后以失败告终。

同类推荐
  • 30岁上下决定男人的80件事

    30岁上下决定男人的80件事

    古语云:三十而立。30岁上下的男人,正是面临,压力期,困惑期,需要认识现状,改善活法,30岁上下,是男人创造财富的转折点,30岁上下,是男人人生的飞跃,30岁上下,是男人的重要时刻,也是蜕变的重要时期。本书从30岁上下男人所面临的选择与压力入手,教男人们如何规划人生,做个成功的男人,以及如何抓住黄金时间创业,成就一生事业。
  • 世界上最神奇的成功秘密

    世界上最神奇的成功秘密

    改变千万人命运的潜能培训首选读本。开启财富、健康、成功的金钥匙!比《秘密》更火爆的励志魔法书!大多数人只开发10%的潜能资源,这正是他们平庸而至失败的主要原因。在本书中,潜能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斯为你揭示最震撼人心的命运真相,开启成功、幸福、财富的钥匙。
  • 语言的突破(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语言的突破(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本套丛书汇集了世界近400年来最伟大的经典巨著,包括了事破仑希尔、戴尔·卡耐基、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奥里森马登等励志大师的不朽著作。《语言的突破》是其中的一册。这些作品无数次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在全世界为广大读者所拜读,影响和改变了亿万人的命运,被公认为全世界副韦大的、最激动人心的励志经典。
  • 推开智慧之门

    推开智慧之门

    本书包括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全面地认识胎教、胎教前未雨绸缪等内容。
  • 舍与得人生经营课

    舍与得人生经营课

    舍得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艺术,是东方禅意中的超然状态。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生,存于心间,存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达到和谐,达到统一。要得便须舍,有舍才有得。
热门推荐
  • 三界归一

    三界归一

    龙凤齐出,神魔共主,三界涅槃,天地重生。他们出了天道试炼场(新手村),开启了新地图(三界),开始转职,二人会是如何选择?成仙or成魔or成妖or继续做人?三界是从此辉煌还是就此寂灭?
  • 星屠

    星屠

    一次意外,李青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他吃喝不愁,铁心要做一个二世祖。但生活却一次次的逼迫他,他为救百姓,却反遭奸人陷害。最终李青云明白,要想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生存下去,最起码要学会保护四样东西:脚下的土地,家里的父母,怀里的女人,身边的兄弟。ps:参兴已经完本两本小说,第一次来创世,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你和谁在一起很重要

    你和谁在一起很重要

    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先生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归结于人际关系。”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不可能是孤岛中的罗宾逊,人与人之间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所以,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必须建立起良好的人脉,而且还必须是有价值的,这样才能为你的成功提供更多的机遇。这也印证了在好莱坞流行的一句名言:“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
  • 穿越之心柔

    穿越之心柔

    一觉醒来,她成了古代青楼被老鸨逼着接客的青楼妓女一名,不屈于命运的她再次逃跑,途中她以为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岂不知却是命运的玩笑,当他们的骨肉死于他手,她终于心死情灭,至此一切全是为了复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金身不灭诀

    金身不灭诀

    一条强者的路,伏尸百万,白骨成堆。强者是孤独寂寞的,可依旧有人前仆后继的想要登临绝颠,从古至今,所有人都在用生命探索着这条路。甚至连传说中,成为不死不灭,存活了数个纪元的“仙”都陨落了...求收藏...求推荐..求评论..
  • 流年映夏

    流年映夏

    苏流年很爱秦映夏。秦映夏讨厌苏流年。苏流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秦映夏的,可能是看到她的第一眼开始吧,这也许就叫一见钟情吧。俗话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支花。可他只想对秦映夏说,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
  • 巷尾烟雨阁

    巷尾烟雨阁

    世间本无烟雨阁,烟雨迷蒙在人心。欢迎光临烟雨阁——上通天界,下引九泉,静默在六幺巷尾,只为这次相遇。 对了,进门记得保持安静,不然会被禁言哦~
  • 太子妃她超超超怂的

    太子妃她超超超怂的

    身为魔族的小公主,肖时沐表示卖的了萌,撒得了娇,耍的了无赖,狠得下心肠。对于神界太子薄辞,她一直以为自己是悲催的单相思,直到她某次假婚,薄辞率千军万马前来,拦住了去路,他将她抵在花轿里,冰冷的嘴角勾起:“云岚国上方百米处还有神兵十万,你敢嫁试试!”……之后的肖时沐每天都在筹划表白,又每次怂的一批不敢开口。只能气势汹汹地掐掉薄辞身边的一朵朵桃花。某次,她撅嘴:“他们都说你喜欢温柔的姑娘。”他轻笑:“我喜欢的姑娘,要温柔,要明理,要才识过人,要仪态万千;可若是你,怎样都没关系。”遇见是你,余生皆是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从管人到安人

    从管人到安人

    如果认为管理就是管人,那就大错特错了,中国式管理绝非管人,而是以“安人”为最终目标。“管人”者经常动用各种管理法宝,以便管好部属,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他们不管用什么方法,部属总有一套应对的办法,所以管人行不通。“理人”者通常对部属礼敬有加,期望实现劳资和谐,但却收效甚微。因为他们过分礼敬,部属反而怀疑其心怀不轨,所以仅仅“理人”也不行。对待中国员工,管他,他偏不服;理他,他又将信将疑:最好的办法,只能是“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