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764900000002

第2章 身处世间,从容淡然(1)

假如人世是个劳苦的樊笼,那么,个人的良好心态便是挣脱这个牢笼之苦最好的方式。人生于世,就如航海的帆船,可能遇到暴风骤雨的日子,也可能会碰到风平浪静的日子,一路顺风。也许,人生也如一艘船,若是没有负重,反而无法航行。因此,身处世间,我们不妨始终保持从容淡然的心态,笑谈一切,一生泰然,一生自然。

气和情淡,自长自消

梁先生语录:

一个人动不动就气盛,发怒,势必伤肝,火攻心。如气盛不得平和,不外露,则又积郁于内腑,两者都伤肝劳神,有损于健康。所以说气和情淡,自长自消,称得上身心锻炼的一项真正过硬功夫。

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世间,几乎人人都有七情六欲,为此,人们容易为世间种种所伤,譬如爱恨情愁,功名利禄等。殊不知,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动怒,而愤懑,甚至怨恨,以至伤肝伤肺,实为不可取也。相反,若懂得平淡、顺其自然的道理,人生几十年就会少去许多苦与恨。

生活中,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总是锱铢必较,为了一点小事就气得全身发抖,手脚冰凉,甚至昏厥。醒来发现自己身心疲惫,犹有痛觉。其实,仔细想想又何必?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赤条条来的;而死去的时候,不论生前有多少财富,有多大的权利,有多么繁华的人生,都是带不走的。放眼望去,一切终成空。既然如此,活着的时候,何必为了小利而大动干戈,让自己的情绪起起伏伏呢?

况且,人生于世,哪能没有烦恼,又哪能一帆风顺?自古就有人嗟叹“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何况身处今朝这个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的我们?索性把一切都看淡,做一个气和情淡的人吧。

《莫生气歌》里写道: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来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坏谁如意,而且伤神又费力;出门在外少管事,早去早归少惦记……男女老少多注意,莫生气啊莫生气。若非如此,凡事都计较,凡事都能让自己为之而生气,那么人生几十年,都活在生气之中,生活又何谈美好与精彩?相反,可能会活在抑郁与抱怨之中,更为主要的是,自身的情绪始终像一个要爆炸的气球,久而久之,终将伤心,更伤身,而这,不正是我们处世应当规避的吗?

历经无数风雨和动荡的梁先生晚年将“情贵淡,气贵和,唯淡唯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事实上,这也是梁先生对自己人生经验的总结,亦是对自己的要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梁先生一生都是一个气和情淡的人,这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也是他能终其一生去思考的缘故。

据梁先生的亲朋好友回忆,他极少生气,待人非常和气,而且相信人人都是好人、好脾气。他时常劝自己身边的人说:“一个人动不动就气盛,发怒,势必伤肝,火攻心。如气盛不得平和,不外露,则又积郁于内腑,两者都伤肝劳神,有损于健康。所以说气平情淡,自长自消,称得上身心锻炼的一项真正过硬功夫。”

若是梁先生做不到“气和情淡,自长自消”,他又怎么能豁达而淡定地说:“外间有人因误解而诟骂我,是常事,‘名满天下而谤随之’,但当自省,不必计较。”

一生中,梁先生在多数人眼中,始终以“荒谬”的角色生活着。然而,不论是论得失,还是论人际关系,梁先生一生都没有为此而让自己大发脾气过。相反,他总能淡然处之。

比如,有人曾说梁先生想“升官发财”“一贯反动”,但是梁先生没有为此而动怒,也没有为此而大吵大闹,当旁人提及这个事的时候,他淡然地说,“他的人品很高”,自己“不会因为发生一件事而改变对他的认识”。

再如,梁先生和熊十力先生在学术上的见解有所不同,有的时候,甚至是背道而驰的。但是,不论是何时,梁先生都不会因此而动怒,更不会为此而动粗,相反,即使被朋友误会,他也不放在心上,淡然地说:“此一时偶而不了然,不成问题之事。”

梁先生常说,“我好像是个乐天派”“我总是把我的心情放得平平淡淡,越平淡越好”。

可以说,这位集释儒为一体的大学问家已将“气和情淡,自消自长”的功夫练就得出神入化了。正因为如此,梁先生才能做到一生泰然自若。

不论是从梁先生的“功力”来看,还是从我们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看,“气和情淡,自长自消”都是让人维持自己内心的平静的最好的方式。身处世间,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不如意的事,而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又会有各种矛盾甚至是难以调和的冲突,这时候,我们若能如梁先生一样,始终做一个气和情淡之人。于人,我们能避免更多的矛盾,能缓解矛盾;于己,能包容他人,缓解自己的情绪,消融自己的怒气,做一个内心平和,情绪散淡的人。

特别是到了老年,能如梁先生一样坚持做一个“气和情淡”的人,更能看到其中的好处:不但能提高自己的生活境界,还能让自己的身心处于健康的状态。试问,若是浮浮沉沉几十年,还是和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一样,情绪起伏不定,这样的人生能堪称是有意义的人生吗?而这样的人,长期让自己的心、肝处于“爆炸”状态,能让自己长寿平安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所以说,人生于世,我们遇事、遇人要做到“气和情淡,自长自消”,才能让自己从容淡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让自己的身心受困于自己的心绪。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妨借鉴梁先生的几点经验吧:

其一,任其自然。对于生死这样的大事,梁先生都能坚持“无我为大,有本无穷”,任其自然的态度。所以于人生中的其他种种,梁先生更坚持顺其自然的原则。长期如此,气自和,情自淡。

其二,“静坐”。据医学研究表明,静坐可以让人全身放松,身心具宁。梁先生当年摆脱失眠之苦的方式便是“静坐”。久而久之,梁先生发现,这是让人身心得到放松与释然的好方式。

其三,自我按摩。这是梁先生长寿秘诀中“少吃多动,持之以恒”的重要的内容。梁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自我按摩。这是他的长寿之道,亦是他修炼身心的秘诀。人贵气和情淡,爱自己,才能真正坚持做一个从容泰然的人。

其四,做一个快乐的人。梁先生一生都在思考人生问题与社会问题,有思必求解。他就是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充实自己的,而这也正是他人生的一大乐趣。正因为如此,所以梁先生一生淡然、从容。

如何得到痛快的合理生活

梁先生语录:

人都是要求过一个痛快的生活。但此痛快生活,果自何而来?就是在各自的精力能够常常集中,发挥,运用。此意即说,敷衍、懒惰、不做事,空自一天天企待着去挨磨日子,便没法得到一个痛快的生活——也很不合算。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在告诉人们不要逾越自己的职权,不要乱管别人的闲事。现实生活中,从某种程度上看,我们可以说,“在其位,谋其政”。

人生于世,我们终将走上社会,有自己的工作。也许,眼下的这份工作是自己所喜爱的工作;也许,工作只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或是养家糊口;也许,工作只是为了打发时间……然而不论是哪种情况,要真正让自己“得到痛快的合理生活”,我们都应当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梁先生指出,“天下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只在各人自求而已。人生几十年,总是需要以某种价值或是意义来支撑的。若要强调工作之于人生的意义,我们可以说它们是血与肉的关系。工作是个人人生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人的一生,乃至人生的主要意义,大都是由个人的工作体现出来的。若是一个人“在其位”,不能“谋其政”,不能尽心尽力,那就难以出成果,一无所得也是有的。试想,人生一世,几十年都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飞行着,最后坠落的时候怎能不追悔莫及?

所以说,我们要赋予工作以生命的意义,才能带着激情去创新,不断超越自我,才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否则,总在抱怨,总在挑剔,总在假设,这终将是无所得的。相反,若是始终能禀持从容淡然的心态,“干一行,爱一行”,奋然前行,不断突破自我,便能不断给生命注入新鲜的血液,熔铸完美的人生。

而要做到这一点,最终“得到痛快的合理生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言一行的事。相反,它需要人们长途跋涉,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最重要的是,它需要人们在保持从容和淡然的心态下去努力,去改变。否则,就难免会沦为急功近利的囚徒。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为了金钱,或是权力,而不惜走上贪污腐败的道路,最终终结自己的事业,更严重也可能会毁了自己的一生。试问,要是他们能保持顺其自然的态度,从容淡然地看待功名利禄,踏踏实实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会结出这样的苦果来吗?

那么,身处世间,我们如何才能实现“得到痛快的合理的生活”这一目标呢?对此,梁先生给我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第一,要有为社会牺牲的精神。人是社会中的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因此,个人的人生价值,不能离开社会而谈。诚如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生的价值主要在其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上。在这样的认识上,尽心尽力地工作,才能真正有所建树,敷衍了事或是应付是难有所成就的。而真正能尽心尽力的人,最终也能从容淡然地面对工作中的一切,甚至是生活中的一切。也正因为淡然,所以能更有牺牲与付出的精神,否则,难免成为锱铢必较之徒。

第二,看重自己的工作。其中的意义,梁先生也有明确的阐述:“有的人每每看轻自己的工作,觉得粗浅而不足为,这是一个错误。须知虽然是粗浅的事情,如果能集中整个精力来做,也都能做到精微高深的境界。”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越是认真,越是淡定,越是从容,越是能“柳暗花明”;越是从容泰然,镇定自如,越能出成绩,而这之于人生,不正能体现其意义来吗?

第三,工作要尽心尽力。一个人之所以心虚,不镇定,不稳重,常常在其未尽心,未尽力。人生于世,要让自己得到痛快的合理生活,也少不了对工作尽心尽力。肯为之付出心血,多数情况下,也必不会为之所辜负。如此一来,不论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还是让人防不胜防的打击,都能泰然处之,从容淡定,而不至于手足无措;本着这样的心态,便能达到“风雨欲来,不为所动”的境界,进而更为专注地工作。

梁先生说:“大概任何一件事业或一种学术,只怕不肯用心,肯用心一定可以得到许多的启示与教训,一定可以有所得,有所悟。在这个地方的所得,同在那个地方所得的是一样高深;在这里有所通,在别处也没有什么不通,所谓一通百通。”从梁先生对学术、对问题的态度,我们就能发现他这句话的道理所在:人生于世,对待工作,若是不肯用心,不能尽心尽力,便难以让自己有足够的自信,会心虚;同样地,不能尽心尽力,从容和淡然也无从谈起。如此一来,要得到痛快的合理生活,也不过是天方夜谭罢了。

总而言之,身处世间,我们要得到痛快的合理生活,对待工作,必须秉着从容淡然的心态,持以“在其位,谋其政”与“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能如此,方能成就自我,才可做从容淡然的自己。否则,只能虚度此生,一生一世都做欲念的囚徒。

人生不好说目的,顺其自然

梁先生语录:

人之有生,正如万物一样是自然而生的。天雨,水流,莺飞,草长,都顺其自然,并无目的。我未曾知道,而已经有了我。此时再追问“人生果为何来?”或“我为何来?”已是晚了。倘经过一番思考,决定一个目的,亦算不得了。

“我以为人生不好说目的,因为目的是后来才有的事。”这是梁先生对人生目的的看法。大多数人都在设想人生的目的或意义,比如,“我要成为人类文明的使者”“我将为社会创造一万个发明”“我要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等。

可以说,将这些称之为梦想或是理想更为妥帖,而将其当做人生的目的,未免自负。然而,不论是远大的理想追求,还是渺小的兴趣爱好,都难以肯定或者绝对地说,它将成为自己的人生目的。

对于人生,梁先生曾提出这样一个看法,他说:“还有一个错误,是把人的生活看成太有意识,以为生活是全受意识的支配,时常是意识去作主宰。”仔细想来,确实,正是因为人们主观性太强,忽略客观现实的存在,往往让自我意识去决定自己的人生目的,这有种“本末倒置”的意味。这就好比说,意识决定意识。我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天地之大,唯我独尊。我想成为什么就能成为什么。我想让自己的人生拥有什么样的意义就能拥有什么样的意义。我想成就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能成就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其中的荒谬,从我们自身的经历中,便可见一斑了。

同类推荐
  • 来一点信仰(米奇·阿尔博姆作品)

    来一点信仰(米奇·阿尔博姆作品)

    两个真实的故事,沿着比小说更为奇巧的轨迹,交织成一部关于信仰的小书。为了写好这本书,曾以《相约星期二》震撼全世界的米奇·阿尔博姆追踪了两位神职人员的生命历程,拜访了很多地方,去到这个世界上持有不同信仰的“我们这里”和“他们那里”。最终,不管是在“这里”还是在“那里”,米奇都找到了同样的答案——“有许多曲调,但都是一首歌,一首同样美好的、充满人性的歌。”这首歌再次创造奇迹,从去年到今天,它给了经济危机中的美国人,最多的温暖和希望。
  • 不会聊天就出局

    不会聊天就出局

    如何说,她才愿意听?如何做,她才会心动?本书从男生视角切入,通过讲述自我管理、形象建设、聊天攻略、互动误区、案例剖析等,让你不仅练就好看的皮囊,更能升级有趣的灵魂,一举打破尬聊危机,化解关系僵局。愿你的爱,得偿所愿。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历史最富有的美国人究竟是谁?世界有名财经杂志《福布斯》曾给出了答案——他就是约翰·D.洛克菲勒(1839~1937)。福布斯排行榜所引用的个人资产总额均为上榜富豪顶峰期的数据,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出他们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福布斯》对照当时的美国靠前生产总值(GDP),将所有人的个人资产转化为2006年的美元标准。因此,如果约翰·D.洛克菲勒今天仍然健在,他的个人资产将是比尔·盖茨的数倍。
  • 金牌主持人是怎样炼成的

    金牌主持人是怎样炼成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主持人这一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主持人身上的光环和魅力,吸引着很多年轻人羡慕和向往这一职业。要想成为优秀的主持人,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本书作者从事主持职业多年,多次主持大型活动,拥有丰富的主持经验,本书正是作者多年主持经验的总结。本书共分为十二部分,分别从金牌主持人所需要的素质、气质的培养,所要具备的思维能力,要懂的基本礼仪、说话技巧,语言的基本功、必备素质,如何提高综合素质,以及如何策划各种会议、活动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书中并不是只讲一些大道理,进行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在诠释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一些主持人的经典案例进行讲解,能让读者结合案例对理论有更直观的认识。
  • 不要赢

    不要赢

    一部光耀你的生命,与《不抱怨的世界》比肩的心灵之书,让你不堪的人生获得指引,带来无惧的信心和力量。大器可以晚成,成功不分先后;谁能放下输赢,谁才是最大的赢家。
热门推荐
  • 诗词赏析七讲

    诗词赏析七讲

    本书稿是一本关于古典诗词赏析的指南性读物。本书作者在本社出版有《诗词创作日谈》,本书是其姊妹篇,创作与赏析兼备,对读者更好地体味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好意蕴有着很大的帮助。书稿包括七个部分:识字、知人、论世、诗法、会意吟诵、比较,从赏析一首诗需要了解掌握的七个层面为读者详细解读了如何才能很好地理解感悟一首诗,体会诗歌的艺术美,享受人生的快乐。
  • 意乱相逢时

    意乱相逢时

    【已出版】杜悦以为在世铭遇到了自己一生中的白马王子,却不料王子心中另有他人,她在倍受刺激的那晚与上司发生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错综复杂的职场中,有诱惑,有妒嫉,也有各种各样的明枪暗箭,让她目不暇接,避无可避。她该怎样立足,又要怎么做才能赢得真正的幸福......
  • 全职猎神传

    全职猎神传

    这是一个地球宅男穿越异世冒险的故事。注:1新人新作,一日一更。2本文是【全职猎人】的同人之作。3本文不涉及【全职猎人】中的人物内容,只是借鉴其中的力量体系以及部分情节,可以看做是玄幻异界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战国卷

    战国卷

    乱世争雄,有少年乱世争王,有少年遗世独立,有少年执剑天涯,有少年运筹帷幄,有少年为民而战……不论如何,这是少年的时代,长江再长,信手挥来,世道再乱,心有成竹,后辈未必不如先人
  • 每天读点中国历史

    每天读点中国历史

    历史写满了沧桑,印记着民族步履的繁艰。后人看历史,鲁迅看到了吃人;柏杨看到了酱缸;有人看到了一种毒素的沉淀;也有人看到了历史传承了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满心荣辱与欢喜。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以上的说法都因他们只看到了历史的一个侧面。难免有失偏颇,有以偏概全之嫌。历史其实是一个过程,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沉淀下来。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智慧,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绝不应该有任何亵读的举动。然而沉淀的历史文化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所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 这个洪荒有点不同

    这个洪荒有点不同

    林杰在梦中穿过了一个门户,随后他发现自己来到洪荒中,他发现这个洪荒和记忆中的完全不一样,他不知道他又会怎样……
  • 西陆随笔

    西陆随笔

    白雪皑皑,风刀霜剑。杰罗踩着脚下冰雪一步一个脚印往前方走去。
  • 你若安好那还得了

    你若安好那还得了

    当她爱了十三年的男人转身投向别人时,乔稚楚才知道,自己就是个悲哀的小丑。她发誓,不会让再自己活得这么卑微。她不再隐藏,开始蓄谋筹划,用尽手段,在他引以为傲的领域里翻云覆雨,让他不得不看到她的光芒,也终于让他离不开她。后来,他用一场盛世婚礼向全世界昭告他很爱很爱她。她饶有兴致地看着,低眉轻笑。“季先生,怎么办呢,乔小姐不想嫁给你了。”……成为季太太,是她的初心。离开季先生,是她最正确的决定。
  • 科学我知道——Why生命科学

    科学我知道——Why生命科学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生命科学学科发展趋势、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世界的基本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