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62000000018

第18章 换巢鸾凤(8)

瞎先生连声说:“不至于,不至于。”扶起他底竹杖,顺着池边走。“报君知”底声音渐渐地响到榕萌不到的地方。

一个月,一个月,又很快地过去了。云姑见他老没消息,径同着媳妇从乡间来。路上底风波,不用说,是受够了。老波子从前是来过三两次的,所以很明白往儿子家里要望那方前进。

前度曾来的门墙依然映入云姑底瞳子。她觉得今番的颜色比前辉煌得多。眼中底瞳子好像对她说:“你看儿子发财了!”她早就疑心儿子发了财,不顾母亲。一触鲜艳的光景,就带着呵责对媳妇说:“你每用话替他粉饰,现在可给你亲眼看见了。”她见大门虚掩,顺手推开,也不打听,就望里迈步。

媳妇说:“这怕是别人底住家;娘敢是走错了。”

她索性拉着媳妇底手,回答说:“那会走错?我是来过好几次的。”媳妇才不做声,随着她走进去。

嫣媚的花草各立定在门内底小园,向着这两个村婆装腔作势。路边两行千心妓女从大门达到堂前,剪得齐齐地。媳妇从不曾见过这生命的扶槛,一面走着,一面用手在上头捋来捋去。云姑说:“小奴才,很会享福呀!怎么从前一片瓦砾场,今儿能长出这般烂漫的花草?你看这奴才又为他自己花了多少钱。他总不想他娘底田产,都是为他念书用完的。念了十几二十年书,还不会剩钱;刚会剩钱,又想自己花了。哼!”

说话间,已到了堂前。正中那幅拟南田的花卉仍然挂在壁上。媳妇认得那是家里带来的,越发安心坐定。云姑只管望里面探望,望来望去,总不见儿子底影儿。她急得嚷道:“谁在里头?我来了大半天,怎么没有半个人影儿出来接应?”这声浪拥出一个小厮来。

“你们要找谁?”

老妇人很气地说:“我要找谁!难道我来了,你还装做不认识么?快请你主人出来。”

小厮看见老婆子生气,很不好惹,遂恭恭敬敬地说:“老太太敢是大人底亲眷?”

“什么大人?在他娘面前也要排这样的臭架。”这小厮很诧异,因为他主人底母亲就住在楼上,那里又来了这位母亲。

他说:“老太太莫不是我家萧大人底……”

“什么萧大人?我儿子是金大人。”

“也许是老太太走错门了。我家主人并不姓金。”

她和小厮一句来,一句去,说的怎么是,怎么不是——闹了一阵还分辨不清,闹得里面又跑出一个人来。这个人却认得她,一见便说:“老太太好呀!”她见是儿子成仁底厨子,就对他说:“老宋你还在这里。你听那可恶的小厮硬说他家主人不姓金,难道我底儿子改了姓不成?”

厨子说:“老太太那里知道,少爷自去年年头就不在这里住了。这里的东西都是他卖给人的。我也许久不吃他底饭了。现在这家是姓萧的。”

成仁在这里原有一条谋生底道路,不提防年来光景变迁,弄得他朝暖不保夕寒;有时两三天才见得一点炊烟从屋角冒上来。这样生活既然活不下去,又不好坦白地告诉家人。他只得把房子交回东主;一切家私能变卖的也都变卖了。云姑当时听见厨子所说,便问他现在的住址。厨子说:“一年多没见金少爷了;我实在不知道他现在在那里。我记得他对我说过要到别的地方去。”

厨子送了她们二人出来,还给她们指点道途。走不远,她俩也就没有主意了。媳妇含泪低声地自问:“我们现在要往那里去?”但神经过敏的老婆子以为媳妇奚落她,便使气说:“望去处去!”媳妇不敢再做声,只嘿嘿地扶着她走。

这两个村婆从这条街走到那条街,亲人既找不着,道途又不熟悉,各人提着一个小包袱,在街上只是来往地踱。老人家走到极疲乏的时候,才对媳妇说道:“我们先找一家客店住下罢。可是……店在那里,我也不熟悉。”

“那怎么办呢?”

她们俩站在街心商量,可巧一辆摩托车从前面慢慢地驶来。因为警号底声音,使她们靠里走,且注意那坐在车上的人物。云姑不看则已,一看便呆了大半天。媳妇也是如此,可惜那车不等她俩嚷出来,已直驶过去了。

“方才在车上的,岂不是你底丈夫成仁?怎么你这样呆头呆脑,也不会叫他底车停一会?”

“呀,我实在看呆了!……但我怎好意思在街上随便叫人?”

“哼!你不叫,看你今晚上往那里住去。”

自从那摩托车过去以后,她们心里各自怀着一个意思。

做母亲的想她底儿子在此地享福,不顾她,教人瞒着她说他穷。做媳妇的以为丈夫是另娶城市底美妇人,不要她那样的村婆了。所以她暗地也埋怨自己底命运。

前后无尽的道路,真不是容人想念或埋怨的地方呀,她们俩,无论如何,总得找个住宿所在;眼看太阳快要平西,若还犹豫,便要露宿了。在她们心绪紊乱中,一个巡捕弄着手里底大黑棍子,撮起嘴唇,优悠地吹着些很鄙俗的歌调走过来。他看见这两个妇人,形迹异常,就向前盘问。巡捕知道她们是要找客店的旅人,就遥指着远处一所栈房说:“那间就是客店。”她们也不能再走,只得听人指点。

她们以为大城里底道路也和村庄一样简单,人人每天都是走着一样的路程。所以第二天早晨,老婆子顾不得梳洗,便跑到昨天她们与摩托车相遇的街上。她又不大认得道,好容易才给她找着了。站了大半天,虽有许多摩托车从她面前经过;然而她心意中底儿子却不在各辆车上坐着。她站了一会,再等一会,巡捕当然又要上来盘问。她指手画脚,尽力形容,大半天巡捕还不明白她说的是什么意思。巡捕只好教她走;劝她不要在人马扰攘的街心站着。她沈吟了半响,才一步一步地踱回店里。

媳妇挨在门框旁边也盼望许久了。她热望着婆婆给她好消息来,故也不歇地望着街心。从早晨到晌午,总没离开大门;等她看见云姑还是独自回来,她底双眼早就嵌上一层玻璃罩子。这样的失望并不希奇,我们在每日生活中有时也是如此。

云姑进门,坐下,喘了几分钟,也不说话,只是摇头。许久才说:“无论如何,我总得把他找着。可恨的是人一发达就把家忘了;我非得把他找来清算不可。”媳妇虽是伤心,还得挣扎着安慰别人。她说:“我们至终要找着他。但每日在街上候着,也不是个办法,不如雇人到处打听去更妥当。”婆婆动怒了,说:“你有钱,你雇人打听去。”静了一会,婆婆又说:“反正那条路我是认得的,明天我还得到那里候着。前天我们是黄昏时节遇着他的,若是晚半天去,就能遇得着。”媳妇说:“不如我去。我健壮一点,可以多站一点。”婆婆摇头回答:“不成,不成。这里人心极坏,年青的妇女少出去一些为是。”媳妇很失望,低声自说:“那天呵责我不拦车叫人。现在又不许人去。”

云姑翻起脸来说:“又和你娘拌嘴了。这是什么时候?”媳妇不敢再做声了。

当下她们说了些找寻底方法。但云姑是非常固执的,她非得自己每天站在路旁等候不可。

老妇人天天在路边候着,总不见从前那辆摩托车经过。

悠忽的光阴已过了一个月有余,看来在店里住着是支持不住了。她想先回到村里,往后再作计较。媳妇又不大愿意快走,争奈婆婆底性子,做什么事都如箭在弦上,发出的多,挽回的少;她底话虽在喉头,也得从容地再吞下去。

她们下船了。舷边一间小舱就是她俩底住处。船开不久,浪花已顺着风势频频地打击圆窗。船身又来回簸荡,把她们都荡晕了。第二晚,在眠梦中,忽然“花拉”一声,船面随着起一阵恐怖的呼号。媳妇忙挣扎起来,开门一看,已见客人拥挤着,窜来窜去,像老鼠人了吊笼一样。媳妇忙退回舱里,摇醒婆婆说:“阿娘,快出去罢!”老婆子忙爬起来,紧拉着媳妇望外就跑。但船上底人你挤我,我挤你;船板又湿又滑;恶风怒涛又不稍减;所以搭客因摔倒而滚人海的很多。她们二人出来时,也摔了一交;婆婆一撒手,媳妇不晓得又被人挤到什么地方去了。云姑被一个青年人扶起来,就紧揪住一条桅索,再也不敢动一动。她在那里只高声呼唤媳妇,但在那时,不要说千呼万唤,就是雷音狮吼也不中用。

天明了,可幸船还没沉,只搁在一块大礁石上,后半截完全泡在水里。在船上一部人因为慌张拥挤的缘故,反比船身沉没得快。云姑走来走去,怎也找不着她底媳妇。其实夜间不晓得丢了多少人,正不止她媳妇一个。她哭得死去活来,也没人来劝慰。那时节谁也有悲伤,哀哭并非希奇难遇的事。

船搁在礁石上好几天,风浪也渐渐平复了。船上死剩的人都引颈盼顾,希望有船只经过,好救度他们。希望有时也可以实现的,看天涯一缕黑烟越来越近,云姑也忘了她底悲哀,随着众人呐喊起来。

云姑随众人上了那只船以后,她又想念起媳妇来了。无知的人在平安时的回忆总是这样。她知道这船是向着来处走,并不是望去处去的;于是她底心绪更乱。前几天因为到无可奈何的时候才离开那城,现在又要折回去;她一想起来,更不能制止泪珠底乱坠。

现在船中只有她是悲哀的。客人中,很有几个走来安慰她,其中一位朱老先生更是殷勤。他问了云姑一席话;很怜悯她,教她上岸后就在自己家里歇息,慢慢地寻找她底儿子。

慈善事业只合淡泊的老人家来办的;年少的人办这事,多是为自己的愉快,或是为人间的名誉恭敬。朱老先生很诚恳地带着老婆子回到家中,见了妻子,把情由说了一番。妻子也很仁惠,忙给她安排屋子,凡生活上一切的供养都为她预备了。

朱老先生用尽方法替她找儿子,总是没有消息。云姑觉得住在别人家里有点不好意思。但现在她又回去不成了。一个老妇人,怎样营独立的生活!从前还有一个媳妇将养她,现在媳妇也没有了。晚景朦胧,的确可怕,可伤。她青年时又很要强、很独断,不肯依赖人,可是现在老了。两位老主人也乐得她住在家里,故多用方法使她不想。

人生总有多少难言之隐,而老年的人更甚。她虽不惯居住城市,而心常在城市。她想到城市来见见她儿子底面是她生活中最要紧的事体。这缘故,不说她媳妇不知道,连她儿子也不知道。她隐秘这事,似乎比什么都严密。流离的人既不能满足外面的生活,而内心的隐情又时时如毒蛇围绕着她。

老人底心还和青年人一样,不是离死境不远的。她被思维底毒蛇咬伤了。

朱老先生对于道旁人都是一样爱惜,自然给她张罗医药,但世间还没有药能医治想病。他没有法子,只求云姑把心事说出,或者能得一点医治底把握。女人有话总不轻易说出来的。她知道说出来未必有益,至终不肯吐露丝毫。

一天,一天,很容易过,急他人之急的朱老先生也急得一天厉害过一天。还是朱老太太聪明,把老先生提醒了,说:“你不是说她从沧海来的吗?四妹夫也是沧海姓金的,也许他们是同族,怎不向他打听一下?”

老先生说:“据你四妹夫说,沧海全村都是姓金的,而且出门的很多,未必他们就是近亲;若是远族,那又有什么用处?

我也曾问过她认识思敬不认识,她说村里并没有这个人。思敬在此地四十多年,总没回去过;在理,他也未必认识她。”

老太太说:“女人要记男子底名字是很难的。在村里叫的都是什么“牛哥”、“猪郎”;一出来,把名字改了,叫人怎能认得?女人底名字在男子心中总好记一点。若是沧海不大,四妹夫不能不认识她。看她现在也六十多岁了;在四妹夫来时,她至少也在二十五六岁左右。你说是不是?不如你试到他那里打听一下。”

他们商量妥当,要到思敬那里去打听这老妇人底来历。

思敬与朱老先生虽是连襟,却很少往来。因为朱老太太底四妹很早死,只留下一个儿子厉生。亲戚家中既没有女人,除年节底遗赠以外,是不常往来的。思敬底心情很坦荡,有时也很诙谐,自妻死后,便将事业交给那年青的儿子,自己在市外盖了一所别庄,名做沧海小浪仙馆;在那里已经住过十四五年了。白手起家的人,像他这样知足,会享清福的很少。

小浪仙馆是藏在万竹参差里。一湾流水围绕林外,俨然是个小洲,须过小桥方能达到馆里。朱老先生顺着小桥过去。

小林中养着三四只鹿,看见人在道上走,都抢着跑来。深秋的昆虫,在竹林里也不少,所以这小浪仙馆都满了虫声、鹿迹。

朱老先生不常来,一见这所好园林,就和拜见了主人一样;在那里盘桓了多时。

思敬底别庄并非金碧辉煌的高楼大厦,只是几间复茅的小屋。屋里也没有什么希世的珍宝,只是几架破书,几卷残画。老先生进来时,精神怡悦的思敬已笑着出来迎接。

“襟兄少会呀!你在城市总不轻易到来,今日是什么兴闪使你老人家光临?”

朱老先生说:“自然,‘没事就不登三宝殿’,我来特要向你打听一件事。但是你在这里很久没回去,不一定就能知道。”

思敬问:“是我家乡底事么?”

“是,我总没告诉你我这夏天从香港回来,我们底船在水程上救济了几十个人。”

“我已知道了,因为砺生告诉我。我还教他到府上请安去。”

老先生诧异说:“但是砺生不曾到我那里。”

“他一向就没去请安么?这孩子越学越不懂事了!”

“不,他是很忙的,不要怪他。我要给你说一件事:我在船上带了一个老婆子。……”

诙谐的思敬狂笑,拦着说:“想不到你老人家底心总不会老!”

老先生也笑了,说:“你还没听我说完哪。这老婆子已六十多岁了,她是为找儿子来的;不幸找不着,带着媳妇要回去。

风浪把船打破,连她底媳妇也打丢了。我见她很零丁,就带她回家里暂住。她自己说是从沧海来的。这几个月中,我们夫妇为她很担心,想她自己一个人再去,又没依靠的人;在这里,又找不着儿子;自己也急出病来了。问她底家世,她总说得含含糊糊,所以特地来请教。”

“我又不是沧海底乡正,不一定就能认识她。但六十左右的人,多少我还认识几个。她叫什么名字?”

“她叫做云姑。”

思敬注意起来了。他问:“是嫁给日腾的云姑么?我认得一位日腾嫂,小名叫云姑。但她不致有个儿子到这里来,使我不知道。”

“她一向就没说起她是日腾嫂;但她儿子名叫成仁,是她亲自对我说的。”

“是呀,日腾嫂底儿子叫阿仁是不错的。这,我得去见见她才能知道。”

这回思敬倒比朱老先生忙起来了。谈不到十分钟,他便催着老先生一同进城去。

一到门,朱老先生对他说:“你且在书房候着,待我先进去告诉她。”他跑进去,老太太正陪着云姑在床沿坐着。老先生对她说:“你底妹夫来了。这是很凑巧的,他说认识她。”他又向云姑说:“你说不认得思敬,思敬倒认得你呢。他已经来了,待一回,就要进来看你。”

老婆子始终还是说不认识思敬。等他进来,问她:“你可是日腾嫂?”她才惊讶起来。怔怔地望着这位灰白眉的老人。半晌,才问:“你是不是日辉叔?”

“可不是!”老人家底白眉望上动了几下。

云姑底精神这回好像比没病时还健壮。她坐起来,两只眼睛凝望着老人,摇摇头叹说:“呀,老了!”

思敬笑说:“老么?我还想活三十年哪。没想到此生还能在这里见你!”

云姑底老泪流下来,说:“谁想得到!你出门后总没有信。

若是我知道你在这里,仁儿就不致于丢了。”

朱老先生夫妇们眼对眼在那里猜哑谜;正不晓得他们是怎么一回事。思敬坐下,对他们说:“想你们二位要很诧异我们底事。我们都是亲戚,年纪都不小了,少年时事,说说也无妨。云姑是我一生最喜欢、最敬重的。她底丈夫是我同族底哥哥,可是她比我少五岁。她嫁后不过一年,就守了寡——守着一个遗腹子。我于她未嫁时就认得她的,我们常在一处。

自她嫁后,我也常到她家里。

同类推荐
  • 走向天安门

    走向天安门

    本集包括七十二首短诗,其内容大致概括了二十八年中重要的前进脚步。诗集尽管薄些,但我却不想人为地硬性添加。
  • 每一粒沙都有一个地址

    每一粒沙都有一个地址

    该书共收录了姜文彬的近两百章散文诗。散文诗是他内心的情感雨滴。他从平常的生活出发,透过眼前移动的风景,去发现和感悟一种生命的存在。他站在人与自然交汇的路口,以多汁和丰盛的语言,去表达关于爱情、亲情和友情的怦动。他深入职业的内心,以敏感的情愫去探究或触及历史、社会、当下的肌里,沁出意味的哲思。他以真诚、细腻、灵动和富有温度的思想去哀婉命运的疼痛和赞美生命中的感动。就如作者所说:“每一粒沙都有一个地址”。或许,黎明那一缕光亮犹如一只透明的蝴蝶就投递到了你打开心灵的那一扇窗口。
  • 上帝呀,你挨过饿吗?

    上帝呀,你挨过饿吗?

    本书作者作为第69084号犯人,引导读者游历了普拉索集中营,再现了一个犯人的体验。他既跌入了情网,同时又目睹了自己的父亲在那里被处死的场面。作为辛德勒名单上的男犯第247号,他讲述了自己在辛德勒工厂里幸存下来的经历和战后与妻子难忘的重逢。本书是作者对充满恐怖时代的回忆。无论是讲述法西斯对克拉科夫的轰炸,还是在残酷的集中营里无情的饥饿,作者在写作时对大屠杀的叙述自始至终都是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
  • 夏娃的花环:马季散文随笔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夏娃的花环:马季散文随笔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既有优美的文化散文,细致的作家研究,客观的网络文学现象分析,新颖的阅读心得,又有敏锐的社会观察和专业的艺术赏析。
  • 中国文学原型论

    中国文学原型论

    为一部系统阐述中国原型理论的专著。作者所提出的中国文学有抒情和叙事两种原型体系等一系列学术观点,至今仍具有原创性和新颖性。作者在新的历史视域和理论高度对本书进行了全面修改。
热门推荐
  • 俗世繁花不如卿

    俗世繁花不如卿

    这是一部现代女穿越到异世大陆,偶遇傲娇王爷。这两人天生是一对欢喜冤家,就这么吵闹着、拌嘴着,缘分在彼此间生根萌芽,终归到一处去了......
  • 死丫头,你给本尊死回来

    死丫头,你给本尊死回来

    大雪中,我死死咬着嘴唇站在他身后,注视着他的背影。他对我来说是那么的近,但又那么的远。曾经的曾经,也是这样的大雪,也是同样的地方……“喂,安俊熙,恶魔”我冲他叫道。“嗯?”他应声转过头来,砰的一声,雪球正中脸上。“死丫头!竟敢用雪球来打本尊!你给我过来!”我们就这样嬉戏着,打闹着。这场雪将永存于我心中,而且……这将是我心中最美的一场雪……
  • 最强陪练

    最强陪练

    21世纪,名为“INSIDEONE”的虚拟现实竞技游戏风靡全球,成为与世界杯,奥运会并重的第三大体育赛事。今年赛季前,一位名为张成的职业选手正在全国上下来回奔波,参加试训,寻找一个糊口的机会。而在他之前不算短暂的职业生涯中,却还连一场真正职业比赛都没有参加过……这不是天才的故事,这也不是英雄的故事,这是一个普通人,坚持不懈,苦苦挣扎的故事。
  • 多姿大唐

    多姿大唐

    天下凭什么要被慈航静斋一手操纵;徐子陵凭什么一见师妃暄就要束手束脚;凭什么众多秀外慧中没有好的归宿;寇仲和李世民南北对峙凭什么就要寇仲放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死灵劫

    死灵劫

    “孽徒,你背师偷艺,今天为师就替天行道,灭了你这孽徒,”“张云杰,你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理应把你处死,但念在你师傅为你求情的份上,现将你废去修为,逐出师门,你可服气?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渠沟,”哈哈…………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今日我张云杰在此立誓,总有一天我会回到这里,
  • 绝世神兵之新手木棍

    绝世神兵之新手木棍

    3天后,就是末日,男猪脚小翔拿着新手木棍带着小伙伴们颠沛流离,打怪升级的故事
  • 我穿成了妖精

    我穿成了妖精

    这是一个杂糅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幻想、英豪辈出的世界这是一个全新定义的玄幻世界。人类并非懦弱,神仙并非住在天上,妖精也并非食人嗜血。又称《“幻改”西游》、《我与“进度条”不得不说的故事》
  • 八零后的困境

    八零后的困境

    讲述80后成长的故事
  • 别小看我我可是职业的

    别小看我我可是职业的

    主角徐天然在游戏中成长,一步步走到职业赛场,在与各路豪强争锋之中登上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