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76900000019

第19章 巧妙地与不同类型酌同事相处

心理定律受害者假定定律:在处理同事关系中,很多人经常感到自己是受到伤害的“受害者”,而对方则被假定为“制造问题的人”。

明白了同事关系相处问题的原因之后,您也许会想:“那仅仅是我的问题吗?我怎么感到我是受害者,而对方才是制造问题的那个人?”其实,任何关系都是互动的,每个人在关系中都不会仅仅是清白无辜的那个人,而是同时参与问题的形成。对于关系的问题,其中的任何一方都脱不了干系,同事关系也不例外。

下面,就让我们谈谈同事关系,看看下面列出的情况您有没有遇到过。如果您遇到的话,也许需要先想一想:“是他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还是需要调整我们共同的关系?”一、自己或对方不坦诚我们经常说待人要坦诚,坦诚待人要求我们在与人相处时以诚相待、开诚布公、不耍阴谋诡计。坦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是处理同事关系的首要准则。只有真诚待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喜爱;如果在处理同事关系中一方或双方不坦诚,不仅会影响相互的信赖,还会给同事关系蒙上阴影。那么,如果遇到对方或自己不坦诚的情况,这种同事关系还能继续相处吗?这种关系需要怎样来维系?

案例爱打小报告是何心理?

小莲是一名上班族,以前上班时她总是说话不过脑子,想到什么说什么,同事都说她性格开朗、信任别人,但最近,她发现自己无心说的一些话被领导知道了,可能是同事打了小报告。那么,爱打小报告的人是什么心理?总打小报告会造成什么影响?我们怎样去对待这个现象?

心理分析爱打小报告的人往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面上跟同事还挺和气、友善的,但他们一般不在人前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把这些想法和意见通过打小报告的方式告诉领导。被打了小报告的人在领导找他谈话时,往往还不知道是谁打了小报告,因为打小报告的人表面看上去实在不像会和自己过不去的人。

爱打小报告的人还有一种“唯恐天下不乱”的心理。他们内心往往因为各种原因积压了很多愤怒,这些愤怒不能通过正常的途径得到宣泄,于是,他们变成黑夜里的猫头鹰,总在阴暗的地方做手脚,以此间接地宣泄自己的愤怒。如果被打小报告的人显得委屈、伤心,就正好满足了打小报告者的报复心理,他们会洋洋自得于自己的计谋成功,表面上却不露声色。

如果打小报告成瘾,那就会对自己本身、周围同事、领导造成不良影响。

因为没有什么秘密是能够一直保持的,打小报告者靠侥幸瞒天过海,也不会永远不翻船。一旦被同事、领导知道,他们往往名誉扫地,甚至会在原单位待不下去。而且,通过打小报告宣泄心理愤怒,并不是一种健康的方法。这种方法往往会使个体越来越阴暗,而且常常处于被发现的惶恐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打小报告者长此以往,反倒使自己众叛亲离。

毕竟,打小报告是不值得提倡的,面对这样的情形,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爱打小报告者需要给自己的情绪找到更多更健康的出口,而不要一味依赖打小报告这种方式。

其次,不打小报告并不意味着必须对谁都没意见,对同事有意见可以当面说,同事未必不能接纳你。

第三,打小报告者需要整合自己的性格,使自己的为人处事方式在各种地方有基本的一致性,而不总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样才能最终赢得别人的信任。

心灵词典情绪出口:指的是任何人的情绪都需要有向外宣泄的途径。健康的情绪出口有利于自己又无害于别人,不健康的情绪出口对他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干扰,最终也不利于自己心理的成长。

二、自己或对方文明程度不高由于封建社会不良问题的遗存等原因,现代社会的同事之间也会有不文明的情况出现,比如骂人、使脸色等。文明程度是现代社会工作场所的重要文化指标之一,也编织着我们每天的工作生活。如果每个人都能文明相处,以礼待人,工作环境的质量就会大幅度提高;如果自己或对方文明程度不高,就难免出现伤害同事关系、污染办公室环境的情况。要维护文明的同事相处环境,需要我们处理好同事关系。那么,摒弃自己和他人身上的不文明行为从何入手?

办公室骂声寻踪记者从智联招聘最新调查获悉,骂骂咧咧、给人脸色看、狐臭已经成为办公室“声、色、味”的三大公敌。其中,在关于最不能容忍的办公室噪音复选项调查中,“骂骂咧咧”以71.5%排在首位,而大声喧哗只有48.9%。在办公室视觉刺激的调查中,69.3%的人最看不了别人给脸色,而“矫揉造作”以61.1%名列第二,这一数据也远远超过了浓妆艳抹、夸张打扮和不得体服装等行为。那么,我们的办公环境为什么充满着骂骂咧咧,大家都是高级人才,为什么却制造着精神垃圾呢?

心理分析这些骂声首先源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都市白领是一个精神压力极大的群体,每天朝九晚五,还要经常加班,忙得没时间交友,没时间谈恋爱,更没时间打理自己的心情。那他们的压力从哪里释放呢?有些人只能从工作中寻找出口。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工作是一个可以合理释放攻击性的环境,工作本身就可以使白领把自己生活中的各种压力通过辛勤劳累的工作加以释放,当白领们喊着“累死了,不干了”的时候,他们心里却在想:“我不干了,不就更空虚了吗?我要是不干了,回家没准就要和老婆、孩子吵架!”于是,他们通过工作“折磨”自己,通过这种近似于自虐的方式来减压,压力却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指向内心的攻击性就不由得也指向外界,对别的同事或者下属骂骂咧咧,看谁都不顺眼,弄不好还要大吵一架,以泄心头之愤。心理疲惫的人更易怒,此话当真!

这些骂声还源于总把自己摆在“受害者”位置。您也许要问了,明明是有人在骂,在伤害别人,骂人的人怎么反倒还成了受害者了?其实,您观察骂人者是怎样运用语言就行了。举个例子,笔者有一次去银行,要办的事务需要填写一张表格,而且这张表格不能蹂躏或者撕破,当笔者填好表格交给银行工作人员时,表格被工作人员不慎撕成两半,笔者稍有微词,银行那位工作人员立即愤而言道:“明明是你撕破的,你却说是我的错!”读者可能已经听出来了,这位工作人员显然是感到“是我的错”,被别人指出后感到被指责、受伤害了,所以才骂骂咧咧地反击,正是因为她自己心理很脆弱、承受不了压力,所以才需要保护自己,她的骂词其实反映了她的负罪感,以及大量工作后的心理疲惫。其实这样的现象在职场很常见。大嗓门反击的人又伤害了别人,别人反过来以骂反击又伤害了初始的骂者,结果公司永无宁日,大家都感到人心惟危。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谈及职场白领的心理假设。这也是办公室骂声的重要导火索。白领们每天身处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竞争压力很大,谁干得不好都有可能被炒鱿鱼,这导致同事之间像是一群刺狷,表面上嘻嘻哈哈,其实都不能靠近,都在防着别人。这种不安全感和危机感就是许多白领的心理假设:

“世界是不安全的,防人之心不可无。”在这种假设之下,同事之间不可能有太亲近的、朋友式的深入交流,而是大家都处在惊弓之鸟的状态中。在这种心情下,如果哪条大鱼稍微扑腾一下,都会激起敏感者心灵的轩然大波,弄不好骂声就来了,“你想干什么?就你行?”而且,办公室骂声也与我们国家长期的传统封建文化有关。鲁迅先生分析过中国人心底的劣根性,都想要“窝里斗”,去争取不多的资源。这种心理并没有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完全消失。如今,在职场,有些人并不想做“出头的椽子”,不想在业务上独领风骚招人排挤,而是愿意给成功者找些茬,让他“出头的椽子先烂”,让优秀的人自食苦果,于是不免冷嘲热讽,甚至骂骂咧咧。

这种传统观念使不少年轻人在刚入行时风风火火之后,逐渐沉寂下来,甚至也像老太太一样对别的优秀员工冷嘲热讽,目的就是“你不能比我强,假如你比我强,我就要把你打下去!”如果公司形成这种文化,真是天大的悲哀。

还有些上级对下属的骂声,在上级主管看来是为了让下属“进步”,认为“严师出高徒”,这种心理类似于传统家长对孩子“打是亲,骂是爱”的教育方式,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下属也是有自尊、有想法的独立的人,上级骂他,他也许表面上接受,但随后也许会用“被动攻击”,不好好工作的方式来间接还击;还有些这样的情况会导致离职,另谋高就,甚至在离职之前向上级狠狠地发一发脾气。上级也许觉得:“我是想要帮助你成长,你怎么不领情?”其实,上级以骂来管理的做法已经跟不上时代,属于要被“改革”掉的旧思想。在一个公司,平等、人本、协作的新关系才是这类上司应该效仿的。

那么,职场的骂声有办法消除吗,怎样才能营造良好的职场环境?

对于职员来说,提高自己对于压力的承受力是必要的。因为没有地方没有矛盾和压力,仅仅依靠“打掉门牙咽下去”的方式,并不能使压力消失,反倒容易被人当作受气筒,被倒进更多骂声。正确的办法,一是宣泄,比如有的公司有发泄室,里面有沙袋专供职员发泄怒骂,在这种地方骂一骂是安全的;

第二是消除自己的受害者假设,从心理上真正变得强大起来。一个强大的人并不需要骂人,也不会被同事之间的小矛盾和骂声激得反口回骂。这个办法也适用于其他人,生活环境中骂声不断的场合,也需要当事者有度量、心理强大,能够自己处理和安抚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哭鼻子或者再扰起纷争。

对于公司领导者来说,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是重要的,这需要领导更多地包容职员,同时在骂声四起时出面协调。对于职员和下属,既不能溺爱,又不能放纵不管。怎样在严与宽之间找到平衡,是领导的硬功夫与软力量。其实对于许多社会现象,也需要这个态度:“该爱的时候爱,该严的时候严。”这样才能使办公室的骂声更少,社会更和谐。

心灵词典危机感:指的是人身处于自己认为不安全的环境中,感到恐惧、焦虑,感到好像大祸临头的感觉。一定程度的危机感有利于工作任务的完成,但脱离现实的危机感是心理压力的表现。

三、自己或对方只取不予在社会生活中,给予和获取的平衡是健康人际关系的内在要求。只有合理获取,同时乐于助人的人,才能成为办公室的交际明星;如果对于付出斤斤计较,只能接受不愿给予,时间长了,不仅会成为孤家寡人,而且会影响到健康同事关系的维系。当然,在同事关系中有所获取无可厚非,但能否在注重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能兼顾别人的利益?如果自己或对方有只取不予的倾向,这种同事关系需要怎样调整?

案例不能给予别人的人更容易发怒人们说,能够给予别人的人是快乐的。相反,根据心理学观察,那些不能给予别人的人不仅不快乐,而且更容易发怒。

小林,男,二十七岁,公司职员。他在单位经常跟同事吵架,而且每次都是因为他感到“他们在向我索取些什么”,比如:同事提出要跟他换班,同事请他出差时帮忙带点东西,等等。每次一遇到这样的事,他就觉得别人想要剥削他、利用他、向他索取,于是他就会极为生气,对同事冷言冷语。时间长了,没有人再向他提出要求,而他也变得形单影只。他对同事的这种怒气,是因为他从来不能给予别人,不管是给予情感,还是给予回应。

心理分析为什么不能给予别人的人容易发怒呢?这与他们自我中心的特点有关。对于他们来说,世界应该是以他们为核心的,应该给他们情感和回应,应该满足他们的愿望,而他们则缺乏相应的能力来回报和给予别人。他们就好像张着一张饥饿的嘴的动物,时时刻刻要求索取,却没有能量哺育别人。

他们这样的人,小时候往往没有得到充分的爱和关注,有被忽视的体验,缺少与重要养育人的亲密情感接触,长大后,他们变得“没有情感”,甚至不能体验到爱,而只是每天体验到无聊、愤怒和痛苦。在他们的心中,好像一直在问:“你为什么不给我?”所以,当别人向他们提出正常的要求时,他们就会觉得别人不愿意给予他们,反倒要自己给予别人,于是压抑的愤怒一触即发,对他人造成负面影响。

他们愤怒是因为他们经常感到世界和他人很危险,他们发怒是为了避免别人对他们造成危害,为了避免自己对世界深深的恐惧,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好像恐惧自己与他人建立任何形式的联系,好像只要有联系就意味着别人会向他们索取,为了避免给予别人什么,他们甚至脱离和别人的情感接触,或者一接触就感到被利用,导致发怒。

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们需要调节自己的心理世界。他们需要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交往本来就包含着互利互惠,相互给予帮助,别人请他们帮助办事情并不是想要剥削他们。其次,他们需要在生活中得到一定的爱与关怀,以此弥补小时候缺失的爱,逐渐培养起爱别人的能力。第三,他们需要整合自己的愤怒情绪,整合自己分裂的内心世界,以便把愤怒情绪降低到正常水平。

心灵词典爱别人的能力:指的是一个人能够对他人付出爱和关怀的程度和能力。一般来说,童年得到亲人的真爱多的人,爱别人的能力相对更强。

四、自己或对方过度地揽责责任感是现代工作环境对员工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有时甚至比个人能力还要重要。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同事之间包揽了太多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对同事关系会有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这是因为,适度的责任感是工作的助推器,而过度包揽各种责任,则可能是出于心理的“受虐”特点,同样会对同事关系和个人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怎样避免这样的问题?如果自己或对方是这样过度揽责的人,需要怎样调试同事关系?

案例过度揽责任也是心理问题王小姐性格谦逊,责任心强。每次,别人为工作生活抱怨时,她都会主动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这是我不对,下次一定注意”。时间长了,大家都喜欢对她抱怨,这逐渐令王小姐承担不起。她很纳闷,自己用那么大的心血想对别人好,别人怎么那么世俗,反倒要利用自己呢?

心理分析王小姐的行为具有“受虐”的特点。她总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其实是满足她受虐需要的一种方式。像她这样的人往往道德感很强,很负责任,甚至把一些不是自己责任的问题也往自己身上推,以便减轻别人的心理压力。但是,任何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当大家都来把她当作情绪垃圾桶时,她就难以脱身了。

王小姐认为别人“那么世俗,反倒要利用自己”,这其实是她对于社会的基本假设,就是认为社会是不安全的、危险的、势利的,自己是受伤害的。也许她这些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些想法本身说明她并不信任别人,认为只有自己无条件地对别人好、替别人承担压力和责任,别人才可能接纳自己。但是,这种逻辑是错误的,人会因为欣赏一个人而尊敬她,但不会仅仅因为她受虐甚至受气而尊敬她。这一点可能是王小姐没有想到的。

像王小姐这样的人,往往从小受到严格的道德教育,有过不被重视、不被在意的经历。他们为了得到家庭和社会的重视,往往想尽办法来讨好别人,甚至把别人的责任揽过来自己承担,同时要求自己时时处处要让别人满意。这背后的台词是:“我只有对别人特别好,一切为别人着想,帮助别人承担压力,才可能获得别人的爱”。于是,他们以对别人低声下气、无条件地帮助和满足别人的方式,来和别人交往,以为这样就能找回童年时失去的爱。但这样的方式反倒令他们容易不受重视,容易不起眼、不权威,最后感到被伤害,从而重复了她们童年不愉快的经历。这也就是说,她们做反了。

那么,像王小姐这样的情况,需要怎么做才能赢得别人真诚的尊重呢?

首先,王小姐需要提升自我价值感,她需要经常告诉自己:“我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不用非要替别人承担责任,别人才能尊重我。”其次,王小姐需要逐渐学会自然地和人交往,甚至学着抱怨一把,这样她看起来才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也就容易和别人打成一片。

第三,王小姐需要逐渐培养自己对于社会和他人的安全感。她需要通过社会实践逐渐认识到,别人并不都像她小时候的环境一样会忽视她,只要她正常地、积极地与人交往,别人就会愿意以更健康的方式接近她。

心灵词典受虐:指的是一个人倾向于通过使自己受苦的方式来和他人交往,在人际关系中寻求被惩罚、被伤害的体验。负罪感强的人一般容易有受虐倾向。

五、自己或对方边界模糊同事之间相处需要清晰的心理边界。需要既能尊重别人的边界,也能维护自已的边界,这样才能在复杂的职业环境中游刃有余地相处。有些同事关系的问题正是出在一方或者双方边界模糊、界限不清,这会使同事关系中的双方都感到别扭、不舒服,甚至造成同事间的矛盾。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遇到自己或对方边界模糊的情况,这样的同事关系如何调整?

案例喜欢窥视别人隐私是缺乏边界的表现王先生是一名职场白领,跟他接触的人都有一种感觉,就是觉得他太喜欢打听别人的情况,有时候甚至喜欢打探别人隐私。时间一长,许多曾经和他关系不错的入也纷纷避他而去,而王先生自己对此却没有反思,还是对别人的生活过分地关注。

心理分析像王先生这种情况,就属于喜欢打听别人隐私。用心理学的话说,叫做喜欢窥视。他的这种行为是缺乏心理边界的表现。

王先生这种行为之所以能够维持,是因为他这种行为有“获得性受益”。

正是因为有许多人在他面前不设防,在他的追问下轻易地把自己的生活细节告诉他,使他满足了窥视的欲望,才使他的窥视行为固化下来。这真是所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这样一群喜欢暴露自己隐私的人,才使喜欢窥视的王先生有了长期“客户”,甚至使他难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再者,王先生一直在试探别人的边界,如果别人不拒绝他,他会一直这样试探下去。他其实是在寻求被拒绝,寻求对方给他一个边界,可是和他在一起的人又恰恰是一群不会拒绝的人,于是王先生得不到被拒绝的边界,就一直这样追问下去。他的这种行为是具有攻击性的,容易吸引一些喜欢受虐的人和他在一起。他通过攻击受虐者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其实对别人是很有伤害性的。

像王先生这样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狡辩,比如“是别人喜欢让我这样做”,或者“如果他不喜欢可以拒绝我”,但这些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

这是因为王先生这样的人往往喜欢把责任推给别人,而使自己看上去总是“对的”。他们是一群具有“自恋”性格的人,甚至会利用别人的弱点来达到自己的满意。

王先生这种窥视行为是没有心理边界的表现。他们的自我往往过度膨胀,而且这种膨胀在社会上没有遭到很大的挫折,而是被社会所允许。于是他们膨胀的自我没有被给予一个边界,所以一直膨胀下去。长期这样下去是有危险的,会使他们的自我认知出现偏差,误以为自己真的像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伟大而无所不能。最终导致伤害别人,众叛亲离。

像王先生这样的人要想有改变的动机,就需要外界适当地给他们一点挫折,一点拒绝,让他们膨胀的自我冷却下来。另外,社会也需要反思,为什么王先生这种行为会有生存的土壤,社会需要倡导一种怎样的文化。软弱并不等同于善良,正如窥视并不等同于强大,王先生身边的人真的需要学会拒绝,学会捍卫自己的权益。

心灵词典获得性受益:指的是一个人有问题的行为,通过借助这种行为带来的潜在好处,得以维持下来。比如,一个小孩为了让大人给他买冰糕就在地上打滚’大人不得不掏钱给买,于是孩子的问题行为,即一有需要就撒泼、打滚、耍赖,就被大人这个妥协所带来的好处,即给买冰糕所强化,孩子下一次想要买东西还会为了得到获得性受益,而重复耍赖的问题行为。

同类推荐
  • 边玩边赚钱:36种潮流达人职业

    边玩边赚钱:36种潮流达人职业

    对于职业选择,我们都有过自己的梦想:导演、服装设计师、摄影师……它们其实并不神秘,却往往因周围的环境没有给予我们足够的条件去接触了解,而显得遥不可及以至被放弃。但是,生命只有一次,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我们都应该走向去往梦想的路上。在这里,我们将走近那些具有独特魅力的职业,走进那些“另类行当”的工作者,去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入行机缘,把这些职业近距离地展现给读者。
  • 青春与梦想齐飞

    青春与梦想齐飞

    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办公室潜伏心理学

    办公室潜伏心理学

    职场遵循着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适者生存。但是,职场战争毕竟没有硝烟,你最多丢的是饭碗而不是一条命。还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从这个角度想,职场又怎么会是洪水猛兽呢。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可循,职场也是一个佐证这条名言正确性的地方。那么职场的规律用什么破解呢?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前面说到的办公室潜伏心理学。办公室潜伏心理学,就是为你打开职场规律之门的钥匙。
  • 做人三论

    做人三论

    本书对做人做事进行了详细论述并附带了基本知识讲解,告诉读者怎样做人以及做人之道,着重强调为人处世的几大道理:谦卑、宽容、圆润、通达,在一定程度上使读者对做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起到了指导作用。
  • 中华处世智慧大全集

    中华处世智慧大全集

    处世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集中了古往今来生活智慧之大成的学问,更是一门在纷扰世间安身立命的功夫。处世,一方面讲的是如何与他人相处、应付世情俗事、协调各种社会关系、适应各种环境、处理各种问题,即“处世之法”。另一方面指的是处世的哲学,包括了认识世界的观念、立场,以及立世的态度及生活的原则,即“处世之道”。无论“处世之法”还是“处世之道”,都与个人的自身修养有着直接的关系。
热门推荐
  • 拙与男团

    拙与男团

    误入贵圈,迷途无以返;茫茫数载,旧人依如斯
  • 帝王之重活一世

    帝王之重活一世

    天空之下,一群人正在追杀两个人——帝王齐正和他妹妹齐睿。“跑什么!反正你横竖都是死哈哈哈哈”齐正手紧紧握着上仙图,望了望后面的人,无奈被迫将自己的神识和妹妹的神识封印在上仙图中,然后带着上仙图一同坠入悬崖之下,此后再无上仙图踪影。“帝王齐正已死,大势已去,天下以无威胁,哈哈哈哈哈”追杀的人笑的疯狂。万年后……
  • 冷情少爷追悍妻

    冷情少爷追悍妻

    她是燕京大学的新生,亦是龙魂高级军官,她时而嘻嘻哈哈,时而冷静沉稳,时而忧郁悲戚,入学前巧遇同为燕京大学的他,清冷孤傲,高贵优雅,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纠葛?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我愿是海

    我愿是海

    洛莞卿喜欢大海。因为,它能包容一切。天上落下的雨点,撒下的阳光,还有,她那些从不敢示人的秘密。当然,海,也像他一样深不可测。————许城不喜欢大海。太深,太广。他甚至讨厌海的那份澄澈,因为,背后有一双眼,比海更深,却比海更清澈。所以,他不喜欢海,但喜欢她。————16岁的秘密被藏进大海,又是谁在海岸线那头将它捡起?————苦情暴躁小少爷x满腹经纶乖巧学霸
  • 都市修仙之笑傲苍穹

    都市修仙之笑傲苍穹

    穷困怀疑人生的青年刘若风,在玩一款《想不想修真》的游戏时,人品大爆发回到少年时代。从此由凡入仙,龙腾宇内,笑傲苍穹,一切的故事……
  • 二少他又在背锅

    二少他又在背锅

    骆祥竺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人品,直到有一天——睡觉灵魂体无缘无故跑到庞筠打架现场,躲在安全库里进化被“救”走,帮个忙成了嫌疑人,带个队在路边休息都能撞见一大群进化生物。他是上辈子炸了银河系吧!骆祥竺否认三连:“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小剧场:某日,天气晴朗秋高气爽,骆祥竺缠着宅在家的庞筠出去逛街。然而,庞筠很快就对逛街失去了兴趣。“猪猪,我们去接任务吧。”骆祥竺“……”于是,不到两个小时,所有人都知道庞筠对他的“爱称”。庞筠和崽崽:乖巧排排坐~#沙雕男主VS暴力女主#系统#一对一#身心干净#
  • 重生之死神之名

    重生之死神之名

    死亡是生命的禁忌,也许在经历死后,你会对此感到畏惧,但下一刻你死后,却意外的一次重生,这让你恍如隔世,你又突然的掌握了死的力量,对此你该如何选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钦定词谱

    钦定词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文关键

    古文关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