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764900000027

第27章 青春无价,学海无涯(3)

要知道,问题是我们探索真知,获得灵感的灯塔。带着疑问去学习,去探索,去寻求,我们才能有新的、不为人知的发现。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思考,最终得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为什么很多学生看似学懂了某个知识点,但是做题的时候还是不会做呢?其不善于思考问题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总而言之,不带着问题去学习,将可能成为别人思想的附庸者,也难以突破自我,超越别人。因此,人生于世,我们要带着问题去学习。换句话说,就是既要学习,也要思考。二者紧密结合,才能铸就成功的自己。

据说沈括上山看桃花,每当想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时,沈括的眉头便会凝成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了解真相,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伙伴上山去探个究竟。等到了山上,沈括才发现,四月的山上,乍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这时,沈括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晚呀。正因为沈括爱学习,爱思考问题,并且有着一股执着的求证精神,所以他后来写成了广为人知的《梦溪笔谈》。

可以说,梁先生一生的成就也深深得益于他的问题,他的思考。他一生自学成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终成一代文化大师。然而,他反复强调的自己生来愚钝,天资不高。但是让他欣慰的是,自己爱思考问题,“爱静中思维”,甚至以思考问题为最大的乐趣。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一生的思想宽宏广阔。

众所周知,在梁先生的人生中,其思想曾发生过三大变化。第一时期,因受父亲的影响,他的思想倾向于现实主义,表现为功利主义;第二时期,梁先生从出世思想归入佛家,这时候一心想出家做和尚;第三时期由佛家思想转入儒家思想。用梁先生自己的话来说,“第一个时期可谓是西洋的思想。第二个时期可谓为印度的思想,第三个时期可谓为中国的思想。仿佛世界文化中三个流派,皆在我脑海中巡回了一次。”

毫不夸张地说,这一切都大大得益于梁先生的思考。据说,因为思考问题,梁先生经常失眠。脑子一开动起来,就很难刹住车。后来到北大教书,因为失眠,他还向学校提出过辞职。每隔一段时间,梁先生便会躲起来安静思考、潜心推究。正因为如此,所以梁先生的学问既有对别人的借鉴与参考,更有自己的判别与特色。

可见,学习中,只有爱思考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才能真正受益,而所得的学问才算是真正的学问,才有受用。这不也正是梁先生的学习经验给我们的启示吗?所以说,人生于世,我们要惜时如金,勤奋学习,但是也要注重学习的方法,要学会带着问题去学习,并且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学而有成。

一切罪过皆由懒惰中来

梁先生语录:

可是懒惰不振也不行!这种懒散不振,就是机械性、不由自主的下贱性,是从内心的矛盾冲突来。自己虽然也有要强心,但是自己和自己一打起架来,就憧憧无凭,把不住舵,很容易懒散。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习就该有这样的态度,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才能积少成多,才能登高望远,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

若说学习有诀窍或者说捷径,那么,勤奋就是。试问,一个天天梦想要考上哈佛大学却从来不肯勤奋学习的人,即便是天才,成功又会眷顾多少个这样的人?按常理来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是没有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一个懒人,想要学好,学透彻,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可能还是会有少数那样的天才。但是,也需要惊人的天资。若是没有天分,又懒散,想学好,无异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也许有的人缺乏某方面的天资,但是,要相信,勤能补拙;也要相信,熟能生巧。

也许有的人天分过人,但是也切勿因此而骄傲自大,沾沾自喜,做一只井底之蛙,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要明白,世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此一来,我们更应该利用好自己的天分,做一个勤奋的人,孜孜不倦,尽心学习,以求让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这就是勤奋的魔力之所在。

古人读书、学习,高度评价勤奋。从“凿壁借光”和“悬梁刺股”的典故中,就能发现。古人尚能如此,何况我辈现代人?事实上,在学习上,处在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做一个勤奋的人。否则,就如季羡林先生所说的:“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我们都知道,梁先生不是一个天资过人的人,如他自己说,自幼呆笨,六岁时还不会穿背带裤,要妹妹帮他穿,学习成绩也一直是中下等水平。他只有中学文凭,然而,他却被蔡元培先生邀请到北大当讲师,开坛讲座。他一生学贯中西,通古博今,著书立说,终成一代大师。这奇迹般的转变,不能否认,有一定的机缘在其中,但最主要的还是得益于梁先生的勤奋。

梁先生的学术思想自云是:“中国儒家、西洋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我思想所从画之根柢”。他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这所有的思想与成就,都是梁先生在自学中用勤奋换来的。古人云,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梁先生就是秉持这样的精神,做到“虽愚必明,虽柔必刚”的。

人生中,不论是青春年华,还是耋耄老年,要在无涯的学海中大有成就,梁先生的勤奋都是我们应当借鉴的宝贵经验。长期如此,自然勤能补拙,熟能生巧,精益求精。古今中外,大有建树者,无不如此。而懒惰者,即便是别人替他把饼做好挂在脖子上,他也会饿死。学习中,也是这个道理。真知来自勤奋不懈的学习与自己的领悟,而不可能出于懒懒散散的得过且过。

当然,未必付出了就能有收获,但是不勤奋地、脚踏实地地付出,就一定没有收获。而勤勤恳恳地付出了,至少会问心无愧,会无怨无悔。最主要的是,付出了,就要相信,事在人为。

人生旅途中,我们时常劝诫别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也时常要求自己要“不知老之将至,学而不止”。学,与不学是一种选择。但是,怎么学,是一种态度。勤奋还是懒惰,就是其中之一。既然选择了学,那就应当有学的态度,就应该做一个勤奋的人。不然,如蜻蜓点水般轻轻一碰,浅尝辄止,又有什么意思?反而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不学。况且,这样的做法也无法让自己尝到学问和知识的原味,转而又让自己为此而悔恨、痛苦,这不是庸人自扰吗?

因此,我们要学,就应当学好,要勤奋好学,孜孜不倦;要知道,一切罪过皆由懒散中来;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

何以自学成才

梁先生语录:

像我这样,以一个中学生而后来任大学讲席者,固然多半出于自学。

梁先生评价自己说:“我自幼呆笨,几乎全部小学时期皆不如人,自十四岁起虽变得好些,也不怎样聪明。讲学问,又全无根底。而后来也居然滥厕学者之林,终幸未至于庸劣下愚……”但是,自19世纪以来,能够入北大教书的人,大都是在名校深造过的人;而天资聪颖,进入北大、清华等名校学习,接受名师的指点的人,最终能如梁先生一样成为文化大师的人,却是屈指可数的。

梁先生让自己成为出入百家,在哲学、佛学、政治学、经济学诸多领域皆有建树的著名学者,诀窍便是自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梁先生是中国学界的一大奇迹。我们不能否认,梁先生自学成才有很大的时代因素,在今天这个重视教育的年代,我们似乎没有自学的必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其原因有三。

其一,即便学校教育结束了,但是它不等于学习的结束。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它所强调的也是这个道理。因此,人生中,很长一段时间里,需要我们依靠自己的自觉性不断地为自己充电——自学。

其二,也许你还是在校的学生,但是要知道,学校的教育不是万能的,老师传道授业也不是面面俱到的。换句话说,许多必要的知识,需要我们自己从自学中获得。

其三,学海无涯。世上有许多高峰,是永远到不了终点的。知识之高峰便是其中一座。我们所能做的,便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去到距巅峰更近一些的地方。如此看来,自学是必经之路。

梁先生一生能凭借自学成为一代文化大师,这对我们来说有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要如何才能如梁先生一样,因自学而成才呢?

梁先生反复强调,“自学最要紧是在生活中有自觉”。这种自觉来自于“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的渴望中,若不然,即便天天有人督促甚至是看守,也难以真正静下心来读书,更不会自觉地渴望学习,用心学习。所以说,要自学成才,需要有一定的生命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从而产生学习的自觉性与执着性。此其一。

“读书不是第一件事,第一件事,却是照顾自己身体而如何善用它”。这是梁先生学而有成之后悟出的道理,也是从自己的亲身体会中获得的人生启示。所以说,我们若想因自学而获益,必须看到身体这一根本,身体就是那个1,少了这个1,后面有多少个0都是徒然。因此,自学的前提条件是要照顾好自己,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样才能真正在自学中受益,否则,得不偿失。此其二。

自学也需要惜时。“由于向上心,自知好学,虽没用过苦功,亦从不偷懒。”所以说,自学成才,有生命的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还不够,还需要利用好自己健康的身体,珍惜时间,勤奋学习,才能真正收获知识。“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也是这样实现的。此其三。

从梁先生《究元决疑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著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梁先生是一个因自学而博古通今,学识渊博的人。这与他博采众长有着根本的关系。若不是如此,其思想难以如此深刻,其视角难以如此独特。据梁先生自己回忆,他中学时每天必读好几种报刊。这些报刊有中国人编办的,也有外国人编办的;有拥护改良的宣言,也有赞成革命的篇章。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向上心”的书,梁先生都会尽心尽力地去研读。比如佛家的经书,儒家的典籍,经济类的读本,政治类的著述,哲学类的著作等,几乎无所不读。所以,我们自学的时候,也不应当过于偏颇,将自己局限于一家之言。此其四。

梁先生总是说“自己不是学问中人,而是问题中人”。他常常告诉别人,自己最大的乐趣就是思考问题。“爱静中思维”,正因为如此,所以梁先生能让学习服务于解决问题。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自学中,梁先生能将学习与思考紧密地结合起来,所以,他能成为一代文化大师,自学成才。因此,我们在自学的时候,也应当将“学”与“思”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深的领悟。此其五。

在《谈我的自学》一文中,梁先生坦言相告:我从自身的经历中体会到:学问必经自己求得者,方才切实受用。反之,未曾自求者就不切实,就不会受用。所以说,我们在自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心地领悟自己所学的知识,将它们消化,让它们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收获,否则,终究还是要还回给书本的。俗话说:“学来的曲儿唱不得。”它所强调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自学中,我们自己要用心去求真知。“一分自求,一分真得;十分自求,十分真得。”即便是有师承的人,也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对于自学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此其六。

不论是青春年华,还是耋耄之年,要通过自学有所收获,甚至是自学成才,都少不了有效的方式,而梁先生正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所以,我们不妨向梁先生学习,不求自学成才,至少要通过自学收获真知。

同类推荐
  • 成功没有定律

    成功没有定律

    建立人脉关系,很重要又快捷的方式就是投其所好。能投其所好就能取得对方的好感,取得交流:如果反其道而行,只会招致对方的厌恶。《商君书》说:“凡人臣之事君也,多以主所好事君。君好法,则臣以法事君;君好富,则臣以富事君。君好法,则端直之士在前;君好富,则毁誉之臣在侧。”就是说,“投上所好”,是得以立足的最基本的条件。
  • 成就人生的故事

    成就人生的故事

    创新能够改变世界,首先是由于创新的“新”:新点子、新观念、新方法、新事物。创新给世界带来了无穷的新东西,使得自然界、社会和自己的思维在不停地变动。没有创新的行动是盲目的,没有创新的事业是平淡的。一个黑人小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
  • 正能量

    正能量

    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们将拥有进行抉择的智慧,学会理性地同情,将主动进取与坚忍不拔的精神融入自我的体系之中。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阅读《正能量》,学习拥有正能量,掌握正能量,掌控自身,增强记忆力,提高洞察力,保持强健的体魄,感悟生命的真谛,重新认清自己的人生轨迹。
  • 哈佛所坚持的世界观(哈佛家训)

    哈佛所坚持的世界观(哈佛家训)

    欲说哈佛家训,不能不先介绍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建于1636年,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是著名的常青藤盟校成员,这里走出了8位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有上百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此工作、学习过,其在法学、医学、文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直至现在,世界各国的莘莘学子无不把上哈佛读书看为是一种至高的荣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这正如哈佛第23任校长科南特所言:“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培养出来的人的质量。”那么,哈佛大学为什么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高质量的人呢?这在于它秉承的是学问的研究而不是世俗的习气。
  • 女人22岁以后该做什么

    女人22岁以后该做什么

    22岁以后,是女人从青春历练到成熟的阶段,是决定女人整个人生格局的关键时期。女人一生命运的差异,是幸福还是苦涩,很大部分是此时作出选择的结果。这本书全方位地指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改变和把握自我命运,帮助年轻女孩找准人生定位,规划好人生前进的方向,作出明智的选择,收获幸福人生。
热门推荐
  • 第一宠婚:总裁大人,坏坏坏!

    第一宠婚:总裁大人,坏坏坏!

    【全文免费】唔,不要!她挣脱他的怀抱,一脸惊慌!他捏住她的下巴,笑得邪魅:乖,别动!他是帝国千亿总裁,冷傲尊贵,魅惑潋滟,难以靠近;她是误闯入他生活的小女人,从此成了让他又爱又恨的心肝宝贝!他和她,最初的相遇那般糟糕,最后的爱恋那般深刻,也曾爱过,也曾恨过,直到最后才知晓,生命中唯独缺你不可!
  • 双生姐妹之彼岸花开

    双生姐妹之彼岸花开

    从小就形影不离的悄悄和细语两姐妹从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只因为一次旅游而让她们饱受了那么多的故事,,,那些原本只是历史书上无关紧要的人,却在她们的人生中刻下了那么多那么深刻的记忆。只因一千年前的一时意气让整个仙界都惊为天人的蔓罗仙子因为一个大魔王而自愿投入地狱,却被众魔遣回,但她仍徘徊于黄泉路上,众仙不忍,遂同意让她,投生凡间,需历经99世情劫方能与同样转世的魔界之王成就美好姻缘。蔓罗自是愿意,不料被嫉恨自己的九天仙女打散仙根,后被爱慕者风神相助幻化为一对姐妹投下人界。而因此双双触犯天规的风神与九天仙子也被贬凡间-----
  • 瓷月亮:严阵诗选

    瓷月亮:严阵诗选

    严阵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即以诗驰名,他的诗作明亮激越,朗诵性很强,代表了曾经在当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一类诗的风格。本书汇集了其自写作至今诗歌篇章的精华。历史上,我社曾经出版过的他的诗集。此番重新申报选题,为着响应近年对我社有巨大贡献的作者严歌苓的要求。
  • 茧痛

    茧痛

    你是长在我心里的一根刺,拔不出来也抚平不了。郑筱对许亦说,三年的时间,一千多个日夜,我无数次在爱你和恨你之间徘徊,爱你曾给的温暖,恨你的自私和冷漠。因为许亦,郑筱一贯的坚强被一次次打碎,内心被逼到了绝境,只想把自己缩在茧里,舔舐疼痛。然而,是谁说过,生活从不会妄待认真活着的人,你看,那个像太阳一样周延,他于不知不觉中出现了,一次次拉着内心陷入沼泽的郑筱步入希望。你冷吗,我在呢,你难过吗,我在呢,你怕吗,我在呢……每一个被爱情伤害过的人,请不要失望,你再等等,你的太阳,他可能正在来的路上……
  • 史前史后

    史前史后

    白垩纪末日,一段爱恨情仇,几代人之间的疯狂悲鸣。史诗级鸿篇巨制,南美式奇幻神话
  • 穿书女配男主gun远点

    穿书女配男主gun远点

    作为美貌与智慧并存的清浅小仙女,因为一本小说中凄惨女配与自己同名,而吐槽了女配半晚,竟然穿越了,妈卖批,要不要这么惨?嗯,收拾包袱,远离男主!可谁告诉我这个男配又是肿莫一回事?
  • 从没有想过能赢

    从没有想过能赢

    开起新篇章,打造超玄幻。星空下,明月下,我与你在此分别,有可能是永远,有可能是转瞬,但这都不重要了,我不知这所谓的轮回究竟是不是真,也不知你还是不是曾经的你,但这是我仅能做到的了,你可以恨我,我无话可说……诸神黄昏,无神时代。
  • 乔总的掌门娇妻

    乔总的掌门娇妻

    乔总的掌门娇妻乔晏庭跳崖重生了,用了七年时间终于站在了前所未有的事业巅峰,人都道他身有隐疾不近女色,殊不知他只是在等待一个人,等她长大,等她毕业,等她找工作,等她只能来自己这里工作,等她过来好快些开展轰轰烈烈的办公室恋情!这次他要扫除一切障碍,毫不留情!程咏青从没想过开展办公室恋情,更没奢望一朝飞上枝头变凤凰,身为一个有自知之明的见习生,她已经跟总裁拒绝过很多次了,可是总裁看她的眼神怎么越来越热烈?还有那什么总裁的未婚妻,总裁的学妹,都来找她麻烦,气得她拍桌怒吼:“你们再烦我试试,再烦我我就跟他结婚!”
  • 冷血公主复仇葬心恋

    冷血公主复仇葬心恋

    “媳妇,再不理我,我现在就在这办了你”某修“为什么”某心“再哭我就吻你”某星“为什么”某澜“只要你听话,老公天天带你去游乐园玩,不许说不”某影“为什么”某雪
  • 凤凛记

    凤凛记

    作为大清朝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皇太子,他拥有的东西很多,但也失去了很多。重来一次的他还会选择这条路吗?她是汉军正白旗瓜尔佳氏石家的嫡女,是大清第一个皇太子妃。上一世,她陪他富贵,亦与他共苦。这一世,谁住浮沉?是她,还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