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71000000010

第10章 滑冰健将(1)

叶乔波

中国着名女子速滑运动员。1964年6月3日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74年开始速度滑冰训练;1977年被选入解放军速滑队;1985年入选国家集训队。

1991年首次夺得500米短道速滑世界冠军;1992年获第十六届冬奥会两枚银牌,同年在挪威举行的世界短距离速滑锦标赛上,获女子1000米速滑冠军,并夺得女子全能世界冠军,成为中国和亚洲第一个短距离速滑全能世界冠军;至1993年春季赛事结束,她共获得14个世界冠军,其中包括全部女子500米速滑金牌,创造了世界冰坛的“大满贯”战绩;1993年获第七届全运会女子短距离全能冠军;1994年带伤夺得第17届冬奥会女子1000米速滑铜牌;冬奥会后因伤退役。

叶乔波勤奋好学、意志坚强。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共参加了124次国内外大赛,获得奖牌133枚,其中金牌50多枚,是中国第一个突破女子500米速滑40秒大关的选手。先后被评为全国冰雪“十佳运动员”、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十佳运动员”、全军二级劳动模范、“体坛尖兵”等荣誉称号。1999年入选“新中国体育五十星”。

1994年叶乔波退役后,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攻读MBA硕士学位。1995年建立沈阳乔波实业开发有限公司。1996年创立乔波国际体育俱乐部有限公司。历任解放军冰上运动训练基地教练员、哈尔滨乔波金城国际购物中心总经理、中共第十四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退役之后的世界冠军

叶乔波是个做事非常专注的人,所以当运动员的时候,她拒绝接受媒体的采访。她说,因为媒体的采访会影响自己的训练,她不允许有任何因素分散自己的精力,“我吃饭是为了训练,睡觉是为了训练,按摩恢复还是为了训练,不觉得一天‘三点一线’的生活枯燥。”

现在,在她积极倡导下,清华科技园等机构在顺义建设了第一家大型室内滑雪馆,名字就叫“乔波冰雪世界”,2008年7月底已全面对外开放。

她虽不参与日常管理工作,但依然很关注这个独具匠心的庞大项目。她说,她相信在这里玩耍的孩子说不定几年后也会踏上跟她一样的征程,直到获得世界冠军。

在奥运刚刚申办成功不久,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她曾提出北京奥运会需要注意交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和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的问题。针对田亮、王治郅等优秀运动员出现的一些问题,她又呼吁出台《体育经纪人法》。看得出来,曾经是一名运动员的叶乔波,在体育产业方面的思考已经越来越成熟深刻了。

没有一枚奥运金牌

乔波说,自己的运气不是特别好,拿了23项世界冠军,却没有一枚奥运金牌。

第16届冬奥会上,叶乔波的膝盖还没有伤得很重,状态也很好,500米,她落下对手12米,按照规则进入换道区,外道选手与对手拉平时一定要让道,结果对方没有让路,致使两人撞在一起。让高速行驶的车辆停下来再启动还需要一定时间呢,更何况是滑冰,重新启动至少要丢掉半秒到一秒的时间,而她最终比冠军仅差了0.18秒,这只有半脚的差距,实在可惜。1000米并不是乔波的强项,而她与冠军也只相差0.02秒,一个指甲的距离……又与冠军失之交臂。

当运动员的时候,乔波床头的训练计划表上总是写满了不同的名言:

“距离冬奥会还有多少天、明星不是喊出来的,而是脚踏实地练出来的。”

“成功属于那些不吝惜自己汗水的人。”乔波笑着说,“我喜欢编织梦想,不断地追求新的目标,其实爱做梦的人最累。”

叶乔波是为中国在冬奥会上取得奖牌“零的突破”的人,但由于伤病困扰和运气欠佳等因素,她始终没能拿到一枚奥运会金牌。而当她亲眼见证了杨扬奥运夺金的瞬间,她激动得哭了,“那不是简单的一枚金牌,它凝聚了中国冰雪运动50年的奋斗历程”。

长野冬奥会之前,外界就对杨扬夺金非常看好,完成了火炬接力的叶乔波特意留下来准备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但遗憾的是,那次比赛,杨扬非常意外地与金牌擦身而过。

盐湖城冬奥会,是中国短道速滑的巅峰时期,即使杨扬有个什么闪失,其他队员也不会让金牌旁落了,叶乔波向体育总局申请随工作团去盐湖城。出发前,她从家里带了二锅头酒和花生等食品到美国准备狂欢庆贺,每个人都拿了一面大国旗到赛场。

但是杨扬却在第一场最拿手的项目中失利了,每个人都像泄了气的皮球,大多数人到了下一场比赛都没带国旗去现场。在十几个人的工作团里,只有叶乔波和另一个同事带了国旗去现场,也就在那一天,杨扬实现了这一历史性的突破。“那一刻我觉得拿金牌的不仅仅是杨扬一个人,它也属于之前很多没有拿到金牌的运动员,这是中国冰雪界的重大突破。”在看台上看着杨扬夺冠,叶乔波流泪了。

在冰雪运动中,从方方面面都可以感受到西方国家对中国运动员的抵触,他们甚至可以为了制约中国队的成绩而不断修改竞赛规则。叶乔波说,明年年初的冬奥会,她仍然对中国队抱有很大的希望和信心,“我们中国人比较善战,即使定下的目标看似不可能实现,但经过艰苦努力,往往能虎口拔牙,实现了。”叶乔波说,她觉得中国在都灵冬奥会上有望拿到1~3枚金牌。

申奥成功,她激动得迷了路

在日本冬奥会担任过一次火炬手的乔波今年又被三星集团邀请参加明年都灵冬奥会的火炬手,尽管最终能否出任火炬手还没有确定,但她仍然讲出了担任一名火炬手的意义和责任。

“担任火炬手跟做运动员时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心情更轻松。”乔波说:“火炬手传递的是和平,是奥运精神,唤起更多的人们反对战争以及战争带给人们的不幸和痛苦。”

“如果萨马兰奇宣布举办城市再延个10秒、20秒,能憋倒一片中国人,那个时刻真是太紧张了。”谈起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一瞬间,叶乔波仍然语气激动,“都不敢看电视镜头。”当时在中央电视台参加现场录播节目的叶乔波已无法找到回家的路,她跟着激动的人群一起欢呼跳跃,开心地加入了狂欢的车流中,“车都停在长安街上,很多人都站在车顶上,那一刻,太爽了!”

在奥组委的工作,叶乔波还在适应和摸索中,“其实做什么工作并不重要,在奥组委工作的人都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作为退役运动员来说,更多的是重在参与吧,参与对我来说意义更大。”

退役之后,叶乔波的生活很简单,除了读书,就是参加一些与冰雪运动、体育运动相关的事务或者公益活动。“不管今后做出什么样的业绩,关键是在追寻目标的同时学到很多本领,这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对我的后半生影响很大。”尤其是看到李玲蔚、邓亚萍这些体育名将先后到奥组委工作也给了乔波不小的触动,“其实更有利于发挥她们源于体育所获得成就后的作用,默默无闻,则埋没掉了她们自身潜在的优势。”

十一年前的挪威利勒哈默尔海盗船赛场,一个短发的中国姑娘站在第17届冬奥会速滑1000米决赛的跑道上,而此时,医生宣布她左膝盖半月板粉碎、大面积软骨断裂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

发令枪响了,姑娘冲出了起跑线,拖着那条在别人看来已经“破烂不堪”的左腿,200米、400米、800米,她仍然在不断地加速,看台上知情的中国人,乃至外国友人都哭了,1分20秒22,这枚铜牌是冬奥会开赛十天中国代表团所获取的第一枚奖牌。

在比赛之前五个月的一次手术中,医生从她的膝盖里拿出了五块碎骨头,在比赛之后的手术中,医生发现,她左膝盖两边的侧副韧带、前十字交叉韧带、后十字交叉韧带早就断裂了,左膝盖内有十三块游离的碎骨,就连支撑腿部平衡的膑骨也有西瓜籽一样大小的碎骨脱落……

这个女孩就是叶乔波。

第十七届冬奥会之后,刚刚做过手术不到三天就跋涉回国的叶乔波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她坐着轮椅参加了“全国体育十佳”颁奖及她的专场告别晚会,那时,她的膝盖肿得比大腿还粗。

直到现在,她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天气预报专家,左腿可预测一两天后的天气状况了。

叶乔波悄然开始在奥组委新闻宣传部上班了,结束了清华大学MBA和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博士的学习,她又开始步入人生崭新的一页。

读清华MBA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叶乔波给人们的最后一个形象就是那坐在轮椅上的悲壮一刻,甚至有很多人都认为,她再也站不起来了,而坐在我面前的叶乔波跟正常人没什么区别,走起路来,也看不出她有着一条曾经“饱经沧桑”的腿。

“基本上好了,正常生活没什么问题,但是做太剧烈的运动还是不行。”谈起自己的伤,叶乔波竟是一脸的轻松,“阴天下雨前,这可是最准的天气预报啊。”如此的语气让人听不出那些伤痛所带给她的磨难。

那个时候的媒体对叶乔波的腿伤宣传力度很大,而她却很冷静地说:“退役之后,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一切都成为过去。所以我把自己封闭起来了,潜心读书。”退役后的几年间,叶乔波似乎不再留恋荣誉、鲜花和掌声,成为一个寂寞地躺在病床上疗伤,一名走在大学校园里最普通的学生,花了六年才完成MBA学业。

“清华的MBA学完,接着又考取了中央党校的政治经济学博士,现已毕业了,答辩推迟到了明年初,我实际上是挺笨的学生。”话音刚落,叶乔波自己就先哈哈地笑,接着又感慨道:“还是挺难的,不容易!”虽然为了训练早早放弃了学业,但从小练得一手好字的叶乔波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文字功底从那时就奠定了,当运动员时,她还坚持自学英语。“但是学起数学之类的学科真是挺困难的,太难了。”理科的一些课程需要循序渐进,没有基础,学起来的困难也就可想而知了。在清华大学两名导师和两名研究生的专门补习和辅导之下,乔波的课程也艰难地完成了,“很多学校都不愿意接受像我们这类的学生,让我们像其他学生一样考取大学肯定不现实,入了门,还要找人补课,真正的学业开始是在补习之后。”

清华大学的MBA最多不能超过5年,而叶乔波磕磕绊绊地学了6年,最后还是校领导批准延期,才将这个学位啃下来,凭借天生的韧劲和自称“挺笨”的叶乔波,最终还是成功了!

带伤比赛

不管是玩什么游戏或者参加什么比赛,叶乔波都不愿意去做“第二”,她说她的运动天赋传自父母。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叶乔波参加所有项目的比赛都是第一,但就是没有校队肯要她,因为嫌她的跑步姿势太难看。她跑起步来节奏相当缓慢,却是第一个冲过终点线。后来老师觉得她跑步的姿势像滑冰,就说:“干脆你去练滑冰吧。”

叶乔波确实是练滑冰的良才,她的脚很长,12岁就穿38码的鞋,练滑冰才一个月,就打破了长春市儿童组纪录,一年后包揽了吉林省儿童组三项比赛冠军,不到13岁就被选进八一队,不久后就获取了全国比赛的冠军。

对于叶乔波来说,她运动生涯中最大的阻力就是伤病,伤病伴随着她20多年的运动生涯。14岁那年,乔波就出现了颈椎陈旧性半脱位,跟着就是第九胸椎压迫性骨折,再往下就是踝关节和膝关节的伤、跟骨骨刺,乔波说,带伤比赛其实还算好,毕竟比赛就是那么一哆嗦的工夫,坚持一下就挺过来了,最难的其实是带伤训练。

所以,乔波只能在技术和心理方面不断地完善,做运动员的时候,她晚上只做三件事:治疗按摩、看录像片分析技术动作、自学英语。

父亲是她最难忘的人

父亲是叶乔波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叶乔波说:“我从小就跟父亲感情特别好,小时候他下班晚了,我就不吃晚饭坐在外面的马路上等他。”当运动员的时候,父亲经常悄悄去看叶乔波训练,比赛的时候,父亲把所有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一一记录下来,赛后一起与女儿总结得失,并指出改善意见。将近20年的时间,父亲写给女儿的信从来没有少于10页,甚至20多页。父亲还把女儿回信中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一一改好再寄回来。在这一封封的长信中,父亲从做人到做事,生活中任何一方面需要注意的事情,他都会叮嘱女儿,并推荐女儿看什么好书,父亲甚至会将书里的重点部分标出来……

那些影响过叶乔波的书包括《球王贝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

长春城区的坡路很多,乔波回忆起当年放春假的时候,父亲请假用自行车驮着女儿去看病,看着父亲踏着单车一步步顶着大风的背影,乔波的心里特别难受,眼泪一滴滴地落在手上。“那时我还没拿到全国冠军,就弄成一身病,还得搭上老爷子陪我去看病,只觉得特别对不起他。”好在第二年,乔波就拿到了全国冠军,之后虽然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坎坷,但成绩一年年好起来。

叶乔波退役后,父亲知道她有经商的愿望,又担心女儿在残酷的商海中经不起摔打,就自己先去体验……

前年,父亲因病突然去世,对依赖大半辈子的女儿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她用了近一年时间才从痛苦中挣扎出来,“可能是因为我父亲太伟大了,我一直希望能找到像父亲一样的伴侣,所以现在才孑然一身。”

杨扬

杨扬,1975年8月24日生于黑龙江汤源,中共党员,国家级运动健将,党的十六大代表。国家短道速滑队队员,黑龙江选手。1984年开始接受滑冰训练。1988年4月进入哈尔滨体育运动学校,练习短道速滑。1991年获全国短道速滑冠军赛3000米冠军。1995年进入国家队。2002年2月,参加在美国盐湖城举行的冬奥会,获女子500米和1000米两项短道速滑第一名,从而成为我国获得冬奥会金牌第一人;与杨阳、王春露和孙丹丹合作获女子3000米接力第二名。2003年,在十冬会短道速滑比赛中包揽6枚金牌;在亚冬会短道速滑比赛中,获得3块金牌。

2006年2月26日凌晨,在第二十届(都灵)冬季奥运会上,获得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铜牌,成绩为1分33秒937。2010年2月12日上午(温哥华当地时间),在温哥华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2次全会上,她以89票赞成5票反对的绝对优势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她是目前国际奥委会里中国两个委员之一(另一个是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是中国第九位(新中国第四位)国际奥委会委员,也是中国第二位进入奥委会的女委员。她还有幸成为第一位进入国际奥委会的中国退役运动员。

零的突破

同类推荐
  • 如何成为金牌公共营养师

    如何成为金牌公共营养师

    我国拥有13亿人,从事营养工作的专业人员却不足3000人,平均每43万人才能“摊”上1名专业营养师。而在日本,平均每330人就可以享受1名营养师提供专业的营养咨询服务。按照每300人配备1名营养师的现行比例推算,我国营养师行业有400万个工作机会虚席以待。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称,中国现在非常缺乏营养师,因此,中国将加强政策支持,快速制定相应的法规,强制要求集体供餐单位和医院配备营养师。根据《中国营养发展纲要》,今后只有医生和营养师才有资格推荐保健食品。同时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每个社区都会配备营养师对居民进行健康干预。专家预测,公共营养师将成为最抢手的人才。
  • 影的告别

    影的告别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五岳名山文化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五岳名山文化

    中国名山甚多。古代帝王常常把五岳看成神的象征,虽然实际上它们仅仅是地质运动和自然风化的产物。但源远流长的五岳名山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特质的一部分。《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五岳名山文化》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
  • 语文新课标必读-童年

    语文新课标必读-童年

    高尔基(1868—1936年),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过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在社会底层饱尝人间的苦难,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散文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散文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散文卷》所收录的均为新概念作文十六届获奖者的经典散文作品,这些作品,具有着优秀散文特有的文学气息,字字珠玑,能让读者体会到文字带来的意境美与情感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增加自身的文学素养,同时能够陶冶性情,启迪心智。
热门推荐
  • 玄月之女,废弃重生

    玄月之女,废弃重生

    她是沐家唯一的女孩,她有一张倾城倾国的脸,她的出生本应带给这个家欢乐,但上帝给他们开了一个巨大玩笑,她什么也不会。“这不就是一个傻子吗?”因为这一句话,沐家的人再也没看过她。一日苏醒,她惊奇的发现自己居然是玄月之女。当高冷的她,碰上腹黑的他。一切都变了。
  • 异世发家之旅

    异世发家之旅

    陆白:“我曾周游大陆,阅人阅妖无数,在他,她与它眼中,或恐惧,或惊喜,或眷恋,或冷漠....??但为什么在你瞳孔之中的我仍是一副空洞的模样。。。。”小小:“盯。。。”小黑:“喵,小小,能轻一点么?尾巴疼。还有,陆白,你个大骗子。”这是一本他,她与它一起闯世界的故事。
  • 文明的力量

    文明的力量

    没有变态的技能,没有强力的能力,只有人类求生的欲望和重建文明的希望。普通人的眼里,也有强人。
  • 随隐漫录

    随隐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法医女配在线解剖

    法医女配在线解剖

    清月泠,二十一世纪法医兼特工。看了一本小说,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小说中的女配?!作为一名珍惜生命的人,她励志不作死、摆脱恶毒女配的命运。不过,这个宸王什么情况?说好的冰山王爷呢,总缠着他要亲亲是什么鬼?!!
  • 百歌行兮

    百歌行兮

    顾兮远上辈子最想做的事就是嫁给沈其修,结果她走上了人生巅峰,再来一回,她却处处躲着他,毕竟她已经是有夫之妇了,但是那漫天的流言蜚语都在说沈其修深爱着他的妻子。顾兮远听着好友声泪俱下的描述,她咬牙:她什么时候成了沈其修的妻子了。他们都是下棋高手,一个剑走偏锋,一个善于织网。这是一个高冷国师和一个不着调丞相的故事
  • 前传1煞翼传

    前传1煞翼传

    影异十六界人族的第二强者,血圣炎煞的故事
  • 苗家蛊女

    苗家蛊女

    湘西苗家赶尸少年邵元节,天赋异禀,眼睛能透视事物,在一次赶尸途中,他遇上养蛊的巫女杜鹃,邵元节从杜鹃的苗刀中看见了自己父母的幻像,似乎有一段仇恨,为了查明真相,他勇敢地接近苗家蛊女,于是展开一段惊世骇俗的姐弟恋。家境清贫的苗家少女徐小六曾经是邵元节暗恋的对象,徐小六因心上人田雨润娶了同她一向不睦的邻居女孩晏容,黯然出家修道。个性不服输的她,在走过了千山万水之后,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
  • 零起步赚千万

    零起步赚千万

    全书共分为七章,回答了三个主要问题:做什么、敢不敢做、如何确保成功,阐述了白手创业的方法。
  • 我链通了万界

    我链通了万界

    一场流星雨降落。世界开始异变,灵气逐渐复苏。本以为值此天地大世。徐牧怎么着也能为自己搏一个璀璨未来。却不想:“据科学家研究:天变流星雨事件之后。地球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空气中多出了一种能够使人身体强健,耳聪目明的气体。不过,很遗憾。据科学家实验。以此种气体的浓度以及逐渐增加的比例。想要全人类受益,达到网络小说中动植物异变,人类修行的神话时代。至少还需要五百年。”灵气复苏的太早?生错了时代?徐牧砰的把手机扔在了床上。悲愤哀嚎道:“我真的还想再活500年”这是一个灵气复苏时代,主角觉醒异能,可沟通三千世界他我,努力让自己活到真正大世时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