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58800000016

第16章

杨天仁失踪后,彭清云带着剩下的四位战友,在十里达坂上找了整整一天,也没找到,估计杨天仁牺牲了。直到黄昏,他们才列队向十里达坂,不,是向杨天仁脱帽行礼。

是志哀吗?也许是,因为他们谁心里都这样想过:杨天仁被埋在雪下面了。

是的,杨天仁被活活埋在十里达坂下一条被雪填平的沟中了。但是,他没有死,还有清晰的意识。他记得在达坂,副连长让他们把自己捆在骆驼上,他一手拖着骆驼的前腿,一手摸索着解驼峰上的绳子。绳子没有取下,他的战马就被风卷下了山谷,缰绳套在他的手腕上,战马打着滚儿将他一齐拖了下去。再后来,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当太阳落下,高原上暗了下来,山风又开始强劲时,他才醒了过来。原来,是那匹战马站在迎风的一面为他抵御着风雪,他才没被深深地掩埋。他爬了起来,见白龙马也没死,他想一定要追上队伍,可那齐腰深的雪地里怎么走啊,一步也挪不动。

他就用手扒,一寸寸向前挪。直到天亮,浓云里挤出涌溅着血晕的太阳,雪野一片血红时,他才爬出了那条不长的山沟。

他摸遍了全身,除了武器,他没找到一点可吃的东西。这时他才想起,那袋子牛肉干都在骆驼身上。他重重地躺在了地上,搜肠刮肚地饿哟。他想起了家乡的小米稀饭。此时,一种不可抑制的欲望,唤起了他对苦难童年的回忆。要是现在有一盆子,他也能喝下去,哪怕是盖过碗底的几口也行,他也会像饥饿的孩提时一样,把脸深深地贴进碗底,舔个精光。

杨天仁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他知道停下来会意味着什么。他没活够,他要追赶自己的队伍,他想那队伍里现在就缺他一人。他还在走,只是每一步都十分吃力。他喘着粗气,又艰难地向前迈出了一步,却被马缰猛地一拉,他转过身来时,那匹白龙马倒下了,眼睛还在望着他的主人。

杨天仁“扑通”一声跪在马头前,用手轻轻地合上了战马的眼睛,慢慢梳理好马鬃,卸下鞍具,拔下几根雪白的马鬃系在自己扣子上,寄托着对无言战友的哀思。掩埋好战马,背上鞍具,杨天仁又转身继续向前走着。实在走不动了,就在雪地里爬。爬着爬着,他又一次昏了过去……

当山风再次将他唤醒时,他听见头上有山鹰在叫,他猛地睁开了眼,同时,伸手摸起了身边的卡宾枪。

好一幅惨淡酷烈的景象。十多只山鹰在他上空盘旋着,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叫声。他清楚地意识到,如果自己再晚醒一会儿将意味着什么。那一只只被藏民视为“神鹰”的秃鹰,是用藏民天葬的人肉喂养的。此刻的杨天仁正面临着被这群“神鹰”分食的危险。

说时迟那时快,杨天仁将枪口对准了一只向他俯冲下来的山鹰。然而,在他的手指压向扳机时,他又将枪口从山鹰的胸部移开了。枪响了,鹰群飞走了,杨天仁自言自语地说:“好险啊,差点违犯了纪律,破坏了藏族风俗。”

杨天仁放下枪,舒展地在雪地里躺出一个大写的“人”字。但是不管怎样发狠,哪怕咬碎牙齿,他想站起来的企图都失败了,唯有大脑却出奇地清醒。他睁大眼睛,望着蓝天白云,他想:人到世间一趟真不容易,得尽量对得起自己的生命,要是现在倒下去就是耻辱,西藏还没解放就喂了老鹰,那可冤到家了。如果这次能活着回去,我杨天仁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盘旋在头上的鹰和自己身下那如此厚实的雪野。

是啊,这一天的艰难将充满他的一生一世。有了这天的经历,他在人世间将再不会畏惧任何酷烈的风雨,不会畏惧比死还要寒冷的冰雪。然而,他眼前又是一阵昏暗,似深深的长夜。难道这夜就这样漫漫长长下去吗?差点被神鹰天葬的战士,有了这样的经历还有什么困难战胜不了吗?

杨天仁又一次跌跌撞撞地爬了起来,一寸寸向前移动着身子。第四天黄昏,杨天仁终于爬到了一个叫那琴措的小海子边,在野马饮水的冰口上喝了几口水,在马粪里一粒粒找出尚未消化的青稞,又在冰水中掏净,一粒粒吃下,突然,他发现水中有鱼,好多好大的无鳞鱼,他脱下帽子,放进水中,果然有条鱼游了进来,他抓住了。他想活生生地把它吞下去充饥,他想,这条鱼是可以让他站起来了。甚至可以走上几步。但是,他又将鱼放了回去,他不能吃。前几天,他和李狄三到峪崆了解民俗。一位喇嘛告诉他们,鱼历来被藏民视为“水神”,是忌食。

杨天仁这位视纪律如命的战士,怎么会吃下这条鱼呢?在西藏,今天的人们仍恪守着这古老的习俗,食鱼被视为大逆不道。所以藏北的鱼就特别多,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鱼,多得可以用棒子打,浅浅的水沟里一棒子下去,水中就会浮起一片银白。有一次在狮泉河,我曾见到过这样一个场面:一位四川来的援藏工人,在河里钓了一条足有一尺多长的无鳞鱼。恰巧这时,一位藏族老人骑马路过,见此情景,他让那工人把鱼放回河里,工人不干,藏族老人一把夺下那条鱼放回水里,给工人甩下两张大团结策马而去。

杨天仁被一阵激烈的马蹄声惊醒了。“是副连长找我来了。”他想到这里,猛地爬了起来,拼尽全力呼喊着:“副连长,我在这里。”

“副连长,我在这里。”

然而,那只是一群野马。杨天仁失望了,失望地将头深深地埋进了雪里……

杨天仁没有死,他从炼狱中走出来了。解救杨天仁的不是上帝,是最早接触过先遣连的牧民道不冬。当道不冬把他从海子边背回自己的帐篷时,他已奄奄一息了,嘴里还在叫着“副连长”。

道不冬给他灌了满满一木碗酥油茶,又用雪给他搓冻伤的手脚。搓着搓着杨天仁醒了。他望着救他走出炼狱的道不冬一家,半天,这位刚强的战士涌出了热泪,嘴里说着:“夏保,夏保……”

那天夜里,杨天仁挣扎着爬了起来,他执意不住道不冬的帐篷,他心里装着“任何人都不得借住藏胞的帐篷”那条纪律。是夜,道不冬没有劝住杨天仁,他住进了道不冬家的羊圈里,在道不冬用羊皮铺出的地铺上美美地睡了一夜。

四天后,杨天仁要归队。临行,他拿出两块用布包裹着的银元,执意让道不冬收下。道不冬不肯,杨天仁就将银元悄悄地扣在了一只木碗下面。

银元是杨天仁身上唯一属于自己的财富。那是他母亲的卖身钱。杨天仁七岁那年,父亲去世了,母子俩挣扎着熬过了半年,实在活不下去了,母亲瞒着儿子改嫁了,临别时母亲给儿子留下这两块银元。从此,杨天仁跟着叔叔逃荒要饭。几次险些饿死,也没舍得花掉母亲的卖身钱。那是笔血泪账啊。多少次忆苦会上,杨天仁就是举着这两块银元,声讨诉说着旧社会的罪恶和苦难。

他说:“他要带着这银元解放西藏,为最后推翻压在藏族人民头上的大山,立一个大功,再把这两块银元留给子孙,让他们永远不要忘记那吃人的旧社会,一个人只值两块银元。”

18年了,他一直保存着这带着一个母亲对儿子最后一缕母爱的银元。进西安,打宝鸡,出阳关,进新疆,上阿里。今天。他像摘下自己的心一般,把它留给了道不冬,留给了帮他走出炼狱的父老。

道不冬啊,请收下吧,这是一位儿子掏出的心,一位战士倾出的情啊。

杨天仁失踪后的第13个黄昏里,道不冬老人用牦牛将他驮回了连队。老人为解放西藏大业驮来了一份胜利的希望。但是,从此先遣连失去了道不冬的消息。

西藏和平解放后,军队和政府都曾寻找过这位老人,杨天仁也寻过,但始终没有找到。直到今天。我们还在打听着这位为了阿里解放事业,付出过真情的老人。

作家说高原的洁白,一旦融进了鲜血。凝固的暗红就成了一个民族的图腾。但是,有谁会知道高原上那无尽的苍峦,裸露着苍劲和淳朴的昆仑和冈底斯的深谷和沟壑中,融进了多少殷红的鲜血,埋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50多年中,在彭清云的脑海中,艰难沉重的记忆,艰难沉重的思索。点点滴滴流淌着一位幸存者,一位刚硬的老军人久违的泪水。他说。50年了,他只喜欢两样东西:第一是冰雪覆盖的高山,第二是高山举起的冰雪。他始终忘不了他的战友在藏北那座可恶、可憎、可亲、可敬的舞台上付出的艰辛和收获的伟绩。

西藏解放40周年前夕,彭清云又一次踏上阿里这片早已失去饥饿与贫穷的土地。他从几十公里外,捧来一束淡黄的扎麻和一束素雅的红柳。他把扎麻花插在了他战友合冢的陵院。而那束凝固着血色的红柳,他没有找到插下的地方。他说,他要献给祥子,那位力断强弓的蒙古族勇士。

“祥子,你还在为战友们狩猎吗?记得那次我们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那羊可真多,铺天盖地拥向山问那条小溪,你说就像蜂拥上来的敌人。你端起枪大呼一声,一阵扫射,溪水边倒下一片,血流进了溪里,溪水红了,你又说太惨了。多巴木说你是女人,心眼太软、太细。从此,你横着一条心,打、打、打,为陷入绝境中的战友提供足够的食物。”

“不久,你病了,腿肿得亮闪闪的,有小盆口那么粗,而且时常吐血,大口大口地吐,每次都能染出一滩红雪。但你对打猎组的战友说,谁也不能告诉连里,否则别怪祥子不够朋友,不讲客气。战友们在心里流着泪替你保守着这个秘密。”

“随着狩猎范围的扩大,年底我们征得当地头人的同意,准备猎取更多的野生动物,在满足自己的同时,为后续部队储存一批。打猎组就经常进入革吉地区。每次往返都是一百多公里。”彭清云对云南民委的两位同志说:“那时。除了打猎组的同志,都不知道祥子也身患重病,他每次回到连里都很乐观,一副身强力壮的样子。其实他早就积劳成疾了。那年冬天猎取的动物中有三分之一是祥子的功绩。”

“到1951年元月份,连里剩下的二十多匹马都不能骑了,打猎组也有几个人病倒了,可他还坚持外出,每次都拉着一峰骆驼,几天才回来一次。当时,我带人从两水泉运回来几袋马料,连里每天都能吃上一顿稀饭了,李股长还让人搞了个馕坑,把玉米用石头砸碎砸细,给打猎组的同志烤馕,可祥子不带,分给他的,他就悄悄送给重病号,就是带两个出去也都让给了其他同志,全靠吃没盐的肉干充饥。那玩艺儿可真难吃,没有盐,一天三顿,要不了几天,闻到就想吐。当时连里还定了一条纪律,让干部党员带头吃,吃得多的可以立功。有什么办法,不吃就会饿死,吃肉也是完成任务。一吃就是半年多,把人都吃伤了。”彭清云说,“直到现在,我还闻不得羊肉味,吃就得多放盐,蘸着盐像咸菜一样了,才忘了那腥味。四十多年了,好像那缺的盐还没有补回来。”

“祥子就这样苦熬着。有一回他和鄂鲁新在革吉那边打猎,几天也没有见到一头野牛。他俩就顺着蹄印进了山,在一个山洞里住了好几天。等那群野牛下山时,一下打了好几头。冻了剥不下皮来,他俩整整剥了一整天才剥完。一下运不回去,他就让鄂鲁新先拉骆驼往回运,自己留下看守。几天后,鄂鲁新返回时,山洞里他铺的牛皮上吐满了血,可怎么也找不到祥子。鄂鲁新顺着脚印追了大半天,在山后找到了他,祥子又打了两头野牛,肉都运到山脚下了,他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在一处背风向阳的地方,裹着牛皮睡了。鄂鲁新把他摇醒时,牛皮都冻在他身上扒不下来了。那次回到扎麻芒堡,祥子就再也起不来了。牺牲前,他对我说:‘副连长,我不能死,阿里还没有解放,党给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1951年1月7日,巴利祥子去了。他是先遣连第一位献身藏北高原的战士。

不知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一个亲如手足的集体中,最先倒下的往往是最强壮的人。巴利祥子,这位力断强弓初定昆仑的勇士,土尔扈特部蒙古族人民的儿子倒下了,倒在了藏北的冰山雪野中,倒在了未竟的事业中。

先遣连笼罩在巨大的悲哀中。当彭清云从打猎组的负责人周奎琪的哭诉中,得知祥子隐瞒病情的消息后,像头发怒的狮子,一把扯住周参谋的衣领,当胸一拳:“混蛋,保密,保你妈那个屁的密,老子枪毙了你!”

鄂鲁新“扑通”跪倒在彭清云的面前:“副连长,不怪周参谋,祥子的病最先是我知道的,我答应为他保密。你枪毙我吧。”

“扑通”、“扑通”……打猎组的全体战友都跪在了彭清云面前,彭清云也跪下了那双不屈的腿和战友们抱头痛哭逝去的英烈。

送葬那天,病中的李狄三爬出帐篷。拄着拐棍,来为祥子送行。李子祥说:“当时,全连一多半起不了床的同志,全部在战友们的搀扶下,参加了祥子的葬礼。记得巴利祥子的老乡、蒙古族战士昂尕是躺在担架上,让人抬着为祥子送葬的。”

当人们将祥子用四张野马皮裹好下葬时,李狄三首先跪了下来,先遣连的全体官兵都跪在了祥子的墓前。没有脱帽志哀,没有先遣连烈士使用过的武器鸣枪送行,他们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隆重、最神圣的礼节向逝世的战友志哀。

李狄三跪在地上致了悼词:“巴利祥子同志走了,将年轻的生命献给了解放西藏的事业,我们活着的人,只有加倍努力工作,才能替祥子完成任务……”

同类推荐
  • 月光旋梯

    月光旋梯

    本书是诗集。是邓叶艳的诗歌作品集,作品辑录了诗人2005年到2011年的117首诗歌作品。诗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诗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境,有比较深的意向性思维,给人余味不尽的想象空间。
  • 化玉诗草

    化玉诗草

    杨化玉的诗词视野开阔,题材多样,不事雕琢,读来真挚感人,家乡、童年的相关意象在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本书收入作者30多年来创作的古体诗、词、现代诗歌等数百首。杨化玉的诗视野宽阔,题材、形式多样,其中既有七言、五言古体,又有汉俳、长短句,还有新诗;内容则记事兴怀、观景记游、状物咏史、颂今忆往,人生百感,世间万象,纷纷汇来笔端。青春的火花,朴素的本色,发自内心的感想,百折不挠的信念;对故土的深情,对朋友的真情,对生活的激情,对工作的热情;梦中所见,枕上所思,生活的甜酸苦辣,内心的喜怒哀乐,道路的曲折起伏……点点滴滴汇聚成章。
  • 缪斯情结

    缪斯情结

    本书收《当代小说的人生意识》、《社会形象与典型精神》、《诗自妖娆趣自高》等40余篇文学评论。
  •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石评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诗歌、小说、游记、戏剧、书信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石评梅的散文和诗歌的成就最大,因此本书内容的重点侧重于对其散文、诗歌作品的遴选上。
  • 希望:鲁迅散文

    希望:鲁迅散文

    鲁迅是民族的脊梁,鲁迅散文,是民族的灵魂。本书是鲁迅散文的精选集,是从《野草》《朝花夕拾》和《夜记杂感》三个部分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最有思想而又最有温情散文。选编者钱理群、王得后是鲁迅研究界影响力最大的学者。他会把最简单的言语 (中国话),调动得(极难凋动)跌宕多姿,永远新鲜,永远清晰,永远软中透硬,永远厉害而不粗鄙。他以最大的力量,把感情、思想、文字,容纳在一两千字里,像块玲珑的瘦石,而有手榴弹的作用。
热门推荐
  • 语文新课标必读-克雷洛夫寓言精选

    语文新课标必读-克雷洛夫寓言精选

    克雷洛夫寓言是俄国文学天才克雷洛夫最具独创性的作品,题材广泛,寓意深刻,具有极强的人民性和现实性。这些寓言精炼地运用人民的语言,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广阔地写出了俄罗斯生活的真实,形象地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精神和智慧,丰富了俄罗斯的文学语言,被公认为俄语的最佳诠释者、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寓言之一。克雷洛夫是与伊索、拉·封丹齐名的世界三大寓言家之一,第一个深入人民生活、思想和语言的俄国古典作家,被称为俄国文学史上“最人民性的诗人”、“最民族和最通俗”的现实主义文学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妖铭酒

    妖铭酒

    一杯妖铭酒奠定不可破灭的羁绊,樱月之下,生死相随,伴我百鬼夜行。我是奴良陆生,奴良组第三代总大将!愿意追随我的,就来吧!ps:本书暂定周更,入坑请谨慎,入坑请谨慎,入坑请谨慎。ps2:本书群号与另一本书通用:4676-1715-7ps3:本书为滑头鬼之孙同人,以后转不转综漫我也不清楚。
  • 炮台法师

    炮台法师

    皇家法术学院。导师问:“如果敌人跑进地形未知的山洞,该怎么应对?”学生A:“派出精锐斥候,为他加持影遁术,让他进入山洞探查地形。”学生B:“使用动物之眼,借助小动物的眼睛确定敌人的位置。”罗兰:“站在山洞口,往洞里扔炎爆。”
  • 情回缘起时

    情回缘起时

    活脱脱一个职场妹子,穿越到一个自己都不认识的大陆,一个强者为尊的大陆。身为身份较低的佣兵小卒,她一步一个任务走到佣兵之首,偏偏这个时候,一个文弱书生出现,打乱了她的一生。我不知道再怎么见到你,但是在那天,我们的缘分就开始了,也许,再回到缘起之时,再见一面也好。
  • 权少宠妻超给力

    权少宠妻超给力

    A市是C国的经济重心之一,苏,司徒,林,南宫四大家族掌控着A市的经济命脉,苏牧云和苏牧烟是好兄弟,司徒逸和苏牧云是好朋友,林青晗掌管林氏,处于中立,南宫家则有南宫邢掌权,和苏家有竞争关系。苏牧云和南宫婉玥本是一对情侣,但他却在两人云南旅游之时,被南宫婉玥抛弃,遇上了女主骆佳,以一年一百万的薪酬,和骆佳签了协议,两人结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上古世纪.爱

    上古世纪.爱

    什么是爱,到底什么是爱,我终于懂得什么是爱。
  • 重立规则之血泣

    重立规则之血泣

    当世界被破坏,规则破碎不堪,出现了本不应该存在于世上的一切。当出现了丧尸,出现了吸血鬼,出现了希腊神话中的众神,还有华夏的守候神兽,和佛陀,这一切究竟是阴谋?还是必然!夏凌身为四大神兽之首“龙”,他又该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