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58800000008

第8章

翻过埋衣山(原二军侦察队长田武,早在先遣连进藏之前,带侦察队进入这一地区,侦察修建新藏急造公路,曾在此地化装埋藏军衣而得名)后,先遣连在高原一片罕见的草甸上休整了两天。这里的海拔仍然是五千多米,水草虽不丰茂,但也算是昆仑山上一处难得的胜地了。草滩上,分布着几潭碧蓝的水面,成群结队的野马(实为藏野驴,当时被人们普遍称为野马。下同——作者注)悠闲地啃食着草皮,一些不知名的高原小鸟在湛蓝的天空中吟唱着自己的歌儿。战士们静静地躺在绵软软的草滩上,望着白云悠悠的天空,给这片草滩起了许多稀奇古怪的名字,直到有人叫出“野马滩”时,才得到了一致的拥护。

从此,昆仑高原的雪山下,这片美丽的草滩上,便有了一个沿用至今的名字——野马滩。

告别野马滩后,部队开始了雪地行军。高原强烈的日照,茫茫无垠的雪野。阳光在雪山间几经反射、折射,雪地里到处闪烁着刺眼扎眸的银白。第一天的雪地行军许多人眼睛就被泪水洗刷,雪光刺扎得红肿起来。宿营后许多人仍感疼痛奇痒,泪流难止。第二天,队伍里便出现了雪盲。第三天已有半数以上的人员走出帐篷后,望一眼雪地就什么也看不清了。就连每天都要提前出发为部队探路、设营的彭清云侦察小组的许多少数民族战士,也得靠拉着马尾巴前进了。卫生员徐金全把带的眼药水全部拿出来,给每人一天点三次也不奏效。加之,行军速度缓慢,队伍里出现了许多冻伤员。那几天每前进一公里都得付出很大的代价。看不见路,摔伤、冻伤者越来越多,全连基本上靠马尾巴拉着走,一天只能行军十几公里。

彭清云说:“有一天,刚走了不到五公里,全连竟找不出一个能够睁着眼睛带路的人了。当时,所有的人都患了雪盲。”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第一支队伍,还没走出新疆,就全都瞎了。

李狄三与其他几位连队干部碰头后,决定就地设营扎寨。彭青云还记得那天的情景。他说,队伍安顿好后,大家都闭着眼睛,不停地擦着眼泪,李狄三就在他的帐篷里开了一次诸葛亮会。他对干部们说,再这样走下去,我们都得冻死在雪地里,现在要发动大家想办法、出主意,防止眼疾。

彭清云说:“当时,我们也不知道是得了雪盲,根本就没听说过还有这种病。整整半天,大家想了许多办法,也没理出个好招来。后来,炊事班要做饭,眼睛又不好使,好几个人都摸了一脸锅黑,竟然起了作用,慢慢地流泪少了,眼睛也不太痛了,并且可以看到东西了。饭后,他们又用雪洗净了脸,眼睛也痛得轻了。王银山就把情况报告了连里,我们就让大家试试。俗话说有病乱投医,没想到这下投对了药。当天晚上,我们就让每人都用雪球擦眼睛,第二天出发前又都用锅灰抹了黑眼圈。后来,巴利祥子等几位蒙古族、哈萨克族战士又用黑马尾给每人编了一个网子一样的眼罩,好不容易到了界山,总算是走出了雪地。其实后来,大家也慢慢地适应了。翻过界山之后,连里再没闹过雪盲。”

五十多年后,彭清云说这话时,已没有了激动,显得格外平淡。对于这位经历过藏北十个多月九死一生的老兵来说,这点困难似乎算不上什么了。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艰辛、苦难和炼狱一样的生活,还没有开始……

共产党员就是在党最困难的时候,向党要副担子挑在自己肩上的人。进藏之后,曹海林就说,先遣连是二十多个党员背过界山达坂的……

我们的民族信仰是从古老的图腾走向多神崇拜的。

桑田沧海的变迁,一神教的崛起,统治了中国数千年意识形态。至今,在马克思创立的英特纳雄耐尔传人华夏大地近百年之后,还有如此多的芸芸众生,在信仰马列的同时,也崇拜着上苍。我们常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然而,仙在何处?龙又在何方?在高原的雪野里站立着,我寻思了许久,我想高原的仙绝不是传说中的“山祖”,而是把“山祖”踩在脚下的人了。否则那位圣明的哲人给上帝下的定义:“人的上帝是人,狗的上帝是狼”又如何会成为举世公认的永恒真理?

其实,山的气势是否雄伟,不在于它是否有仙,也不在于它的高低大小。峰峦峥嵘的山,往往显得小家子气,让人感到是放大了的盆景。而真正雄奇壮伟的山原,局部往往会是一马平川。也唯有这平坦的局部,才能再承其高大,承其壮伟,才能在平坦川原的肩头上肩负起一座巨峰,甚至一脉大山。昆仑山就是这样一座以人为仙的高山大原。山连着川,川托着峦,峦举着峰,尽管层层叠叠,艰涩沉重,但每一块石头都记载着关于人的历史和功绩。古格王朝尽管覆灭了,但山峦危峰上那不倒的宫殿,掘石为沟的堑道,还有石洞中无头的干尸都在诉说着高原记录下的关于人的历史,人所创造出的历史,所谓鬼神也仅是烘托人伟而已罢了。

走出雪地,先遣连的兵似乎感到了山原的平坦。海拔5500米以上的“冻土带”在界山(新疆、西藏交界处的一座山名。主峰近7000米,属喀喇昆仑山脉。下同——作者注)脚下形成了一方百里有余的平川。然而,当走出地狱的队伍刚踏上平坦的山原不久,那些只能用来烘托人伟、反衬人杰的“山神恶鬼”们又设下了一个至今甚至在山崩地裂之前,令人类永远也无法解决的难题:摄氏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低于海平面6096的大气含氧量,无情地张开了一把巨型的剪刀,每时每刻都悬在人们的头上。

随着海拔的爬升,剪刀口就一点点地咬紧,指不定哪个瞬间,那张开的剪刀的口就会“咔嚓”一声,永远刈去一条鲜灵的生命。或让你变成一座小小的山峰,或让你来不及叫一声就扑倒在地,成为一具永不腐朽的冰尸。

此刻,先遣连136条鲜活的生命就行进在严寒和缺氧交叉着的剪刀口里,时时都得提防着剪刀闭合的降临……

据说,先遣连走进剪刀口几十年之后,一位在这附近守边的青年军官,在严寒缺氧的折磨中突发了一个奇想,一夜未眠,挥笔千言,致信在中科院冰川研究所工作的一位同学,请教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登上海拔五千多米以上地区工作的人们,不再受严寒和缺氧的折磨。半年之后,军官收到了同学的复信,信上说:“办法只有一个,你们当兵的有的是炸药,把山炸下两千公尺(米)即可。”

在高原采访的日子里,我在哨卡上见到这位写信的上尉连长。他说:“那天,收到回信我气得得了高山昏迷,一连灌了十几袋氧气才醒过来,当即复信一封,只写了五个字:“混账王八蛋!”

当然,这是笑话,可是先遣连那时没有氧气袋,也没有今天的鸭绒防寒服。残酷的生存环境,只有靠着那不死的生命,一步步在剪刀口里丈量着行军的里程。全连50%以上的人出现严重冻伤,70%以上官兵脸上脱皮,嘴唇皲裂,口鼻出血。加上马匹大量倒毙,人员负荷天天都增加,艰苦的行军仍在继续……

纵然,他们有钢铁的意志,却没有钢铁的躯体。队伍里的任何一位都是凡胎肉体的人。望着路边一堆堆野马藏驴的遗骸残骨,看看身后疲惫不堪的队伍,人人都在心里想着自己是否能够坚持到下一个宿营地,更担心远处闪烁着几分灵性的“海市”和闪动着磷火的兽骨,会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逾越的雷池。有人摔倒了就再也不愿爬起来,趴在地上一个劲儿地大声叫骂着:“日他奶奶,这是什么山!”

夜晚,宿营的帐篷里,全都被冻成了“团长”。有的在骂:“操他祖宗,怎么这么冷!”甚至还会传出几声低低的哭泣声。然而,第二天,当分散了一夜的个体重新组合成一个集体时,尽管有人抱怨今天的太阳不如昨天,却没有一个人再去回忆昨夜的梦事,人人都不愿离开大家,离开这个集体。因为他们的经历和意识,时时都在提醒自己注意,一个人再有本事,一旦离开了团结友爱的集体,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必死无疑。于是,又挺直了腰杆,快步跟上了前进的队伍……

如同日出日落,战士们的情绪也在机械地重复着。有什么办法,困苦不减,危难仍存,艰辛倍增;寒相逼,病相迫,苦相加,氧短缺。先遣连的队伍,就这样在难以诉说的艰难中,来到了界山达坂脚下。

这天,是1950年的8月29日,他们离开新疆于阗的第二十九天。先遣连终于走到了新疆的边界,迎来了进入阿里前的最后一个夜晚……

帐篷是在暮色中搭起来的。

界山下,空旷的山谷里燃起了一堆又一堆的篝火。晚饭后,彭清云顺着沟底遛着他的那匹“黑流星”。阵阵山风把一座座帐篷里的谈话灌进了他的耳朵。“排长,我是爬不过去了。”

“老是这口气出不去,就感到吸不回那口气。”

“班长,解放阿里的任务怎么这么难,咱们完得成吗?”

“嘿,我看能爬过界山就不错了。”

“听说界山达坂六千多米,硬过非得死人不可。”

等彭清云拉着马返回来时,李狄三早在避风的谷湾里燃起了一大堆篝火,连里的党员和干部基本上都到齐了。

这是先遣连进入藏北前的最后一次党员集会。没人召集,已经成了习惯。每天行军结束后,李狄三总要燃起一堆火,火堆旁就有一次党员集会。由于缺氧,柴火和牛粪点起的火堆,说燃不燃,说灭不灭地着着。火苗微微泛出一闪一灭的光,却能照清每一个人的面部轮廓。指导员李子祥还没到,他就起身捅了捅火,见没有一个人说话,就笑着说:“大家都绷着脸干啥,明天就要过界山了,我们轻松一下,大伙儿扭段秧歌吧。”

说着,李狄三从身上抽出一支短笛。山谷中就传出了“兄妹开荒”的笛声。

好不热闹,一阵欢快的扭跳之后,所有的人在笛声吹出最后一个音符后,又齐刷刷倒在了地下,山谷中又恢复了先前的寂静。

李子祥被笛声召来后,起义不到一年尚未入党的连长曹海林也悄悄坐在了李狄三的对面,每次党员集会,曹海林都显得孤孤单单,常常一个人徘徊在周围,这时李狄三总要叫他一声:“老曹,来坐下一起听听。”今天他却有些反常,会还没开始就主动坐下来。李狄三抬头借着火光一看,见他眼里盈满了闪光的泪水。同时他也从其他人肃穆庄严的表情里,感到了自己这位党代表肩上担子的分量。

忽然,远处传来一声战马刚烈的嘶鸣。李狄三顿时精神一振,仿佛这马鸣给这次集会敲响了定音的鼓点。

“同志们。”他开口道,“现在咱们开个党员大会,请曹连长一起参加。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研究解决我们目前面临的困难,稳定部队情绪,坚定信心,顺利翻越界山,为完成好进藏后的任务打个好的基础。”

会场里很静,能听得清每个人的呼吸声。李狄三又起身拨了拨火,继续说:“大家都知道,咱们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许多地方的残匪还没有肃清,国家的困难还很多,我们进军西藏的确没来得及进行更多的准备,但是从毛主席、朱总司令到南疆的各族群众都尽了全力帮助支持我们。现在我们一兵团的部队都在节衣缩食搞建设,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他们把最好的武器、马匹、被装。药品全都给了我们。我们先遣连从人到物,可以说是全兵团第一流的。目前我们确实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但是如果没有困难还要咱们这些共产党员做什么?红军长征时,又是草地又是雪山,国民党前面打后面追,咱们都过来了,难道我们还能翻不过这座界山,进不了西藏吗……”

彭清云接着说道:“界山达坂海拔六千多米,上下都是三十多公里,我们必须当天翻过去,下到山底宿营,时间很紧,困难很多。明天我还是带几个人打前站,安营后返回来接应你们。”

一个战士站起来说:“股长,我刚入党才一个多月,给我一项任务吧,我能吃苦。”

“我也刚人入,明天就给我一个伤员吧,我背着伤员过达坂。”王培林说。

“明天咱们党员除几个重病号外都把马让出来驮辎重,尽量减轻战士的负荷。”指导员李子祥提议道。

徐金全叹了口气说:“股长,我的腿消肿了,明天就让我照顾伤员,搞搞宣传鼓动吧。”

曹海林见在场的许多党员都是重伤员,但是他们一路上却总是照顾其他人。就是没想到自己。每当最困难的时候,就有人站出来,向党要副担子压在自己的肩上,这令他这位党外人士感动万分。他站起来说:“李股长,我能说几句吗?”

“行啊,老曹你讲吧。”李狄三看见他眼里含着泪花。

“我,我也想入党。我没别的想法,就是想多为你们分担点难处。”曹海林几乎是流着泪恳请道,“我知道自己还不够格,可是我一看到你们有难处,我就急了,明天把我的马也给病号骑……”

“老曹。”李狄三、李子祥等人几乎同时迎上去紧紧握着曹海林的手。

“老曹,我们欢迎你啊,也谢谢你了。”李狄三接着建议道。“同志们。我看咱们根据曹海林同志的请求,等进藏之后开个支委会研究一下,我愿意做曹海林同志的入党介绍人。”

会议还制订了许多诸如鼓舞士气、党团员干部带头、团结互助等方面的具体的过界山达坂的计划和措施。散会后,党员们分头到各班排做了许多工作,一直准备到了深夜。

拂晓,集合号声刚刚落下,先遣连136人。仿佛一夜之间都被注射了兴奋剂一般,一个不少,齐刷刷地列队待命。

同类推荐
  • 最后的民谣

    最后的民谣

    《最后的民谣》是史小溪的散文作品集。作者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系,深造四川大学中文系。为陕西省作协理事,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审。《最后的民谣》收录了《信天游浸泡的陕北》、《高原和她最后的民谣》、《乡村的忧伤叙述》、《大地有光》、《捍卫人的价值》、《旷世的西部高地》等作品。
  • 打黑除恶:中国大力开展扫荡黑社会斗争

    打黑除恶:中国大力开展扫荡黑社会斗争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 往日的情书

    往日的情书

    《往日的情书》可说是一部真情实录,其中收录了叶辛和当年的恋人王淑君从萌生初恋到进入热恋及两地相思期间的所有通信。时间跨度是从1969年的12月至1973年的5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0周年时,出版社酝酿出版一套《老三届著名作家回忆录》。当时由于叶辛参与主持上海作协日常工作,天天上班,挤不出时间撰写大块的回忆文章。出版社复印了叶辛夫妇这段时间的通信,除了一些辨认不清的字句,几乎是原封原样编撰了这本书,当年印刷了一万五千册销售一空。这一次收进文集,仅在体例上做了调整,所有文字仍按复印信件出版。虽是年轻恋人的通信,可在字里行间,仍能读出知青生活里男女情人间的相思和意味。
  • 一念之间,美好恰到好处

    一念之间,美好恰到好处

    此书通过优美的文字对经典古诗词进行了新颖且透彻的解读,将古诗词中传递出的人生哲理、人生态度与古典文学和历史故事融会贯通。古时的君子把人生的美好、愿望、理想与抱负都融进了自己的诗词之中,他们的诗词是一道点亮夜色的灯盏,指引着我们追逐的方向。这就是我们心中呼唤的君子情怀,以诗为剑让人间正道成为一座永恒的雕像。
  • 爱自己是一生浪漫的开始

    爱自己是一生浪漫的开始

    千万人中,唯有拼命爱自己的人,才能自在独行,不惧风雨,抵御生活凌冽。如果你只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不愿活在别人的期待里,那就解开过往的禁锢,为自己活一次。这世间,没有谁能安排你的人生,温暖、治愈、浪漫、诗意都要靠自己去争取。不败给时光,不输给生活。爱自己,是我们一生浪漫的开始。
热门推荐
  • 灵猫猛犬

    灵猫猛犬

    流浪狗刀疤和它的兄弟们不甘做终日翻垃圾箱、被打狗队追杀的狗,试图做些有意义的事。宠物狗布莱克和伊莲娜莫名成了巨额财产的继承人,被主人的众多子女虎视眈眈,欲谋之而后快。警犬追风执行任务意外受伤,独自漂泊江湖。肉狗大黑为了救自己的女主人咬伤了狗贩子,被主人放生,来到陌生的城市遇到一只大姐大黑猫......它们又会上演怎样的故事呢?
  • 紫薇恒

    紫薇恒

    北海玄龟,其身如五山之所,四足如擎天之柱,头顶诸国,沉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边界神树,以地底岩浆为食,扎根八方山脉,沟通天地之灵气,养八方之灵兽,躯体贯穿于天际无尽止。九州凶地,以阴邪魔瘴混浊,如黑血染红的天空,由魔气滋养的山脉,有鬼怪横行的幽暗,此为人间地狱。人间修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吸取天地灵气,突破凡人之躯,御剑飞行,追风逐月,星海飞驰。天下分三州六郡,在天州北部的一座灵山之上,一位少年从梦中苏醒,自此,一个新的故事踏入了旅程……………
  • 逆袭小姐有点酷

    逆袭小姐有点酷

    她,大名鼎鼎的星芮阁阁主,却被最信任的人暗杀,然后重生。What?你说重生就算了,怎么还重生到一个废柴身上。不过,就帮她逆袭一把。他,排名第一的冥神阁阁主,却被一个废柴所吸引,最重要的是那个废柴是个男的。他会是一个gay吗?拭目以待两座冰山之间的摩擦。
  • 洪荒大天尊

    洪荒大天尊

    穿越洪荒,成为昊天,为了摆脱命运的束缚,昊天毅然踏上帝王仙途,一路披荆斩棘,争霸洪荒,誓要君临三界!洪荒世界,我为大天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八方妖主

    八方妖主

    祥符元年,宋国皇帝宋真宗携冲虚观天师于泰山封禅。典礼过半,天空忽现一裂缝,缝中妖魔贯出!万千妖魔如山洪倾泻而下,封禅台瞬间变为一片尸海。只见封禅台众妖魔高呼:八方妖主,重回人间!
  • 民国谍二代

    民国谍二代

    戴民,当过兵,后在东南亚讨生活。穿越平行空间,成为一代谍王戴老板侄子,有抽取记忆的能力,加入情报调查处,参加淞沪战场,远征军等,最终漂泊东南亚,驻军东京。
  • 这个农民要逆天

    这个农民要逆天

    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只不过是有个金手指罢了!简介就到这里!欲知后事如何,请进章节了解!
  • 快穿之大佬带你横走天下

    快穿之大佬带你横走天下

    在某个犄角格拉里沉眠的某大佬被穿梭三千世界的系统契约某团:“亲,你想获得永生嘛”大佬:…………某团:“你想改变命运嘛”大佬:…………某团:“你想要无尽的财富嘛”大佬:…………----------------------------------------
  • 我的穿越有点偏

    我的穿越有点偏

    贺小九赶上了穿越的大潮,一朝穿越进仙界世家,出世即王者,被爹娘和哥哥们宠上天,但穿越成六岁小屁孩是怎么回事?六岁就六岁,但身为仙家不会仙法又怎么回事?不会仙法就算了,语言还不通怎么回事?别人讲话,她耳中只有阿巴阿巴。好不容易熟悉了这个设定,她猛然发现,自己是小说中一个打酱油的女配,行行行,戏份走完,继续过自己的米虫生活。但你个反派老是缠着我干啥?我我我该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