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40600000014

第14章 商人的眼光——新旧武侠小说风潮兴起的启示

在中国,文人与商人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甚至是势同水火的。记得早先有部电视剧描写的是,晚清时亚圣孟子的一个后人因科举不中改行经商,开创了著名的商号“瑞蚨祥”,虽腰缠万贯却不为族人所容,连想身后进入家族的坟场都不被允许。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商业变得无孔不入,人们要做任何事似乎都得先考虑效益问题。在这样的商品社会,文人小则为养家糊口,大则为推行理念,也不得不关注市场,如果写出来的东西明显没有销路,连出版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而原是文人出身的出版社或杂志社的主编、编辑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慢慢练就出了一双商人的眼睛。

这一状况若让比较传统的人听起来或许会觉得甚为“恐怖”,但这又确是时代发展之必然,而且这种商人的生意眼对于文学事业,尤其是通俗文学来讲也不都是坏事,有时还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辛亥革命后,人们从封建专制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各种思想流派涌入中国,报业、出版业空前繁荣,文学艺术得到大力发展,各种风格流派的文艺作品异彩纷呈,武侠小说也获得了新生的契机。但这绝非武侠小说在当时文坛异军突起的主要原因。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风雨如磐的多事之秋,经济疲敝,官僚腐败,军阀混战,连年动荡,百姓在暗无天日的漫长黑夜里苟且偷生。无奈下的人们渴盼得到些许精神上的慰藉,而武侠小说恰恰能为苦闷压抑的中国民众提供一片神奇的想象天地,读者看着那些江湖豪侠为他们除暴安良、伸冤报仇,体会着人世间所没有的酣畅侠情与公正道义,也可以安抚一下伤痛的心灵。而当时大批不甘做“东亚病夫”的中国人兴起了学习武功、强身健体的热潮,像霍元甲的精武会一类的武馆如雨后春笋。对武术的高涨热情,也刺激了民众阅读武侠小说的兴趣。再者上海、天津等现代意义上的新型城市相继出现,随之而来的便是市民数量的骤增,这一阶层对通俗文化的消费需求强烈。

以上种种因由累加在一起,武侠小说无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只是一时还没有哪个文人去开拓这一领域。

此时,精明的世界书局老板沈子方通过武术大师向恺然的好友包天笑,发现了文武双全的向大侠的文笔功力,便乘向恺然到上海创设中华拳术研究会之机主动登门拜访,以优厚的酬劳为诱饵,力邀其创作武侠小说。于是在1922年,向恺然的武侠处女作《江湖奇侠传》推出,刚刚面世即一炮打响,向恺然立时名扬大江南北,世界书局也足足地捞了一大笔,由此掀起民国旧派武侠小说的创作热潮。武侠小说成为了当时通俗文学中最受读者欢迎的类型之一,连续二十余年流行不衰。

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中感慨道:“沈子方知道了(向恺然),他问我:‘你从何处掘出了这个宝藏的?’于是他极力去挖取向恺然给世界书局写小说,稿资特别丰厚。但是他不要像《留东外史》那种材料,而要他写剑仙侠士之类的一流传奇小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生意眼。”

无独有偶,新派武侠小说的兴起也有赖于一位与沈子方有着同样高明的生意眼的报社主编。

1953年8月间,香港鉴泉太极拳社的掌门人吴公仪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国术的文章,末尾有“欢迎任何一派拳术家和他‘研究’,不论何时何地”之语。文中明显含有相当自负的意味,因此激起了当时澳门白鹤派年轻院长陈克夫的不满,立刻撰文反驳。彼此开始了交互抨击,即著名的所谓“隔江骂战”。

消息传开后,引起港澳广大市民的关注。在各界的推波助澜下,吴公仪和陈克夫决定为了本门派的声誉在擂台上拳脚相争,一决雌雄。两派相约在澳门新花园擂台比武。这场比武经港澳报刊的大肆渲染造成了巨大轰动,一时间满城风雨,街谈巷议。澳门各大赌场都下了重注,而比赛期间还要穿插马师曾、红线女、何非凡等红伶演唱粤曲助阵。事情是越来越热闹。

可惜这场万众瞩目的比武不过三分钟便结束了。比赛原定六回合,第一回合开始时吴公仪首先中了一击,被逼到绳墙,他迅速回击,一拳击在陈克夫的鼻梁上,刹那间血流如注,裁判击铃宣布“时间到”。第二回合,双方互有斩获,但临末吴公仪的一记右拳又直击到陈克夫的鼻子上,再次鲜血狂涌,裁判立刻中止比赛。经评判团紧急商量后,决定以双方不胜不败而告终。两派掌门随后握手言和。

这台雷声大雨点小的打擂草草收场了,它虽没能让观众大开眼界,却触动了《新晚报》总编辑罗孚的灵感,窥出此事将给武侠小说带来的巨大商机,跟着就想出了一个好点子:在报纸上连载武侠小说,以促报纸销量。于是他立即选定自己极为赏识的编辑陈文统(即梁羽生)来执笔。事出仓促,陈文统未敢答应。罗孚又使出了更辣的招法,在报纸上登出预告说:为了满足读者兴趣,在比武翌日本报就会刊载精彩的武侠小说以飨读者。这下陈文统成骑虎之势,像只被赶上架的鸭子,硬着头皮用“梁羽生”做笔名写出了以义和团事件为背景的《龙虎斗京华》。正如罗孚所料,这部连载小说一出,读者反响空前热烈,使当年销量落后的《新晚报》马上洛阳纸贵,销量直逼领导市场的《星岛晚报》。

原本打算只写一部便停笔的梁羽生欲罢不能,一写就是三十年,成为了新派武侠小说开山祖师。此事使得本已衰落的武侠小说创作又风起云涌,最终缔造出武侠文学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新派武侠时代”,并产生了金庸、古龙这两位迄今为止最为杰出的武侠大师。

《江湖奇侠传》和《龙虎斗京华》的横空出世、名声大噪,固然有其自身品质优秀的因素,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应该说是商人眼光的成功。而新旧武侠小说的兴起也应给我们当今文坛一些有益的启示:作为文学工作者不必谈“商”色变,现在毕竟不是“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年头了。作家写成书后都是希望能有更多人来看的,无人问津、只能孤芳自赏的作品也很难算什么成功之作,特别是对那些面向大众的通俗文学而言。

伊恩·弗莱明在冷战的特殊时期,利用广大读者对神秘的间谍生活的浓厚兴趣,成功地创作了火暴一时并影响至今的间谍小说经典007系列;J。K。罗琳准确把握住当代青少年求新求异、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烈等心理特点,并借助新世纪发达的商业运作手段,使她的《哈利·波特》系列风靡了全世界,被翻译成六十二种语言,创下了总销量超过三亿的奇迹。这两位作家其实也都有着一双锐利的生意眼。

河南大学的王立群教授讲过:所谓经典,就是当时流行,后世流传。这话看似随意,实则很有些道理。大仲马的《基度山恩仇记》、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包括金庸的“武侠”等曾经在商业上获得极大成功的作品,谁又能否认他们的经典地位呢?文学史上也不得不给他们留下一席之地。其实《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之所以不朽,也是注意到雅俗共赏,因而才享有了广泛的阅读群及广阔的市场。

身为一个作家只要掌握好分寸,保持住文学应有的品质和品位,通俗而不庸俗、媚俗,不妨养成一双商人的眼睛,让你的作品拥有更多的粉丝。

同类推荐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6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6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暮春花尽,留与谁怜:宫体诗中的情与怨

    暮春花尽,留与谁怜:宫体诗中的情与怨

    本书是一部诗歌类文化散文,全书共四章,精选60余首“宫体诗”中的佳作,引述从古歌、汉赋、宫体再到唐诗的流变。全文用诗歌串起爱情与豪情,品读间,即温润可爱,又不失壮烈。宫体诗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继起的唐代诗歌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书中既有江山帝王,也有风尘故曲,一帧帧爱情往事,在诗歌中被勾勒得凄美绝伦。全书以情写文,感悟人生。以精妙之笔写人生之爱,却不堕绮靡之声,大有透进悲欢的彻悟之感。
  • 如何欣赏唐诗

    如何欣赏唐诗

    本书的作者是清光绪年间文人俞陛云。书中收录了王勃、骆宾王、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卢纶、柳宗元、刘禹锡、李商隐等数百篇名家名作,专论唐朝律诗和绝句的作法,从声调,格律,意义、句法,字法入手,阐释其精微细妙之处。作为一本国学大师的入门级图书,无论读者想要学习进步,还是想要鉴赏研究都能得到满足。此次重版,除在内容上重新编辑整合,还大胆地重拟了经典书名,使经典著作更加贴近生活,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乡土情谊是一个对培育他的故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浓厚情谊的绵绵延续,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基础。故乡的野菜,故乡的街道,故乡的小桥流水,故乡的乡亲民俗是每个游子心灵的依托。看看故乡的月光,闻闻故乡的泥土是游子们的愿望。本书汇集了众多文化名人描写故乡、回忆家乡和往事、故人的文章。《谈故乡》集中国现当代作家,包括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张爱玲以及张中行、陈从周、余光中、三毛等150余位作家的200多篇思故乡佳作。浓浓的乡情,把人们带回了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令人回味无穷。
  • 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

    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

    “文革”结束以后,中国文学结束了一体化的文学时代而走向了多元发展,作家的文化立场与价值取向迅速分化,小说的叙事艺术产生了革命性变化。本书立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主要探讨“文革”后中国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间的复杂纠结联系,即作家的不同文化立场如何决定了他们的不同审美选择与叙事艺术,其叙事艺术又以何种方式、并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文化立场的表达。通过对中国当代不同作家创作群体和代表性作家的研究,本书勾勒出了“文革”后中国文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理清了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的整体形貌与个体差异,并就有争议的当代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进行了及时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探讨。
热门推荐
  • 灭仙传

    灭仙传

    这是一场怎样的阴谋?!少年不知道阴谋之上还有阴谋?!不年不知道阴谋之上阴谋外还有阴谋?!少年不知道这是一场怎样的仇?少年不知道仇恨之上还有仇?!少年不知道仇恨之上的仇还有仇?!少年不知道以为资质最好,却被逐出宗门。以为成家立室,却家破人亡。以为大仇得报,才发现仇恨才刚刚开始。面对这一切,少年很无奈,但他接受现实的能力一向很强,向天呼一声:我命由我不由天。奈何天却道:你命由我不由你。少年无言,对天歌一曲:天若有情天亦老,天若无情那就……真恐怖……
  • 斗罗之青炎

    斗罗之青炎

    百万年前龙神为了魂兽一族与神界众神大战.却惨遭失败危机时刻.龙神集齐万兽之力抱住拥有不死之力的青炎不死鸟的一缕残魂并把他互送到斗罗大陆里,等待合适之人
  • 玄冥大帝

    玄冥大帝

    战天,斗地,平定诸天万界。灭神,弑魔,唯我人族永存。一个趁势而起的英雄,一个摇摇欲坠的家族,一个血雨纷争的乱世……
  • 春秋列国风云

    春秋列国风云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伴随着宗法秩序瓦解的历史潮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逐渐演变为“礼乐征伐自强者出”的局面,天下为之大乱……【本书是借用网上的资源而成,仅供学习交流】
  • 爱情正忙,请稍后再拨

    爱情正忙,请稍后再拨

    与他不过是萍水相逢,既无名字,亦无电话,像一缕偶过心田的风沙。可就这样爱上了。遍体鳞伤,犹不知悔。
  • 藏世密码

    藏世密码

    一次看似普通的探险之旅让萧离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从此踏上惊险而又恐怖的旅程,康庄鬼墓,迷魂魔窟,万佛龙台,神秘圣皇陵......叛逆顽劣的萧离,身怀绝技的道士,玩世不恭的纨绔,不像盗贼的盗贼。是何原因让几人相遇?之间究竟有何关联?谜团又是何人制造?是何目的?真相正浮出水面......
  • 真历史在民间

    真历史在民间

    此书是作家梁晓声第一本以民间视角解读国家历史的著作!讲述历史的同时针砭当下。书中更是首次曝光梁晓声若干“颇经坎坷”、“不易见到”的名篇!再改革又成热门词,哪些改革的“硬骨头”要碰?2014新时局如何?两会后,政协委员梁晓声有话要说。忘记历史,容易重犯错误。到底有没有一个成功的中国模式?新中国成立这些年,我们为何过的如此沉重?传统文化的回归动力与空间在哪里?古城与小镇能拯救中国吗?对颇受国人关注的梁晓声来说,历史的感受和现实的思考是融为一体的。
  • 震灵

    震灵

    愿引长弓,射万里箭,洞穿苍穹;愿执长剑,锋芒毕露,尽斩妖邪。安于浮生,何以问道?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这是一代人的故事。他们都是凡人,比凡人又多了些勇气与运气。他们在命运的指引下相遇,又在混沌的时代向命运奏鸣不屈乐章。他们是被后世成为传奇一代的人。这个我自认为漫长且宏大的故事不知不觉已经构思了整整十年,我将我全部的热血与情怀倾注其中,今天突然很想说与你听。希望你喜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斗亏星帝

    斗亏星帝

    万界之上窃命者,诸天大帝。。域外邪魔到底谁正谁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