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53800000012

第12章 薛侃录(2)

先生说:“这是诚意,而非私意。诚意只是遵循天理。虽然遵循天理,也不能再添加一分故意。因此,有一丝忿恨与欢乐,心就不能中正。必须大公无私,方是心之本体。明白这些,就能明白未发之中。”

【故事】明代五朝廉吏王翱

王翱是明朝永乐年间的进士,他历仕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宪宗、景帝五朝。在他七十岁时,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历时十五年,直到去世。他身居官场几十年,尽管位高权重,但他始终保持公正、廉洁的品质。

王翱身居“铨衡重地”,却能用贤治国,深知官贤与否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他深知一事得人则一事理、一邑得人则一邑安的道理,所以他对选拔官吏极为慎重。在封建官场上请托之风十分盛行,吏部更是钻营的重点对象。但王翱却“以用贤报国为己任”,决不拿手中的权力作交易。对权势者的嘱托,他一向严词拒绝。为了防止别人登门拜谒,他在公务之外的时间常宿于官署,很少回家。所以在他任职期间,少有因个人私事登门造访的事情发生,也没有托人办事的风气。

王翱不但为官清正,而且治家有方。他身居朝堂,手握重权,但对自己要求却很严,经常穿破旧衣服。一次,明英宗召见王翱后,王翱转身走时,英宗看见他的衣服破损,便问他为何不叫家人补一补。王翱说是当天偶尔穿了这件衣服,刚才接到召命没有来得及换衣。对于钱财王翱更是“淡然无欲”,他曾与某监军太监共事,两人关系很好,后来王翱改任两广总督,临行前,太监要赠给他四颗西洋明珠,王翱坚决不收。太监哭着说:“这些明珠不是受贿所得,而是先皇将郑和所购得的西洋明珠赐给身边侍臣,我得了八颗,现将其中一半相赠作为纪念。”王翱只好收下,但却把这四颗西洋明珠缝在袄中。后来王翱奉命回到朝廷掌管吏部,此时这个太监已经去世了,王翱就找到这个太监的两个侄子,了解到他们生活困难后,便将从未动过的四个明珠珠转赠给了他们。

王翱对家人要求也很严格。他的一个孙子因恩荫而入太学。一年秋试,这位才华平庸的孙子也想一试科场,企图金榜题名。于是他拿着从有关部门弄到的试卷告诉了王翱,王翱坚决反对,说:“如果你确有才华,我当然不阻止你一试身手;如果让你一个平庸之辈中选,势必埋没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可你却强所不能,仅仅为了博取功名。”说完就撕了考卷扔进了火炉。

在原则面前,王翱对家属是寸步不让。王翱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在京郊做官的贾杰。王翱夫人十分喜爱这个女儿,经常接女儿回家省亲。每当妻子临行前,贾杰就在她面前埋怨,“岳父把我调回京城,易如反掌,还哪里有这么多麻烦。”女儿将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一次,王翱夫人乘王翱开怀畅饮之际,婉转请求将女婿调入京城。谁知王翱大怒,拿起案上物打伤了夫人脸面。到王翱去世,贾杰也没有被调回京城。

同朝的大学士李贤曾经对人说:“《尚书·皋陶谟》称,为政者有九种品德,王翱就具备了五种:头绪纷繁而能专心致志,遇上扰乱更加坚毅,生活俭朴廉洁奉公,性格刚强充实,好强而合乎道义。”这个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原文】

4.8伯生曰:“先生云:‘草有妨碍,理亦宜去。’缘何又是躯壳起念?”

曰:“此汝心自体当。汝要去草,是甚么心?周茂叔窗前草不除。是甚么心?”

【译文】

伯生(人名)说:“先生讲‘草有所妨碍,理应拔除’,但为什么又说是从形体上着眼呢?”

先生说:“这需要你在自己心中加以体会。你若要除草,是安的什么样的心?周茂叔不除窗前之草,他安的又是什么样的心?”

【原文】

4.9先生谓学者曰:“为学须得个头脑。工夫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不然。虽从事于学。只做个‘义袭而取’。只是行不著。习不察。非大本达道也。”又曰:“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若于此处通。彼处不能。只是未见得。”

【译文】

先生对求学的人说:“做学问必须有个主宰,如此功夫才有着落。即使不能无间断,应该像船的舵,关键时刻一提便明白。否则,虽然是做学问,但也只是‘义袭而取’,只能行而不明、习而不察,不是大本达道。”先生接着又说:“有了主宰,横说直讲都正确。如果此处畅通,别处不通,只是因为没有主宰。”

【原文】

4.10或问:“为学以亲故,不免业举之累。”

先生曰:“以亲之故而业举为累于学。则治田以养其亲者。亦有累于学乎?先正云:‘惟患夺志’,但恐为学之志不真切耳。”

【译文】

有人问:“为了父母而做学问,不免有科举之累。”

先生说:“由于父母的原因参加科举考试而妨碍了学习,那么,为了侍奉父母而种田,也妨碍学习吗?先辈认为‘惟患夺志’,只是担心为学的志向不真切。”

【原文】

4.11崇一问:“寻常意思多忙。有事故忙。无事亦忙。何也?”

先生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兮。’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译文】

崇一问:“平时,心意多忙乱,有事时固然忙,无事时也忙,这是怎么回事?”

先生说:“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不断变化,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会不忙呢?”

【原文】

4.12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此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人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口十五十而无闻’。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安肯以此望人?”

【译文】

先生说:“为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好名。”

薛侃说:“自前年起,自感好名的毛病已经减轻许多。最近仔细省察,才发现这个毛病并未彻底除去。好名仅仅是指外争名声吗?只要闻誉而喜、闻毁忧郁,就是好名的毛病在发作。”

先生说:“十分正确。名与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之心。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实、渴而求饮,哪来好名之功夫?”先生又说:“‘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读去声,亦即‘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的意思。实与名不相符,活着尚可弥补,死了就来不及了。孔子认为‘四十五十而无闻’,是指没有闻道,并非指声闻。孔子说:‘是闻也,非达也。’他怎么会用声明来对待别人呢?”

【原文】

4.13侃多悔。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译文】

薛侃经常悔悟反省。

先生说:“悔悟是去病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里,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原文】

4.14德章曰:“闻先生以精金喻圣。以分两喻圣人之分量。以锻炼喻学者之工夫。最为深切。惟谓尧、舜为万镒。孔子为九千镒。疑未安。”

先生曰:“此又是躯壳上起念。故替圣人争分两。若不从躯壳上起念。即尧、舜万镒不为多。孔子九千镒不为少。尧、舜万镒。只是孔子的:孔子九千镒,只是尧、舜的,原无波我。所以谓之圣,只论‘精一’。不论多寡。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便同谓之圣。若是力量气魄,如何尽同得?后儒只在分两上较量。所以流入功利。若除去了比较分两的心。各人尽着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无不具足。此便是实实落落。明善诚身的事。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终年碌碌,至于老死。竟不知成就了个甚么。可哀也已!”

【译文】

德章说:“曾听说先生把精金比喻圣人,用分量的轻重比喻圣人才力的大小,用锻炼比喻学者的功夫,这些喻义很深刻。只是您认为尧舜是万镒,孔子是九千镒,这种说法似乎不恰当。”

先生说:“这是从外形上着眼的,因上替圣人争轻重。不是从外形上着眼,那么,尧、舜万镒不为多,孔子的九千镒不为少。尧、舜的万镒也就是孔子的,孔子的九千镒也就是尧、舜的,彼此之间本来就没有区别。之所以称为圣,只看精一与否,不在数量多少。只要此心同样纯为天理,便同样可称之为圣。至于力量气魄,又怎么会完全相同呢?后世儒者只在分量上比较,所以陷入功利的泥潭之中。如果剔除比较分量的心,各人尽己之力与精神,只在此心纯是天理上下功夫,就能人人知足、人人功成,如此就能大的成就大的,小的成就小的,不必外求,无不足具。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明善诚身的事。后儒不理解圣学院,不懂得从自身的良知能上体认扩充,却还要去了解自己不知道的,掌握自己不会做的,一味好高骛远。不知自己的心地宛如桀、纣,动不动就要做尧、舜的功业,如此怎么行得通?终年劳碌奔波,直至老死,也不知到底成就了什么,真可悲啊!”

【故事】安贫乐道的陶渊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价值,人尽着自己的力量精神,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这便是明善诚身的事。很多人却不不了解自己,去求其所不能,一味希高慕大,一生不得其所。东晋陶渊明就是位知道自己追求和价值的人,他不为绝不为高官厚禄而折腰,最后回归田园。他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影响了无数后人。

陶渊明又名陶潜,东晋人。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虽然做过大官,但不是士族大地主,到陶渊明出生的时候,家道早已衰落。陶渊明的父亲在他八岁时就去世了,剩下孤儿寡母,生活颇为艰难。陶渊明受其做学官的外祖父孟嘉的影响,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儒家经学功底。他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

陶渊明开始以教书为生,他喜欢闲时吟诗作赋,这时他的文才也渐渐地显露出来。一篇《闲情赋》被友人抄去流传开来,传到了当时的江州刺史王凝之手里。王凝之看了《闲情赋》以后,很欣赏他的文笔,就让他到江州来做别驾祭酒。别驾祭酒管的事情多而繁杂,有人不断向他讨好送礼。陶渊明是个洁身自好、不慕虚荣的人,总是不收人家的贿赂;但整个衙门上上下下一直来收受贿赂,只有陶渊明一个人清正廉洁,大家就都看他不顺眼。陶渊明不愿与府衙的贪官同流合污,觉得自己又不能为百姓造福,于是辞官回了老家。

当地官府听说陶渊明是名将之后,又有文才,就推荐他在刘裕手下做了个参军。但没过多少时候,他就看出官员之间互相倾轧,心里很厌烦,又要求出去做个地方官。上司就把他派到彭泽去当县令。

彭泽原本是个小县,久经战乱后人口更稀少,吏治近乎废弛。陶渊明一上任,二十多天的工夫,就把县衙各方面的事情处理得都有些起色了。当时做个县令,官俸是不高的。陶渊明一不会搜刮,二不懂贪污,生活过得并不富裕。可是陶渊明,安贫乐道,忙完公务,写写诗,与家人共享欢乐,日子过得倒也惬意。

在任彭泽县令还不到三个月,一天早上,手下禀报说三日后郡里要派督邮下来巡视县务,并暗示陶渊明以往县令都是亲自到驿站迎接督邮,还奉送上一份大礼孝敬。陶渊明这时才明白这些脑满肠肥、媚上欺下的官吏都是一样的。陶渊明想:要我卑躬屈膝对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卑躬屈膝,巧颜令色,我怎么能违背自己的良心去做这种事,毁了自己一生的名节?陶渊明主意已定,当即将官服、印绶都挂到屋中大梁上,连同妻儿星夜兼程赶回柴桑老家。经过这段官场波折,陶渊明终于彻悟:生他养他的故乡田园,才是他生命的最终归宿。一旦明白了今是昨非,他就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官场,义无反顾地回归田园。

陶渊明归隐以后的日子虽然非常困苦,有时甚至遭受“旧谷既没,新谷未登”的饥馁之患,但他矢志不渝,再也不想去理会官场上的事,怡然自得地过他的隐士生活。

陶渊明不因困厄而弃追求,不因喧嚣而慕富贵,不因穷达而失气节,其身心恬然自得。从此,中国吏治史上少了一个小吏,文学史上却多了一位大家,成就了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美名。

【原文】

4.15侃问:“先儒以心之静为体。心之动为用。如何?”

先生曰:“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若说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却不妨。”

【译文】

薛侃问:“先儒说心的静是体,心的动是用,这样讲是否正确?”

同类推荐
  • 和宝宝的间隔年

    和宝宝的间隔年

    怀孕的职场女性加持,生命的延续,爱的蔓延,都应该是源源不断的力量!那么请看一个公关行业的“奔跑超人”如何权衡生活和事业,如何开展和宝宝的间隔年,又如何完成人生角色的完美转变?翻开下一页,是爱,是希望,是美。小五月是谁?是爱。
  • 金牌月嫂教你坐月子

    金牌月嫂教你坐月子

    本选题从职业金牌月嫂角度,指导产妇坐月子需要注意的细节以及解决育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面帮助产妇恢复健康、保持好心情,并且拥有科学的饮食及健康的瘦身方法。
  • 教子方法谈

    教子方法谈

    当今时代,没有哪位家长不期盼自己的子女早日成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就是这种强烈愿望的真实写照。军人家庭子女教育的成败得失,直接关系到军人家庭的稳固和谐,关系到官兵的思想稳定和家庭幸福,直接关系到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广大官兵渴望成为子女教育的成功者,使自己的子女早日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人才。然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究竟采取何种方法来教育子女,可大有学问。
  • 青少年营养食谱

    青少年营养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做个出类拔萃的女孩

    做个出类拔萃的女孩

    本书内容包括:有一种美丽叫自信、有一种心态叫阳光、有一种温柔叫善良、有一种成长叫挫折、有一种尊重叫自爱、有一种成功叫自强、有一种魅力叫气质、有一种友爱叫真诚。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裂空坐的奇幻世界

    裂空坐的奇幻世界

    突然被系统绑定,还把我变成了裂空坐?什么鬼啊?ps1:本文接近于无敌文,都市灵气复苏,化形,会有各种奇怪能力乱入,当做放松的文章吧。单女主,太多我把控不住。ps2:不定期更新,但绝不弃坑。
  • 红尘劫:乱世

    红尘劫:乱世

    小时候那不为人知的事·····“你特么你桃花泛滥很厉害么!“
  • 修武手表

    修武手表

    本是小学生的杨无傲,在某日梦中得到了一块奇异的手表,帮他踏上修武之道,踏上斩妖除魔的道路,成为救世者!
  • 无人处去爱你

    无人处去爱你

    他伤害了她,于是她离开了,他到处漂泊,最后又遇见了她,经过一系列的事情,让他们重归于好,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那只是短暂的平静……
  • 佛说大方广菩萨十地经

    佛说大方广菩萨十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月明菩萨经

    佛说月明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彼年豆蔻,我许你天荒地老

    彼年豆蔻,我许你天荒地老

    原来让我彻底忘记那个背叛我的她的人不是你,而是在背后默默暗恋着我,没有你漂亮的她!我一直当妹妹的她!
  • tfboys之花开彼岸

    tfboys之花开彼岸

    三个全球首富的千金,一个腹黑又霸气还带着一点高冷;一个高冷又暖心,在朋友面前还有点孩子气,很早便与男主相识,却迟迟不能相认。;一个爱卖萌的吃货,很二,很傻,却也有人喜欢她;他有着小虎牙,有时霸气,有时腹黑,却也很温柔,每当看见他的小虎牙,你就会把一切烦恼抛之脑后;他有着梨涡,是个温柔的少年,虽然有时也很高冷,但见到他你会感觉无比的温暖;他是个萌萌哒又会犯二的男孩,很多人会认为他永远也长不大,可他却用实力证明自己长大了。他们经历爱情的分分合合,风风雨雨,最后终于携手共度人生。很多人会疑惑什么是青春。我会回答:也许这就是青春,青春是属于我们的约定。青春一去不复返,可那时的记忆永远在脑海深处驻足。
  • 仙幻神境

    仙幻神境

    这里是一个修仙的世界,骊山碧水,美女如云,强者横行……