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33400000016

第16章

“文化大革命”的热潮在查家也达到了高潮,村头小学的后山墙上贴出了一条醒目的标语:打倒现行反革命分子周兴。大周被罢官了,挨了批斗,那个工作组姓郝的对大周的耿直一直心怀敌意,就借机鼓动因参加劳动而对大周不满的刘炮头等人,搜集、整理了大周的好多黑材料,说他有反动言论,是反革命。大周就被一帮人五花大绑地捆起来,在公社所属的几个村子里游街,刘炮头等一帮人还找来家滨,让他给大周写个大牌子,因为家滨是查家屯为数不多的识字人。家滨听说让自己给大周写这个,气得脑门子青筋直暴,脸红脖子粗地说:

“我一个放牛的,不会写字。”

说完,拔腿就走。刘炮头一听家滨不写,就扯着公鸭嗓子喊:

“余家滨,你可别不识抬举,有人对我说过,每年你都给屯子里写对联,今天你是非写不可。”

家滨听到这里,转回身,狠狠地啐了刘炮头一口,恶狠狠地说:

“谁说的你找谁写去,我他妈的就是不会。”

说完,家滨头也没回地扬长而去。刘炮头在那里碰了一鼻子灰,嘟囔着:

“没你这个臭鸡蛋,还不做槽子糕了。”

刘炮头和其他几个人就拎着一个大号的铁牌子,靠在场院碾坊的外墙上,自己在上面用白色的油漆歪歪斜斜地写了一行字:

现行反革命分子周兴的反动言论:社会主义好,就是吃不饱。

大周就挂着这块牌子,白天游斗完,晚上不让回家,几个带着红胳膊箍的民兵就把他倒剪着双手关在队里的碾坊里,也不给饭吃,大周开始破口大骂这帮人,用脚狠踹碾坊那扇四处漏风的破旧木头门,后来脚踹破了,嗓子喊哑了,他就把头伸在碾坊的小窗口,死死地盯着外面的人愤怒地看着。刘炮头在窗外看见大周在看他,心里有些发怵,就走到几个民兵面前笑嘻嘻地说:

“唉,这个家伙可是一个上面挂号死不改悔的反革命,看他那模样,小心点儿可别让他跑了。”

几个年轻人听了刘炮头的话,相互对视了一下,开门走进碾坊,把筋疲力尽的大周拉到石碾旁,把背在后面的两个手的大拇指用细绳绑在了一起,用力把大周倒背着手吊在了碾坊的大梁上,大周疼得一声惨叫,昏了过去。

夜很深了,慧茹心惊肉跳地等了大周一天,看他仍没回来,她知道一定是游完了街又被锁在了破碾坊里,一定还没吃饭,她心疼丈夫,更担心他那打仗时伤过的腰,她卷开牛皮纸窗帘的一角,看看外面,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忙下地拿了一块屉布,从柳条笸箩里拿了两个玉米面饼子包好,走到躺在炕上的女儿海妹身旁,为她盖了一下夹被,关灯刚要出门,女儿海妹扑棱一下从炕上坐起来:

“妈,我也去看爸爸。”

这一声,把慧茹吓了一跳,才知道自己这个言语很少的女儿并没有睡着。她转身返回炕前,一把抱过海妹:

“你还没睡?好,我们一起去看爸爸。”

母女俩在漆黑的夜里向村西的碾坊摸去。来到碾坊旁,从破旧的小窗户里透出一丝光亮,慧茹凑过去一看,在冰冷的石碾子上,放着一个掉了茬的白瓷碟,碟中一点豆油上爬着一个二寸长的棉花捻,一点绿豆大小的火光,颤动着照在昏暗的碾房里。慧茹看了一下屋里好像没人,她心里不由得一阵紧张,怀里的孩子抱得更紧了,她不知道这些人会把大周弄到哪里去,她正在犹豫,忽然看到房梁上吊着一个人,借着昏暗的灯光看去,正是丈夫。她不由得“啊”地叫出了声。孩子也被吓了一跳,紧紧地搂住妈妈。这一声,惊醒了坐在门前打瞌睡的民兵,这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是公社派来的,他扭头向窗户这边看了看问:

“谁呀?半夜三更的。”

慧茹惊神未定地从小窗下走了过来,脚下一绊,险些摔倒,她语不成句地说:

“好兄弟,是我,我得进去看看他,这样下去不行啊,他腰上有伤,会出人命的,他可一天没吃东西了。”

慧茹急切地看着这个年轻人。年轻人已认出慧茹了,知道是里面这个人的媳妇,看到半夜三更里母女俩那可怜相,也就动了恻隐之心,说了一声:

“进去吧,把他放下来,他也跑不了。”

慧茹紧走几步来到破旧的木头门前,把海妹放在地上,用手摸到了锁门的铁鼻,用力把闩门的硬铁丝拧开,抱起孩子跑了进去。她再一次把孩子放到石碾子上,在石磙子上摸到了吊起大周的绳子,慌乱地解开绳套,轻轻地把大周放了下来,大周无力地坐在地上,嘶哑的声音说:

“你怎么又来了,会连累你的。”

慧茹满脸泪水,一手搂着大周,一手抱过孩子,哽咽着说:

“我不放心,来看看你,顺便给你带点儿吃的。”

大周摇摇头:

“我吃不下。”

慧茹借着昏暗的光亮,看到大周满嘴起着大泡,又看到大周还被倒绑着双手,忙为他解开了绑绳,慧茹心疼地捧过大周的手,冰凉的双手,红肿有些发黑的拇指,慧茹的眼泪扑簌簌地落在大周的手上,大周看看哭成泪人一样的妻子,用沙哑的声音安慰说:

“慧茹,今后别再来看我了,连累了你,孩子可怎么办?看到你这样,我更难受,现在这样我不知我错在哪儿?我不服啊……”

说到这儿,大周看了看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爸爸的孩子又说:

“你在外面好好地照顾孩子,这孩子话少,可心里有数。”

说完,大周从慧茹手里接过孩子,用自己满是胡茬子的脸贴了贴孩子的小脸:

“海妹,要听妈妈的话。”

孩子的目光死死地盯着爸爸,一声不吭。大周转头对慧茹说:

“你回去吧,照顾好家,照顾好孩子。”

慧茹是一个贤惠的妻子,把丈夫的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她把玉米饼子放到了碾盘上,低声地说:

“饿了,就吃一口,别糟蹋了身子,我和孩子等你回家。”

说完,慧茹抱起海妹走了。

第二天,天刚亮,几个民兵又来到碾坊,拉起大周挂上牌子,说公社来人要在窑地开全村批斗大会,全村的人都集中到空闲的坯棚子里,大周感到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他愤怒了,两个眼睛瞪得像牛一样,被一群人推搡着往前走,他们刚走到窑地的机井旁,刘炮头懒洋洋地从井房子里走出来,他一眼看到一群人推着大周来到这里,他嘻笑着拦住大周说:

“别这样蔫不唧的走哇,整出点动静来好热闹热闹啊。”

说完,刘炮头趿拉着鞋跑回屋,拿出一个破脸盆,在地上捡了一个玉米瓤子,递给前面的一个民兵说:

“让他敲盆,边敲边说牌子上的话。”

押解大周的几个民兵一阵大笑:

“好,让他敲,让他敲。”

说完,那个民兵就把破盆递给了大周命令到:

“听见没,拿着,敲!”

大周感到一阵晕眩,脑门子上的青筋憋得老高,他从没受过如此的侮辱,他一把抢过那个人手中的破盆,用力向那个人头上砸去,那个人低头躲过,破盆不偏不斜地正砸在刘炮头脸上,顿时脸被划了个口子,血流了下来,刘炮头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被砸蒙了。那个递盆的人顿时恼羞成怒,从肩上摘下大枪照着大周的腰就要砸,大周蹒跚着脚步,几步走到机井旁,怒视着刘炮头等这群人,嘴里骂道:

“你们这帮畜生、败类,早晚会有人找你们算帐……”

说完,一头栽进了机井里,随着井下“咕咚”一声,周围的人发出一阵惊叫。

家川正在屋前拿了一把扫帚划拉落在地上的茅草,小孙子余聪穿着爸爸给他买的小军装,身后背着一只小木枪在家川的前后跑着玩儿。这时,从窑地机井旁传来乱哄哄的喊叫声:

“大周跳井了!”

家川听到喊声,先是一惊,忙停下手中的扫帚仔细地听着,他确定是出事了,忙喊孙子聪儿进屋找奶奶去,自己放下扫帚准备出去看看,聪儿却一溜烟儿似地跑了过来,扬着小手喊:

“爷爷,爷爷,我也去。”

家川看了一眼孙子,弯腰抱起聪儿匆匆地向机井那边走去。机井旁已经围了好多人,几个民兵也没见过这阵势,先前那个要打大周的民兵冲着旁边几个人重复地说:

“他畏罪自杀了,他畏罪自杀了。”

看得出,他也是满心的惶恐。家川拨开人群上了两级台阶来到井台上,向下看了一眼深深的机井,看了一眼不知所措的人们说:

“还愣着干啥?快找家伙捞人哪!”

人群“哄”地一下子散了,到各自的家中找捞人的家伙去了。家滨和老王没让出去放牛,准备到坯棚子开批斗大会,他俩刚把草料给牛添上,就听到这边出事了,撒腿就往这边跑,跑到井台前才知道是大周跳了井,于是就和家川及其他人一起开始捞人。不知是谁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慧茹,慧茹疯了一样抱着海妹跑到了机井旁,跪在井台上哭得死去活来,海妹瞪着一双大眼睛面无表情地看着忙碌的人们,不知这孩子深邃的目光里隐藏着什么玄机。下午时分,大周的尸体才被打捞上来,慧茹哭昏过去几次,在场的红铃和抱着聪儿的童氏都陪着她落泪,搀扶着慧茹抱着海妹到了家川家休息。家川、家滨及老王等人找来了门板帮着处理后世。小孩子不懂事,余聪跑过来拉起海妹要去外面玩儿,童氏看着哭得昏天黑地的慧茹,又看了一眼两个年幼的孩子,就放他俩到外面玩儿去了。

大周被草草地葬在了老西山的北坡上,老王不顾那个姓郝的多次阻挠,在大周的坟前立了一个木牌,找来笔和墨端端正正地写下六个字:

周兴书记之墓

老王在大周的墓前站了很久,好像自己也在这次运动中死了一回。在回来的路上,几个人都没有话,心情都很沉重,快到村口时,老王叫住了家川、家滨等几个人,从自己汗渍斑驳的小褂口袋里拿出孩子来时给他带来的七元四角钱,看了半天说:

“大周走了,他是个好人呢,留下这孤儿寡母的,将来这日子可咋过?家川老哥,你把这钱给慧茹带回去,劝劝她,为了孩子还要好好地活下去,告诉她,大周的事不会就这么完了,这世道不会永远这样。”

听到这儿,其他几个人也都解囊凑了二十几元钱,家川接了钱,心情沉重地说:

“唉,大周冤呢,慧茹这孩子命苦哇,留下那个四五岁的孩子……”

家川无奈地摇摇头,几个人向村里走去。

查家村的“文化大革命”似乎是因为大周的死有些淡漠了,人们不再那么容易兴奋,全村又基本上回到了原来的平静。

家川两口子经常到慧茹那边去看看,帮着做一些大事小情的,也经常送米送面接济她们。余聪和小海妹也成了莫逆的伙伴。说来也怪,那个不愿出声,一脸神秘的小海妹,和小余聪在一起时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有说有笑的,只有这时慧茹才会在孩子身上感到一种安慰,才有了活下去的信心。余聪和海妹经常去的地方就是村西的小河沟,小河很浅,却总有一股清澈的水从远处流来;小河很窄,里面却有好多小鱼在游动,于是抓鱼就成了两个小伙伴的游戏。每次都是海妹从家里拿了一个洗得亮晶晶的玻璃罐头瓶,余聪领着她到小河的下游,海妹把罐头瓶放到草棵里。两个人在草地里拔一些长一点的蒿草,在小河中插一些树条,用树条把蒿草拦截在小河上。他俩就跑到小河的上游,光着小脚丫儿,顺着小河往下趟水,一直趟到拦在小河中央的蒿草旁,海妹就跑到草棵里拿出瓶子,灌上河水。余聪就用手在小河上的蒿草里面摸,一会儿,余聪脸上一片惊喜,海妹就跟着乐,余聪把手从河里拿出来,手里就捧着了一条小鱼,他们把小鱼放到瓶里,就把玻璃瓶举过头顶,对着太阳看那条惊慌失措的小鱼。就这样他们反复地重复着这个游戏,每次都是那样开心,孩子的笑容就像远处天边上那片彩虹那样灿烂。

忽然,有一天,奶奶跑到河边来找余聪,脸上露着欣喜的笑,她喊过满身泥水的两个孩子,对着余聪说:

“聪儿,你爸爸来了,你爸爸又工作了,你爸爸这次来,是接你回城里上学的。”

说着,奶奶抱过聪儿亲了一下,两行热泪从眼中流了出来,不知是儿子重新工作的喜悦,还是孙子即将离开她去上学而恋恋不舍。奶奶用手背抹了一把眼泪,一手拉着一个孩子向家走去。

钟麟的现行反革命帽子被摘了,又重新回到他阔别已久的讲台,并被学校破格提拔为主管教育的副校长。他这次来乡下,就是要把这个喜讯告诉给整天为他担惊受怕的父母,顺便把已到上学年龄的聪儿接到城里去上学。钟麟讲了一些令人激动的话,他说,现在的形势已经变了,学校开始上课,工厂开始生产,过去一些被打倒的老干部,又都逐渐开始工作了,过不了多少日子,他猜测在我们这里改造的王书记也得回城了,看来这世道开始往好了变了。

第二天一早,钟麟把收拾得干净利落的余聪抱上自行车,让聪儿告别爷爷和满脸是泪、依依不舍的奶奶,进城读书去了。还没到村口,余聪一眼看到在路边一棵柳树旁,海妹正站在那儿,两只乌黑的大眼睛凝神地看着他。余聪忙仰起头对爸爸说:

“爸爸,海妹来送我,我要和她说几句话。”

钟麟看看树旁的海妹,把余聪从自行车的前梁上抱下来,自己从口袋里拿出一包香烟,点了一只,扶着车在路旁等着。小余聪跑着来到柳树阴下,笑着说:

“海妹,你是来送我的?”

海妹一脸凝重的表情,没有正面回答余聪,疑惑地问:

“你要走了,还回不回来?”

余聪有些犹豫,他回头看了一眼爸爸,又挠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心里没底地说:

“我还回来,我还要看我爷爷和奶奶呢。还要来看你呢。”

海妹茫然地看着余聪说:

“你家离这儿远吗?”

余聪无奈地摇摇头。海妹又接着说:

“上学了,就没有时间玩儿了,你会老长老长时间也不来,你回城里了,你家是住高楼吧?那里就没有小河了,你也就没处去抓鱼了。”

说完,小海妹从背后拿出一个晶莹的玻璃罐头瓶,清水中有一尾小鱼在欢快地游着,她郑重地把瓶子递到余聪面前:

“这是我们抓的小鱼,你拿回去养吧,城里没有这些。”

余聪接过瓶子,看见海妹的眼中全都是泪,余聪也感到鼻子有些发酸,他不敢正面看海妹,低下身把玻璃瓶儿放到树下,伸手在垂到脸旁的柳枝上折了一截,用手一拧,桶状的树皮就被拧了下来,他用牙咬了一下,一个柳笛就做成了,他放到嘴里呜呜的吹了两声,低沉的声音像是哭声,他递给海妹:

“给,以后就没人给你做柳笛了。”

海妹接过柳笛,看了又看,抬头认真地说:

“你不是还来看爷爷、奶奶,还来看……看我吗?”

余聪故意地抬高了声音说:

“那是当然,我还会回来给你做柳笛的。”

这时,爸爸在路旁也吸完了一支烟,轻声地喊着:

“聪儿,咱们赶紧走吧,一会儿太阳出来该热了。”

余聪应了一声,哈腰从地上端起玻璃瓶,冲着海妹扬扬手:

“我走了,我会回来看你。”

海妹看着余聪上了自行车走了,眼泪从那双大眼睛中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流了下来。

过了一段时间,真的像钟麟说的那样,从城里来了一辆吉普车,神秘地把在查家村改造的王新华接回了城,听说又官复原职了。临走时,王新华笑呵呵地对家川和家滨说:

“我说这世道一定会变回来嘛!”

又过了两年,又传来一个消息,尽管家滨好像早有准备,还是令他有些震惊,经中共中央批准,高升被离职审查了,并被赶回了原来的机械厂,由原厂里为他办了离职审查学习班;再过两年,省里宣布将高升定为“四人帮”骨干分子、现行反革命分子、打砸抢分子逮捕了。后经新任省委书记王新华的从中协调,刑满后高升又回到了原机械厂当工人去了。

随着高升这段政治生涯的结束,那个史无前例的年代也即将结束了。人们都期待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就像严冬过后,企盼着春天……

同类推荐
  • 这个特工不冷血

    这个特工不冷血

    不一定都得身怀绝技,不一定都得冷血残忍.也不一定都得杀人,但他们却执行着比暗杀窃密更为重要的任务:在2010年全世界最热闹的上海,一场关系到各国军事实力提升、世界安全稳定.并纠缠着亲情、友情、爱情的拯救行动,正在秘密展开。
  • 重回犯罪现场

    重回犯罪现场

    一场针对青年警察的秘密行动,悄然拉开了大网:无情被抹杀的昔日师兄,神秘性感大姐头的猎杀游戏,被拐走数年的同伴幼女迷踪,以及令人匪夷所思的死人杀人案。这个叫“神图”的组织,图的到底是什么?龙安省公安厅刑事科科长杜德坤接到上级指令,重新对龙安省遗留下来的要案、遗案进行二次侦破。面对资料员安娜整理出来的档案,杜德坤决定启用自己之前打算已久的一个计划,从龙安省各个警队抽调出四名优秀的警员,组成一个特别调查组,专门负责调查这些遗案要案。四个职位不同,年龄不一的警察在杜德坤的安排下走到了一起,组成一个团队,一起侦破龙安省五市六县各个地区五年内的所有遗案。
  • 最是长安小升初

    最是长安小升初

    随着一个学校加课通知的全文,几个大大而刺眼的“缺课后果自负”的警告,将一个升学考试前的紧张与残酷竞争氛围跃然纸上。故事围绕孩子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前后发生的一系列喜怒哀乐,再现了应试教育对一个孩子和整个家庭的影响。现实题材小说,贴近生活有高于生活。
  • 富翁与乞儿

    富翁与乞儿

    《富翁与乞儿》题材广泛,内容涉及人生、社会、城乡、校园、亲情等方面。收录的小小说立意新颖、构思精巧,其中的很多作品被转载多次,有些还被设计成中考、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
  • 微小增刊致富篇-财富泡泡糖

    微小增刊致富篇-财富泡泡糖

    本书为《微型小说超人气读本》之“致富篇”,由微型小说选刊杂志社选编,本丛书编选了《微型小说选刊》杂志创刊二十五年来的优秀作品。本册包括了千万富翁的秘密、道德量化法、把木梳卖给和尚、一面白墙、海水的世界、帮仇人赚钱、高粱秸门帘、老和尚炒股、百万富翁培训班、百万身价的人、与两百个美女约会、跳楼价、失信的种子、致富秘诀、富商与乞丐、名牌的诞生等66篇精彩关于“致富”话题的微型小说。
热门推荐
  • 米虫女皇:女皇有点懒

    米虫女皇:女皇有点懒

    身为颖侯府内文不出众、武不超群、貌不惊人的四小姐,莫小丫自懂事起就为自己定下未来的人生目标——成为一名光荣的米虫!嫁人?那是追求更好的米虫环境!翘家?那是不想为盛行的小三时代添一个典型!做花魁?因为那里是米虫的温床啊!成人质?呜呜……人家也不想啊!都怨你们这些无良美男啦,没事争什么争!哇!还来,不要拉我漂亮的石榴裙啦,会坏的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废柴女穿越重生

    废柴女穿越重生

    紫玲月,二十六岁,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不料被手下背叛杀害意外穿越到了异世苍穹大陆生活的十五岁的废柴丑女身上,她发誓要变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灭他满门。
  • 从初中开始的美好生活

    从初中开始的美好生活

    重生回刚上初中那年,一定要把前世的遗憾都弥补了
  • 我是他的八倍镜

    我是他的八倍镜

    一个平平无奇的理工男因为有个被誉为有神之左手的天才电竞神枪手的哥哥,却电竞之路十分艰难坦克,直到他遇见了他,下一任神枪手——
  • 二次元曼舞曲

    二次元曼舞曲

    在那一个个梦幻之中的世界:【刀剑神域】【噬血狂袭】【幻想乡】【斩赤红之瞳】之中,邂逅一个个美丽的女孩子:亚丝娜,红白,cc,艾斯德斯【注:前三十章作者自己写崩了,可以跳过,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 暗蜜

    暗蜜

    叶繁星暗恋一个人,一个在她眼里近乎完美的人,她愿意当一个配角只为能永远待在他身边。直到一个人的出现,平凡的她成了他的世界将她牢牢锁在身边,寸步不离。
  • 最美的紫轩

    最美的紫轩

    浮世万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弱水三千,吾独饮卿一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才小神妃

    天才小神妃

    穿越重生,却狗血的被封印灵魂十五年,十五年后狗血觉醒,升级却毫不费力?!废材?天才?修理恶毒伯母,绿茶堂姐,却慢慢发现,她所见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原来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